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_周仁准
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的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的转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
在这里,我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深刻的道德观念。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演进和转化。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的转化。
一、传统文化1.1儒家文化在中国,儒家文化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核心思想在于“仁爱、礼敬、胸怀、诚信、忠信”。
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仁”这一理念。
同时也讲究个体的自我修养,强调礼义廉耻、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1.2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其核心思想在于“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讲究个体的修身养性,强调守真、守道、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1.3佛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中国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其核心理念主要是禅定、慈悲、智慧。
佛家强调解脱、超越肉体的束缚,以找到宁静、获得平和的境界。
二、道德观念2.1“仁爱”“礼敬"“仁爱”和“礼敬”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理念。
传统儒家思想强调个体之间的和谐,通过“仁”去深化人际间的联系。
同时,通过“礼”可以培养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2“诚信”“忠信”“诚信”和“忠信”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强调信任和守诚,通过以忠实地实现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获得他人的信任。
2.3“清心寡欲”“超脱”“清心寡欲”和“超脱”是道家文化重要的理念。
道家思想强调通过对自己的修身养性以及控制欲望和情绪,从而获得精神的平静和宁静。
2.4“慈悲”“智慧”“慈悲”和“智慧”是佛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佛家思想强调内心的升华和伟大的境界。
通过修养自己,达到更高的思维高度以及对他人的没有条件的关爱以及理智的思考。
三、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现代的转化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演进和转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3.1新时代的“仁爱”和“礼敬”在新时代,人们依然需要“仁爱”和“礼敬”的理念。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又相对需要更多的做法来实践这些理念。
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传统与变革
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传统与变革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产物。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使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大大推动着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传统与变革。
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特征是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来塑造公民道德内核。
其中,“仁”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仁”的思想仍然时刻贯穿于人们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弘扬传统文化的标志。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了伦理道德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比如,“人民至上”成为了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个人的人权和尊严,构建和谐、全面、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同时,“法治”的概念逐渐普及,强调法律是国家行政组织的基础,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循法律,强化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传统到现代的伦理道德变革,也体现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强调家族和睦、纯朴、温馨,而现代家庭伦理道德,则重视自我价值和选择意识的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变革。
虽然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因其温馨、和睦、传承久远而备受重视,但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家庭伦理道德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此外,道德滑坡的社会现象也是近年来广泛讨论和研究的话题之一。
一些粗糙简单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现代社会的一些人需要一种“补充”的道德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对道德思想及行为规范进行梳理和再探讨,更加深刻地掌握并践行有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伦理道德的传统与变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始终处于社会变革的前沿地带。
在今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入,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传统与变革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试论我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衍进与发展
调人的尊严价值。同时。 管仲在《 管子・ 牧民》 中说:礼义 “ 廉耻 , 国之四维” 。也指社会的安定与进步。 要靠道德的引
领。 、 、 、 , 札 义 廉 耻 是道德的四大纲 纪。人一生不做坏 事 , 不是慑 于法律 , 而是 出于人 的 良知 。 当这样 的教育成 为大
“ 人格”国格” “ 的意识与精神对国魂 的形成起 了重要作用。
如孔子所说 , “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有坚定的 ,
理念 。 为万人所敬仰 , 自然会有 荣光 。即使在世时不得志 ,
为权势所压抑, 但也会有身后之荣。相反, 悖逆仁道, 多行
不义, 即使得逞于一时 。 终究要 受辱于世 。在 儒家思想 但 中人本思想是 中国传 统道德文化 中最进步最 优秀 的内容
关键词 : 统道德 ; 传 现代转型 ; 衍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 :8 1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49 2o )4— 0 3 3 17 —66 (0 6o 03 —0
中国传统道德源源流长 、 历史悠久 , 前后相继 . 相更 交 替,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中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 观念 。 形成了具有 独特 内容和风格 的传统美 德 。 成一 个 形 完整的伦理道德体 系。从先 秦时 期到 2 世 纪的今 天 , 1 无
之一, 也是传统伦理道德 的理 论基础 。如孟 子强调 的 “ 无
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 , 民族 之所 以能屹立世界五 千年 中华 与中华 民族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 , 民族精神和传 统美 德的传承 、 展、 发 弘扬不 无关 系。中国传统 道德文 化是 中 华 民族延绵不衰 、 自强不息 、 团结强大 的精神动力。
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
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重新审视我国社 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 变,对于推进 中国梦语境的新型社 会道德关系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一)
惯、价值观念与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方式来促进 良好人际 道德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阶级社会 ,道德关 系所体现 的利益关系总是受制于特定社会主导价值规范 的影 响,
象地来自于人们的内心 ,也不是来源于宗教神学 ,而是
来 源 于人 们 的现 实物 质 生 产 与生 活 实践 。作 为 一种 特殊
“ 三从 四德”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 论语 ・ 颜渊》 ) 等人伦思想就是 “ 忠孝节义”的具体表现。在上述价值
观 的 指导 下 ,传 统社 会 形成 了具有 浓 厚等 级 制度 色 彩 的
节义”是调节人际间道德关系的核心规范, “ 贵和 尚中” 与 “ 天人 合 一 ”服 从 和 服 务 于 “ 忠孝 节 义 ” 。 “ 忠 孝 节
义 ”的核 心是 “ 忠” ,即人 民要 忠于统 治者 ,尤其是 忠 于 国 家 的最高 统 治 者帝 王 。传 统社 会 推行 的 “ 三纲五常” 、
本质上是人们利 益关系的外在表现形 式。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转变 必然 引起道德 关系 的变迁。近现代 以来,我国 传统社会的道德 关系在 主导价值理念 、内涵 与发展方 式上经历 了一系列转变,逐 渐走 出了一条 富有 中国特色 的道 德 文化 自为之路 ,也为丰富和 发展世界道德 文化做 出了应有贡献。 关键词 :传统社会;道德 关系;道德文 化;嬗 变 中图分 类号 :B 8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4 0 8( 2 0 1 4 )0 2 - 0 0 4 0 — 0 4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演变与思考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演变与思考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演变与思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经历了多次演变与重塑。
这种演变与思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起源于礼乐体系。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将道德与礼仪、家庭伦理紧密结合。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家庭伦理是道德观念的核心。
儒家强调以孝为首的五常伦理,到了宋明时期,家庭伦理成为了社会制度的支柱,同时也强调了社会公义和仁爱之道。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逐渐面临着挑战和冲击。
在唐代以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西方思想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道德观念。
佛教思想的传入,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解脱和超脱生死的境地。
这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规范构成了挑战。
在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变动,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经历了千变万化。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开始逐渐弱化,思想解放和自由意识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伦理桎梏。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演变需要进行深度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道德伦理观念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
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道德观念,并在其基础上推动文明交流与对话。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道德伦理观念的相对性和历史性。
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永恒不变的准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道德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
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道德伦理的演变,同时也要思考当前社会中的新道德问题和伦理困境。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个人道德责任的培养和弘扬。
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认识到个人道德素养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积极培养并且弘扬正确的伦理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演变与思考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拥有灿烂传统文化的国度。
其文化渊源深厚,历经数千年的刻划和传承,如今成为了影响世界的文化宝库。
其中,社会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理念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从人性“仁”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中,有“仁者爱人”的论述,而道家思想则体现了“无为而治”、“当归之君”的人类理想。
而仁爱之道在儒家学派中得到了最系统的阐述。
儒家思想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其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好品质,凸显了人类在社会中的互助共荣。
传统的中国人们讲究道德规范,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爱国等代表了中国文化中道德的核心。
孝道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始终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敬爱、关心和照顾。
而爱国则是对中华情怀的表达。
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都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强调过对国家的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这种思想在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中深入植根,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社会道德的演变和发展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在中国道德观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与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原则,以及仁爱、孝道、爱国等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道德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中国积极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工作,加强社会道德建设,这些都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契机。
相比于过去,当代中国社会民众的精神层面更加丰富多彩。
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众多问题,如贫穷、疾病、污染等,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同时,也更加重视人类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强调个人的美德和人类的高质量。
“阶级的道德”-“公民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对我国道德教育主题历史变迁的思考
X I B U X U E K A N
“ 阶级的道德"一 “ 公 民的道德”一 “ 真正人的道德"
对我 国道德 教 育 主题 历 史 变迁 的 思考
周仁 准
( 安徽工 业大 学 思政部 ,安徽 马鞍 山 2 4 3 0 0 2 )
摘要 : 道德 在本质上是现 实社会 人们之 间利益关 系在社会 意识 形态上的高度概括与 总结 , 在阶级社会 , 阶级 性是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 。准确理解从“ 阶级的道德 ”到“ 公民的道德 ”发展 的历 史逻辑 , 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 我 国现阶段社会 的主要 矛盾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 线一百年不动摇 , 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 力, 坚持依 法治国, 才能 为中华 民族的伟 大复兴奠定 坚实基 础, 也才能为从“ 公 民的道德 ”到“ 真正人 的道德 ”的
对 立 中运 动 的 , 所 以道德始 终是 阶级 的道 德 ; 它或 为统 承 担着 。例如 , 在 封建社 会 , 社会 基本上 分 裂为地 主 阶
治 阶级 的统 治和利益辩 护 , 或者 当被压 迫阶级 变得 足够 级 和农 民阶级两 大对立 的社 会集 团 。地 主 阶级利用 其 强 大时 , 代 表被压迫 阶级对这个 统治 的反 抗和他们 的未 掌握 的政权而操 纵话语权 , 体现地 主阶级根本利益 的等 来 利益 ……我们 还 没有越 出 阶级 的道 德 。 ” l 2 l P 由此可 级 、 特权等思 想 的道德 披上 了全 民道 德 的外衣 。体现农 见, 在 私有 制社 会 , 超 阶级 的全 民的道德 是根 本不 存在 民阶级 根本利 益 的道德 思想 缺乏 必要 的表达 平 台与方 的, 道德总 是历史 的 、 具体 的 , 在 阶级社 会里道德 总是具 式 , 农 民阶级 的道德基本 上淹没在地 主阶级道德 的文化 经济 和文化上 明显处于 有 其主体 归属 , 要 么属于这个 阶级 , 要 么属于那个 阶级 , 宣讲 与政治淫 威之 中。在政治 、 进 而带有浓厚 的意识形 态烙 印。其 中 , 居 于社会统 治地 劣势 的农 民阶级更 多地 通过特 殊渠 道与 方式来 表达 自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适应与转型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适应与转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价值以及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然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被淘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适应变化的转型。
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是一种历史、文化、宗教和哲学的综合体现。
这些道德观念包括诸如忠诚、孝顺、亲情、友情等等。
这些道德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
尽管现代社会不断地推崇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但家庭观念依然存在并且非常重要。
在家庭中,传统道德观念包括了孝顺和亲情。
孝顺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观念,不仅仅代表了儿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和敬意,同时也涵盖了家庭的和谐以及亲情的情感。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对于职场和社交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职场中,传统观念中的诚信和稳重可以帮助个人建立起一种好的声誉。
在社交中,尊重和礼貌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传统道德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并且与人建立起互信和友谊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变化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尽管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些观念。
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个别主义和自我实现的推崇。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往往会忽略掉传统道德观念中的某些方面。
比如,很多人往往不会在家庭中尽到自己的孝顺义务,而更希望自己能够自由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此外,在商业领域中,有些人不再尊重传统道德观念中的诚信、稳重和尊重。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精神,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适应换句话说,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既是传统道德观念内部的变化,也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
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作者:周仁准来源:《理论导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德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
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转变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迁。
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关系在主导价值理念、内涵与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一系列转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自为之路,也为丰富和发展世界道德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关键词:传统社会;道德关系;道德文化;嬗变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40-04构建一个道德关系良好的和谐社会是中国梦丰富内涵中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道德社会著称于世。
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道德关系也在社会制度更替流变中发展进步。
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重新审视我国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对于推进中国梦语境的新型社会道德关系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在现实社会中,人际间关系首先表现为道德关系,其次才是政治的、经济的和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
道德关系是道德规范在调节人们社会行为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其核心为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
道德关系本质上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集中体现了特定社会的价值理念,尤其是体现了在社会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理念。
自阶级出现与国家建立以来,道德与政治就如同连体兄弟,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政治因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对道德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关系主导价值理念中,道德关系主导价值理念的变迁是道德关系历史嬗变最为显著的特点。
道德关系的主导价值理念是指导道德关系形成与发展的社会主流价值规范。
道德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抽象地来自于人们的内心,也不是来源于宗教神学,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物质生产与生活实践。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的社会 , 传统伦理道德 的许多 内容 , 如人治观念 、 义
务本 位 观 念 、 级 特 权 等 与现 代 社会 价 值 理 念相 背 等 离 。另一 方 面 , 代化 表 现 为社 会 的世俗 化 、 现 工业 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都市化 。世俗化使传统伦理道德 、 公共权威等 日
德、 社会责任感 、 荣辱感的淡化和失落等。 同时 , 由于 法 制建设 的加强 ,各 种法 律法 规 渗透 到社 会 生活 的
一
是法治经济 , 也是道德经济。谢恩指出, 并非传统变 成无 用 , 而是 它 不再 能告诉 我 们何 去何 从 。 因此 , 伦 理道德要继续发挥其规范效力 ,就必须由传统转向 现代 , 现代 社会 所 面临 的各种 问题 作 出新 的解 答 , 对 以实现 自身与现代价值取 向的对接与互补。
( ) 统 伦理 道德 逐 渐 失去 其原 有 效力 。一方 二 传 面 , 代社 会 是 一 个崇 尚个 性 、 现 民主 法 治 、 自由平 等
、
能。 人类 社会 之所 以能 有序 发展 , 个重 要 原 因在于 一 伦 理道 德规 范 在起作 用 。 目前 , 国正处 于社 会转 型 我 期 , 场经 济体 制正 在形 成 , 市 社会 经济 生 活等 方 面均 发 生 了重大 变化 , 引发 了各 种社 会 问题 和 矛盾 , 也 表 现 在道 德方 面 则是道 德 滑坡 与败 坏 ,人们 的社会 公
文 明进步 、 具有 长远思 想价值 的伦理 道德 智慧 , 如作 为社 会伦理 的 “ 常”是 处理人 际关 系 的重 要原 则 , 五 , 其基 本精神 依然符 合现 代社会 发展 的需要 ;以儒家
辱 等基本 道德价值 判 断 的结 果 ,伦 理道德规 范法 律 化能 够体 现人类 的善 良意愿 ,从 而更 容易获 得公众 的认 可与执行 , 具有 更 为丰 富 、 刻 的价 值意义 。 深
“阶级的道德”—“公民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
“阶级的道德”—“公民的道德”—“真正人的道德”作者:周仁准来源:《西部学刊》2013年第04期摘要:道德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性是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
准确理解从“阶级的道德”到“公民的道德”发展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也才能为从“公民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的转变开创条件。
关键词:阶级道德;公民道德;真正人的道德;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G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当今社会,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争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代之而起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与彼此依存的加深。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的现代化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政治的民主化,同时带来的还有各民族与各阶级文化的相互融合。
加强道德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共识。
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与审视现实社会道德发展现状,对于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阶级性是阶级社会道德的本质属性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明现象。
人类社会因为有了道德而走向文明,进而与其他动物显著区别开来;因为有了道德而富有温情,显得意境高远、充满希望;同时,人类社会也因为有了道德而出现社会分化与彼此隔阂,人为地区分出高低贵贱。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源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
人们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与内心信念来衡量行为的善恶与否。
而无论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还是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是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人们之间利益关系(主要为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关系)的变迁必然引起价值理念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道德性质与内涵的变化。
现代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演变
现代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演变引言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
从传统的道德观念到当今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道德标准,这一变化充分反映了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现代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演变,分析其背景和相关因素。
一、传统道德规范的形成在现代社会的早期,传统道德规范的形成主要受到宗教信仰、家庭结构和社会角色的影响。
在许多文化中,宗教道德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比如,基督教、佛教、儒家等都是重要的道德规范来源,它们强调的伦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其传承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规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体系。
二、现代社会的变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大幅提升,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各种观念更容易碰撞、交融。
这样一来,传统的道德规范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多样性的增加: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观念交汇,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开始质疑传统道德规范的绝对性,寻求更为个性化的道德标准。
2.个人主义的兴起:现代社会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个体的选择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使得以往强调集体主义的传统道德观念渐渐被个人价值观所取代。
3.科技与伦理的挑战:科技进步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生物伦理、网络伦理等。
这些新问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定义道德规范,以应对新出现的道德挑战。
三、现代道德规范的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渐向以下几个特点演变:1.流动性与灵活性:现代道德规范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人们根据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
2.互联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念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代转向
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代转向] 以社会为本位的规范性道德哲学一度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其核心观点是:道德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规范,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也就说,道德是以社会而不是以人为本的。
但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人学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人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精华得以揭示和弘扬,人的本质、人的进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进展与社会进展的关系得到重新端详与定位,尤其是随着我国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确定和宣扬,旨在规范人的社会本位道德哲学开头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进展性道德哲学。
这种新的道德哲学重新界定了道德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与人之间存在着本体性的关联:道德体现了人的需要和选择,道德的旨趣在于进展人而不是规范人,道德与人是相携相生、紧密相连的。
本文将从与传统规范性道德哲学的比照中,从道德之源、道德之旨、道德之路这三个方面揭示进展性道德哲学关于道德与人的关系的新视点。
一、道德之源:从社会到人社会本位的规范性道德哲学,以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1982)为代表。
它承袭了由李大钊、李达、艾思奇等先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家们所创辟的学术传统,受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体系影响较大。
这种伦理学立足于从社会物质基础、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导一直阐述人类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由经济关系打算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别社会手段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即认为道德是一种经济基础打算的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或经济关系的产物。
“而这种对道德起打算作用的基础或关系,又往往被描绘成一种比人的存在更为根本的社会存在,它的进展变化则被看作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过程。
道德作为反映这一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其进展当然也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过程。
”[2]明显,在这种道德哲学的视野下,道德之源在于社会而不是人。
这种道德的起源观把道德看作经济基础或经济关系的产物,社会存在的产物,无视人的需要和人的作用,在实践上简单使道德的价值性、人为性被忽视。
浅谈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转换??
浅谈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转换??【摘要】在现代社会,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性在逐渐被重视。
本文从引言中探讨了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随后通过正文部分分析了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转换方式、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以及现代技术对道德资源的影响。
在结论中总结了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资源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道德资源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传统道德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现代转换、传承、创新、现代社会、价值体现、技术影响、实践意义、重要性、有效传承、发展、积极作用。
1. 引言1.1 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民风民俗。
这些道德资源包括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慈悲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直被视为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依据。
作为道德规范的集合体,传统道德资源在塑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中,更体现在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中。
传统道德资源承载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对于塑造公民道德和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可以引导人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挑战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挑战是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和快速成功,导致道德伦理观念的淡化和道德标准的下降。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变迁,古代道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对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道德伦理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道德伦理注重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
家庭观念、尊卑礼仪、孝道忠信等是古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核心价值观。
古人常说“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强调从自身做起,以修身为基础,以家庭和社会为延伸,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二、传统道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应用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传承与应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尽管现代社会面临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但传统道德伦理在塑造社会风气和引领道德规范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加强对中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传承和理解;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可以更好地整合传统道德伦理与现代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实践古代道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三、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面临的问题然而,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并非一帆风顺。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利益至上的观念等都对古代道德伦理的传承和应用提出了挑战。
一些人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传统道德伦理所强调的家庭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导致社会关系紧张、道德意识淡薄等现象。
同时,古代道德伦理的传承过程中,也面临教学方法的单一、知识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
四、加强对古代道德伦理的研究和传承为了更好地对接古代道德伦理与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加强对古代道德伦理的研究和传承。
一方面,学术界需要加强对古代道德伦理的深入研究,探索其内在逻辑和普世意义,以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另一方面,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古代道德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统道德伦理的实践意识。
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现代转换与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现代转换与弘扬■高 颍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 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 ]他又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 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族性的精 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 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 收并蓄”,对于文化遗产和一切进步的 文化,都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 吸收 ,应该“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 必须经过自己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 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 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
[2]这是我 们对待一切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传统道 德遗产的惟一科学态度。
(一 )以集体为本位 ,以国家 、民 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道德的社会 功能在于调节人们的利益矛盾。
中国传统道德一贯注重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个 体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当两 者发生冲突时,强调为整体利益作出个人 的牺牲。
这种道德价值取向在民族矛盾激 化的社会环境中,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 传统。
从《书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 其允怀”,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 私”,到宋明理学提倡“义利之辩”、“理欲之辩”,剔除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消极面 后,闪烁出一种为国家、民族的公利而牺牲个人私利的爱国情怀,进而形成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 道德境界,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林 ;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创 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 了崇尚道德修养,注重发挥道德社会功 能的优秀传统。
努力挖掘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使新时期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充分体现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 时代气息,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
它植根于自己历 史时代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是从维护 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中引申出 来,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提炼出 来的。
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差异分析-伦理道德论文-社会学论文
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差异分析-伦理道德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自殷周变革之际,周人将以道德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注入殷商的宗教生活,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由敬天转向敬德、由天道转向人伦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如孔子所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学而》)。
因此,3000 多年来,整体而言,道德教育不仅一直位居我国教育的中心,成为我国教育的主题,而且在大多数时候都有效地发挥着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传递时代主流价值观念的正向作用。
然而,直面当下,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社会理想道德人格为根本目标的道德教育,其功效时时面临实践的拷问。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新中国成立66 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但近三十年来,我国的信教人数却在不断增长,而且、高收入者、城市居民和中青年的信教比例不断增加。
[1]相反,英国广播公司(BBC)2011 年3 月22 日报道:宗教在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捷克、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瑞士9 个国家可能走向消亡。
[2]不难看出,在我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道德教育没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精神支撑,没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安身立命之本。
面向这一时代课题,本文拟从时代伦理由传统向现代的客观转换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以期为我国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浅薄建议。
1 血缘伦理:传统道德教育的立足点道德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就是建构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德性。
而要建构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德性,离开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自觉,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仅仅起到一个给予教育对象以道德认知的作用,仅仅起到一个唤醒教育对象情感共鸣的作用。
在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道德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道德教育对象的自觉内化和外化,即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将认知的外在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自觉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进而将自身内在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自觉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累积为道德习惯。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的开题报告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道德是文化传统的核心之一,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社会转型期间,伴随着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
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旨在通过对道德变迁进行研究,深入
探讨其影响和原因,为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道德变迁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变动、文化传承和人类价值观变化的复杂过程,并探讨导致这一现象的
原因和特征。
同时,本文也将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对未来价
值观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进行分析和比较。
同时,还将进行调查和访谈,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
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四、预期结果
预期本文能够深入探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现象,分析影响和原因,并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对未来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同时,本文
还将为当代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促进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性转化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性转化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只有其中的精华才是我们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性转化应立足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汲取其中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的具体现状,才能找到更好的转化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道德;教育;转化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浪潮中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毕竟从总体上落后于时代,有其不合时宜的内容。
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和各种在市场经济中滋生的思想,只有以公正的态度,客观分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现代性转化。
一、客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受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的约束也不免存在其精华和糟粕。
换而言之,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是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基础。
因此,明确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出并传承其中有价值内容。
简单来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以孔子学说为核心的文化建构体系,主要围绕社会生活道德规范,即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即个人道德修养、道德行为准则和家庭理论三方面进行教育,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
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而言,德育作为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基本特点。
其实,教育是道德理想主义实践的过程,家庭、社会、学校就是开展这些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而我们提倡的儒家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需要通过这些场所去实现。
另外,成圣成贤的德育理想与目标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又一基本特点。
在我们的儒家精髓里,圣人是最理想的榜样,君子则是一种人人追求的人格,君子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为君子,首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自省自察、慎独自觉的道德修养论与德育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一大特色。
如:孔子讲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孟子讲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朱熹讲存养省察;陆九渊讲切己自反,道不外索。
中国儒家之道德修养论一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特征十分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一个道德关系良好的和谐社会是中国梦丰富内涵中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道德社会著称于世。
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道德关系也在社会制度更替流变中发展进步。
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重新审视我国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对于推进中国梦语境的新型社会道德关系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在现实社会中,人际间关系首先表现为道德关系,其次才是政治的、经济的和其他类型的社会关系。
道德关系是道德规范在调节人们社会行为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其核心为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
道德关系本质上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集中体现了特定社会的价值理念,尤其是体现了在社会居于主流地位的价值理念。
自阶级出现与国家建立以来,道德与政治就如同连体兄弟,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政治因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对道德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关系主导价值理念中,道德关系主导价值理念的变迁是道德关系历史嬗变最为显著的特点。
道德关系的主导价值理念是指导道德关系形成与发展的社会主流价值规范。
道德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抽象地来自于人们的内心,也不是来源于宗教神学,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物质生产与生活实践。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现实利益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道德关系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2]现实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也不过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道德关系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与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方式来促进良好人际道德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在阶级社会,道德关系所体现的利益关系总是受制于特定社会主导价值规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政治道德化表征。
在传统中国社会,道德与政治高度耦合,其中既有道德政治化,也存在政治道德化,但主要是政治道德化。
政治道德化突出表现为国家治理中的“德主刑辅”现象。
传统中国是典型的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德治社会,君主是家国一体的最权威治理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实施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主导和调节不同社会主体之间道德关系的价值观又主要表现为“忠孝节义”、“贵和尚中”与“天人合一”三个方面。
在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中,“忠孝节义”是调节人际间道德关系的核心规范,“贵和尚中”与“天人合一”服从和服务于“忠孝节义”。
“忠孝节义”的核心是“忠”,即人民要忠于统治者,尤其是忠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帝王。
传统社会推行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等人伦思想就是“忠孝节义”的具体表现。
在上述价值观的指导下,传统社会形成了具有浓厚等级制度色彩的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周仁准(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98;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2)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及其培养路径研究”(2011sqrw 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课题(12S Z YJ005zd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仁准(1970-),男,安徽肥东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德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意。
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转变必然引起道德关系的变迁。
近现代以来,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关系在主导价值理念、内涵与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一系列转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自为之路,也为丰富和发展世界道德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
关键词:传统社会;道德关系;道德文化;嬗变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40-04人际交往道德原则,突出强调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来协调和维系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士、农、工、商”等级划分来区分人们之间的尊卑贵贱,以宗族血缘关系标准界定人际交往中亲疏远近,以强烈的家国同构思想缔造着至高无上的宗族理念、君权至上理念。
在传统价值观中,既有值得后人传承的推崇人际和谐的“贵和”思想,也有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关注自然环境的人文主义情怀,同时还有强调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和倡导宿命论的糟粕。
显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威权治理下的社会可以达到或实现特定社会所需要的“有序”与“善”的人际关系,但是,这种“有序”与“善”具有明显的虚假与不公正,因为这种“有序”与“善”背离了人的真正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代中国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主法制社会,指导和调节不同主体之间道德关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新型道德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与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不同,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等思想,宣扬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摒弃了传统社会存在于人际间的特权思想与等级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继承了传统中国道德文化精华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发展的民主、科学与创新等新思想新理念新元素,并分别从国家、社会与公民等多维展开。
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既尊重作为自由主体存在的个体意志,也强调对集体利益与意志的遵守与维护,强调个体与集体的辩证统一,从而摒弃了传统社会道德关系中个体利益与意志被压制或“忽视”的内在缺陷,为本真意义上社会公正与友善实现开拓新道路。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新生产方式中,广大劳动者不仅在经济上获得了解放,而且在精神层面获得了自由与独立地位,赢得了主体尊严,从而为建立在人际间真正自由平等与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新型社会道德关系提供了可能。
在当下社会,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方略,法律制度已成为政府行为的基本依据,成为调节和规范人们公共行为的主要强制性规范。
在人际间道德关系的历史变迁中,不仅存在道德关系指导价值观的变化,还存在着道德与政治之间微妙关系的调整。
在阶级社会道德关系的历史流变中,政治与道德总是结伴而行,政治为道德的形成与变化设定方向与规则,道德则为政治合法性提供辩护。
在当代社会,幻想没有政治的道德,或者没有道德的政治,都是不切实际的。
处理不好道德与政治两者的关系,极易导致以政治取代道德的“政治无道德论”或以道德取代政治的“道德理想主义”。
在传统社会道德关系走向现代的历史轨迹中,客观上存在道德与政治的高度重合向道德与政治的适度分离的趋势,即道德价值理性与政治工具理性高度同一向两者既统一又分离方向转变的趋势。
(二)良好社会道德关系的建构应建立于对道德关系中彼此权利与义务的准确认知上,建立在对交往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科学界定上。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才有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
道德关系的历史嬗变实则是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体社会地位的升迁变化。
道德权利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选择和认同某种道德价值标准的权利;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权利;要求正确评价自己品质和行为的权利;当见义勇为给自己带来损害后要求受益者和社会给以适当补偿的权利;追求德福统一、道德公正的权利”。
[4]道德义务则“总是意味着对行为主体个人意欲与利益的放弃、对自身需求满足过程的推延和对个体自由的限制”。
[5]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割裂对立到两者的对立统一是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现代嬗变的另一显著特点。
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常以应当或“善恶”等方式影响和评判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构建具有约束力的道德关系。
自古以来,道德关系从来不是单调空洞的,而是有着丰富的实在内涵,道德关系反映的其实是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以行为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方式体现出来。
只有建构平衡对称的权利义务关系,人际间的道德关系才能得到维系和发展。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人际间的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基本上处于割裂对立状态,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强势群体享有道德权利,拥有道德话语权;广大劳动人民则履行道德义务,丧失道德话语权。
传统社会人际道德关系的割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群体借助人性理论等进行自我包装,他们以圣人、道德楷模的身份自居,为他们专享道德权利的合法性进行辩护与美化。
例如,董仲舒就认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其中天子之性是“圣人之性”的现实化身,代表至善与完美,堪称万民的表率。
董仲舒认为:“行天德者谓之圣人”,(《春秋繁露·威德所生》)“皇帝被渲染成父亲般的人物。
官吏和绅士对于他和他的家系的忠诚,是出于具体的个人关系。
”[6]以天子为中心的社会统治者担当着以德教化天下的道德责任,拥有教化存在人性缺陷的“中民”与“斗筲”的道德权利。
另一方面,对社会下层民众承担道德义务的应然性进行论证与阐述。
我国传统社会历来重视人际间伦理道德关系的建构,尤其是对主体道德义务的阐述与强调,例如《尚书》就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与“子孝”等思想,孟子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伦”主张,《礼记·礼运》强调“慈”、“孝”、“良”、“悌”、“义”、“贞”、“惠”、“顺”、“仁”、“忠”等“十义”理念。
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强化皇权与家长制的绝对权威,强调人们应严守“孝道”,绝对服从皇权与家长,谨守忠孝的礼仪规范,忠孝不能两全时要以忠君为上,必要时“大义灭亲”。
传统文化对人性的阐述,尤其是对“气质之性”的解读,提出了作为理的化身的“天子之性”是至善代表的命题,指出“气质之性”是恶的根源,进而要求劳动人民摒弃“气质之性”的不良影响,“以吏为师”,“存天理、灭人欲”,最终方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在大力倡导义务性道德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义务被突出强化。
在传统社会道德教化中,义务、奉献与牺牲等精神的宣传固然有其社会发展的应然性,然而,对劳动人民道德权利的回避与否定,就是对人民社会主体资格的否定,必然导致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的割裂,导致人们对社会秩序正义性的质疑,形成虚假的“善”与“吃人”的道德。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7]“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权利的地方,这另一个人就有义务让他行使这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