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原理规律归纳归
自然地理原理、规律
四、昼 夜 长 短 的 变 化 规 律 (以北半球为例)
• ①.北半球夏半年(3.21-9.23):昼长夜 短,纬高昼长,极昼。
• 二分日(3.21或9.23):全球各地昼夜等 长
• 北半球冬半年(9.23-3.21):昼短夜长, 纬高昼短,极夜。
• ②.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五、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顺时针方向
九、洋 流 的 分 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 针;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 (气旋型); 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西风漂流:南半球中纬度西风漂流横贯三大 洋
• 2.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 3.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 4.弯曲方向受海陆分布、寒暖流、山地(焚 风效应)、盆地、地形起伏的影响;闭合 状:受山地垂直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 低),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九、洋流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共5个,南半球3个,北半球2个) -----反气旋型(北顺南逆、(大洋)东寒西暖)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且手掌朝上。其余四指指尖的方向与原 运动物体的方向一致,大拇指表示偏转 后的方向。)
课堂演练:找出北半球水平气流的正确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 向
√A
B
D
√C
实际运动轨迹
判断偏转方向可以 用手测法:
1:手心朝上,四 指是物体的原运 动方向,大拇指 指向是物体受地 转偏向力后的实 际运动轨迹
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自然地理规律是指在自然地理领域中普遍存在并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的客观规律。
这些规律和原理通过对地球的物质与能量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而得出,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机制和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1.偏冷气候规律:根据经验,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往往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出偏冷的趋势。
这是因为纬度越高,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越远,所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少,从而导致气温下降。
2.水循环原理: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存在,如海洋、大气中的水汽、地下水和冰雪等。
水循环是指水在不同物相之间进行循环运动的过程。
太阳的辐射能量蒸发地表水体,形成水蒸气,随后在大气中形成云朵,最终降落为降水再回到地表,不断循环。
这个过程对维持地球的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3.昼夜交替规律:地球的自转使得地表上的阳光照射程度发生变化,导致昼夜交替的现象。
在地球上,每个地区交替出现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由该地区所处的经度决定的。
当其中一地区的经度正对着太阳时,该地区进入白天;当地球继续自转,使该地区的经度背离太阳时,该地区进入黑夜。
4.热带气候与地球旋转的关系: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靠近赤道的地区,具有高温和多降水的特点。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特点导致了赤道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从而形成了热带气候。
5.海陆分布规律:全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并不均衡分布。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则主要由海洋覆盖。
这是由于地球上的大陆板块不均等分布,导致了大陆与海洋的不平衡现象。
6.高山气候规律:海拔对气候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气候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高山上的气温往往比低地温度更低,这也是高山地区形成永久冻土和冰川的原因之一7.河流侵蚀原理:河流对地形的侵蚀是地理学中重要研究的一部分。
河流侵蚀会随着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降雨量和水流速度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地理原理规律的总结与应用
地理原理规律的总结与应用1. 地理原理规律的概述地理原理规律是指在地理系统中普遍存在并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必然性的规律。
地理原理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于认识和理解地球表层现象、地理过程以及地理系统的结构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原理规律主要包括:1.地形地貌规律:包括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如地形起伏、山脉和盆地的分布、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等。
2.气候规律:包括地球大气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如纬度和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季风气候的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生成等。
3.水文地质规律:包括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地表水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如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水文循环等。
4.生态环境规律:包括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等。
这些地理原理规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研究体系,为人类认识地球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表层的现象和过程,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2.1 地形地貌规律的应用•地形地貌规律的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中。
根据地形起伏和土地类型特征,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用途,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地形地貌规律的应用于旅游开发中。
利用山脉、河流和湖泊等自然地貌资源,开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 气候规律的应用•气候规律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气候规律的应用于能源开发中。
通过了解太阳辐射和风力等自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3 水文地质规律的应用•水文地质规律的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管理中。
根据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规律,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
考前必看专题:地理规律和原理
专题复习: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例一.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
据此回答以下1-2题1.甲地时间为:A.9时B.12时C.21时D.15时2.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A.1月7日4时B.1月8日11时C.7月7日11时D.7月8日4时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A.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
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地理学三大定律(根据文献归纳总结详解哦)
地理学三大定律(根据文献归纳总结详解哦)首先,集中性原理是指物质或信息在特定空间内集中聚集的趋势。
这种集中趋势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都有体现。
在自然地理学中,地形、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生物、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集中。
例如,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适宜,Amazon雨林的植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集中。
在人文地理学中,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都会在特定区域内集中。
例如,各国的首都多数集中在较为中心的地理位置上。
集中性原理对于理解资源分布、人类活动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分散性原理是指物质或信息在特定空间内分散分布的趋势。
这种分散趋势也是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广泛存在。
在自然地理学中,例如,水系的分布具有分散性,河流、湖泊等水体在地表分散分布。
在人文地理学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
例如,一些经济活动的分布在一些地区具有分散特点,如农业活动的分散性较强。
分散性原理对于理解地区差异、交通发展和经济分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相互关联性原理是指物质或信息在地理现象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规律。
此原理是因果关系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在自然地理学中,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自然资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
例如,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人文地理学中,人类活动、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都与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关。
例如,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互关联性原理对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综合影响和多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地理学三大定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指导。
此外,这些定律的应用有助于解释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区域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地理学三大定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复习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复习近两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中越来越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且不回避重点。
因此,“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是高三地理复习的基本要求。
地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地理规律和原理,因为地理规律和原理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了对它们的理解与记忆,才谈得上灵活应用。
那么现行地理教材中主要有哪些地理规律和原理?在高三阶段如何进行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复习?怎样在解题中运用这些地理规律和原理?一、认识教材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规律即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包括运动特征、空间特征、成因、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
地理原理是地理规律的基础规律。
现以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社版)目录为线索,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反映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②地球运动: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特征。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①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②太阳的外部结构;③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④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⑤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⑥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变化;⑦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空间移动;⑧经度分布规律: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东减小的为西经;⑨纬度分布规律:是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北减小的为南纬;⑩经纬网格形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网格越向高纬度变形越大;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减小;⑿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①太阳活动周期(11年);②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太阳日、昼夜更替);③地球公转周期(到达两分两至、近远日点的时间,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④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年变化;⑤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⑥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⑦晨昏线的变化;⑧北半球各地——太阳出没方向随季节的变化。
4.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③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⑤昼夜交替的影响;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洋流、河流两岸的侵蚀现象等)。
地理必修一原理
必修一(原理)一、地球运动知原理1.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增加,西经度(区)中朝东方向经度减小。
2. 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3. 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4.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汽候、热带草原汽候消失。
5.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二、气象、气候知原理1. 大气的热力过程: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
十、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南亚、南亚——热带季风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面积大
中亚——温带大陆性为主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最典型,但温带大陆性面积大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 十一、大气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产生 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
昼长15小时
日出
正午12时
日落
读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 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摄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4-5题。 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C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解析:由题意可知 120°E————9时 75°W————? 由此计算P点的日落时间 为20时。
6、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
两分日日照图
北半球冬至日日照图
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
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日影朝向正西) 正西日落(日影朝向正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 向西南);西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方向日出 (日影朝向西北);西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北)。
时间
补给特点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流量较大,流量随降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
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上绝大多数河流 雨季形成汛期 季节性积雪 春季 流量变化小,形成春 温带和寒带地区、 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地区 为主 汛
地理归纳方法总结
地理归纳方法总结地理归纳方法是指通过整理、总结地理学中各种知识和概念,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文将就地理归纳方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概念归纳法概念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将相似性质、特点或者属性的概念进行分类和整理,达到概念的明确和记忆的深化。
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时,可以将它们分别归为地球运动和地球旋转的子类,进一步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原理。
二、事例归纳法事例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具体事例,来推导出概括性的规律和原则。
例如,在学习地理气候的变化时,可以通过归纳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进一步推导出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的区分。
三、对比归纳法对比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将相似和相异之处进行对比和分析,来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时,可以通过对比人口数量、结构、迁移等特征,进一步理解人口分布的差异和形成原因。
四、图表归纳法图表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制作图表、统计表、流程图等形式的归纳总结,来展示地理学习中的关键概念和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球板块运动时,可以制作地质构造图,清晰展示各个板块的位置、边界和相对运动方向。
五、案例归纳法案例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地理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化问题,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和影响。
六、总结归纳法总结归纳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归纳方法。
它通过总结和概括地理学习中的要点和重点,来达到知识的系统化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可以通过总结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进一步理解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
综上所述,地理归纳方法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主要涉及地球的物理特征、气候、地貌、水文、生态等内容。
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撑。
下面将从地球物理特征、气候、地貌和水文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地理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首先,地球物理特征是地理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内容。
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大小、质量、密度、内部结构等。
地球的大小是地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地球的引力对物质的作用力,进而决定了地球的物质循环、大气环流以及地球的形状和地面起伏的形成。
质量和密度则影响地球的引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决定了地球的地热、板块构造以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其次,气候是地球自然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大气状态的统计情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环境和地球运动有关。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了地球表面的不均匀辐射和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温度变化引发了大气运动和水循环,而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则决定了气候带的形成和气候区的划分。
气候也受到地形、海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决定了风的流向和强度,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决定了海洋环流和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地貌是自然地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形和地势。
地貌的形成与地壳构造、风、水和冰等因素有关。
地震和火山活动会破坏地形,而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则会改变地形。
风和水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形,而冰川的运动和冰融化会形成冰川地貌。
地貌的变化与时间尺度有关,从短期看,地貌具有动态性,从长期看,地貌则反映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最后,水文是地理自然地理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和湿地等,地下水则存在于地下岩石中。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空间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形态、构造、地貌、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科学。
在地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
下面将对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整理。
一、地理概念:1.地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生活的星球。
地球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形态、构造、地貌和气候等特征。
2.地球的组成:地球由固态地壳、流动的地幔和核心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围,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可塑层,核心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3.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自转引起了日、夜的变化,公转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4.地球的地理区域:地球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个主要区域。
陆地包括七大洲和众多岛屿,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
5.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的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气候、地形和地貌等元素,人文环境指的是人类的活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二、地理原理:1.地理位置原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对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和生态系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2.地理互动原理:地球上的各个地理要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例如,地形会影响水流的路径,气候条件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3.地理多样性原理:地球上存在着大量的地理多样性,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动物和人类文化等方面。
这种地理多样性使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4.地理演变原理:地球表面的地理要素是不断变化和演变的。
例如,地壳构造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气候变化会影响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等。
5.地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地理研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三、地理规律:1.布氏分布规律:布氏分布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指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例如,人口分布不均匀、降雨的分布不均匀等。
2.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和演替的。
地理原理规律系列
地理原理规律系列地理原理规律系列是指地理学研究中所发现的一系列规律和原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方面。
这些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地理学解释和探索地球现象的重要依据。
以下将介绍一些地理原理规律系列。
1.大地构造原理大地构造原理研究地球的构造、形状、板块运动等方面的规律。
它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壳运动原理和地震活动规律等。
板块构造理论指出地壳由若干个大型板块组成,它们以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为界,相对运动造成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地壳运动原理研究地壳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如地壳隆起和塌陷、抬升和沉降等。
地震活动规律研究地震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包括震源分布、震级和地震地带等。
2.气候形成原理气候形成原理研究气候形成的原因和规律。
它包括大气运动原理、水汽运输原理和气候区划原理等。
大气运动原理研究大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如气压、风速和风向等。
水汽运输原理研究水汽在大气中的运动和输送,如蒸发、凝结、降水等。
气候区划原理研究气候的分布规律,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3.水循环原理水循环原理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和规律。
它包括蒸发、降水、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等方面。
蒸发是指水从地球表面转变为水蒸气的过程,降水是指水蒸气转变为液态或固态的过程。
水循环原理揭示了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于地理学、气象学等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土壤侵蚀原理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土壤表层的侵蚀和移动过程,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
水力侵蚀是指水流对土壤的冲刷过程,包括河流侵蚀和雨水侵蚀等。
风蚀是指风对土壤的刮蚀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冻融侵蚀是指冰的冻融作用对土壤的破碎和搬运过程,通常发生在寒冷地区。
土壤侵蚀原理研究土壤的形成、分布和保持等问题,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
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整理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空间关系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下面对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整理。
一、概念:1.地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
2.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具有比较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3.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地球上各种地理要素分布的范围和特征,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不同空间要素。
4.地球表面要素:地球表面要素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特征和结构,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资源等。
5.地球系统:地球系统是指地球上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地球内部。
6.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7.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指其中一地理区域的独特的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点。
二、原理:1.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物质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不断流动和转化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2.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是指能量在地球系统中的传输和转换过程,包括太阳辐射、热量传输、风能、光合作用等。
3.迁移和扩散:迁移和扩散是指物种和物质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移动和传播过程,包括人口迁徙、物种迁移、污染扩散等。
4.形态发育:形态发育是指地形和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地壳运动、风化侵蚀、沉积作用等。
5.秩序和混沌:秩序和混沌是指地理系统中存在的有序和无序的状态,包括地质构造、矿产分布、人口分布等。
三、规律:1.自然地理规律:自然地理规律是指地球自然系统中的一些普遍性规律,如气候与地形的相互关系、植被与土壤的相互适应等。
2.人文地理规律:人文地理规律是指地球上人为活动和人口分布的一些普遍性规律,如城市扩张规律、交通通道的形成规律等。
3.统计规律:统计规律是指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过程中,一些重要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如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相关性等。
地理教学规律
地理教学规律地理教学规律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客观规律和原则。
它们是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总结出来的,旨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具体介绍几条地理教学规律。
一、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原则地理学科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内容。
即从学生熟悉的地区、地貌、气候等方面入手,逐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整体与细节相结合的原则地理学科具有整体性和细节性的特点,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和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整体与细节的相结合,通过分析地理现象的要素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把握地理学科的整体框架,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地理学科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地理知识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地理学科是一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学科。
地理知识的归纳是通过对大量具体事物和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类,形成一般规律和原则,而地理知识的演绎则是通过运用这些规律和原则,对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推理和解释。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归纳与演绎的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知识的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能力。
五、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地理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喜爱和探索精神。
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启发思维的原则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地理重要原理和规律
高三地理重要原理和规律
哎哟喂,各位高三的同学们,今儿咱来摆摆龙门阵,说说这高三地理里头的重要原理和规律。
咱们得用四川话、陕西话、还有北京话,混合着来,看看这地理知识能不能整得更明白点。
四川话版:
说起地理啊,咱们得先从这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开始说起。
你晓得不,地球每天都在自个儿转圈圈,就像咱们四川的串串香,一圈儿接一圈儿,这就是自转嘛。
而公转呢,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跟咱们过年围着桌子转一样,大家团团圆圆的。
这两个动作啊,把地球的时间和季节都给搞出来了,真是神奇得很!
陕西方言版:
再来说说这大气环流。
你晓得不,这大气就像咱们陕西的面条一样,长长的、弯弯的,流动得可欢实了。
这些气流啊,有时候从南边吹过来,有时候从北边吹过来,把天气搞得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咱们得搞清楚这些气流是怎么流动的,才能预测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备。
北京方言版:
还有啊,这水循环也是地理里的一大重点。
你看那江河湖海,都是水在流动。
太阳一晒,水就蒸发成水蒸气,升到天上就变成云了;云一多,就下雨或者下雪,水又回到地上。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咱们得明白这个循环是怎么运作的,才能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怎么分布的,怎么利用的。
总之啊,地理这学科虽然知识点多,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用脑去想,就
一定能整明白。
就像咱们吃串串香、吃面条、喝水一样,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吃得开心,喝得畅快。
所以啊,同学们,加油学地理吧,将来走遍天下都不怕!。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_规律归纳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根底: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构造〕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注】前3点是常答点☆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夏季寒冷枯燥〞等〕4光照:强弱,多少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注】前3点是常答点☆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注】前4点是常答点☆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注】1、2、4、5点是常答点☆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3.结冰期:有无、长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原理规律归纳归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①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
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
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欧美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余类推。
23.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为热带,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为寒带、其余为温带。
24.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5.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
26.大气的热力作用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
2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28.全球的热量平衡就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相等。
29.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反之,气温低,气压高。
30.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3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
32.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
33.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由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引起。
34.锋面与天气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5.气压系统与天气气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时,天气晴朗36.气候的形成①太阳辐射是导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②下垫面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③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再分布。
④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变下垫面状况,对气候产生影响。
37.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①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制与种植方式)。
②建筑:街道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③交通:公路、铁路的设计,需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
38.台风的形成与分布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39.全球变暖的成因及危害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及毁林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
全球变暖:①使极地冰川鬲化,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40.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及危害除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外,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物质也是重要原因。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41.酸雨的成因及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不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影响鱼类生长,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42.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由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
43.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m以下变化很小。
44.海水盐度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海区递减。
45.大潮与小潮新月、满月时出现大潮;上弦月、下弦月时出现小潮。
46.表层洋流的分布①南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
③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47.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48.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①海洋污染(工业废弃物、核电站冷却水、农业废水和石油渗漏等);②海洋生态破坏(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
49.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城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50.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51.地质作用①定义: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②分类: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和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盆地填平)。
52.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
53.地质构造①褶皱(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有时成谷;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成为谷地,有时成山)。
②断层(a.地垒: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b.地堑: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54.地质构造与生产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
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
5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调蓄作用。
56.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5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湿环境)、骆驼刺(干旱环境)、铁芒箕(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旗形树冠(风向)、矮牵牛(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
58.植被的环境效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5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0.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由于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