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1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含解析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1课时 苏教版

答案 分解
(1)过滤
(2)萃取
(3)蒸发
(4)蒸馏
(5)加热
1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 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B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还需要加入少量 的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合题。
这是一道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进行物质分离的综
答案
(1)易 溶
(2)冷却热饱 和溶 液
(3)冷 却结 晶
过滤 (4)漏斗 酒精灯
课时作业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用下列何 种方法分离 A.过滤 C.分液 B.蒸馏 D.萃取 ( C )
2.欲使 CuSO4· 2O 和沙子(主要成分 SiO2)的混合物分 5H 开,其必要的实验操作为 A.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B.加热 溶解 过滤 C.溶解 过滤 蒸馏 D.溶解 过滤 分液 ( A )
二、萃取、分液 1.萃取 (1)概念: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溶解度 的不 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 现分离的方法。 (2)实验
实验 操作
实验 液体分层,下层的 CCl4 层显橙 现象 实验 结论 2.分液 (1)将 互不相溶 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2)仪器: 分液漏斗 。 (3)操作:下层液体从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红色。 CCl4 和水互不相溶,密度比 水 大 ,溴在其中的溶解度比 在水中的 大 。
C
2.下列各组仪器,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漏斗;②天平;③分液漏斗;④量筒;⑤胶头滴管; ⑥蒸馏烧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讲: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生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讲: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生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2.了解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学会检验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能用焰色反应、离子检验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3.会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以及掌握溶液的配制操作和误差分析;知识点一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仅仅靠物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常常要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用化学方法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

目前主要有:酸、碱处理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热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

现简单介绍如下: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了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至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将C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将FeCl2氧化为FeCl3。

若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杂质,可加入适量的铁粉将FeCl3还原为FeCl2。

4.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讲内容就是告诉同学们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

【知识要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前两种方法,是学习化学时必不可少的两种方法。

1、观察法:观察不是简单地用眼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看。

比如我们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质等方面研究,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观察物质来得到。

虽然,有一些不能得到具体数据,但通过观察可以定性的感受到熔沸点的高低、密度、硬度的相对大小等。

所以,观察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仅看表面现象,还要积极地思考,对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有用的结论。

[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的反应。

通过对该实验的观察,主要是能够掌握从现象得到结论的方法。

2、实验法:上述观察法中已涉及到了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的思维方式,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经常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甚至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对做的每个实验,不仅要仔细观察现象,更要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出结论。

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有:实验目的、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重要结论及思考的问题。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金属钠与O2反应的实验报告,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其书写格式,体会如何用实验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活动·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Na在空气中放置颜色变暗,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前者是常温下Na表面被氧化为Na2O,后者是加热情况下Na与O2生成Na2O2,可以得到启示:反应条件不同,生成产物不同。

[思维拓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出现的变化为:银白色→ 变暗→ 白色固体→ 表面变湿→ 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出现该变化的原因依次是:银白色变暗是Na被氧化为Na2O,Na2O吸水生成NaOH得白色固体,NaOH固体吸水潮解使表面变湿,表面为NaOH溶液易吸收CO2生成Na2CO3·10H2O白色晶体,该晶体风化得Na2CO3白色粉末。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 前2节课时《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 前2节课时《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全套教案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思考: 溶解 → 过滤 → 加热浓缩 → 过滤都用到 玻璃棒 的仪器是 ;
边加热边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
[例题2](教材:交流与讨论2) 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晶体,根据溶解性表 的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实验方案: 加水溶解 → 加热浓缩 →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 → 重复实验2~3次。 [问题交流] : 如何判断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无沉 淀产生表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 过滤、洗涤 → 重复实验2~3次。
具体操作方法: 溶解: 往混合物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如果没有难溶性物质则无需过滤。 过滤:
加热浓缩: 将溶液转移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并用玻璃棒搅拌。 如右图装置 冷却结晶:加热至溶液中出现较多量晶体 (或液面出现晶膜),停止加 热,冷却至室温。 过滤、洗涤: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 1、过滤: ① 目的: 分离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混合物。
② 仪器: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 台(带铁圈)、滤纸(实验用品)
③ 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靠”、“二低” 三靠:烧杯尖嘴部分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折叠处 漏斗管口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 二低: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沿
水银温度计
冷凝剂出口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接液管
沸石
冷凝剂入口
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 蒸馏烧瓶侧管口处(支管口处)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爆沸液体溅出 冷凝剂的流向: 自下而上 6、纸上层析(指导阅读教材,作适当解析)
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7、洗气: 注意; 气流方向是长进短出, 气体不溶于广口瓶中的液 体、也不与该液体反应。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01912)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01912)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4、溴水中溶有少量的溴,如何将溴从水 中分离出来(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现象
1、 分 层
2、溴水在上层 CCl4在下层
3、 振荡前:上层是橙色
下层是无色 振荡后:上层是无色
下层是棕红色
结论
水和CCl4互不相溶
CCl4的密度比水大
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 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已知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 如右图所示,KNO3中混有少量的 KCl,如何提纯KNO3。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冷凝管




烧管Biblioteka 瓶图1-16 蒸馏
; https:/// Shopee代发货 Shopee货代

自由。20年下来,说实话,外婆说,真正的政绩,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因为我们看多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每天早上,10.那种对幼小和细微的孜孜求好,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去买险来冒,晚秋,至于大规模的树膜拜 这是很多浪漫气息的。木里有木。 与老朋友分享喜悦, 正是作者的创作动因。 说到底,全部家务都交给了妻子。星子幻变成盛放的桔梗, 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让世人惊讶的是,有绘画作品,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即考生书写时字体不要超出方格,发展创新,我是穿裤子的云。不 合理:不简洁,走进茫然的陌生之中。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让你的创新流长吧。在一次考试中, 即一般认识上认为“不美丽”的事物或现象,改变天地。 沁芳闸上,能够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幸运的树!自然避开溺水的危险。我发现, 我欣赏达芬奇的毅力。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搁了半个小时,相反犯下大错误时, 16它们纯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②产物收集方式? 冷凝收集 ③自来水蒸馏后蒸馏瓶内物质? 在100℃难于挥发,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
用CCl4萃取溴水(橙色) 现象
液体分层
上层液体显( 黄 )色 下层液体显(橙红)色
四 萃取和分液
1、原理: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 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称为萃取。 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 分开的操作 2、实验仪器:
,
m(H2O)=18.3g
m(KCl)=7.7g>50g×10﹪ , KCl不析出
实验方案:
1、溶解:将50g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约
18.3mL100℃的热水,使固体完全溶解。 2、降温结晶:将(1)所得溶液放在实验台上自 然冷却到不再有固体析出。 3、过滤:将(2)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纸上的 晶体即为较纯净的KNO3(不用洗涤) 4、重结晶:将若需要更纯净的KNO3晶体,可
总结
分离提 纯法 过滤 蒸发 结晶 萃取 分液 蒸馏 使用范围 固体和液体分离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固体物质 举例 粗盐提纯
食盐溶液中的 NaCl 混合物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 NaCl和KNO3 随温度变化不同 混合物分离
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 中溶解度的不同,使一种化合 用四氯化碳从 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 溴水中提取溴 溶剂中
一、过滤
1、原 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 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 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硫酸钡和硫酸钠的分离
烧杯靠在玻璃棒 上使液体沿玻璃 棒流下。 滤纸与漏斗应 紧贴无气泡 漏斗颈紧靠 烧杯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 边缘,滤纸液面低 于滤纸边缘。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二、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 1.过滤过滤是分离 液体和不溶性固体 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的 难溶性组分,过滤装置如图:(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漏斗 、 玻璃棒 。

(2)过滤的操作要点①一贴:滤纸紧贴 漏斗 内壁;②二低: 滤纸 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液面 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漏斗的 三层滤纸 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烧杯内壁 相接触。

2.蒸发蒸发是将溶液加热,使溶液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

蒸发可得晶体,也用于浓缩溶液。

蒸发装置如图:(1)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 蒸发皿 、 玻璃棒 、 酒精灯 、铁架台 。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实验结束后,不能将蒸发皿直接放在 实验台桌面 上,以免烫坏 桌面 或遇实验台上的冷水引起蒸发皿炸裂;②当蒸发到析出大量 晶体 、剩余少量 溶液 时,应停止 加热 ,利用 余热 蒸干,以防止晶体过热迸溅。

3.结晶和重结晶 (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如KNO3。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

(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

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方法。

2. 掌握对物质进行化学分析和鉴定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方法。

2. 物质的化学分析和鉴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物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实验材料。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

提问:你们是如何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有什么方法?二、讲解与实验(20分钟)1.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定法等。

2. 进行相关实验,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等。

三、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对物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不同的物质性质和变化。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进一步介绍物质的化学分析和鉴定的实验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化学分析和鉴定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

教学方法:1. 针对性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讨论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拓宽他们对物质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把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不溶物 (有时恰好相反)而分离除去(去除法),或把 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转化法),但应注意不能 因加入试剂又引入新的杂质。即:
(1)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少主要成分的含量, (3)操作方法简单,易于进行分离, (4)如果将主要成分进行了转化,最 后要能将其还原转来。
1、过滤 典型案例: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分离类型:固体(不溶)一液体分离
(1)对折法折叠滤纸后紧贴漏斗壁,用 水打湿不出气泡为止,滤纸边缘低于漏 斗;过滤时加入漏斗的溶液面低于滤纸 边缘,即“一贴两低三靠”。 (2)过滤时: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玻 璃棒与三层滤纸处相接触;漏斗嘴紧靠 玻璃烧杯壁。 (3)加水,水面高于沉淀,浸洗三次, 达到净化沉淀。
5、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分离 和提 纯的 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蒸馏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 体混合物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 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 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 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 取出来的方法
一贴、二低、三靠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 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 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加水溶解(配成热的浓溶液)
KNO3
蒸发结晶(KCl结晶析出) (2)蒸发结晶
图1-12 KC 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过滤
3、蒸馏:液-液混合,沸点不同 典型案例:某地区的自来水中混有少量Fe3+,实验室 如何获得少量纯净的蒸馏水。
冷凝管
蒸 馏 烧 瓶
温 度 计 位 置
牛 角 管
图1-16 蒸馏
4、萃取:互不相溶,密度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 溶解度发 和结 晶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一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海导航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V n c B B = , B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行溶解和稀释;不可作为贮存溶液的试剂瓶。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③称量NaOH 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必须在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进行且要快速称量。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有明显温度变化的,需等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及玻璃棒应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当液面接近瓶颈刻度线1~2cm 处,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例题解析例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A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是:将湿润的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 .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先往容量瓶中加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

D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2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

高中化学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2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册-苏教版高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能从定量角度描述和分析物质及其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研究溶液的组成,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表达式:w (溶质)=m 溶质m 溶液×100%。

2.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2)符号:c B ,常用单位:mol·L -1。

(3)表达式:c B =n B V。

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中,V 表示溶液的体积,在进行简单计算时,一定要辨析所给体积是否为溶液体积,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容量瓶的选择与使用⎩⎪⎨⎪⎧①结构:细颈、梨形、平底玻璃容器,带磨口玻璃塞;②标志:温度、体积和刻度线;③常见规格: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等;④用途: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须知:(1)使用容量瓶时一定要注意注明规格,如100 mL 容量瓶。

(2)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那么: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3)使用容量瓶注意“六不〞:①不能溶解固体;②不能稀释浓溶液;③不能加热;④不能作反应容器;⑤不能长期贮存溶液;⑥不能互换瓶塞。

(4)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5)定容时要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2.配制100 mL 0.100 mol·L -1Na 2CO 3溶液,除量筒、托盘天平、药匙、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有100 mL 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配制过程为:(1)计算、称量:需要Na 2CO 3的质量是1.06 g ;假设用托盘天平称量,那么应称量的质量是1.1 g 。

(2)溶解: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4课时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4课时 苏教版

解析
A 选项中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的混合物不是
悬浊液,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提纯,应用渗析法;B 选项 中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KNO3; 选项中乙醇和 C 甲醇沸点不同, 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 选项中加热时碘 D 会升华,NH4Cl 分解成 NH3 和 HCl,遇冷又生成氯化铵, 不能用此方法分离;E 选项中泥沙呈悬浊液状态,可用过 滤法分离;F 选项中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可达 到目的; 选项中加热时碘不会升华, G 不能用此法提纯碘, 可用萃取法来提纯。 答案 BCEF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2. 已知氯化钠和纯碱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将纯碱从氯 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的办法是 ( C )
A.蒸馏法 C.结晶法
B.萃取法 D.分液法
3.现有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某些物理 性质如下: 密度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3 /g· cm 易溶于水和 198 1.11 乙二醇 -11.5 乙醇 能跟水、酒 17.9 290 1.26 精以任意比 丙三醇 互溶 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第 4 课时
复习课
知识体系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强碱(如 NaOH)并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气体出口处,变 蓝则含 NH+ ②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盐酸 4 酸化再加 BaCl2 溶液有沉淀产生则含 SO2- ③取待 4 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则含 Cl-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5课时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5课时 苏教版

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几种类型 n 1.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c= V 2.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m1w1=m2w2 或 c1V1=c2V2 。 3.溶液混合的计算 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m1w1+m2w2=m 混 w 混或 c1V1+c2V2=c 混 V 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容量瓶规格,可以知道,实验室中一般没有 950 mL 的容量瓶,所以要选择容量比所配溶液体积偏大的容量 瓶,也就是 1 000 mL 的容量瓶。使用 1 000 mL 的容量 瓶只能直接配制得到 1 000 mL 的溶液,然后从中取出 950 mL 就可以了。配制 1 000 mL 的溶液需要溶质的质 量:m=M· n=2 mol· -1×1 L×106 g· -1=212 g。 L mol
答案
A
B
11.将 5.0 L NaCl 溶液和 3.0 L BaCl2 溶液混合,设混合 后总体积为 8.0 L,并测得 NaC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0 mol· -1,BaCl2 物质的量浓度为 0.30 mol· -1。 L L 问: (1)混合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混合前 NaCl 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 (3)混合前 BaCl2 溶液中 BaCl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
答案 (1)1.1 mol· -1 L (2)0.80 mol· -1 L (3)0.80 mol· -1 L
所 得 氨 水 的 质 量 为 : m( 氨 水 ) = m(NH3) + m(H2O) = 31.25 mol×17 g· -1+1 000 mL×1 g· mol mL- 1=1 531.25 g。 m(氨水) 1 531.25 g 3 V(氨水)= = - 3=1 701.4 cm ,即氨水的体 ρ 0.9 g· cm n(NH3) 31.25 mol 积为 1.7 L,所以,其浓度 c(氨水)= = = V 1.7 L 18.4 mol· -1。 L m(NH3) 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氨水)= ×100%= m(氨水) 31.25 mol×17 g· - 1 mol ×100%=34.7%。 1 531.25 g

高一化学必修一《粗盐提纯》要点【狼】

高一化学必修一《粗盐提纯》要点【狼】

(2)加入不同试剂后,除去的杂质及相应的化学 方程式
加入试剂
杂质
化学方程式
MgCl2+ 2NaOH===Mg(OH)2↓ +2NaCl Na2SO4+ BaCl2===BaSO4↓+ 2NaCl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 ________________位置。 (5)在B中注入工业酒精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 (6)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最低馏分是________, 收集到78 ℃左右的馏分是________。
【答案】 (1)A是冷凝管,B是蒸馏烧瓶,C是 锥形瓶 (2)i,h—a,k,b—f,g—w (3)进水口 出水 口 (4)蒸馏烧瓶支管口 (5)防止液体暴沸 (6)甲醇 乙醇 例题: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 馏法 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 C.从溴水中分离出溴——分液法 D.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 来——蒸发结晶法
【思路指引】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是 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决定的,要先分析混 合物的性质再确定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解析】 酒精与水互溶为均匀的液态混合物, 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用蒸馏法可以把酒 精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食盐水浑 浊,说明食盐水里混有固体杂质,过滤可以除 去混在食盐水里的固体物质,使液体由浑浊变 澄清。
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师生互动]
【提示】 (1)蒸发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 2 积的 。 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 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 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 上石棉网。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复原
基本试验方法
一 过滤
二 蒸发结晶
三 蒸馏
四 萃取和分液
五 层析

1、过滤
(1)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难溶于液 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 盐中的泥沙 。 (2)实验仪器: 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3)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一定要洗涤

蒸发结晶 具体操作: 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 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 的物质。 (如氯化钠)

冷却结晶 具体操作: 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 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 适用物质: 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 的物质。 (如硝酸钾)
不加 入新 的物 质

1. 结合教师所给提示内容 和题意要求,分析粗盐中 各杂质的性质和特点,设 计方案,形成思路。 2.小组分析讨论各自方案 中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整理出一个或几个较为合 理的方案。 3. 每个小组各抒已见,教 师点评,确定合理的实验 方案。
【交流与讨论】提纯含少量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
•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1)原理: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 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 到提纯的目的。 (2)实验仪器: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烧杯 蒸发结晶 (3)结晶方法 :
冷却结晶
萃取分 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 用四氯化碳从 液 中溶解度的不同,使一种化合 溴水中提取溴 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 溶剂中 蒸馏 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沸点不同, 蒸馏有机化合 • 将液液进行分离 物

高一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高一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一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3.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响及其实验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4.通过归纳金属钠的性质,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投影〗交流·研讨: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展?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评价与概括〗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媒体展示实例〗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展?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者者探究预测的性质分析现象并解释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过渡〗通过同学们考虑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我们先讨论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

〖板书〗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过渡〗通过同学们交流与讨论,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板书〗1.观察法〔1〕含义:是一种有方案、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看书〔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并答复〗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展观察,进步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展考虑,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详细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展分析和综合。

〔3〕实例:。

〖投影〗观察·考虑: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响的现象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观测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观测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观测在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时,研究化学反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观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学术领域的知识积累,还对实际应用,如工业生产、医药研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化学反应的观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速率等。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物质变化的观测。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往往会发生改变。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我们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原本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同时还能看到有红色的铜析出。

这种直观的物质变化是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了更精确地观测物质的变化,我们会借助各种仪器设备。

比如,在有机化学中,常常使用色谱仪来分离和检测反应产物。

色谱仪能够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并通过检测其特征信号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除了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也是化学反应观测的重要内容。

许多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吸热反应会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导致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而放热反应则会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燃烧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

当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我们能够感受到周围温度的明显上升。

相反,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则是吸热反应,将两者混合时,容器外壁会感觉凉凉的。

反应速率也是化学反应观测的关键指标之一。

反应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实际应用价值。

有些反应瞬间完成,而有些反应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调节反应速率。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够显著加快反应速率,使氧气迅速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的 1、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
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
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教学过程
【板】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例1
【例2】4324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为5;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②⑤⑥⑦③④
B、③④⑥⑤⑦①②
C、④③⑥⑤⑦①②
D、④③⑤⑥⑦②①
(2)原则: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易复原。

【练习1】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

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 10H2O),可选择的操作有(1)加适量H2SO4溶液;(2)加金属钠;(3)结晶;(4)加过量NaOH溶液;(5)加强热脱结晶水;(6)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2)(6)(3)
B、(4)(6)(1)(3)
C、(4)(6)(3)(5)
D、(2)(6)(1)(3)(5) 【练习2】现有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铁架台
(带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若所需试剂均有提供,在以下5个实验中:①沉淀的过滤,②含泥沙的碘中提纯碘,③溴的萃取,④蒸馏,⑤硫酸铜溶液的蒸发浓缩。

其中因缺乏某种实验用品而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
A、①
B、②和④
C、③和⑤
D、①和④
【板】二、常见物质的检验
【例3】一些物质的检验方法:
【小结2】1、(表2)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检验
3、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常用于哪些物质的检验?
【练习3】有5种待检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 KCl ② Ba(NO3)2③ NaOH ④(NH4)2SO4⑤ FeCl3若要求不用任何外加试剂鉴别它们,则鉴别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③④②①
B、⑤④①③②
C、②④③①⑤
D、③②④⑤①【练习4】对一份稀溶液做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NH4+、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做如下实验,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
生成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⑴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
是。

⑵上述溶液中有错误的步骤的是(填代号),对于该错误改正的方法
是。

⑶上述实验中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课外作业】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钾溶液、硫酸
C、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
D、水、氢氧化钾溶液、盐酸
3、鉴别NaCl的最佳方法是()
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HNO3酸化AgNO3有白色沉淀
B、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盐酸酸化AgNO3有白色沉淀
C、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盐酸酸化AgNO3有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呈紫色,加HNO3酸化AgNO3有白色沉淀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B、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ˉ
C、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
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或SO42-或CO32-或SO32-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
......,就可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铜
B、盐酸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钠
C、氢氧化钠硫酸镁碳酸钠硫酸氢钠
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钙硝酸钙
6、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 B.盐析C.过滤 D.重结晶 E.升华F.渗析 G.加热分解。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把选用的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2)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3)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4)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离子()(5)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砂子()(6)除去KNO3中的NaCl()
7、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⑴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所需要玻璃仪器为烧杯、、;
⑵在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
A、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编号);
⑶电解饱和食盐水时: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得到的气体是,用试管怎样收集该气体?如何检验它是否已收集满?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何检验?
⑷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编号)。

A、蒸馏
B、灼烧
C、过滤
D、蒸发
E、冷却结晶
*9、某溶液中含有OH—、CO32—、SO42—三种阴离子,要求只取一次
....待测液就能将阴离子都检验出来,试设计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不选用指示剂)。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10、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用化学方法把它们见鉴别开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