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优质教学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优质教学教案

写作思路要清晰1.梳理文章思路,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展开任务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1913年“我”偶遇牧羊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示例:“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莎莉文小姐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分大小关系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别“水”和“杯”莎莉文小姐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示例:《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壮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学写提纲1.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编写提纲。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纪念白求恩》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新目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纪念白求恩》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新目标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难点:1.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2.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有一位医生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

他为救治受伤的八路军指战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就是白求恩先生。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怎样来赞扬他的美好品质的。

二、介绍白求恩注:可播放视频白求恩,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

曾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医师和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终年49岁(课文中50多岁有误)三、熟记生字与词语1. 派遣( qiǎn ) 狭隘( ài ) 满腔热忱( chén ) 拈( niān )轻怕重以身殉( xùn ) 职鄙( bǐ)视晋察冀( jì)2麻木不仁:指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情意。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四、品读课文1.出示学习目标: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自主感知1】自学内容: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课包括《观书有感》、《春晓》、《登鹳雀楼》、《鹿柴》四首诗歌。

这些诗歌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很难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难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世界。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四首诗歌为例,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原文、译文、图片等。

2.音频:准备四首诗歌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欣赏。

3.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让学生聆听四首诗歌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首诗歌的原文,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

【导语】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警句,了解名⼈读书的⽅法和经验,了解上阅读的重要性。

2.进⼀步认识⾃⼰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步提⾼学⽣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平。

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即使读课外书,绝⼤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

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都沉迷于络,把⼤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络上。

有不少学⽣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络、武侠、游戏等。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图⽚导⼊ ⾸先请同学们观看⼏幅图⽚,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根据图⽚回答)这些名⼈、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

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且要读好书。

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

⼆、看名⼈读书 环节⼀:读书名⾔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学家、科学家,写下了⼤量精彩的读书名⾔,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搜集的情况。

②⽼师这有⼀组名⾔,邀同学们⼀起来感受领悟(找⽣读) 书是⼀扇窗户——⾼尔基说:“每⼀本书,都在我⾯前打开了⼀扇窗户。

”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书是阳光——莎⼠⽐亚说:“⽣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依照上⾯的例句,运⽤相同的修辞⽅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 环节⼆:名⼈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些⽅式⽅法,名⼈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的名⼈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2课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2课时)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能根据中心安排详略,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教学重点:1.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2.能根据中心安排详略,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教学重点: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叶圣陶认为: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思路的展开”,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做到思路清晰。

二、知识讲解(一)何为思路清晰1.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温经典寻求方法我们学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注意体会模仿。

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第一次见面:莎莉文老师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拥抱。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拼写这个单词。

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并教我区分大小关系。

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 和“水”两个字发生争执。

后来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如何做到思路清晰方法一:整体构思。

中心—取舍材料—整体结构比如,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第一步:明确中心(找题眼)例:《热爱学习的他》——热爱学习”练一练:以下这些题目,中心是什么?《那一次,我真幸福》——“幸福”;《一个让我难忘的人》——“难忘”;《给我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够了》——“鼓励的微笑”第二步:取舍材料要表达“热爱学习”这一中心,要选择以下哪些材料?详略怎样安排?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次北固山下》教案1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次北固山下》教案1 冀教版

《次北固山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多媒体运用:电脑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

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

(二)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投影: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

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感悟抒情1.氛围创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flash动画《静夜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

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

3.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尝试组织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纪念白求恩》 2课时《植树的牧羊人》 2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课时《诫子书》 2课时13 纪念白求恩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70—72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春》2课时《三峡》1课时《济南的冬天》2课时《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单元专题小结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

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

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

《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

因为学生对文章所写的紫藤萝花比较陌生,与作者所经历过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非常遥远,所以他们对课文主旨的把握有一定难度。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短短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使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1、作为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自主运用网络搜集有用的资料来帮助学习。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尝试在小组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3、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语。

2、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来品味语言。

3、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方法:1、评析欣赏法。

2、美读感知法。

3、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策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五、教学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轻音乐《神思者》及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插入教学课件。

2、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各种花的图片及“汶川地震”相关图片,运用于教学课件。

3、布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作者宗璞的资料,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点出幻灯片1:图片展示:百花齐放;文字显示:“语文课堂欢迎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花朵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花朵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把它们认出来呢?学生自由回答。

(点出幻灯片2—7:图片展示:向日葵、荷花、蒲公英、康乃馨、菊花、紫藤萝)师:谁来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紫藤萝花?请2名学生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性练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性练习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

(一)导语设计美国诗人迪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同学们,让我们携手走进书的世界吧!【设计意图】诗意激趣,进入新课,旨在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向往。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向名人学读书1.教师出示名人读书语录。

(1)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陶行知(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7)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迅(8)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戚继光(9)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10)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设计意图】名人读书语录渲染书中自有魔力,引得无数名家为其销魂,终成一番事业,以此也来激励同学们“我辈正当读书时,奋发苦读必可为”。

2.学习名人读书经验。

(1)韩愈的“提要钩玄”法: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2)陆游的“有的放矢”法:“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

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

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

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3)朱熹的“读书三到”法:谓心到,眼到,口到。

(4)毛泽东的“四多”法: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

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针对学生材料安排的困难,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导图、提纲等工具,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中心思想进行有效组织。
-教师可通过提供词汇库、修辞手法清单等资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同时,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激发创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思路要清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写作文时,是否遇到过不知道如何组织材料,让文章读起来思路混乱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让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总—分—总”结构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即文章开头总结全文主题,中间部分详细论述,结尾再次呼应主题。它是确保文章思路清晰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范文。这个案例展示了“总—分—总”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写作思路混乱的问题。
举例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明确“总—分—总”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如文章开头总结全文主题,中间部分详细论述,结尾再次呼应主题。
-通过对比不同文章的材料安排,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中心思想筛选和组织材料,确保文章逻辑清晰。
-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难以把握这个结构,导致文章读起来仍然有些混乱。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个难点的讲解还不够透彻,或者是我没有给出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
首先,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总—分—总”结构。同时,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古诗四首》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品味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品味关键词语。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案】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目标】1.了解思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理解思路清晰的要求。

2.学会从整体构思入手,将材料和结构与中心思想相匹配。

3.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提高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引用叶圣陶的名言:“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教师解释这句名言的意义,比喻思考过程像走路一样,需要有一条清晰的路线,从起点到终点逐步推进。

思路在写作中就是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维的开展路径。

设计思路:通过叶圣陶的名言和引导讨论的方式,导入了思路在写作中的比喻意义,并引发学生对于思路开展的思考。

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思路开展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

这一导入环节使学生们从思维层面上开始关注思路开展,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同时,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写作的认知的加深。

2.引导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开展?学生思考并交流观点,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补充:a. 思路开展有助于整理和组织思想,使文章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b. 思路开展能够使表达更清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c. 思路开展可以避免内容重复、无关或杂乱无章的问题。

d. 思路开展有助于写作过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e. 思路开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中心思想。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强调思路开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思路在写作中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讲解(10分钟)(一)整体构思教师引入整体构思的概念,强调它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整体构思指在开始写作之前,先理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中心思想进行材料选择和构建文章结构。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案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做到熟读成诵。

2.在反复朗读中,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从本文中认识到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学习,做一个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体会作者情感。

一、导入新课屏幕显示文字:中华第一望族(一)这一家族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除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原因是他们一直牢记的一条家规。

(二)家规:言宜慢,心宜善。

导入新课,其实有许多优秀的家书都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例如《曾子家训》《傅雷家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诸葛亮在54岁时告诫给他只有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段话。

篇幅不长,只有86个字,却是诸葛亮一生高风亮节的体现,集中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才华。

资料助读诸葛亮(181 -234 )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倶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屏显:朗读一、读准字音:夫 fu 淫慢yin 险躁 zao 遂成sui 朗读二、读准句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春》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春》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春》一、教学目标①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③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

5、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①诵读;②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③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2.一听:听录音朗读(或X读),体会情境。

四读:初读--理清思路。

再读--体会感情。

三熟读--找出特点。

四精读--练习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

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

第四单元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路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此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其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选取了两篇现代文、三首诗和一篇文言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对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礼赞;《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是对母亲勤劳一生的歌颂;《梅岭三章》是陈毅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这几篇作品无一不令我们动容,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不能厘清课文思路,且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四单元难点解析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四单元难点解析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四单元难点解析。

该单元主要讲述的是“文言文阅读与作文”,针对这个主题,我们可以将难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有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和句式,很多学生可能会有困难。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于句子结构的理解,例如对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样的语句,学生们需要知“形而上、形而下”是状语,“者”是介词,“谓之”是动词短语等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如“嘉禾”、“异香”等需要进行理解和记忆。

最后需要能够准确翻译出文言文的意思。

二、古代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古代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左传》中的“齐桓公”、“荀子”等等。

对于这些人物和事件,需要学生们能够了解其背景、地位及其对于史实的意义。

在考试中,需要对于古代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核。

三、对于作文结构的掌握
在该单元中,作文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突出主题,中间要阐述观点,结尾要点出中心思想。

需要同学们重视
作文结构的掌握,特别是段落之间的衔接,使用一些过渡句子来增强逻辑性和可读性。

四、格式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在文言文阅读和作文中,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需要格外注意。

对于文言文,印刷体常常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需要我们自己按照规则来添加标点;对于作文,需要注意标题的书写及其格式、段落间的空行等等。

以上就是本文针对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四单元的难点进行的分析和解读,希望对于同学们能够有效帮助。

我们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于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习作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习作课教案

主题写作课【学习内容】教材:思路要清晰图书:《忆儿时(节选)》《谈骨气》《海滨仲夏夜》【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学会谋篇布局,在行文中做到条理清楚。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怎样写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

二、范文引路默读图书中《忆儿时(节选)》《谈骨气》《海滨仲夏夜》三篇文章,理清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答案示例:《忆儿时(节选)》:以养蚕的经过为明线,以“我”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叙写了儿时快乐的时光。

《谈骨气》:由总到分,先确立中心论点,再分解为三个分论点,层层递进加以论述。

《海滨仲夏夜》:以时间为顺序来写景。

时间的变化为:“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月亮升得很高了”“夜已经深了”,以此为顺序,把海滨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学列提纲1.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1)题目。

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④⑤点酌情处理):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3)思考:这篇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什么?用什么顺序写?四、分享提纲建议:1. 展出本组提纲列得最好的一篇。

2. 展示语言要有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

3. 分享后可加入小组其他成员对作品的评价内容。

五、课堂小结老舍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儿,后来可省事。

”列提纲时一定要坚持简单、快捷、实用的原则。

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烦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六、布置作业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自定立意,做到思路清晰。

不少于500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与反思金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与反思金品

综合性学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少年正是读书时知识与能力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班会活动、调查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对书籍的辨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有选择性地读书,提升阅读品位。

2.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

1.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图书馆、书店、网络等),搜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经验和趣闻逸事,并动手制作墙报、手抄报、图书卡片。

2.在班内组织一次“名人读书故事会”。

3.调查同龄中学生的读书状况。

1课时一、新课导入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

让我们及时投入到书籍之中,不断充实自己,为即将展开的更加绚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吧!二、活动指导1.填写调查问卷。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资料一”中的调查问卷。

测试课外阅读状况,为以后改进课外阅读状况提供参考。

2.同学之间找差距。

(1)对照问卷,检讨自己课外阅读的优点和不足。

尤其要关注不足的方面,并注意反思原因。

(2)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学的情况,发现差距。

(3)小组展开讨论,发现大家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原因,开出“药方”。

3.共同研讨促阅读。

(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共性问题提交给语文课代表,由语文课代表从中选择2~3个话题,在全班召开专题讨论会。

大家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

(2)通过以上的调查、讨论和分析,你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状况一定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从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经验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你有没有一些迫切想表达的意见分享给同学和老师?结合资料一、资料三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认识。

三、活动示例1.调查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能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能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通过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并能表达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天上的街市 2课时
七颗钻石 1课时
蔚蓝的王国 1课时
皇帝的新装 2课时
写作:想像 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1课时
教材内容及教法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四篇课文包括两首诗(一首现代格律诗和一首散文诗),两篇童话。

格律诗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散文诗行文清新,语言优美;童话更是情节生动,易于接受。

由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理解作者奇思妙想的内容、奇思妙想的原因以及奇思妙想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奇思妙想。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激发学习兴趣。

附题:
1、根据示例, 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①雪花茶②钢笔月亮
③夏夜鲜花
示例:木头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2、(老师、爸爸或妈妈……)的眼睛(生气、思考或高兴……时)像 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海豹高原啤酒
第二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第2课时《天上的街市》(一)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现代格律诗的节奏韵律。

2.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文。

课前学习:1.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2.收集有关作者郭沫若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块:背诵课文活动
课后学习:1.学习、背诵诵读欣赏中的《迢迢牵牛星》这首诗。

2.巩固背诵《天上的街市》这首诗。

第3课时《天上的街市》(二)
学习目标:1.能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区别。

2.能理解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体会诗文语言的朴实和节奏的和谐。

课前学习:能背诵《天上的街市》。

课堂学习:
第一块:精读课文
第二块:语文活动。

第4课时《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1.能感悟到“爱”的神奇力量,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课前学习:1.学生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从书籍或网络上收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语文活动
课后学习:1.收集并整理有关其他星座的神话故事。

2.学习、背诵诵读欣赏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登岳阳楼》这两首诗。

第5课时《蔚蓝的王国》
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梦幻的意境。

2.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体味想像的魅力。

课前学习:1.学生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从书籍或网络上收集有关这篇课文的作者屠格涅夫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想象训练
课后学习:1.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抄写在摘抄本上。

2.学习、背诵诵读欣赏中《观沧海》这首诗。

3.阅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如《老人》等。

第6课时《皇帝的新装》(一)
学习目标:1.能用小标题概括童话各段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2.能理解童话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敢说真话。

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作者安徒生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第二块:精读课文。

第三块:语文活动——《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课后学习: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排演。

第7课时《皇帝的新装》(二)
学习目标:1.把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

2.通过对演员的评价,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发挥想像,续写童话。

课前学习:改编、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课本剧表演
第二块:评价
第三块:迁移拓展
课后学习: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并讲给附近的小朋友听。

第8、9、10学时写作:想像
本单元要求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像。

文章要写得丰富生动,就要有奇思妙想,奇特的想像,能生动地表现作者热爱生活,喜欢探索的心理和情趣。

想像要富有新意,有创造性,但想像的前提是植根于现实,并且合乎生活逻辑。

教学中,可启发学生从感性入手,研究发挥“奇思妙想”的方法,使学生释放思维,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创造出新的,美妙的境界,从而提高对写作的兴趣。

第8学时
第9学时
第10学时
第11学时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本单元“口语交际”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婉转拒绝”。

“婉转拒绝”是在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要求时,既拒绝了他人,又不伤害他人的一种说话技巧。

“口语交际”活动课上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注意表达时的对象和
场合,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的目的,增强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和社会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