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列夫托尔斯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75
4 列夫·托尔斯泰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4.解词语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难得有高兴的时候。
无可置疑:不容怀疑。
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文艺评论家。
作品有《初次经历》《象棋的故事》《罗曼·罗兰传》《巴尔扎克传》等。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这篇人物小传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与赞美。
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问题探究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的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4《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 3. 从6-9段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 眼睛敏锐、目光犀利、蕴藏有丰富的情感,很有威力。 作了怎样的评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此可见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来自之情。语言品味•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夸张描写,突出作为作家的托尔斯泰能 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作为一个世界 文豪,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突出了他眼睛观察的敏锐性和丰富性。 •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 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 无误的频波。 • 运用比喻,突出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 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 时又通过他的作品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
•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难得有高兴的时候。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 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 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 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 3.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表,突出了 他的什么特点? • 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 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 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 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4.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 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 伦。这样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的描 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 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不同点:前部分多用抑笔,后者高 度赞美,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 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 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欲扬先抑
1、文章为什么重点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作者这里对托尔 斯泰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 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 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了准确、深入、全 面的描绘,是时代的代言人。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尴尬(态度、神色)不自然
泰斗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 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景仰。
酒肆 酒馆
门第旧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 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 劲。也比喻见解、议论 分析、刻画很深刻。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表示事实明显。置疑, 怀疑。
解词 髭 嘴上边的胡子 髯 两鳃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鬈 弯曲的头发。 器宇 气概、气度 禁锢 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 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 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 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 长度为“广”,南北长 度为“袤”
2.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 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 活、人间事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 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 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 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他的心窝.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共51张PPT)
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 家、传记作家
我们学过茨威格 的什么作品?
伟大的悲剧
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
本文属于什么文体? • 散文(记叙文)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 外貌描写
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 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一、(1-5自然段)托尔斯泰外貌的 平庸丑陋——外表。
二、(6-9自然段) 透过托尔斯泰非 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 神世界——精神。
第一部分5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l.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2.他的面部轮廓、结构。 3.他的面容、表情。 4.他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他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6.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7.他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8.他眼睛的威力。 9.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
一读。 3. 回答下列问题。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 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 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 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土 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 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
• 点击进入:托尔斯泰的晚年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 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 心世界。
“植被”是什么?“空地”是什么?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 植被:胡髭; • 空地:脸庞没长胡髭的地方。 • 比喻(借喻)
这一段还有哪几个比喻句?
1. 长髯……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2.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
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 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 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 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髭( zī )
2、根据所给的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
突出。(鹤立鸡群) (2)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 颔首低眉 (3)无法揣测,难以捉摸。(神秘莫测)
3、第五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时, 主要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对比的手法,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 见的托尔斯泰形成巨大的反差,将拜访者等待时的内 心期望、诚惶诚恐和见到时的疑惑和惊讶、尴尬形成 鲜明对比,突出托尔斯泰的长相平平甚至粗鄙。
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
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
点拨: 这句话把托尔斯泰晚年的面部表
情的变化,比作悲凉之地解冻,
形象地揭示了托尔斯泰晚年内心 世界的巨大变化。
3、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 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 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
泰的长相平平甚至粗鄙,但是他有让 人难以相信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在课本上做圈点批注,将表
现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的描写画出来,并
思考表现了什么高贵品质。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zèng 锃( )亮 犀利( xī ) 禁锢(gù ) 滞留( zhì)
黝黑(yǒu)
mào 炽热(chì ) 广袤( )
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在文章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怎样的感情? 对列夫·托尔斯泰品格高尚,深邃而卓越的精神 世界的赞美。
小声默读第一部分(1~5)段,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 (新版)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1.读生字
黝.黑(yǒu)
滞.留(zhì)
愚钝.(dùn) 禁锢.ān gà)
粲.然(càn) 一绺.绺(liǔ)
藏污纳垢.(gòu)
正襟.危坐(jīn)
颔.首低眉(hàn)
穹.(qióng)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 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 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问题探究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 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文艺评论家。作品有《初次 经历》《象棋的故事》《罗曼·罗兰传》《巴尔扎克传》等。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这篇人物小传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 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 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与赞美。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4.解词语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难得有高兴的时候。 无可置疑:不容怀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 疑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徽专版)(课件)4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 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 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 犹太家庭。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 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
分析肖像画:
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 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反衬 灵魂的高贵,
平庸丑陋
欲
眼睛的犀利
扬
说明
大众化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 一员,与俄国人民
先 抑
同呼吸共命运
欲扬先抑的手法
也叫先抑后扬,指为肯定某人、 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 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 一种构思方法。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 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
生动形象,突出特征,引
发联想,给人以鲜明深刻 的印象,增强感染力。
夸张效果:
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
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想 象和共鸣。
比喻
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敏锐、犀利、极具穿透 性的目光。
作用:造成鲜明对比 留下深刻印象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先写阿长的
“多事”、“规矩多”,这是抑;通过 去帮作者买来山海经来突出阿长对孩子 的爱,这是扬。
本文作者了运用“先 抑后扬”的手法,在课 文前半部描写托尔斯泰 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 以此来反衬后半部其深 邃的目光和高贵的灵魂。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 托翁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 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 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罗曼· 罗兰》等,小 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等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 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对人物的心理 活动、精神状态进行细腻的工笔式描绘。
像树柴
脏 缺少光泽
像村舍外墙
宽
狮子鼻
塌
耳朵 : 招风耳 脸颊 : 凹陷
嘴唇 :
厚
面容表情: 忧郁
愚钝和压抑
没有光彩 穿戴 长相平平 职业 在事实上说明
拜访者的态度:
疑惑
睛 威力 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 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1
——多毛,胡须浓密 须发的特点 粗制滥造的小屋——面部 面部轮廓、结构 胡乱劈成的树柴——额头 面容、表情
两湾似蹙非蹙罥 (juà n)烟眉,一 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 )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 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比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 露,丹唇未启笑先 闻。 ——曹雪芹《红楼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个部 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1—5)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 的外貌特征。 (6—9)着重刻画托尔斯泰 的眼睛。
须 发
胡须: 浓密 犹如滔滔白浪 像 热 带 森 林 鬈发: 像泡沫
额头:
皮肤 : 面 部 特 征 鼻子 :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 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70年代末, 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日趋剧烈。1861年 改革以后的农民,本来就遭到了一连串 的掠夺,濒于破产,现在又遇上了连年 歉收,许多人死于饥馑和瘟疫。这迫使 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 形势,引起了托翁的关注。于是他加紧 社会活动,遍访教堂、修道院;调查贫 民区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 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 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共50张PPT)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 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 集的作者简介其他背景资料。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文学家,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攻
读哲学期间出版了第一奉诗集《银弦
集》。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 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
师》和《罗曼•罗兰》等,小说《焦燥的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 两片厚厚的嘴唇,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 灰色小眼睛 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凹陷的脸颊,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 言。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随处可见的脸。 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 厚嘴唇 直接描写 灰色、 小 平庸 比喻 粗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 粗糙
表现了什么特点?欣赏托尔斯泰的肖像,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部位 须发 鼻 耳 嘴 脸 皮肤
相关语句
使用的手法
特点
2、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 3、第四段作者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 不出来。”但是作者为什么还要赞美他呢? 4、第五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时,主要使用了怎 样的修辞手法? 将上面的问题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准备好下一个 环节的知识擂台。
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 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锃(zè ng)亮
禁锢( gù ) 黝黑(yǒu )
犀利( xī ) 尴尬( gān gà )
鬈(quá n)
滞留( zhì) 颔( hà n )首低眉 髯( rá n ) 炽热(chì ) 广袤(mà o )无垠 髭( zī )
要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4列夫·托尔斯泰精品课件(人教版)
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体裁:散文
托尔斯泰(1828—1910)背景资料: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身名门 贵族。自小酷爱文学和哲学。在大学时代, 他接触到平民出身的同学。退学后,回到 庄园,他企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为农民子 弟兴办学。1851年,赴高加索服军役。在 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 的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 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
外 貌 特 征
第 二 部 分
第七段:蕴含丰富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不幸
精 神 世 界
深 邃 的 精 神 世 界
·
为什么重点 写他的眼睛?
1.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眼睛 的描写,展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风貌。
鲁迅说:“要极省俭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 的方法是刻画他的眼睛。”
例:《红楼梦》第 三 回 对林黛玉的眼睛的描写。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 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2.描写眼睛的段落和文章前半部分相比,在感情色彩上有 何不同? 前“贬”后褒。 3.这种欲扬先抑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 他的眼睛精美绝伦,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 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小 结
• 一(1—5)托翁的外貌特征(比喻和夸张联 用,使得画面 气韵生动,使人产生无穷的 遐想。多用抑笔) • 二(6—9)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高度赞美) 比喻:眼睛(本体) 喻体:珠宝、探照灯、猎 鹰、晶体、匕首、猎人 目光(本体) 喻体:刚刀、手术刀、X射 枪弹、金刚刀、黑豹、磁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 托尔斯泰“肖像画”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眼睛、鼻子、嘴巴、轮廓、耳朵、头发、胡子、皮肤
比 喻 、 夸 张
艺术效果:形象生动,特征鲜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布置作业
1、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 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2、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 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 怎样描写? 3、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 哪两个特点?(小结)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 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你对列夫· 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 转型 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 育的果实》 (1891),中篇小说《魔鬼》 (1911)、《伊凡· 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 采奏鸣曲》(1891)、《哈泽· 穆拉特》(1886~ 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 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 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 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 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 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用了什么修辞?找 出相关的句子。 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 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除了大 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 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 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 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 可作对比的注释: “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 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 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 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作者五个方面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面部 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 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 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用了什么修辞?找 出相关的句子。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除了 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引用高尔基地话作 结,有什么作用?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 特点?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 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列夫·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 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 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 朗琪罗,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 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课文中也提到了俄国一位的著名作家陀 斯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 《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 等。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 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2、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 夸张的句子。 3、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4、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 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5、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 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6、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 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 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轩昂: •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鹤立鸡群:
•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 正襟危坐: •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 颔首低眉: •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 几个部分? • 本文是列夫· 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大体分为 两个部分: •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5、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 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 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 心路历程。 6、第5段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 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 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3、 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 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 须。(反复描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 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4、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 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 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你对列夫· 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 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 转型 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 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 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 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 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 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 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 式巨著《安娜· 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你对列夫· 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 彷徨 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 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 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 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 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 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 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 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 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列夫· 托尔斯泰的“眼睛”
这是一双
的眼睛。
这是一双犀利异常,拥有准确洞察力的眼睛; 这也是一双蕴含感情,可以抒发丰富情感的眼睛; 这还是一双威力无比,能查出事物真相的眼睛。
你对列夫· 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 庭, 启蒙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 德斯 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 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 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 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 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 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 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 (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 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 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 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 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髭(zī) 髯(rán) 鬈(quán) 黝(yǒu)黑 滞(zhì )留 禁锢(gù) 炙(zhì )热 颔(hàn)首低眉 锃(zèng)亮 犀(xī)利 广袤(mào) 尴尬(gān gà)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 • •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犀利: (武器、言语、目光等)锋利,锐利。 器宇: 气概,风度。 禁锢: 约束,限制。 尴尬: (神色、态度)不自然。或处境困难,不 好处理。 • 滞留: • 停留不动。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 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 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 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 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 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 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 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 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精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思考:犀利 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 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 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 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 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 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 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 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 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 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 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 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 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