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之徙于南冥也(修改)
北冥有鱼八年级下册原文翻译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
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一则)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②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选段)【注】①鄙:边远地区。②顾:反倒,反而。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虽有至道至:________
②学学半学:________
③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
④西蜀之去南海去: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甲】、【乙】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1-22版:二、鹏之徙于南冥(步步高)
语言积累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北冥有鱼 通“_溟__”,_海___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通“_陲__”,_边__陲___ ③而后乃今培风 通“_凭___”,依__靠__,__凭__借___ ④三飡而反 同“_餐___”,_饭___
同“_返____”,_回__来__ ⑤小知不及大知 通“__智__”,_智__慧___ ⑥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_矣___”,_了____
3.特殊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_判__断__句_ (2)齐谐者,志怪者也。_判__断__句_ (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_判__断__句_ (4)名者,实之宾也。_判__断__句_ (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 (7)鹪鹩巢于深林。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 (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_用__在__主__谓__之__间__,__取__消__句__子__独__立__性___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结__构__助__词__,__的__ ③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动__词__,__到__、__往____ 之二虫又何知:_指__示__代__词__,__这__、__此___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_何__以__(_为__什__么__)上__升__到__九__万__里__的__高__空__而__飞__向__南__方__呢__?____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_彭__祖__如__今__以__长__寿__闻__名__,__众__人__跟__他__比__,__不__是__很__可__悲__吗__!_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 译文:_所__以__那__才__智__可__以___授__予__一__官__之__职__、__行__为__合__乎__一___乡__之__人__、__品__ _德__合__乎__一__国__之__君__、__能__力__取__得__一__国__信__任__的__人__,__他__们__自__己__看__待__自__己__,___ _也__就__像__这__蝉__、__学__鸠__、__斥____一__样__。_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含答案)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三章》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恒过(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__)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____________ 委:放弃
B.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__ 池:水池
逍遥游文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 鲲鹏( ) 抟扶摇( )
夭阏( ) 蜩( ) 决起( )
舂粮( ) 斥 ( ) 蟪蛄( )
泠然( ) 数数然( ) 恶乎待(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2)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汤之问棘也是已(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4)而征一国者(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5)此小大之辩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6)而御六气之辩(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7)旬有五日而后反(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意义。
(1)而后乃今将图南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不过数仞而下
(4)彼于致福者
(5)适莽苍者
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海洋上的运输。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野生的马。
(3)腹犹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春天和秋天。
逍遥游(修改版)
再者,前后两处描写的详略不同,内容也有异: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背若泰山”
“抟扶摇而上者”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 庄子常用“重言”(重复之言),加重论说的 分量,加深读者对其观点(小大之辩)的理解, 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表达了庄子自由的哲学观
1.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学鸠,都 是“有所待”的。(待,凭借、依靠) 2.而只有消灭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 无穷,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逍 遥境界。 3.这样短暂的生命才能融入宇宙万物之 间,才可以得“道”。
写作特点:
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 “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如文中的鲲、鹏、蜩蝉、学鸠、斥鴳等。 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 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 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适莽苍者……之二虫又何知”
适莽苍者 之二虫又何知
……的人 宾语前置
到近郊去的人,一天内返回, (回来时)肚子还是很饱的;到百里 外去的人,出发前一宿捣米储食;到 千里外去的人,出发前三个月即储备 干粮。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第一段
鹏鸟南飞:须凭借大风 野马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万物都有所待;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都没有绝对自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庄子》全文
《逍遥游》第一
《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鲲鹏》节选原文与翻译
鲲鹏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1],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助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5]:“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6],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7],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8]: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9],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10]:“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初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第21课《庄子》二则(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21 课《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
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
是则已矣。
【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像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
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
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fh
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像野马奔跑时蒸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
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
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作者简介】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简介】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
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5.2 鹏之徙于南冥 Word版含解析
二、鹏之徙于南冥
“鹏之徙于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述了鹏展翅飞行飞向南海的壮丽画面。文中庄子将大鹏与蜩、学鸠、斥对比,言明小与大的区分,然后由物及人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而算不上逍遥的道理,最终指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并得出“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逍遥:无拘无束,自由拘束。游: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逍遥游”即不借助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限制的自由拘束的巡游。它旨在说明人应当摆脱一切外物的牵累,追求确定自由。庄子认为,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1.梳理积累重要的文言学问,特殊是文言实词。
2.理解庄子对“至人”“神人”“圣人”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并思考庄子人生追求的启发意义。
3.学习体会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技巧。
1.字音字形
①鲲.(kūn)②抟.(tuán)③坳.堂(ào)
④草芥.(jiè) ⑤夭阏.(è) ⑥蜩.(tiáo)
⑦决.起(xuè) ⑧抢.(qiānɡ) ⑨宿舂.(chōnɡ)
⑩蟪蛄
..(huìɡū) ⑪蓬蒿.(hāo) ⑫数.数然(shuò)
⑬泠.然(línɡ) ⑭恶.乎待(wū) ⑮爝.火(jué)
⑯鹪鹩
..(jiāo liáo) ⑰樽俎.(zǔ) ⑱庖.厨(páo)
⑲姑射.山(yè) ⑳疵疠
..(cī lì) ○21瓠.(hù)
○22呺.然(xiāo) ○23掊.(pǒu) ○24不龟.手(jūn)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北冥有鱼》含答案
4 北冥有鱼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亦若是.则已矣( )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
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4.以下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恃”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新
高二语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助你金榜题名!
1.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真;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
第1页/共10页
仞而下,飞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部编八下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原卷版)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1)北冥有鱼________
(2)其名为鲲________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其翼/若垂/天之云
D.其翼若/垂天/之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语文考试,我们班不及格的人数总算减少了近一倍。B.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C.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D.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使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原文及简短翻译
逍遥游原文及简短翻译
1.《逍遥游》原文,翻译和内容
【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枪榆枋(24)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逍遥游》修改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 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宾前 凭什么 代词 它 这样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
每月最后一天 第一天
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
把…当作…
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
六、《庄子· 逍遥游》中的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 逍遥游》。北冰洋里有条鱼, 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 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 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 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 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来,人们把一个人有远大的前途叫做鹏程万里, 把仕途顺利称为扶摇直上。唐朝诗人李白曾说:大鹏一 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国领导人有起名为万里 的,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取鹏程万里的意思。
所以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
宾语前置 没什么可以阻挡他 名作动 往南边飞
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理解:为什么谈舟和芥?. 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 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 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 行.这就是鹏鸟的“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万物都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 •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 待”,都是不自由的,只是所待有大小而已。
参考译文: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
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 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 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 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 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 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 海之外。他的神情始终凝定,不散不乱,使得世间万物不 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 不可信。”
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 有聋与瞎吗?智慧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 那位神人,他的功德,体现在能将万事万物融为一体,世人祈求 天下大治,他们怎么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成回事!那 样的人呀,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 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 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
品悟“一笑”
蜩与学鸠为何笑鲲鹏? 形体硕大无比 鲲鹏的形象: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鹏鸟南飞的条件? 六月之息 蜩和学鸠的话说明了什么?
它们觉得自己随心所欲,想飞就 飞,飞得不高也没所谓,相当的 自由。而不理解鹏为何要花如此 大的精力向南飞,而且还受到种 种的制约。
蜩与学鸠笑之
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
• 反对。“之二虫又何知!” • 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 比喻说理。(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无 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都需要吃饭;无 论是鹏还是蜩,都有所待,都是非逍遥的。 • 课文还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 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 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想告诉 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 界的人呢?”——
重实而不重虚名的人
(这一寓言,主旨是“圣人无名”)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 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 “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 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品悟“二笑”
斥鴳为何笑鲲鹏?
•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 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 奚适也?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 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 也。 在斥鴳眼里,翱翔于蓬蒿之 间和“绝云气,负青天”的 大鹏同样逍遥,又何必舍近 求远呢?
斥鴳笑之
对于斥鴳,庄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听课文朗读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蜩蝉 tiáo míng
kūn tuán xǐ ào jiè è xuè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yà n líng rè n hāo
归纳第一段
忘掉自我,不拘外物,恬静自适。 忘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去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庄 子 列 宋 仕 蜩 鸠
笑
鲲 鹏
斥
鴳
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算“逍遥 游”) 怎样才算“逍遥游” 提出主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此境?
• 反对。此小大之辩也。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一、二两段中穿插了几乎相同的“蜩鸠笑鹏”和 “斥鷃笑鹏”故事,有何用意?
• 一则为了对比衬托出鹏的形象的高大;二则则可以造成 行文的波澜,正可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也是庄子 行文惯用的“以重言为真”。(“汤之问棘”) • 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 理,举了哪些例子? • 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
藐姑射之神
Fra Baidu bibliotek
“祈” 分分: “纷” 蕲:
活用词:惊恐: 以……为惊讶、震惊 句式: 1、肩吾问于连叔。 状语后置 2、吾闻言于接舆。 状语后置 3、物莫之伤。 宾语前置
“言”外之意:
• 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想告诉我们 • 世界上的事物无所谓大小或好坏,关键看是什么人在用, 同一样东西,如果是那些智量大,见地境界高的人去用, 那么它就会有无穷大的作用,相反,如果是那些,被自 己已有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隶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蔽塞和拘囿的世俗之人去使用,那么它将一无是处。 因此 • “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至人。无己 就是不被自己已有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隶属于 自己的东西所蔽塞和拘囿的高境界,大智量的人。 • 深化主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 • 事物无论大小皆有用,但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 无困苦,因而无用就是大用。
果我接受了你的帝位)我岂不就是个虚名吗?
人生的境界各自不同,不管别人怎么样才觉得了不起, 我,只需要我现在的这个舒服的境界。
实
你为天下人当了几十年的家,现在累了不想做了,许 由说:“我呢,对不起,不会做饭当家,只会像神父、 法师一样念经诵佛,各有一行,所以‘尸祝不越樽俎而代 之矣’”
“言”外之意:
鹏之徙于南冥也
庄子
“文哲大师”、“逍遥之祖”
名 周 , 战国 时期 宋国蒙 人,著 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 道家学派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 为 “老庄”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清静无为 。在 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 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 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 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自然万物有所待 (物)
宋荣子:犹有未树 列 子:犹有所待
(大鹏)
世人皆有所待 (人)
恶乎待哉
逍遥游: 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无己,无功,无名
感知大意 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
一共有三处。 蜩与学鸠笑之 斥鴳笑之 宋荣子犹然笑之
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 是鲲鹏。 第三个“之” 所指对象,是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蜩和学鸠还有斥鴳 为什么要 笑大鹏呢?而宋荣子为何又 要笑那些当官的人呢?
(《逍遥游》)
请在文中划出最能体现寓言中主人公许 由思想观点的句子。
参考译文: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
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 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 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 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居 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 我自觉心里不安,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 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 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 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 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 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 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 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开头的两个比喻很有道理,一个是比方一个很了不起 的人,如日月的光明。另一个比方是说,人有功德,在这 个社会世界,就像天上的大雨下来了。
名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一个人的名 声,只是实际行为的附属品(即有了实际的功劳,名声
才有实质性的意义,言外之意说,如果少了事实上的功劳作为名声
的基础,那么所谓的名就只是个没有意义的虚名而已), (如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 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 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热。是 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参考译文: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
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己任呢!”
“言”外之意:
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想告诉我们 “什么样的人才能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 呢?”——
不求功,不居功而反有惠及苍生的大功。
(这一寓言,主旨是“神人无功”)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 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 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 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 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 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 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 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 心也夫!”
品悟“三笑”
“宋荣子犹然笑之”中的“之”指代谁? 四种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宋荣子为何笑这些人? 因为他们心系功名,为名所累, 为利所困,算不上真正的逍遥者 对于宋荣子,庄子又怎么看? 否定。 宋荣子犹然笑之 “斯已矣” “虽然,犹有未树也。”
• • • • •
列子算不算逍遥者 ? 不算。“犹有所待者也”。 真正的逍遥者是怎样的?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无己,无功,无名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P85)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 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 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 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 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 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 之矣。”
找出第二段的论点:
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对比论证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朝菌 蜩鸠 斥鴳 鲲 鹏 蟪蛄 冥灵 大椿 彭祖
众人 总结: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 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 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小结第三段
四类人:犹然可笑
(蜩、学鸠、斥鴳)
尧让天下于许由
• 重点字词
合时宜的 • 时: 致:交还 辛劳 劳: 做天子 立:
• 活用词:
• 尸: 在其位而无所作为。名作动 巢: 筑巢。名作动
• 句式:
• 鹪鹩巢于深林 状语后置
重点字词: 当:适用 犹: 好像 极: 极限,边际 乎:在 凝:专注 以是: 认为这些话 之人也: 这 通假字:
“邈” 藐: “诳” 狂: “汝” 女:
参考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 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 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 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 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 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 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 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 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 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 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 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 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 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