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1.了解关于北京城墙历史争论的相关背景,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爱护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学习并掌握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本文善抓对方漏洞,层层批驳的艺术技巧,并能运用这种技巧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
梁思成(1901—1972),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专家,建筑史学家。

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梁思成文集四卷》等。

2.探寻背景
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是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

他抱病写下了《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发表在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上。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狭隘.(ài) 蔷薇..(qiánɡ wēi) 远眺.
(tiào) 嵯峨..(cuó é) 什刹.海(chà) 甃.
(zhòu) 颐.和园(yí) 鸟瞰.
(kàn) (2)多音字
蔓⎩⎪⎨⎪⎧ 蔓延 màn 藤蔓 wàn 拓⎩⎪⎨⎪⎧ 拓展 tuò 拓片 tà 颈⎩⎪⎨⎪⎧ 瓶颈 jǐnɡ 脖颈 ɡěnɡ
2.字形辨认
⎩⎪⎨⎪⎧ 鳖 鱼鳖 蹩 蹩脚 憋 憋闷 弊 弊病
⎩⎪⎨⎪⎧ 滋 滋长 兹 今兹 嗞 嗞嗞响 ⎩⎪⎨⎪⎧ 梗 梗概 埂 田埂 哽 哽咽
⎩⎪⎨⎪⎧ 滥 泛滥 槛 门槛 ⎩⎪⎨⎪⎧ 慎 慎重 嗔 嗔笑 缜 缜密 3.词语释义
(1)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

(2)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

(3)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4)见树不见林:比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或目光短浅。

4.词义辨析
(1)阻碍·妨碍
同:都是动词,都有“使不顺利”的意思。

异:“阻碍”为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含有“阻挡”之意。

还可作为名词使用。

“妨碍”为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含有“造成不利影响”的意思。

判断正误:①记者调查发现,清理道路不合理收费,各
地阻碍
..重重。

(√)
②安全审查制度的建立不会改变中国的外资政策,也不妨碍
..外资的进入。

(√)(2)蔓延·曼延
同:都是动词,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

异:“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引申为传播、散布,常用于贬义。

“曼延”指连绵不断,也可用作形容词,中性词。

判断正误:①避险情绪正在市场发酵,一旦今天亚洲股市开盘出现大跌,情绪就会如
同瘟疫般在全球蔓延
..。

(√)
②一条曲曲折折的羊肠小路,沿着河流,向森林深处曼延
..。

(√)
(3)宏伟·雄伟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规模、计划等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

“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

判断正误:①新区明确提出了打造“两区一城”的雄伟
..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得紧紧依靠各个领域内的人才。

(×)
②这里有宏伟
..的美洲杉树、喷火的火山、壮丽的山洞、巍峨的山峰、起伏的山脉、恬静的湖沼、蜿蜒的江河和多荫的水涯:宇宙间真没有一样东西比此更好。

(×)
1.针对“封建遗迹”说,梁思成是如何反驳的?
提示:梁思成先指出这种看法的偏差幼稚;再用“故宫”和“天安门”两处典型的“封建遗迹”来反问,置对手于无法还手的境地;又用“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杰作”,关键是为谁所用来阐说事理,指出北京城墙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进而引述北京城墙形成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北京城墙是“精神壮丽的杰作”“艺术创造”“国宝”“人类的文物遗迹”,发出“岂可随便把它毁掉”的疾呼。

这样,通过批驳有力地证明了北京城墙应保存的主张。

2.梁思成先生是怎样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理性的辩驳当中的?
提示:梁思成先生的辩驳在理性当中渗入了浓烈的情感,他动情地歌赞:北京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的结构“朴质无华”,它的体形“单纯壮硕”,它的外像宏伟“轩昂”,“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它是“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

对这样珍贵的历史遗产,梁思成痛心地疾呼:“我们岂可随便把它毁掉!”有了这一番入理动情的辩驳,主张拆除一方的理由就显得“偏差幼稚”了。

1.文中主张保存者是如何看待古城墙的功用问题的?
提示:(1)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下来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不但没有抵触,反而有利。

如果发展它的现代作用,它的存在会丰富北京城人民大众的生活(立体公园、军事功用),将永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

(2)城墙不会阻碍交通。

可以通过现代道路系统的设计,合理控制车流。

(3)城墙不应是封建遗迹,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是我们的民族纪念文物。

2.北京城墙的存废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争论的焦点?其问题的根源体现在哪里?
提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应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北京作为古都,文化底蕴丰厚,任何古迹的变动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话题。

北京的故宫、天安门、颐和园、胡同都已为世人瞩目,城墙虽没有以上古迹那么受人关注,但由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价值和内涵也引起了各方的争论。

随着北京的发展,北京城墙应如何定位、处理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文中争辩双方也围绕着它的现实用处和历史意义展开激烈争论。

是简单地将其拆除还是保存下来?从主张保存者对主张拆除者的论点的反驳中,我们看到了北京城墙不是简单的一堆砖堆,而是承继着中华的历史和文明,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所以存废成为人们争论的问题焦点。

3.作者并没有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摆出主张废除和主张保存城墙的双方的观点。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1)采用辩论的方式,显然比单一的论述更活泼一些,更生动一些。

(2)辩论中对相异的观点的争论,能让双方的观点及论据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容易辨清孰是孰非。

(3)在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中所表现的“火药味”,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情绪,使读者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参与争辩”的意识,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专家提出,圆明园有必要复建部分景观,并且申报世界遗产。

面对历史创伤的回忆,究竟应该保持废墟还是重新修建?有关提议一经披露即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讨论。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提示:观点一:正面激励更重要。

人们的进取心不能只靠耻辱来激励,更需要从正面来感染。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圆明园的旧貌越来越淡漠,只能通过书本描述和废墟现状发挥想像,圆明园的恢宏气象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可能真正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民族荣光,对圆明园被付之一炬的耻辱感也会相对淡化。

重修圆明园,以真实的辉煌激励后来人,感染力会更强。

观点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重建实为不妥之举!在“国耻”教育方面,废墟作用不可估量,它提醒国人时刻保持警醒。

就让我们永远把残破的圆明园当作血红的创口,提醒国人我们民族曾有的痛吧!重建这笔资金不如用来帮助那些失学儿童、贫困家庭,及缓解科研项目缺少资金的燃眉之急。

观点三:一部毁坏的经典,更像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最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把这个记忆留下来,它会让后辈们明白该怎么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园,这远比浪费人力金钱重建一个虚浮的摆设更有价值!
1.手法灵活,论证充分。

梁思成以其作为科学家的广阔的视野、严密的推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重若轻,对对方的观点逐一反驳,或援引外国的正例反例,或详举史实,或归谬演算,论证游刃有余、严密充分。

文章感情洋溢,对北京城墙的自然价值和艺术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采用问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主张保存的理由。

文中运用了五个问答句,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回答上紧扣问题,深入论证说明道理。

论证中大量地运用反问、举例子、打比方等方法,形象有力地阐明了北京城墙应该保留的观点。

导练目标
层层剖析法
层层剖析法就是如层层剥笋,逐一剖析,步步深入,即一层比一层接近论点,一层比一层深入分析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能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透彻的论证。

北京古城墙的“废”与“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明白的问题,不同立场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单纯地强调某一点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漏洞而难以立
论。

本文作者巧妙地从最根本的话题开始,层层设疑,主动找出论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一一加以解释,逐步缩小论述范围,最后水到渠成,使对方无可辩驳。

请运用层进法写一篇议论性短文。

300~400字。

创意激活
怎样逐层深入?一是要紧扣中心论点分层论证;二是要设几个分论点,一层比一层深入,让分论点之间呈递进态势;三是要表现思考的深入。

如果思想浮于浅层,即使排列了几个递进的分论点,也达不到深入说理的境界;只有想得深刻,才能真正做到逐层深入地把理说透。

范例展示
谈坚持
人们都希望实现自己长远的理想,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挥洒,是对理想的执着,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

如果没有坚持,红军怎能爬雪山,过草地,将两万五千里踩在脚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诞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历时十年,进行了五万次实验,才取得了成功。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坚持需要七擒孟获的韧性,需要六出祁山的不坠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更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当然,坚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画地为牢。

试想,如果蔡伦在造纸的多次失败之后,仍坚持原来的做法,而不是大胆地改进原料,那么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华夏发明恐怕只是“三大发明”了。

远方的诱惑是我们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奋斗,之所以拼搏的所在。

当我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当我们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中默念一声:再坚持一下。

话题集锦
(1)梁思成认为:主张拆除城墙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缺乏实际的计算的;由全面城市计划的观点看来,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看问题必须全面;②规划要从于长远;③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2)梁思成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征,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

”北京古城墙,经受了数百年腥风血雨的洗礼,它太厚重了,厚重的不是那一片片石一块块砖,而是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

它曾是北京这座千年帝王之都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

正像有人曾说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文明的载体,是时代的缩影,是社会的印痕,是历史的轨迹,是文化的代表。

没有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就没有了历史,没有了文化。

保住了包括古城墙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就保住了我们的传统和个性,保住了我们的根。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绝不能以毁弃历史文化遗迹,毁弃我们的传统和个性为代价。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见证;②遗憾;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④思索;⑤传统;⑥个性;⑦扬弃。

佳作片段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

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好生活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更为重要。

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和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一座富有古民居韵味的住宅。

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灯交相辉映,让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感受冬雪的凉意。

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诗意地栖居”。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讨论背景及重要性反驳拆除者的观点⎩⎪⎨⎪⎧ 功用已尽说阻碍交通说统治遗迹说拆墙用砖说总结:强调不拆
现代作用历史作用文化价值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