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八)连词
古代汉语连词的用法总结
古代汉语连词的用法总结引言:古代汉语作为一门传统而优美的语言,其连词在表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句子中,连词能够连接主观和客观、转折和递进等不同要素。
因此,准确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连词对于学习和研究这门古老语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连词及其用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表示因果关系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有所、若、故、由等。
它们被广泛运用于文章中,强调某种原因引起了某种结果。
其中,“所”多用于从属分句中,“若”多用于主从分句之间,“故”则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连词出现。
例如:所论者,即莎锟公父;所續集者,《涑水记》之後也。
(明·唐生)——引导讲述原因。
人尚财富者其无时望突然增多而丰起若江河倾覆之盆哙亦自不足畴昔也。
(宋·司马光)——表示一种假设。
故勿游千山而寻,勿泛太湖以遨。
(唐·王之涣)——表示为了一个结果。
二、表示选择关系当古代汉语中存在多个选择时,就会使用连词来引导这种选择关系。
常见的连词有或、亦、抑、豈等。
这些连词通常出现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用于表达多个选项中的一个。
例如:人生何事忘〔或〕知足贫穷(《陶渊明集》)我既无法道破这个谜底,〔亦〕可理解的(《世说新语》)虽然朝廷征调力役,目的是增加军备实力,〔抑〕然也不能让百姓过于劳累。
(《隋书•经籍志下》)三、表示转折关系转折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技巧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连词具有明显的转折作用,如但、然而、乃至等。
这些连词能将前后两个相反或矛盾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转折取得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如:风似虽未疾,寒亦将今夜。
(唐·刘禹锡)——风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天气已经寒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然而尽管每个人都有死亡,但留下坚定的信念可以永远铭记。
四、表示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描述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常用连词如并、兼之、及至等来表示这种关系。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介词和连词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介词和连词十三、介词和连词一、介词1.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
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
大约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2.介词的语法特点:(1)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
(参见第九节)(2)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
(“于”字的宾语不能)(3)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
“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3.于(於、乎):用法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此外:1)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
2)“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
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
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我们以“率领”来翻译它。
如“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
)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已经虚化,与介词“以”难以分开。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八)连词
古代汉语通论(八)——连词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
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1、与“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
如: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离骚》)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与”也经常作介词用,常和它的宾语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引入行为动作伴随的对象,这时“与”前后的成分不并列;而连词“与”不充当句法成分。
其次,介词“与”前后的成分不可调换,连词“与”前后的成分可以调换。
再者,介词前面可以有副词修饰,连词则不能。
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追日》)君安与项王有故?(《史记•鸿门宴》)2、而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用在联合结构中,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两件事情的联系。
既可以使顺接,也可以是逆接。
如:美而艳。
(《左传•桓公元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2)用在偏正结构中,即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往往是顺接。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吾恂恂而起。
(柳宗元《捕蛇者说》)(3)用在主谓结构中,即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逆接或假设。
如: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战国策•赵策三》)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
(《说苑•奉使》)3、则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
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晁错《论贵粟疏》)(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
用于平行的两句中形成对比。
如:民贫则奸邪生。
(晁错《论贵粟疏》)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古代汉语连词与的用法
古代汉语连词与的用法一、古代汉语连词的概述连词是语言中的重要成分,用于连接各种语法成分。
在古代汉语中,连词被广泛运用,起到连接句子、短语和词语之间关系的作用。
其中,“与”的用法尤为常见且灵活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古代汉语中“与”的用法。
二、表达并列关系1. 连接并列成分古代汉语中,“与”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成分。
例如:“男女与理”,表示男女和道理都重要;“风和日丽,春光与鲜艳”,描述了美好的天气和生机勃勃的场景。
2. 表示选择性在某些情况下,“与”还可以表示择一或择多情况下进行选择。
例如:“吾闻道之难,而阙如也”,意味着道路众多,难以选择其中之一。
“有车珠玉者可卖也”,表示有车也可以卖(不仅仅可以卖车),且珠玉亦可卖。
三、引导比较关系1. 比较类似物体在进行比较时,古代汉语中常使用“与”引导被比较的对象。
例如:“与君相好者,重月北指”,表明与你相爱的人和北方指向月亮一样重要。
2. 表示比较程度在表示程度上,“与”可以引导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表达某种程度上的优劣或高低。
例如:“不图为原野之士,而趋利艳之臣”。
其中,“与”连接了两个并列的短语,用于表示事物间的对比。
四、阐述递进关系1. 表示递进关系古代汉语中,“与”也可用于连接递进关系。
当一个事件或情况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时,可以使用“与”的连词来进行描述。
例如:“日本见识太危急了,罗刹之国——如朝鲜——蚩尤既没”。
此例中,“与”的运用将日本、罗刹以及蚩尤既没这三个事物表达出来。
2. 表示因果关系有时,“与”还可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例如:“曹彮力猛举众乘城南门败处。
”这里,“与”的出现使得人们知道是由于曹彮力勇猛才导致大家在城南门败退。
五、强调区别关系有时候,“与”还可以用于明确强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差异,表达出明显的对立。
例如:“昔堂兄贵,黄巾之势寇天下,山东十全武历其兵。
”这里使用“与”的连词极大地突出了堂兄和黄巾军势力之间的差距。
古汉语通论·连词
是故、然、况、而况、虽、若、 如、苟
特征一
连词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句、句
群。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 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左传》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
特征二
连词不独立做句子成分,也没有
修饰作用 。但是连词连接的词语 组合可以担任句法成分。
古汉语通论· 连词
古汉语通论· 连词
连词的界定
连词的特征与功能
连词的类型
连词的界定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
子、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 示它们之间各种语义关系的词。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 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 之尸于楚。《左传》
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
记· 项羽本纪》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 宣 公》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 季氏》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
枢,以威楚、赵。《战国策· 秦策三》 若使汤、武不遇桀、纣,未必王也。 《吕氏春秋》
因果连词
前后两个分句的语义关系为:原因和
之。《战国策· 秦策》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 秋水》
特征四
一般情况下,连词连接的并列结构
改变语序后语意不变。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 道于虞以伐虢。《左传· 僖公》 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传· 昭 公》
当连词连接的语法单位具有上下或
先后语义关系时,语序一般不能改 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 公及共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秦、晋大夫及狐偃盟于郇。《左 传· 僖公》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
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左传宣公二年)
2.宾语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之 后的。但古代汉语里,在一定条件下, 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主要有三种情 况:①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往往前置。 ②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③ 叙述句中用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叙述句中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情 况,有三点注意:
② 古代用“於”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 现代汉语不同:
大树被风吹倒了。
东败於齐 。
B “为”字式。在动词前用介词为 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春秋时出现 “为”字式。
卒为天下笑。(同上赵策)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 策·燕策)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 记·项羽本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同上 赵策)
3.“矣”用在祈使句的句尾。例如: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君姑高枕为乐矣!(同上) 祈使句用“矣”字,这是祈使者 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 情。
4. “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
“矣”字用于疑问句,仍保持原来 的语法意义,跟现代汉语语气词“了” (啦)字的语法意义相当,帮助表示 疑问语气。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 语·宪问)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 传·隐公元年)
2. “矣”用在描写句的句尾。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今老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左传宣公 二年)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 策·赵策)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 二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连词
古代汉语的连词很多,现在只提出“而”“以”“则”三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1)而连词“而”字的作用是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例如:敏於事而慎於言。
(论语·学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以上是两种性质的联系。
)朝济而夕设版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以上是两种行为的联系。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是连词“与”字和“及”字(例见上文)(注:这是就一般情况说,或许有个别例外。
)。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述的性质,这是应该注意的。
“而”字可以用於顺接,也可以用於逆接。
所谓顺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者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例如:美而艳。
(左传桓公元年)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
(荀子·劝学)顺接的“而”字有时可以译为“而且”,有时可以译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这要看具体的上下文。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现代口语不用与“而”字相当的连词,现代书面语言仍旧沿用“而”字。
所谓逆接,是说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
例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吕氏春秋·察传)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
古代汉语连词笔记
连词古代汉语的连词可以分为单向连词和双向连词两类。
单向连词也可以叫做启后连词,一般分布在复句的偏句之中或一个语段的开头,双向连词分布在两个句法成分或两个句子之间。
单项连词:•单向连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示提起;(2)表示并列;(3)表示假设;(4)表示让步;(5)表示选择;(6)表示原因。
一、表示提起••表示提起的单向连词一般出现在一个语段的开头,常见的有“夫”“且”“至”“如”“若”,其中“夫”是纯粹的提起下文,而其它几个则主要是宕开上文,另申一义。
例如:•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史记·陈涉世家》)•故言九州岛山川,《尚书》近之矣。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史记·大宛列传》)以上几个提起连词也可以连起来用,构成“若夫”“且夫”“至于”“至如”等。
例如: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史记·游侠列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bēng),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按:隐栝,矫正木材的工具。
二、表示并列••表示并列的单向连词有“既”“终”“已(以)”,可以翻译成“既”“又”。
古代汉语_连词与介词
B. 前置:名(宾语)+以。如: 前置: 宾语)
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 贯之。(论语) 吾道 一以 贯之。 论语) 楚国[方城以 为城, 汉 水 以 为池 方城以]为城 为池。 左传·僖 ◎楚国 方城以 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 僖 公4年) 年 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 蔽之:思无邪。 一言以 蔽之: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 秋阳以]暴之 ◎[江汉以 濯之 , [秋阳以 暴之 , 皜皜乎不可尚已 。 江汉以 濯之, 秋阳以 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许行) (许行) 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叶公子高好龙, 钩以 写龙, 凿以 写龙, ◎ 叶公子高好龙 , [钩以 写龙 , [凿以 写龙 , 屋室 雕文以写龙。 新序·杂事 杂事) 雕文以写龙。(新序 杂事) 武以]平乱 文以]经务 ◎[武以 平乱,[文以 经务。 武以 平乱, 文以 经务。 十六国春秋·北燕录 (十六国春秋 北燕录 )
(2)介词“以” )介词“
介词“ 是由动词“ 介词 “ 以 ” 是由动词 “ 以 ” 衍化 而来。 介词“ 而来 。 介词 “ 以 ” 的主要用法 有以下三种: 有以下三种: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 )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 ,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 “把”等。如: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许行)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 韩非子) ◎以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韩非子)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庄子) 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庄子)
(战国策) 战国策)
(1)“于”和“於”的关系 ) “ 于 ” 和 “ 於 ” 在古代文献中本 来是两个字。 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 用法大致相同, 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 音不全相同。 音不全相同。
古代汉语连词
古代汉语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
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
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一、与“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
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如: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离骚》“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逐日》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例如: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史记·陈涉起义》“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如: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古汉语通论总结
第五单元古汉语通论第十三节连词,介词1.什么是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虚词。
连词只有语法作用,不作任何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2.介词的定义:介词介绍它的宾语给谓语。
“介·宾”位于谓语前或后,对谓语起修饰补充作用。
3.介词的特征(1)介词都有宾语,宾语由名词或其他成分(形容词、动词、主谓结构)充任。
“介·宾”一般是不可分的短语。
虽然有些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但不等于无宾语(2)介宾短语位于谓语的前或后,在前时介词的宾语有时可承上省略;在后时,不能省略。
(3)介词一般不用作谓语的中心,不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
这是介词与动词的主要区别。
因为有些动词也可带宾语4.连词和介词的区别:(1)连词前面不能有任何附加成分,而介词前面却可以出现附加成分。
举例:A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离娄下》)B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战国策·秦策二》)C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庄子·秋水》)D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二年》)E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2)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项若为并列关系,词序一般可以对换而原意不变;但介词的前后成分则不能任意对换。
举例: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古之人与民偕乐→民与古之人偕乐(X)(3)并列连词及其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共同作句中的一个成分,而介词前面是主语,介词只能是和它的宾语共同作句中的状语或补语。
举例: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古之人||[与民][偕]乐5.常用的连词与介词。
(1)而—连词:“而”的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了,秦汉以后完全消失。
虚词“而”是假借字。
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A.表并列“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是等立的、平列的,两部分的顺序一般可以颠倒。
古代汉语 通论 连词
连词一、连词的作用及分类1、定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以、并且、而、则、况、矧、但、第、抑、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称为连字——我们国家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2、连词所连接部分的关系种类(1)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①生庄公及公叔段。
——“及”表并列。
②屦(jù)大小同,则贾相若。
——表承接③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表示递进,更何况。
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表转折,但是。
杀人以梃【棍棒】与刃,有以异乎。
——“与”表示选择(2)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①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表示让步关系,纵然。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表示假设,如果。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则”连接条件复句,相当于“那么”。
④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是故”,等于说“故”,表示因果。
“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也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因此”。
【质,四寸的箭靶。
泛指箭靶。
《周礼·天官·司裘》“皆設其鵠”汉郑玄注:“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
”的,箭靶的中心。
】二、连词“与”1、“与”的用法(1)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①蜩与学鸠笑之。
——并列关系,“和”。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并列关系,“和”。
③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这句意思是,杀人用木棒或是用刀,其性质有什么办法区别吗?(2)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宁可(不如)”。
古代汉语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古代汉语连词和介词的区别古代汉语的连词和介词,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大区别,反正都是连接东西、衔接词语嘛。
可是,细心一看,你就会发现,它们俩可是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高招”。
就比如说,连词和介词的作用和用法,你得清楚了解,不然就会让你在写作和说话的时候差点儿“出洋相”。
这两者啊,看起来像是亲戚,实则各有各的特点,搞不好,你就容易弄混了。
连词你就可以理解为那种大伙儿串门儿的“中介”。
它不直接参与“房事”,而是负责在不同的句子、词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就拿古代汉语来说,像“与”、“而”、“则”这些词,都是标准的连词。
你看,它们一出场,就负责把一句话分成两部分,连接起来,让它们“手牵手”,就像老朋友聊得开心,话题衔接得自然。
举个例子,“我喜欢诗与画。
”这里,“与”就相当于桥梁,把“诗”跟“画”连接起来。
如果没有它,诗和画就各自独立,没人管没人问。
你看,连词的作用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就是要让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不再“孤单寂寞冷”。
不过,你要是把连词当成介词来用,那可就闹笑话了。
介词可不是干这个的,它可不是“串门”的角色,它是“引导”某个词语,跟后面的内容产生关系。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跟名词、代词一起搭配,表示一些空间、时间或条件上的关系。
比如“于”,就是一个经典的古代介词。
它就像个“指路人”,带着名词朝着某个方向走。
你看,“战于沙场”,这里的“于”就引导了“沙场”,它指明了“战”的地方。
如果没有“于”,你就不知道“战”是发生在哪里的,感觉有点儿“迷失”了,不是吗?再说说“在”和“以”这俩字,它们也是古代汉语中的经典介词,分别用来表示“在某个地方”或“用某种方式”。
就拿“在”来说吧,“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这句俗语大家都听过吧?这里的“在”表达的就是位置关系,“人在家中坐”,我们清楚知道“人”是在“家”里的。
如果没有这个“在”,你就无法理解,主人公是在家里“坐着”还是在别的地方忙活呢?然后,你再看看“以”这个字的用法,感觉就像是个万能工具,啥都能用。
古代汉语 虚词-连词
☆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以”的后 连词“ 则不然。有时看起来, 面似亦可补上宾语,但补上的内容其实在“ 面似亦可补上宾语,但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 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后反而会觉得累赘。 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后反而会觉得累赘。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 仆地。 仆地。 ——“以撞”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即用盾 ——“以撞”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 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 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 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 其实是连词, 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 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 临视,则蟲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聊斋志异·促织) 临视,
4.虽
•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文言文“虽”兼有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文言文“ “虽然”(已实现的让步)和“即使”(假 虽然” 已实现的让步) 即使” 设的让步)两种意义。【现代汉语只有前 设的让步)两种意义。 一种意义】 一种意义】 • 虽然(连词、指示代词连用) 虽然(连词、指示代词连用)
记·项羽本纪)
•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
子·吴起列传)
C.连接两个谓词性词组或分句, C.连接两个谓词性词组或分句,表示后项是 连接两个谓词性词组或分句 前项的目的或结果。 前项的目的或结果。 •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 闻其期, 可矣! 子封帅车二 百乘以 百乘以伐京。(左·隐元) •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战国策·秦策) 约从散横, 抑强秦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5)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 • 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吕氏春秋·审己) 余不听豫之言以
古文中连词知识点总结
古文中连词知识点总结一、并列连词古文中并列连词主要有“而、且、又、亦、兼、且、俱”等。
这些词语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成分,使句子或段落呈现出并列的关系。
例如“父母之言,而子不听”、“虽习之,又有俱不省之道”等句子中,“而”、“又”、“俱”都是并列连词,起到连接两个并列句子或短语的作用。
二、递进连词古文中常见的递进连词有“且、兼、复、又、亦”等。
这些连词的作用是表示递进的关系,使句子或段落呈现出递进的意义。
例如“若智之者,且一心耳”、“患之后,病又侵”等句子中,“且”、“又”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三、选择连词古文中的选择连词有“或、抑、则”等。
选择连词的作用是表示两种选择或者对比关系,并且呈现出排比的意义。
例如“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乐之中孝,抑孝之至也”四、因果连词古文中常见的因果连词有“以、因、故、由、因而、是以、故此”等。
这些连词表示的是因果关系,使句子或段落呈现出因果关系的意义。
例如“因其贪欲,故失其信”、“以之为则,故心知之”等句子中,“因”、“以”、“故”都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五、转折连词古文中转折连词有“而、然则、虽然、即使、哀而”等。
转折连词的作用是表示句子或段落的转折关系,使文章呈现出对比和转折的意义。
例如“虽贫而自由、富贵而奴仆”六、条件连词古文中的条件连词有“若、若夫、若是、若然、则”等。
条件连词用于表示条件关系,使句子或段落呈现出条件性的意义。
例如“若姻为急,难易兄弟”、“纵人至则来,难易本根源”总结:古文中的连词主要包括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因果连词、转折连词和条件连词等。
这些连词在古代文言文中起到连接、递进、排比、因果、转折和条件等作用,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流畅。
熟练掌握古文中的连词知识,对于理解和翻译古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汉语虚词连词(精)
古代汉语虚词连词定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帮助表示所连各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特点:副词、介词、助词分类:可分为联合和偏正两大类。
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偏正关系可细分为转折、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
组成: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
并列连词有:“与、及(暨)、而、以、且、且……且、既……且”等,可译为“和、又、同、并且、边……边、又……又”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是平等的、不分主次的,可以互换位置而句义不变。
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蟹六跪而二螯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
连接名词和形容词承接连词有:“斯、而、遂、乃、即、因、则、于是、然后”等,可译为“就、便、于是”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表示动作行为是先后(在时间上)相承、连续发生的。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拔剑切而啖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相如因跪请秦王连接动词递进连词有:“而、且、况、犹、何况、而况、况于、尚……况……、非惟……亦……、非独……亦……”等,可译为“并且、何况、不仅……还……、尚且……何况……”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在语势语义上有轻重之别,后一部分都比前一部分语义更进一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接两件事选择连词有:“或、若、如、抑、将、宁、且、非……则……、与其……熟若……、宁……不……”等,可译为“或、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古代汉语中的连词
古漢語通論〔十三〕連詞,介詞〔一〕連詞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假设”“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論語·季氏〕生莊公及共叔段。
〔左傳隱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左傳隱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假设新發於硎。
〔莊子·養生主〕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屨大小同,則賈相假设。
〔孟子·滕文公上〕〔注:“於是”用在句首,本來是“在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於是馮諼不復歌。
〔戰國策·齊策四〕這時候”的意思,例如《左傳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發展為只音的連詞,略等於現代的“於是”。
《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
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
將立之而卒。
又問焉。
對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職死矣。
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個“於是”當“在這時候”講,後一個“於是”是連詞。
這是要依據上下文,細玩文意,來加以區别的。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季氏〕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荀子·勸學〕〔“是故”,本義是“這個緣故”,可以看作雙音詞,等於單說“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傳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況”,何況。
〕技經肯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孟子·公孫丑上〕〔“雖”,雖然,即使。
〕假设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左傳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古代漢語的連詞很多,現在只提出“而”“以”“則”三個連詞來加以討論,並附帶說明古書上常見的“然而”“雖然”“然則”的用法。
文言文常见连词
文言文常见连词
1.并列关系连词: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2.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如、等;
例句: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3.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
例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4、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
例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六国论》
5、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
例句: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诗经·宾之初筵》
6、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
例句: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殽之战》
7、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
例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8、递进关系连词:况、并、且等;
例句:及欲以闾里之治,而况国之大事。
——《盐铁论·忧边》
9、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等。
例句:遂许先帝以驰驱。
出师表》。
古汉语连词的用法
古汉语连词的用法一、古汉语连词的概述古汉语作为汉字的起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语法特点。
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或句子的作用的部分被称为连词。
古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包括“而”、“也”、“乃”、“则”等,它们在文言文中起到重要的语法和修辞作用。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古汉语连词进行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二、连词“而”的用法1. 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而”可以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平行出现。
例如:“国家尊崇礼乐而厚遇儒士。
”这句话表明国家既尊重礼乐,也重视儒士。
2. 表示转折关系:当“而”置于两个相对排比或对照的内容之间时,表示前后两者有某种程度上的反差关系。
例如:“其身既坚而志坚,则可能致千秋业。
”这句话强调一个人只有内心坚定且意志坚决,才能取得千秋功业。
三、连词“也”的用法1. 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也”在表示转折关系时,通常放置在句首,以强调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情境之间的反差。
例如:“我虽然文质彬彬,但也有坚定的意志。
”这句话表明说话者尽管外表斯文,但内心却有坚定的信念。
2. 表示补充关系:连词“也”还可以用于连接两个相似或相关的内容,并起到进一步强调、增加语气或举例子等作用。
例如:“京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山水如画,民风淳朴。
”这句话中,“也”连接了两组并列的形容词短语,更生动地描绘了京都既美丽风景又悠久历史的特点。
四、连词“乃”的用法1. 表示原因关系:连词“乃”常用于表示因果关系,引导一个结果推断出现。
例如:“雨滂沱至人皆欲止观灵泉而留下。
乃闻‘晓妆初透露’琐事,并掀起了一个浪漫的故事。
”2. 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乃”还可以用于表示转折关系,连接两个相对矛盾的内容。
例如:“他本资质卓越,乃因懒惰而未能展露所长。
”这句话表明他原本很有才华,但由于懒惰而没有发挥出来。
五、连词“则”的用法1. 表示对比关系:连词“则”常用于表示对比或否定前面提到的一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通论(八)——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
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
1、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
如: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离骚》)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与”也经常作介词用,常和它的宾语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引入行为动作伴随的对象,这时“与”前后的成分不并列;而连词“与”不充当句法成分。
其次,介词“与”前后的成分不可调换,连词“与”前后的成分可以调换。
再者,介词前面可以有副词修饰,连词则不能。
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追日》)
君安与项王有故?(《史记•鸿门宴》)
2、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1)用在联合结构中,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两件事情的联系。
既可以使顺接,也可以是逆接。
如:美而艳。
(《左传•桓公元年》)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2)用在偏正结构中,即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往往是顺接。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吾恂恂而起。
(柳宗元《捕蛇者说》)
(3)用在主谓结构中,即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逆接或假设。
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战国策•赵策三》)
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
(《说苑•奉使》)
3、则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
如: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晁错《论贵粟疏》)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
用于平行的两句中形成对比。
如:
民贫则奸邪生。
(晁错《论贵粟疏》)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韩非子•五蠹》)
(3)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假如”等。
如: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庄子•逍遥游》)
(4)表示发现,可理解为“原来已经”。
如: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论语•子路从而后》)
(5)表示让步关系,可理解为“虽然”、“倒是”等。
如: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国语•吴语》)
“则”与“而”有许多相通之处,区别在于“而”连接的两项之间可以是相近的,也可是相反的;“则”连接的两项只能是前后相承,不能相反。
4、之
“之”原是动词“到某地去”;又借作指示代词,经常用来表示复指,因而逐渐虚化为连词。
与其它连词不同的是,“之”不连接联合关系,只构成偏正关系。
有教材将“之”归入助词或介词。
我们认为它的基本作用是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归入连词。
连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字,但是功能不同。
“的”与前面的成分一起构成“的”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如:是炎帝之少女。
(《山海经•精卫填海》)
(2)插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其变成偏正结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
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