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题答案
高一语文《项脊轩志》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项脊轩志》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c705d8e9951e79b89278f.png)
高一语文《项脊轩志》练习题及答案《项脊轩志》练习一、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渗漉(lù) 偃(yǎn)仰呱呱(guā)坠地 B.栏�J(shǔn) 珊珊(shān) 断壁颓垣(huān) C.扃牖(yǒu) 异爨(cuàn) 奴颜婢(bì)膝 D.枇(pí)杷修葺(róng) 如丧考妣(bǐ) 2.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文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妪(婢女)每谓余曰以乎阖(关闭)门 C.墙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地余既为此志(志向)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A.而母立于兹 B.久不见若影 C.汝姊在吾怀 D.先妪抚之甚厚 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
归( ) 书( ) 时( ) 手( ) 制( ) 既( ) (2)文中作者说“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记事、抒情的关键句的意义在这一节中是如何体现的? (3)本文将强烈的情感在写景和叙事中抒发得委婉动人,在这个部分是如何写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的?[来源:学_科_网]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项脊轩志》答案
![《项脊轩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ca6fbaeaad1f346933f80.png)
1、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漉:(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
渗,透过。
漉,漏下。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
下,往下。
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
顾,环视也。
(许慎《说文解字》)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
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
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
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抵挡。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
胜:光彩。
17、偃仰:偃,伏下。
仰,仰起。
18、啸歌:长啸或吟唱。
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
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
迨,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
而:修饰关系连词。
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
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庖,厨房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
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
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
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 。
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
瞻:向前看。
顾:向后看。
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e4afa76c66137ef0619b7.png)
《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旧时栏楯(shǔn) 冥然兀坐(wù)B.垣墙周庭(yuán)先大母婢也(bēi) C.余扃牖而居(jiǒng)呱呱而泣(gū) D.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ài)2.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的)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 )此。
妪,先大母婢(),乳二世,先妣抚()甚厚.A.已矣于也彼 B.已也于矣其C.已矣于也之 D.已也于也之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句不同类的()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二、填空题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是 , ,,, 。
三、给加点字注音枇杷..:婢.:渗漉.:修葺.:..:扃牖栏楯.:迨.: 异爨.: 老妪.: 先妣.:呱呱..: 阖.门:象笏.:长号.:四、解释加点的词语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尘泥渗漉..: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前辟.四窗室始洞然..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珊珊..可爱迨诸父异爨.....墙往往..而是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某所.,而母立于兹.呱呱..而泣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令人长号.不自禁余扃牖.而居殆.有神护者或.凭几.学书.(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且.何谓阁子也其制.稍异于前今已亭亭如盖....矣五、说出下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1.名词用作动词乳二世(乳, )客逾庖而宴(宴,)执此以朝(朝,)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 )垣墙周庭:(垣墙,)余扃牖而居(扃, )2.名词用作状语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
![《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23906af45b307e8719764.png)
自读文本项脊轩志(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尘泥渗.漉(shèn) 呱.呱而泣(ɡū) B .余稍为修葺.(qì) 以手阖.门(hé) C .偃.仰啸歌(yǎn) 垣.墙周庭(yuán) D .旧时栏楯.(dùn) 扃牖..而居(jiōnɡ yǒu) 解析 “楯”应读shǔn。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偃仰:俯仰,这里指休闲。
B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兀坐:坐在高高的凳子上。
C .令人长号..不自禁 长号:大哭。
D .后五年,吾妻来归..来归:女子嫁到男方家来。
解析 兀坐:独自坐着。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D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解析 例句中“手”是名词用作状语,B 项中“垣墙”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 B.⎩⎪⎨⎪⎧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 ①内外多置.小门②顾视无可置.者D.⎩⎪⎨⎪⎧ 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②今已.亭亭如盖矣解析B.均为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A.①每逢,②常常;C.①设置,②安置、放置;D.①然后,②已经。
答案 B5.默写。
(6分)(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瞻顾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余居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脊轩志答案
![项脊轩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a2a0327284b73f3425014.png)
《项脊轩志》参考答案:1、B2、A3、D4、B5、D6、D7、C8、窄小、破漏、阴暗9、突出静的句子是:“庭阶寂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以动衬静的句子是:“万簌有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10、C 11、C12、①十五岁②女子出嫁回娘家省亲爱③写字④女子出嫁⑤那么⑥形式、规制13、A 14、(略) 15、B。
因为习以身代思在前,思引分自责在后。
太祖主要赞的是习的义,思的职分。
16、D。
“左迁”是贬官,“迁”是升官,“徙”是一般调职,“除”“拜”是授官。
17、①刑法②打开③开辟④征召⑤偏僻⑥邪僻、淫乱三、18.解析:选C。
觉:醒。
19.解析:选B。
①介词,凭;②介词,用来;③介词,用;④连词,表修饰;⑤介词,凭;⑥和“上”连用,表方位的界限;⑦连词,因为。
20.解析:选C。
①是说母亲为控制生育服用偏方变成哑巴,属不幸遭遇;③是说母亲宽厚;⑦是说母亲娘家人大方慷慨。
21.答案:(1)有功出生后,先母哺养他比其几个儿女更费力。
(2)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纺木棉。
四、22.答案:①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
②《项脊轩志》抒发了“可喜、可悲”之情。
③它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
23.答案:自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人才知道身边的人,不管是家人或是亲友,对自己人生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每个人与其他人都是不可分离的,就像是有联系,有纽带一样,亲友会让我们一生都放在心上。
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过了一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
过一年,生下我。
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再过一年,生淑顺。
过一年又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但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高中文言文《项脊轩志 》练习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项脊轩志 》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9bd958e9951e79a892748.png)
高中文言文《项脊轩志》练习附答案项脊轩志归有光(明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堦寂寂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
![《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85c643c1ec5da50e27091.png)
项脊轩志[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室始.洞然 始:才 B .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 .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 D .客逾庖而宴.宴:宴请 【解析】 D 项,“宴”应为“吃饭”。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 D 项,两个“凡”都是副词,“共”。
A 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B 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
C 项,介词,在/介词,和。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 B 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A 、C 、D 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意为向下,朝西,亲手。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 .室仅方丈..C.往往..而是D.三五..之夜【解析】A项,“修葺”,古今义皆为修补。
B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C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D项,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今义: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答案】 A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解析】D项,只是一个问句,不是宾语前置。
【答案】 D[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项脊轩志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78f0a7f7ec4afe05a1dfad.png)
《项脊轩志》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渗漉( l ù)老妪(ōu)珊珊可爱(shān)B .修葺( qì)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C .先妣( pǐ)阖门(hé)冥然兀坐(wù)D .垣墙( yuán)偃仰(yǎn)呱呱而泣(gū)2、以下加点词讲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室仅方丈(一丈见方)B .常常而是(各处)C .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D.大类女郎也(太像)3、以下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雨泽下注②东犬西吠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使不上漏A .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④⑥∕③⑤C .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4、以下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妪,先大母婢也C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其制稍异于前5、以下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B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C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6、以下词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好相同的一项()A .比去,以手阖门比及三年,可使有勇B .借书满架或凭几学书C .日过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7、对以下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知识讲解不全正确的一项()A .“三五之夜”(农历每个月十五日)“既望”(农历每个月十六日)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去世的祖母)“先妣”(敬称自己已去世的母亲)C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立之年”(指三十岁)D .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1A .归有光号震川,又名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后期闻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项脊轩志》练习答案
![《项脊轩志》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4cc19251e79b8968022640.png)
• 解析:A项“往往”,古义指到处、处处; 今义指时常、经常。C项“方丈”,古义指 一丈见方;今义指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 房间或寺院的住持。D项“束发”,古义指 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 到头上;今义指把头发扎起来。[来源:学科 网] • 答案:B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的是( )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解析:A项,“栖”应读qī;B项,“呱” 应读ɡū;D项,“妪”应读yù。 • 答案:C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室始洞然 始:才 •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 C.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 • 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
• 解析:D项,宴:吃饭。 • 答案:D
• 解析:祖母送象笏的事情不是老妪告诉作 者的。 • 答案:B
• 8.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5.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 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
![《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171d5f81c758f5f71f6772.png)
自读文本项脊轩志(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尘泥渗.漉(shèn) 呱.呱而泣(ɡū) B .余稍为修葺.(qì) 以手阖.门(hé) C .偃.仰啸歌(yǎn) 垣.墙周庭(yuán) D .旧时栏楯.(dùn) 扃牖..而居(jiōnɡ yǒu) 解析 “楯”应读shǔn。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偃仰:俯仰,这里指休闲。
B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兀坐:坐在高高的凳子上。
C .令人长号..不自禁 长号:大哭。
D .后五年,吾妻来归.. 来归:女子嫁到男方家来。
解析 兀坐:独自坐着。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D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解析 例句中“手”是名词用作状语,B 项中“垣墙”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C.⎩⎨⎧①内外多置.小门②顾视无可置.者D.⎩⎨⎧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②今已.亭亭如盖矣解析 B .均为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A.①每逢,②常常;C.①设置,②安置、放置;D.①然后,②已经。
答案 B 5.默写。
(6分)(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瞻顾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余居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
![《项脊轩志》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7b15d0508763230121266.png)
项脊轩志[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始.洞然始:才B.迨.诸父异爨迨:等到C.大母过.余曰过:看望D.客逾庖而宴.宴:宴请【解析】D项,“宴”应为“吃饭”。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D项,两个“凡”都是副词,“共”。
A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B 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
C项,介词,在/介词,和。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B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意为向下,朝西,亲手。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室仅方丈..C.往往..而是D.三五..之夜【解析】A项,“修葺”,古今义皆为修补。
B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C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D项,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今义: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答案】 A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解析】D项,只是一个问句,不是宾语前置。
【答案】 D[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悠然亭记.[明]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
《项脊轩志》基础练习(含答案)
![《项脊轩志》基础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5629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9.png)
《项脊轩志》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边诵读边解释文中加粗字词的意思,思考各段大意。
(第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项脊轩志 练习题 含答案
![项脊轩志 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5d48ee45c3b3566ec8b8b.png)
《项脊轩志》习题一、选择题。
(45分,每题3分)1.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A.君臣相顾.,不知所归B.大行不顾.细谨C.顾.不如蜀鄙之僧D.三顾.频烦天下计2.请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A.学而时.习之B.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C.张良是时.从沛公D.不拘于时.,学于余3.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3分)①室始洞然..(学写字)..(宽畅的样子)②或凭几学书③妪每.(每次)谓余曰④大母过.(路过)余曰⑤先妣抚.(抚摸)之甚惜⑥妪.(妇女的通称)每谓余曰⑦而母立于兹.(这儿)⑧大类.女郎也(像)A.①④⑤B.②⑥⑦C.③⑥⑧D.②④⑧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3分)A.而.母立于兹B.久不见若.影C.汝.姊在吾怀D.先妣抚之.甚厚6.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A.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B.革灭殆.尽之际C.百战不殆.D.兢兢业业,无殆.无荒7.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比.去,以手阖门()A.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B.天涯若比.邻C.朋比.为奸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他日汝当.用之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9.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A.吾从板外相为.应答B.愚人之所以为.愚C.庭中始为.篱D.余既为.此志10.请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3分)儿之.成,则可待乎A.三五之.夜B.先妣抚之.甚厚C.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1.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3分)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B.娘以指叩门扉C.比去,以手阖门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完整版)《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项脊轩志》试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8e4e7d89eb172dec63b75a.png)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图书馆
解析 与例句中的“比”同为“等到”之意。
答案 D
7.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能以足音辨人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3 分) A.其两膝相比者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个人图书馆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个人图书馆
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趣:兴趣。
D.乃如安吉见良淳
如:到。
解析 趣:催促。
答案 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4 分)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析 A.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B.代词,那些/代词,他;C.介词,
被/动词,成为;D.都是副词,就。
B.余稍为修葺(qì)
以手阖门(hé)
C.偃仰啸歌(yǎn)
垣墙周庭(yuán)
D.旧时栏楯(dùn)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9c646960590c69fc376ba.png)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旧时栏J(shǔn) 冥然兀坐(w)B垣墙周庭(yun) 先大母婢也(bēi)C余扃牖而居(jiǒng) 呱呱而泣(gū)D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i)2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的) 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 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3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
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
家有老妪,尝居( )此。
妪,先大母婢( ),乳二世,先妣抚( )甚厚。
A已矣于也彼 B已也于矣其C已矣于也之 D已也于也之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句不同类的(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项脊轩志》练习题
![《项脊轩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699636af1ffc4ffe47acaa.png)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修葺.(qì)垣.(yuán)墙渗漉.(lù)栏楯.(shǔn)B.迨.(dài)偃.(yǎn)仰先妣.(pǐ)阖.(hé)门C.象笏.(hù)长号.(háo)扃.(jiōng)牖.(yǒu)兀.(wù)坐D.逾庖(páo)老妪.(yù)栖.(qī)息呱呱..(gū)而泣【答案】:B (bǐ)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渗漉.(lù) 偃.(yǎn)仰呱呱..(guā)坠地B.栏楯.(shǔn) 珊珊..(shān) 断壁颓垣.(huán)C.扃牖.(yǒu) 异爨.(cuàn) 奴颜婢.(bì)膝D.枇.(pí)杷修葺.(róng) 如丧考妣.(bǐ)答案:C(A呱gūB垣yuánD葺qì)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文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妪.(婢女)每谓余曰以手阖.(关闭)门C.墙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很像)女郎也余既为此志.(志向)..(内室) 大类答案:A(B妪,年老的女人;C制,形式,规制;D志,记,指这篇文章)4.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凭几学书(代词,有的人)客逾庖而宴.(动词,吃饭)B.乳.二世(动词,喂养)久不见若.影(代词,你)C.增胜.(名词,光彩)珊珊..可爱(形容词,美好的样子)D.逾庖.而宴(名词,厨房)垣墙周.庭(动词,环绕)【答案】.A (有时)5.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A.以当.南日(阻挡)他日汝当.用之(应当)B.室始.洞然(才)庭中始.为篱(起初)C.借.书满架(书籍)或凭几学书.(读书)D.先大.母婢也(与“小”相对的)大.类女郎也(很,极)【答案】C (借,教参解作“借来”,有人说是通假字“积”(摆满)或“籍”(书籍);“或凭几学书”的“书”是写字)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处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②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③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④由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A.35,105,11或12 ,增加B.15,105,1/10或2/10,加倍C.15,150,11或12,加倍D.35,150,1/10或2/10 ,增加【答案】B二、课内阅读⑴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相关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项脊轩志》相关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206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f.png)
《项脊轩志》相关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而母立于兹( )2.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 以手阖门(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室仅方丈今义:寺院的住持古义:__________2. 雨泽下注今义:赌博术语古义:__________3.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今义:经常古义:__________4.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今义:扎头发古义:__________5. 或凭几学书今义:学习,读书古义: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始室始洞然(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2. 过日过午已昏( ) 大母过余曰( )从轩前过( )3. 置顾视无可置者( ) 内外多置小门墙( )4. 归吾妻来归( ) 吾妻归宁(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乳二世( )2. 客逾庖而宴( )3. 吾家读书久不效( )4. 前辟四窗( )5.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6. 内外多置小门墙( )7. 时至轩中( )8. 多可喜,亦多可悲( )9. 庭中通南北为一(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2. 妪,先大母婢也。
( )3. 令人长号不自禁。
( )参考答案一、1. “而”通“尔”,你;2. “珊珊”通“姗姗”,形容步履缓慢,引申为美好的样子;3. “阖”通“合”,关闭。
二、1. 一丈见方;2. 向下流;3. 到处;4. 古代男孩束发为髻,以示成童;5. 学习写字。
三、1. 副词,才,方才/曾经。
2. 动词,偏过/动词,访,探望/动词,经过。
3. 动词,放置/动词,设置。
4. 动词,女子出嫁/动词,返回。
四、1. 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2. 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3. 名词用作动词,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4. 名词做状语,指阁子北面,因这阁子是“北向”的。
5. 名词做状语,亲自。
6. 名词做状语,在内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渗漉(lù)老妪(ōu)珊珊可爱(shān)B.修葺(qì)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C.先妣(pǐ)阖门(hé)冥然兀坐(wù)D.垣墙(yuán)偃仰(yǎn)呱呱而泣(gū)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往往而是(到处)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D.大类女郎也(太像)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雨泽下注②东犬西吠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使不上漏A.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④⑥∕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妪,先大母婢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其制稍异于前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比去,以手阖门比及三年,可使有勇B.借书满架或凭几学书C.日过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立之年”(指三十岁)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9.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
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10. 下列句子中,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A. 得意无非俄顷事,下场还是普通人。
B. 阳春白雪怀优孟,法曲长留一瓣香。
C. 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D. 天地间一番戏场,古今来多少角色。
11. 下列句子中,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A. 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B. 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 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
D. 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每题2分,共24分)(1)稍为修葺()(2)室始洞然()(3)亦遂增胜()(4)珊珊可爱()(5)迨诸父异爨()(6)凡再变矣()(7)先妣抚之甚厚()(8)而母立于兹()(9)何竟日默默在此()(10)以手阖门()(11)瞻顾遗迹()(12)令人长号不自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9分)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
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④,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唯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选自《震川先生集》,有改动)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③姁姁:和悦的样子。
④缉:将麻拆成缕再搓成线。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六来归..来归:出嫁,嫁过来B. 室靡.弃物靡:没有C. 每至夜分..夜分:半夜D. 遇.僮奴有恩遇:遇到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二子肖母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 抚爱之.,益念孺人先妣抚之.甚厚C.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 十六年而.有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D. “追唯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儿模糊。
16.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2)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7〜18题。
(共11分)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清]王士祯① [唐]柳宗元年来肠断秣陵②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宦情羁思共凑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十日雨丝成片里,浓春牦景似残秋。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孔啼。
[注:)①王士祯在明代度过童年,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明朝遗民。
②秣陵:南京古名。
17.下面对这两苜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王诗第二句中“梦”表明是虚写,“秦淮水上楼”则点明了诗人现在所处的地点,也暗示了诗人的写作缘由。
B.王诗第三、四句抓住了春雨绵绵,春风肆意,春寒浓烈的特点,以哀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悲伤之感。
C.柳诗起句中的“凄凄”这一叠词用得生动传神,起强调作用,真实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凄凉心态。
D.柳诗尾句中的“榕叶满庭”形象地写出了秋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秋风扫落叶的萧瑟箫杀之感。
E.这两首诗首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并且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几句中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18.“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从景语和情语两方面比较和分析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
(6分)19.填写课文名句(每题1分,共13分)。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有声。
(3)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有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468答案1、D 【A妪yù、B楯shǔn、C妣bǐ】2、C 【清闲烦闷,无事可做】3、B 【①②④⑥名作状∕③⑤名作动】4、A 【A是省略句,B是判断句,C、D是状语后置句】5、C 【A:每次∕常常;B:才∕起初;C: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D:环顾∕只是】6、A 【A:等到;B:书籍∕写字;C:经过∕看望:D:后来,接着∕已经】7、C 【束发指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20岁才是】8、D 【“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9. D10.B (B项是清末民国初时候,人们赞扬川剧名丑岳春的诗句。
优孟,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
以优伶为业,名孟。
法曲,一种古代乐曲)11。
D (D项句意理解反了)12①葺(修补);②洞然(明亮);③胜(美景);④珊珊(美好)(5)迨(等到),(6)凡(总共),(7)抚 (对待),(8)兹(这里),(9)竟日(整天),(10)阖(关上),(11)瞻顾(瞻仰,回顾),(12)号(哭泣)13. D (遇:对待)14. B (B项均为代词,她。
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根据。
C项连词,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可是,却。
D项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递进,而且)15. D (D项中“记忆不多”,但作者感情并不模糊)16. (1)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婢女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
”(2) (先母)对待仆人有恩惠,(仆人)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
【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姊。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
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下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
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婢女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