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说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作者姓名:张慧芳
单位全称:宁夏灵武市第二中学
分会名称与会员证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H466 性别:女年龄:41
例说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一提起“如何处理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个话题,我的思绪遍飞回到2001年——灵武刚刚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那一年。我兴奋过,也苦恼过。现在,我想以我的几次课堂实践活动来谈谈我的做法,希望与诸君共同研究,继续探索课堂生成教学资源的利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灵动,充满生机。
其一:《犟龟》反思
2001年12月4日星期二兴奋
今天早晨,我执教《犟龟》这篇童话。
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后,我请同学们划出:你认为哪些是本文中重要的字词,需要我们注意,请大家小组交流后再汇报。设计这一环节的初衷是让学生从字形上加以注意,以达到正音识字的目的。汇报时,我先请一位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言。他回答到:“我们认为是‘犟’这个字,它最让我们注意。(我心里不禁暗暗得意,学生还是顺着我的想法走。)紧接着,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请你说说理由。”“‘犟’是本文的中心,它写出了小乌龟的特点。”(我不由的愣住了,心里不由一紧,这该怎么办?如果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学设计中将有三个环节被扔掉:生字词读写造句、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内容,可又不能否定学生的说法。我把心一横,顺着你说的走,看你能跳到哪去?)于是,我又追问:“你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一下?”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不听别人劝说,脾气犟。”请他坐下后,我又问全班同学:“对于他的理解,同学们还有没有意见?可以补充说明。”……就这样,学生先后找到了“不可改变”,甚至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荒漠”,他认为这个词重要是因为它写出了小乌龟走的地方环境恶劣,他要克服饥饿、干渴等难以忍受的困难,更能反映他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呀!原来顺着学生的思路会有如此多的收获:我可以不用费神地讲解,就使学生知道故事梗概,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主旨。看来,顺着学生的思路没错。)
[课后反思]
上完此课,我不禁感慨,以往那种机械繁琐地分析、肢解课文,以老师的思维模式规范、限制学生的思维,将自己的理解生硬的强加给学生的语文课,恰似一堵厚厚的冰冷的墙,隔开了学生与作者、老师、同学间的关系。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顾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方案“引蛇出洞”、“请君入瓮”,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他们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在教科书上,
不能越雷池半步,这种以教师、教案、教参为本位的授课方式,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学生被动的接授知识,毫无思维可言,又怎能不让学生“死”呢?他们怎么能不变成“榆木疙瘩”?这实在是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压制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也导致了语文课的枯燥、僵硬。
教师为了更好地上好课,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创造的框子;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案剧”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体验和经验的学生。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的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
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宰”,站在讲台前,今天的课堂上将会发生什么,老师是“未知”的。这是极具挑战性的课堂,随时都会出现始料未及的问题,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课前的教案设计往往被全盘否定,每堂课对教师都成了一种考验,每堂课都要有备而来。这样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语文教师必须是个博家,能适应各种课堂复杂情境,随时随地做出准确、恰当的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应对未知的课堂。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位置,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动,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其二:辩论会“一石三鸟”
——口语交际《辩论会》教学反思
2003年9月3日星期三天气晴8月以来,我校九年级在原来“走读式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行分快、中、慢班教学,一时褒贬不一,学生更是议论纷纷。分班一周后,不少学生还不能安心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本学期教学内容,我安排了一场“分层学习利弊谈”辩论会,下面就是本节课的情况。
铃声过后,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口语交际学习内容:近几天,大家心里颇不宁静,学校实行分快、中、慢班教学已经一周了,原来朝夕相处的同学分开了,又结识了不少新同学,可谓几多欢喜几多忧,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今天就此问题展开辩论,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紧接着,请同学们在事先调查、准备的基础上四人一组进行小型辩论,做好记录。根据自我表现,学生自愿报名,代表本组参加班级辩论。一翻激烈的辩论后,各组代表抽签决定正反双方。在双方代表合议时,学生推选评委及主持人。然后辩论开始,只见主持人史文涛同学昂首阔步走上讲台: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九
年级(一)班“分层学习利弊谈”辩论会现在开始。首先介绍双方代表及评委。……在主持人史文涛的组织下,辩论会有板有眼地进行着,先进行了程序辩论,随着“自由辩论开始”双方辩手便开始了唇枪舌剑:
正方:我方认为分层学习利大于弊。我们采访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他们认为分层学习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反方:我方认为分层学习弊大于利。分层学习后,学生思想压力大,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影响了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发展。
正方: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这就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否则,将来必定会被淘汰。
反方:请问对方三号辩友,分层后,你的心里感受如何?难道你没有因为分班而流泪吗?你还能像以前那样静心学习吗?
正方:这只是暂时适应期的,相信过一段时间后,我会适应并且提高自己的学习。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反方: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在C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少的还有不少坏习气,他们在一起负面影响会很大。
正方: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关键在于自己。把他放在A班难道就进了保险箱了吗?
反方: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下棋找高手,B、C层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中进步会很快……
正方:如果分层学习弊大于利,为什么学校做出了这样的安排?学校是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既然有这样的决定,就说明分层学习利大于弊。
反方:学校的决定就一定对吗?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这样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不觉中,自由辩论的时间到了,双方还不罢休,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双方四辩总结发言。乘着评委研究讨论的空隙,主持人史文涛又过了过采访的瘾,现场采访了双方支持团,他们又开始了争论。最后,主持人宣布了评议结果。在下课铃声中,教师总结了活动情况,对优胜方及优秀辩手进行表扬与奖励,并要求学生以本堂课为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作文。
[课后反思]
从学生课后的作文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生活体验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时,原来学生是那么投入,那么欢喜。朱少伟同学在文中提到:“我参加了辩论会,感到伤感与激动。做为一名辩手,整场辩论会只发了三次言,未能尽到辩手的职责,我感到十分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