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合集下载

翻译的基本知识

翻译的基本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民族或部落同另一个民族或部落的接触,什么时候就有了翻译。

西方自一世纪、中国自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跨语言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辞源》对翻译的解释是:“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书》:“将用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进行转换的行为或者过程。

”对于翻译较为完整的定义,要数现代翻译家奈达的:Tran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即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人物简介贾公彦-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唐代学者。

铭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发现指纹的特征及用途。

他官至太学博士。

撰《周礼义疏》50卷、《仪礼义疏》40卷。

指纹是手指远端掌面的凹凸花纹。

由长短、形状、粗细、结构不同的纹线组成,分弓、箕、斗三种基本类型,具有终生不变、各不相同的特点。

因此,指纹被广泛用作侦破案件、人身保险、研究遗传疾病和人的自然素质的依据,成为法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

据德国R·海因德尔撰写的《指纹鉴定》(1927年)一书中指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作鉴定的指纹的著作者是中国唐朝的贾公彦,他是唐代的著作家。

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第一人”。

贾公彦,其字不详,唐州永年(今河北邯郸市东北)人。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一、翻译的分类1.按所涉及的两种代码的性质,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语符翻译(inersemiotic translation)。

2.按翻译主体的性质,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两类。

3.按翻译的工具和成品形式,可分为口译和笔译。

4.按翻译的客体,亦即所译资料的性质,可分为文学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实用翻译(pragmatictranslation)。

二、译家译论1.支谦: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2.道安:晋、前秦时道安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3.彦琮: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4.玄奘:唐代僧人玄奘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玄奘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等翻译技巧。

5.马建忠:清末,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6.林纾: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第四章翻译理论常识简介4 . 2 我国传统译论要点1) 严复的“信、达、雅”:信:“忠实”,即“意义不倍(背)文本”,忠实于原文意义。

达:“流畅”,即不拘泥与原文形式,尽译语之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使译文通顺达意。

雅:“古雅”,原本指当时能登大雅之堂的文言文,一种古雅文体,即“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 严复 )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雅”实则是讲究“修辞”,讲究译文表达要有“文采”。

严复的的翻译实践:“与其伤雅,毋宁失真”,重在一个“雅”字,并不十分注重“信”:“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严复在其《天演论· 译例言》中对“信、达、雅”解释得非常清楚,就是“修词立诚”(信)、“词达而已”(达)、“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所谓“行远”,就是提倡用“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这一所谓“桐城派”的古文体译书,已能让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效果。

这一点,王佐良先生曾说的极其透彻:“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他知道这种思想,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等于一味苦药。

所以,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使它容易下咽。

所谓‘雅'也者实际上是严氏的推销术。

……果然,不出数年,他的译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思想攻势取得了成功”(王佐良: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翻译通讯》1983/10 )。

他翻译的《天演论》,其文本实际是一种“信息型”功能的社科哲学读本,严复为了实现他特定的翻译目的,人为地在文本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们的口味。

例如,他将原文中很平白的一句译为: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

英语基础体系教程(精)-第12章 翻译知识

英语基础体系教程(精)-第12章 翻译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③转折关系:对同一事物进行对比性描述时,常代表转折含义,译为“而, 却,反之,相反”。
e.g. I was received by a little vibrant lady in her 70’s, grey-haired and beautiful. 可译为:接待我的是一位身材娇小而又神采奕奕的女士。虽然这位女 士已年逾古稀,满头银发,但却风韵犹存。
Step3: Checking 检查:漏译/错译(观点等)
(二)Principles 原则
1、增词法(结构;语义) 结构上:时态,数,不同的句子结构等 e.g. We are taking English class now. 我们现在正在上英文课。
because, although,if 等这些连接词在英文中不能配对出现,因为英 文中可以有多个从句,但只能有一个主句。
⑤双重否定=肯定 e.g. 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here. 这儿一切正常。
No pains, no gains.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There is no grammatical rule without exceptions. 凡语法规则都有例外。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事出有因。)
④词义转换 e.g. Jack was a fixture of Real Madrid’s games in his
schooldays. 杰克在学生时代是皇家马德里队的忠实球迷,场场必到。 Beckham has become a fixture of Real Madrid’s games since he joined this team. 自从贝克汉姆加入皇家马德里队,他就成为了这支球队的绝对主力,场场 首发。 We do chicken right. 我们是烹鸡专家。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

专业英语翻译基本知识(仅供参考)1.英语翻译的标准专业英语的翻译注重客观性、准确性,不强调翻译者的主观色彩。

翻译的用词应该准确、恰当,句子叙述清楚,表达简洁、流畅。

(1)准确忠实:准确无误,不得有错。

即要如实表达原文的含义,不缺漏原文表达的每一层意思,也不添加任何原文没有的含义。

(2)通顺流畅:译文必须符合汉语的语法要求、修辞规则和通常习惯,使读者易看易懂易读。

因此,要求译文不能逐字逐句死译,而是要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表达出来,做到通俗易懂。

(3)简练清楚:译文在清楚明白表达原文意思,不使人产生歧义和模糊不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精炼、不重复啰嗦。

2.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2.1词性转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通顺,或为达到一定的修饰目的,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原文中某些词的词类,将原句中属于某词类的词转译成为另一类词。

一般而言有四种(1)转译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译为名词)例:The cutting tool must be strong, tough, hard, and wear resistant.(形容词转译为名词)刀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韧性、硬度,而且耐磨。

(2)转译成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等转译成动词)例:Rigid pavements are made from cement concrete.刚性路面是用水泥混凝土建造的(介词转译成动词)(3)转译成形容词(名词、副词等转译成形容词)例:This experiment in a success这个实验是成功的。

(名词转译成形容词)(4)转译成副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译成副词)例:Although the basic materials for bridge building remain either prestressed concrete orsteel, there have been some recent changes尽管建桥的基本材料仍然是预应力混凝土或钢材,但近来已经有些变化了。

翻译常识

翻译常识

一)、翻译简史1)佛经翻译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

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

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

南宋以后趋于衰微。

在这漫长的一千年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译师。

下面主要介绍其中的三个人:释道安、鸠摩罗什和玄奘。

释道安(314-385)东晋前秦时高僧。

在他的监译下译了《四阿含》、《阿毗昙》(毗pi)等。

他还对以前的译本作了校录和整理工作。

他主张直译的。

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

鸠摩罗什(344-413)后秦高僧。

他和弟子僧肇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诃he )、《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他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

他的翻译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

因此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称唐僧,曾游学天竺各地达十七年之久。

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他的经籍不但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而且位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

玄奘的译文与鸠摩罗什的译文相比,是倾向于直译的。

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再加上他工作勤恳、认真,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著名的佛经译师有的倾向于直译,有的倾向于意译,或着说有的直译成分多一些,有的意译成分多一些。

(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p.102-103)2)严复与“信、达、雅”我国近代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的,要算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了。

严复(1853-1921)曾留学英国学习海军。

1894年中日战争后,发表文章主张维新变法。

他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

戊戌变法后,他又翻译了《原富》、《群学肄言》(肄yi)、《法意》、《穆勒名学》等。

他是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哲学的人。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翻译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它涉及到无论是语言、文化、历史还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诸多方面。

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的人来说,学习一套完整的翻译教程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将帮助您了解如何进行新编的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翻译基础知识1.1 翻译定义和分类1.2 翻译的目的和原则1.3 翻译与语言间的关系1.4 翻译的难点和挑战第二章:语言知识和技巧2.1 英汉语言的比较和对比2.2 词汇和短语翻译2.3 句子结构和语法翻译2.4 上下文的影响和处理2.5 语体和风格转换第三章:文化意识和背景知识3.1 跨文化交际和翻译3.2 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3.3 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处理3.4 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传递第四章:专业领域和行业知识4.1 法律翻译原则和技巧4.2 医学翻译原则和技巧4.3 经济与商务翻译原则和技巧4.4 技术与科学翻译原则和技巧第五章:翻译工具和资源5.1 电子词典和在线翻译工具的使用5.2 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的建立和管理5.3 翻译软件的使用和技巧5.4 翻译资源和参考文献的查找和使用第六章:翻译实践和技巧6.1 阅读和理解原文的重要性6.2 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度6.3 校对和修改译文的技巧6.4 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翻译作品第七章:发展和推广翻译技能7.1 参加翻译考试和认证7.2 加入翻译协会和社区7.3 进修和继续教育的机会7.4 与客户和雇主建立有效的沟通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您将逐步掌握新编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同时,您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并且了解如何将翻译技能应用到不同的专业领域中。

通过继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您将成为一名优秀的英汉翻译专业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翻译过程中,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选择翻译新闻、文学作品、商业文件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并进行翻译和校对实践。

此外,与他人分享您的翻译作品、参加翻译比赛和与其他翻译专业人士的交流也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第一章口译基础知识basicknowledge一、口译与笔译口译(interpretation)与笔译(translation)做为译者活动的两种课堂教学形式,从本质上来说都就是在谋求原语(source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language)之间的意义对等。

译者犯罪行为意在“认知”一“话语篇章”,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次抒发”这一“话语篇章”。

“话语篇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语言科学知识同语言外科学知识融合的产物,就是译者的对象。

“认知”有赖于语言外科学知识,“再次抒发”的质量也和译者的主题科学知识息息相关。

口译和笔译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采用相同语言的人们之间成功交际(交流),因此,译者的重点应立足于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上对等,而并非就是其语言形式上的机械对应。

口译和笔译都有很长的历史。

口译活动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上溯到人类各种语言逐渐形成后的时期。

在这个意义上讲,口译的历史比笔译的历史久远得多。

口译活动在历史上的记载甚少。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曾将大量印第安人运到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并将他们培养成口译译员。

明清时期中国的一些小说中对口译译员有了正式的称呼“通事”。

直到20世纪初,口译活动的开展仍以粗放式为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口译译员的需求急剧增加。

1919年,“巴黎和会”首次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当时的口译方式主要是发言人讲一段,译员翻译一段,即交替传译,也可称连续口译或接续口译。

这是口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次正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口译技术,即口译的记忆、笔记、复述等基本技术。

此后,美国发明了一种让译员使用耳机听辨原语,同时使用话筒传送译语的“共时翻译”设备,这种设备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口译界的认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纽伦堡战犯审判中,人们正式启用了同声传译,以保证在大量繁杂的听证、辩护、审判工作中能在原语话语结束时立即“同时”结束译语,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有哪些
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术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翻译理论。

1. 文化转移理论: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层面的转换,还涉及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和观念的转移。

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2. 契诃夫式的翻译理论: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翻译文字。

译者应当有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使得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够产生类似的效果。

3. 统一性翻译理论:统一性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忠实于原文的意义。

译者不应进行大幅度的改动或添加,而应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4. 语际翻译理论:语际翻译理论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主张翻译应在不同语言系统之间进行。

翻译者需要准确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用,以便进行有效的转换。

5. 文学翻译理论: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文学翻译要求译者不仅仅传达原文的信息,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情感。

文学翻译理论也探讨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

6. 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当追求在目标文化中达到与原文相当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机械的翻译。

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背景和习惯,以及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使得译文能够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这些翻译理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同时,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会出现新的理论和方法。

翻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一、翻译学的概念和对象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一门学科,研究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目的是探讨翻译的规律和原理,提高翻译质量,服务翻译实践。

翻译的对象包括语言、文化和交际。

语言是翻译的原材料,文化是翻译的背景,交际是翻译的目的。

因此,翻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化学、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二、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根据翻译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口译和笔译。

口译是指口头传译,包括同声传译和依文传译。

笔译是指书面传译,包括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不同领域的翻译。

三、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翻译的原则包括忠实原则、通顺原则、美观原则和适用原则。

忠实原则是指要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偏离原意;通顺原则是指要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美观原则是指要保持译文的文体风格;适用原则是指要考虑译文的使用环境。

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音译、转换和增译等不同的翻译手段。

四、翻译的难点和技巧翻译的难点包括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是指不同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差异,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差异。

翻译的技巧包括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表达。

对原文的理解包括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对译文的表达包括对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的应用。

五、翻译的目的和价值翻译的目的是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和增进理解。

翻译的价值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合作和促进文明进步。

翻译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六、翻译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翻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有了口译和笔译的专业人员,还有了各种翻译软件和互联网平台。

翻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翻译质量得到了提高,翻译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七、学习翻译学的意义和方法学习翻译学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增进跨文化交流和促进国际合作。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一门充满挑战的艺术和技能,它不仅要求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求译者对不同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细心。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翻译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加深理解并不断练习。

下面将从翻译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等方面总结入门知识点,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基本概念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语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多的是要求译者要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用目标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

2. 翻译的分类翻译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将口语进行翻译,而笔译则是将书面文字进行翻译。

根据翻译的领域不同,又可以分为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多种类型。

3. 翻译的特点翻译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特点,它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翻译还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解释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二、翻译的步骤1. 理解原文翻译的第一步是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原文的内容。

译者应该尽量准确地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把握原文的主旨和要表达的意思。

2. 查找词典和资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这时就需要查找相关的词典和资料,帮助理解和翻译。

3. 选择合适的译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译文表达出来。

译文要求准确、通顺、地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 逐句翻译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结构和逻辑,逐句进行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改译文,保证其准确和通顺。

5. 校对和修改翻译完成后,译者需要进行校对和修改。

通过反复比对原文和译文,检查是否有疏漏和错误,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三、翻译的技巧1. 保持灵活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保持灵活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有时候原文的表达方式可能与目标语言有所差异,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使译文更为贴切和地道。

2. 注意语言的风格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语言的风格和用词习惯,力求表达出与原文相同的语言特点。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第一章翻译的基本概念与知识Part l.翻译溯源1.1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早在西汉哀帝时期,有个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短的佛教经句但不是真正意义的佛经翻译。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接触了佛经,从此,拉开了佛经翻译的序幕。

佛经的翻译正式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波斯人安世高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经书;竺法护翻译了175部经书,对佛教的流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安清、支亮、支谦等在当时也很有必要名气。

东晋到隋时期的翻译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道安主持译场,严格主张直译,还请来印度人鸠摩罗什Kumarajiva。

鸠摩罗什一改古直风格,主张意译,译著有《金刚经》、《法华经》等三百余卷,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时期的印度学者真谛Paramartha翻译了《摄大乘论》等49部经论,对中国的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唐朝,是我国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翻译大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取经,历时间17年,带回佛经657部,《西游记》A Pilgrimage to the West便是以他的取经经历为蓝本的。

在19年里,共翻译山75部佛经,多达1335卷,1300多万字。

他不仅把佛经翻译成汉语,而且是将老子著作翻译成梵文,他是将汉语著作介绍给外国人的中国第一人。

1.2明清时期翻译明未有许多有志之士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立志引进西学,其中,徐光启贡献最大。

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竇,M. Ricci合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学》。

清朝在各地专设翻译出版机构,西方流行的政治学说与文化艺术大规模地传进中国。

贡献较人的有晚清的严复,他在13年期间翻译了一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H.Huxley)著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著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约翰·穆勒(J.s.Mill)著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 及甄克思E. Jenks著的A History of Politics《社会通诠》等。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点
中文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如下:
1.句子结构分析:理解句子的结构是翻译的基础,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语等,翻译时需要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2.语义理解:翻译时需要深入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并了解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3.上下文理解:翻译时需要考虑上下文的信息,以确保所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语境一致。

4.语法转换:中文和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有所不同,需要进行语法转换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5.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表达方式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需要考虑并妥善处理文化差异。

6.辞职翻译:辞职翻译是指逐句对照原文进行翻译,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适用于宗教经典、技术说明等需要精确传达内容的场景。

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的性质

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的性质

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的性质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翻译理论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翻译学科特点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

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

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

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

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国际斗争的必要武器。

翻译规范理论

翻译规范理论

翻译规范理论翻译规范理论指的是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则和准则旨在确保翻译结果准确、流畅、符合语言规范,并能够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忠实再现原意。

翻译应该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避免任意改动或加入个人观点。

翻译不只是简单地将词语替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词语,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流畅性是翻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语言习惯和表达习惯,使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

在选择词语、短语和句子结构时,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惯用表达方式,并尽可能地使译文与原文风格相一致。

此外,准确性也是翻译的关键要素。

译者需要尽力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避免翻译错误、歧义和不当的译文。

为了确保准确性,译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词典、参考资料和专业术语数据库等工具,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核对。

另外,对于特定领域的翻译工作,专业知识和领域背景也是必要的。

在翻译科技、医学、法律等专业领域的文本时,译者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术语和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此外,翻译的质量还有赖于审校和反馈。

审校是对翻译结果进行仔细检查和校对的过程,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译者应该乐于接受反馈和意见,并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技巧和水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则和准则,翻译规范理论还包括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例如,要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用正式的语言;避免语言片段的使用,并使用完整的句子和段落结构;保持句子的平衡和结构的一致性等等。

总之,翻译规范理论是指在进行翻译时应该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则和准则旨在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专业性,并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译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翻译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知识讲稿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知识讲稿

02 03
阐释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 观点,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阐释;安托瓦纳·贝尔曼 (Antoine Berman)则提出了“异化”翻译策略,主张在 翻译中保留原文的异质性。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 ,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 视角和方法。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不同,从而对翻译产生重要 影响。阐释学派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翻译策略的选择
针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阐释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异化、归化、杂合等。异化策略强 调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归化策略则强调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杂 合策略则主张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归化处理。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进一步探讨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理论渊源、实践应用等方面,完善和发展该
理论。
拓展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应用领域:将阐释 学派翻译理论应用于文学、商务、科技等不 同领域的翻译实践中,检验其适用性和有效
性,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探讨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的关 联与差异: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与语言学派 、文化学派等其他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促进翻译理论 的多元化发展。
翻译的本质与目的
翻译的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其本质是将一种语 言中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同时保持原文的意 义、风格和文化内涵。

俄语翻译与理论知识点总结

俄语翻译与理论知识点总结

俄语翻译与理论知识点总结引言俄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俄语翻译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俄语翻译涉及到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其研究对传播俄罗斯文化和扩大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俄语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并且对相关的实践问题进行讨论。

一、俄语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1. 目标语言与源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源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深刻的理解。

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语法结构、词汇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才能够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

2. 文化差异在俄语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人们的语言使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因此,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3. 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在俄语翻译中,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加译、省译等不同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质量。

4. 语言风格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包括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以便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

5. 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质量评估是研究翻译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俄语翻译中,评估翻译质量时需要考虑到准确性、流畅性、自然性、忠实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对翻译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二、俄语翻译实践问题探讨1. 语言障碍俄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其语法结构和词汇量都相对较大。

因此,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往往会面临语言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译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俄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

藏汉翻译的知识点总结一、藏语文字基础知识1. 藏文的字母藏文是以梵文为基础,经过改革和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字。

它的字母数量是30个,包括音节、辅音和元音等。

在学习藏汉翻译时,需要掌握藏文的基本字母和其发音规则。

2. 藏文的构词规律藏文的构词规律包括前缀、后缀和词干等构成,需要了解其构词方式和规则,以便在翻译中准确把握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3. 藏文的语法藏文的语法结构不同于汉语,有其自己的一套语法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变化规则等。

学习者需了解这些规则,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藏文。

二、语言学知识1.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对于藏汉翻译来说,需要了解藏文的语音规律和发音特点,以便正确地转换为汉语。

2. 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对于翻译工作来说,需要准确理解藏文的词义和句义,以便选择合适的汉语词语及表达方式。

3.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规则的学科,对于翻译工作来说,需要了解语用学的原理,以便在翻译中考虑语言使用的场景和目的,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思。

三、翻译理论知识1. 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原文、通顺流畅、贴近读者等原则,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尊重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意义,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翻译技巧翻译技巧包括对比分析、意译、加词减词等技巧,对于藏汉翻译来说,需要灵活应用各种技巧,根据原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

3. 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译文方案,包括直译、意译、调整语序等策略,对于藏汉翻译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四、文化背景知识1. 藏族文化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了解藏族文化,对于正确理解和翻译藏文起着重要作用。

2. 汉藏文化差异汉藏文化体系不同,有着许多差异的文化现象,了解这些差异,对于进行藏汉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翻译与文化传播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意义的传递,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和传达其文化内涵。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一、翻译定义: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有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二、翻译标准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概述(1)一、学科特点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

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

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

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

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国际斗争的必要武器。

翻译是学习好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

(张培基等)社会的需要首先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其次,尽管人类处理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具体方式因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不完全相同,但各民族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一致,人类的语言生成和转换能力也毫无二致,因此,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三、翻译的性质什么是翻译?回答这个问题由于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答案也就不一。

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科学规律;也有人视翻译为一门艺术,因为翻译好比作画,先抓住客观人物的形态和神态,然后用画笔把它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上;还有人将翻译认作是一门技能,因为就其具体操作过程而言总是离不开方法和技巧的。

但是总的看来,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为它集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它自己的一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它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

由此可见,视角的不同可以导致对翻译性质认识的差异。

下面是部分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定义,由此可见人们在翻译性质认识上的差别: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r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 (Catford)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parole of one langu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parole of another with the content i.e. meaningunchanged. (Barhudarov)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

(郭沫若)...translation is first a science, which entails the knowledge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facts and the language that describes them-here, what is wrong, mistakes of truth, can be identified; secondly, it is a skill, which calls for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acceptable usage; thirdly, an art, which distinguishes good from undistinguished writing and is the creative, the intuitive, sometimes the inspired, level of the translation; lastly, a matter of taste, where argument ceases, preferences are expressed, and the variety of meritorious transl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ewmark)四、翻译的类别既然翻译的性质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那么同样翻译的种类也可从不同的视角来分类。

一般说来,翻译可从5种不同的角度来分类(见教材pp.2-3):1)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2)从涉及到的语言符号来分类,翻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3) 从翻译的手段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口译(oral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笔译(written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4) 从翻译的题材来分类,翻译可分为专业文献翻译(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和一般性翻译(practical writing translation);5)从翻译的处理方式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全译(full translation)、摘译(partial translation)和编译(translation plus editing)。

五、对译者的要求要做好翻译工作一是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二是要具备好良好的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包括译者对待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正确了解和贯彻执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业务素质指的是扎实的语言功底、出色的写作技能、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过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熟练应用翻译技巧的能力。

具体说来,这些业务素质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译者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原文,熟练运用本族语。

试举1例如下:This large body of men had met on the previous night, despite the elements which were opposed to them, a heavy rain falling the whole of the night and drenching them to the skin.这一大群人头天晚上还是聚到了一起,尽管老天与他们作对,整夜下着倾盆大雨,大家被淋得浑身透湿。

(原文中的despite the elements which were opposed to them译作"尽管老天与他们作对",读起来未免平板滞重、佶屈聱牙,如译作"尽管天公不作美"不仅传神达意,而且文字简练、十分得体。

)2)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熟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诸如历史、宗教、政治、地理、军事、外交、经济、文艺、科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文化。

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文,完美地表达原作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

例如:It is a way, he says, of paying tribute to the rock'n'roll era that had a huge impact on him as a child. So why did the idea come off the backburner and on to paper and then celluloid? Celebrity burn-out is the answer. Hollywood's man with the golden touch had had a stringof box-office success, from Sleepless in Seattle to Toy Story and Apollo 13, and had won Oscars two years in succession, for Philadelphia and then Forrest Gump.他说这是颂扬那个给童年的他带来巨大影响的摇滚乐时代的一种方式。

那么这个想法怎么会由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变成了文字,然后又变成了电影呢?答案是名人精疲力尽了。

这位点石成金的好莱坞宠儿由《西雅图夜未眠》到《玩具故事》和《阿波罗13号》,获得了一连串的票房成功,并因《费城的故事》和随后的《阿甘正传》连续两年问鼎奥斯卡奖。

(rock'n'roll [=rock and roll]一词于1951年因著名的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里德首次使用而流传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