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
年 3月问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的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 15例 , 1 累及 2 5处腰椎终板 , 3 全部病例均有不 同程 度的临床症状 。回 顾性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 。结果 I 型改变有 9 处 ( 3 .% ) I型改变有 10处 ( 5 .% ) Ⅲ型改变有 2 1 占 87 ;I 2 占 11 , 43 处, 突出 9 7处 , 出 6处 ,cm r 结 节 6 脱 Sh ol s 8处 , 椎体滑脱 7处 , 压缩性骨折 4处 。结论
Ab ta tAi sr c : m T x lr h g ei eo a c ma ig( oe poeteman t rsn n e i gn MRI) e oma c n l ia inf a c fv r ba n —lt se — c p r r n e a d ci clsg i cn eo et rle d paeoto f n i e
摘要 : 目的
探讨腰椎 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磁共振成像 ( R ) M I 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搜集 2 0 0 8年 3月 ~20 09 15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患者 中, 2 5处终板信号异 常 , Moi 分型 , 中 1例 有 3 按 dc 其 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 临床局部疼痛 的原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 la d P ama e t a o r a 2 1Jn;5( ) n u ia n h r c ui lJ un l 01 a 1 1 Me c
・7 1・
腰椎 问盘退变 中椎体终板 骨软 骨炎的低场 M砒 表现
许 思祥
( 徽 省 海 军安 庆 医 院 MR 室 , 徽 安 庆 安 安 260 ) 4 0 3
w r 2 5e dpa ss n l b om l i . codn dcc t o zt n t r ee9 a e ( 8 7 ) f d p I, 2 ae e 3 n - l e i a a n r aie A cr i t Mo i a g r a o , ee w r 1 cs s 3 . % o i t e e t g ts go e i i h Mo c y 1 0 c ss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退行性病变一概述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
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经损害,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病因1.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劳损较其他组织为重。
腰椎间盘经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极为有限,从而极易退变。
研究证明,接近20岁的椎间盘已经有退变,20~30岁间有的已经明显退变,纤维环出现了裂痕。
而30岁以上的椎间盘均有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网状变性和玻璃样变,失去原来的层次和韧性,产生不同裂痕,继而完全破裂。
2.椎间盘髓核的退变椎间盘髓核是富含水分、有小分子弹性粘糖蛋白的组织,内含软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幼年是含水量可达80%以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时可达70%,椎间盘含水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内在压力水平和弹性状态。
髓核的退变多在骨关节和纤维环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在腰椎负荷量加大的时候,椎间隙压力增高而椎间盘变性加速,纤维环的裂隙加深,变性的髓核沿着裂隙而突向边缘,这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
3.软骨终板的退变椎间盘的软骨终板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变薄、钙化和不完整,并产生囊性变和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伴随髓核水分减少,软骨终板不能再生修复。
软骨终板的退变会使椎间盘体液交换的半透明膜作用减少,加速腰椎间盘退变。
4.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腰椎表面受损后,骨膜上下血肿形成,纤维母细胞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如血肿中,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
随着血肿的机化和钙化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出于椎体的骨赘(骨刺)。
骨赘的形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能起到稳定椎节、避免异常活动和增加负重平面的作用。
但是骨赘椎管内和椎弓根发展就会对脊神经和硬膜囊的压迫产生不同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5.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和小关节构成椎体间的一个三角形的支架结构,以稳定椎体间的关系。
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
本 组 8 例 ,男 3 例 ,女5 例 ,年 龄 为 3 ~8 岁 ,平 5 2 3 8 2
5 CNII DAEUAO ll. 6lOTUG EILDC I V_N5 NNM C TN o40 2
H )进 行 观 察 。重 点 观 察 椎小 关 节 面 、 椎小 关 节 间隙 以 u
2 结果 21 . X线检 查
与 Ro e b r 结 果一 致 …。L4 生 滑 脱 与 其 解 剖 特 点 有 sn eg 发
关 。 正 常 人 直 立 时 躯 干 重 量 通 过 L5 达 到 骶 骨 上 面 向 传 前 倾 斜 ,故 第 5 椎 在 其 上 受 到 体 重 压 力 时 ,有 向 前 向 腰 下 滑 移 的 倾 向 ,这 种 向前 的 剪 力 在 正 常 人被 后 关 节 突 抵 消 ,又 由 于有 L 4~5 5~S1 间盘 连 接 ,也 有 防止 前 、L 椎 滑 脱 的 作 用 。但 是 ,如 果 椎 间 盘 退 变 致 关节 突 关 节 炎 ,
“ 性 脊 椎 滑 脱 ” 。 退行 性腰 椎 滑 脱 是 中老年 好 发 的一 真 种疾 病 ,常 导 致椎 管狭 窄 。笔 者 收 集 我 院2 0 0 5~2 0 年 09 8 例 退 行 性 腰 椎 滑 脱 患 者 的影 像 资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对 比分 5 析 , 旨在探 讨 比较 X线 、 C T、MRI 3 检 查 方 法 在 诊 等 种
均 年 龄5 . 岁 ,病 程 为l 天 ~2 年 不 等 。 8 例 患 者 均 有 87 5 5 5
不 同程 度 的下 背 部 及 腰 部 疼 痛 ,5 例 伴有 单 或 双 下 肢 疼 6 痛 ,其 中3 例 为 单 侧 、2 例 为 双 侧 。 临床 检 查 示 5 例 局 6 0 7 部 椎 旁压 痛 、4 例 直 腿 抬 高 试验 阳 性 、 1 gj 腱 反 射 减 7 3r 膝
腰椎退变性(假性)滑脱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D prm n fR dooy Xiga opt f l d t G ag og Poica F sa nc a S u d i tPo l Hopt . ohn e ote to a i g, n t H si Af i o  ̄ nd n rvn i oh Mu ii l h n eFr epe l n l a i ae l n p s s i1 F sa a
te ete e r ,n aaee i tw r hads. eut h aatr t s f Ta lw : h eeeainoitre er i . h x r ba a dprl l wt i e et rl i R sl T e h ceii sol s@T e gn rt fnevr bads n vt l l d hn t e c s cr sc oC fo d o t l c
5 8 2 , ia 2 3 5 Ch n
【 b t c】 O jc v o t yt Tc a c r t s f eee t e u br ( e d1 p n y l t s , n i r tt f m t A s at r bet e T u e hr t ii gn r i m a p u o s dl ih e add e n a o e i sd h C a e sc o d av l s o os e s f e ie r h
a d l mb rs o d l l sswe er to p ci ey a a y e . h a eo c n wa r m e t b a r h o es o d l lsst eu p r d eo n u a p n y oy i r er s e t l n lz d T er ng f v CT s a sfo t v r r l c f h p n yo y i ot p e g f he e a t h e
CT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
检查 ,T操作 人员若对滑脱 缺乏警觉 , C 仍
按常规椎 间盘扫 描方案 , 有可能导致误诊
资料 与 方 法 20 0 3年 7月 ~ 0 7年 5月 因腰 腿 疼 2o
或漏诊 , 们认 为 , 申请 椎 间盘 C 我 凡 T扫 描者均应仔 细观察其定位像 , 如有可疑的
征像 , 则在制定扫描计划时务必包括上下 两个椎体并 进 行螺 旋扫 描 , 以利 于 M R P
例。
讨 论
矢状位重组 , 确定滑脱程度 ; 其次 , 操作人 员应熟悉腰 椎退 变性 滑脱症 ( S 的 C D) T
特征 , 一旦在扫 描过程 中发 现上述 C T征
经痛 5 3例 , 直腿 抬高试验 阳性 4 9例 ,I J 4 及 k 棘 突压痛 、 叩击 痛 2 3例 , 单侧 肢体
面粗 糙 硬 化 增 生 , 缘 骨 赘 , 关 节 突 稍 边 下 向前 移位 ; 双侧 上下关 节突增 生和肥 大 ,
关节 腔真 空症 2 4例 , 可伴小关节脱位 、 半
结 果 :6例 均 显 示 腰 椎 前 滑 脱 , 布 以 5 分
、
脱位。所有病 例均显示椎管 前后径狭窄 。 ③椎间孔变形变窄 : 上下关节突构成椎 问 孔后壁的主要 部分 , 全部病历均显示两侧
硬 膜 囊 拉 长 变 形 。腰 椎 退 变 性 滑 脱 表 现 为相应水平椎 管变偏 , 前后 径变窄 , 椎管
摘
要 目 的 : 讨 腰 椎 退 变 性 滑 脱 探
( s 的临床 C D) T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 顾 性 分析 腰 椎 退 变 性 滑 脱 病 例 5 6例 。
麻木无力 2 O例 , 间歇性跛 行 6例。小关 节均为双侧受 累 , 滑脱程度按 M yr 腰椎 ee— dn 法 : 度 4 ig I 4例 , Ⅱ度 1 2例 , 无 峡 部 均
腰椎退行性变的CT诊断
腰椎退行性变的CT诊断发表时间:2016-10-08T10:37:36.9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龙声斌[导读] 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贵州省镇远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腰椎退行性变的CT诊断进行分析,总结了CT诊断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进行DR诊断,研究组进行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诊断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椎小关节病、神经根受压或湮没以及其他人数所占的比例分为42.85%、82.14%、37.50%、10.71%、37.50%,研究组诊断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或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值得在今后加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变;CT;诊断腰椎退行性变是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常见脊柱外科疾病,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或者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在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使用最多的就是DR与CT诊断手段,两种诊断手段分别有不同的效果与作用[2]。
我院现对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采取了DR与CT两种诊断诊断,取得了不同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57.8±4.7)岁,病程0.7-3年,平均病程为(2.1±1.2)年。
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影像学评价ppt课件
精选课件
21
B、 中央旁型,也称侧后型,突出部
位位于椎管中央旁通常压迫小关节下, 隐窝内神经根横行部分。(图2)
精选课件
22
C、侧向型,也称椎间孔型、外侧型,40%位于腰2、3和腰3、4平面。椎间孔型间盘突出 也部容易在椎间孔区域对神经根形成压迫。图为同序数的神经根,走行更靠近上位椎弓根的 内下缘,偏离位于椎间孔中下份的椎间盘,而下一序数的神经根,相对于椎间孔又偏向内侧 和下方。只有在突出物体呈较大,足以充满全部椎间孔时方可形成对其在周围走行的神经根 压迫。如L4、5椎间盘突出可同时压迫L4和L5神经根。术中应予注意。另应指出椎间孔内不 仅通过神经根,而且通过小A、V丛、淋巴管等。椎间孔内有纤维隔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上 管道过L神经根,腰A内支、椎间V上支,下管道通过V下支,椎间孔阻塞可V回流障碍进一步 加重病损,同样上关节突椎体后下缘骨赘均可加重疾病的程度。椎间孔型突出应与扩大的神 经鞘、神经纤维瘤鉴别。(图3、4、5)
裂隙周围的基质变性和细胞消失
精选课件
6
椎间盘退变的过程和生物化学改变
纤维环 胶原纤维变性,周边出现裂隙
水90% 70%
髓核 蛋白多糖30% 5%
胶原30% 60%
蛋白多糖,胶 原,水
90-95%
退变、变薄、钙化、不完整
软骨终板 软骨囊性变,软骨细胞死亡
纤维环附着点松弛
精选课件
7
纤维环,髓核的自然退化,长期负 重性损伤以及急慢性外力损伤所致的髓 核成份,结构改变,纤维环松弛,纤维 环内裂隙被认为是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 突出的主要原因。另外,椎间盘是三关 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一关节或临近骨 质的病变或结构异常均影响椎间盘的正 常结构、形态和功能。
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
3讨论 一般以下 位 腰 椎 为 参 照,上 位 腰 椎 滑 移 的 方 向 为 滑 脱 方
向。腰椎滑脱在 CT 上有特征性表现,上位椎体下缘与下位椎 体上缘的边缘出现椎间盘向某一方向膨出,即所谓的假性膨出 影,而对侧椎体边缘无椎间盘组织。CT 图像上显示,腰椎滑脱 的方向和上位椎体下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反,与下位椎 体上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同。根据椎间盘假性膨出的 方向和表现分为纵向滑脱和横向滑脱。1854 年 Killian 提出了 “脊椎滑脱”的概念〔4〕。基于滑脱是带动整个躯干一起发生移 动的,1992 年 Nazarian〔5〕定义为“上位脊椎相对于下位脊椎的 移动”。关于脊椎滑脱的病理分型,应用较广泛的是 Wiltse 等 提出的分类法,即分为发育型、峡部型、退变型、损伤型和病理 型五类。1976 年 Wiltse 等又提出 DS 与椎小关节退变、半脱位 和椎间盘退变等有 关,属 于“假 性 脊 椎 滑 脱 ”〔6〕。 流 行 病 学 发 现 DS 发病多在 50 岁以上,女性约为男性 4 倍,滑脱最多见于 腰椎,占 90% 以上,尤其好发于 L4 ~ L5 和 L5 ~ S1 节段,以前滑 脱多见。 3. 1 DS 的动力学背景 两个相邻的椎骨由前部的上下椎体、 椎间盘由椎间纤维软骨连接与后部两侧的上下关节突形成的 微动关节构成一个三关节复合体,关节囊、韧带附着于周围,联 系于节段之间,共同形成了骨-椎间盘-韧带复合体〔7〕; 这种结构 使运动通过椎 间 盘 的 黏 弹 力 及 椎 小 关 节 结 构 而 实 现,又 因 韧 带、关节囊及椎小关节本身所限制,既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活 动中脊椎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又让脊椎之间存在不同方向的少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IL-6、IL-8、TNF-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采用 S S1 . P S30统计 软件 。数据
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 减低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 ; 刺
激 炎症反 应 L 】 4 。我 们 发 现 , 察 组 退 变椎 间 盘 组 观
变 中的作用 。方法 用 E A检测退变椎 间盘组织 ( HS 观察组 ) 和正常椎 间盘组织 ( 对照组 ) I_、L 中 L6 I 及 T Fa, N- 观察组 I_、L8及 T F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0 ) 且 随椎 L6I. N. P< .5 , 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退变椎间盘组 织中 I_、L8及 T Fd水 L6 I一 N— 观察其与椎间盘突 出程度的关系。结果
问盘 突出程度 的加重而逐渐升高 ( 0 0 ) P< .5 。结论
平增高 , 与椎 间盘退变程度有关 ; _、L8及 T F 在椎问盘退变的发生 中可能起重要作 用。 且 I 6 I- L N- 关键词 : 问盘 突出症 ; 间盘退变 ;白细胞介素 ; 椎 椎 肿瘤坏死因子- d
中图 分 类 号 : 6 15 R 8 .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226 2 1 ) 0 050 10 -6 X(0 0 3 - 6 - 0 2
物化 学物质 在椎 间盘退变 的复杂病 理过 程 中具 有重
6 5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0 ) 且随着椎 间 P< .5 ,
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 , 详见表 1 。
3 讨论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3 期 00 0 O
要 的调控作 用 。 本观 察 结果 还显 示 , 着椎 问盘 突 出程 度 的加 随 重 , -、L8及 T F 水 平逐 渐 升 高 , I 6 I一 L N— 游离 型 >突 出型 >膨 出型 ( P<00 ) .5 。说 明 I-、L8及 T F L6 I- N— 水平 与椎 问盘退变 程度有关 。 总之 ,L’、L8及 T F 作 为 重 要 的 炎性 介 I l I一 5 Ⅳ— 质在 椎 间盘退 变的 发生 中发挥 重 要作 用 , 与椎 间 且 盘退 变程 0 0
MRI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意义及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MRI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意义及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1. 诊断准确性高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椎间盘突出的范围、程度和类型。
通过MRI检查,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和病变程度,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判断神经压迫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伴随着神经根受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影响情况,包括神经根受压、移位和炎症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评估治疗效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MRI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MRI影像,可以判断治疗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1. 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L5和L5/S1椎间盘,这两个椎间盘是整个腰椎的转移部位,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在MRI影像上,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在MRI影像上,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椎间盘凸出的距离来进行评估,常见的测量指标包括椎管直径和椎间孔直径。
MRI还可以判断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包括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和游离碎片等,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神经根的影像学改变除了椎间盘突出症本身的影像学表现外,患者还可能伴发其他的腰椎疾病,如椎间盘退变、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等。
MRI可以全方位地显示腰椎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信息。
三、临床应用分析1. 指导临床治疗MRI影像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疾病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MRI的检查结果,临床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监测疾病进展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MRI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通过定期进行MRI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腰椎滑脱分度标准
腰椎滑脱分度标准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退变、椎体滑脱和韧带松弛,导致腰椎关节不稳定。
腰椎滑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下肢疼痛、无力、麻木等症状。
因此,对腰椎滑脱的分度标准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腰椎滑脱的分度标准。
1. 腰椎滑脱的分度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无力、麻木、步态异常等症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2)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腰椎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椎体滑脱程度、椎管狭窄等情况。
(3)神经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腰骶 plexus 及下肢神经功能情况,如肌力、感觉、反射等。
(4)腰椎关节稳定性,通过特殊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腰椎关节的稳定性,如腰椎侧弯、旋转等情况。
2.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将腰椎滑脱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具体的分度标准如下:(1)轻度腰椎滑脱,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仅显示椎间盘退变、椎体滑脱轻微,神经系统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腰椎关节稳定性良好。
(2)中度腰椎滑脱,临床症状中等,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退变、椎体滑脱中度,神经系统功能轻度异常,腰椎关节稳定性较差。
(3)重度腰椎滑脱,临床症状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退变、椎体滑脱严重,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异常,腰椎关节稳定性严重受损。
二、腰椎滑脱分度标准的意义。
1. 指导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的分度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对于中度和重度腰椎滑脱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 指导预后判断,腰椎滑脱的分度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科学判断。
轻度腰椎滑脱的患者预后良好,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而中度和重度腰椎滑脱的患者预后较差,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复发。
腰间盘突出的CT、MRI影像学诊断
腰间盘突出的CT MRI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腰腿痛的常见病因。
腰椎间盘病变是导致患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的最主要原因[1] 。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5例中,男28例,女7 例。
年龄20-61 岁,最长病程5年,最短 3 个月。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下肢放射痛。
腰部运动障碍。
两侧或一侧下肢麻木。
坐骨神经痛及下肢串痛感。
当马尾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大小便障碍[2] 。
1.2 检查方法CT扫描;应用GE单排螺旋扫描机,仰卧屈膝位,层厚2cm, 层距3cm 电压120Kv,电流50-120mA时间2S.MRI;应用Siemens Symphony 1.5T磁共振扫描仪,取仰卧位,包括TSE矢状面,T1WI, T2WI及横断面T2W。
扫描参数;T1WI: TR400ms TE10ms。
T2WI: 3500ms, TE120ms扫描视野(FOV 280m M 280mm矩阵256X 256.1.3 影像分析由2 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每位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记录CT MRI表现。
2.1 CT扫描目前,CT已成为诊断本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献报道CT诊断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为83%- 100%[3, 4],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无痛、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主要有:(1 )椎间盘后缘正中或偏侧有局限性突出的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出物的CT值(61〜121HU高于硬膜囊的CT值;(2)邻近的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移位,是椎间盘突出的典型CT表现;(3)髓核脱出:脱出的髓核突破后纵韧带后形成碎块,常嵌顿在侧隐窝内[4] ,髓核脱出久者可产生钙化。
CT 还可以有以下特殊征象:(1 )Schmor 1's 结节;(2)真空现象,椎间盘内含气的低密度影,且边缘整齐清晰、无硬化。
此外在CT图像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等伴随异常。
本组35 例病人中,有33例出现腰间盘突出的CT征象,占94.2%,其中椎体后缘出现CT值低于椎管而稍高于硬膜囊的软组织影15例,占42.8%。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表现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表现作者:褚成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4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的平片和CT资料,分别对腰椎序列、椎体及附件的形态和骨质结构,滑脱相应部位椎体和附件、硬脊膜囊、神经根和韧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全貌,在显示腰椎序列、椎体及附件的形态和骨质结构等方面比CT优越,而CT在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等明显优于X线平片。
结论:X线平片与CT结合能提高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准确率,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腰椎;退变;滑脱;X线;CT【中图分类号】R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本文收集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有完整平片和CT资料的4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病例,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9例,女39例,年龄34~82岁,平均63岁。
病史9个月---20多年不等。
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腰痛并腿痛,腰酸,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其中以腰腿痛所占比例最大。
典型体征包括腰椎前屈范围加大,背部可触到因棘突前移而造成的“阶梯”征。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全部摄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腰椎CT检查,其中36例加摄过曲过伸位片,对滑脱的椎体进行观察和分析。
所用X线机为柏斯DR系统,CT机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CT检查选择层距和层厚均为0.975 mm、120KV、250mAs、平行于椎间隙对滑脱椎体部位包括上下两个椎体进行扫描。
2 结果腰椎退变滑脱的部位、程度和方向 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中,均发生在L3以下椎体,其中L3滑脱2个,L4滑脱35个,L5滑脫11个,用Meyerding四度分级法[1],将下位椎体的上缘分为四等份,上位椎体每前移一份为I°。
椎间盘退变prifma 分级
椎间盘退变prifma 分级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结构组织和功能发生改变,这是由于年龄增长和生活方式影响引起的。
椎间盘退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和神经根受压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因此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椎间盘退变进行详细的介绍。
椎间盘是连接两个相邻椎体的软骨结构,成为脊椎骨的构架。
椎间盘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环和髓核,纤维环是结缔组织环架,髓核是浆液样物质,其功能是吸收压力和提供脊柱运动的支撑和运动。
当椎间盘退变时,纤维环和髓核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
纤维环离断、髓核变薄和移位都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表现。
椎间盘退变是分级的,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退变早期退变是椎间盘退变的最初阶段,表现为椎间盘压缩,韧带增厚和痉挛。
这些症状通常由于年龄增长、变质、失水和退化导致。
这个过程可引起少量疼痛,但在疼痛和其它症状的最初阶段,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感觉。
中期退变是椎间盘退变的第二个阶段,表现为椎间盘结构改变和生物力学变化。
这个过程可导致椎间盘变薄和髓核变软。
这些改变可引起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
此时的病人经常需要更多治疗,包括热敷和物理治疗。
晚期退变是椎间盘退变的第三个阶段,表现为骨刺的形成、纤维环撕裂和髓核突出(椎间盘突出)。
这些改变进一步导致了脊柱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疼痛和运动功能受限的症状将会更加明显和严重。
最终退变是椎间盘退变的最后一阶段。
主要特点是椎间盘完全瓦解和硬化。
疼痛、压力感和运动受限都更加严重,加之逐渐出现的神经症状,可能会对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可以探讨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椎间盘退变是不可避免的,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遭受。
在这个过程中,建议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一旦疼痛或者其它不适症状出现,应及时就近找到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保守治疗措施,以减轻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只有做好预防和早期治疗,才能有效避免椎间盘退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X 线平片检查、CT 检查及MRI 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
X 线平片检查、CT 检查及MRI 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09-24T10:55:49.3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作者:陈正江[导读] 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放射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可协助临床治疗,明确病灶部位,了解继发病变,确定手术位置[4]。
陈正江(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636250)【摘要】目的:探究X 线片检查、CT 检查及MRI 检查诊断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X 线平片检查组,CT 检查组与MRI 检查组,后将三组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较。
结果:CT 检查组与MRI 检查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75.0%,显著高于X 线平片检查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经X 线平片检查准确率明显低于经CT 检查与经MRI 检查准确率,临床可推荐应用CT 检查与MRI 检查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X 线平片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10-01在临床外科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年龄增长,工作强度增大,过度体力劳动等原因均可导致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使得腰椎间盘出现纤维环破裂及髓核脱出等问题。
等髓核脱出后,会对腰椎神经产生压迫,患者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1]。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时,不仅可根据患者病史与症状进行诊断,还应经影像学检查找到病变囚,且需明确具体病变情况[2]。
本研究旨在探究X 线平片检查、CT 检查及MRI 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为24~61 岁,平均年龄为(39.5±11.3)岁,病程4 个月~19 年,平均病程为(7.6±1.6)年。
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的手术治疗(一)
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的手术治疗(一)【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脊柱融合术对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总结2002年7月~2006年6月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病例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3~59岁,平均55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5年。
病变节段:单节段24例(L4、5节段14例,L5/S1节段10例);双节段12例(L4、5与L5/S1);所有患者均采用椎间脊柱融合术手术治疗。
结果3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植骨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
伴有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出现根性症状明显减轻,术后3天根性症状基本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转变为阴性。
下腰痛症状卧床休息1个月后出现明显好转,但随着下床活动后其症状常有反复,80%患者3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20%患者术后半年症状基本缓减。
术后1例单纯髂骨植骨前路脊柱融合术患者1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髂骨块向前滑脱约5mm,经卧床休息3个月达到植骨融合,余35例病例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下腰椎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变应用椎间脊柱融合术,同时采用内固定,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稳定,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内固定自2002年7月~2006年6月对36例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采用脊柱融合术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3~59岁,平均55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5年。
病变节段:单节段24例(L4、5节段14例,L5/S1节段10例);双节段12例(L4、5与L5/S1)。
临床表现:本组均有下腰痛,伴下肢麻木放射性痛29例,间歇性跛行21例,下肢皮肤感觉异常32例,下肢肌力减弱28例,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29例,L4、5椎体滑脱1例,L5/S1椎体滑脱5例,其中L5椎体狭部裂2例。
腰椎滑脱中全腰椎间盘的CT与MRI表现
腰椎滑脱中全腰椎间盘的CT与MRI表现王琳;林志艳;施乐年;徐世伟;王学香;哈伟【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7(015)006【摘要】目的:了解脊椎滑脱中全腰椎间盘的CT与MRI表现,提高对脊椎滑脱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CT、MRI资料.观察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软骨终板的Modic改变、突出或膨出、真空征、许莫氏结节及钙化情况.结果:L3、L4、L5滑脱段椎间盘的形态变化和信号分级较其他节段变化程度显著(均P<0.05);L3、L4滑脱段椎间盘以下节段较以上节段形态变化与信号分级程度更明显;L3、L4、L5滑脱近节段椎间盘较远节段形态变化与信号分级程度更明显.结论:CT与MRI两者结合对腰椎滑脱中的腰椎间盘退变诊治有重要指导作用.【总页数】4页(P688-690,696)【作者】王琳;林志艳;施乐年;徐世伟;王学香;哈伟【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J], 王琳;林志艳;施乐年;李孝忠;张洁2.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上与MRI上影像表现的对比研究 [J], 颜士宏3.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及MRI表现 [J], 杨雪;马信龙;马剑雄;王涛;孙晓雷4.CT与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率、影像学表现比较 [J], 林杰;5.CT与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率、影像学表现比较 [J], 林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伴椎问盘突出 5 4个。结论
腰椎 间盘退变及终板 Mo d i c改变与腰 椎滑脱 在病理 上存在 互为 因果 的关 系 , c T与 MR I
的结合应用在临床治疗 的选择 脊椎滑脱症; 椎问盘退变; 磁共振成像 ;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3 R 8 1 4 . 4 2+ 4 4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9 0 1 1 ( 2 0 1 7 ) 0 8 . 1 5 6 5 - 0 3
滑脱椎 间盘 1 4 8个 , C T显示 : 滑脱椎 间盘高度 L 3 4 、 I A~ 5 、 L 5 S 1的后份 较
征、 许莫 氏结节及钙化的情况 , 在正 中矢状位上分别 测量椎 间盘 高度 、 滑脱角 ; 在 MR I图像 上评价 椎 间盘 的 P i f r r m a n n分 级、 突 出及软骨终板的 Mo d i c改变。结果 前份窄 , L 3~ 4 、 L 4— 5 、 L 5~ s 1 滑脱角逐渐变小 。真空征 6 9个 ; 许莫氏结节 4 4个 ; 钙化 1 6个 ; 骨质增生 7 2个 。MR I 显示 椎 间盘 P i f r r ma n n分级 , Ⅱ级 1 5个 ; m级 4 6个 ; I V级 3 0个 ; V级 1 1 个 。终 板 M o d i e改变 :I 型 1 5个 ; Ⅱ型 2 2个 ; Ⅲ型 7
Me t h o d s We c a r r y i e d o u t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t o t h e d a t a o f C T a n d MR I i n 1 1 2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u mb r a s p o n d 3 , l o l i s t h e s i s t r e a t e d
CT a n d Ml U c h a n g e s o f l u mb a r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 d i s c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s p o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c f a n c e
匡堂 堡堂杂志 2 0 1 7 年第 2 7 卷第 8期 J M e d I m a n g V o 1 . 2 7 N 0 . 8 2 0 1 7
腰 椎 间盘 退变 在腰 椎 滑脱 中 C T 、 M R I 的改 变及 临床 意义
王 琳 , 林志艳 , 施 乐年 , 李孝忠 , 张
( 1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甘肃 兰州
洁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0 )
7 3 0 0 2 0; 2 . 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 医学 院
【 摘 方法
要】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 中 C T、 MR I 的变化 , 探 讨腰 椎间盘退变 与腰椎滑 脱的关 系及临床意 义。 回顾 分析 2 0 1 5年 1 0月 一 2 0 1 7年 0 3月间收治 的 1 1 2例腰椎 滑脱 患者 的 C T 、 MR I 资料。在 c T上 观察 椎 间盘真空
WA NG L i n ,删
Zh i y a n ,S HI L e n i a n ,L I Xi a o z h o n g ,Z HA NG J i e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R a d i o l o g y ,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a n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fC o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L a n z h o u 7 3 0 0 2 0 , P R . C h i n a 2 .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S c h o o l , G a n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fC o h i es n e Me d i c i e, n L a n z h o u G a n s u 7 3 0 0 2 0 , P R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T a n d M R I c h a n g e s o f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 d i s c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l u m b a r s p o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
a n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l u mb a r d i s c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l u mb a r s p o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