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发展史

合集下载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一、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中的极限、穷竭思想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文明,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经过了漫长时期的酝酿,到了17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终于通过牛顿(Newton)和莱布尼兹(Leibniz)的首创脱颖而出了。

大约从15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起,工业、农业、航海事业与上古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刺激着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到了17世纪开始进入综合突破的阶段,而所有这些所面临的数学困难,最后汇总成四个核心问题,并最终导致微积分的产生。

这四个问题是:1.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距离之间的虎丘问题,尤其是非匀速运动,使瞬时变化率的研究成为必要;2.曲线求切线的问题,例如要确定透镜曲面上的任一点的法线等;3.有确定炮弹最大射程,到求行星轨道的近日点与远日点等问题提出的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问题;4.当然还有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计算长度、面积、体积与重心等问题。

第一、二、三问题导致微分的概念,第四个问题导致积分的概念。

微分与积分在17世纪之前还是比较朦胧的概念,而且是独立发展的。

开普勒(Kepler)、伽利略(Galileo)、费马(Fermat)、笛卡尔(Descartes)、卡瓦列里(Cavalieri)等学者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1669,巴罗(Barrow,牛顿的老师)发表《几何讲义》,首次以几何的面貌,用语言表达了“求切线”和“求面积”是两个互逆的命题。

这个比较接近于微积分基本定理。

牛顿和莱布尼兹生长在微积分诞生前的水到渠成的年代,这时巨人已经形成,牛顿和莱布尼兹之所以能完成微积分的创立大业,正事由于它们占到了前辈巨人们的肩膀上,才能居高临下,才能高瞻远瞩,终于或得了真理。

可以这样说:微积分的产生是量变(先驱们的大量工作的积累)到质变(牛顿和莱布尼兹指出微分与积分是对矛盾)的过程,是当时历史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下的必然产物。

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建立标志着微积分的诞生。

牛顿自1664年起开始研究微积分,钻研了伽利略、开普勒、瓦利斯(Wallis),尤其是笛卡尔的著作。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一、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中的极限、穷竭思想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文明,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经过了漫长时期的酝酿,到了17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终于通过牛顿(Newton)和莱布尼兹(Leibniz)的首创脱颖而出了。

大约从15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起,工业、农业、航海事业与上古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刺激着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到了17世纪开始进入综合突破的阶段,而所有这些所面临的数学困难,最后汇总成四个核心问题,并最终导致微积分的产生。

这四个问题是:1. 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距离之间的虎丘问题,尤其是非匀速运动,使瞬时变化率的研究成为必要;2. 曲线求切线的问题,例如要确定透镜曲面上的任一点的法线等;3. 有确定炮弹最大射程,到求行星轨道的近日点与远日点等问题提出的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问题;4. 当然还有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计算长度、面积、体积与重心等问题。

第一、二、三问题导致微分的概念,第四个问题导致积分的概念。

微分与积分在17世纪之前还是比较朦胧的概念,而且是独立发展的。

开普勒(Kepler )、伽利略(Galileo )、费马(Fermat)、笛卡尔(Descartes )、卡瓦列里(Cavalieri )等学者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1669,巴罗(Barrow,牛顿的老师)发表《几何讲义》,首次以几何的面貌,用语言表达了“求切线”和“求面积”是两个互逆的命题。

这个比较接近于微积分基本定理。

牛顿和莱布尼兹生长在微积分诞生前的水到渠成的年代,这时巨人已经形成,牛顿和莱布尼兹之所以能完成微积分的创立大业,正事由于它们占到了前辈巨人们的肩膀上,才能居高临下,才能高瞻远瞩,终于或得了真理。

可以这样说:微积分的产生是量变(先驱们的大量工作的积累)至V质变(牛顿和莱布尼兹指出微分与积分是对矛盾)的过程,是当时历史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下的必然产物。

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建立标志着微积分的诞生。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1. 古希腊时期:微积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公元前5世纪,数学家祖克里斯特斯(Zeno of Elea)就提出了诸如阿基里斯赛跑等著名的悖论,引发了对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思考。

2. 阿基米德和群测强微积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一些数学家如阿基米德和群测强(Archimedes)开始探索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微积分的雏形。

3.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几乎同时独立发现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

牛顿将微积分用于机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而莱布尼兹则用它来解决代数和几何方程。

这两位伟大的数学家将微积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发展并系统化。

4. 微积分的形式化建立:18世纪,欧拉(Leonhard Euler)将微积分的概念进一步抽象化和形式化,构建了函数和级数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国际象棋问题的解决: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研究国际象棋中的一个问题,首次利用微积分的方法进行了解决。

这个问题不仅使微积分在数学界引起了重视,也增强了人们对微积分的研究兴趣。

6. 分析学的发展:19世纪,数学分析学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

来自法国的布尔巴基(Augustin-Louis Cauchy)和庞加莱(Henri Poincaré)等人对极限、连续性和导数等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证明,进一步完善了微积分的理论。

7.微积分的应用:20世纪初期,微积分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物理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量子力学的发展以及现代金融学等都离不开微积分的支持。

8.持续发展和改进:自20世纪起,微积分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函数论、复分析及它们与微积分的关系等新理论的出现,使微积分的应用更加广泛,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提供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微积分的发展史

微积分的发展史

微积分的发展史微积分的发展史微积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是现代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微积分在古代有着很长的历史,从古至今,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的不懈努力,其演变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发展也呈现出复杂的趋势,下面来看看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的微积分古代微积分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斐波那契和欧几里德的古典时代,他们最早提出了微积分的相关概念,比如斐波那契提出的“变化率”的思想,欧几里德提出的“误差积分”的思想,他们发明出来的数学模型也是微积分发展的基础。

二:新罗马时代的微积分新罗马时期的微积分研究已经开始流行,公元七世纪达·索马里(d’Alembert)等科学家在此期间正式提出“积分”的概念,但他们只是把微积分引入到数学体系中,并没有真正深入的研究。

三:十七世纪的微积分在十七世纪,英国数学家派克完成了微积分的重大突破,他把斐波那契和欧几里德的相关概念作为微积分的基础,将微积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全面系统地研究微积分,由此开创了微积分的新观念,彻底改变了古代的微积分的思维模式,他的成果也在欧洲开始流行。

四:十八世纪的微积分到了十八世纪,派克的微积分在欧洲开始广泛受到关注和应用,微积分的研究开始更加深入和系统化,出现了许多在微积分领域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数学家,比如拉格朗日,瓦西里和弗拉基米尔,他们的成就使微积分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十九世纪的微积分到了十九世纪,微积分的研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在微积分领域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数学家,比如高斯,尤金和庞加莱,他们的发现把微积分推向了新的高度。

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应用,使微积分的研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也是微积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六:二十世纪的微积分到了二十世纪,微积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出现了许多在微积分领域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数学家,比如黎曼,爱因斯坦和明斯基,他们的成就使微积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微积分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现代数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第7讲微积分发展史

第7讲微积分发展史

第7讲微积分发展史微积分是近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本数学工具,它创立于17世纪后半叶的西欧,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和理论科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一、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早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的著作《圆的测量》和《论球与圆柱》中就已含有微积分的萌芽,他在研究解决抛物线下的弓形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的面积和旋转双曲面的体积等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的思想。

极限理论作为微积分的基础,也早在我国的古代就有非常详尽的论述,但当时人们习惯于研究常量和有限的对象,遇到无穷时往往束手无策。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积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由此证实了大地是球形;1543年,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确立了“日心说”;开普勒在1609年提出了有关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第二定律,1618年他又提出了第三定律;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亮、金星、木星等星球,把人们的视野引向遥远的地方。

这些科学家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引起了人类思想上的巨变。

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17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航海、天文、矿山建设、军事技术等方面有许多课题需要解决,数学也开始进入了“变量数学”时代。

通过这些向数学提出了如下4个问题:(1)由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反之,由速度求距离,由加速度求速度。

(2)确定物体运动方向(切线方向)或光学中曲线的切线问题。

(3)求最大、最小值问题。

(4)一般的求积(面积、体积)问题,曲线长问题,以及物体的质量、重心等问题。

在17世纪30年代创立的解析几何学里,可以用字母表示流动坐标,用代数方程刻画一般平面曲线,用代数演算代替对几何量的逻辑推导,从而把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究转化为对解析式的研究,使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

微积分发展简史一.微积分思想萌芽微积分的思想萌芽,部分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希腊、中国和印度数学家的著作中,已不乏用朴素的极限思想,即无穷小过程计算特别形状的面积、体积和曲线长的例子。

在中国,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了惠施的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我国较早出现的极限思想。

但把极限思想运用于实践,即利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却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

他的"割圆术"开创了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

刘徽首先考虑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接着是正十二边形面积,然后依次加倍边数,则正多边形面积愈来愈接近圆面积。

用他的话说,就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按照这种思想,他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面积一直算到内接正192边形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3.14。

大约两个世纪之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恒父子推进和发展了刘徽的数学思想,首先算出了圆周率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其次明确提出了下面的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我们称之为"祖氏原理",即西方所谓的"卡瓦列利原理"。

并应用该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刘徽未能解决的球体积问题。

欧洲古希腊时期也有极限思想,并用极限方法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较为重要的当数安提芬(Antiphon,B.C420年左右)的"穷竭法"。

他在研究化圆为方问题时,提出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穷竭圆面积,从而求出圆面积。

但他的方法并没有被数学家们所接受。

后来,安提芬的穷竭法在欧多克斯(Eudoxus,B.C409-B.C356)那里得到补充和完善。

之后,阿基米德(Archimedes,B.C287-B.C212)借助于穷竭法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问题。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微积分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变化和连续性的数学分支。

微积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其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展开,帮助读者了解该学科的演进过程。

古代的微积分先驱们展示了对变化的基本理解。

在古希腊,数学家Zeno of Elea以悖论而闻名,他提出了无限可分割的运动悖论。

这种思想激发了人们对变化和连续性的思考,并为后来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17世纪,微积分的概念正式开始形成。

众所周知的牛顿和莱布尼茨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创始人。

牛顿以其经典力学和引力定律的发现而著名,而莱布尼茨则发明了微积分符号和符号推导法。

他们的贡献为微积分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积分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改进。

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数学家们继续推动微积分领域的研究。

拉格朗日、欧拉、高斯等数学家们为微积分理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使微积分得以从几何学的观点转向更加抽象和符号化的方法,这为后来微积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0世纪,微积分进入了现代阶段,特别是与数学分析的发展相结合。

数学家们进一步探索了微积分的基础,发展了更加严格和深入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理论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使得微积分在数学和应用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在现代应用中,微积分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学科。

例如,在物理学中,微积分被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

在工程学中,微积分为电路、信号处理和结构设计等提供了数学工具。

在计算机科学中,微积分为算法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在经济学中,微积分被用于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总结起来,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思考和猜测,到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创立,再到现代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拓展。

微积分不仅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也是许多其他学科中的基础和工具。

微积分发展史简述

微积分发展史简述

微积分发展史简述微积分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7世纪才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简要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史。

1. 古希腊时期:微积分的雏形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家们对于几何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得等人提出了许多与微积分相关的概念,如无穷小量和极限。

然而,由于当时的数学工具和观念的限制,微积分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2. 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的创始人17世纪,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发展出微积分学。

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他提出了差分和积分的概念,并建立了微分方程和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理论。

莱布尼茨独立地发展出了微积分的符号表示法,引入了微积分中的极限和导数的概念。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为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微积分的完善:极限与连续性18世纪,欧拉和拉格朗日等数学家对微积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欧拉进一步完善了微积分的符号表示法,并提出了欧拉公式等重要结果。

拉格朗日则对微积分中的极限和连续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泰勒展开等重要定理。

这些工作使微积分的理论更加严谨和完备。

4. 微积分的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学19世纪,微积分的应用开始扩展到物理学和工程学等实际问题中。

拉普拉斯和傅里叶等数学家使用微积分的方法解决了一系列的物理学问题,为微积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微积分也在工程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力学、电磁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

微积分的应用使得工程学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5. 微积分的发展与现代数学的关系20世纪,微积分的发展与现代数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的基础上,数学家们对微积分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勒贝格和黎曼等数学家提出了测度论和黎曼积分等新的概念和方法,为微积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同时,微积分也成为了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其他分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微积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一些连续变化的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函数的一些量的变化规律。

微积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世纪初期,微积分才真正成为独立的数学分支。

以下是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1.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287 BC - 212 BC)就是微积分的先驱之一。

他发明了一种称为“方法论”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求解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圆的面积和球体的体积。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求解一些连续变化的函数的面积或体积问题。

2. 17世纪初期17世纪初期,数学家牛顿(1643-1727)和莱布尼茨(1646-1716)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

他们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数学的面貌。

牛顿的微积分是基于几何直觉的发现,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则是基于代数记号的发现。

3. 18世纪在18世纪,微积分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法国数学家欧拉(1707-1783)和拉格朗日(1736-1813)在微积分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欧拉在微积分中引入了复数,这对微积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拉格朗日发现了微积分中的一些基本定理,例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

4. 19世纪19世纪是微积分的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世纪。

数学家高斯(1777-1855)和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在微积分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斯发现了极值问题的解法,魏尔斯特拉斯则首次使用了极限的概念来解决微积分中的一些问题。

5. 20世纪20世纪是微积分发展的最后一个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微积分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数学家费曼(1918-1988)提出了路径积分理论,这个理论对微积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微积分还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17世纪初期,微积分才真正成为独立的数学分支。

在18世纪和19世纪,微积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中期,微积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产生——划时代的成就.1 微积分思想的萌芽1.1 古希腊罗马——微分、积分思想的发源地原子论朴素的微分和积分思想.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具有朴素的微分和积分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留基伯(Leucippcus of Miletus),代表人物则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漠克利特(Democritus of Abdera).原子论者把宇宙间的万物看成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以及原子虽然不能再分但仍有内部结构的思想,表现在数学上就是对于表示有限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量x ,进行了一次微分(dx)和二次微分(dx 2). 德漠克利特曾用原子论思想第一次算出圆锥和棱锥的体积分别等于和它们同底同高的圆柱和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极限法的早期形式穷竭法.为了计算曲边形的面积和体积,欧多克斯(Eudoxus of Cnidos )曾提出了一个计算方法,这个方法在17世纪时被人称为“穷竭法”.用现代的符号表示就是:如果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等式k b a nn =(常数)成立,且当n →∞时,A a n →,B b n →,则有k BA =.他用这个方法证明了德漠克利特已得出的求圆锥和棱锥体积的公式.阿基米德(Archimedes)对穷竭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圆的度量》、《论圆柱和球》、《抛物线求积》、《论螺线》等著作中,应用了穷竭法,并引用了近似现代微积分中的“大和”与“小和”概念.并且他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了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抛物线弓形的面积以及一些旋转体的体积等数学问题.芝诺的拟难.芝诺(Zero of Elea)是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他虽然不是一个科学家,更谈不上是一位数学家,但他提出的四个拟难——二分法、阿基里斯追龟、飞箭、运动场,客观上把微积分中的离散和连续的对立统一惹人注目地摆了出来,对微积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二分法”和“阿基里斯追龟”涉及无穷运算问题,比如,收敛的无穷级数,虽有无穷多项,但其和仍为有限的;“飞箭”则是一个典型的导数问题,运动的物体在每一时刻不仅有速度,而且还有加速度等;“运动场”明显地同运动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即正负概念有关.1.2 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无限和运动的研究在整个中世纪,希腊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逐渐缩小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但是,在黑暗时代的几个世纪中,有效地利用这些遗产,并且最后把它们输送到西欧去的,却是地中海地区的阿拉伯政权.代数和三角学的确立.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帝国逐渐崛起,到8世纪,它已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阿拉伯帝国在所辖的较大城市建立图书馆和天文馆,政府组织人力进行天文观测,编制星表,集中学者翻译和注释希腊罗马古典名著.正当欧洲处在黑暗时期,“阿拉伯数学”却成了这时期西方科学的代表.希腊罗马的古典名著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工作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是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不仅如此,阿拉伯也是东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通行的“印度—阿拉伯数码”以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等,都是通过阿拉伯从东方传到西方去的,这为欧洲以后科学文化的复苏创造了重要条件.有继承才有发展,阿拉伯人在保留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创造.代数和三角学的确立就是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对无限和运动的研究.这一时期,除了“印度—阿拉伯数码”的逐渐普及,代数和三角学已经确立以及数学符号化已有端倪外,对无限的讨论以及对运动和速度的研究已成为数学家们注意的中心.例如德国的红衣主教库萨的尼古拉,把圆与三角形分别看成边数最多和边数最少的多边形,把无限大和零分别看成自然数的上界和下界.他还说尽管“世界不是无限的,但毕竟不能认为它是有限的,因为世界没有一条把它包围起来的界限”,这表明了他把无限看作一个过程的潜无限思想.14世纪英国很有声誉的数学家苏依塞斯的重要著作《算术》中,已有变量、极大和极小概念的原始形式,预示了变数和导数即将进入数学领域.他所使用的“流数”、“流量”等概念,被300年后的牛顿所采用.在无限问题上他指出,要解决所有关于无限的诡辩,只要认识到有限和无限不能有它们的比就行了,这是关于对有限和无限应有不同的论证的最早认识.1.3 古代中国——面积、体积与极限思想的丰富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微积分的发展历史上,对任意封闭的平面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计算,和任意封闭的空间曲线包围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是产生积分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计算面积和体积可以追溯到原始农业社会,根据我国甲骨文记载,约在300年以前的殷代,就把耕种的土地分成方形小块以求面积.积分概念就是在初等几何计算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庄子》和《墨经》中的极限思想.极限概念是微积分区别于初等数学的特有概念,没有极限概念就没有现代的微积分.战国时代的《庄子·天下篇》中,有不少极限思想,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是:“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永远达不到极限的潜无限思想.无穷或无限概念,是极限概念的特殊情况,是微积分的重要概念.《墨经》也是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对有穷和无穷作了明确的区分.该书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意思是有穷就是有边界的区域,用尺沿一个方向去量它一定能量完;“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即有穷就是能量尽这个区域,如果量不尽,就是无穷.与此同时《墨经》也有丰富的微分思想,比如:“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无间也”;“非半则不动,说在端”.第一句话就是说,“端”就是不可度量且位于物体的最前面的东西.第二和第三句是说,如果没有空隙、也不能再进行分割的就是端.这是对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相当精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物体经“化整为零”后的微分概念.极限思想的运用——割圆术.我国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提出的“割圆术”,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做起,令边数成倍地增加,逐步推求圆内接正12边形,正24边形,……,直到正3072边形,用这个正3072边形面积来逼近圆面积,就得到π的较精确的值3.1416,“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包含着微积分中“无限细分,无限求和”的思想方法.另外,古代与中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历法研究中曾涉及到天体运动的不均匀性及有关的极大、极小值问题,如郭守敬《授时历》中求“月离迟疾”(月亮运行的最快点和最慢点)、求月亮白赤道交点与黄赤道交点距离的极值(郭守敬甚至称之为“极数”)等问题,但东方学者以惯用的数值手段(“招差术”,即有限差分计算)来处理,从而回避了连续变化率.总之,在17世纪以前,真正意义上的微分学研究的例子可以说是较少的.2微积分孕育的半个世纪在历史上,积分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先于微分.积分的原理,溯源于古希腊人所创造的计算面积、体积和弧长相联系的求和方法,在古代的穷竭法中就已萌芽.微分思想虽然可追溯到古希腊,但它的概念和法则几乎是16世纪下半叶后与近代力学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起初互不相干,基本上是平行而又独立地发展着,都是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方法,尽管在思想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毕竟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这两个统一方法形成后建立起其间联系又晚一些.直至17世纪上半叶,以力学为中心的一系列问题向数学提出了挑战,迫使数学家探索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求曲线的长度、曲线围成的面积和体积、物体的重心、变化率和切线、函数的极值、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大量生产、科研实践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二项式定理和级数的讨论所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成熟和发展,孕育了微积分的诞生.2.1积分学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在积分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工作主要有:2.1.1 开普勒的同维无穷小方法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数学家,在大学学习时曾接触到哥白尼学说,他的思想受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影响较大,认为宇宙是上帝安排的和谐的体系,但他不象前人那样盲目相信,而是尊重事实.他寻求宇宙是和谐体系的显著成绩是先后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日运动并非是匀速运动,其轨道也不是圆而是椭圆.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的观念,是对哥白尼的天文学的重大发展. 图5-1 开普勒开普勒的父亲好喝酒,以开酒馆为业,少年时期的开普勒常帮父亲营业.他发现当时酒商求奥地利酒桶容积的方法不精确,经过研究在1615年发表《测量酒桶的新立体几何》,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阿基米德式的空间几何,其中大约有90个旋转体的体积是阿基米德没有研究过的;第二部分重点是研究酒桶体积的求法;第三部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在该书中,开普勒对古希腊的原子论方法作了发展——用无数个同维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例如,把圆当作无限多个边的正多边形从而把无限多个以圆心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计为圆面积,于是得到圆面积等于周长乘半径之半. []n S S S A ∆++∆+∆=2121 221r rs π== 图 5-2他还认为球的体积是无数个小圆锥的体积之和,这些圆锥的顶点在球心,底面则是球面的一部分;将圆锥看成是极薄的圆盘之和,并由此计算出它的体积,然后进一步证明球的体积是半径乘以球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3142R R V π.开普勒还用类似的方法算出了圆柱、圆环以及苹果形、柠檬形等的体积.开普勒的方法并不严格.比如,当圆分解为其底为一点之等腰三角形时,无异于说这时的三角形是一个线段,圆的面积是无数条线段(即半径)之和.在一些问题中,开普勒也确认面积就是直线之和.用无数个同维无穷小之和计算面积和体积是开普勒的基本思想,虽然还不严格,但确有合理之处,这也是开普勒方法的精华,他化曲为直和微小元求和的思想,对积分学很富有启发性. 2.1.2卡瓦列里和托里拆利的不可分量法“不可分元”并无严格的定义,费尔马、帕斯卡和罗伯瓦尔等都有类似思想,但是以卡瓦列里的思想最典型. 卡瓦列里(BonaventuraCavalieri,1598-1647)是意大利的牧师,也是伽俐略的学生.他的积分思想同古代原子论一脉相承,但比开普勒的方法更普遍,称之为“不可rS i O分元法”.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用新方法促进的连续不可分量的几何学》(1635)和《六个几何问题》中两部著作之中.卡瓦列里认为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就象链条由珠子穿成的一样;面是由无限多条平行线段组成,就象布是由线织成的一样;立体则是由无限多个平行平面组成,就象书是由每一页积累成的一样;不过它们都是对无穷多个组成部分来说的.换句话说,他把几何图形看成是比它低一维的几何元素构成的:线是点的总和,平面是直线的总和, 图5-3 卡瓦列里立体是平面的总和,他分别把这些元素叫做线、面和体的“不可分量”.他建立了一条关于这些不可分量的普遍原理,后以“卡瓦列里原理”著称:两个等高的立体,如果它们的平行于底面且离开底面有相等距离的截面面积之间总有给定的比,那么这两个立体的体积之间也有同样的比.卡瓦列里利用这条原理计算出许多立体图形的体积,然而他对积分学创立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证明了:如果两线段之比为2:1,则其平方和之比为3:1,立方和之比为4:1,直到九次方和之比为10:1,实际上已相当于今天的积分式⎰++=an n a n dx x 0111 (n 为自然数) 使早期的积分学突破了体积计算的现实原型而向一般算法过渡.卡瓦列里的不可分量方法比他的前人包括开普勒所使用的方法更接近于普遍的积分学算法,开普勒曾向同行们提出一个挑战问题:求抛物线弓形绕弦旋转而成的旋转体体积.卡瓦列里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开普勒的问题.人们认为,以卡瓦列里为代表的不可分量法就是17世纪初期的积分法,也是牛顿和莱布尼茨以前积分思想发展的高峰.卡瓦列里虽然克服了开普勒用各自不同的直线图形表示不同的曲边图形对应的不可分量之间的关系,而非每个面积中的不可分量全体,这就避免了无限的概念,自然就造成了理论上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同时,卡瓦列里求积法还具有不注意代数和算术的纯几何缺点.对卡瓦列里不可分量法作出重要修正的是他的朋友、伽利略的学生、意大利的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1646年卡瓦列里发表《关于无限抛物线》中批评说:“把不可分元看成是相等的,即把点与点在长度上、线与线在宽度上、面与面在厚度上看成相等的说法纯属空话,它既难以证明,又无直观基础.”他以圆和三角形的不可分元为例说明二者的不可分元并不相同:一个是具有极小中心角的扇形,一个是具 图 5-4有微小宽度的带状体.所以他用开普勒的同维无穷小去代替卡瓦列利的不可分量,同时又保留了不可分量法在求积上的有效性,不但取得了曲线求积问题的许多成果,而且在理论上向近代积分靠近了一步.2.1.2 费马、帕斯卡和沃里斯等人的推进费马于1636年提出了一个相当于近代定积分的积分法,用统一的矩形条分割曲线形;用矩形面积近似地代替曲边形面积;利用曲线方程求出矩形面积,并以其构成的几何级数之和近似地得到曲线面积;对和式取极限使近似值转化为精确值.而帕斯卡则采取等分x 轴上的区间和略去无穷序列之和的高阶差的方法,这对牛顿、莱布尼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费马还将其积分法用于求弧长,他把曲线长视为微小线段长之和,再把线段长度之和转化为求曲线围成的面积来获得结果.英国数学家沃里斯1656年发表《无穷的算术》,使卡瓦列里、费马的不可分法得到系统的推广.他用数的语言把几何方法算术化,使无限的概念以解析的形式出现,开辟了用级数表示函数的道路,使得无限算术代替了有限算术,这对确立微积分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沃里斯还利用微分三角形,给出了近代意义的弧微分概念和计算公式:22dy dx ds +=,但未能给出弧长的计算方法.到17世纪60年代,求积法已取得十分丰富的成果,发展得相当完善了.2.2微分学概念和法则的发展以上介绍的微积分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采用几何方法并集中于积分问题,解析几何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解析几何的两位创始人笛卡儿和费马,都是将坐标方法引入微分学问题研究的前锋.2.2.1费马借助微小增量作切线费马在1637年发表了《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记述了一个求曲线切线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大意如下:设PT 是曲线在P 点的切线(如图5-5),TQ 叫次切线,只要知其长,就可确定T 点,再连接PT 就可以了.为了确定TQ ,设QQ 1为TQ 的微小增量,其长为E (即今之△x ), ∵△TQP ∽△PRT 1 ∴1RT PRQP TQ = 费马认为,当E(=PR)很小时,RT 1同RP 1几乎相等,因此有QPP Q E RP E QP TQ -==111 图 5-5 用现在的符号,把QP 写成)(x f ,于是有)()()(x f E x f E x f TQ -+= 即 )()()(x f E x f x f E TQ -+⋅=这时,费马先用E 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再让E=0就得到TQ 的数值(即今之)()(x f x f TQ '=).费马用这个方法解决了许多难题,应当说,这是微分方法的第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先驱工作.但是,他没有通过割线移动来决定切线,也没有通过计算斜率的极限来求切线.割线移动决定切线的思想,是笛卡儿1638年提出来的.2.2.2笛卡儿“圆法”求曲线)(x f y =过点))(,(x f x P 的切线,笛卡儿的方法是首先确定曲线在点P 处的法线与x 轴的焦点C 的位置,然后作该法线的过点P 的垂线,便可得到所求的切线.如图5-6,过C 点作半径r=CP 的圆,因CP 是曲线)(x f y =在P 点处的法线,那么点P 应是该曲线与圆222)(r v x y =-+的“重交点”(在一般情况下所作圆与曲线还会相交于P 点附近的另一点).如果[]2)(x f 是多项式,有垂交点就相当于方程 222)()]([r x v x f =-+ P T 1P 1RT Q Q 1将以P 点的横坐标x 为重根.但具有重根e x =的多项式的形式必须是∑⋅-i i x c e x 2)(,笛卡儿把上述方程有重根 的条件写成: ∑-=--+i i x c e x r x v x f 2222)()()]([, 图 5-6然后用比较系数法求得v 与e 的关系.带入x e =,就得到用x 表示的v ,这样过点P 的切线的斜率就是)(x f x v -. 以抛物线kx y =2为例,kx x f y ==)(,方程22)(r x v kx =-+有重根的条件为: 222)()(e x r x v kx -=--+令x 的系数相等,得e v k 22-=-,即k e v 21+=.代入x e =,于是次法距k x v 21=-,求出抛物线过点()kx x ,的切线斜率是xk kx k x f x v 212/)(==-. 笛卡儿的代数方法在推动微积分的早期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牛顿就是以笛卡儿圆法为起跑点而踏上研究微积分的道路的.笛卡儿圆法在确定重根时会导致极繁复的代数计算,1658年荷兰数学家胡德(J.Hudde)提出了一套构造曲线切线的形式法则,称为“胡德法则”.胡德法则为确定笛卡儿圆法所需的重根提供了机械的算法,可以完成求任何代数曲线的切线斜率时所要进行的计算.2.2.3费马求极值的方法用代数方法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是产生微分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记载费马求极大值与极小值方法这份手稿,实际上是他写给梅森(M.Mersenne)的一封信,梅森是当时欧洲科学界领头任务伽利略、费马、笛卡儿、帕斯卡等人之间保持书信交往的中心.费马的方法用现在的符号表示大意如下:设)(x f 是x (x 就是费马的A )的某个多项式,现在讨论)(x f y =的极大值.如果)(x f 在x 点达到极大值,则对充分小的E>0必有:)(E x f +<)(x f 和)(E x f -<)(x f将此二不等式之左边展开则有:+++=+2)()()()()(E x Q x E x P x f E x f <)(x f-+-=-2)()()()()(E x Q x E x P x f E x f <)(x f消去这两个不等式两边的共同项,再用E 除则分别给出下面两个不等式:++E x Q x P )()(<0-+-E x Q x P )()(<0当E 充分小时,此二式左边的符号完全由)(x P 确定.可见,当)(x P 0≠时,此二式不可能有同一的符号,因此必须)(x P =0,从此式解出x 就是所求的极大值.同理可以求出极小值.费马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当计算有理整函数)(x f 的极值时,先计算它的导数x x f x x f x f x ∆-∆+='→∆)()(lim )(0,再令0)(='x f ,解之就是极值点. 不难看出,费马的方法尚有不足之处:第一,费马没有引入无穷小概念,我们在解释他的E 时设为“充分小”,是为了同今天的思想相一致,但费马并没有如此表述;第二,正如他自己所说,把求极值的方法普遍化问题尚缺乏证明;第三,令0)(=x P ,只是求出极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尽管费马求极值方法尚有不足之处,但已接近今天之形式,他已经看到了求切线和求极值有相同的数学结构.可以认为,在微分学的先驱工作中,费马是比较成熟的一个,无论是求切线还是求极值,他的方法在当时的影响都比较大.2.3微积分系统理论探索的前夜这里将要介绍的是帕斯卡、沃里斯和巴罗等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过把卡瓦列利和费马等人看作微积分先驱的杰出代表,则这几个人的工作是向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的过渡.2.3.1帕斯卡等的无穷小方法布莱斯·帕斯卡(Pascal Blaise,1623-1662)的一生,虽然只有39岁,而他的一段黄金时期(30-35岁)又专门研究神学,但是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却很大.他是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的设计者,是概率论和射影几何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西方数学史所谓的“帕斯卡三角形”,他也是一位哲学家,并很有写作才能.他同罗伯瓦尔和费马一起,被称为当时法国数学界的三巨头.帕斯卡在积分学方面做的工作,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三角形有 图5-7 帕斯卡一定关系.因为用这个三角形可以比较容易地求出自然数幂的二项式的展开式,不过帕斯卡是用文字表述的.他凭借这个结果并引入无穷小概念,算出了以曲线n x y =为一边的曲边梯形的面积.他把无穷小概念也应用于微分学,在他的《四分之一圆的正弦论》(1659)这部著作中,有一幅被称之为“微分三角形”的图形(图5-8).他说,当区间(即图中的RR=EK)很小时,则“弧可以代替切线”.通过“微分三角形”说明可以用直线代替,并进一步作出切线.把无穷小概念引入数学,是微积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以无穷小作基础才能把曲线看成直线.有人认为,如果帕斯卡能在无穷小的基础上寄兴趣于算术的考虑并致力于切线的求法,那么他就有可能比牛顿和莱布尼茨更早地击中微积 图 5-8分的要害.事实上,帕斯卡的工作对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3.2沃里斯的算术化英国的沃里斯(J.Wallis,1616-1703)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受过良好的古典教育.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专攻神学,以后对数学感兴趣.从1649年B AR I D KR E E C起任牛津大学的“沙维教授”,是17世纪时的英国仅次于牛顿的著名数学家.在微积分的先驱者中,沃斯里的算术化工作很有意义,可以说,没有算术化就没有牛顿的微积分.沃里斯接受了韦达、笛卡儿和费马等前辈们的思想——应用代数研究几何问题,他试图使算术完全脱离几何表示.另外在求积问题上,他 图5-9 沃里斯接受卡瓦列利的不可分元思想和流行的略去无穷小方法,并且应用尚不精确的无穷大和无穷小概念.他在数学史上第一次用符号∞表示无穷大,用∞1表示无穷小或零量,并把它们和有限数同样看待,一起参加运算.沃里斯在他的重要著作《无穷算术》(1655)一书中用算术方法得到如下的定理:“若有一无穷数列,从0开始按任意指数不断增加,那么,这些数之和与各数均等于其最大数的同样数目之和的比值为该指数+11.”用今天的符号表示就是⎰+=1011n dx x n (n 是整数或分数),这表明卡瓦列利和帕斯卡等所确定的关系⎰++=a n n a n dx x 0111 (n 为正整数),当n 为分数时仍然成立. 2.3.3巴罗的求切线和求积的互逆性 英国的伊萨克·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是微积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本人也是神学家,精通希腊文和阿拉伯文,所以对希腊古典著作很有造诣;曾任剑桥大学教授、副校长,是牛顿的老师,1669年即牛顿26岁的那年,他主动宣布牛顿的学识已超过自己,并把“卢卡斯教授”职位让给牛顿,成了数学史上的佳话.他的主要著作是《光学和几何讲义》.巴罗的数学观基本上与希腊人相同,认为只有几何才是数学,而代数他认为不应该看成数学,应包括到逻辑中去.尽管他偏爱几何,但对 图5-10 巴罗 即将临产的微积分也有深刻的理解.巴罗曾设想曲线是由所谓的“线元”构成的,而线则是线元之延长,这是不可分元的不同说法,不过巴罗最有意义的贡献是把“求切线”和“求积”作为互逆问题联系起来.比如,他的《几何讲义》第十讲的命题十一和第十一讲的命题十九,用今天的符号表示分别是:(1)如果⎰=xzdx y 0,则zdx dy = (2)如果zdx dy =,则⎰=xy zdx 0 (设x=0时y=0)巴罗还采用帕斯卡二十年代提出而沃里斯正在使用的“微分三角形”思想来求曲线的切线.微分三角形是指由自变量增量x ∆和函数增量y ∆为直角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他第一个认识到xy ∆∆对于决定切线有重大意义,于是将微分三角形和费马的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比费马更优越的方法.实际上,巴罗已经接触到了微分的本质,因为x y ∆∆可以用来决定导数. 微积分的先驱们的工作,以费马和巴罗为标志而结束,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上述数学家关注的是具体几何特有的解答方法,而未注意大量成果的优越性、创造性和普遍性能够提炼成新的统一的方法构成一门新的学科,也就是需要创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概念、具有一般符号和一整套解析形式与规则的可以应用的微积分学.牛顿和莱布尼茨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出。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摘要微积分大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奠基人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基本完成于19世纪,但它的一些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萌芽。

本文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微积分的发展史作简介。

关键词微积分前史微积分的产生优先权微积分可靠性中图分类号:o172 文献标识码:a1引言本文阐述了微积分发展的五个阶段:15世纪前是微积分概念的萌芽阶段;16世纪前后是变量数学的酝酿时期;17世纪后半期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创建了微分运算和积分运算;18世纪是关于微积分基础的讨论和研究时期;19世纪微积分的理论基础已奠定,由此定型。

2微积分的发展前史15~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时期,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形成,生产的发展带来科学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已经符号化,计算技术也迅速的发展起来,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及笛卡尔发明的解析几何学。

微积分的诞生来源于四种渠道的积累:首先是求曲线的切线,其次就是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再就是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就是求曲线的长度,求曲线围成的面积、体积,求物体的重心等等。

3微积分的产生1665年5月20日,牛顿第一次提出了“流数术”,1665年11月发明“正流数术”(即微分法),1666年发明“反流数法”(即积分法)。

他的流数术理论主要代表作有《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学》、《流数术与无穷级数》以及《曲线求积术》,这些著作给出了求瞬时变化率的一般方法,并证明了面积可由变化率的逆过程求得,阐明了微分与积分之间的联系,即微积分基本定理,这标志着微积分诞生了。

而微积分另一位创始人莱布尼兹发明了一套有效的微积分符号,明确了求和与求差互为逆运算的思想,建立了微积分基本公式,并讨论了微分在求切线、法线、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应用。

他在微积分创立过程中代表作有“数学笔记”以及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

4微积分的优先权之争以牛顿的支持者泰勒和麦克劳林为主的英国派认为牛顿在1665-1687年间已洗出“正流数法”及“反流数法”,从而创立了微积分,他的文章曾流传于他的朋友及他们的老师之间。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发展历史

微积分的产生——划时代的成就.1 微积分思想的萌芽1.1 古希腊罗马——微分、积分思想的发源地原子论朴素的微分和积分思想.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具有朴素的微分和积分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留基伯(Leucippcus of Miletus),代表人物则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漠克利特(Democritus of Abdera).原子论者把宇宙间的万物看成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以及原子虽然不能再分但仍有内部结构的思想,表现在数学上就是对于表示有限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量x ,进行了一次微分(dx)和二次微分(dx 2). 德漠克利特曾用原子论思想第一次算出圆锥和棱锥的体积分别等于和它们同底同高的圆柱和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极限法的早期形式穷竭法.为了计算曲边形的面积和体积,欧多克斯(Eudoxus of Cnidos )曾提出了一个计算方法,这个方法在17世纪时被人称为“穷竭法”.用现代的符号表示就是:如果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等式k b a nn =(常数)成立,且当n →∞时,A a n →,B b n →,则有k BA =.他用这个方法证明了德漠克利特已得出的求圆锥和棱锥体积的公式.阿基米德(Archimedes)对穷竭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圆的度量》、《论圆柱和球》、《抛物线求积》、《论螺线》等著作中,应用了穷竭法,并引用了近似现代微积分中的“大和”与“小和”概念.并且他用这种方法计算出了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抛物线弓形的面积以及一些旋转体的体积等数学问题.芝诺的拟难.芝诺(Zero of Elea)是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他虽然不是一个科学家,更谈不上是一位数学家,但他提出的四个拟难——二分法、阿基里斯追龟、飞箭、运动场,客观上把微积分中的离散和连续的对立统一惹人注目地摆了出来,对微积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二分法”和“阿基里斯追龟”涉及无穷运算问题,比如,收敛的无穷级数,虽有无穷多项,但其和仍为有限的;“飞箭”则是一个典型的导数问题,运动的物体在每一时刻不仅有速度,而且还有加速度等;“运动场”明显地同运动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即正负概念有关.1.2 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无限和运动的研究在整个中世纪,希腊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逐渐缩小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但是,在黑暗时代的几个世纪中,有效地利用这些遗产,并且最后把它们输送到西欧去的,却是地中海地区的阿拉伯政权.代数和三角学的确立.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帝国逐渐崛起,到8世纪,它已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阿拉伯帝国在所辖的较大城市建立图书馆和天文馆,政府组织人力进行天文观测,编制星表,集中学者翻译和注释希腊罗马古典名著.正当欧洲处在黑暗时期,“阿拉伯数学”却成了这时期西方科学的代表.希腊罗马的古典名著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工作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是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不仅如此,阿拉伯也是东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通行的“印度—阿拉伯数码”以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等,都是通过阿拉伯从东方传到西方去的,这为欧洲以后科学文化的复苏创造了重要条件.有继承才有发展,阿拉伯人在保留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创造.代数和三角学的确立就是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对无限和运动的研究.这一时期,除了“印度—阿拉伯数码”的逐渐普及,代数和三角学已经确立以及数学符号化已有端倪外,对无限的讨论以及对运动和速度的研究已成为数学家们注意的中心.例如德国的红衣主教库萨的尼古拉,把圆与三角形分别看成边数最多和边数最少的多边形,把无限大和零分别看成自然数的上界和下界.他还说尽管“世界不是无限的,但毕竟不能认为它是有限的,因为世界没有一条把它包围起来的界限”,这表明了他把无限看作一个过程的潜无限思想.14世纪英国很有声誉的数学家苏依塞斯的重要著作《算术》中,已有变量、极大和极小概念的原始形式,预示了变数和导数即将进入数学领域.他所使用的“流数”、“流量”等概念,被300年后的牛顿所采用.在无限问题上他指出,要解决所有关于无限的诡辩,只要认识到有限和无限不能有它们的比就行了,这是关于对有限和无限应有不同的论证的最早认识.1.3 古代中国——面积、体积与极限思想的丰富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微积分的发展历史上,对任意封闭的平面曲线围成图形面积的计算,和任意封闭的空间曲线包围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是产生积分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计算面积和体积可以追溯到原始农业社会,根据我国甲骨文记载,约在300年以前的殷代,就把耕种的土地分成方形小块以求面积.积分概念就是在初等几何计算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庄子》和《墨经》中的极限思想.极限概念是微积分区别于初等数学的特有概念,没有极限概念就没有现代的微积分.战国时代的《庄子·天下篇》中,有不少极限思想,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是:“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永远达不到极限的潜无限思想.无穷或无限概念,是极限概念的特殊情况,是微积分的重要概念.《墨经》也是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对有穷和无穷作了明确的区分.该书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意思是有穷就是有边界的区域,用尺沿一个方向去量它一定能量完;“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即有穷就是能量尽这个区域,如果量不尽,就是无穷.与此同时《墨经》也有丰富的微分思想,比如:“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无间也”;“非半则不动,说在端”.第一句话就是说,“端”就是不可度量且位于物体的最前面的东西.第二和第三句是说,如果没有空隙、也不能再进行分割的就是端.这是对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相当精确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物体经“化整为零”后的微分概念.极限思想的运用——割圆术.我国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提出的“割圆术”,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做起,令边数成倍地增加,逐步推求圆内接正12边形,正24边形,……,直到正3072边形,用这个正3072边形面积来逼近圆面积,就得到π的较精确的值3.1416,“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包含着微积分中“无限细分,无限求和”的思想方法.另外,古代与中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历法研究中曾涉及到天体运动的不均匀性及有关的极大、极小值问题,如郭守敬《授时历》中求“月离迟疾”(月亮运行的最快点和最慢点)、求月亮白赤道交点与黄赤道交点距离的极值(郭守敬甚至称之为“极数”)等问题,但东方学者以惯用的数值手段(“招差术”,即有限差分计算)来处理,从而回避了连续变化率.总之,在17世纪以前,真正意义上的微分学研究的例子可以说是较少的.2微积分孕育的半个世纪在历史上,积分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先于微分.积分的原理,溯源于古希腊人所创造的计算面积、体积和弧长相联系的求和方法,在古代的穷竭法中就已萌芽.微分思想虽然可追溯到古希腊,但它的概念和法则几乎是16世纪下半叶后与近代力学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起初互不相干,基本上是平行而又独立地发展着,都是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方法,尽管在思想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毕竟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这两个统一方法形成后建立起其间联系又晚一些.直至17世纪上半叶,以力学为中心的一系列问题向数学提出了挑战,迫使数学家探索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求曲线的长度、曲线围成的面积和体积、物体的重心、变化率和切线、函数的极值、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大量生产、科研实践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二项式定理和级数的讨论所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成熟和发展,孕育了微积分的诞生.2.1积分学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在积分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工作主要有:2.1.1 开普勒的同维无穷小方法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数学家,在大学学习时曾接触到哥白尼学说,他的思想受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影响较大,认为宇宙是上帝安排的和谐的体系,但他不象前人那样盲目相信,而是尊重事实.他寻求宇宙是和谐体系的显著成绩是先后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日运动并非是匀速运动,其轨道也不是圆而是椭圆.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的观念,是对哥白尼的天文学的重大发展. 图5-1 开普勒开普勒的父亲好喝酒,以开酒馆为业,少年时期的开普勒常帮父亲营业.他发现当时酒商求奥地利酒桶容积的方法不精确,经过研究在1615年发表《测量酒桶的新立体几何》,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阿基米德式的空间几何,其中大约有90个旋转体的体积是阿基米德没有研究过的;第二部分重点是研究酒桶体积的求法;第三部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在该书中,开普勒对古希腊的原子论方法作了发展——用无数个同维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例如,把圆当作无限多个边的正多边形从而把无限多个以圆心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计为圆面积,于是得到圆面积等于周长乘半径之半. []n S S S A ∆++∆+∆=2121 221r rs π== 图 5-2他还认为球的体积是无数个小圆锥的体积之和,这些圆锥的顶点在球心,底面则是球面的一部分;将圆锥看成是极薄的圆盘之和,并由此计算出它的体积,然后进一步证明球的体积是半径乘以球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3142R R V π.开普勒还用类似的方法算出了圆柱、圆环以及苹果形、柠檬形等的体积.开普勒的方法并不严格.比如,当圆分解为其底为一点之等腰三角形时,无异于说这时的三角形是一个线段,圆的面积是无数条线段(即半径)之和.在一些问题中,开普勒也确认面积就是直线之和.用无数个同维无穷小之和计算面积和体积是开普勒的基本思想,虽然还不严格,但确有合理之处,这也是开普勒方法的精华,他化曲为直和微小元求和的思想,对积分学很富有启发性. rS i O2.1.2卡瓦列里和托里拆利的不可分量法“不可分元”并无严格的定义,费尔马、帕斯卡和罗伯瓦尔等都有类似思想,但是以卡瓦列里的思想最典型. 卡瓦列里(BonaventuraCavalieri,1598-1647)是意大利的牧师,也是伽俐略的学生.他的积分思想同古代原子论一脉相承,但比开普勒的方法更普遍,称之为“不可分元法”.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用新方法促进的连续不可分量的几何学》(1635)和《六个几何问题》中两部著作之中.卡瓦列里认为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就象链条由珠子穿成的一样;面是由无限多条平行线段组成,就象布是由线织成的一样;立体则是由无限多个平行平面组成,就象书是由每一页积累成的一样;不过它们都是对无穷多个组成部分来说的.换句话说,他把几何图形看成是比它低一维的几何元素构成的:线是点的总和,平面是直线的总和, 图5-3 卡瓦列里 立体是平面的总和,他分别把这些元素叫做线、面和体的“不可分量”.他建立了一条关于这些不可分量的普遍原理,后以“卡瓦列里原理”著称:两个等高的立体,如果它们的平行于底面且离开底面有相等距离的截面面积之间总有给定的比,那么这两个立体的体积之间也有同样的比.卡瓦列里利用这条原理计算出许多立体图形的体积,然而他对积分学创立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证明了:如果两线段之比为2:1,则其平方和之比为3:1,立方和之比为4:1,直到九次方和之比为10:1,实际上已相当于今天的积分式⎰++=an n a n dx x 0111 (n 为自然数) 使早期的积分学突破了体积计算的现实原型而向一般算法过渡.卡瓦列里的不可分量方法比他的前人包括开普勒所使用的方法更接近于普遍的积分学算法,开普勒曾向同行们提出一个挑战问题:求抛物线弓形绕弦旋转而成的旋转体体积.卡瓦列里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开普勒的问题.人们认为,以卡瓦列里为代表的不可分量法就是17世纪初期的积分法,也是牛顿和莱布尼茨以前积分思想发展的高峰.卡瓦列里虽然克服了开普勒用各自不同的直线图形表示不同的曲边图形对应的不可分量之间的关系,而非每个面积中的不可分量全体,这就避免了无限的概念,自然就造成了理论上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同时,卡瓦列里求积法还具有不注意代数和算术的纯几何缺点.对卡瓦列里不可分量法作出重要修正的是他的朋友、伽利略的学生、意大利的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1646年卡瓦列里发表《关于无限抛物线》中批评说:“把不可分元看成是相等的,即把点与点在长度上、线与线在宽度上、面与面在厚度上看成相等的说法纯属空话,它既难以证明,又无直观基础.”他以圆和三角形的不可分元为例说明二者的不可分元并不相同:一个是具有极小中心角的扇形,一个是具 图 5-4有微小宽度的带状体.所以他用开普勒的同维无穷小去代替卡瓦列利的不可分量,同时又保留了不可分量法在求积上的有效性,不但取得了曲线求积问题的许多成果,而且在理论上向近代积分靠近了一步.2.1.2 费马、帕斯卡和沃里斯等人的推进费马于1636年提出了一个相当于近代定积分的积分法,用统一的矩形条分割曲线形;用矩形面积近似地代替曲边形面积;利用曲线方程求出矩形面积,并以其构成的几何级数之和近似地得到曲线面积;对和式取极限使近似值转化为精确值.而帕斯卡则采取等分x 轴上的区间和略去无穷序列之和的高阶差的方法,这对牛顿、莱布尼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费马还将其积分法用于求弧长,他把曲线长视为微小线段长之和,再把线段长度之和转化为求曲线围成的面积来获得结果.英国数学家沃里斯1656年发表《无穷的算术》,使卡瓦列里、费马的不可分法得到系统的推广.他用数的语言把几何方法算术化,使无限的概念以解析的形式出现,开辟了用级数表示函数的道路,使得无限算术代替了有限算术,这对确立微积分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沃里斯还利用微分三角形,给出了近代意义的弧微分概念和计算公式:22dy dx ds +=,但未能给出弧长的计算方法.到17世纪60年代,求积法已取得十分丰富的成果,发展得相当完善了.2.2微分学概念和法则的发展以上介绍的微积分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采用几何方法并集中于积分问题,解析几何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解析几何的两位创始人笛卡儿和费马,都是将坐标方法引入微分学问题研究的前锋.2.2.1费马借助微小增量作切线费马在1637年发表了《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记述了一个求曲线切线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大意如下:设PT 是曲线在P 点的切线(如图5-5),TQ 叫次切线,只要知其长,就可确定T 点,再连接PT 就可以了.为了确定TQ ,设QQ 1为TQ 的微小增量,其长为E (即今之△x ), ∵△TQP ∽△PRT 1 ∴1RT PR QP TQ = 费马认为,当E(=PR)很小时,RT 1同RP 1几乎相等,因此有QPP Q E RP E QP TQ -==111 图 5-5 用现在的符号,把QP 写成)(x f ,于是有)()()(x f E x f E x f TQ -+= 即 )()()(x f E x f x f E TQ -+⋅=这时,费马先用E 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再让E=0就得到TQ 的数值(即今之)()(x f x f TQ '=).费马用这个方法解决了许多难题,应当说,这是微分方法的第一个真正值得注意的先驱工作.但是,他没有通过割线移动来决定切线,也没有通过计算斜率的极限来求切线.割线移动决定切线的思想,是笛卡儿1638年提出来的.2.2.2笛卡儿“圆法”求曲线)(x f y =过点))(,(x f x P 的切线,笛卡儿的方法是首先确定曲线在点P 处的法P T 1P 1RT Q Q 1线与x 轴的焦点C 的位置,然后作该法线的过点P 的垂线,便可得到所求的切线.如图5-6,过C 点作半径r=CP 的圆,因CP 是曲线)(x f y =在P 点处的法线,那么点P 应是该曲线与圆222)(r v x y =-+的“重交点”(在一般情况下所作圆与曲线还会相交于P 点附近的另一点).如果[]2)(x f 是多项式,有垂交点就相当于方程 222)()]([r x v x f =-+将以P 点的横坐标x 为重根.但具有重根e x =的多项式的形式必须是∑⋅-i i x c e x 2)(,笛卡儿把上述方程有重根的条件写成: ∑-=--+i i x c e x r x v x f 2222)()()]([, 图 5-6然后用比较系数法求得v 与e 的关系.带入x e =,就得到用x 表示的v ,这样过点P 的切线的斜率就是)(x f x v -. 以抛物线kx y =2为例,kx x f y ==)(,方程22)(r x v kx =-+有重根的条件为: 222)()(e x r x v kx -=--+令x 的系数相等,得e v k 22-=-,即k e v 21+=.代入x e =,于是次法距k x v 21=-,求出抛物线过点()kx x ,的切线斜率是x k kxk x f x v 212/)(==-. 笛卡儿的代数方法在推动微积分的早期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牛顿就是以笛卡儿圆法为起跑点而踏上研究微积分的道路的.笛卡儿圆法在确定重根时会导致极繁复的代数计算,1658年荷兰数学家胡德(J.Hudde)提出了一套构造曲线切线的形式法则,称为“胡德法则”.胡德法则为确定笛卡儿圆法所需的重根提供了机械的算法,可以完成求任何代数曲线的切线斜率时所要进行的计算.2.2.3费马求极值的方法用代数方法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是产生微分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记载费马求极大值与极小值方法这份手稿,实际上是他写给梅森(M.Mersenne)的一封信,梅森是当时欧洲科学界领头任务伽利略、费马、笛卡儿、帕斯卡等人之间保持书信交往的中心.费马的方法用现在的符号表示大意如下:设)(x f 是x (x 就是费马的A )的某个多项式,现在讨论)(x f y =的极大值.如果)(x f 在x 点达到极大值,则对充分小的E>0必有:)(E x f +<)(x f 和)(E x f -<)(x f将此二不等式之左边展开则有:+++=+2)()()()()(E x Q x E x P x f E x f <)(x f-+-=-2)()()()()(E x Q x E x P x f E x f <)(x f消去这两个不等式两边的共同项,再用E 除则分别给出下面两个不等式:++E x Q x P )()(<0-+-E x Q x P )()(<0当E 充分小时,此二式左边的符号完全由)(x P 确定.可见,当)(x P 0≠时,此二式不可能有同一的符号,因此必须)(x P =0,从此式解出x 就是所求的极大值.同理可以求出极小值.费马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当计算有理整函数)(x f 的极值时,先计算它的导数x x f x x f x f x ∆-∆+='→∆)()(lim )(0,再令0)(='x f ,解之就是极值点. 不难看出,费马的方法尚有不足之处:第一,费马没有引入无穷小概念,我们在解释他的E 时设为“充分小”,是为了同今天的思想相一致,但费马并没有如此表述;第二,正如他自己所说,把求极值的方法普遍化问题尚缺乏证明;第三,令0)(=x P ,只是求出极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尽管费马求极值方法尚有不足之处,但已接近今天之形式,他已经看到了求切线和求极值有相同的数学结构.可以认为,在微分学的先驱工作中,费马是比较成熟的一个,无论是求切线还是求极值,他的方法在当时的影响都比较大.2.3微积分系统理论探索的前夜这里将要介绍的是帕斯卡、沃里斯和巴罗等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过把卡瓦列利和费马等人看作微积分先驱的杰出代表,则这几个人的工作是向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的过渡.2.3.1帕斯卡等的无穷小方法布莱斯·帕斯卡(Pascal Blaise,1623-1662)的一生,虽然只有39岁,而他的一段黄金时期(30-35岁)又专门研究神学,但是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却很大.他是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的设计者,是概率论和射影几何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西方数学史所谓的“帕斯卡三角形”,他也是一位哲学家,并很有写作才能.他同罗伯瓦尔和费马一起,被称为当时法国数学界的三巨头.帕斯卡在积分学方面做的工作,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三角形有 图5-7 帕斯卡 一定关系.因为用这个三角形可以比较容易地求出自然数幂的二项式的展开式,不过帕斯卡是用文字表述的.他凭借这B D KEE个结果并引入无穷小概念,算出了以曲线nx y =为一边的曲边梯形的面积.他把无穷小概念也应用于微分学,在他的《四分之一圆的正弦论》(1659)这部著作中,有一幅被称之为“微分三角形”的图形(图5-8).他说,当区间(即图中的RR=EK)很小时,则“弧可以代替切线”.通过“微分三角形”说明可以用直线代替,并进一步作出切线.把无穷小概念引入数学,是微积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以无穷小作基础才能把曲线看成直线.有人认为,如果帕斯卡能在无穷小的基础上寄兴趣于算术的考虑并致力于切线的求法,那么他就有可能比牛顿和莱布尼茨更早地击中微积 图 5-8分的要害.事实上,帕斯卡的工作对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3.2沃里斯的算术化英国的沃里斯(J.Wallis,1616-1703)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受过良好的古典教育.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专攻神学,以后对数学感兴趣.从1649年起任牛津大学的“沙维教授”,是17世纪时的英国仅次于牛顿的著名数学家.在微积分的先驱者中,沃斯里的算术化工作很有意义,可以说,没有算术化就没有牛顿的微积分.沃里斯接受了韦达、笛卡儿和费马等前辈们的思想——应用代数研究几何问题,他试图使算术完全脱离几何表示.另外在求积问题上,他 图5-9 沃里斯接受卡瓦列利的不可分元思想和流行的略去无穷小方法,并且应用尚不精确的无穷大和无穷小概念.他在数学史上第一次用符号∞表示无穷大,用∞1表示无穷小或零量,并把它们和有限数同样看待,一起参加运算.沃里斯在他的重要著作《无穷算术》(1655)一书中用算术方法得到如下的定理:“若有一无穷数列,从0开始按任意指数不断增加,那么,这些数之和与各数均等于其最大数的同样数目之和的比值为该指数+11.”用今天的符号表示就是⎰+=1011n dx x n (n 是整数或分数),这表明卡瓦列利和帕斯卡等所确定的关系⎰++=a n n a n dx x 0111 (n 为正整数),当n 为分数时仍然成立. 2.3.3巴罗的求切线和求积的互逆性英国的伊萨克·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是微积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本人也是神学家,精通希腊文和阿拉伯文,所以对希腊古典著作很有造诣;曾任剑桥大学教授、副校长,是牛顿的老师,1669年即牛顿26岁的那年,他主动宣布牛顿的学识已超过自己,并把“卢卡斯教授”职位让给牛顿,成了数学史上的佳话.他的主要著作是《光学和几何讲义》.巴罗的数学观基本上与希腊人相同,认为只有几何才是数学,而代数他认为不应该看成数学,应包括到逻辑中去.尽管他偏爱几何,但对 图5-10 巴罗 即将临产的微积分也有深刻的理解.巴罗曾设想曲线是由所谓的“线元”构成的,而线则是线元之延长,这是不可分元的不同说法,不过巴罗最有意义的贡献是把“求切线”和“求积”作为互逆问题联系起来.比如,他的《几何讲义》第十讲的命题十一和第十一讲的命题十九,用今天的符号表示分别是:。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

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微积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经济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积分的历史与发展,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古代对微积分的探索古代的数学家们通过几何学的方法进行了对曲线和面积的研究,这可以看作是微积分的雏形。

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多克斯提出了求解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称为欧几里得几何。

他将面积问题转化为与角度、线段有关的问题。

进一步的发展出现在17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提出了方法求解圆的面积,这也是微积分的基础之一。

然而,在古代,微积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并未得到完全的发展。

二、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发现17世纪末,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发现微积分。

牛顿将微积分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莱布尼茨则将其应用于工程和计算学。

牛顿发现了微积分的两个核心概念:导数和积分。

他用导数来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用积分来求解曲线下的面积。

他的工作被收录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后来的数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符号体系则更加直观和易于应用。

他引入了微积分中的核心概念:微分和积分。

莱布尼茨的符号体系后来成为了微积分的标准符号,并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三、微积分的发展与应用微积分在18世纪逐渐发展成熟。

欧拉、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进一步推动了微积分的应用和发展。

欧拉是微积分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复变函数概念,并将微积分应用于力学、光学等领域。

19世纪,微积分经历了一次革命。

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数学家对微积分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建立了新的理论基础。

微积分的发展使得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

在现代社会,微积分已经成为科学与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和力学到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和优化问题,微积分的应用无处不在。

总结:微积分作为一门数学分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的几何学为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牛顿和莱布尼茨则几乎同时发现了微积分的核心概念。

微积分发展史

微积分发展史

微积分发展史微积分真正成为一门数学学科,是在十七世纪,然而在此这前微积分已经一步一步地跟随人类历史的脚步缓慢发展着。

着眼于微积分的整个发展历史,在此分为四个时期:1.早期萌芽时期。

2.建立成型时期。

3.成熟完善时期。

4.现代发展时期。

早期萌芽时期:1、古西方萌芽时期:公元前七世纪,泰勒斯对图形的面积、体积与的长度的研究就含有早期微积分的思想,尽管不是很明显。

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全能科学家阿基米德利用穷竭法推算出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其穷竭法就类似于现在的微积分中的求极限。

此外,他还计算出Π的近似值,阿基米德对于微积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古中国萌芽时期:三国后期的刘徽发明了著名的“割圆术”,即把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周长及面积的方法。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不断地增加正多边形的边数,进而使多边形更加接近圆的面积,在我国数学史上算是伟大创举。

另外在南朝时期杰出的祖氏父子更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祖暅之提出了祖暅原理:“幂势即同,则积不容异”,即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比欧洲的卡瓦列利原理早十个世纪。

祖暅之利用牟合方盖(牟合方盖与其内切球的体积比为4:Π)计算出了球的体积,纠正了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的错误的球体积公式。

建立成型时期:1.十七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科学大师都致力于解决速率、极值、切线、面积问题,特别是描述运动与变化的无限小算法,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并利用无穷小求和的思想,求得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

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与同时期发现卡瓦列利原理(祖暅原理),利用不可分量方法幂函数定积分公式,此外,卡瓦列利还证明了吉尔丁定理(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轴旋转所得立体图形体积等于该平面图形的重心所形成的圆的周长与平面图形面积的乘积。

微积分发展简史(借鉴类别)

微积分发展简史(借鉴类别)

微积分发展简史一、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中的极限、穷竭思想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文明,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经过了漫长时期的酝酿,到了17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终于通过牛顿(Newton)和莱布尼兹(Leibniz)的首创脱颖而出了。

大约从15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起,工业、农业、航海事业与上古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刺激着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到了17世纪开始进入综合突破的阶段,而所有这些所面临的数学困难,最后汇总成四个核心问题,并最终导致微积分的产生。

这四个问题是:1.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距离之间的虎丘问题,尤其是非匀速运动,使瞬时变化率的研究成为必要;2.曲线求切线的问题,例如要确定透镜曲面上的任一点的法线等;3.有确定炮弹最大射程,到求行星轨道的近日点与远日点等问题提出的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问题;4.当然还有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计算长度、面积、体积与重心等问题。

第一、二、三问题导致微分的概念,第四个问题导致积分的概念。

微分与积分在17世纪之前还是比较朦胧的概念,而且是独立发展的。

开普勒(Kepler)、伽利略(Galileo)、费马(Fermat)、笛卡尔(Descartes)、卡瓦列里(Cavalieri)等学者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1669,巴罗(Barrow,牛顿的老师)发表《几何讲义》,首次以几何的面貌,用语言表达了“求切线”和“求面积”是两个互逆的命题。

这个比较接近于微积分基本定理。

牛顿和莱布尼兹生长在微积分诞生前的水到渠成的年代,这时巨人已经形成,牛顿和莱布尼兹之所以能完成微积分的创立大业,正事由于它们占到了前辈巨人们的肩膀上,才能居高临下,才能高瞻远瞩,终于或得了真理。

可以这样说:微积分的产生是量变(先驱们的大量工作的积累)到质变(牛顿和莱布尼兹指出微分与积分是对矛盾)的过程,是当时历史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下的必然产物。

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建立标志着微积分的诞生。

牛顿自1664年起开始研究微积分,钻研了伽利略、开普勒、瓦利斯(Wallis),尤其是笛卡尔的著作。

微积分学的发展史

微积分学的发展史

微积分学的发展史微积分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

本文将回顾微积分学的发展历程,从其历史起源到现代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学科。

微积分学起源于17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

这些研究需要数学工具来分析变化过程,于是微积分学应运而生。

微积分的最初发展由牛顿和莱布尼兹两大巨头分别独立给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微积分的基本问题。

牛顿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研究力学的过程中创立了微积分学。

他将物体的运动规律表示为数学方程,然后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来获得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性质。

这种做法为微积分学提供了重要的物理背景和实践应用,推动了微积分学的发展。

莱布尼兹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在研究代数和几何的过程中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

他将数学中的无限小量、极限等概念引入微积分学,为微积分学提供了更为严格和系统的数学基础。

莱布尼兹的贡献为微积分学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笛卡尔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研究几何学的过程中提出了笛卡尔引理,为微积分学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该引理表明,几何图形可以由其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这种思想为微积分学中极限、导数等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欧拉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研究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欧拉公式,为微积分学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该公式可以用以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为微积分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现代微积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微积分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电磁场、引力场等;在工程学中,微积分可以用于优化设计、控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在经济学中,微积分可以用于预测市场趋势、金融风险管理、人口模型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积分学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微积分发展简史介绍

微积分发展简史介绍

微积分发展简史介绍牛顿(1642-1727)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是早产的遗腹子,勉强存活。

17岁母亲召他从中学回田庄务农,由他舅父及中学校长劝说,他母亲在9个月之后才允许他返校学习。

中学校长对他母亲说:“在繁杂的农务中埋没这样的天才,对世界来说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成了伟大的预言。

1661年入剑桥大学,受教于barrow (第一任卢卡斯教授)。

1665年8月因瘟疫剑桥关闭,回家2年,这期间,他制定了研究与发现微积分、万有引力及光学的蓝图。

他的这三项伟大贡献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牛顿研究微积分与1664年,1665年5月发明了微分,1666年5月发明积分,1666年10月写了《流数简论》文未发表,是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

微积分诞生,当然还不成熟。

又花了20多年的时间不断改进与完善他的学说。

他的成果发表于1687年,1704年及1736。

莱布尼茨(1646-1716)出生在德国的一个教授家庭,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667年获阿尔特多夫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生从政。

1673-1676年,其成果发表于1684及1686年。

牛顿(1642-1727)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其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高于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

莱布尼茨认识到好的数学符号能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1713年,莱布尼茨发表了《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一文,总结了自己创立微积分学的思路,说明了自己成就的独立性。

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科学巨人。

除了微积分,牛顿还在代数方程论、几何、数值分析、几何概率等都有杰出的贡献。

莱布尼兹对数学、力学、机械、地质逻辑甚至哲学、法律、外交、神学和语言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数学上,除微积分外,他还是数理逻辑的奠基人,二进记数制的发明人,制造计算机的先驱,行列式发现者之一等等。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

简述微积分发展史
微积分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那时起,一些哲学家和数学家就开始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计算数值,当时主要使用的是推论和近似的方法。

17世纪初,英国数学家约翰·斯托克瑞(John Wallis)利用三角函数发展出来微积分,并且第一次使用求和运算符(∑),使用这种重要的符号,准确的计算数值。

18世纪,两位英国数学家——理查德·拓菲斯(Richard Topham)和狄金森(James Stirling),使用积分形式来表达不定积分,这成为后来微积分的基础。

紧接着,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在1797年发表了其的作品《初等数学报告》,并且建立了积分变换的基本理论。

19世纪早期,德国数学家海伦·伊瑙(Karl Weierstrass)完善了积分变换理论,他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工具,即解析函数,它使得微积分的逆向变换得以实现。

也正是在他的研究中,微积分的方法得以更加固有的形式化——快速进入了现代微积分学的普及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后来迫于生活,牛顿停 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 1660年,17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 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1665年4月毕业于该校并获得学士学位, 1668年获得硕士学位. 1669年他继承了巴罗的职位. 牛顿的老师巴罗是个博学的科学家.巴罗比牛顿大12岁,精于数学和 光学,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 他对牛顿的才华极为赞赏,认为牛顿的数学才能超过自己.于是将自己的数 学知识,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牛顿在巴罗门下的这段时间,是他学习的关键时期.1664年,牛顿被 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学士学位的决 定. 1665~1666年严重的鼠疫席卷了伦敦,剑桥离伦敦不远,为恐波及,学 校因此而停课,牛顿于1665年6月离校返乡. 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1665~1666年这段短暂的 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 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了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了前 所未有的惊人业绩.在这两年里,他奠定了微积分的基础,完成了论文《论 颜色》,推导出太阳和行星间的作用力随向径距离增加而减小的平方反比定 律
牛顿有这样一句赞美前辈科学家的名言: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 们的肩上.”
牛顿最伟大的著作是他的《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在此书中第一次有了地球和天 体主要运动现象的完整的动力学体系和完 整的数学公式. 这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 享誉最高的著作.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四、戈特弗里德· 威廉· 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
莱布尼茨 1646 年6月21日生于德国莱 比锡.15 岁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 律.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666年他完成 了博士论文《论组合艺术》,获得阿尔 特道夫大学的博士学位,并获得教授席 位.莱布尼茨研究了巴罗的著作之后, 意识到微分和积分的互逆关系.他从 1684年起发表微积分论文.在1684年 的《博学学报》上他发表了一篇题为 《一种求极大值与极小值和切线的新方 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 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这是历 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微分学的文 献. 莱布尼茨引入了一套设计得很好的, 令人满意的,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符 号.
微积分的萌芽
微积分的产生是数学上的伟大创造。它从生产技术和理论 科学的需要中产生,又反过来广泛影响着生产技术和科学 的发展。如今,微积分已是广大科学工作 者以及技术人 员不可缺少的工具。 微积分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它的萌芽、发生与发 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欧多克斯提出了 穷竭法。这是微积分的先驱,而我国庄子的《天下篇》中 也有 “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的极限思想, 公元 263 年,刘徽为《九间算术》作注时提出了 “ 割圆 术 ” ,用正多边形来逼近圆周。这是极限论思想的成功 运用。 积分概念是由求某些面积、体积和弧长引起的,古希腊数 学家要基米德在《抛物线求积法》中用究竭法求出抛物线 弓形的面积,人没有用极限,是 “ 有限 ” 开工的穷竭法。 但阿基米德的贡献真正成为积分学的萌芽。
积分学早期史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 是在17世纪,但是,积分的 思想早在古代就已经产生 了.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 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前212)的著 作《圆的测量》和《论球与 圆柱》中就已含有积分学的 萌芽,他在研究解决抛物线 下的弓形面积、球和球冠面 积、螺线下的面积和旋转双 曲线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 着近代积分的思想. 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微积 分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例 如三国时期的刘徽,他对积 分学的贡献主要有两点:割 圆术及求体积问题的设想.
开普勒(Kepler Johannes, 1571–1630) 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的魏尔, 1630年11月15日卒于雷根斯堡.他是德国天文学 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行星三大定律的发现者,近 代光学的奠基人. 他自幼体弱多病,但智力超群.1587年进图 宾根大学,次年得学士学位,1591年获硕士学位, 1594年到奥地利的格拉茨任数学教师.1600年到 布拉格的贝纳泰克的天文台任第谷的助手.第二年第 谷去世,开普勒受聘为皇家数学家. 1609年,他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宣称火星的 轨道不是圆而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 一.他还发现火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同的 面积,并指出,这两定律也适用于其他行星和月 球.1619年开普勒在《宇宙和谐》一书中指出,行 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行星 运动三定律为日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 础. 开普勒在极度贫苦中去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 他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曾观测苍穹,今又度量大地. 灵魂遨游太空,身躯化为尘泥.
微积分的创立首先是为了处理下列四类问题:
1.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 度和加速度 .反过来,已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求物体 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路程. 2 .求曲线的切线.这是一个纯几何的问题,但对于科学应用 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在光学中,透镜的设计就用到曲线的切线 和法线的知识.在运动中也遇到曲线的切线问题. 3 .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在弹道学中这涉及到炮弹 的射程问题.在天文学中涉及到行星和太阳的最近和最远距 离. 4.求积问题.求曲线的弧长,曲线所围图形的面积,曲面所围 立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心.
另一个对微积分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英国 数学家巴罗(I.Barrow) .他于 1630年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 学.他在物理、数学、天文和神学方面 都有造诣.他是第一个担任剑桥大学卢 卡斯讲座教授的人.牛顿是他的学 生.1669年,他辞去了他的教授席位, 并赞助牛顿取得此席位.巴罗最重要的 著作是《光学和几何学讲义》,在这本 书中已有非常接近近代微分过程的步 骤.巴罗已走到微积分的大门口. 由于生产实际的需要,力学和天 文学的推动,由于从阿基米德以来多少 代人的努力,在17世纪下半叶,终于 由牛顿和莱布尼茨综合、发展了前人的 工作,几乎同时建立了微积分.
伊萨克· 牛顿(Isac Newton 1643—1727)
―我不知道世人如何看我,可我自己认为,我好像只是一 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捡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 更美丽的贝壳而高兴,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被探明 的趔之海.” 这是牛顿晚年对自己的评价.
牛顿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 他提出近代物理学基础的力学 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 关于白光由色光组成的发现为 物理光学奠定了基础601—1665) 费马1601年生于法国南部图鲁斯附近 的波蒙,父亲是个商人,费马从小就受到良 好的家庭教育.他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 当了律师.从30岁起,他才开始迷恋上数学, 直至逝世的34年里,他的精神世界始终被数 学牢牢地统治着.费马结交了不少数学高手 和哲学家,如梅森、罗伯瓦、迈多治、笛卡 尔等,他们每周一次在梅森寓所聚会,讨论 科学、研究数学.费尔马除了这些之外,还 经常和友人通信交流数学研究工作的信息, 但对发表著作非常淡漠.费马在世时,没有 完整的著作问世.当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萨 缪尔· 费马在数学家们帮助之下,将费马的笔 记、批注及书信加以整理汇成《数学论集》 在图鲁斯出版. 费马为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的创立作出了 实质性的贡献.从费马与罗伯瓦、帕斯卡的 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在笛卡尔《几何学》发 表前至少8年就已相当清晰地掌握了解析几 何一些基本原理


微分学早期史
上面概括地介绍了积分学的早期发展史,这段历史纵跨了 二千年的时间.相对来说,微分学的历史就短得多.原因 是积分学研究的问题是静态的,而微分学则是动态的,它 涉及到运动.在生产力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微分 学是不会产生的. 在17世纪,由于两位杰出的数学家伽利略和开普勒的 一系列发现,导致了数学从古典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 折.伽利略发现了许多有关物体在地球引力场运动的基本 事实.开普勒在1619年前后归纳出著名的行星三定律. 微分学主要来源于两个问题的研究,一个是曲线的切 线问题,一个是函数的最大、最小值的问题.法国数学家 费马在这两个问题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牛顿的研究比莱布尼茨早 10 年,但 论文的发表要晚 3 年,由于彼此都是独 立发现的,因而将他们两人并列为微积 分的创始人是完全正确的. 曾经长期争论谁是最早的发明者就毫无 意义. 牛顿和莱尼茨的晚年就是在这场不幸的 争论中度过的.
阿基米德先于牛顿阐述微积分 险改人类历史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1666年,牛顿(1642年-1727年)发 现了微积分,世界科学界公认为近代物理学从这一年开始。然而 美国科学家根据一本失传2000多年的古希腊遗稿发现,早在公 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前212 年)就阐述了现代微积分学理论的精粹,并发明出了一种用于微积 分计算的特殊工具。美国科学家克里斯· 罗里斯称,如果这本阿基 米德“失传遗稿”早牛顿100年被世人发现,那么人类科技进程 可能就会提前100年,人类现在说不定都已经登上了火星。 遗稿800年前遭蹂躏 据报道,这本阿基米德失传遗稿如今躺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 的摩市的“沃特斯艺术博物馆”里,该馆珍稀古籍手稿保管专家 阿比盖尔· 库恩特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称,许多美国科学家目前正 在辛苦地破解这本“阿基米德失传遗稿”中的古老秘密,这本阿 基米德遗稿很可能包含了近代科学家殚心竭虑几世纪都没有发现 的东西。
总 微 微 结 积 分 分 学 的 早 发 期 明 史 历 程
积 分 学 早 期 史
微 积 分 创 立 的 原 因
微 简 积 介 分 的 萌 芽


如果将整个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 的根,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是树枝,而树干的主要 部分就是微积分. 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 成就之一. 从17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 发展,以及如航海、天文、矿山建设等许多课题要 解决,数学也开始研究变化着的量,数学进入了 “变量数学”时代.整个17世纪有数十位科学家为 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使微积分成为 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枝还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