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展情况)【可编辑版】
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展情况)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展情况)市委农工部:根据省委农工部统一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发〔20**〕16号)文件精神,并为10月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流动现场会做好准备,我部就《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展情况XX县地处赣西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北麓,东邻安福,南毗永新,西与湖南茶陵、XX县接壤,北与芦溪、湘东相连。
县境地地处北纬26 °57′,东经113°46′之间,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8公里,国土面积10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山地面积112万亩。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莲花为目标,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率先崛起”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四区”、“四园”、“五大工程”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先后荣获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通过县、首届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十XX县、江西十大文化XX县、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油料生产先进县、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一)加快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全力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实施“产业腾飞工程”,壮大5大支柱产业厚度。
进一步完善了特种冶金材料、电子机械、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制鞋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分类实施意见,实施了“产业腾飞工程”,科学制定了支柱产业年度发展目标,细化推进措施,使大量中小企业迅速跟进,形成规模化集聚。
完善了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帮扶五大主导产业制度XX县级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制度,创新产业投入机制,推动科技等专项资金投向产业培育的关键环节。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力资源短缺、融资困难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资金有限,许多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状况,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其次,人力资源短缺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许多高素质的人才会选择去发达地区工作,导致县域地区人才资源流失。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县域地区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或留在当地就业。
第三,融资困难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于县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持保守态度,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为了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
此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长期以来依赖天气、地力等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决定》(桂发[XX]19号)精神,扶绥县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崇左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借鉴广东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开放,艰苦拼搏,加快建设城郊型经济强县,努力实现扶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一)增强发展意识,更新发展观念,拓宽发展路子强化发展意识,抢抓发展机遇。
“十五”初期,扶绥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年均增长10%以上。
但与广东等沿海先进县市对比,最明显的不足还是发展的意识不够强、发展的速度不够快、发展的路子不够宽、发展的后劲不够足,最大的差距还是发展的差距。
因此,我们强化发展意识,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工作中心,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最大目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最高标准,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最大成效。
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南博会、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这三大历史机遇以及南友高速公路建设和撤地设市的机遇,主动对接、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成为广东、江浙进军东盟的生产基地,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更新发展观念,拓宽发展路子。
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时,努力贯穿三个现代经济发展的理念,即以工业为主体推动三个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城镇为依托谋划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理念;以开放为先导实现多种生产要素聚集发展的理念。
拓宽建设“城郊型经济强县”的发展路子,一是跳出农业抓农业,从就农业抓农业转变到主要通过非农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跳出农村抓农村,从就农村建农村转变到主要通过城镇经济来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是跳出基层抓基层,从局限于县乡狭小范围内做基层工作,转变到大胆引进县乡之外的生产要素来促进基层工作新发展。
(二)牵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始终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这只“牛鼻子”。
一是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学术研究成果,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政策方向。
2. 实地访谈:选择几个典型的县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当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普通民众,了解他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县域经济仍然依赖单一的传统产业,缺乏多样化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2. 缺乏创新能力: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相对薄弱,制约经济发展。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县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4. 资金短缺:一些县域经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四、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引导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
2.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4. 创新融资渠道:鼓励县域经济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支持经济发展。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六、问题分析与对策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分析:许多县域经济仍然依赖传统产业,这导致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缺乏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撰写了此份报告,就如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在当前大环境下,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升级。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应当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的研发投入。
三、加快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建设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通过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设,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
我们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使县域经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入,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以上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广大农民工、企业家、科研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县域经济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为全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
五、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当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发展农村电商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解决温饱问题,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跃升。
(一)完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当前实施县域突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给。
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
从思想理念方面来说,县域突破首先是发展思路、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摈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落后意识,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提高认识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在勇于探索中不断前进。
要不断强化工业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善于把上级的政策和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以创造性的工作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从制度供给方面来说,要从多方面确立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政府的指导和调控要建立在充分发挥这“两个作用”的基础之上,并保护“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不能取代或限制“两个作用”的发挥。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点。
要按照现代化滨湖城市和“x”城市总体框架,推进我市县域城镇化,重点抓好店埠、上派、双墩等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
要把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促进县域城镇建设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热点。
县域作为一个较小的行政单位,其经济发展往往滞后于全球经济发展。
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各地经济部门所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作一探讨。
一、发展优势产业每个县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其中有些县具备发展某些优势产业的条件。
比如一些著名的县,如温州、泉州等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具备了非常显著的产业优势,如民间工艺、纺织业、皮革制造业等。
县域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考虑其优势产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特色,吸引投资,推动其经济发展。
二、培育创新和创业文化在现代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每个县都有可能出现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者。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行创新和创业。
县域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靠谱的创新政策,例如专业创新孵化器、科技创新基地等,来推动县域经济向前发展。
这些政策有助于吸引大量的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加速创新创业的进程。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时代,城市组成单元之间的竞争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特点。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
因此,县域需要加强自身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这些措施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县域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营商环境越优越,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利。
因此,县域要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其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企业来到县域投资创业,同时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提高教育和人才水平人才和教育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县域需要从人口、教育和人才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比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人才,提高教育水平等。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1.缺乏产业支撑:许多县域经济过于依赖传统农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撑,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2.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县域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信、供水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3.人才流失:优秀人才流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导致县域经济人才紧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
4.金融资源匮乏:县域经济融资难,金融机构覆盖不足,企业融资成本高,限制了经济发展。
二、对策建议1.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引导资金和人才向新兴产业集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3.人才引进和培养: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县域经济工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养。
4.完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吸引金融机构进驻县域,提供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等多样化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调研结果与建议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存在产业支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和金融融资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完善金融服务等对策。
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对策探讨1. 培育新兴产业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鼓励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投资新兴产业。
其次,加强科技研发,增加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同时,在新兴产业方面加强产学研用的对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引言县域经济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因素,许多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速度缓慢。
为了改善县域经济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能源和信息技术领域。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加强县域与外界的联系。
在能源方面,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在信息技术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县域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2.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这方面,县政府应该注重发展具有地域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提高经济综合效益。
例如,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县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还应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3. 引进外资和技术引进外资和技术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县政府应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企业和技术人才到县域投资和创业。
为此,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降低投资成本和创业门槛。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的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享技术和经验。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县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县域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到县域工作和创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县域的经济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首先,改善基础设施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保障。
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因此,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更多的道路、铁路、机场等,以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覆盖率。
另外,也要注重发展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此外,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县域环境的质量,吸引人才和投资。
其次,促进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要根据本地资源和优势产业的特点,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本地产业。
此外,要积极引进外来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县域,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第三,培育创新人才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系统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要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外来的创新人才,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来县域发展。
最后,政府的支持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政府要发挥好引领和调控的作用,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简政放权和创新政府服务。
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县域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贷款支持。
同时,政府也应注重完善法规体系和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综上所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同时,要抓住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加强政府支持等关键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腾飞。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政策支持: 国家加大 对县域经 济的扶持 力度,出 台了一系 列优惠政 策
市场需求: 随着城镇 化进程的 加快,县 域市场潜 力巨大
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 不断涌现, 为县域经 济发展提 供新的动 力
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 为县域经 济发展提 供技术支 撑,推动 产业升级 和结构优 化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高质量 发展
培育创新驱动发 展:激发县域创 新活力,推动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 化
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县域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加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将更加突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城乡一体化进程将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方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县域经济将更加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
求
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互联网、 社交媒体等平 台,加大县域 旅游宣传力度, 提高知名度和
影响力
政策支持:制 定相关政策, 鼓励和支持乡 村旅游等特色 产业发展,提 供资金、技术、
人才等支持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实现产业链协同发 展
加强人才交流和培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 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 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某县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 发展思路: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升级 对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成效: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带动全县经济腾飞 启示: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激活壮大民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总结报告
激活壮大民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总结报告一、**县概况我们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嫩江和第二松花江三江交汇处,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中心,有19个民族,45万人口。
全县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有耕地180万亩,草原132万亩,水面103万亩,水草田三分天下。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地处全省第一积温带,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绿色食品基地县,畜牧水产大县。
同时也是大庆油田重要产油区之一,已探明石油总储量7亿多吨。
目前境内9个区块油田正式开采。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文化遗址105处,“白金宝”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公路大桥、**新港的建设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更大的优势。
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提倡提高与发展并重,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我县民营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XX年,全县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12,500户,民营企业达到220户。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6%,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
一批以文国冷冻、天源食品、君乐制衣、友谊农机制造厂、茂兴宏达细木工板厂为代表的成长型加工企业正在健康成长;依托客流,全县五大市场,八户超市发展加快;依托市场,**粮食园区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粮贸经济快速增长,每年实现销售粮食40万吨以上;依托物流,邮政物流配送、重庆空车配货等新兴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从我县目前情况看,民营经济正在向园区化、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正在向参与大流通、大商贸上转变,下在由经营型向加工型上转变。
三、主要思路和工作重点1、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努力破除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禁锢。
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实行“不看成份,看发展”、“不看性质,看贡献”的政策,在工作上“放手”,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放开手脚发展,形成与其他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机制上“放活”,立足于创新,着力于搞活,以灵活的机制激发主体创业,以创新的手段增强其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展上“放胆”,鼓励民营企业家敢试、敢冒、敢闯,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高低,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扩张规模,提高效益。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电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同时,要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县域经济的物流能力。
第二,培育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增长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县域培育新兴产业,例如数字经济、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提高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农业相关产业,加大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条件。
同时,要加强人才流动和交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县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第五,加强政府服务。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
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便利。
同时,要加强政府机构和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责任意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政府服务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等。
因此,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方面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鼓励各地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企业。
同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其次,要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
每个县都具备不同的资源和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
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条件。
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县域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人才支撑。
要通过健全县域内各级教育体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最后,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孤立于外,需要借助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立联盟机制、优化区域布局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同时,要加强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争取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
总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积极推动经
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如下。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县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工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加
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服务业方面,加大对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扶持力度,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我县坚持“城市功能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入力度,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加大对县城建设规划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三、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我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对外贸易渠道,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县域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看,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坚持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城乡发展协调推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努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于县域经济工作症结的专项汇报
关于县域经济工作症结的专项汇报尊敬的领导及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县域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症结及其解决方案。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基础设施的不足。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但目前许多县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
这不仅影响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还阻碍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县域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农村人口外流的问题。
由于发展机会和待遇的不平衡,许多有潜力的人才纷纷离开农村,流向大城市或者外地,导致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县域经济的人才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引导人才回乡创业,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他们回到家乡投资创业,同时加大对农村人口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水平。
再次,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创新不足。
许多县域主要依赖农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缺乏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这导致了市场竞争力的不足,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客户。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支持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最后,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破坏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许多县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了环境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县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好珍贵的自然资源。
以上便是我对县域经济工作症结的汇报。
我认为,解决这些症结需要全面加强县域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细致入微的政策制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发挥县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县域经济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
加快发展某某县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发展某某县经济的对策与建议某某县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地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一、某某县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某某县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业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产业;工业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产业集群,但整体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等。
二、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发展不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缺乏。
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够,导致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较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科技人才短缺,难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3、招商引资效果不佳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力不够,招商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
4、营商环境有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服务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不够精准,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5、人才短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不仅高端人才缺乏,实用型技术人才也存在较大缺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2、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八措并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总结报告模板
八措并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为县级党委政府,肩负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和区位优势,选准突破口,走出特色,加快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优势xx县是xx市25个县(市)区之一,总面积 714公里,人口 56万,辖16个乡镇, 274个行政村。
通过调研对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从观念看,传统保守,创、破、立不够。
传统的农业县较多,观念陈旧保守,开放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宽,存在“三小”: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小打小闹的小农意识;缺少“三大”:大气魄、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拼、闯精神。
从产业结构看,不尽合理,表现为一大二弱三少。
一次产业大而不强。
缺乏带动产业链条延伸的“龙头”,上市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缺乏产品的深加工,种类齐全的优势农产品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产业。
二次产业弱,占GDP比重小。
产业档次低,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少。
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高起点增量不足,造成占GDP比重小。
三次产业占GDP 少,拉动乏力。
专业性大型购销和专业特色市场还未形成,缺少叫得响的优质、名牌产品,造成三产拉动乏力。
从经济总量看,规模较小。
一般县GDP在4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亿元左右,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与江浙比相差数倍。
从经济成分看,民营和产业不大不强。
支柱产业群还没有形成;民营发展慢、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
从区位和资源优势上看,利用优势、挖掘优势、再造优势不够。
需要进一步密切与京津的,加大合作力度,从单纯服务型转为战略协作型,依托京津,服务京津,广泛合作,加快发展。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xx县地处京南保北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京津保大三角区发展战略(大北京经济圈)、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八措并举(农业抓龙头,工业抓支柱,三产抓培育,开放抓项目,环境抓优化,科教抓升级,城乡抓统筹,社会抓稳定),实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大的目标。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
因而,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
就我市而言,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到主要的议事日程。
去年我们已就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分两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实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工业强县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农村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是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县域经济与农业划等号。
县域经济不仅是农业经济,而且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解决。
立足我市县域现状,着眼长远发展,我们认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仅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县域工业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龙头企业的带动。
县域发展工业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工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是与农业结合、与农民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实现个性特色,才能依托比较优势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万个,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25户,占总数的0.2%。
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示范带动力不强,是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尚存在着做大做强的巨大潜力。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位,依托本地资源和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经济活动。
下面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报告,总结了当前的情况和发展的措施。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1.产业结构单一化:大部分县域经济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初级工业,缺乏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经济需求的发展。
2.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完善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3.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发展资源和投资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4.创新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相对薄弱,缺乏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驱动力,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例如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3.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与展望1.经济增长潜力大: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具有发展壮大的条件,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2.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经济融合,打破城乡之间的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
因而,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
就我市而言,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到主要的议事日程。
去年我们已就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分两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实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工业强县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农村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是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县域经济与农业划等号。
县域经济不仅是农业经济,而且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解决。
立足我市县域现状,着眼长远发展,我们认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仅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以龙头引领县域工业的发展实践已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龙头的带动。
县域发展工业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工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是与农业结合、与农民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实现个性特色,才能依托比较优势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达万个,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仅25户,占总数的%。
规模偏小、生产集中度不高、示范带动力不强,是我市产业化龙头存在的突出问题,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市农产品加工尚存在着做大做强的巨大潜力。
1、加大对产业化优势龙头的重组整合,形成一批竞争力更强,带动力更大的龙头集团。
一是着力打造宝鸡乳业“航空母舰”。
据专家预测,从目前全国900多万吨产量看,今后乳制品还有400多万吨的发展空间。
从优势规模较强的范例看,短短几年就跃居全国乳制品第二位的伊利集团,1997年新上17条国际最先进的液态奶生产线,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仅液态奶年产量就突破25万吨,20XX年产量将近翻了一番,带动了周围4万多牧民致富;我省的银桥乳业集团带动了周边十多个县区,三十多个乡镇的1万多户农民致富,20XX年投巨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这些成功的发展历程足见乳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
乳业作为我市畜牧大市建设的支柱产业,也正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拥有乳制品加工12户,占到全省的1/3,其中“和氏”、“惠民”、“关山”、“得力康”、“飞天”等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存在的问题是:规模普遍偏小,不具备进军大市场的能力,在本地小市场中则争原料、抢市场,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才力。
这种局面不彻底扭转,既不利于乳品加工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具体操作上,一方面瞄准液态奶的巨大市场,支持有条件的新上高标准的液态奶生产线,占据本地市场,并逐步向外扩张;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运作,使现有乳制品成为紧密型集团。
在产品上,各个公司根据自身优势,主攻一两个拳头产品;在品牌上,共打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在管理上,采取相同的操作规程和认证体系;在对外宣传上,由集团公司统一负责,使我市乳制品的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二是重组以粮食产销一体化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
我市东五县已形成了用于方便面生产的硬粒专用小麦基地,有多个方便面生产,并在西北乃至全国有一定优势。
可以“熊毅武”、“世联面粉”为龙头,整合华丰,华祥、建忠等,利用规模优势,增强竞争力。
三是以“恒兴”为龙头,整合华美、海洋等果品加工和果汁生产,使其成为带动我市果业发展的“巨舰”。
2、立足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延长产业链。
我市的秦椒、蔬菜、畜产品、干杂果、中药材等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而与之相关的有影响、有实力的深加工龙头却很少。
在抓好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以优势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的势在必行。
例如我市以布尔羊、秦川肉牛为代表的肉类畜牧业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深加工的带动。
因此,我市应从项目储备、媒体宣传、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各个方面加强工作,尽快兴办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产品加工,使之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排头兵。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是县域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
加快园区建设,实现产业的集中连片,既能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又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从而大大降低的交易成本。
因此,壮大县域工业,工业园区建设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我市县域已有的五个工业园区,其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基础设施都相对较好,但客观地看,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还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提高水平。
一要着力改善园区的硬环境。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入总量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筹措困难,这是制约园区建设的“瓶颈”之一,可先由市、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动员有关部门支持一部分,入园出资一部分,通过置换土地等方式来筹集,尽快实现园区硬环境的优化。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县域工业园区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立足县域比较优势,精心筛选成功率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项目,积极开展诸如旅游节、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招商活动,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洽谈会、博览会。
三要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引导民营、乡镇进入园区发展。
一个园区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充其量也只是个形象工程,有产业无特色,也就丧失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园区建设一方面要立足务实,防止园区成为空壳,另一方面在产业项目选择上,要在个性特征上做文章。
其次,在基础较好的县城和中心镇新建一批工业园。
我市现有的五个县域工业园分布于东五县,五个山区县还未形成明显的工业园。
在山区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按照“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针,再新建一批工业园。
使之成为带动山区工业发展的加速器。
新建工业园要科学地做好发展规划,在规划制定上要体现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要突出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项目的载体作用两个特点。
政府各级部门要从征地、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和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园区建设尽快成规模、见效益。
(三)重振乡镇工业雄风,壮大县域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在县域工业中,乡镇工业的支柱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工业当年高增长时期的市场环境、机制优势已不复存在,乡镇这一我国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在近几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明显趋缓、经济效益下降、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等。
因此,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乡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实现二次创业,是振兴县域工业的关键所在。
1、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不断深化乡镇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生产过剩,乡镇的低起点、小规模、高污染,技术落后、产权不明晰等弊端日益凸显,必然导致乡企发展步入低谷。
从深层分析,则是受制于乡镇组织结构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乡镇在发展中的“国企病”充分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和家族式管理等,使难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因此,必须以产权制度为核心,采用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乡镇尽快成为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2、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乡镇的资产重组。
小、弱、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是目前乡镇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乡镇要想重振雄风,谋求更大发展,必须在资产重组上下功夫。
小型要按照产品链,积极向大型靠扰,同行业之间也要从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高度出发,广泛开展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与协作。
食品、造纸、建材等都是我市乡镇中的优势产业,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的潜力巨大。
因此,要放眼国内和国际市场大分工,敢于联合起来“走西口”。
3、加大技改投入,努力调整结构,促进升级换代。
乡镇普遍从“模仿”起家,没有核心技术,加之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二次创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重振乡镇雄风。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从自己的市场定位出发,立足实际,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细分市场,选准消费群体,找准切入点,以此为目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二是要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强研发,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的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作坊式生产的现状,进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乡镇要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在中的作用,把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相结合。
同时要做好对员工的终身培训,锻造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整体素质,使我市乡企能驾驭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经济环境,真正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市场竞争主体。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
如果大多数农民永远停留在土地上,农业效益就难有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就永远难有大的跨越。
因此,减少依靠土地的农民数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转移农民的另一重要途径在于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利用率就越高,使用边际成本就越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经济主体间的交流就越多,产业间自然会形成相互衔接的链条,人流、物流、信息流、产业链的互动性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以农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农民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可以将城镇的文化、科技、信息向农村扩散,更好地发挥“辐射源”的作用。
我市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地区比差距更大,振兴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
目前这种撤乡建镇,遍地开花的理想化、一刀切做法,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只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必须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实行优势城镇率先崛起,达到产业、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快速聚集,实现规模经营,从而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