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各年级框架设想五年级
年级语文课堂搭建五整体感知”教学环节的框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步骤和要点:年级“初读课文▲五抓住课题,开课依始,结合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步骤一:导入新课。
紧扣中心,直奔主题,导入学习新课。
要注意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一步的学习。
步骤二:学习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以朗读检查口头汇报等方式巩固字词学习要点。
既要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词,规范书写的能力,也要为细致品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步骤三:以轻声读、默读等形式再次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再结合课文写作顺序选择不同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 9 册第六组课文《精彩极了和和糟糕透了》。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处理教材的理念与策略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中仍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精入深的学习进程。
在教学本课的“初读感知”的环节中,首先根据课题《》的叙述特点,先让学生提出疑问,既直奔文章主题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又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而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应帮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因而围绕题目质疑后,就进入教学字词部分时。
此步骤要求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
课堂上,则主要以检查朗读重点句段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易错难读或难写的字进行归类熟悉。
再通过一两个难写字的练习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不写错别字。
生字词过关后,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文章大意。
再指导结合题目的关键语句,运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感动中国》人物中,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田世国,他在年过花甲的母亲身患尿毒症痛不欲生的关键时刻,瞒着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却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田世国的义举,是对“亲情”二字的最好诠释,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叙事散文,题目是《散步》。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杨献荣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初读一篇课文,应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中心。
整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篇文章是个大整体,其中的逻辑段、自然段是小整体。
因此,整体感知包括感知语篇和感知语段两个方面。
教材编者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人知水平,选进的课文中都有一些“点睛”式的词、句,将中心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不费多少心力就能感知到。
这也为指导整体感知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抓手。
在感知语段方面,课标没作具体要求。
根据我们的认知经验,一二年级重在学词学句,三四年级应向重点学习语段过渡,五六年级则重点学习语篇。
第二学段应该有感知语段内容的要求,提示相应的方法。
由于课标要求缺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年级阅读课堂几乎看不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
学生从学词学句一下跳到学习语篇,跨度有点大,不利于夯实语文基本功。
在感知语篇方面,课标第一学段没有提出要求。
第二学段要求粗知大意,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了解表达顺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大体把握诗歌的诗意,体会表达情感,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粗知”“初步”“了解”“大体”,这些词语要求含糊,难以把握,加上没有与之相应的方法提示,教师难免感到茫然,很难有效落实。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各学段整体感知语篇、语段的要求和方法。
一、把语篇读成语段第一学段,虽然以识字、写字、读书、背书为重点,但在初读阶段应该有引领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意识,否则,低年级阅读教学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可围绕课题,提出一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完全文后理解一下课文内容,或用填空的方式,外化整体感知内容的结果。
如教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花鹿卖空气》一文,可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小花鹿为什么要卖空气?小花鹿是怎样卖空气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解答自己的疑问。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速读课文,思考:
1.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全文写了丑
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在书中勾画出来。
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师明确: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沼泽地----老太婆家 ----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2.认识人物
师:在丑小鸭流浪时遇到的“人物”中
最冷酷无情的是:
最狂妄无知的是:
恨毒的是:
财迷的是:
尚属友好的是:
真诚赞美的是:
生:速读课文,踊跃发言
师明确
3.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 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生:小组合作交流
生:汇报
师补充
4.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小组内讨论,概况,交流
师: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
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另外,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摘要:“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阅读文章,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如果缺乏整体意识,劈头就是架空分析,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从初读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感知,品析文章主旨;归纳感知,明确写作意图等几个教学策略来把握,从整体上引领学生感知课文,达到阅读教学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知;小学语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整体感知”的理解不够准确,表现为:(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感知而感知有些教师认为初读感知就是书声琅琅,不在乎学生是否“有口无心”,为了“感知”而“感知”。
(二)注重课文内容,阅读形式单一有些教师认为整体感知“没戏可唱”,只关注课文主要内容,形式单一。
(三)注重过细分析,淡化了整体把握有些教师只注重“精读课文”时的“过细分析”,削弱了课文的整体美感。
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时要有所忽视,有所淡化。
二、小学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一)初读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在以讲读课为主的阅读教学中,“初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是整体把握文本的第一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
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了解,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通过初读,学生能够明确文章写了什么,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1.反复读文,给予充足的时间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个环节中,初读检查的设计尤为重要。
指名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结合纠谬正误,目的是要检查一下是否真的读通了课文。
但若课课如此,就成下策。
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机智,让学生读“你最喜欢读的一段课文”,或让学生“自由组阁”:“你喜欢哪几位同学和你一道来分节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只要学生“挑一个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挑一个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等等,把选择权充分交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一篇课文的教学步骤
部分理解的方法与任务
如果说初读课文阶段学生还停留在笼统理解 课文的水平上,那么,深入分析、重读、精 读课文阶段即部分理解,就是在老师 的指导 下,逐段进行细读深读,如李吉林老师教学 《燕子》一课。在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方 式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在加深对 各段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同 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 的训练。通过熟读、背诵与听说等活动,强 化阅读体验和语言积累。
整体升华的任务和方法
• 在理解各段段意的基础上,综合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某个片段或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表情的 朗读训练,复述课文,诵读和欣赏精彩的片段;领 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为了使学生将学得的知识 迁移运用,在重读、精读的阶段中进行单项的、分 散的练习外,还可进行综合训练。在这个阶段也可 安排读写结合性质的写作训练。如【案例】5——7 《燕子》一文的教学,在讲读完课文后总结了全文, 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安排了复述和背 诵等综合练习。
一篇课文的教学步骤
决的问题
一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怎样?谈谈整体感知、 部分理解和整体升华的任务和方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阶段 二、精读课文 阶段 三、熟读巩固阶段
整体感知的任务和方法
整体感知就是初读课文阶段,这部分要做到: 1· 教师引导学生重温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可由 教师说明也可以观察实物、图片、或幻灯片、 录像、电影,丰富学生感性知识,激发学生 阅读的兴趣 2· 学生 先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 知大意。其间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 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案篇1一、教材概述《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分析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篇】
【导语】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边还有⽆数个雷锋出现。
通过学习课⽂教育学⽣成为⼀名像雷锋⼀样乐于助⼈,对社会有帮助的⼈。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乐于助⼈。
过程与⽅法 1、通过朗读感悟雷锋的⾜迹是什么?通过背诵积累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奉献爱⼼,乐于助⼈。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雷锋精神。
难点 理解⽂章最后⼀句话“哪⾥需要献出爱⼼,哪⾥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的深层含义。
教法 诵读感染法、引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乐《学习雷锋好榜样》导⼊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歌⾥唱的是谁吗?(板书:雷锋叔叔)相机识记书写“锋”“叔” 1、介绍雷锋⽣平 他是⼀位平凡⽽伟⼤的解放军战⼠,他的⼀⽣都在帮助别⼈,他不求回报。
他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的⼼⾥。
我们为了纪念他把每年的3⽉5⽇定为学习雷锋纪念⽇。
这节可我们就⼀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迹。
(板书:你在哪⾥)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师深情范读,⽣初步感知⽂章内容。
2、⽣⾃读课⽂,圈出⽣字,并借助拼⾳读准字⾳,同桌相互正⾳。
3、出⽰⽣字 1、识字 重点提⽰:“锋”、“曾”韵母都是“eng”。
“泞”“荆”“莹”韵母都是“ing” 2、写字 冒、需、雷:上⼤下⼩,上宽⼩窄。
迈、迷、迹:注意笔顺。
先⾥头,后外头。
注意迹的⾥⾯写法。
滴、洒、泥、泞:都是三点⽔旁。
注意滴右边的写法。
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雷锋精神 1、学⽣再读课⽂,⼀边读⼀边感悟,⽂章从哪⾥开始寻找雷锋的⾜迹的。
并找出相关的段落,多读⼏遍。
2、分⾓⾊朗读,并思考从⼩溪和⼩路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组讨论、交流。
《草原》教案优秀9篇
《草原》教案优秀9篇《草原》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分析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难点分析理解重点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播放《草原》电视教材,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引导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1.组织学习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读读课文,3.指导勾画。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出示生字、生词2.引导理解词语。
3、引发思考,组织讨论四、理清课文的线索1.组织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线索3.组织交流、整理: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1、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2、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4、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5、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6、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7、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8、理解词语。
9、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0、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11、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12、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13、完成作业。
《草原》教案篇二目标:1.能感受和表现大草原美丽的风光。
2.感受优美恬静和快乐奔放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能与诗歌中的草原的不同风景匹配。
3.能通过文学的活动和美术作品感知音乐,大胆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优秀范文三篇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梅花魂》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葬、腮”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能说出对题目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梅花的图片)看到梅花,同学们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呢?(“墙角数枝梅……为有暗香来。
”)哦——大家想到的是王安石写的《梅花》!但是,我们今天却不是要学习这首诗,而是要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文章——《梅花魂》。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梅花的魂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师正音。
(2)(出示生词:幽芳、玷污、欺凌等)指名学生带读,注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2.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爱梅,热爱祖国、思念祖国)四、精读课文,感悟探究。
1.外祖父是个爱梅、敬梅的人,那你了解梅花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梅花图,赏梅,对梅花形成初步印象。
(梅花,原产中国,耐寒,冬季或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
)3.外祖父喜欢梅花,而且将它和自己的生命融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1)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结。
)(2)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材都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从而体验整体阅读中课文所涌现的意蕴、情感,并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从课题入手教师在理解课文时,就要弄清楚课文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依课题提出设问。
一般以人或事命题或有中心题眼的课文,可用这种方法。
从设问中可直接感知课文的整体意思。
如《晏子使楚》一文,题目是以事命题的,可以这样设问:晏子为什么使楚?使楚后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初步阅读,马上可以抓住课文的整体框架,这样就为感悟课文的整体内涵奠定了基础。
2、依题删减设问。
这种方法就是扣住题目中不可缺少的词语故意删减进行设问,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文章的主体内容。
如《孔子和学生》,可以这样设问:如果我们把“和学生”三个字去掉,以“孔子”为题好吗?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就能意识到题目中“和学生”三个字不能去掉,从而感知了课文的整体:讲的是孔子不以贫富聪愚择生的事,重要还写了孔子与学生子夏的对话,对他的四个学生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二、研究课文的首尾我们的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很重要,或开头总起,或结尾点题,或首尾呼应,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从而切入全文的阅读,是一种感知课文整体内容的好办法。
如《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起,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结尾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结了游览的感受,与开头相呼应。
阅读时就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然后谈一谈自己在朗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中就会感受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研究首尾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不仅能培养敏感的阅读品质,还能提高习作巧妙的构思能力。
三、寻找文章的主线很多文章在内容上有它的内在主线,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就要找到主线,这样就可以面对文字布成的迷宫找到捷径的同时,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涌入,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提倡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引导。
正确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备的技能。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旨意科学有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引导质疑法。
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又往往是靠引导学生质疑来体现的。
在阅读教学导入时,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激发兴趣、不断拓宽思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讲故事法。
孩子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努力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演讲,被激化的、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表演法。
小学生都有爱玩好表现的特点。
在进行童话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时,我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教学形式,让几个学生来担当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里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
以上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学生初步自主阅读完课文后,对全文内容已有了整体的感知和认识,接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阅读环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精读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精读课文示例文章篇一:《读书的奇妙之旅》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读一篇课文就像进行一场超级有趣的冒险呢?今天我就来和你们讲讲这读书的神奇过程。
当我们初读课文的时候,那感觉就像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花园。
哇!到处都是新鲜的花朵和未知的景色。
我们的眼睛快速地扫过那些文字,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篇课文到底在讲啥呀?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还是一些神秘的知识?就好像我们在花园里东张西望,想要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个遍。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初读一篇关于太空的课文。
哎呀,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那一个个关于星星、行星的描述,不就像是太空中闪烁的宝石,等着我去发现它们的秘密吗?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难道宇宙真的这么神奇?”然后呢,到了再读课文的时候,嘿,这可就像是我们在花园里放慢了脚步,开始仔细观察每一朵花啦。
我们不再只是匆匆忙忙地看个大概,而是认真地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就像突然看到一朵花上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在停留。
还记得有一篇写小动物的课文,再读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描写小动物动作的词语是那么生动,“蹦蹦跳跳”“摇头晃脑”,这不就像它们在我眼前活灵活现地表演吗?我忍不住想:“这些小动物怎么能这么可爱呢?”接下来就是精读课文啦!这简直就是在花园里拿着放大镜,去研究每一片花瓣的纹理,每一根花蕊的结构。
我们要深入思考课文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去感受作者的心情,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比如读一首古诗,精读的时候,我们要去琢磨那些古代诗人的心思,他们为啥要这样写?他们当时是啥样的心情?这难道不像是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吗?在初读、再读、精读的过程中,我还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呢!“嘿,你觉得这篇课文里最精彩的地方是哪里?”“哎呀,我觉得这里写得特别美,你呢?”我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初读课文是初探神秘花园,再读课文是细赏园中美景,精读课文则是深究花园奥秘。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关键,教师们安排在首位的一般都是“整体感知课文”。
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这是一种既传统又无从更改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走进文本,有效进行“整体感知”呢?一、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整体感知这就要求学生先去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中得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性格如何?能和作者成为好朋友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很快学生就通过初读得出珍珠鸟的样子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小白点;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由于“信赖”,它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这样一来,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问题,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让学生直接切入到文本中去,并使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初读课文最好能让学生在“情感”这一因素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漫无目的的读书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能动全身的问题来辐射全篇。
二、观看文本中的插图来整体感知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论哪一种版本,都有大量的课文插图。
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美,更是为了学生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人教版第20课《景阳冈》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插图来进行有效感知。
这篇课文选自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跟其他文章相比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再加上课文较长,学生的阅读兴致可能会“望而生畏”“稍纵即逝”。
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片,然后追问学生:“能否给图片起个合适的名字呢?”学生很快就会起出名字“武松打虎”。
然后,教师应抓住“武松打虎”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段落,阅读相关的句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各年级框架设想(五年级)
搭建五年级语文课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的框架▲五年级“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步骤和要点:步骤一:导入新课。
开课依始,结合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抓住课题,紧扣中心,直奔主题,导入学习新课。
要注意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一步的学习。
步骤二:学习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以朗读检查口头汇报等方式巩固字词学习要点。
既要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词,规范书写的能力,也要为细致品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步骤三:以轻声读、默读等形式再次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再结合课文写作顺序选择不同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9 册第六组课文《精彩极了和和糟糕透了》。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处理教材的理念与策略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中仍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
在教学本课的“初读感知”的环节中,首先根据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叙述特点,先让学生提出疑问,既直奔文章主题又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而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应帮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因而围绕题目质疑后,就进入教学字词部分时。
此步骤要求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
课堂上,则主要以检查朗读重点句段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易错难读或难写的字进行归类熟悉。
再通过一两个难写字的练习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不写错别字。
生字词过关后,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文章大意。
再指导结合题目的关键语句,运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
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
一、关于精读课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
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具体落实到课文中,我们该先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再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呢?我们的做法就是找准每篇“精读课文”的“精读点”,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1.整体感知,确定精读点。
初读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是把准文章精读点的重要环节。
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即生字新词),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后,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学段、单元及课文的要求和特点来确定精读点,把准精读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的局面。
2.重点感悟,突破精读点。
①紧扣关键词,教活一课。
许多精读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
教学设计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重点感悟,教活整篇课文。
如《北京的色彩》可紧扣“壮丽而辉煌”作者从哪些地方写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品析重点句子,梳理观察顺序: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从机场进入市区--------漫游天坛------登香山---------攀登长城,漫游故宫(建筑),体会思想感情),你的头脑中还浮现出哪些壮丽而辉煌的色彩”来设计;《我的百草园》精读点:结合课后题1、说说百草园带给我哪些快乐?抓精读点:“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捕鸟的动作理清观察顺序:先概括(不必说------)-也不必说-,后具体(单说--------捕鸟)《歌词两首》中《我的中国心》紧扣“中国心”,哪些诗句体现了作者的“中国心”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能读出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吗《将相和》可紧扣“和”来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
答: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傍晚,鸟儿都栖息了,只看见茂密的一棵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板书:第一次:傍晚—榕树
第二次:早晨:鸟)
2、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我们把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为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生反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去玩儿。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生读文,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