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实践第一的观点数学的产生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数学的发展。

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道理。

例如:教学长度单位时,通过介绍古代人测量长度的方法以及目测、步测等方法都存在的缺陷,告诉学生长度单位“米”正是应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在教学分米、厘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当学生发现黑板的长度长过3米而不够4米,不能得到整米数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此时再告诉学生分米、厘米正是这样产生的。

再比如:教学11至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1根小棒,学生必然知道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当左边摆2根小棒时,学生自己就知道了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另外几何知识的教学也大都可以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数一数、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进行教学。

这样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并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道理。

2、对立统一的观点小学数学中充满了许多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多与少、大于与小于、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正比与反比、精确与近似、直与曲……。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揭示矛盾、总结规律,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例如:教材第九册140页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

(1)现在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2))如果每小时多加工4个,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3)前4小时平均每小时加工了24个。

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加工多少小时?这道题中每一小题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及工作总量都在发生变化,题与题之间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

第一题的工作时间减少,那么工作效率发生变化,每小时比原来要多加工一些,这道题便是求平均每小时比原来多加工几个。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人教版新课标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因此数学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

好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可发展空间,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那么如何才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好的问题呢?我认为:一、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比如这样一道题:用1、6、8三个数字和4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要求①一个0都不读②只读一个0;③只读两个零。

如果我们直接出示题目让学生回答,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这个时候可以把问题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使问题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怎么设计呢?陈老师有一个朋友,想买一辆宝马轿车,(投影出示轿车图片)于是他去咨询价格,宝马公司的报价是一个七位数,而且一个0都不读,大家猜猜看,这辆车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紧接着说:“一个月以后,朋友让我陪他一起去买车,没想到他看中的那款车正好在搞降价促销,报价还是一个七位数,但是要读一个0,大家接着猜,报价可能是多少呢?我的朋友和销售人员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一个的合理的价位买下了这辆车,这个合理价位也是一个七位数,但要读两个0,大家再猜猜看,我的朋友用多少元买下了这辆车?二、问题的设计要有要有层次性。

精心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手段之一,教师创设问题要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出奇制胜,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切入,给学生以新鲜感,并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思考。

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整数》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做出以下设计:由小数的计数单位引入新入新课,4个0.1是多少?怎样列式?9个0.1是多少?5个0.01是多少?23个0.01是多少?23个0.001又是多少呢?然后学生讨论交流:这类特殊的小数乘整数在计算时有什么规律?从而得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教学论文背景及意义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本论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意义1.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本论文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为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论文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4. 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目标1. 分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挑战。

2. 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总结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成功案例,分享教学经验。

4. 提出针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四、研究内容1.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分析。

2.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3.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4.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5. 针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3. 实证研究法:收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实际效果。

4. 比较研究法: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优秀做法。

5.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人教版新课标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

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教学质量却原地踏步。

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没有学会学习。

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启迪学法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有80%的例题)这题是在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80%)转化成分数(4/5),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们只要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因势利导,就能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新的问题,也使学生学得轻松,启边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渗透学法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机和活力,还时有学生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让人欣喜不已。

但是,由于固有的惯性,问题依然尖锐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倾向使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慢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课堂上基本不用课本,学生不能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更不必说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探究活动?以下便是我对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既要“说数学”,更要“做数学”在有理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有学生问什么叫整数。

大家都知道对于这样的问题单纯给学生讲整数定义效果不好,不如写一些数让学生把整数找出来效果更好。

其实,我们这样的做法就是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引导一“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

但从大量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来看,不难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让学生说数学比做数学的机会多得多。

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经常看到的是我们很快就清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

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

我们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是因为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

可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

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慢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

对此,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议是:“要把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不断创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从做中学。

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

在这里,“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

从这里,我们还能体验到:改变“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倾向,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说”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有效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探讨人教版新课标关于如何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大家各有见解,然而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要利用有效的方法,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寻找出一套最优的方案出来。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是一段长期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加上合适正确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到学生,使他们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1小学教学现状1.1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是最频繁的,也是最为有效的,但是很多小学,尤其是农村中的小学中,很多老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案,课本就是主讲的内容,而且在做题目做卷子的时候要统一答案,附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有的老师的一本教案可以用到老,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养成了统一的定性思维。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比如说拿出一颗鹅软石,问学生这是什么东西呢,很有可能大家会异口同声回答说是鸡蛋,这就是一种定性的思维。

这种现象是非常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小学生过早地被禁锢在统一的标准里,整天只知道做题,而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衔接,使得学生奋战在题海中,遇到现实中的问题反而显得手足无措。

这就是因为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造成的。

1.2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慢课改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造成了现实生活和课本知识的严重脱节,这也是小学教学现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生活化2.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特点小学教学生活化要求的是课本的内容要贴近日常的生活,举例用一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性碰到的情况,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日常和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更加简洁易懂,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原因为什么要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生活化呢?因为小学生这个阶段学习数学,就是个不断探寻的过程,他们会有十万个为什么来追寻不懂的问题,很多比较活跃的小学生在一道题里就会考虑到其他的问题,也许和题目本身有关,也许没有,这个时候很多老师采取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不去考虑这一点,残忍地扼杀了还在不断发育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析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析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析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人教版新课标一、分层教学的含义1.分层教学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与良性的发展。

教师在教授学生同一内容时,对同一个班的不同知识水平要有相当的认知,并对一个班中不同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的优、中、后进生要以相应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进行合讲分练,最终做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

教师要将学生区别对待,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与思有所进,最终获得提高与各自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灵活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最终做到课堂教学的“分合”有序与动静结合。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与分层布置作业,最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与各得进步。

2.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有三个目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下,每个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与体能等状况都不尽相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认知的多元化因素也决定了学生的发展目标分层,因此,学校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出发的特点,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平行的学生进行分层,争取让学生的个体获得进步,以此最终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象到抽象与由简单到复杂的。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认知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差异,因此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以进行分层的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目标,是为了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并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将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并通过逐步的递进,让学生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4.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

学生都是拥有巨大潜能与个性差异的人,只要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能够改善学生的爱好、情感、动机与注意力,从而让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探讨人教版新课标一、精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率在学生的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讲授速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情况。

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

同时要针对新课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新教材多处以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介绍一个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重视创设新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不易遗忘,从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方法,便于以后使用。

另外,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

课堂上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自我消化一些,独立思考一些,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走入教材、走进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体验体验失败与成功。

教师在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生上进,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真正的课堂气氛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指对那种没有思考性的问题答来答去的表面热闹。

思维总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在数学中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引起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除了与他们对学习某知识的目的、兴趣等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他们有否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这种“愤”和“悱”的情境,即创设存在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情境,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去探求和掌握知识。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1.引导学生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上课时,应引导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VIP专享】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VIP专享】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教师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为从根本上完成素质教育赋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与同行进行商榷。

一、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在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方面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另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勤于思索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自觉检验的习惯等等。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在童年期最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身受益,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与方法,它反映人类智慧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既包括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辩证逻辑的思想方法。

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空间观念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活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活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活动人教版新课标通常我们所说的数学实践活动主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其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课堂学习活动。

但是数学的学习及实践活动是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的。

那么身为教师该如何借助有效而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呢,下面我就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内实践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①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它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同时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形成思维的工具的镜子" ②。

而操作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进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中,让学生通过数小棒、圆片等具体学具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圆等操作方式主动认识分数,都属于操作型实践活动。

又如在"认识物体"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药盒、积木)等实践活动,感知物体形状特征并分类,总结出物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认识记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创新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创新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创新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劳厄曾指出:“我觉得读书最高的境界是,你们毕业离校时把老师教的知识全部忘光,剩下的才是真正成果。

”这个成果就是知识之外的创新的能力,是综合素质。

所以,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由于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继承与创新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果没有个性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学生的知识量变是不可能自然引起创新能力的质变。

因此,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适当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的不是解题过程,公式运用,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关键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对知识创新的兴趣。

二、改变教学形式,培养创新意识取舍有度,有所教有所不教,注重启发式教学,问题该谁解决,就由谁解决,发散的是思维,聚焦的是能力。

因此,应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1.营造“心理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视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发现中学会“发现”。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2.创设打破“常规”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敢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问,从而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成为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

3.创设“质疑”的课堂空间,使学生敢说数学教学也应重视学生“说”的训练,针对某一问题要允许学生有争论,允许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要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对于敏捷思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定义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志,因此我国教育从始至终一直重视数学教学。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数学这门学科的征服者,无数人跌到人学习数学的路上。

当然这跟每个人的天性、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学习方法的影响。

小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感到恐惧、害怕,那是因为现在很多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缺陷,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1.目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1.1被动学习这是现代小学数学学习最严重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仍然沿用小学、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数学教师严重依赖,所有学习都要由教师安排,没有一点主动性和积极性。

普遍表现为数学学习没有自己的计划,全部由教师安排,学生按照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学习,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学习效果差。

学生怕对教师讲授的东西不理解,上课时便都匆匆忙忙记笔记,而对于教师在讲什么东西却浑然不知。

又由于缺失课后复习,则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理解。

1.2忽视基础小学生往往狂妄自大,因此经常会有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出现,他们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自己是“天才”,只要随便学一下就能去解决高难度的问题。

他们往往忽视基本功训练,专门做难题,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果,殊不知,任何难题都是基础知识的堆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解决难题。

1.3学习观念错误现代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了某个知识点以后只要多做题就能巩固和掌握知识点,因此很多同学一下课便寻找相关章节的习题开始训练,搞题海战术,虽然精神可嘉,但效果一般。

因为学生此时并没有真正掌握老师讲授的知识点精髓,看到的知识表象,不能灵活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方法,再去使用才能有效果。

2.小学生有效数学学习方法为了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必须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对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改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人教版新课标一、从多种渠道渗透小学数学思想很多小学数学思想都是教材中没有直接写在课本上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

如果教师没有敏锐的眼光,没有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种习惯,那么,课堂上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在备课环节就要考虑本节课要渗透什么样的数学思想,用它指导着我们的教学。

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哪些环节、哪些内容渗透了什么思想方法,我应通过什么活动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等,应有一个总体设计。

比如,这次在国培学习过程中,我上了一节《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你说,这就是一节基本技能掌握的课,要渗透什么样的思想呢?通过第一次试讲,我发现这里面要渗透的思想就是“猜想验证”的思想、类推的思想和归纳思想。

那么,第二次备课时,我有意识地把这三种思想写进教学目标,并考虑了具体实施的环节。

猜想验证思想体现在:你比划的1厘米对吗?要知道对不对,怎么办?用1厘米的吸管比一比。

你估的纸条长度对吗?怎样才知道对不对?你看,这两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猜和估都只是一个大致的结果,要想知道对不对,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两个环节充分让学生感悟猜想验证的思想。

那么类推的思想又是如何体现的呢?直尺上0到1是1厘米,那么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吗?根据出示的一段就可以找到另外的1厘米长度,这不就是类推的思想吗?根据0到9就是9厘米、0到7就是7厘米、0到3就是3厘米,你发现了什么?0到几就是几厘米。

根据0到1、1到2……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你又发现了什么?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多好的归纳思想的体现!长此以往的训练,还愁学生不会学习吗?正因为我有了这种理念,深刻钻研教材,并把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种习惯,才能设计出这样的课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 新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1.1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目的把握不准确,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性过强,使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创新学习做到举一反三。

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第二,新课改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能力。

因而,教师应该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抽取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小学生的思维依然受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影响。

在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中,他们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然而大量的习题只是机械的去记住解题方法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一是各种运算法则掌握不牢固,计算的速度慢、准确性差;二是数学思维定势严重,缺乏变通,解答问题的方法单一,更是缺乏发散、求异的创新思维;三是数学应用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按照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缺乏自身的想法。

(3)师生缺乏互动。

数学课程充分的锻炼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应该调动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积极进行互动、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新想法以及不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但是在教学中,达不到课程互动的需求,依然遵循着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式教学,因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一般。

(4)片面的课程测评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程测评就是一张考卷即可决定学生对于课程学习好坏的测价,这种测评方法不仅不公平,会让学生在频繁的考试中产生自卑的心里不利于学生时代身心的健康成为,而且还会使小学生逐渐丧失他们的创新思考的能力,他们在应试教育下逐渐养成机械记住解题方法以有效应对考试,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使数学教育事业日趋下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教版新课标.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教版新课标.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教版新课标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是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过于形式化,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此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在情境设计上,要淡化“新、奇、趣”,力求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因此,情境创设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

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用尽心思地创设各式新颖的情境,情境创设的“形式化”严重,削弱了情境本该侧重的“数学化”,其效果反而不利于新知的教学。

案例(一):《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在应用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一一“开小火车”。

这位老师带上逼真的“火车头”头饰,自己当“火车头”,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并且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卡片上的口算题,问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接着这样做。

“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一一“开小火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表而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似乎参与率很高。

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分析问题所在,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虽然注重了形式新颖有趣,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因而,尽管学生很认真地参与了,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结合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灌输知识,这样单方面地教学会降低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数字规律中记忆、联想,培养学生对算式及公式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发现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教材中的公式及概念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习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在进行一二年级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这些数字规律的掌握,可以将乘法口诀表的形成过程用多媒体动态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并且应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如在进行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功能展示世界各国的国旗图片以及我国的各种漂亮的剪纸作品,这些图片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导入课堂内容,问学生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

2应用实物投影,促进重难点掌握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

但通过使用多媒体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消化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

如数学教学中常要用到的旋转、平移、度量等,这些相关知识的演示通过传统的板书方式无法有效地进行讲解,并且降低课堂的时间使用效率。

但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平移、翻转等动态变化过程。

如在进行梯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然后通过操作相关软件来拖动其中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将其拼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直观的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梯形的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或三角形的两倍,然后通过这些观察到的结果推导出梯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强学生对相关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性人教版新课标一、引入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教师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引入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创设情境、研究问题、归纳结果以及实际运用。

小学数学学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出生动的教学场境,然后使学生在扮演场景人物的过程中,思考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体验中创新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

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让学生用红薯切取若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然后再对着较长的棱切得一个个小方体。

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出新知。

这样的认识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教师自身创新精神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自身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可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学校一方面要不断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地学习机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析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然后,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总结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认识及其应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由于四年级是小学生认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的阶段,所以在学习抽象概念时,学生往往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通过具体的实物、图形等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计算速度较慢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速度可能较慢,尤其是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强学生对基本运算的掌握;设置计算速度比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

3. 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但是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标人教版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问题,以新课标人教版为背景,提出一些浅谈性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新课标人教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标人教版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种常见版本。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和完善。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通过改进来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反思可以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提高研究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方法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2. 结合学生的研究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3. 思考和探索改进的方法和策略;4. 实践改进的方法,并及时评估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效果评估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后,需要及时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改进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结论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浅谈性观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有所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新课程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新课程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新课程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人教版新课标新课标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始终的教育价值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课的意义重大,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

一、在亲身实践中感知与数学的联系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

“身份证”是每个学生将来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不但是生活所必须的,同时从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同数字密切相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让学生走出课堂,收集有关身份证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面对这些数学问题,教学中不是靠技术唱独角戏,讲解每一个号码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应用现实生活学习数学,能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乐趣。

2.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

如学习了三角形、圆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在室外进行实地测量,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得到学校教学楼、旗杆、校园内一棵大树、操场上弧形跑道等的高、大小,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在自主中体现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在自主探究从事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况且人的个性品质体现为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实践活动课正是找准了这个“基点”,强调让学生获得自主而创造性地参与各种活动的亲身体验。

也许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众多人可以达成共识,但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和感情态度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人教版新课标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述,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兼顾到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爱玩、好动,即使他们在玩,也能从玩中接受新知识,观察新鲜的事物。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玩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呢?实践证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自觉地探究新知,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的或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自主发现自己周围的事物竟然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去编题目,自己列式计算,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情景化,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去。

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同,教师还可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和故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具,让学生自主观察,让他们寻找教室内的有关数学知识,比如有多少桌子、有多少凳子、有多少小朋友等,还可以带领他们到校园内进行观察,看看校园内还有哪些数学知识,看哪个学生说得又多又好,让学生自主感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
径。

随着教材的改革,很多数学问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初,当教师告诉学生某个问题有很多答案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惊讶。

这时候学生可能是茫然的,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能回答准确,有的学生却偏离了方向,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在努力思考。

这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尤其要关注差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学生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只要学生敢说,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胆怯,动手能力比较差,很多任务都不能自己完成。

学到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去,数学学习不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学习它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每次上课,教师都要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学习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买东西,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给了售货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等这些问题。

这样,在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真正融合在一起。

五、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恰当、合理的作业评语不但能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对一些做得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教师可以在作业下方写上“你的想法真独特”“你是小天才,计算高手!”“你真聪明,教师为你感到骄傲!”对于作业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你肯定还有高招,加油!”对于差生,教师要努力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比如,“有进步,继续努力!”“你很努力,教师真为你高兴,付出肯定会有收获。

”“你努力,你成功。

”“你准行,教师相信你!”“只要坚持不懈,你会给教师和同学们带来惊喜的。

”如果教师坚持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不放弃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
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增强自信,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知数学,他们才能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热爱数学学习。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搞题海战术,或者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更不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