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问的文艺学_从王国维到陈寅恪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之口。
从陈寅恪的1925年,陈寅恪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
他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他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被他所拒绝。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陈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句话也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心目中的大学精神。
这句话一听起来还是十分之有吸引力的,作为知识分子,这句话所达到的境界是他们所欲最求的最终目标之一,而王国维,陈寅恪等优秀知识分子作为榜样也值得后世之人的效仿。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能够超越“围墙”自主命运的人。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句,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校训。
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的北大精神则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一个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强调,一个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弥补。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对心态开放、打破围墙、追求人生开放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个人在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下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为当时之强硬势力软硬胁迫,例如在建国前的陈寅恪,朱自清,老舍等一批知识分子,乃是知识分子之楷模;相反的,顺从于当时之时势,并与之同流合污者,即使在文学上有不凡造诣但也逃脱不了后人的口诛笔伐。
所谓“独立”,“自由”,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也不是绝对的。
独立与自由只能在一定的前提下,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的独立,自由。
比如,你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去实现你的独立,自由,但是并不能触犯其法律。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认为,为了使学生得到自由发展,免于“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必须使大学成为“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
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夫人唐筲,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女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回国。
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
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
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答案《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阅读材料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这样的读音,有人曾请教他为何不予纠正呢。
陈先生笑着反问:“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
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他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在中国学术逐渐向国际学界转轨时,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大家。
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等。
1937年,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这个转向与抗战有关。
北平即将不保,父亲亡故、右眼失明的他携妻将雏,踏上流亡之路。
藏书悉数毁于战火,随身携带的书籍大部分被盗。
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他以论带史,跟早年做的那种,从语文学到历史学精细的对照,完全不一样。
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仍是很多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课题。
说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学者,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为写这两部书,他曾躺在床上呻吟,对前来探视的邓广铭先生说:我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
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给予陈寅恪异乎寻常的褒奖。
牛津大学1939年正式聘请他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虚席以待。
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学者”。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陈寅恪的双目失明了。
抗战胜利了,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这时他57岁。
陈寅恪是以古代书院的精神授课的。
陈寅恪的助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
他来后,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身长袍。
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
用 , 使偏 废 。 “ 学 为 内学 , 学 为 外 学 ; 不 ”中 西 中 学治 身 心 , 学 应 世 事 。 张 之 洞 中 体 西 用 之 西 ” 说 , 成为 王 国维 、 费 恪基 本 的文化 立场 。 也 陈
2 1 年 第 5期 01
同治 之世 , 议论 近乎 曾 湘 乡 、 南 皮之 间” 可 张 ①, 见 曾国藩 、 之 洞 的思 想 对 其影 响之 深 。特 别 张
是张 之洞 , 晚清对 Hale Waihona Puke 学 为体 、 在 西学 为用 的说法
鄙 弃之 , 自伤其 愚 陋 , 不 皆由偏 重 实用积 习
“ 中西体 用 资 循 诱 , 持 学 部 揽 名 流 ” 句 , 总 之 并 自注 : 文襄 著 《 学 篇 》, 中学 为 体 , 学 为 “ 劝 主 西
用 。 而在 《 友 兰 中 国哲 学 史 下 册 审 查 报 告 》 ” 冯
中更 自言“ 平生 为不古不今之学 , 思想 囿于咸丰 、
张 尔 田的 表 述 虽 然 略有 问题 ②, 王 国 维 当 时 但 的“ 新人 物 ” 的印 象确 乎是 得 到周 围 的朋 友们
标 。他们 对 于 中西 文 化 的特 点及 其 关 系 , 着 有
极 为惊 人 的相 似之 处 。
陈寅 恪在 《 观 堂先 生 挽 词 并 序 》中 曾 有 王
受 更应 该在 王 国维 之上 。王 国维 更 多的是 通过
王 国维 曾经 是 传 播 西方 文 化 的急先 锋 , 他
留学 日本 , 研 少 人 问 津 的西 方 哲 学 , 泛 译 钻 广
书 本认 识 西 方 , 陈寅 恪 则 是 实地 感 受 着 西方 而 的风土 与文 化 。他们 不仅 各 自浸 润着 中西 方文 化 的营养 , 而且 自觉 地进 行着 中西 文化 的 比较 , 并 以丰 富 、 善 、 改 提高 中国文化 的质 素 为基本 目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陈寅恪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陈寅恪国学大师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介绍及人物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简介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国学大师陈寅恪人物评价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国学大师吴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天桑下三宿,佛徒所戒,此固人人知之,而宓读襄楷传乃知楷之言天象实指人事,盖当时滥刑多杀,士气郁湮,故致天变,襄楷等非方士,乃直谏之忠臣耳。
要须久久诵读方可尽寅恪诗中之意。
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
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
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
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
绝非消闲风趣之行动也。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
他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并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寅恪于1890年生于中国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自小聪明过人,天资聪慧,对学问充满了热爱与渴望。
在他的家庭教育下,陈寅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909年,陈寅恪进入北京的求是书院就读,成为了李大钊的学生。
求是书院是一所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机构,对陈寅恪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陈寅恪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系,师从王国维先生。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深受王国维的“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
这个思想告诉他文化的真谛在于传承,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追求。
在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研究中,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古文字学研究,特别是对甲骨学的探索。
他深入研究甲骨文中的文字及其意义,为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3年,陈寅恪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期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和哲学作品,深入研究西方学术思想。
他思考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试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1927年,陈寅恪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授和学者,他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他潜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演变与现代意义。
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先秦诸子及其关系》和《论文学的中国化》等,这些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陈寅恪在教授和学术研究之外,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他关心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坚信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思想的融合能够为中国带来新的未来。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和公共言论逐渐引起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敏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迫辞去教职,遭受各种政治迫害。
这段黑暗的岁月使他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孤独。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积累——陈寅恪人物小传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
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经典素材拒称“大师”的大师,纯粹与淡泊,寂寞与辉煌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
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
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
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
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
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
在史学界,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其学术贡献,非专家而难喻。
常人对陈寅恪的了解,多是他非凡的生平。
关于陈的早年经历,大陆版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记述;其后期经历,则以《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最为详尽。
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
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柳青《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试题解析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
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
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在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
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
当书到长沙,就悉数毁于战火。
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
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高考作文常用的民国文化名人素材
高考作文常用的民国文化名人素材【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_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解说词从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一直在清华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读如确)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没有恪(确)这样的读音。
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确),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陈寅恪(上集)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囯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采访】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最晚到校,而且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
校长说,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采访】清华大学校史专家黄延复——他的意思就是说清华聘教授,国学研究院的教授,怎么能连个著作都没有?连个学衔都没有?梁启超先生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他说,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后来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他很幽默。
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
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发表日期:2006年7月9日作者:刘梦溪已经有25位读者读过此文内容简介: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再到后来的整个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端、发展和取得成绩的时期。
所谓现代学术,主要是同传统学术相区别而言的。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开辟人物之一,他是介绍外来学术思想的先行者,是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诠释中国古典的躬行者。
他对中国现代学术所起的奠基作用,表现在他坚实地立于传统学术的根基,旧学新知完美结合,以及追求学术独立。
王国维对现代学术思想的贡献,还表现在他特别注重学术分类。
陈寅恪把王国维的死,看作是一个学者追求和保持自己的“独立自由之意志”。
陈寅恪的一个特点亦是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把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概括为“三证”的方法。
第一,是地下的实物和纸上的遗文互相释证。
因为上一个百年地下发掘的东西非常多,如果不研究地下考古新发现,光是念古书,那么学问还不能到家,所以他主张地下的实物和纸上的遗文互相释证。
第二,把异族的故书和本国的旧籍互相补正。
第三,外来观念和固有材料互相参证。
陈寅恪先生非常重视学问的工具,熟悉多种文字。
在研究中非常重视新材料和发现新问题是陈寅恪研究方法的特点。
作者简介:刘梦溪,1941年生。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创办人兼主编,文学思想史暨学术思潮方向博士生导师。
近年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近现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研究,有多种著作出版。
(全文)我讲的题目是《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
我想把这个题目的有关背景材料先交代一下。
第一,3年前,即1997年,是王国维诞生120周年。
当时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纪念活动。
清华大学开了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香港也开了相关的会议。
大前年,即1998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而陈寅恪家族的命运,是和戊戌变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前年,即1999年,又是陈寅恪先生逝世30周年。
那些远去的大师(一)——王国维与陈寅恪
那些远去的大师(一)——王国维与陈寅恪展开全文三卷本《南渡北归》终于读完,夜阑人尽,那些民国时代大师们的群像在我的脑中往来穿梭,悲欢交集,挥之不去。
他们留给后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启示,是教训,更是血泪。
这样几位大师、这样几个历史瞬间不能忘怀:一、王国维与陈寅恪王国维与陈寅恪同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
王国维在北伐军即将攻入北京城时,1927年6月2日十一时许,投入颐和园昆明湖: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
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
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陈寅恪挽王国维。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1922年王国维的知己,清末学者和诗人沈增植去世时,王国维为其撰写的挽联,悲恸凄怆,亦可以表达诗人对斯人远逝的悲悼: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王国维挽沈曾植四十年后的1969年,陈寅恪大师双目失明,困居岭南中山大学。
一代学人崇尚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早已被“文化文革”摧残殆尽。
在神州鼎沸,子夜唯闻鬼唱歌的阵阵呼啸中,陈师失去了助手、医疗,接着又被扫地出门,迁入一所四面透风,摇摇欲坠的平房,病床上继续向当权者作口头交代,终至泪尽泣血,在凄风冷雨中溘然长逝。
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
30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3, 2022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关 爱 和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摘□要:后五四时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成为民族精神培养和新知识、新学术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陈寅恪希望中国学术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从而把谋求本国学术独立,变为清华乃至全国大学的共同责任。
他个人的学术发展,经历了由“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向隋唐政治制度史,再向元白诗及明清弹词诗歌的文学研究的转换。
陈寅恪的大部分著述,完成在抗战流亡时期和双目失明之后。
陈寅恪用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巨大的学术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关键词:陈寅恪;学术取向;学术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6;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2)03-0030-31阵容称盛一时。
但好景不长,随着1927年王国维、1929年梁启超相继去世,陈寅恪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略显孤独的掮旗人与担纲者。
1929年下半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撤销,陈寅恪改就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聘教授。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撤销,主要与清华升格为大学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有关,也与中国现代学术由“疑古时代”转向“释古时代”的发展进程有关。
1931年,陈寅恪在《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上发文《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明确提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
”陈寅恪认为:吾国学术独立,需要新发明之学理,新出版之图籍,更需要新人才之培养。
大学的史学教育,在中国史料发见渐多的时代,需要可胜任本国通史、一代专史的讲授者;大学的文学教育,需要在以创造文学为旨归外,产生通解及剖析吾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
回忆陈寅恪先生_名人故事
回忆陈寅恪先生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
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也是很富裕的。
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其他课程。
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
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
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总之,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一个学士头衔。
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
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
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
我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寅恪师的接触并不太多。
我没到他家去过一次。
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来攘往的学生人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
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
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
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光可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
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
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
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作者:毛永健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6年第11期【主题导语】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选文一】没有学位的大师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说:“寅恪叔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
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
”抗日战争后期,陈封雄曾经问陈寅恪:“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还说,他自20岁到了德国后,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
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对于能不能获得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
类似情况在德国大学里非常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解读]陈寅恪是真正求知的人,他不为名誉,不为学位,只为求得真知。
反观现在的一些人,证书、名誉一大堆,却是腹内空空。
真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选文二】君子的争与不争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
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相反,他们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
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好事者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高三优秀语文作文素材之陈寅恪
陈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陈寅恪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经吴宓推荐的,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
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曹云祥有过一番争执。
曹问:“(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一听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之后梁启超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著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曹云祥一听,既然外国名家都如此推崇,那就聘请。
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的秋天,陈寅恪抵达清华,时年36岁。
陈寅恪家学渊博,祖父是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清末“同光体”代表诗人、被称为“维新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
因为陈宝箴和陈三立在湖南率先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父子俩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陈寅恪是陈三立的第三子,这一年他9岁。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了经、史、哲学典籍,但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而是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陈寅恪13岁时就送他和哥哥陈衡恪东渡去了日本,入巢鸭弘文学院,同行的中国学生还有鲁迅等人。
大师情缘——王国维与陈寅恪
大师情缘——王国维与陈寅恪北洋时期,很多清华学子的毕业证上,在导师一栏都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的大名。
在近代中国,这里面的每一位都堪称令人仰止的国学大师。
无疑,北洋时期的清华学子们是幸运的。
1925年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时,招来“四大导师”同时任教,就算在那个学术界群星璀璨的年代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不过两年以后,清华国学院再一次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关注,这一次的关注是因为国学院痛失了一代宗师—王国维。
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
浙江海宁人,1877年12月3日生。
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是北洋时期国学的一代宗师。
1923年遍习西学又留学日本的王国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不过王国维帝师的身份并没有维持多久,第二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
对此事,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从此王国维就以清室遗老自居,至老,王国维也没有剪掉作为时代象征的辫子。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在清华,王国维教出了谢国桢、刘节、徐中舒、戴家祥等人,这些人都是中国近代文化界最中坚的人物,分布在全国各知名大学任教,影响深远。
在这一时期,王国维也结识了史学界的另一位大家—陈寅恪。
陈寅恪,江西义宁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早年,他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学习梵文、巴利文等古文字,并了解西方文化。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所以他的见解总有独到之处,也往往被国内外的学者所推崇。
民国历史人物-史学文人(一)人才辈出不拘一格的学术氛围
民国历史人物-史学文人(一)人才辈出不拘一格的学术氛围王国维王国维(1877一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
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美学家,考古家,翻译家于一身,著书六十余种,批校古籍2OO余部。
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
是中国近代学术的总结者现代学术的开创人。
首位将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入中国传统美学,文学的人,建立了新又学理论体系。
新史学的开山之人,其创立的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等为史学新向度,成为近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标准,新方法。
首次运用西方哲学方法梳理中国哲学,对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学科的构建和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出在浙江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幼年时在家读私熟,15岁考中秀才,后王国维放弃科考转而学习新学,史学,哲学,校勘等知识,平生不善交际,一心读书。
后东渡日本学习西方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被称兼通世界之学。
1922受邀到北京大学任教,后又兼任逊帝溥仪之师。
桃李门生,私熟弟子遍充中国学界。
1927年王国维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跳昆明湖自沉,终年50岁。
陈寅恪陈寅恪(189O一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员盛名的大师,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百年难见的人物,既是民国四大哲人,又是史学四大家之一。
号称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出身官宦之家,爷爷陈宝箴是晚清湖南巡抚,其自幼在家中读私熟,师从国学大师王伯流等人,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
后其又流学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美国等各国高等学府,大量吸取西方文化精髓,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精通了22种语言。
1926年陈寅恪应邀到清华任教后又兼北大教授。
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上启秦汉下至明清,研究成果丰富。
对中国史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在蒙古史,敦煌学,藏学,宗教学,语言学等方面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为后世这些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其学识渊博,被称为近三百年来第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参证 则 是 凡属 于文艺批评 小说戏曲之 作 文艺美学方法。陈寅恪 曰 :
术性质固有异同 , 所用方法亦不 尽符合 , 要 皆足以 转移一时之 风气 , 而 示来者 以轨 则。 其 实已 看到 了三类著作间隐在的矛盾。陈寅恪 未提及王 国维的 哲学研究 , 而恰恰是哲学上 从王国维在 误 科 外 来观念 对 王国维 文艺美学研究影响极大 , 是他一 切研究的 基础。这 奏 定 经学 科 大 学 文学 科 大 学 章程 书 根本之 经 学科 、 的看法 , 以及 为 后 中 , 对 当 时 经学 科、 文 学 科大 学 的 在 缺哲学 一科 亲自制订的
文艺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 , 当然 需要纯 粹的理 论思辨 , 上升到文艺哲学。但是 , 文 艺学又 必须对 各种文艺现象、文学史、文学理论 批评史 , 以及诸 凡与文 艺 相 关的 一 切文 化 领域 进 行 研究。 学有 根 基 , 理论思 维才 能获 得坚 实的 基础 。 或 学而不 思 思而 不学 都 是无 法进 行理 论探 索和 创造 的。 美学新论了。这种斩钉截 铁的转向 , 其中 隐含着 的 精神分裂与心灵挣扎 , 是每 一个人文学 者都可以 设 身处地体会出来的。那等于 是让自己精 神生命中 最 为绚烂夺目的部分化为 灰烬 , 亲手扼死 自己心灵 的 产儿 , 从寒灰中重新点燃 生命之光。这种 脱胎换 骨 的痛苦 , 决非转换学术领域 的各种现象 的解释所 能 触及的。在我看来 , 罗振玉 的引导 , 只不 过是王 国 维学术转向的一个契 机 , 真正的原因 , 应 当从王 国 维内心深处去寻找。但是 无论如何 , 在研 究王国 维 的文艺美学时 , 都应当重视 前后两个王 国维之间 的 关系 换言之 , 后期王国维 是否还有文 艺美学 方 同一 性 应当如 何 面的思想 ? 前后两个王 国维的 的。 王国维成为一 位 国学 大 师 , 这决 非 外缘 所 可解释 , 而应从他本身的 精神特征来 研究。唯有 大 诗人才能成为大史家。因为 对历史无动 于衷的人 注 定是无 法逼 近 历 史的 内 核的。 看似 遥 相 阻隔 的 两 极 , 往往有一道极深极细 的血脉隐隐 相通 , 生机 互 注。鲁迅说 离骚 史记 乃 史家 之绝唱 , 无韵之 离 骚 , 其 实, 凡 史 家之绝 唱 , 必为 无韵 之
重要资源不可或缺的内 容 , 传统的经史 之学成为 他 思考文艺美学问题的重要背 景。 因此 , 王 国 维 后 期 的治 学 , 仍 然 于 迂远繁 的考索中透出某种文 艺美学的 思想。他在甲 骨
文字的考释中成就极大 , 自 然与他诗人 的感性冲 动 与想象能力分不开 , 郭沫若 也在此领域 取得极大 成 绩蕴涵相同的道理 ; 但更值 得重视的是 他对古文 字 及古代器物的考释中 , 对其 中包藏着的 远古的生 存 世界的 重视。 地下实 物 的发 掘毋 宁是 把历史 感 性地呈现了出来 , 王国维对 此倾注的热 情隐含着 更 为深沉的美学情怀。至于 对文字的考 释 , 正如陈 梦 家在 殷虚卜辞综述 中所云 , 王氏 很 少为诠 释 凡解释一 字 文字 而 诠释 , 真 正释 字 仅 10 余 个 , 其贡 献 在 于 继以考史 , 则当得起陈 寅恪所云之 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 在一个字中往往解开一 段文
有学问的文艺学
从王国维到陈寅恪
骆冬青
内容提要 王国维、 陈寅恪以 国学大师 的身份, 从哲学、 史学、 文化学等学科进入文 艺学的研究 , 坚守学术本位, 保持边缘姿态 , 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学流派 。王国维后期 的学术转向 , 使其文艺美学思想进入了更为深广的学术大地 。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 想贯穿了自由独立的思想与中国文化本位的精神 , 并以创造性的美学阐释学和对于 中国古代边缘文艺现象的研究 , 提高了文艺学研究的学术层次和水平 。他们代表的 有学问的文艺学 无论在思想上、 方法上都值得珍视。
考察 ? 这是 研 究 者往 往 着力 甚 少而 恰 恰 关系 重 大
。只有倾注诗人的激情 , 才 能从看 似坚硬、
131
文学评论 2002 年第 6 期
冰冷的 历 史 下面 , 触摸 到 仍在 汩 汩 流淌 的 精神 河 流 , 从历史的化石上复原出一个活 生生的逝 去了的 世界。所以 , 人到中 年爱读史 , 决非 情感的 枯涸冰 冷 , 而是用一颗充满人生经验的心 灵所冶炼 的更为 浓烈而深沉的情感 , 去打开沉睡 了的世界 , 获得久 远的生命记忆 , 从而加大自己生 存感受的 长度、强 度与难度。 史 变成了另一种 诗 。诗人 的多情 与敏感在 历 史研 究 中不 仅 能 成为 历 史感 的 重要 资 源 , 把历史中 那些 最能 激荡 情怀 的内 容发 掘出 来 , 而且还能够切入历史最为敏感 的神经与血 脉 , 刺中 历史的命穴。所以 , 王国维作为 新 史学的 开山 , 本身就是其诗人素质与美学情 怀的另一种 表现。而 郭沫若、陈梦家均以新诗人而入 于古史领 域 , 陈寅 恪、梁启 超等 则学 通诗、 史 , 均取 得了 极大 成 绩。 在考察王国维的学术转向中 , 就必 须重视其 精神上 的这种延续性。 陈寅恪在 总 结 王国 维 的 学 术 成就 时 , 所说 的 取地下之实物与 纸上之 遗文互 相释证 、 取 异族 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相互补 正 学上的成就 ; 而 为前两条 , 均是史 的 取外来之观念 , 与 固有之 材料互 此 三类 之著作 , 其学 琐 学术转向中 , 王 国 维于 1911 年 发表 的 序 学术置于文艺之上 : 通过把 解, 把 术 国学 丛 刊
上 , 别辟一生存世界 ;
也罢 , 都是远离政治乃至远离 世俗世界 的一种
诗境与意境。在这个意义上 , 陈寅 恪所说的
志于俗谛之 桎梏 。确 实指 出了 前期 王国 维文 艺美 学中那种独立、自由的追求。在当时 的政治 风云变 幻中 , 王国维的这些文艺美学论 述 , 又不啻 于现实 政治 纷争 外 , 为 人 们开 启 了 界。 但是 , 政 治的 幽灵 , 政治 的感 性冲 动与 魅 力 , 在早期王国维的思想中也决非 毫无地位的。 即使在 看似超脱政治的文艺美学论述 中也显露端 倪。王斑 曾分析王国维 壮美 说的 政治无意识 , 认为 王国维的美学思考始于对社会 政治问题的 关注 , 他 与蔡元培一样有以美育代宗教 的看法 , 试图 以美育 来救助 国 民之精神上的疾病 几乎与 鲁迅的 看法相通。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 现代现象 之一。这 种将 文 学、美 术与 政 治合 一 的 看 法 , 或 者 说用 对 国民性 的 疗救来 解决 政治 问题 的思 路 , 显 然是 政治无意 识 各种 美学理 政治美学的另一种表现。但是 , 应 当注意 , 王国维 在此毕竟还是一种 的 俗谛 论都有着意识形态的暗中作用。但 是各种意 识形态 却是王氏 在早期所排 斥的 , 王国 维在前 期思想中是自觉地固守着学 术的本位 的。不过 , 揭 示出他文艺美学中存在的这一 脉络 , 却使我 们对前 后两期的 刻的认识。 晚期王国维投身于逊清小 朝廷 , 成了一 个 不 两个王国维 思想 中的 脐带 有了深 生活 在 别处 的境
中 , 他不仅将哲学作为 辩护的工 具 , 而且还 将 然自 他面言 之 , 则 一切艺 术
悉由一切学问出 , 古人所 谓不学无 术 , 非虚语 也 。 解为艺术 , 得出 无学问则无 艺术的 见 作 了艺 术哲学 的推 演 : 虽一 不学无术
物之解释 , 一事之决断 , 非 深知宇宙、人 生之真 相 者不能为也。而欲知宇 宙、人生者 , 虽宇 宙中之 一 现象 , 历史上一事实 , 亦未 始无贡献。故 深湛幽 渺 之思 , 学者有所不避焉。迂 远繁琐之 讥 , 学者有 所 不辞焉 。在此 , 深湛幽眇之思的哲学与迂远 繁琐 不 的史学考证被赋予了同 样的价值。而这 些在艺术 中 当然都有其重要性 , 就 此角度而言 , 王 国维对 学无术 的思考 , 实已将哲 学与史学都 作为艺术 的
时光如水 , 大浪淘沙 , 20 世纪留下的遗 产中 , 人们 征引最多、产生影响深远的还是那 些具有深 厚学术 根基的 有 学问的文艺学 成 果。其中 , 从 王国维 到陈寅恪这一系统具有相通精 神的文艺学 , 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 , 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任何一部 20 世 纪文 艺美 学的 学术 史都 无 法绕 过王国维。他从西方哲学入手进 行美学、文 艺学的 思考 , 入门 之正 , 取 径之高 , 加以对 中国古 典文艺 的浸淫、感悟之深刻与创造天才 之卓越 , 使 他的成 果几乎具备了难以超越的价值。王 国维终结 了文艺 学的古典时代 , 使中国文艺学进 入了现代 境域。凡 此 , 都使他成为文艺 美学 研 究的 一 个核 心。但 是 , 令人困惑的是 , 这样 一个 天 才的 文 学家、美 学 家 , 却在自己的壮年先是毅然告别 了哲学 , 接着 又与文 学分手 , 而走入了史学的领域。在他 四十岁 以后的 著述中 , 我们再也难以读到那种精 粹而优美 的文艺
是这是否意味着 哲学在 他的 史学 研究 中消 失了 呢 ? 三十自 序二 , 言其 由哲 学转 人间词话 中 , 最为 精彩的
立 子 立嫡 之 制 、
中 , 发 现了 一种 道 德的 精神 , 并 定 之以天 , 争乃 不尘
思想几乎都是从以前的哲学研 究中来的。在 又一次
来认识。其中 , 基于血缘的 情感而产 生的亲 亲、尊
政治的美学思考 , 即从情性的角度 来找出政 治制度 建立的根基。此种政治 期美学思想的一种发展。 但是 , 王国维前期的文艺美学思 想无疑 是一种 反对政治压制的超越的美学。正如 诸多研究 者所重 视的 , 王 国维 早 期 思想 中 十分 强 调 文艺 的 独立 价 值。王国维之论 红楼梦 、作 宋元 戏曲考 , 是 神圣 的 美 把这些传统上处于边缘的 文体作为 具有普遍性的意蕴。而他在 境界 说名之 : 境
论 据精深 , 方 法缜密 ,
极考证家之能事 , 而于周代 立制之源及 成王周公 所 以治天下 之意 , 言 之尤为 真切。 但在 我看 来 , 王 国维最主要 的是 找到 中的情感依 据 , 在 他从周人制度 的 周姓不婚之 制 将嫡庶之制上升到 成 王周 公所以 治天 下之 意 可信 中找出 可 爱 。所 以 庙数 之制 、 的高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