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3 隆中对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3隆中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2、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2、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千多年来,诸葛亮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充分展示了一代名相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在人们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满怀报国之情的英雄人物,更是我们崇拜的智慧之神。
今天,让我们走近诸葛亮,一睹其风采。
二、走进作者: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
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谴黜。
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三、检测预习:给加粗的字注音。
(1)躬耕陇亩()(2)汉室倾颓()(3)不知存恤()(4)遂用猖獗()(5)挟天子()(6)帝室之胄()(7)枉驾顾之()(8)南抚夷越()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听读2.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3.学生自由读4.指生读5.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已疏理字词义,把握大意。
(不会的字词标识出来,小组交流,全班质疑交流)6.学生交流7.指生用现代汉语陈述文章,教师明确五、合作探究:1.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2.你认为诸葛亮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学生交流,教师明确: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教案3 新人教版
隆中对章节(课题)名称隆中对学时3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过程方法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时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早日成才,谱写青春华章。
学生特征分析教学重点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新课学习(一)、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结构一、(第1段)诸葛亮年轻时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
二、(第2段)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三、(第3、4、5段)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四、(第6段) 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二)、师生共同分析第一部分的内容1.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介绍诸葛亮的身份及才干和抱负。
身份——躬耕陇亩(身世平凡,乃一介布衣)理清文章的思路,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的深层含义二、课文解读才干及抱负——“为《梁父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表现了他有远大抱负)可见他是一个隐居的有才干的人,为下文做铺垫。
(三)、师生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内容1.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从侧面烘托了他的才干。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
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又从侧面烘托了他的才干。
(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隆中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解决文字
理解上的
障碍,理
解文章大
意
布置作业
让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5分钟
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预习下节课内容。
复习预习
能帮助学
生更好的
衔接课文
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上节课的预习展开
提问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5分钟
老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讲述本文的大致内容?(学生主动回答或者提问个别同学,老师再对学生回答加以评点)
教学难点及解决
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
解决措施:文章的选材和结构安排都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要学生紧抓本文的主旨理解即可。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部分:
1、导入,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2、突破作品坚硬的外壳,让学生借助注释通读全文;3、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反复诵读。对话为重点,品读。4、以小说为参照,对比,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5、感悟、评价,促使学生在精神层面接近、理解作者,理解评价人物的思想感情。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隆中对》
计划学时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三股频频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X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X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的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式,同时展现了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庐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的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隆中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3*隆中对知识与技能1.分析理解诸葛亮人物特征。
2.理解详略精当的选材。
3.学习高度精练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质疑,释疑,拓展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而刘备的“三顾茅庐”也一直被当作历史佳话广为流传,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应能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重点理解和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难点领会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叙事的精妙之处。
1.比较分析法:将本课写人叙事的方法与其他史传对比阅读分析其写作特色。
2.对话教学法:开设师生讲坛,教师主导,提出话题,采用对话形式进行深入分析。
1.东汉末年的形势图。
2.三国疆域图。
2课时公元207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被迫四处逃避。
就在这时,他与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相遇了,那个人就是我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他们见面的地方叫隆中,由此展开了一场十分有名的谈话——《隆中对》。
(板书课名)陈寿(223~297年),西晋晚期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
宦官黄皓专权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遣黜。
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
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1.学生默读。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
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1.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3* 隆中对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背诵课文,了解作者。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难点积累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3.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积累语言,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
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
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四川)。
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式。
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好(hào)乐(yuè)父(fǔ)诣(yì)屏(bǐng)度(duó)胜(shēng)数(sh ǔ)沔(miǎn)殆(dài)胄(zhòu)塞(sài)孰(shú)箪(dān)陇(lǒng)颖(yǐng)躬:亲自。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歙县坑口中心学校院新安艺人(原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注释疏通文章词句。
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
能力目标: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才能与人格魅力,培养博学善思、胸怀天下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叙事的精妙。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曹操》,引出课题。
歌曲中唱道:“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让我们也来当一回英雄,一起探究三国那段纷繁精彩的历史,走进那些个性鲜明的三国人物。
有诗云:“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请问这首诗涉及了哪两个历史人物和典故?这是怎样的一种君臣情缘,诸葛亮又何以得刘备赏识重用,我们不妨走近千古名文《隆中对》一探究竟。
出示课题,解题。
二、资料助读1、作者和《三国志》介绍。
2、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
三、朗读课文,正音。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结合课文正音。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四、读懂课文,翻译。
1、解释各段的重点字词,重点翻译课文第3、4自然段。
2、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 隆中对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1)当时形势:
曹操: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孙权: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
X表:“不能守”住荆州
X璋:“暗弱”
X鲁:内部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2)曹:“不可与争锋”
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 孙:“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X表、X璋、X鲁(荆益二州):夺取荆、益二州
2.诸葛亮替X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请圈划在书上)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板书设计】隆 中 对
诸葛亮的抱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
徐庶向X备推荐诸葛亮
↓
X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
X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X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明确:隆中对时,正面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隆中对后,诸葛亮对策后写X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就把X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而当关、X“不悦”时,X备仅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这些都属于侧面描写。
3.重点词语解释:(1)隆中对(回答、应对)(2)好为《梁父吟》(喜爱)(3)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4)谓为信然(说是确实这样)(5)先主器之(器重、重视)(6)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7)不可屈致也(委屈)(招致、引来)(8)宜枉驾顾之(屈尊)(拜访)(9)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10)凡三往(总共)(11)因屏人(于是、就此)(命人避退)(12)汉室倾颓(崩溃、衰败)(1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X)(14)遂用猖蹶(因此)(失败)(15)志犹未已(停止)(16)自董卓已来(通“以”)(17)名微而众寡(人少,兵力薄弱)(18)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不仅……而且)(1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20)因之以成帝业(凭借)(21)民殷国富(兴旺富裕)(22)不知存恤(爱抚、爱惜)(23)帝室之胄(后代)(24)总揽英雄(招致)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隆中对》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这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不同于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演绎,它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历史佳话,着力写诸葛亮为刘备所作的对策,集中表现了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精辟分析能力和卓越政治远见。
学习此文,除了疏通文言词句,读懂文章内容,还要善于激发学生探讨评价和拓展延伸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核心部分——隆中对策的分析,感受诸葛亮“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杰出才能,了解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品析陈寿裁减史料、突出重点、塑造人物的史家笔法,增加对三国历史和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加大文化积累,为《出师表》的学习打下基础。
3.中招考点近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为考查范围,注重对词、句、篇的考查。
题量为4个小题,总分值为8分。
《隆中对》虽然不是河南省中招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古文,但它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重点词语,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理解文本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有待提高。
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作者、写作背景,掌握本课生字词。
2.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翻译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能够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思路。
4.能够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归纳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检测常识识记情况及识记字音字形的情况,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的课文翻译并向同桌读出,能对同学的翻译情况作出正误判断。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及要点归纳,提高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的正确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22、隆中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隆中对》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时代背景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并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诸葛亮的形象。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翻译课文,并积累文言词语。
教具准备:PPT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导入新课介绍《隆中对》写作背景及作者板书课题并解题二、初读文言文,解决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找出难认字璋箪戎陇亩倾颓胄殆夷越存恤猖獗2、教师指导难认、难读的字3、结合课下注释试着读并了解文言文三、粗读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扫除文字障碍2、找学生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3、翻译课文(重点)通假字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表示时间)古今异义字抑亦人谋也(古:而且,今:压抑抑制)时人莫之许也(古:承认同意,今:赞许)孤不度德量力(古:衡量,今:度过)由是先主遂诣亮(古:拜访,今:造诣)词类活用先主器之(器,名词作动词,器重重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大概了解了课文,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人,那么我们下节课将继续来探究这篇课文。
五、作业翻译第一、二自然段六、板书设计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板书到黑板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隆中对》,熟读并了解课文。
知识点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讲解与理解上并不难。
学生们大多可以掌握,但是个别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词落实不到位,今后要多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隆中对》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教材及学情分析】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
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
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
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
23隆中对(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
23隆中对(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3隆中对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郭锋教学依据“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
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
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
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
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
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习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23 隆中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ຫໍສະໝຸດ 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板
书
设
计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九年级语文上册 23《隆中对》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隆中对》
宏伟中学九年级语文《隆中对》教案设计
2.注意标题要加粗,标题前数字按层级分别为:一、(一) 1. (1)①;
3.注意排版匀称美观,不要随便改变格式,排版页数尽量为偶数,便于打印,如果按单行备距排版后页面文字小于A4纸二分之一的就缩小行距,调整为整页。
4.各科教案必须根据模板格式来设计,不要随意改变(下学期会重新修订)。
教学目标必须从三方面来确定: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
个性补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和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在课前调整和增减,并于课后整理好个案将电子教案交备课组长,然后集中上交教务处相应行政。
(初一:许国庆初二:黄文韬初三:欧勇)
5.教师电子备课内容包括:电子教案、配套课件、预习作业巩固作业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或文字材料(含课堂精彩问答及学生优秀作业)。
6.由备课组长做好合理分工后,各科任教师互相合作,在充分研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优选材料,精心修改,集大家之智慧,不断创造,反复实践,打磨出优秀教案及课件,达到共享共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隆中对1 / 13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好.为《梁父吟》(hào)因屏.人(bǐng)猖蹶.(jué)屯.新野(tún)先主遂诣.亮(yì)倾颓.(tuí)亮躬耕陇.亩(lǒnɡ)不可胜.数(shènɡ)乐毅.(yuè)欲信.大义(shēn)北据汉、沔.(miǎn)帝室之胄.(zhòu)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在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
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三国志》是历史散文,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
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画,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X)④然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但是)⑤用遂用猖獗(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此用武之国(运用)(2)古今异义。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2 / 13时代背景:《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X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X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X备,做X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X备建立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汉室后裔X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
于是,X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
公元207年,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某某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X备,X备就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隆中对教学设想《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
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
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
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
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
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
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
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
(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1.思考:“凡三往,乃见。
”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
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
“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
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
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
(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
(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
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
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
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
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
最后分析益州。
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
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
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
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
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
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
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
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
“先主曰:‘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
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
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
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
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
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明确: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
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
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
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