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北宋的政治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建立方式、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
2、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具体的措施和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列割据局面,符合广东人民的意愿,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
5、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2、重文轻武的政策。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摸清脉络、知道应该学习、掌握什么。
二、学生读课本,思考问题:
1、找出北宋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说出北宋统一南北的史实。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4、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形成、表现及影响。
三、问题探究。
探究一: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
探究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主要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对
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四、学习小结
我的问题与收获:
五、课堂检测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2、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3、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4、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宋朝 D.唐朝
5、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6、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
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 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7、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1)“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附答案
1---7 DBDCCAB
8、(1)赵匡胤。960年。
(2)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弱。
(3)措施: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②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