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适度政府规模研究
拶…”∞8…””一…镶盟垫丝进查塑。
茎鎏堑过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适度政府规模研究高惠珠1许恰2(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经济活动中,政府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机制,两者的共同目标是达到社会经济生活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针对我国在构建政府规模的实践中存在的“量”和“效”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政府适度规模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统一;适度政府规模不管社会经济范式是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式(政治国家一市场经济),还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政府再造运动中引发的三元经济模式(政治国家一市场经济一市民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核心议题,它涉及国家的政策制定与制度完善,更关系到国家的起源与政府存在的合理性等问题。
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作为博奔一方的政府如何在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苗条瘦身”的呼声中进行宏观定位,寻找到规模的适度值,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1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守夜型政府”至“全面干预型政府”再到“博弈伙伴”关系的演化,历史证明,政府与市场只有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范式下,成为和谐共处的“左右手”,才能给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
博弈一方市场。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家们把市场自身功能推向了一个极端,无疑,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中的买卖双方都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与价值,这是市场自身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性所决定的。
按此推理下,政府便毫无存在的必要或者说政府干预经济的这项职能可以降低到最小限度,但是市场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一方元素永远不可能倚赖自组织的效用达到完善的目的,其本身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性就可衍生出一种“恶”,这种“恶”置公共效益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于不顾,在追逐个人金钱财富的同时,可以不择手段、紊乱经济秩序,使宏观成本增加,忽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恶”一政府的介入。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论文摘要在引领中国改革方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赫然在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经济腾飞意义非凡。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论文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一、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当市场失灵出现时,需要政府充当消防员的角色,对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进行补位。
但政府干预并不能代替市场,政府也会出现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甚至寻租行为。
所以,只有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并相互配合补位,社会的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而当今中国的实际是,政府职能边界不清,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严重干预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个方面,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缺少法制的规整。
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导致在各自领域都有错位、缺位。
社会分化不足,公民社会尚待发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新鲜的血液,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开始崛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中产阶级不足,民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尚未觉醒,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有待进一步分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民间组织由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初步显现。
但这些民间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甚至日常经费都是由政府拨付,其部门负责人也是政府任命,发挥作用的空间缺乏独立性。
权威体制与多元治理在当代中国,中央政府通过掌握行政管辖权,特别是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的权力,建立起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这种权威体制的运行主要通过科层制和一统的观念来进行维系。
权威体制的治理方式也颇具特点,中央政策的一统性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政治动员的运动性治理方式,在当今社会某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进行策略选择的数学模型。
在经济学领域,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策策略以及市场竞争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在经济行为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领域的影响。
一、博弈论概述博弈论是数学分析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在相互关联的决策中,参与者之间如何做出策略选择,以达到最优决策和最优收益。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包括参与者、策略和支付。
参与者是指在博弈中做出决策的个体或组织,策略是参与者根据已有信息所选择的行动方式,支付是参与者根据博弈的结果所获得的效用或收益。
二、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关系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博弈论可以分析市场竞争中的策略选择。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来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
通过博弈论的模型,企业可以分析竞争对手的可能行动,并制定出最优的反应策略,以实现市场利润最大化。
其次,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公共政策制定。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
博弈论提供了一种框架,可以分析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制定出最优的政策方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另外,博弈论还可以用来分析企业间的策略决策。
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企业环境中,企业需要考虑与合作伙伴的博弈关系,以及与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
博弈论的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自身的策略选择,并制定出最优的决策方案,以取得竞争优势。
三、博弈论的实际案例1. 拍卖市场的策略选择拍卖市场是博弈论在经济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拍卖市场上,卖家和买家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和目标来选择出价或接受报价。
博弈论的模型可以帮助卖家和买家分析其他参与者的可能行动,并制定出最优的出价或接受报价策略,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 OPEC的策略博弈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博弈论在国际经济行为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OPEC成员国需要协商产油配额,并制定出合理的产油政策。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公平竞争和消除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完全有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监管市场行为,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通过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来消除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和不稳定性,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最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些行业和领域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些领域完全由市场决定,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来保障这些领域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市场经济应该由市场自身来调节和决定,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政治干预,破坏市场自由竞争的环境,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可能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滥用和腐败现象,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成为一些政府官员谋取私利和滥用权力的手段,对市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依靠市场主体自身的创新和竞争,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扼杀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限制市场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辩题中,亚当·斯密的名言“看不见的手”可以被引用。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易会自发地形成一种“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政府的干预可能会破坏这种“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另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暴露出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对市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博弈论是现代数学与经济学交叉的重要分支。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决策者在相互交互的情境下如何制定决策,并且由于博弈过程涉及到多个决策者,所以博弈论具有独特的分析手段和模型。
在经济学研究中,博弈论经常被用来研究市场、企业竞争、政策制定等问题。
一、博弈理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博弈、策略、收益。
博弈就是指多个决策者进行决策的过程,每个决策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其他决策者的预期来选择策略,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策略就是指决策者在博弈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
收益就是最终的结果,它受到所有参与者的决策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博弈论中,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可以协商并且可以制定联合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不能协商或达成一致,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制定自己的策略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二、博弈论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在市场研究中,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研究企业之间的角色、竞争和定价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价格战略和对手的反应。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价格策略的最终收益。
例如,假设一家公司制定了一个新的低价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其竞争对手也具有相同的策略,那么在博弈过程中,双方的最终利润都将减少。
在此基础上,博弈论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
例如,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博弈论可以建议企业采用合作策略来避免价格战,或者采取不同的市场定位或增加产品差异化来避免直接竞争。
三、博弈论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在政策制定中,博弈论通常用于衡量不同政策的潜在结果并推测各方的反应,以便政府能够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例如,当政府面临犯罪率上升的问题时,博弈论可以帮助政府确定政策制定的方向。
政府可以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不同的策略间的收益矩阵,计算出不同的策略对策两方的收益和惩罚。
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犯罪预防措施,以降低社会治安风险。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博弈论,作为一门研究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进行决策的数学工具,在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行为背后的决策动机和结果。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决策。
在博弈论中,个体被认为是理性的,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尽力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经济领域,这一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企业的市场竞争、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等方面。
一个重要的博弈论概念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都是相互协调的,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这个概念对解释市场行为和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它们需要考虑对手可能的反应,从而选择最优的策略。
纳什均衡理论帮助我们预测市场行为和竞争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纳什均衡,博弈论还包含了许多其他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例如,博弈矩阵是博弈论中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博弈矩阵将参与者的策略以及可能的结果呈现为一个矩阵,通过分析矩阵中不同策略的组合对参与者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决策者策略选择的结论。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经济领域,如竞价拍卖和合作博弈等。
此外,还有一些博弈论模型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行为。
例如,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用于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往往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最终导致双方都得不到最佳结果。
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市场中,企业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竞争结果,以及为什么国家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很难达成合作。
对于个体和国家来说,面临的困境是如何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尽可能达到最佳结果。
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还包括博弈策略的设计和调整。
在现实世界中,参与者可能会根据他们的利益和对手的动作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这种策略调整的动态过程,并预测参与者最终可能选择的策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
断权 的制度 安排 , 很多 方面 不 同于一 些竞 争性 的制度 安 排 , 市场 、 在 如 企业 等 。政 府 自然要 运 用 这 一权
力来制 定符 合社 会利 益 的 、 会成 员必 须遵 循 的行 为规则 , 社 即进行 制 度安排 。 概 括来 说 , 者 们 已经 强 烈地认 识 到 政 府在 城 市 化 进程 中 的行 为 目标 和 总 原 则是 要 “ 高 交 易效 学 提 率 ”, 正政 府在 城市 化 和 经 济发 展 中 的 “ 夜人 ” “ 判 员 ” “ 务 员 ” 色 ; 时要 划 清 政 府 与 “ 摆 守 、裁 、服 角 同 经
中起 着关 键性 的 、 可 替代 的作 用 。 不
一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中政 府 与 市 场 行 为
( ) 屙 行 为 一 政
几乎 所有 研究 城市 化进 程 中政府 行 为 的学 者 都认 为 , 我 国 的城 市 化过 程 中 , 在 政府 起着 决定 性 的作 用 , 国的城市 化就 是在 政府 强有 力 的推 动下 一步 一 步 向前 发展 的 。陈 甬军认 为 , 我 无论 是原 先 限制城 市 发展 , 还是 现在 推动 城 市化进 程 , 中国城 市化 的进 程 中政 府 的作 用 都是 重 要 因素 。在 市 场 经济 体 制下 ,
收稿 日期 :0 7— 6— 5 2 0 0 0 作 者 简 介 : 加 来 (9 3~) 男 , 徽 太 湖 人 , 徽 财 经 大 学 经 济 与 金 融 学 院 教 授 ; 芬 华 ( 9 3~) 女 , 徽 绩 溪 周 16 , 安 安 朱 18 , 安 人 , 徽 财 经 大 学 经 济 与金 融 学 院 硕 士 研 究生 . 安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论文(经典范文6篇)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论文(经典范文6篇)标题一: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博弈政府与市场作为两个经济管理主体,在经济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博弈。
政府作为经济管理主管部门,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监管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主要职能是价格形成、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创新发展。
然而,在实际经济运作中,政府和市场存在着相互制约,依存,合作的复杂关系,其中博弈因素不可忽视。
政府采取有利于市场运行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而市场的发展也可以提高政府的效能,带动经济的整体稳定和增长。
不过,在政府和市场的经济活动中,谁主导、谁被主导往往成为一个变数。
政府过于干预市场,就会影响市场效率,损害市场竞争性;市场过于壮大,失去了政府的监管,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风险。
总之,在政府和市场的利益博弈中,博弈方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能力、资源、决策。
只有双方合理协调,把握好权力平衡,使政府和市场互为补充、互惠互利,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标题二:公共品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公共品是指对于所有人都是无限制可供和共享,一人使用不会排斥和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一种特殊商品。
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政府必需性的特点。
然而,由于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和分配公共品,导致公共品市场失灵,进而出现公共品供应短缺和质量低劣的问题。
面对公共品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可通过干预手段来解决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纳税和税收调节机制,通过定价机制、资金拨付等手段来提供和管理公共品的供给。
政府还可以通过公共品专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来规范供给。
同时,政府适时的政策引导,也是提供公共品质量和数量的重要保障。
总之,公共品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体现,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政府干预,是保证公共品市场正常运作的有力措施。
标题三:市场竞争与政府监管市场竞争是指市场中各个经济主体通过价格,产品质量等方面展开的竞争行为。
在市场竞争中,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市场出清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市场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竞争强者。
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与市场竞争
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与市场竞争博弈论和市场竞争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博弈论考察个体之间的决策和行为对彼此利益的影响,而市场竞争则研究市场上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两个理论相辅相成,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系统的运作和市场机制的变化。
首先,博弈论是研究个体决策的理论基础。
博弈论将个体决策视为一种策略性的决策过程,在个体之间产生相互影响。
博弈论研究了不同的博弈形式和策略的选择,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不同策略下的结果。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解企业之间的竞争、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市场中的行为等方面。
市场竞争则是博弈论的应用之一。
市场竞争是指多个卖方和买方在特定市场上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方式进行交易,通过竞争与合作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市场竞争推动企业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竞争来提升效率与产品质量,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市场竞争的程度取决于市场结构、参与者数量和力量分布等因素。
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博弈论,我们可以分析竞争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模式,预测市场变化和参与者之间可能产生的互动关系。
博弈论的应用还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价格战、合谋行为和市场垄断等。
此外,博弈论对于政府制定市场政策和监管措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然而,博弈论和市场竞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博弈论假设个体能够追求最大化利益,但实际上,个体的利益追求可能受到信息不对称、行为的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市场竞争也可能出现一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外部性的存在、资源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政府干预来解决,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效益。
总结起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和市场竞争是互为补充的两个研究领域,对于理解经济运作和市场机制的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博弈论研究了个体之间的决策和行为,而市场竞争则是博弈论的应用之一。
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博弈分析
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博弈分析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的经济体制,以市场交易为核心,主要依靠私人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易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然而,政府干预在市场经济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博弈。
首先,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共利益和市场稳定。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监管规定,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此外,政府还会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调节市场,促使资源在经济中的合理分配。
这些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市场经济能够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对市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往往需要利用权力和资源,这容易导致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可能会扭曲市场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往往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控和限制,这可能会限制市场的自由发展和创新,降低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因此,政府干预需要谨慎把握,避免过度和不当的干预。
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的博弈还体现在产业政策和经济风险的处理上。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引导和支持特定的产业和企业发展,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这种政府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但也容易导致产业过度集中和失衡。
此外,政府还需要在经济风险出现时干预市场,以防止市场的崩溃和经济的大规模动荡。
然而,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即市场参与者在利用政府干预行为来追求私利时的行为。
因此,政府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干预,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以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的博弈还表现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上。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矛盾的加剧。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以保障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现象。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的博弈分析研究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的博弈分析研究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行政单位,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日益加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对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原因1.经济发展压力与保障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维护本地区的竞争能力。
而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无疑都会遇到经济发展的压力。
由于国家制度的存在,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套保障制度,以应对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
地方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等方式吸引外来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
2.资源禀赋与争夺地方政府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地方政府间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它们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竞争的存在。
地方政府会积极争取各类资源,并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资源优势,以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3.政绩和职位晋升考核地方政府政绩与领导干部职位晋升密切相关。
政绩是评估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职位晋升则关系到领导干部的个人发展。
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政绩突出。
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加剧,各地方政府争相提高政绩以争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问题1.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结果常常是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各地方政府可能会在同一地区同时推动相似的项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还可能影响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经济效益。
2.利益偏向与不公平竞争由于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地方政府往往会在各方面给予本区域企业更多的关照和支持,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种利益偏向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政府.企业.市场:蝴蝶效应与合谋博弈
政府.企业.市场:蝴蝶效应与合谋博弈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职能定位与角色分工,是现代经济学中最令人头痛的、最有歧义的理论难点之一,当然也是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和难于把握的实践难题之一。
然而,我们借鉴紊乱论和博弈论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方法,纵览其历史源起和发展线索,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可以找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以资遵循。
一、蝴蝶效应与三者的职能定位所谓蝴蝶效应,是紊乱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南半球某地的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所带起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可能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
听起来似乎玄妙,甚至荒谬,但这确系自然界和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真实现象。
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一个极微小的原因,经过一定的时空变换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能导致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后果。
这也是建立紊乱论的最初几项发现之一。
就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企业、市场三者本身都能产生蝴蝶效应。
紊乱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看似混乱无规则的现象里存在着秩序,而公认的有秩序的系统里又存在着混乱。
宇宙间普遍存在的是紊乱状态,规整状态或过程只是紊乱状态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是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例外。
这一理论深化了人类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的认识,为人们提高对无规则现象的认识、预测乃至控制,揭开宇宙中和社会上无数混乱状态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
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如此。
自人类告别单纯靠天吃饭的原始蒙昧时代之后,政府和市场几乎是人类进入初始文明时期——奴隶社会就同时产生了,二者都是伴随剩余劳动、剩余产品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数千年来其存在方式、社会职能、作用范围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
在没有企业存在的漫长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农业文明时代,政府不仅是经济的主宰,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命运的主宰。
市场仅仅是作为人们交换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单纯场所而存在的,交易是其惟一的职能,其命运自然是由政府操纵和决定的。
“就业荒”背景下政府职能转换的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博弈问题
照 赞誉下 篱 转撬 考 计划与市场的博弈问题
… … … 一 。 。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培育了多元的市场主体 , 产 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由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 方式向现代化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科技 是第—生产力的重要作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公共政策尤其是教育制 度改革这方面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 _此} 土 会 题。 所谓“ 知识失业” 提指受过一定教 育者的失业。 研究认为 等 业生失 I 哔 主要是由 以 下原因引起的: 高等教育发展过 大学毕业生 的供给超过了 经济需求; 企业为了 追求利润最大 化而减少对大学生的 雇佣滴 等教育体系僵化、 专 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需 求。当受教育劳动力不断供给于劳动力市场的时 候, 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教育资源爱 教 育劳动力面临知识失业, 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 配的工作教 育技能不能被充分运用结 果导致其 收 ^相对于历史水平有所下降。 这些现象广义上 被统称为“ 过度教育” 。
由国家说了算 ,
( ) 一 改变传统教 育观念 , 思想 E 从 进行改革
由国 家统筹安排。这就产生了—个计 划与市场的 在大众化阶段 , 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途径和方 博亦问题。 企业为获得 较好的经济效益, 定要想 式由学校分 必 礅 向社会选择。 这样, 一部分燃
方设法减! 自己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劳动力供 给比较富余的市场中,人力资源成本就成了削减 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人力资源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但对人力资源 的重要输出领域— 高校教育, 却依然统抓统管, 导 致一方面市场的需求 的反馈, 另一方面教育体制僵化, 缺乏经济信息的 刺激, 灵活性不足, 对人才的培养犹如闭门造车一 般 , 矽恫 环境的需求。 不能i 通过竞争进 入 社会的精英岗位;—部分大学生从 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普通岗位。所以, 社会、 家庭 应当对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要有—个合理的收入预 期, 改变过去由教育而“ 飞黄腾达” 的旧观念, 从思 想观念 E 进行一次革新, 为毕业生的就业 , 及 择、 社会发展创 造—个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 识到, 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总是有风脸的, 教育领域 也不便 ,大量的教育投资并不_定能带来好的 生活收人。深化教育改革 , 完善学分制度的创新 人才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 个原因。 ^ 、 才资源才是社会经济决速发展的根本 要素, 一切科学、 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来完成 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更加离不开人这一 中心元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过程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在经济领域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市场机制设计、产业组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在经济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博弈论的作用及结果。
博弈论的是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多个参与者如何通过选择最优策略来获取最大利益。
博弈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没有信息交流的博弈,例如囚徒困境。
动态博弈则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可以交流信息,进行策略调整的博弈,例如价格战。
博弈论在市场机制设计中的应用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例如,通过引入价格机制,可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拍卖中,博弈论可以研究出价者之间的竞争策略,为拍卖方设计出更合理的拍卖规则。
博弈论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例如,在寡头市场中,企业之间往往会形成默契合谋来维持高价,此时政府需要设计有效的监管机制来防止企业合谋。
博弈论还可以研究企业之间的策略性行为,例如在价格战中的最优策略。
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关税和贸易壁垒的竞争。
博弈论可以研究国家之间的最优贸易政策,例如关税报复和最惠国待遇等。
博弈论还可以研究国际间的汇率问题,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此背景下,博弈论的价格战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最优定价策略以及市场最终均衡结果。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A和B,它们生产同质产品并互相竞争。
企业A的边际成本为CA,企业B的边际成本为CB,且CA<CB。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D=max(pA+pB,100),其中pA和pB分别为企业A和企业B的售价。
在此模型下,企业A和企业B均面临两种策略:降价和不降价。
如果CA=CB,即两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则两家企业都会选择不降价策略,此时市场总销量为200单位,两家企业的利润均等于50单位。
政府干预市场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辩论辩题
政府干预市场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辩论辩
题
正方辩手观点:
政府干预市场对经济发展有利。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调节经济周期,防止经济过热或衰退。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国家政府采取了一
系列干预措施,如降息、减税等,有效地稳定了经济。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如垄断、外部性等。
例如,美国历史上的反托拉斯法案就是政府对市场垄断的干预,有效地保护了市场竞争。
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举例来说,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补贴、政策支持等手段,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国家。
反方辩手观点:
政府干预市场对经济发展不利。
首先,政府干预市场会扭曲资源配置,导致资
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例如,政府补贴某些行业或企业,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而忽视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会增加官僚主义和腐败的风险。
政府官员往往会利用干预市场的权力谋取私利,而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政府干预市场会削弱市场竞争,阻碍创新。
例如,政府对某些行业的保护主义政策,会使得这些行业缺乏竞争压力,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在这场辩论中,正方和反方辩手可以引用亚当·斯密的名言,“市场是最好的
调节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正方可以引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案例,来证明政府干预市场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反方可以引用苏联计划经济的失败经验,来证明政府干预市场的负面影响。
通过充分的论据和案例分析,可以使得辩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略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略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摘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遵循资源配置的市场规律,以解决市场体系的缺憾和政府干预过多以及某些监管方面的不力等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市场;资源配置;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经济体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进一步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市场取向,对于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全新提法,标志着我国从今往后的改革开放将继续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且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力度将会更大。
在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更加强调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调控能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可以想见,我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资源配置将朝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开拓前进。
(一)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可谓高屋建瓴,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毕竟不长,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因此在市场之上还需要政府的强势力量进行配置资源,而宏观调控就是使政府在市场的资源的配置上发挥应有的调节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健康和有序发展。
事实上,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一直在不断地深化。
譬如,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十二大中,提出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辅以市场调节;在十三大中,提出我国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十四大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而在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期间,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等。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础。经济是基础 , 主要表现为 以社会 主义商 品经济为基
础。进 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 , 解放 和增 强社会 活
力, 主要表现为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社会 主义商 品经济 的 社 会生产力 , 解放和增强社会 主义 商品经 济的活力 。促 进 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 是我 国 7亿劳 动者 的基本活 动, 关系到 1 3 亿人 口生活水平 的提高 , 关 系到我 国人 民 的根本利 益 、 社会 主义现代化 的发展和 中华 民族 伟大复 兴 的中国梦的实现 。商品生产在 我 国发 展 的必 然性 、 覆 盖面、 基础地位 和重要性 , 决定着 市场经 济 的重要 性 , 决 定 了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价值规 律是 商品生产的基本 规律 , 价 格和供 求关 系
社会主义生产是商 品生产 , 商 品生产是一 个庞大体
系, 量 大面广 且不 断发展 , 是社 会发展 的基 本活 动和基
生产 者的追求 和利 益构成价 值规律 的动力 , 决定 价值规 律 的作用方 式 和实现 形式 。但在不 同社 会制 度 和社会 条件 下 , 价值规 律的作用方式 和实现形式是不完全相 同
提高 。这 一 相 互 促进 的过 程 会 影 响 和决 定 社 会 生 产 发展 。
内资 源配 置扩 大为世 界范 围的 资源配置 , 使生 产 、 消费
范 围扩大 , 丰富补充 国内市场资 源配置 。
以上几个方 面 , 以价值 规律 和供 求 关 系为 中心 , 相
互联系 , 给生产发展 以不竭 的 巨大 动力 、 活力 , 促 进生 产 发展 和技术 进 步。市场 在资 源配 置 中起决 定性 作用 成
市场机制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
■—●■■ 关注政府 ・O E N E T G V R M N
一
、
政 府 与 企 业 博 弈 的 博弈 论 基 础
接参 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等。 2 . 政府与企业博弈方法解 析。 政府与企业博弈从某种程度上 讲是政策博弈 的~个组 成部 分 ,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政策博 弈的特征 , 并具备政策博弈的基本要素及其基本的博弈方法 :
以下策略 : 一是在发展过剩领域实施紧缩政策 , 府通过提高税 政 制型 ( 无发展前景 型 )该 博弈 的支 付矩 阵如下 : 。
率或降低贷款等方式加大企业生产成本 , 达到优胜劣汰 的 目的。
二是对发展不足领域实施支持政策 , 政府通过减免税收 、 直接投
有发展前景 型企业 ( 概率为 )
பைடு நூலகம்
关系 , 实现博弈均衡 。 ②博弈策略选择 。 在政 府与企业博弈 中, 政
府策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调控宏微观经济除 了运用上述 货 币政策 、 财政政 策 、 贸易政策等宏 观经济政策外 , 可以选择 还
维普资讯
G V R M N 关注政府 ■■■_ O E N E T・
积极利用 x ?极对抗 ( - ) 肖 1 x
资、 放松信贷等方式为发展不足的产业创造 良好 的生存环境 。 三
是通过制度 和法 律形 式完善市场经济 ,政府 通过颁布反不正当 竞争法 、 反垄断法等保证正 当竞争 的法律法规 , 为企业发展创造 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 保证 了企业竞争 的正 当性 。 四是政府 以微 观经济主体的身分直接进入生产经营领域 ,此时博弈行为更为 复杂, 包含 了政府 在选 择投资 , 制定经 营契约 , 企业监 督及经 营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与调控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与调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社会运行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常常存在博弈与调控。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承担着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多种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
因此,政府在博弈与调控中需保持一定的克制,避免对市场过度干预。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与效用最大化,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机制有时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问题。
因此,在市场运行中,政府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博弈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常态。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相互制衡的过程。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监管市场等方式实现对市场的调控;而市场则通过竞争、供求关系等方式制约政府的行为。
这种博弈关系旨在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推动社会的发展。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调控是博弈的结果。
博弈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通过相互制衡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政府的调控需要具备有效性和公正性。
有效性意味着政府的调控应当能够实现目标的有效达成;公正性则要求政府在调控过程中保障各方利益的平等与公正。
同时,政府在调控过程中也需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避免过度干预市场。
在博弈与调控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应当注重平衡。
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市场的存在是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建立透明的市场机制、鼓励创新等方式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调控。
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化的博弈
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化的博弈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自由市场主张的是让市场自主运行,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政府干预则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市场效益的最大化。
二者各有利弊,因此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化的博弈一直存在。
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完全自由,政府干预往往是必要的。
首先,市场在实践中会出现失灵,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
例如,市场过于自由可能导致垄断行为,限制了竞争,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此时,政府可以采取监管措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在特定时期和情况下,市场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发生时,政府的干预能够提供及时的援助和支持。
再次,市场往往偏向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长期利益。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法规、社会保障政策等来弥补市场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二、政府干预的局限性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政府的决策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操控。
这使得政府干预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其次,政府干预的成本往往非常高昂。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实施各种政策,同时,政策的执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些成本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再次,政府的干预也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
一些官员可能利用干预的机会谋取私利,导致公众利益的损失。
三、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化的平衡为了克服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化所带来的问题,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自由市场的运行。
通过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强化法律执法,可以有效遏制市场失灵和垄断行为。
其次,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策的透明度,避免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
同时,政府应当减少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尽量让市场自主决定资源的配置。
除非必要,应当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博弈作者:翟卫东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市场经济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转轨讨论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卓有成效但同时改革的力度不够,经济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本文将博弈论运用到市场经济改革当中,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展开,讨论如何进行市场经济建设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发展方式市场经济改革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分析
(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历程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主要指自1978年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模式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是一系列经济、法律、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的变革(汪锋、张宗益、康继军,2005),所以市场经济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变化。
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逐渐开始探索市场经济道路。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加快,一方面体现在由市场来确定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另一方面表现为将自产自用、自给自足性的产品生产和生产要素生产方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生产方式(陈宗胜等,1999)。
据相关学者测算,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超过60%,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改革开放提出了对经济建设的新构想,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一直延续到今天,也逐渐构成“新常态”理论,经济“新常态”实质上是关于经济发展某一阶段的长期现象和历史特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金碚,2015),在当前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研究市场经济建设的规律与方向,特别是在今天供给侧改革倡导下,市场经济建设必然迎来新的生机。
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角度改善经济结构,扭转单一依赖需求的经济模式,从源头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产出。
从市场经济角度理解,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新要求,也就间接要求决定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导者提供更加高效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二)我国市场化进程分析
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一个衡量市场化的指标,衡量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设计比较复杂,选取的子指标会导致系统指标不同。
度量市场化程度方面研究较多,而且这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樊纲、王小鲁(2011)的研究较为全面,其研究在对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中,从5个方面共15项指标构筑指标体系以分析市场化程度,这5个方面分别是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通过以上五个方面,计算得出对应的市场化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得到后续研究者的借鉴与采纳,并发展出众多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结论。
单纯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分析我国市场化建设进程问题,则会显得更加直观,如表1所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据了我国经济的主体,1978年至1999年期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其他经济的发展从1995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提升,而集体经济反而不断下降,国有经济从整体来看比较稳定,在1998年和1999年出现较大的增加。
大中型经济一直处在稳定的发展当中,只是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对新型产业的大力扶持与鼓励,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特别是带动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其他企业类型发展较快,这得益于对市场经济的重视。
市场经济建设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命题,关联的方面居多,特别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特殊国情,市场经济建设显得较为滞后,但是不能站在今天去批判过去。
每一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积累多了太多问题,简单从政府还是市场角度分析似乎显得过于粗略,发展模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命题,但是从市场角度解读,也有合理性。
市场经济建设的博弈过程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涉及政府与市场二者之间的博弈。
依据市场经济的建设原则,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解决主观分配的低效,化解资源浪费的死循环,然而由于我国历史的缘故,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替代市场发挥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因此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由于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市场改革步履维艰。
政府提倡市场化建设,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能知道市场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而且我国粗放型经济不仅仅没有得到缓解,某种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赵文军、于津平,2014),政府提倡和政府主导的自我矛盾使得我国市场化建设总是表现出低效,甚至出现了更深的经济矛盾。
政府与市场之间一般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两者的合作解,一种是两者之间的博弈解,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两者之间完美的共存模式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后者才是占据经济发展主流的常见情形。
如果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博弈解用数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建立一个基本函数,该函数即通过一个博弈过程分析市场经济建设,通过相关系数衡量解释变量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影响程度,量化分析市场经济建设情况:Y=f(G,M,E,C)。
其中,Y表示市场经济建设,G表示政府,M表示市场,E表示企业,C表示消费者,然后再对上式赋予相应的系数,该系数旨在对不同要素的影响程度加以具体分析。
上述表达式解释了不同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是古典经济学的范式研究的一种变化,是在传统经济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借鉴与转化。
然后对基本模型进行赋权重,即将不同要素的影响程度用系数表示出来,如下式所示:Y=αG+βM+γE+δC+ε。
其中,α、β、γ、δ分别代表政府、市场、企业、消费者对市场经济改革的影响程度,ε表示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它基本解释了除政府、市场、企业和消费者之外的对Y的影响因素,比如国家市场的变化等。
α、β、γ、δ、ε∈(0,1)
上式表示系数需要满足的条件,此外G、M为内生变量,说明市场经济改革主要取决于政府与市场本身,E、C为外生变量,虽然二者是创造直接产出的主体,但构造经济环境的是内生变量,此外由于外生的G和M具有可变性,也就是说二者的变动对经济性质的解释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对G和M做独立分析。
分别对G、M求偏导,即考察经济增长要素的变动对产出变动的影响程度,则得到相应的影响因子。
αY/αG=α
αY/αM=β
综合上述分析,通过比较α与β之间的大小以界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水平,从数理的角度来看,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如果α>β,则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但不代表没有市场参与,只不过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这种情况比较符合我国长久以来的经济发展现状,尤其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
政府主导尤其是政府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服务者的角色,这与凯恩斯的理论有某种内在的契合性。
第二,如果α
第三,如果α=β,则政府与市场各主导一部分,属于理论状态,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这种理想状态有时候会有所偏移,此时就成了(1)和(2)的某一种情况,但是这比较完全的均衡难以实现,因为经济建设从来都不是理想国,它总是处在波动之中,特别是某一方会在某一个时期占据主导。
回到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上来,如果要建立市场经济,那么表现在模型中即α
α∈(0,0.5),β∈(0.5,1),β-α≠0
这三个条件即表示说市场必须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市场基础调节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监管参与,否则博弈过程将不复存在。
如果缺失政府监管,就形成了完全的自由市场,完全自由的市场已经被本世纪的金融危机证实了其存在的风险性。
完成博弈基本分析,需要将企业的博弈过程具体化,因为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就是企业,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假设市场有两种参与主体:国企和私企,条件是政府监管过度和弱化政府干预,二者博弈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
图1展示了国企和私企之间的博弈。
分析博弈结果,存在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政府干预没有退出,此时国企收益(a)大于私企收益(b),满足a>b,表明此时我国的经济任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
第二,如果政府干预弱化,此时国企收益(a)小于私企收益(b),满足a
对策建议
建设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政府经济体制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部分弊端,政府主导的经济改革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如果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并且成为了社会资源配置的长期以来的主导力量的话,这就违背了经济转轨改革的初衷。
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负责资源的第一次调配,作为内因起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负责监管,作为外因起作用,确保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国民共享,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从理论上讲,市场化建设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落实到实践中反而存在诸多难题,破解难题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这对政策制定者要求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