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动物迁徙与外来物种—备战2020高考地理核心素养52项提升练(解析版)

合集下载

35 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备战2020高考地理核心素养52项提升练(解析版)

35  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备战2020高考地理核心素养52项提升练(解析版)

35 工业分散和产业转移一、选择题(共44分)(2018全国卷Ⅱ1~3题)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答案与解析】1.A 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是将产业发展的重点由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环节,提高了附加值。

2.D 与温州相比,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利于服装产品研发和销售。

3.A 由“加盟”“专卖”“研发”等信息可知,M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

(2016海南地理,7~9)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4~6题。

4.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5.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6.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答案与解析】4.C 高档车型价格较高,故需要较大的市场,欧洲经济发达,人均汽车占有量高,汽车市场不如我国广阔,因此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全国市场。

5.C 长春基地生产的高档车型主要面向全国市场,与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高档车型价格高、利润更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

环境保护(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2018·某某模拟)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以取代传统旱厕。

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下图为源分离厕所和传统旱厕示意图。

(10分)分析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解析】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都有改善作用,同时也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

答案: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沼气作为燃料使用,减少了薪柴、秸秆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了传统旱厕的臭味;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避免了粪便造成的污染。

2.(2018·某某模拟)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某某省于1979年引入。

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某某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10分)分析互花米草自然扩散对某某省海滨地带的不利影响。

【解析】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快速繁殖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

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答案: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练习含答案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火烈鸟是一种体羽偏粉红色的涉禽,主要分布于非洲肯尼亚的博格里亚湖、马加迪湖和坦桑尼亚北部的立顿湖以及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季节性高盐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猎食咸水中的原生动物、卤虫、水藻等,每年4-7月繁殖。

非洲小火烈鸟会随着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在南、北非洲进行小区域而大规模的迁徙。

下图为非洲赤道南北地区小火烈鸟的分布范围。

(1)简述非洲多小火烈鸟栖息地有利于小火烈鸟生存的环境特点。

(2)指出小火烈鸟在非洲赤道南、北两大区域之间迁徙的季节(指干湿季),并说明理由。

(3)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有人提出开发非洲高盐水域发展卤虫捕捞业,以满足国际市场对卤虫的需求。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高盐水域卤虫丰富,食物充足;干季天敌少;人类活动干扰少;水域盐度大,病菌少,小火烈鸟患病害概率小;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

(2)雨季结束后到干季前期。

理由:雨季后期到干季的前期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量增大,湖水的盐度不断升高;卤虫生长繁殖快,小火烈鸟的饵料丰富。

(3)赞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运输、维修、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加强生产和技术合作;加快养殖技术的扩散。

(或不赞同。

理由:破坏高盐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小火烈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地处内陆,地形复杂,终年高温,交通落后,辗转多国运输,运输成本高)2、(2019·江西宜春联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枫树性喜温凉,加拿大枫树种类多达100多种,加拿大也因枫叶而闻名世界,被称为枫叶之国。

在加拿大的枫树品种中,最著名的是糖枫,其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糖,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深受当地人们喜爱。

2020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森林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森林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森林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试题及答案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

读图,完成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3.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1.A 2.A 3.A 第1题,从野骆驼遗骸分布区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第2题,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与以前相比分布区气候更加干旱。

第3题,根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影响其分布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

中国东部的海滨城市浙江省温岭市,开展了一项针对大熊猫的野生动物异地保护性研究。

这项研究旨在调查和了解大熊猫对从西部山区到东部沿海,以及从自然环境到人工饲养环境的适应性。

据此回答4~5题。

4.大熊猫主要栖息在( )A.温带季风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热带雨林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5.大熊猫面临的主要危险是( )A.天敌的捕杀B.食物的缺乏C.栖息地环境的破坏D.人类的猎杀解析:4.B 5.C 第4题,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第5题,大熊猫已经受到国家的保护,但环境破坏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缩小。

欧美黑杨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有湿地“抽水机”之称。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洞庭湖区大面积种植,有的种植户还在湖泊湿地内采用工程挖沟抬垄后,在垄上栽植黑杨树。

01 地图三要素及经纬网—备战2020高考地理核心素养52项提升练(解析版)

01  地图三要素及经纬网—备战2020高考地理核心素养52项提升练(解析版)

01 地图三要素及经纬网一、选择题(共44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A.①>②B.②>③C.①=③D.无法比较2.图中三地A.③区域海平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答案】1.B 2.B【解析】1.图中三个区域经度差、纬度差相同。

①②区域纬度相同,故面积相等;③区域纬度较高,面积较小。

2.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纬度越高平均海平面距地心距离越短;东西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③位于①的西北方向;③位于160°E的东侧,位于西半球;②与③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 km,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4.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A.4 444 km B.3 333 km C.2 222 km D.1 823 km【答案】3.B 4.C【解析】3.纬度差相等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经度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样为200千米,在较低纬度跨越的经度差要大于较高纬度所跨越的经度差。

故回到出发地的正东方。

4.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为111×cosφkm(φ为纬度),M、N在60°N上,经度差40°,两点的实地距离为111×cos60°×40 km。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2020年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迁徙

2020年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 迁徙

2020年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迁徙迁徙候鸟迁徙的一般规律是:越冬时,由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往温度较高的地区,繁殖时,由39月份前后,月份前后和温度高的地区迁回到温度较低的地区。

迁徙时间一般在迁徙路线一般为沿海或沿江、沿湖地带。

读图回答各题。

15个地区,属于越冬地的有.图中43 D1A B2 C个.个个...个2.影响候岛迁徙路线具体走向的主导因素是DC A B .人为活动.气温.风向.食物33月份前后迁徙路线的是.图中箭头代表D①④⑥B②③⑥②③⑤A C①④⑤....月初迁长腿鹬,外形特征是嘴尖黑色细长,腿红色细长,无蹼,通常于每年月初至54迁徙途中一般选择晴朗夜间飞行,月初到10月初离开北方往南迁徙,9往北方,秋季于白天休息。

下图为长腿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长腿鹬的主要生存区的环境说法正确的是B A .山势险峻的高山丛林.地形平坦开阔的草原D C.浅水湖泊沼泽池塘区.面积广阔深水河湖区5.关于长腿鹬迁徙途中说法正确的是1 / 13A B.往北迁徙时,长腿鹬每天看见太阳从.往南迁徙时,澳大利亚农民播种小麦东北升起C D.往北迁徙时,孝感的太阳的高度不断变.往南迁徙时,休斯顿白昼越来越长小沙丁鱼是冷水鱼,个儿小,肉质鲜美,喜欢在海洋表层的巨大浅滩生活。

南半球每年的冬季,沙丁鱼开始一年一度大迁徙,号称自然界最大的海洋生物迁徙活动,其迁徙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大型鱼类的侵袭。

沙丁鱼在迁徙过程中往往会滚作一团,形成6 -7km长、1- 2km宽的鱼裙带,恰似一个巨大的“饵球”。

下图为南非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导致沙丁鱼大迁徙的直接原因是D C B A .自然灾害.季节变化.饵料多少变化.海水温度变化7.沙丁鱼在迁徙过程中滚作一团,形成巨大“饵球”,主要是为了B A .节省海洋浅滩空间.适应海水流向变化D C .防御大型鱼类侵袭.提高人类捕捞产量下图为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一)(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一)(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如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A.①B.②C.③D.④5.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参照如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热点押题卷02-生物入侵-冲刺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解析版)

热点押题卷02-生物入侵-冲刺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押题卷(解析版)

冲刺2020年高考热点押题卷热点押题卷02(生物入侵)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

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

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

读图,完成1-3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泥沙淤积B.形成沿海草滩C.增加植株密度D.保护海岸滩地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潮间带植被增加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C.生物多样性减少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答案】1. D 2.B 3.C【解析】1.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D对。

而泥沙沉积是由于长江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来,与东滩种植互花米草没有关系,A错。

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不是为了增加植株密度和形成草弹,BC错。

故选D。

2.互花米草根系发达、植株高大是其自身的生长习性,而之所以该物种能够在崇明东滩迅速繁殖,说明该地有适宜互花米草的生长条件。

结合材料可知,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湖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椬物,而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优势植物。

故选B。

3.互花米草成为东滩优势植物,会导致梢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

而潮间带植被增加、海浪侵蚀海滩减弱、东滩面积不断扩大均属于有利影响,ABD错。

故选C。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测试)2019年12月以来,非洲多国遭受沙漠蝗虫灾害,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为25年来最严重,而肯尼亚为70年来最严重。

【高中地理】动物的迁徙和鱼类洄游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高中地理】动物的迁徙和鱼类洄游 2023年高考地理微难点突破精准课件
动物的迁徙和鱼类洄游
动物迁徙
鸟类的迁徙 鱼类迁移 哺乳动物迁徙 昆虫的迁徙
01
路线:候鸟做水平方向一定路线的周期性迁移,每种鸟类的迁徙路线不变,一般 常沿食物丰富的近水地区迁移。
类型:冬候鸟因季节和繁殖每年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往温暖越冬地避寒,迁 徙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
夏候鸟则选择与冬候鸟相反的季节,如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福建沿海往北至 台湾与其它区域避暑的杜鹃。
(3)分析荷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将大量沼泽 排水改为农田,发展高产农业对荷兰欧洲白鹳种群 规模的影响。
农田规模扩大,欧洲白鹳生存空间减小;农田 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欧洲白鹳食 物来源减少;农药化肥在体内富集使欧洲白鹳 死亡率增加,导致荷兰欧洲白鹳种群规模不断 减少,最后绝迹。
01
2021年寒假,贵阳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贵州省西部的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
了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研学小组提前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整理如
下∶ 区域位置(如图)∶
气候特征∶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多年平均降雨量 951mm。 地形地质∶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草海原先为古河流,15万年前,
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该地形成断陷盆地,后积水成湖(下图示意草
海形成过程)。
湿地面积大,为鸟类越冬和迁徙中转提供广阔空间;水生生物量大,为鸟类提供丰富的 食物来源;该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暖而长),利于鸟类越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 多样性得到保护。
01
红嘴鸥喜集群,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以鱼、虾、昆虫、水生植物 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为食,对生态环境及水质要求严苛。地处昆明市区的滇池是红嘴 鸥的主要越冬地之一。下图为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迁徙路线图。

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白鹤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也是我国Ⅰ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在我国越冬白鹤种群数量占世界近99%,东部种群主要在鄱阳湖等地越冬。

下图为白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

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白鹤迁徙路线表述正确的是()A: 图示白鹤迁徙路线为春季路线B: 白鹤途中停歇地主要是山间林地C: 途中的自然带变化以热量为基础D: 莫莫格湿地降水多,处于湿润地区(2)鄱阳湖冬季成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的原因是()A: 湖滩面积大,水较浅B: 湖底砾石广布,水质好C: 湖区流速慢,风速小D: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答案】CA【解答】(1)图示白鹤迁徙路线自北向南,是到南方温暖地区越冬,为秋季路线,故A错误;读图可知,白鹤途中停歇地主要是湿地,故B错误;途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故C正确;莫莫格湿地位于吉林省西北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D错误。

故选C。

(2)冬季鄱阳湖正值枯水期,湖滩面积大,水浅,为鸟类提供栖息、捕食的环境,故A正确;湖底砾石广布,水质好与成为迁徙鸟类栖息地关系不大,故B错误;湖区流速慢,风速小与成为迁徙鸟类栖息地关系不大,故C错误;鄱阳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故D错误。

故选A。

第2题.黄金作为贵金属,自古多被加工成首饰、工艺品和货币,且它至今仍在国际储备和投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导热、导电性能良好,黄金在航天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南非作为世界著名的产金国,黄金储量居世界第一,从1898年起,其黄金产量就高居世界之首。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非每年的黄金产量高达600吨。

然而,从那以后南非的黄金产量一直都在减少。

中国、印度黄金消费量排世界前两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南非黄金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 金矿资源枯竭B: 黄金地位下降C: 黄金开采成本上升D: 开采技术落伍(2)目前亚洲黄金消费大国多的原因是亚洲()①经济发达②航天产业发展迅速③交通便利④黄金储备大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南非黄金产业的合理发展方向是()A: 加大开采力度B: 回收废料加工C: 关停金矿开采D: 减少黄金出口【答案】CDB【解答】(1)南非黄金储量大的老黄金矿经过百年开采,已经老化,而往深部采矿的投资成本很大,故矿山老化、开采难度加大导致黄金产量下降。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候鸟(迁徙)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候鸟(迁徙)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候鸟(迁徙)一、单选题候鸟是指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季节性迁徙的鸟类。

每年4~5月,大量斑尾塍鹬从澳大利亚迁徙到北冰洋沿岸的科雷马河口。

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斑尾塍鹬的迁徙路线,读图回答题。

1.关于“H3”斑尾塍鹬的北迁,说法正确的是A.科雷马河口为越冬地B.飞行约一万公里C.沿途各地昼长夜短D.途经山东半岛时正值雨季2.“H3”斑尾塍鹬没有经过的森林类型是A.热带雨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1.B 从图中可以看出,尾塍鹬在5月19日飞到北冰洋沿岸,因此该鸟是在科雷马河口过夏季。

4月22日至5月17日途经山东半岛,此时山东的雨季未到,正是春旱季节。

4-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南半球的昼短于夜,北半球昼大于夜。

飞行距离约跨纬度90°,实际距离约一万公里。

2.D 结合图示其经过地区的植被类型有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俄罗斯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类型,图示没有经过。

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

根据鸟类有无迁徙习性,可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两大居留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拔带200米左右冬候鸟种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温暖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人类活动较少4.该地海拔带500米左右留鸟种数较多,主要分布在A.阳坡缓坡 B.阴坡陡坡 C.阳坡陡坡 D.阴坡缓坡5.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山地至今仍保留少部分漂鸟(小区域短距离迁徙的候鸟),推测此类候鸟的生活习性是A.夏居城区,冬居农区 B.夏居农区,冬居城区C.冬居山林,夏居平原 D.夏居山林,冬居平原3.A 冬候鸟是指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迁徙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会飞回原地区的鸟类。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热点知识专题:动物迁徙和外来物种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热点知识专题:动物迁徙和外来物种

【高考地理】2020 高考地理热点知识专题:动物迁徙与外来物种动物迁徙与外来物种一、单选题(共44 分)互花米草起源于北美,繁殖力超强,能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于上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

下表为部分年份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单位:公顷)变化表。

据此完成1~2 题。

1.1988~2002年,泉州湾的河口湿地A.有生物入侵B .面积一直增加C.海岸线前进D .生态显著改善2.泉州湾河口湿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A.退田还海,禁止向海洋拓展B.建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C.开挖池塘,大力发展养殖业D.建经济特区,发展重工业雨燕是北京的夏候鸟。

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了2014~2015 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如下图)。

据此完成3~5 题。

3.甲、乙、丙、丁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A.甲地B .乙地C.丙地 D .丁地4.雨燕从北京迁徙到丁地用时三个多月,而从丁地返回北京只有两个多月,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食物B .盛行风C.水源 D .天气5.雨燕迁徙途中,易遇到的灾害是A.热带气旋 B .暴风雪C.寒潮 D .沙尘暴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据此完成6~8 题。

6.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B.污染了土壤C.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D.排放了有毒物质7.下列与这一现象相类似的事件是A.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了玉米B.刀耕火种使得植被破坏C.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D.杀虫剂使水域中的生物减少8.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A.繁殖能力强 B .适应自然能力强C.缺少天敌 D .自然条件好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

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9~11 题。

9.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A.3月 B .6 月C.9月D .12 月10.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 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B.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D.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11.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 3 万千米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C.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二、综合题(共46 分)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01(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新课标卷)01(解析版)

2020年高考必刷卷(新课标卷)01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育绿叶蔬菜的场所。

日本幕张地下植物エ厂利用靠近东京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种植蔬菜,该地下综合管廊闲置已久,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

植物エ厂建成后,从菜苗盒送入地下到长好蔬菜送至地面,实现全程自动化。

据此完成1—2题。

1.城市出现地下植物工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A.耕地资源相对缺乏B.综合管廊普遍闲置C.市民空余时间较多D.地下农业经验丰富2.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相比,地下植物工厂蔬菜种植①距离市场近,储运费用低②地下温度稳定,采暖降温成本低③全程自动化,劳动力成本低④技术较成熟,开发成本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A 2.A【解析】1.地下植物工厂即将农作物放在地下种植,主要的目的是城市的土地资源少、地价高,现代城市建设用地大量挤占耕地,造成耕地资源紧缺。

正确答案为A。

综合管廊普遍闲置不一定非要发展农业,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这不是地下植物工厂出现的必然原因,B错误。

靠近东京的城市,市民从事农业比重较小,空余时间不多,C错误。

地下农业刚起步,经验不丰富,D错误。

故选A。

2.地下植物工厂需借助人工光照,使用营养液,使用自动化设备,因此技术要求高,开发成本高,且技术并不成熟。

排除④,故正确答案选A。

(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秘色瓷”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具有质地纯正、釉色清莹,烧制难度极大,生产成本高的特点。

越窑生产的贸易“秘色瓷”以碗、罐、壶等日常用具为主,出口到朝鲜、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坦桑尼亚等地(下图),从唐朝至宋朝持续了300多年。

中国大规模出口“秘色瓷”,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非选择题专项升级练(二)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非选择题专项升级练(二)

非选择题专项升级练(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1.(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挪威、芬兰两国宣布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东北亚联通,成为“北极丝路”。

从亚洲到西欧各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近5 000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8 000海里以上,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邀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

(1)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

(6分)(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6分)(3)说出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源。

(2分)(4)你是否赞成中资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北极铁路”?说出你的理由。

(3分)2.(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

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也导致了土壤有机物的损失。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

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28~29.55克/千克,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克/千克》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克/千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

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下表为黑河中游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表。

土壤有机碳含量/(g·kg-1)土层深度/cm高草植被低草植被0~1014.8010.3511~2011.938.2321~408.25 6.44(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动物迁徙与外来物种
一、选择题(共44分)
互花米草起源于北美,繁殖力超强,能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

下表为部分年份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单位:公顷)变化表。

据此完成1~2题。

1.1988~2002年,泉州湾的河口湿地
A.有生物入侵B.面积一直增加C.海岸线前进D.生态显著改善
2.泉州湾河口湿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A.退田还海,禁止向海洋拓展B.建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
C.开挖池塘,大力发展养殖业D.建经济特区,发展重工业
【答案与解析】1.A 1988~2002年,泉州湾的河口湿地中,其他湿地植被减少甚至消失,而互花米草湿地一直增加,说明该地发生了生物入侵现象。

2.B 建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保护湿地,还可以发展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雨燕是北京的夏候鸟。

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了2014~2015 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如下图)。

据此完成3~5题。

3.甲、乙、丙、丁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雨燕从北京迁徙到丁地用时三个多月,而从丁地返回北京只有两个多月,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食物B.盛行风C.水源D.天气
5.雨燕迁徙途中,易遇到的灾害是
A.热带气旋B.暴风雪C.寒潮D.沙尘暴
【答案与解析】3.C 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四地相比,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最多,气象条件最不稳定,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

4.B 北半球冬季我国亚欧大陆盛行西北风,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盛行西南风,与雨燕飞行方向相反;从丁地返回北京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盛行东北风,亚欧大陆盛行偏南风,此时雨燕顺风飞行。

5.D 北京雨燕飞回北京时为春季,华北地区在冷锋控制下易形成沙尘天气。

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据此完成6~8题。

6.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
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B.污染了土壤
C.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D.排放了有毒物质
7.下列与这一现象相类似的事件是
A.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了玉米B.刀耕火种使得植被破坏
C.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D.杀虫剂使水域中的生物减少
8.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A.繁殖能力强B.适应自然能力强C.缺少天敌D.自然条件好
【答案与解析】6.A 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本地物种减少,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7.C 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属于生物多样的减少现象。

8.C 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敌。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

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9~11题。

9.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0.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
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B.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
C.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D.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
11.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
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
C.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
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答案与解析】9.A 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3月,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北极出现极昼,夏季即将来临。

10.B 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主要是为了借风飞行,顺势而动,节省体能。

11.D 北极燕鸥活动在两极的极昼期,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朱鹮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的鸟类,属于世界濒危珍稀物种。

主要栖息于海拔450~12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常在邻近的河滩、溪流、稻田等地觅食,主要以河中小鱼、蛙、田螺、蜗牛等小型动物为主食,兼食昆虫和稻米、谷类。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是我国最大的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
主要分布在汉水谷地和北部的秦岭南坡低山区。

朱鹮一般在450~640米低海拔的汉江及其支流两岸丘陵农业区游荡觅食和夜宿;在700~1100米较高海拔人口密度较小的秦岭南坡低山区进行春季筑巢繁殖。

下图为陕西省汉中市朱鹮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

(1)说明汉水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6分)
(2)分析汉水流域适合朱鹮栖息觅食繁殖的气候条件。

(6分)
(3)说明朱鹮选择在汉水北岸及支流两岸较高海拔繁殖的主要原因。

(6分)
(4)为减少铁路交通对朱鹮生活和繁衍的影响,推测西成高铁建设和运营采取的保护措施。

(6分)12.【答案】(1)特点:以汉水为界,降水北多南少。

(2分)
原因:汉水以北为北部山地夏季风的迎风坡,山体高大,降水丰沛;(2分)以南为南部山地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2分)
(2)纬度较低,气候温暖;(2分)地处秦岭南坡,(汉水北岸,)降水丰富,饮水水源充足;(2分)北部有高大的秦岭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侵袭,年平均气温较高。

(2分)
(3)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栖息环境条件优越;(2分)地势较高,(交通闭塞,)人口密度小,无污染,人类活动干扰少或环境幽静;(2分)距离觅食区较近,食物丰富,觅食便利,利于哺育幼鸟等。

(2分)
(4)修建穿山铁路隧道,减少铁路运营对朱鹮的干扰;(2分)搭建沿线和桥梁防护网,减少高速列车对朱鹮觅食飞越铁路线造成伤亡;(2分)组建保护区内铁路沿线护鸟队伍,列车在到达前及时驱离朱鹮群等。

(2分)
13.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材料一美国于20世纪初从中国引进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亿多亩,目前,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

材料二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植物。

20世纪30年代随着货物运输和农产品进口,豚草开始传入我国并迅速蔓延。

豚草是我国环保总局首批公布的16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当含有豚草花粉的空气被缺乏抗体的人群吸入,哮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随之而来。

豚草是农作物的大敌。

由于其生长迅速,竞争性强,可以压倒其他一年生植物的生长,独霸一方土地,可造成农田严重草荒,甚至颗粒无收。

(1)“外来物种引进”与“生物入侵”是不同概念。

指出“外来物种引进”与“生物入侵”的区别。

(6分)
(2)举例说明说明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8分)
(3)防治生物入侵,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能做什么?(8分)
13.【答案】(1)外来物种引进: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的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物种。

(3分)生物入侵:非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种迁移扩散。

(3分)
(2)一是自然入侵;(2分)如入侵物种随着气候变化,随着风、流水、动物迁徙的入侵。

(2分)二是人为活动;(2分)如贸易、旅游等出入境活动带入。

(2分)
(3)发现疫情立即报告,配合职能部门的防控工作,避免造成大的扩散;(3分)出境旅游时积极配合海关、检疫等部门的工作,到外旅游时尽量避免去疫区;(3分)尽量不带农产品及土壤等易于造成生物入侵的物品。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