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信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浅析王志信民族艺术歌曲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
浅析王志信民族艺术歌曲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作者:樊宇红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05期摘要:王志信先生经过长期努力探索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民族声乐作品。
他的作品题材类型风格多样,旋律特点优美流畅,富有亲切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很大的艺术魅力。
曲式创作借鉴外来的作曲技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被广泛传唱,并且受到声乐艺术理论工作者的推崇,他的作品演唱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本科院校教学及音乐会演唱常用曲目,他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创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民族声乐;创作特点;歌唱艺术一、人物简介及创作了历程(一)人物简介王志信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指挥家。
从20世纪以来,他创作的歌曲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民族声乐创作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与词作家刘麟先生一同走遍了中国各地,积累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对我国的名额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创作了一系列的民族声乐作品,在音乐领域上有着很大的成就,获得了很多个全国性的奖项。
创作了如《木兰从军》《孟姜女》《昭君出塞》《遍插茱萸少一人》等优秀的民族代表作品,为我国民族歌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大的贡献。
(二)创作历程1958年,王志信考入中央歌舞团成为一名民族合唱队队员,受李焕之老师的影响,进行了钢琴伴奏学习,接触了很多声乐作品,这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3年,王志信创编了一首女生合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随后在特别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又自学了交响配器法,对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973年—1974年,北京的群众业余文艺活动十分流行,王志信先生很积极的参与了的各个单位的音乐创作和节目排练,那段时间对他的创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1981年王志信顺利的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在学校进行认真学习,有幸师从于杜鸣心老师学习和声、曲式分析、复调及作曲理论。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王志信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声乐作曲家,他的作品涵盖了歌剧、声乐独唱、室内乐等多个音乐类型。
在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特点。
王志信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音乐特色。
他秉持着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创作理念,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他的歌曲中常常能够听到古老的民歌旋律,古典的音阶模式和传统的音乐表达方式。
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让人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感。
王志信的作品富有情感张力。
他在作品创作中注重表达情感,追求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他善于捕捉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将这种情感具象化。
他的作品常常充满着激情和感动,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王志信的作品非常注重演唱技巧和音乐形式的完美呈现。
他的作品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
他在作品创作中注重形式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追求音乐的完美呈现。
他的作品通常采用严谨的乐曲结构和独特的音乐形式,赋予演唱者更多的表现空间,使得作品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
王志信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深入研究音乐与美学的关系,追求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音乐,传达出思想和情感,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通过音乐的力量传递出他对于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具有中国音乐特色、情感张力、演唱技巧与音乐形式的完美呈现、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他的作品在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中国声乐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王志信是一位具有悠久历史的声乐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乐迷和音乐评论家的喜爱。
他的声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他的音乐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进行浅析。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在旋律方面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
他擅长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来打动听众,使人们对他的音乐无法忘怀。
他的旋律设计富有层次感,旋律线条流畅,旋律变化多样,既有高亢激昂的部分,也有柔美婉转的部分,整体旋律设计富有张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节奏方面,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节奏元素,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音乐节奏明快有力,富有激情和活力,同时又不乏柔和细腻的部分,节奏运用得当,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有趣。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他善于表达深沉、细腻的情感,能够通过音乐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听众分享。
他的音乐充满情感,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听众的共鸣。
无论是愉悦的情感还是悲伤的情感,他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既有热情奔放的部分,也有细腻感人的部分,情感表达丰富多样,令人难忘。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还体现在和声、器乐配器、曲式结构等方面。
他运用和声处理得当,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器乐配器运用得当,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有趣,曲式结构设计合理,使得音乐更加凝练和完美。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是多方面的,他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多彩的节奏、深沉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和声、器乐配器、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精湛处理而蜚声国际。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传颂。
浅议王志信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
、
创作 形式 及 内容 的多样 化
我 国是 一个 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仅汉族 民间音乐就 因地域 、人文 、环境的不 同而各具特 色,这也 使王志信 的创作呈现 出多样化 的特 色。 1 .传统 民歌改编 。传统 民歌是我 国音乐文化宝库 中的瑰 宝,它也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源泉。在不 同时代、不同音乐工作 者 的收集 、整理、去芜存精 的努力下 ,各地、各 民族 民歌异彩纷 呈,再一次焕发 了魅力 ,但是 随着群众欣赏要求 的提高 ,随 着歌唱者演 唱技 巧的提 高,许 多现 有的二句体、四句体或单乐段 的民歌 ,已略嫌单 调,对 于演唱者来 讲,因为音乐语言 的简 略 ,兼之又有 多段歌词 ,难免有简单重 复之 感。这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民歌的流传 。 王志信 以原 民歌 的曲调 为基础 ,对歌 曲运用扩展 、变奏等手法,使原有的 民歌作品变得丰富 ,使演唱者有 了更 大的发挥 的余地 。他根据 陕北民歌 《 兰花花 》改编的歌 曲 《 兰花花 》 ,便是其 中非常成功 的一例 。原 曲是单乐段四句体,共有多段词 , 是一首叙事性歌 曲,表现一位 陕北少 女兰花花抗拒封 建势力,不惜 以生命为代价 ,追求真挚爱情的故事:
.p R
np H
复
.p e
唧 ,
丰 兰
当
户
织 ・
在作 品
挽 强
弓
,
蹿
陆
马
蹄
惫
,
挥
剑
捕
强
弓
蹿
陆
马
蹄
髓
马
在作 品接近结尾处 ,作者浓墨重彩 ,用宽广抒情的笔触描绘 了战后归乡、重还女儿妆的木兰新形象,极富感人魅力:
中国艺术歌曲《昭君出塞》艺术分析及演唱处理
8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7全曲共101个小节,其中前17小节为前奏部分,该部分以九拍缓慢的和弦织体结构将我们带入西域风情,同时运用16分音符的快速弹奏模仿琵琶的轮指弹奏手法,使其营造出王昭君心中的不安与纠结。
从第9小节开始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上由弱渐强再由强逐渐向弱过渡。
在经过一番强弱对比后引出歌曲主题。
18-42小节为乐曲的第一乐段(A),在该乐段中多以抒情、流畅性的分解和弦为主,而第二句主要以短促紧凑的柱式和弦为主,因此前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突显情绪变化。
而在本乐段最后一小节和下一乐段的第一小节之间出现一个刮奏,刮奏在此处起到了连接上下两个乐段以及烘托情感急转的作用。
第二乐段开始之前出现11个的小节间奏,在间奏中以柱式和旋为主,速度也在刮奏后由88突然加速到144,并多次运用小附点和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增加律动感,其中反复出现的“5 4 3444”模仿出马蹄声的音效,使其营造出热情奔放、策马奔腾的景象,同时为下文欢快的场景做铺垫。
在音乐进入主题时巧妙的运用到同主音转调,从d 羽雅乐转到D 商六声调式,并主要延续柱式和弦的织体结构很好地将间奏与音乐主体相连接。
第二段与第三段(也是再现段)之间用四个“啊”作为连接部连接下文,并运用蒙古长调为基础衔接音乐情绪。
同时,该段音乐织体以柱式和旋为主旋律和旋为副将全曲推至高潮。
虽同为柱式和旋,但与前一乐段相比本乐段更加细腻且富有张力。
(二)歌词分析词作者刘麟在进行创作时没有过多的讲述王昭君的怨恨,更多的是站在不同视角下将王昭君的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以及舍生忘死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第一段开始部分“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马上弹。
”中便以他人视角表达出王昭君在即将启程之际对家人、对故土的不舍之情,只得寄情于琵琶以表离别思乡之感。
前一句表现不舍而下一句“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就清晰地表明世上本无儿女私情,有的只是朝政国事,“从此长城无烽烟,无烽烟”这也更表现出王昭君此次远嫁的决心。
王志信声乐作品演唱中四个关系
王志信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四个关系摘要王志信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他的作品运用了为人赞叹不绝的辩证关系。
就像为提升作品韵味而应该把握好的“言从于歌”与“歌从于言”的高度融合;“味”的特殊美与唱的规范美的关系;“媚”与“刚”的咬字基调;以及冷与暖、强与弱、断与连的语气对比等,这些相互对应着的关系,当为每一位歌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王志信声乐作品演唱关系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在王志信声乐作品演唱的实践中,从开始、展开到收场,所经历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歌者声情所运用的每一处,都需要尽可能地把演唱的各种辩证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对待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声乐作品,它们的演唱实践中有共性规律,也有个性不同,下面对演唱好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几个辩证关系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歌从于言”与“言从于歌”的高度融合基于普通话规范的考虑,传统声乐演唱理论要求每个字都要唱得饱满,每一字音都要正确,以此来表达歌曲本身所蕴含的情感。
演唱中语音不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服从于旋律,即所谓的“言从于歌”。
但是,这条似乎应用于所有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法则,却因“民歌新编”的出现而略显力不从心。
王志信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传统民歌都是吸取戏曲元素创作的歌曲,这类作品的某些唱段却需要“歌从于言”,即在某些字眼上无须过多地追求其正确发音,而是从地域风格上来整体把握,以凸显和维护该作品所应有的语音美,作品中的旋律乐汇,主要受语音的制约。
可以这样说,对这些地域性风格十分明显的声乐作品,就个体而言,它是审美的个性,从社会意识上来说,它又是一定社会范围的审美共性,体现了某个群体主观上的审美感受,同时它又是客观存在的被普遍认同了的审美心理。
可以断定,在演唱这类作品时,如果脱离了它的语音美,首先它就会失去它在艺术形式上的人民性和群众性。
王志信许多作品之所以能够青春永驻,这也离不开他与词作家刘麟的合作。
乔羽曾为他们的《母亲河》题词说:“词与曲犹鸟之双翼,双翼俱健,鸟乃高翔,词曲俱佳,歌则久远,刘麟、王志信二君之成功合作,堪为佐证。
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研究
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研究摘要王志信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其创作扎根于民族音乐沃土,体现出民族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曲风。
目前对于王志信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润腔技巧的运用、题材和体裁的评述和选择等方面,本文从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声音运用、速度快慢、力度强弱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演唱者更好地演绎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引言王志信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十六岁入中央歌舞团,两年后进入新建立的中央民族乐团至今,历任声乐演员、钢琴伴奏、作曲、指挥等职。
数十年来,王志信致力于民族音乐研究,创作了一批喜闻乐见的民族声乐作品,如《木兰从军》《孟姜女》《兰花花》《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入教材,或多次用于音乐会、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而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歌唱演员,并出版了书籍《母亲河》和教学光盘《民族声乐教学》。
一王志信作品演唱风格的把握若想演绎好歌曲,首先要对歌曲的演唱风格有所了解。
王志信在民族声乐创作中,将许多民间音乐元素融汇在其作品里,对于进行二度民歌创作的演唱者而言,务必抓住作品民族风格特点,并领会创作者意图,熟悉创作素材。
1 原生民歌改编的歌曲当演唱者演唱王志信改编自原生态的民歌歌曲时,务必把握好其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风格,且把它恰到好处地融进整个作品的演唱中。
只有掌握了王志信改编的原生音素,方能将作品中交融的不同音乐元素贯通一体。
比如,流传于陕北延安及绥德等地区的陕西民歌《兰花花》便是传统的信天游。
王志信编创第一部分时,基本采取了原民歌曲调,仅把原曲2/4拍改成4/4拍,因此强化了旋律的开阔感与赞美性。
为了便于适合更多人演唱,王志信把原降b调改为g调,而未影响《兰花花》音调嘹亮、高亢的特点。
所以,演唱作品时,遵循科学发声此共性基础上,需善于吸收传统的山歌演唱的艺术特征,保持原民歌音调的演唱风格。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王志信是中国著名的声乐家、歌唱家和作曲家,他的声乐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
本文将从歌曲主题、音乐形式和表达手法等方面对其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进行浅析。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主题丰富多样。
他的作品涵盖了民族歌曲、戏剧音乐、影视音乐等多种类型。
民族歌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将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创作了《我的祖国》、《黄河大合唱》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曲。
他还创作了一系列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歌曲,如《茉莉花》、《雪绒花》等,这些作品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家乡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音乐形式多样。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音乐形式,而是结合自身的音乐理念和审美观点,创造出独特的音乐形式。
在《黄河大合唱》中,他将合唱、独唱、二重唱等多种声乐形式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庞大而壮丽的音乐场景。
而在《雪绒花》中,他采用了小组合唱的形式,让不同声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细腻而动人的音乐画面。
通过这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他实现了声乐作品与文词内容的有机结合,使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表达手法独特。
他在作品中注重音乐与情感的融合,通过声乐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将作品中表达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听众。
在《泱泱大风》中,他通过高亢激昂的嗓音和饱满的音乐热情,表达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而在《雪绒花》中,他用轻柔、细腻的声线演绎出雪花飘落的景象,表达出对纯洁和爱的渴望。
他还善于运用音乐技巧和声乐表现手法,如音乐装饰、颤音等,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感。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具有丰富的主题内容、多样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表达手法。
他通过将民族音乐和声乐艺术相结合,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为中国声乐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也展示了自身音乐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王志信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声乐创作家,他的声乐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作特点而广受好评。
本文将从旋律、节奏、和谐、主题等方面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进行浅析。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在旋律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他善于运用西方音乐的和声理论和技巧,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充满东方韵味的旋律。
他的旋律优美而富有张力,既有中国民歌的婉转悠扬,又有西方古典音乐的庄严肃穆。
他还善于利用音乐的重音和节奏感,为声乐作品增添了动感和活力。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在节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变化多样的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有的作品节奏明快活泼,有的作品节奏稳定流畅,有的作品则以复杂的节奏变化和多样的节拍组合形式来打造氛围和效果。
他的作品节奏感强烈,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还在和谐方面有独特的创造。
他的作品和谐既包括旋律上的和声配合,也包括唱词和音乐之间的和谐统一。
他注重音乐的整体结构和完美的音乐形式,追求和声的丰富和层次感。
他还善于将选用的唱词和音乐搭配得恰到好处,使整个作品的和谐度达到了极佳的效果。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在主题上寓意深远。
他的作品涵盖了爱情、人生、生命等普遍的主题,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表达了他对于这些主题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情和哲理,既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又能让人们产生深思。
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旋律、节奏、和谐、主题等方面。
他的作品兼具东方与西方音乐元素,旋律优美且富有张力,节奏感强烈且变化多样,和谐度极高,主题寓意深远。
通过这些创作特点的运用,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既能够打动人心,又能够让人们对音乐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欣赏。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王志信是中国当代知名音乐人,他的声乐作品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他对声乐音乐的创作总是能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因此也获得了很多乐迷的肯定。
在他的声乐作品中,有很多独特的创作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在音乐界有着独特的地位。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中的旋律非常优美。
他擅长运用各种不同的音符组合,给人一种美妙动听的感觉。
无论是慢歌抒情或者是快歌欢快,他总能让旋律穿梭于歌曲之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善于利用和声编配,使得歌曲听上去更加丰富多彩,旋律更加立体。
而且,他的旋律设计总是紧扣主题,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种旋律的优美,也正是王志信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中的歌词精美优美。
他善于运用优美的词藻,表达出深情的感情,而不显得刻意矫情。
他的歌词总是能够将情感真挚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他擅长在歌词中运用修辞手法,让歌词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入人心。
无论是描绘山水的壮丽,还是展现人生的沧桑,他总是能够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最深刻的意境,让人感到震撼。
他的歌词精美优美,也正是他的作品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中的演唱也非常精彩。
他有着非常好的嗓音,无论是高音、低音还是中音,都能够轻松驾驭。
他注重演唱技巧,擅长情感表达,总是能够将歌曲中最深刻的情感表达出来。
不管是悲伤忧愁还是欢快喜悦,他总能够在演唱中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震撼。
他的精彩演唱也正是他的作品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主要有:优美的旋律、精美优美的歌词、精彩纷呈的编曲和精彩的演唱。
他的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入人心,受到了许多乐迷的喜爱。
希望他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作品,为音乐界带来更多的精彩。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王志信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编曲家和声乐家,其声乐作品在中国流行音乐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第一,抒情主题和简单的旋律
王志信的作品以抒情的主题为主,他通过简单的旋律表达了情感上的深刻触动,将音乐与人的情感紧密融合。
例如《童话》、《北方的女王》等作品都是以深情的爱情主题为创作核心,使得听众在欣赏的同时产生共鸣。
第二,独特的编曲手法
王志信的音乐风格不拘泥于传统,他的编曲手法也比较独特,常常采用各种新颖的音响处理技术去丰富歌曲的层次和节奏感。
例如他的《缘分一道桥》一曲中,不断变化的和声和独特的音符重复和衔接,为歌曲注入了一种奇妙的力量,使其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感。
第三,贴近大众喜好
在音乐节奏、歌词等方面,王志信的作品都十分贴近大众的喜好。
他善于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并将之融入音乐中,使得歌曲更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贝加尔湖畔》一曲,歌曲中探讨了当时中国的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移民风险,表达了人们在追寻生存空间时的苦涩和难舍。
第四,注重细节的把控
王志信在作品中几乎是一丝不苟的,他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例如和声的设计和表现、音符的安排等,均表现出他高超的音乐功底和认真的态度。
在他的《阿里山的姑娘》中,创造出种种音响特效,极富感染力的旋律,与简单明了的情感诉求融合在一起,使得听众不禁为之心醉。
总之,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他通过三个方面的创作特点:抒情主题和简单旋律、独特的编曲技法和贴近大众喜好、注重细节的把控,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歌曲,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魂。
论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B 7 矗8 5 I B 7 8 L 青螋嫂 邦十 2 五答莹瓣 蓐 3 . 正月重拜十 t 三 班子 个 5 兰花花嚣十 蓝蜓缱, 田筐 诡 魄 采, . F 并痒.
e-十宥 一蓝唯 二 两东 张 憷 襻 里 有 谩 3一毫采 曼 羹 毋 薰斑 手 西 快 砖 I 上完 不
穆 朗玛 》、 《 中 国 的 春 天 》、 《 遍 插 莱 萸 少 一 人 》 等 , 占诗 词 题 材 的 《 七律二首 ・ 送 瘟 神 》、 《 不 辞长 作 岭 南 人 》 等 , 以及 借 物 抒 情 题 材 《 送 给 妈 妈 的 茉 莉 花 》、 《 荷 花 梦 》、 《 梅花吟》等 。 他 的 作 品 选 材 严 谨 、 特 色 突 出 、 民族 文 化 底 蕴 丰 厚 , 同时 在 思 想 性 、技 巧 性 方 面 都 能 与 时 俱 进 , 他 善 j : 借 鉴 民歌 的 曲 调 、传 统 曲 艺 和 戏 曲 的 唱 腔 , 同 时 大 胆 运 用 现 代 作 曲 技 巧 ,作 品 结 构 庞 大 , 曲 式 结 构 复杂 ,情 绪 对 比强 烈 , 使 他 的 作 品 具 有 民族 性 、 时 代 性 、 多 样 性 , 这 也 是 王 志 信 民族 声 乐 作 品 独 特 的 艺术 风 格 。
l 鐾
论 王 志 信 民族 声 乐 作 品 的 风 格 特 征
路 敏
( 山东女子学院,I 【 J 东 济南 2 5 0 3 0 0 )
摘 要: 王志信是 中国当代 歌坛一位很有影 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 具有丰富的 民族 内涵和浓 郁的地方特色,而且 又体现着强 烈的时代气息 。同时,王志信 在创作旋律时 又特 别注重演 唱者的发挥 ,极 大地促进 了我 国民族声乐艺 术 的发展。他 的作 品结构庞大 ,曲式结构复 杂,使他的作 品具有 民族性 、时代性 、多样性 ,这也是王 志信民族声 乐作 品独特 的艺术风格。在 众多的 民族声 乐作品中 ,王志 信的作品被演 唱者不断传唱 并广泛流传 。作 为当代杰 出的作 曲 家代表 ,他 的创作丰富 了民族声乐 艺术 的宝库 ,对我 国民族声乐 界有 着较大的影 响。研究王志信 民族声乐作 品的风 格对民族 声乐作品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撰写希冀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关键 词 : 王志信 :民族 声乐;风 格
最新-王志信歌曲的艺术风格综述 精品
王志信歌曲的艺术风格综述浓郁的女性色彩欣赏王志信的叙事歌曲,我们很容易发现存在于王志信叙事歌曲中浓郁的女性色彩。
王志信的《木兰从军》《孟姜女》《昭君出塞》以及《兰花花》等作品中都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在歌曲中将她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就《木兰从军》来看,王志信在作品的开头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深居内阁、足不出户的大家女子,婉转的音乐,缠绵的曲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倚窗望明月,仰天长叹息都将花木兰柔美的女性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伴随着曲调的渐变,铿锵有力的节奏,快速的曲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挥剑挽弓、驰骋沙场的木兰的形象,由之前的柔美女子到英姿飒爽的军人,将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伴随着抒情音乐的缓缓倾泻,木兰又重新换回了女儿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通过这首长达十四分钟的叙事作品,王志信成功地将木兰忠孝的气节以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留在了人们心中,而这也体现了王志信对于女性情感的深入了解。
《孟姜女》作为王志信歌曲中的另一个形象,与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具有明显的不同。
王志信在《孟姜女》的创作中,多是通过在小调柔美的风格上进行歌曲节奏、调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大胆将戏曲润腔与其进行了结合,为观众刻画了一位质朴、柔情似水,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古代女子形象。
《昭君出塞》同样也是王志信叙事歌曲中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作品通过更为直白的、简单的方式,讲述了昭君为了国家的安定以及和平,并不是迫于压力为迎合匈奴而进行的和亲。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将先进的文化教授给匈奴,促进匈奴生产发展,为国家的和平以及人民的安定作出伟大贡献的光辉的女子形象。
不同于之前的古代女子形象,《兰花花》中,王志信则是通过兰花花独具个性、性格泼辣的陕北女子形象,以及一些曲艺手法的加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虽然泼辣,但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勇于和封建的婚姻制度作斗争的人物形象。
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及演唱技法研究
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及演唱技法研究作者:王燕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王燕[ 内容提要 ] 王志信是当代乐坛学识非常渊博的作曲家、指挥家,在他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非常优秀的民族歌曲。
王志信歌曲的创作,是以广泛采风为根本前提,他的民族声乐作品中饱含了浓郁深厚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积极借鉴和汲取了西方音乐创作的很多技法,本文将重点探讨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及演唱技法方面的问题。
[ 关键词 ] 王志信 / 民族声乐作品 / 风格 / 演唱技法 / 研究中图分类号:J6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8)02-0093-5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王志信创作了多首民族声乐作品,而且很多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并在不同级别的民族声乐比赛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传唱度,同时还有很多作品被收录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曲库中。
王志信对民族声乐的创作热情、灵感来源都离不开其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现实生活的热爱、观察、思考以及责任感,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使得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中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突出的时代性和民族风格的地域性,并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唱和喜爱。
另外,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中,汇集贯通了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戏曲曲调以及西方优秀音乐艺术技法等,这种巧妙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对我国传统艺术进行了开拓创新的发展。
一、王志信及其创作概述王志信是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1942 年出生于河北,从小就热爱音乐,并逐渐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其以后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王志信创作了大量高水准且被广泛传唱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其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而且旋律十分动听悦耳,作品所传达的意蕴和意境也尤为深远。
王志信声乐作品之所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作品中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多元化的创作素材。
在他的众多民族声乐作品中,他把传统音乐所具有的特色与现代先进创作手法进行了融会贯通,将各种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
王志信声乐作 品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
■ 董家 永
【 摘 要】: 王志信作 为2 0 世 纪8 0 年代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其声乐作品丰富 多样 ,很 多作 品被广 为传唱 、 经久 不衰 。王志信创作 的声 音作品大都结构 宏大 ,题材丰 富 、音域宽广 ,对 演唱者的演唱水 平要求较高 。本文通过
颂》, 其音 乐气势宏大,思想 内涵丰富 ,表面上歌唱 了牡丹花 的高贵 与欣欣向荣,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 国家繁 荣昌盛 的歌颂 。 ( 三 )新鲜的时代特征 艺术作 品就 是 一个 时代 的缩 影 。每 个 声 乐作 品 只有 与 时代 的 步伐 紧扣,才能值得 人们去鉴 赏和 收藏 。因此 ,每一部声 乐作品 的 创作 ,都应该注入 时代性 的审 美特 质 。王志信 的很多作 品都带有 明 显 的时代性 。他 的作 品不仅展现 了新时代 的风采 ,也体现 了对未来 的期望和 向往 。王志信声 乐创 作过程 中,在 时代性这一 方面表现 比 较突 出的作 品有 《 中国的春 天》、《 我 的珠穆 朗玛 》、《 可可 西里 的 故事》等 。其 中 《 可可西里 的故事 》创作背 景为2 0 0 0 年 国家为 了保 护濒临灭绝 的藏 羚羊 ,而 成立 了三江源 自然保护 区。王志信利用 生 动、真实 的叙述 风格 ,揭示 了藏羚羊 的处境 ,从而 呼吁人们 团结 起 来 ,用爱保 护那些濒危动物 。王志信会将 一些具有 时代 特征 的事 件
声乐作 品 ,无论是 从所 有作 品的整体 来看 ,还是 从单个 的经 典作品 来看 ,都具有其独特 的创作个性和 思维特征 。首 先从王志信声 乐作 品的整体 特征来看 ,其创作思维 既活跃又严谨 ,它对我 国传 统的 民 族声 乐曲 目进 行了 “ 翻新 ” , 从而打开 了我 国声乐创作 领域 “民歌改 编 ”的全新局面 。王志信还积极 的将一些带有地 方特色 的曲艺元素 吸收到其创作 当中 ,使声乐作 品的抒情性 、叙 事性和戏剧 性得到完 美 的融合。在 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 孟姜女》; 其次是从王志信 的声乐作 品创 作思路分析 ,其作品突 出的表 现出 了王 志信 独特 的创 作思想 。王 志信采用丰 富的民族 民间音 乐语 汇 以及巧妙 的构思 ,对
王志信音乐作品风格研究
法都是民族性创作 的一种辅助 。 因为他在对传统 的民歌音调 、 地 方戏曲 、 曲艺音凋素材进行深度挖掘 的同时 , 大量借鉴我 国传统 民歌 、 戏曲 、 曲艺 的多种 音乐表现手法 , 结合运用西 方现代作 曲
曲调 。 每部作 品都是一个完整 的故事 , 有音乐上 的起承转合与华
调性的变化 , 创作 出了大量集 民族性 、 科学性 、 艺术性 和时代性 于一体的优秀民族声乐作 品。
结语 : 王志信的 民族性声乐作 品创作 , 为我们 的民族音乐添 上 了华丽的一 页 , 他 的作品风格多样 , 语言朴实 , 唱来 朗朗上 口, 是优秀的民族 声乐作 品。 可以说 , 王志信创作的民间故事声乐作
各地 民歌 , 曲调 , 创作 了独树一帜的民族声乐作 品。在这篇 文章 中, 笔者主要对王志信声乐作 品的 民族性创作
风格进行研 究。
关键 词: 民族性 ; 创作风格 ; 声乐
中图分类 号 . J 6 0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0 2 — 0 1 2 1 — 0 1
资料。
刻 了解—— 民族风格。无论 是改编民歌或者原创作品都有浓郁
的民族特色 。
( 一 )有机 的选择最有普遍影响 的原生 民歌音调作 为主题 : 如《 兰花花》 的基本 调为小调 , 表现为细腻 , 婉转 , 曲折 的艺术风
2 0 1 年 1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T UR E L I F 风格研 究
展淑蓓 吕云路
王志信的艺术歌曲《孟姜女》的艺术特色与演唱诠释
12 0
梁岷冬 《 王志信 的艺术歌 曲 《 盂姜女》 的艺术特色与演唱诠释》
一
段 的韵致 ,特别是在句尾加 了两小节带哭腔的长拖腔,使结构得到进一步扩 展。第三段 问奏 由 D徵调转为 D羽调 ,使音乐
色彩变得更加悠远 ,旋律逐渐 由级进到 四、五度跳动 ,音乐起伏 跌宕,如泣如诉。随着孟姜女感情世界的不断变化,音乐情 绪也层层递进 。第四段音 乐在 一个全新 的调性 G羽调到最后结束 F宫调 。歌 曲的结尾段 部分是全 曲的高潮 。以上结构及调布 局是作 曲家王志信采取 了具有 民族音乐旋律发展特 点的四、五度近关 系转调 , 又运用 了西洋作 曲技法 中常见的二度远关系转
头流传 ,约形成于唐宋 以前,作为民间时调小 曲约形成于宋元 以后。它的变体遍布全国各地 ,对说 唱音乐、戏 曲音乐 以及 民
族器乐音乐中都有很大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 ,著名词 曲作家刘麟和作 曲家王志信根据江苏 民歌 《 孟姜女》( 谱例 1 ,并 )
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 ,进行 了重新编词 、编 曲,增加大篇幅的歌词和 曲调 ,把一首简单的小调式 民谣发展成为一 首具有浓郁 民族风格,感人至深 的大型声乐作品。 谱例1 :
芷 月 里 柬 足 新 二 月 里 泉
腊 玛 曼
l 。 家 家 禅 洋t
忆 熊
广 , ’ ’ ・
双 双 广
点 红 堰
剑 岛 辱 搬 先;
鹱 洋
冬 月 里 来 鸳 花
来 过 年
孟 l 篓殳
袈 家
爷 里 送 - 寒
中华 民族的音 乐艺术 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它们之间又互相影 响、渗透 、融合,形成了独特 的各种中华 民 族音乐。二十世纪下半叶,民族器乐 、民族声乐的创 作、研 究等有 了一个崭新 的发展。九十年代后,随着进一步对我国传统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王志信,中国著名的声乐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声乐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无论是在曲风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
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曲风上,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民族音乐和西方声乐艺术的元素,形成
了独特的风格。
他广泛借鉴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
音色,将其与西方声乐艺术的表现技巧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声乐曲目。
他的作品既
有古朴典雅的中国民歌风格,也有豪放激昂的战斗曲调,以及抒情深沉的咏史之作。
通过
这种独特的曲风,王志信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之美展现给了世人。
在表达方式上,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强调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
他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注重将作品的情感表达与形象描绘相结合。
他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传达出作品的内在情
感和意象,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他的作品既有婉转动人的抒
情之作,也有激越激昂的战歌之作,充分展示了他在声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独特能力。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还强调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他在作品中广泛运用中国古代文学和
历史题材,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敬。
他深入研究中国传
统音乐和艺术,努力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作品中,展现出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如二胡、琵琶等,使作品更加具有中国音
乐的特色。
通过这种民族化的创作方式,王志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为中国古
典声乐作品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浅谈王志信作品的艺术风格
浅谈王志信作品的艺术风格王志信是现代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广为传唱的声乐作品。
如《孟姜女》、《母亲河》、《昭君出塞》、《兰花花》等。
几十年来,类似中国传统故事文化题材的声乐作品早已涉足,可是很多篇幅短小,曲调单纯。
在题材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冲破的作曲家中,王志信就是其中之一。
王志信的独特音乐艺术风格是值得我国许多音乐学者研究的,尤其是他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再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国,王志信的音乐艺术风格与其他作家相比,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作为一名民族音乐爱好者,在学习音乐作品时先后接触了许多王志信的作品,被其作品风格特点、旋律、情感所吸引,同时为能更多了解他的作品特色,笔者渴望不断对王志信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
在不断学习探究过程中,笔者对王志信的作品产生了强烈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随着对王志信作品学习与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王志信音乐风格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歌曲再创作体裁都是以民间历史材料与风格为主,加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加工,使之更贴切我们的生活。
让歌曲更具有韵味,情感更加真实,让演唱者能更好地诠释歌曲的内涵。
本文就是在了解王志信的多部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作品的特点、风格以及演唱特色,并以《昭君出塞》为例对王志信的音乐作品进行浅述。
一、历史故事《昭君出塞》《昭君出塞》是王志信创作的一首广为传唱的历史故事歌曲,是王志信的创作中一首新现代性的民歌。
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紧紧抓住故事的核心,将歌词与旋律合为一体表现得天衣无缝。
并首次在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演唱,获得广泛的认可。
1、创作背景王昭君是一名汉朝宫女,原名叫王嫱,长得十分美丽又聪慧。
宫女进宫后一般见不到皇帝,皇帝是通过画工画像才挑选宫女。
毛延寿是收取宫女贿赂的画工,谁送了东西就把谁画得美丽。
王昭君并没有像其他宫女一样送礼给画工,所以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特别丑,致使王昭君被打入冷宫。
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发展到一个强盛的时期,因为国家疆土的问题与北方的匈奴不断发生战争,匈奴在不断的战争的影响下,经济逐渐走向衰落。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浅析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王志信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作曲家,他的声乐作品创作特点独特而丰富。
本文将从他的作曲风格、曲风类型和音乐语言等方面来对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进行浅析。
王志信的作曲风格多样化,他的作品涵盖了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等多
种风格。
他在古典音乐领域的作品以歌剧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毛女》和《红楼梦》两部歌剧。
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他也涉足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曲调和乐器演奏在他的
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还尝试过流行音乐的创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的作品
既注重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又能符合当代听众的口味,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音乐语言方面,王志信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叙事风格。
他的作品在保留了
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元素,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
音乐语言。
在他的作品中,旋律优美流畅,既有西方音乐的和声特点,也有中国音乐的音
调特点。
他的作品还注重对声音质感的表现,巧妙地运用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变化。
他的作品充满情感和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志信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作者:达瓦央金
来源:《大观》2017年第04期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王志信创作了大量的民族声乐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王志信善于借鉴民歌的曲调、传统曲艺和戏曲的唱腔,同时也不排斥西方音乐艺术创作因素,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巧,使他的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特点。
不仅如此,他为自己创作的作品编配钢琴伴奏,不仅为塑造音乐形象、丰富音乐内容、深化音乐主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演绎作品内容。
演唱中不但要注意语气、音色和情感表达,而且要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地域性风格特点。
关键词:王志信;孟姜女;演唱风格
一、作曲家王志信的生平介绍
王志信,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42年9月生于河北月亭。
他从小就痴迷于音乐,1958年中央歌舞团面向各地招收会唱民歌的“业余”民歌手,成立能唱各地民歌的合唱队,年仅十六岁的王志信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中央歌舞团,从此接触到更加广阔的音乐天地。
王志信从事艺术工作四十多年,创作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获二十余项全国性作品奖。
由于丰富的民族音乐沉淀,王志信精心创作了一批喜闻乐见的民族声乐作品,如《木兰从军》、《孟姜女》、《母亲河》、《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这些作品都是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和曲艺的素材进行创作的。
由于在民族声乐方面独具特色,因此它的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编入教材,常被用作音乐会、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
同时,由于全心致力于民族声乐教学,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歌唱演员,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一些学生在全国重大比赛中获奖,有的成为著名的歌唱家。
二、王志信艺术歌曲创作特色
王志信的艺术歌曲创作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即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
他提出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的情感抒发。
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第二,歌词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直接选自明家诗作。
第三,往往为指定声部写作的。
第四,钢琴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是同时构思的。
”王志信创作的艺术歌曲大多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
他继承了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艺术歌曲先驱们的优良传统,既尊重欧洲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又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进行自己的创作。
三、试分析作品《孟姜女》
王志信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和词作者刘麟一起合作,将我国一些有特色的原生态民歌进行改编。
王志信改编后的《孟姜女》不仅在歌词结构上将十二月浓缩为四季来表现,在曲调上也做了较大改动,民歌中的十二段曲调一致,但改编后的四段就有四种表现形式。
在旋律线条和速度上改编后的《孟姜女》和民歌都差不多,都属于慢板。
改编后的《孟姜女》的节奏从原来的2/4拍改为4/4,3/4,2/4,不仅节奏变化丰富,还加上了休止和延长音。
王志信改编后的《孟姜女》在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有体现民歌特色的部分,也有戏剧效果的成分。
歌曲的第一段完全是将江苏民歌《孟姜女》移植过来,一样的曲调,一样的歌词:“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
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
”作曲家在此提示要用“稍慢、委婉、哀怨”的情绪来表达,仿佛是一个画外音在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点出了事情的原委,在喜庆的背景下,用“人家夫妻团圆聚”来反衬孟姜女的凄凉。
间奏时的跳音一下将新春的喜庆转到了夏夜的冷清。
第二段的句式相比第一段有了小小的改变:“夏夜里银河飞流星……”节奏上就变得更舒缓,每一句句尾都加上了倚音,尤其是“能重逢”的“逢”加了两小节,就具有戏剧拖腔的效果,在演唱时带着哭腔,表达了孟姜女盼着与丈夫团圆,可这种祈盼又显得遥遥无期,增加了凄凉的韵味。
接下来的间奏由十六分音符紧密排列而成,显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孟姜女在盼望与失望之间的焦虑和无奈。
第三段的歌词在结构上和前两段有很大区别,由七字句、三字句、四字句组成:“九月里来九重阳,菊花煮酒空相望。
落叶飘,秋风凉,窗前月如霜。
我给亲人做衣裳”这一段的曲调由G调转为F调,从第二段的委婉幽怨变为凄凉,在情绪上也和天气变化一样从夏天的热转为秋天的凉,一下进入了低谷。
四、王志信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在王志信民族声乐教学中,他特别强调:要注意歌曲中语气的对比和音色之间的对比,虽然语气不同,起承转合,但不要抑扬对称。
在唱新作品时,首先要正确理解歌词,大声朗读歌词,同时要注意语气的表达,而且要运用到演唱之中。
在《孟姜女》这部作品中,全曲分为四个段落。
第三段中“窗前月如霜”,“线是相思,针是情”等都是采用声断气不断的手法,这种艺术处理方法给歌曲增添了更多情感的内在表达,那种类似于抽泣中的停顿使人更容易的体会到孟姜女的情感,那种凄凉无以言表。
演唱要以“以情带声”。
“以情带声”,顾名思义就是先有情后有声,着重的体现了感情对声音的能动作用,强调了情感在歌曲歌曲艺术尤其是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王志信的艺术歌曲中的优秀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曲库中的珍品,尤其是他的《孟姜女》无论在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美学追求、词曲结合、艺术风格、钢琴写作等方面都是成功的典范。
它是一首民族地域风格极浓的作品,这种在对传统艺术进行深入挖掘并汲取传统艺术营养的精华的同时,把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技巧和艺术精神融入其中的创作手法,既
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产,又从中体现出艺术与时俱进的精神,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演绎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科学的演唱方法,巧妙地运用演唱技巧,同时要善于挖掘音乐作品本体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加完整的完成作品的要求。
通过对王志信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把握的研究,了解了现代艺术歌曲的动态,对中西音乐的把握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贺苗苗.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07).
[2]唐海燕.民族声乐丰富表现力的良好裁体——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J].乐府新声,2008(04).
[3]杨刚.浅谈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J].大众文艺(理论),2009(02).
[4]杨佩侠.浅谈王志信叙事歌曲中多种润腔技巧对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1(01).
[5]王春萌.浅谈刘麟、王志信新创民歌创作特点的现代性[J].黄河之声,2011(01).
[6]唐絮.王志信女声声乐作品的演唱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