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1

合集下载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坚硬的金属、脆弱的陶瓷、柔软的橡胶、透明的玻璃,还是液态、气态存在的水、氧气、氮气等,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想要深入研究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就需要借助科学实验的手段进行探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质量测定质量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惯性、引力、变形、化学反应等。

质量的测量一般采用天平或称量仪器,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通过推重或电子显示的方式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测定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描述物质物理属性的重要参数。

密度的测定通常采用饱和盐水法或比重瓶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中的浮沉变化,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热量测定热量是物质内部热动能的表现形式,对于热力学和热化学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热量测定方法有量热法、热电偶法、等效电路法等,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热效应,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热量。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吸光度来测定物质的浓度或质量。

该方法可应用于分析有机、无机及生物化学物质等广泛的研究领域。

五、X光衍射分析X光衍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结构表征方法,适用于多种物质的结构分析和表征,如晶体结构、非晶态材料结构、晶界结构、扩散层结构等。

该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对X射线的衍射模式来分析其晶体结构、晶格常数、晶体缺陷等信息。

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质表面分析工具,它能够在非常高的分辨率下对物质表面形貌、成分、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扫描电子束对物质表面的激发和反应,可以获得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物质表面图像和数据。

这些方法只是物质实验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物质性质和结构的研究需要依赖实验方法来进行探究。

科学家们通过对物质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为我们深入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会考要求1、过滤(1)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难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

(2)实验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3)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蒸发结晶具体操作: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冷却结晶具体操作: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

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

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

(如硝酸钾)3、萃取(1)原理: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2)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铁圈),烧杯▲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2、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4、蒸馏根据液态物质沸点不同液态混合物 气(易挥发) 液态纯净物△ 冷凝操作要点:水,下入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处于支管口处投放沸石或瓷片操作注意:1、先通水,再加热2、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弃去3、全程严格控制好温度一、物质的提纯与分离二、常见离子的检验NH4+ (铵盐):加浓的氢氧化钠、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Cl- (盐酸盐):滴加AgNO3,再加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

)SO42- (硫酸盐):加BaCl2溶液,再加稀HCl (白色沉淀、不溶解。

)K+(钾盐):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实验4 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操作:一根铂丝,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火焰中灼烧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钾紫、钠黄(指甲蜡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 前2节课时《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1第二单元 前2节课时《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全套教案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标要求]1.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过滤与结晶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3.结晶(1)适用范围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

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解析:选D玻璃棒下端放在三层滤纸处,目的是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A项正确;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溅出,B项正确;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并用水润湿,且不留气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的目的是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否则达不到过滤的目的,C项正确,D项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思考: 溶解 → 过滤 → 加热浓缩 → 过滤都用到 玻璃棒 的仪器是 ;
边加热边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
[例题2](教材:交流与讨论2) 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晶体,根据溶解性表 的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实验方案: 加水溶解 → 加热浓缩 →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 → 重复实验2~3次。 [问题交流] : 如何判断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AgNO3溶液,无沉 淀产生表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 过滤、洗涤 → 重复实验2~3次。
具体操作方法: 溶解: 往混合物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如果没有难溶性物质则无需过滤。 过滤:
加热浓缩: 将溶液转移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并用玻璃棒搅拌。 如右图装置 冷却结晶:加热至溶液中出现较多量晶体 (或液面出现晶膜),停止加 热,冷却至室温。 过滤、洗涤: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 1、过滤: ① 目的: 分离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混合物。
② 仪器: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 台(带铁圈)、滤纸(实验用品)
③ 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靠”、“二低” 三靠:烧杯尖嘴部分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折叠处 漏斗管口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 二低:滤纸边沿低于漏斗边沿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沿
水银温度计
冷凝剂出口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接液管
沸石
冷凝剂入口
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 蒸馏烧瓶侧管口处(支管口处)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爆沸液体溅出 冷凝剂的流向: 自下而上 6、纸上层析(指导阅读教材,作适当解析)
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7、洗气: 注意; 气流方向是长进短出, 气体不溶于广口瓶中的液 体、也不与该液体反应。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化学性质
研究物质的方法之三、四:分类法、比较法
(三) 钠的存在与保存
• 1.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在自然界 中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如:
NaCl、Na2SO4、NaNO3、Na2CO3等 • 2.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易与空气中的 水和氧气反应,所以钠应当密封保存,少 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2 P + 3Cl2 2 P + 5Cl2
2PCl3(白雾) 2PCl5
(白烟)
点燃
思考:氯气与铜、氢气反应时,分别产生了
烟、雾的现象,那么烟和雾有何区别呢? 烟:大量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
雾:大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
3、与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
2HClO=2HCl+O2↑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置在水 中,水面上升,并呈浅黄绿 色,气体颜色变浅
将盛满氯气的试 管倒置在水中, 水面上升,并呈 黄绿色
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一般生成高价化合物)
与铜反应的实验演示
现象:剧烈燃烧,充满棕黄色的烟,最后溶液成蓝色。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Cl2 点燃
=
CuCl2
提问:氯气既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又能与不活泼金 属反应,而且一般生成高价化合物,那么,铁与氯 气反应的产物应该是什么呢? 与铁反应的实验演示 铁存在几 种化合价
【问题·∙思考】 实验室中多余的氯气是如何处理的? 为什么?
用碱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1)氯气有毒,污染空气.
(2)氯气可与碱液反应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液氯
B、氯水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有初步的分离意识,比如过滤,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比如蒸发,挥发溶剂得到溶质的方法。蒸馏可以结合蒸馏水加强理解,主要的是萃取,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分离的方式。
3.学习目标确定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分液,萃取,蒸馏的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2.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最后在未知溶液中离子的鉴定和检验,结合已有的初中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规范检验步骤。结合已学知识,找出合理的检验试剂。
整体的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材料,做出判断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知道了解化学实验常见一起,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绘制简单实验装置图
4.学习重点难点
分离和提纯原理的灵活运用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二.蒸发
三.降温结晶
四.萃取
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五.蒸馏
根据互溶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
1、一些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把干海带浸泡,过滤,氧化可得到黄褐色的碘水(含I2),如何将碘从水中分离出来。已知碘在酒精,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远比水中大。
2、某地地下水是富含Ca2+,Mg2+,Fe3+等离子的硬水,试问可用什么方法获得较纯净的水呢?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在空气 中放置 很快失去金属光泽
在空气 中加热
剧烈燃烧,发出黄 色火焰,生成淡黄 色固体。
结论
与O2反应生成了 白色的Na2O
与O2反应生成了 淡黄色的的Na2O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三: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 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 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 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 性质。
分类并预测性质 1、预测钠与盐酸的反应现象,推测方程式。
反应更剧烈 2Na+2HCl==2NaCl+H2↑
2、预测钠与CuSO4稀溶液的反应现象,观 察并分析结果,推测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剧烈,产生气泡,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2H2O===2NaOH+H2↑ 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均能与O2、 中燃烧
酸、盐溶液 铁可置换出CuSO4
反应
溶液中的Cu,而钠
是先与水反应
钠比铁更活泼
观察一: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
色有

金属

光泽
固体
状 态
保 存




保存在液体中
1、思考: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液体是不是水? 若将钠放在水中会如何?
2、阅读P9~10“观察·思考”,明确观察内容。
观察二:金属钠与水(滴有酚酞)的反应:
现象
分析(或结论)
⑴ 浮在水面
密度比水小
⑵ 熔化成液态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一章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和实验技巧。

1. 分离物质的筛选法
分离物质的筛选法是通过筛网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颗粒较大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具体操作包括
将混合物倒入筛网中,利用筛孔的大小来分离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

示例实验:将沙子和水混合后,用筛网分离出沙子。

2. 蒸馏法
蒸馏法是通过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将混合物加热,其中沸点较低的液体首先蒸发,然后经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后分离出纯净的液体。

示例实验:将水和盐水混合,通过蒸馏法分离出纯净的水。

3.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反应常用于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质和滴定分析法。

示例实验:用酸滴定碱,观察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

4. 金属活动性实验
金属活动性实验用于研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示例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酸溶液中,观察反应的产物。

5. 溶解度实验
溶解度实验是研究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溶解度可以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示例实验:将不同物质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程度。

这些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技巧。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并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1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1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1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11.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物质结构研究的最早方法之一、17世纪时,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单透镜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18世纪,发展出了复合显微镜,使得观察到更高的放大倍数。

然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可见光的波长,无法观察到更小的物体。

2.电子显微镜:20世纪初,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填补了光学显微镜的不足。

电子显微镜通过使用电子束代替光束,能够实现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好的分辨率。

最早的电子显微镜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它通过透射样本的电子束来获得图像。

后来又发展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的电子束来获得图像。

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结构,例如原子和分子。

3.X射线衍射: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使用X射线衍射来研究物质的结构。

X射线衍射是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然后根据衍射图案来确定样品结构的一种方法。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尔发现了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由此得到了晶体的结构信息。

之后,X射线衍射逐渐被用于研究非晶态材料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4.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原子核自旋的物质结构研究方法。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下会发生共振。

通过测量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可以得到关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核磁共振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5.荧光光谱学:荧光光谱学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跃迁的光发射来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当物质受到激发后,会发生能级跃迁,并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测量荧光光谱,可以得到关于物质结构、分子构象和化学环境等信息。

荧光光谱学在生物化学、药物研发和环境科学中有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从早期的光学显微镜到现在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学等,这些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及其性质。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将讨论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实验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例如,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方法,它通过将混合物加热至沸点后冷凝收集蒸馏液,从而分离液体组分。

另外,萃取是一种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质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水、醇等。

而提纯实验方法则是进一步提纯物质的方法,例如结晶、气相净化等。

结晶是将溶解物质在溶剂中结晶化,然后通过过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晶体。

气相净化是将混合物通过加热蒸发,然后通过冷凝收集纯净气体。

其次,我们将介绍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方法。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化学元素或功能团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手段是通过观察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或性质来判断物质的存在。

例如,利用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化学物质。

另外,常用的定性分析实验方法还包括半定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存在的量的方法。

其中,重量分析是通过称重的方法确定物质的质量;容量分析是利用滴定法等方法测量溶液中化合物的浓度。

进一步,我们将介绍物质的结构表征实验方法。

物质的结构表征主要包括热分析、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热分析是通过控制样品的温度来测定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组成。

其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它可以测量物质的热容量和相变温度等。

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用于测量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红外光谱(FTIR)用于确定物质分子中的化学键和功能团。

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物质的形态、结构和成分,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

最后,我们将讨论物质的动态研究实验方法。

物质的动态研究主要包括反应动力学、扩散和输运等实验方法。

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实验方法。

例如,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原创】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原创】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4 物质的检验
1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NH4)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2NH3↑
样品
+NaOH溶液
刺激性气味气体
(固体或溶液) △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04 物质的检验
1
(NH4)2SO4 + BaCl2 = 2NH4Cl + BaSO4↓ K2SO4 + BaCl2 = 2KCl + BaSO4↓
透过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有K+,可能有Na+
04 物质的检验
2
取样
样品处理
实验操作
例: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AgNO3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样品中含有Cl-。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Βιβλιοθήκη 取样实验操作例: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01注意实验安全
1 2 3
4
02 物质的分离
1
1 烧杯 2 玻璃棒 3 漏斗 4 滤纸
02 物质的分离
2
1 玻璃棒 2 蒸发皿 3 酒精灯 4 铁架台
02 物质的分离
3
02 物质的分离
4
5
02 物质的分离
6
1 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接收器 4 锥形瓶 5 温度计
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 味气体(使石灰水变浑)
04 物质的检验
1
操作:铂丝(无锈铁丝)用稀盐酸洗净,灼烧至火焰无色 ,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一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学海导航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且有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二、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三、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互关系V n c B B = , BB c n V = , V c n B B =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及砝码、药匙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定容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在其中进行溶解和稀释;不可作为贮存溶液的试剂瓶。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③称量NaOH 等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必须在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进行且要快速称量。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有明显温度变化的,需等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及玻璃棒应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当液面接近瓶颈刻度线1~2cm 处,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例题解析例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A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是:将湿润的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 .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先往容量瓶中加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

D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蒸发结晶操作要点 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蒸发皿内溶液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 通常蒸发至近干,用余热蒸干。
冷却结晶法操作要点 通常蒸发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结晶。 若冷却时无晶体的析出,可用玻璃棒在容器 内壁摩擦几下,或在溶液中投入几粒该晶体 (俗称晶种),就会析出晶体。
重结晶:将晶体重新溶于溶剂后,又重新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 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 的盐类彼此分离。 蒸发重结晶( KCl中混有少量的KNO3) 加水溶解,配成热的浓溶液。 蒸发至有大量的KCl晶体析出,留少量的水。 趁热过滤、洗涤,得纯净的KCl晶体(KNO3杂质留在少量的滤 液中)。 冷却重结晶(KNO3中混有少量的KCl) 加水溶解,配成热的浓溶液。 蒸发至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纯净的KNO3晶体(KCl杂质留在滤 液中)。
过量BaCl2
Na+、Cl- 、泥沙、Mg(OH)2、BaSO4 、 Ca2+、Ba2+、OH-
过量Na2CO3
Na+、Cl-、泥沙、Mg(OH)2、BaSO4、CaCO3、BaCO3 CO32-、OH-
过滤
Na+、Cl- CO32-、OH-
过量盐酸
泥沙、Mg(OH)2、BaSO4、BaCO3、CaCO3
钾 紫 色
钙 砖 红 色
锶 洋 红 色
钡 黄 绿 色
铜 绿 色
③通过以上二组实验,无白色沉淀且焰色显黄色的为NaCl;有白 色沉淀且焰色显黄色的为Na2SO4;有白色沉淀且焰色显紫色的为 K2SO4。
物质检验的操作步骤 (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 溶解时的热效应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一般要求做到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 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 成溶液后再检验;通常“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进 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②书写回答要求答出“操作—现象—结论”,三点务必完整。

科学探索用简单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索用简单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索用简单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面对的现象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变化,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实验一:金属的氧化材料:- 铁钉- 水- 透明容器- 盐步骤:1. 将透明容器里装满水。

2. 往水中加入少量盐,并搅拌均匀。

3. 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4. 等待几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解释:当铁钉放入盐水中,铁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铁的氧化物,即铁锈。

这个实验模拟了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氧化的过程。

铁的氧化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

实验二:剧毒气体的实验材料:- 安全眼镜- 安全手套- 烧杯- 醋酸- 漂白粉步骤:1. 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

2. 在烧杯中倒入一小杯醋酸。

3. 加入漂白粉,观察气体的释放。

解释:醋酸和漂白粉反应时会产生剧毒气体氯气。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它们相互作用时可能产生的危险物质。

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务必要采取安全措施,以减少任何潜在的风险。

实验三:酸碱中和反应材料:- 红蓝酸碱指示剂- 稀醋酸- 碳酸氢钠步骤:1. 往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醋酸和碳酸氢钠。

2. 向试管中加入红蓝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解释:醋酸是酸性物质,碳酸氢钠是碱性物质。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红蓝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会由酸性变成中性,这是因为酸和碱相互中和后,生成了中性的物质。

实验四:沸腾的水材料:- 锅- 水- 火源步骤:1. 将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表面是否开始冒泡并发出蒸汽。

解释:加热后,水的温度升高,水中的分子开始振动加剧。

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会迅速转化为气态水蒸气,并冒出锅表面。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理解液体的沸腾现象,以及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变化。

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观察、记录和解释现象,帮助我们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是自然和人造物体的基础。

了解物质的性质、构成和变化规律对于科学研究和现代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物质研究中,实验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物质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原理。

一、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滴定法、色谱法、光谱法等。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样品质量的变化来推断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需要称量准确的样品和试剂,并在称量前后进行天平称量,以确定反应物质量的变化。

容量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推断反应物质的量。

例如,在酸碱中常用的滴定法就是一种容量分析法,通过向待测物中加入标准溶液,直到出现化学指示剂的变色或电位纺的变化,从而推断出待测物的含量。

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确定反应物质的量。

它需要使用确定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反应,测量所需的滴定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反应物的含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产业中。

色谱法是用于分离和定性分析化学物质的一种重要技术。

它基于化学物质在材料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为其组成物质。

最常用的色谱技术是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光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物质。

它通过测量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发射、散射或折射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中最常用的光谱技术是紫外线可见光谱、红外线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

二、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是研究物质物理性质和规律的基本手段。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测量法、显微镜技术、光学技术、电学技术等。

测量法是一个基本物理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长度、质量、时间、电势等基本物理量。

它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和仪器校准,以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光学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结构和形状等。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鉴定实验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鉴定实验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鉴定实验《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物质鉴定实验》在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物质鉴定实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手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揭开物质的神秘面纱,了解其组成和性质。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物质鉴定实验。

简单来说,物质鉴定实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确定某种物质的成分和特性。

这对于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众多科学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物质鉴定实验时,我们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当然是对样品进行采集和预处理。

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关键。

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所研究物质的整体情况。

预处理则包括对样品的净化、溶解、浓缩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

这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和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来决定。

比如说,如果我们要鉴定一种金属离子,可能会用到焰色反应;如果要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可能会用到化学试剂的显色反应。

焰色反应是一种非常有趣且直观的鉴定方法。

当把金属或其化合物放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不同的金属会产生独特的焰色。

像钠盐会呈现黄色火焰,钾盐则是紫色火焰。

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我们就能初步判断出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金属元素。

化学试剂的显色反应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检测醛基时,我们会使用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就表明存在醛基;检测蛋白质时,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如果出现紫色反应,就说明有蛋白质存在。

除了这些定性的鉴定方法,有时候我们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比如,通过酸碱滴定来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使用重量分析法来确定某种成分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温度、酸碱度、反应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温度为例,有些反应在低温下进行得很慢,甚至无法发生,而在高温下则能够迅速完成。

但过高的温度也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鉴定结果。

同时,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格外小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机理实验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机理实验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机理实验《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化学反应机理实验》在化学的广袤领域中,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是理解物质转化过程的关键。

通过深入探究化学反应的内在机制,我们能够揭开物质变化的神秘面纱,为新材料的研发、工业生产的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化学反应机理实验旨在揭示反应物如何转化为产物的详细步骤和中间过程。

这需要我们运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来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剖析反应的微观细节。

首先,光谱技术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红外光谱可以检测分子中的化学键振动,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振动频率的变化,我们能够推断出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紫外可见光谱则对具有共轭体系的分子敏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电子跃迁过程,从而揭示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此外,核磁共振光谱能够提供有关分子中原子的化学环境和连接方式的信息,对于追踪反应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十分有用。

其次,动力学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测量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等重要参数。

这通常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压力等,进行实验。

例如,改变反应物的浓度,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从而确定反应的级数。

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我们还能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从而了解反应的活化能。

这些数据对于构建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深入理解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再者,同位素标记法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我们可以用同位素标记反应物中的某些原子,然后追踪同位素在反应产物中的分布情况。

例如,在研究有机反应时,用氘(D)取代氢(H),通过质谱等技术检测同位素的位置变化,就能清晰地了解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顺序。

另外,理论计算方法也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借助量子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模拟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轨道、能量变化以及过渡态的结构等。

这种从理论角度的预测和分析,能够与实验结果相互印证和补充,为反应机理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概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概览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概览在科学的领域中,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验方法。

这些方法犹如一把把神奇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物质世界的奥秘之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重量分析法。

这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想要知道某种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含量,就可以将该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一种可以准确称量的沉淀。

通过测量沉淀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就能计算出原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相对繁琐,但结果往往较为准确可靠。

接下来是容量分析法。

这一方法基于准确测量溶液中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量。

比如常见的酸碱滴定,我们知道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会按照特定的比例发生中和反应。

通过向含有未知浓度酸(或碱)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或使用其他指示手段,来确定反应的终点。

然后根据所消耗的已知浓度溶液的体积,就能够计算出未知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然后是分光光度法。

它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一样。

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并与已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微量物质的检测。

色谱法也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和分析。

常见的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适用于易挥发物质的分离和分析,而液相色谱则更适合于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物质。

通过色谱图上峰的位置和面积,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样品中的成分。

再说说热分析法。

这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变化来研究其性质和组成。

比如热重分析可以测量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差热分析则能反映物质在受热时的热效应差异。

在研究物质的实验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电化学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萃取
演示实验 :p17页
▲操作注意:
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 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
蒸馏: 将液态的物质加热至沸点,使之汽化,然后 将蒸气重新冷凝为液体的操作过程(分离沸 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或除去液体中 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
结晶:结晶是分离和提纯混合 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可溶 性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变化较大,而另一种物质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混合 物的分离和提纯。
观察与思考
——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原来溶液中提取出 来的方法 A易溶于B,A难溶于C,所以B可以把A在 A和C组成的溶液中萃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C、KOH——K2CO3——Ba(NO3)2——HNO3
D、Ba(NO3)2——KOH——K2CO3——HNO3
概念分析
溶质 溶解性不同
(一种)
萃取液
混合物
溶剂 两者互不相溶
(两种)
萃取分 液 漏 斗分液交流与讨论2、现有KCl和KNO3的固 体混合物50g,其中KCl的 质量分数为10﹪,请设计实 验方案提纯KNO3。 (参考课本图1-12)
练习:
5、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 溶液,然后先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 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K2CO3——Ba(NO3)2——KOH——HNO3 B、Ba(NO3)2——KOH——HNO3——K2CO3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 溶的溶剂里的溶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 用四氯化 解度不同,用一 列要求:和原溶液 碳萃取 种溶剂把溶质从 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溴水里 它与另一种溶剂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 的溴、 所组成的溶液中 远大于原溶剂 碘 提取出来的方法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 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 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 如用四氯化碳 的水孔,使漏斗内外 萃取溴水里的 空气相通。打开活塞, 溴、碘后再分 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液 及时关闭活塞,上层 液体由上端倒出
2、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问 如何把反应后剩下的物质分离开?
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
3.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D.加热分解
B.分液
E.蒸发
C.过滤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 适?(把选用方法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C )
蒸馏——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将液态混合物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能否用蒸馏分离?先蒸馏出来的是什么?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温度计水 银球处于 支管口处
水,下 入上出
溶液体积 不超过烧 瓶体积1/2
操作注意: 1、先通水,再加热 2、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 应弃去 3、全程严格控制好温度
KCl和KNO3的分离和提纯可以使用结晶的方法
1、由于混合物中KNO3含量较高(90﹪),可首 先配制较高温度(100℃)下的KNO3饱和溶液,利 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KNO3晶体在较低温度下 析出,此时KCl不析出。 2、实验中加入水的量,可根据混合物中 KNO3的质量和较高温度下KNO3溶解度进行 计算(使KNO3恰好溶解),如100℃时, KNO3溶解度为246g,则有:
蒸发 用来分离和提 和结 纯几种可溶性 晶 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 发时,要用玻璃棒不 分离NaCl和 断搅动溶液;当蒸发 KNO3混合物 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 时,即停止加热
注意: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八 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不增 不加入新的物质 不减 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 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 易分 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 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 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E )
(3)除去酒精中溶解的微量食盐( F ) (4)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A ) (5)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F ) (6)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D )
(7)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B )
练习
4、现有三组溶液(1)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2)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 (3)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溶液 以上混合溶液分离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C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交流与讨论
请根据要求设计分离和提纯下列物质的实 验方案,并将你的方案与同学交流讨论。 1、已知Mg(OH)2难溶于水,BaSO4既难 溶于水又难溶于酸,BaCO3难溶于水,但 可溶于盐酸。现有含Na2SO4、MgCl2和泥 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 提纯NaCl。
提纯步骤:
1、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先用过滤方法除去。 2、加入稍过量BaCl2除去SO42- 3、加入稍过量Na2CO3除去过量的Ba2+ 4、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 5、先将④所混合物过滤,再往滤液加入稍过量 的稀HCl除去CO32-和OH-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 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 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 1、下列能用分离漏斗分离的是( D ) A、液溴和CCl4 B、酒精和煤油 C、CaCl2和Na2SO4溶液 D、苯和蒸馏水 2、在酒精、苯、CCl4、NaCl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1)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 苯,CCl4),进 行分液之后是否已经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不能,还要进一步分离 (2)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斗上端 苯 倒出的是( );萃取时,上层液体呈( 橙 )色, 下层液体呈(无或颜色变浅 )色. 3、CCl4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么? 不能,酒精与CCl4混溶
投放沸石 或瓷片
层析: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 的不同,把它们溶解在某溶剂中, 以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 纯的 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 过滤 离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 同的液体混合物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 提纯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如 如石油的 蒸馏 石油的蒸馏中冷凝 管中水的流向
上述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还可设计为: BaCl2 → NaOH → Na2CO3 → HCl NaOH → BaCl2 → Na2CO3 → HCl
关键是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 后,而稀HCl必须在最后加。
实验方案:
1、取少量粗食盐加水使之溶解。(溶解)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 3、向(2)所得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到沉淀不 再增加为止,静置沉降。(除SO42-) 4、向(3)所得的上层清液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直至沉淀不再生成为止,静置沉降。(除Ba2+) 5、向(4)所得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直至沉淀不再生成,静置沉降。(除Mg2+) 6、将(5)所得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稍过量 的稀HCl至不再产生气泡。(除OH-、CO32-) 7、将(6)所得溶液加热蒸发。(除HCl)
1、过滤
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 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漏斗、滤纸、铁架台(铁圈)、 烧杯、玻璃棒。 (图1-13)
原理: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 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铁架台(铁圈) 操作注意事项:
2、蒸发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 上石棉网。
m(H2O) 100g = 50g×90﹪ 246g
, m(H2O)=18.3g
实验方案:
1、溶解:将50g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 约18.3mL100℃的热水,使固体完全溶解。
2、降温结晶:将(1)所得溶液放在实验台 上自然冷却到不再有固体析出。 3、过滤:将(2)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纸 上的晶体即为较纯净的KNO3(不用洗涤) 4、重结晶:将若需要更纯净的KNO3晶体, 可将(3)中所得晶体再结晶「重复(1)-(3)」 操作一次。
②Na2SO4+BaCl2 = BaSO4↓+2NaCl
③BaCl2 + Na2CO3 = BaCO3↓+2NaCl ④MgCl2+ 2NaOH = Mg(OH)2↓+2NaCl
⑤Na2CO3+2HCl = H2O+CO2↑+2NaCl
NaOH + HCl = H2O+NaCl
练习
1、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 进行的是(B)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有什么不同?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 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 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
?你知道吗
回顾一下,你学过哪些有关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蒸发 的方法?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分离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