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 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
化学实验基础练习(含答案)1、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A Ⅰ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 Ⅱ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 Ⅱ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产物中有H2OD Ⅲ中溶液颜色变浅,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答案:D解析:蔗糖遇到浓硫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以水的比例脱除,表现脱水性,不是吸水性,故A错误;a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中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无水硫酸铜变蓝,可以用来检验水,但品红溶液和溴水中都有水,不确定使硫酸铜变蓝的水是否由反应分解产生,故C错误;Ⅲ中溶液颜色变浅,是因为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反应完全,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2、下图为实验室制备氯气并且验证氯气性质的改装实验(试纸均是湿润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MnCl2+2KC1+8H2O+5Cl2↑B.最终看到pH试纸的现象是试纸变红C.球形干燥管中装入金属钠的目的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对其进行加热后产生白色的固体D.实验后,可通过注射器加入浓氨水处理残留在U形管中的氯气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即产生氯气,A正确;氯气溶于水形成有漂白性的次氯酸,pH试纸最终会被漂白,B错误;氯气与金属钠反应得到氯化钠白色固体,C正确;氯气可以与氨水反应而被除去,D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C.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答案:C解析: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HCl)和浓硫酸(干燥氯气),A正确;通入干燥空气,稀释生成的Cl2O,从而降低爆炸危险,B正确;装置⑤中液氨作制冷剂,使Cl2O冷凝成液态,所以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及过量的Cl2,C错误;因为橡胶管是有机物,Cl2O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D正确。
2020--2021人教版化学必修一 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
2020--2021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 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一、选择题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23NaCl MgCl AlCl 、、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B.3:2:1C.1:2:3D.3:4:3【答案】】:D解析:设23NaCl MgCl AlCl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c ,则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mol/L,2 cmol/L,3 mol/L c c ,又因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三种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133:4:3c c c ⨯⨯⨯=,D 项正确。
2、.下列操作,属于过滤操作是( )A. B. C. D.【答案】A3、(双选题)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 .量筒B .坩埚C .试管D .容量瓶答案:BC4、提纯下列物质除去其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 .H 2SO 4(HCl):AgNO 3溶液、过滤B .KNO 3(K 2SO 4):Ba(NO 3)2溶液、过滤C .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解析:除去H2SO4中的HCl用AgNO3溶液,会使SO2-4和Cl-同时沉淀,同时还引入了NO-3新杂质,故A项错误;单纯用Ba(NO3)2溶液,量不易控制,故B 项错误;CaO与水反应生成微溶Ca(OH)2,不易与CaCO3分离,故D项错误;CuO溶解于盐酸中,可通过过滤分离,故C项正确。
答案:C5、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答案:A6、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一、化学实验安全1.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1)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剧毒药品应单独专柜保存。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药品取用(2)物质加热(3)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实验用剩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2)实验后的废液用废液缸收集,集中处理。
二、过滤和蒸发三、粗盐的提纯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
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所得液体如仍浑浊则需再过滤一次。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3.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
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 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为: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四、盐中2SO-的检验方法4【答案】一、1.易燃品腐蚀品2.湿布NaHCO3Na2CO3水二、固体液体可溶性固体三、1.溶解过滤蒸发(1)加速(3)搅拌、防止液体溅出2.BaCl2BaSO4↓ +2NaCl NaOH Mg(OH)2↓+2NaCl Na2CO3CaCO3↓+2NaCl四、稀盐酸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一、化学实验安全1.判断化学实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跟踪检测(四)气体摩尔体积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四)气体摩尔体积1.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B.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不同C.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D.气体的性质不同解析:选C 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分子本身的大小又远小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故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与1 mol H2的体积相同B.1 mol O2与2 mol CH4的质量相等C.1 mol H2的体积是22.4 LD.相同体积的H2和O2所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解析:选B 对气体,要比较体积的大小,除知道分子数多少外,还必须强调气体所处的状态,A选项二者分子数肯定相等,但体积只能在相同条件下才一定相等。
C、D选项中也与气体的状态(温度、压强)有关。
3.在标准状况下,0.4 mol HCl气体的体积是( )A.22.4 L B.8.96 LC.4.48 L D.11.2 L解析:选B V=0.4 mol×22.4 L·mol-1=8.96 L。
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0 g H2B.2 mol Cl2C.1.5N A CO2D.22.4 L O2(标准状况)解析:选A A项,10 g氢气的物质的量=10 g2 g·mol-1=5 mol;B项,2 mol Cl2;C项,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项,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22.4 L 22.4 L·mol-1=1 mol,由N=nN A可知,10 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
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 ℃,1.01×105 Pa,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D.常温常压下,44 g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解析:选D A项,氦为单原子分子,N A个氦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项,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1(含详细解答)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中化学》测试题第Ⅰ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中,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2.摩尔是( )。
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3.水的摩尔质量是( )。
A.18 B.18 g C.18 g/mol D.18 mol4.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 mmol/L。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 )D.摩尔质量(M)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6.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
A.H2O B.H2SO4C.NaH D.NH3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②③8.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
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试管9.将40 g 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5 mol/L C.4 mol/L D.1 mol/L10.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钡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①⑤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g+、K+、NO-3、Cl-B.Mg2+、Na+、Cl-、SO-24C.Ca2+、Mg2+、OH-、Cl-D.H+、Na+、CO-23、SO-2412.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课时同步练习及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及测试卷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基础达标]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2.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5.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
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要伸入试管口内,以防溶液滴到试管外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别的地方6.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能力提高]9.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果使用不当,试管会破裂,你能说出实验中有哪些不恰当的操作会导致试管破裂吗?(至少说出四种)⑴,⑵,⑶,⑷。
化学实验练习题
化学实验练习题一、基础实验题1. 如何制备二氧化碳?•答案: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CH3COOH → NaCH3COO + H2O + CO2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硫酸铜中是否有水分?•答案:将硫酸铜加热至熔点,若出现绿色气体,说明硫酸铜中含有水分。
实验方程式为:CuSO4·5H2O → CuSO4 + 5H2O↑3.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盐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答案:将食盐与酚酞溶液混合,若出现红色,说明食盐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H₂O + C₂H₅OH → Na⁺ + H⁺ + 2C₂H₅O⁻ + CO₂↑二、中等难度实验题1. 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答案:将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即可生成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程式为:NaCl + H₂SO₄ → NaHSO₄ + HC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柠檬酸中的氧化剂?•答案:将柠檬酸与硫酸铁混合,在加入硫酸氢二钾,若出现紫色,说明柠檬酸中含有氧化剂。
实验方程式为:C6H8O7 + 2FeSO4 + 3KHSO4 → Fe2(SO4)3 + 3K2SO4 +K3Fe(C6H5O7)2 + 3H2SO43. 如何用化学方法制备氧气?•答案: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钴中加热,即可制备氧气。
实验方程式为:2CO3O4 + O2 → 8CO2 + 4O2三、高难度实验题1.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番茄酱中的酸度?•答案:使用滴定法,加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番茄酱颜色变化,当颜色由红变成黄色时,表明瓶装番茄酱中酸的占比已经被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终点记为pH8.1。
实验方程式为:利用钠氢化物标准溶液与选择性指示剂来测定弱酸的浓度,KOH标准溶液为碱滴定液,溶液通过测定放出的热量来了解热反应进行的情况,溶液可能会产生的气体在量上需满足,气体少于0.05压,钠氢化物溶液不得超过2mol/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水中的铜离子?•答案:使用草酸铵法,加入已知浓度的草酸铵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当颜色从蓝色变为淡黄色时,表明水中的铜离子已被草酸铵完全还原,终点记为pH8.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习题(含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2.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B.鉴别硬水与软水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铁钉锈蚀实验3.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和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4.对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实验中,没有体现对比方法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分子的运动 C.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D.区分硬水和软水5.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可能是石蜡蒸气B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什么?烧杯内壁有水雾C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D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A.AB.BC.CD.D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7.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结论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9.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此,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2)到服装场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有()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10.在“22O2H2+O2↑”的化学变过中,最小粒子是()A.H2OB.H2C.O2D.H和O11.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小亮提:“人呼的体能比吸入的气含水蒸气多.”就过程而言,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与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12.将“跳跳糖放入中,无体产.小军同提出以研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是()A.收集气体并观察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13.硬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成的.在讨论,有的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14.下列个探究实例:探究影电阻小的因素/空/探究空气中氧的含量/格/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空格空格探的条.其中主要研究方的是)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青色的虾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色.就些同学的看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的)A.观察B.实验C.假设D.结论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6.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发生变化B.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C.元素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小威望中发现一种白色,他认为“可能是.对于可能是食盐,应科学探究的______ 小华说“可尝尝”.对于尝一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的______题/格////空B.假设空格//空/C.实验/空格空格D.结论.18.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碳属科学探究的______ 环节;下是一学小组针对科探提的几个问题,请将列所述基环节补充完整.“出的气中一定有氧化碳”属科探究中的______ 环节;“呼出的气什?”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 环节;上述各节的确顺序是______ .(填上数字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9.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化学活动周的一个项目为“喷泉喷喷喷”,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1)竞赛I组设计了图一A实验,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该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溶解度极大的氨气溶于水后,______ ;(2)竞赛Ⅱ组设计了图一B实验,引发了喷泉.竞赛Ⅱ组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 ;(3)竞赛Ⅱ组设计了图一C实验,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 ;(4)竞赛Ⅱ组的实验设计和过程与竞赛I组完全相同,但未能成功引发喷泉,原因可能是:______ .(5)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 ,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A3. A4. B5. D6. B7. C8. D9. C10. D11. A 12. A 13. A 14. C15. C16. AB17. B;C18. 提出问题;获得结论;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1)、(3)、(4)、(2)、(5)19. 解:(1)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形成了氨水,瓶内压强减小,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形成“红色喷泉”.(2)浓盐酸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所以,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故答为:(1)氨气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20. 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活性炭;装置漏气;a;防倒吸;增大吸收面积【解析】1.解:A、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猜想与假设,故选项错误.B、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C、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解: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没有对比实验,故选项正确;B、鉴别硬水与软水选择了两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选择了红磷、白磷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D、铁钉锈蚀实验课本中选择了五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了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探究实验方法很多,如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要了解其原理和区别,这样在设计实验或评价实验时,才会有针对性.3.解:根据题意,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在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想和假设的环节.故选:A.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解: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B、罩在容器中的两只烧杯中一个是酚酞试液,另一个是浓氨水;没有用于对比的酚酞试液,没有利用对比实验的原理;C、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D、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选:B.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5.解:A、可能是石蜡蒸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项错误.B、烧杯内壁有水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解释与结论,故选项错误.D、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方案设计,故选项正确.故选:D.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解:A、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猜想假设,故选项错误.B、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C、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解:“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做出假设、做出结论、提出问题的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选:C.要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设计了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晰科学探究的环节,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几个基本环节.8.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发生了破裂,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分子.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9.解:从(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这三方面可知小丽同学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是文献法,故答案:C.根据题中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法确定衣服的面料解答.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等.10.解:电水的实质是:水成氢原子和氧子,每两个氢原组合成一分子每两个氧子结合成个氧分子,多个氢子组成氢气,多个氧子组成氧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原是变的小粒子.故D.根化学化过程分子分成原子,子再新组合成新的分.解本关是要知道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11.解:根据题意,小亮提:“的气体能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多”,猜想与假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集据、设计实得结论等基本节中应属想与假设环节.小亮提出:人呼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含的水蒸气多”,这一程属于科探究环中的猜与假设,选项正确.小亮提出:“人体呼出的气可能吸入的空中有的水气多”这一过程属于科探环节中的与假设,不是收证,故项错误.小亮提:“人体呼出气体能比入的空中含有的水蒸气多”一程于科学探究环的猜想与设,不是设计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科探究主要环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制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题意进行分析判.本题难不大,考查的是学探究方法,研中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基本环确解答本题的关.12.解:根据所学化学知中无色气有种,所要研究此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过如:送交食检验门检测、查阅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观察,只能取面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无作出断.故选.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气生,据学知识无色气体有并结合实际来回.题综合性试,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合能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13.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实验阶段,所以于验部.假设对物质的成等提出可能之是针这能进行实验证阶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阶段)、验操阶段两部分.故选:学究的一般环节括出问,假设问题,设计分析,实验验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是一个具的操作过程.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解题的关键对采用过程分,并结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决题.14.解:究影电阻大小的因素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格探究空气中气的含量采的是验法;究铁的锈条件,采用的是控变法.选C.科学究的基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法、逻推法、归纳和、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题主要考查学对研究方的解掌握,属于基础识的考查.15.解:根据题,同学认为这种红物质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色变化,在观、验、、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的.一些学认为这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剂一样,遇到酸或发色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选项确.一些同认为红色可能就像酸碱指剂一样遇到碱会发生颜色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假设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物质能就酸碱指示一样,到酸或会发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究环的假设不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猜想与假→定计(或设计方进实验集→解释与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判断.本题度不大,考查的是科探究法,是研究初中学问的重要方法,了科学探究的环节是正确解答题关.16.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故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故错误;D、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也可能不发生变化,故错误.答案:AB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去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17.解:小明在威望中发现一种白固体,他认为“可是食盐”可,一提出设的过程小华“可以尝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属于科学探环节中的验.故答案为BC.科学探究主要环有出问题→猜假设→制定划(或设计方)→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释与论→思与评价→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进行析断.题难度,查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关键.18.解:“出的气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究的出题环节;依据科学的要环节知,正确的顺序为:、、、.获得论;呼出的气体可能有二化碳产生了疑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设环节;故案为:提出问;将出气澄清石水,现石灰水变浑浊,收到了石灰水变浑浊证据,这属于科学探中的收集证据环节;猜与假设;“呼出的气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么体属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反与评价;、、、.根据科学探究的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制定计划(或设计案)进实→集证据→释结论→思与评价→展迁移,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析判.本题难不大,考学探究方法,研究初中化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正确答本题关键.19.(1)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氨气的性质;(2)根据浓盐酸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分析回答.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氨气的性质的解答本题的基础.20.解:(1)用手捏一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NH3气体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美丽的喷泉.(2)图2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广口瓶中的气体,引发了喷泉,因为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使烧瓶中的压强增大,氨气进入烧杯,冷却后,压强变小.所以能形成喷泉.(3)图3实验,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以是活性炭,它具有吸附作用,故气压减小,使之喷发出来.(4)竞赛Ⅳ组的实验设计和过程与竞赛I组完全相同,但未能成功引发喷泉,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5)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a导气管进入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该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同时又可以增大吸收面积;故答案为:(1)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2)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合理即可);(3)活性炭(合理即可);(4)装置漏气(合理即可).(5)a;防倒吸;增大吸收面积.图l实验装置的原理是:让烧瓶中的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图2实验利用气体受温度影响,气压变化;图3实验形成美丽的喷泉的原理是:让烧瓶中的气体反应或被吸收,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美丽的喷泉;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该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形成美丽喷泉的两种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既可以是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或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喷泉.。
部编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蒸馏和萃取》同步练习与测评
练习与作业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解析:分液操作中,对温度没有要求,不需要温度计,实验中,分液漏斗用于对分层状态的液态混合物的;锥形瓶用来盛放分离出的液体,在向分液漏斗中倾倒待分离的混合液可用玻璃棒来引流。
答案:D2.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萃取的方法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采用蒸发法,A正确;酒精与水互溶,应加生石灰后蒸馏出酒精,B错误;可用碘升华的方法除去碘中的沙子,C错误;可先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然后再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有机溶剂,D错误。
答案:A3.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B4.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若分液时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补救措施是用滴管将其从烧杯中吸出解析: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不可从下口放出,若不小心有少量上层液体流下来,则需重新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回到漏斗中振荡分液。
振荡时漏斗要拿在手中,分液时则要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磨口塞上的凹槽或小孔要与漏斗上的小孔对准,保持内外压强一致,使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下来。
答案:C5.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 D.①②③解析:①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0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 B.蒸馏 C.过滤D.萃取6.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7.能够用来鉴别BaCl2、 NaCl 、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9.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
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OH溶液,则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提示Cl2+H2O=HCl+HClO) ()A.H2B. Cl2C. SO2D.CO210.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1.用托盘天平称取 10.1g NaOH 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将 NaOH 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B. 将 NaOH 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右边托盘上C. 用镊子取出标定为 10.1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D. 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 0.1g位置上1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 一定有SO42- B. 可能有SO42- 或Ag+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13.下列仪器中一般不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瓶C.烧杯 D.量筒14.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15. 量取10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A.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C.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黄色16. 萃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
2020届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练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测评含答案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e—20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蒸发D.蒸馏,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志。
下面物质的危险警告标志贴错的是( ),具有腐蚀性,A项正确;汽油是可燃性液体,B项正确;酒精是易燃液体,不是剧毒品,C项错误;烟花爆竹容易发生爆炸,D项正确。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项应用CCl4溶液萃取I2,错误;B项会引入新的杂质KCl,错误;C项CuO能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能发生反应,正确;D项CaCO3和CaO都能与盐酸反应,错误。
4.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配制24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需要使用托盘天平、250 mL容量瓶等仪器B.不慎将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萃取后的CCl4层应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D.实验室酒精起火,可以用水浇灭,正确的操作应是用湿抹布扑灭。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且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项错误;NaOH易潮解且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C项错误;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D项错误。
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 mol氧气B.4 ℃时,5.4 mL H2O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D.10 g氖气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2=0.8mol;4℃时,5.4mLH2O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是 5.4g18g·mol=0.3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mol×3=0.9mol;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5.6L22.4L·mol ×3=0.75mol;10g氖气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0g20g·mol=0.5mol。
化学实验题
化学实验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下面给出一些化学实验题,供同学们进行实验练习。
题目一: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
•碳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倒入试管中。
2.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3.缓慢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观察反应。
实验现象:
•两种溶液混合后,会有气体生成,并且溶液呈现中和后的状态。
实验原理:
碳酸钠和盐酸为强碱和强酸,在中和反应中生成水和盐。
题目二: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材料:
•硫酸铜溶液
•锌片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2.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3.观察反应。
实验现象:
•锌片逐渐变蓝,溶液被脱色。
实验原理:
锌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锌取代了铜的位置,生成了无色的铜离子和少量的硫酸锌。
以上是两道化学实验题,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并自行总结实验现象和原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注意: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措施,遵守实验室规定,避免发生意外。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 溶解度的影响。
(2)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5 ℃时,K sp ()AgCl =1.8×10-10。
(3)提出猜想。
猜想a :较高温度的AgCl 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S ()45 ℃>S ()35 ℃>S ()25 ℃。
(4)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 ℃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Cl -=________mol ·L -1。
实验结果为A 3>A 2>A 1。
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3)中的猜想a 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 成立。
结合信息,猜想b 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
(6)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 ,在实验1~3的基础上321(7)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 也成立。
猜想b 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5)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6)45 ℃Ⅱ45 ℃(7)A3>B2>B1AgCl=c(Ag+)×c(Cl-),根据沉淀溶解平解析:(5)25 ℃时,K sp()Cl-=衡可知,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所以有c() AgCl= 1.8×10-10=1.34×10-5mol·L-1。
实验1~3中,不K sp()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一)
1.配制100 mL 1.0 mol ·L-1 的Na2CO3 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 ·L-1 的Na2CO3 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口容器称量Na2CO3 且时间过长2.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其名称为A.千克B.伏特C.安培D.摩尔3.密度为0.91g·mL-1 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4.将5mol ·L- 1 盐酸10mL 稀释到200mL,再取出5mL,这5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mol ·L- 1B.0.25mol ·L- 1C.0. 1mol ·L- 1D.0.5mol ·L- 15.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备纯净水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温度计B.蒸馏烧瓶C.冷凝管D.烧杯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O 和CO2 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N AB. 1 L 1 mol ·L- 1HCl 溶液中含有HCl 分子为N A 个C.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约含有N A 个氧原子D.28 g N2 和CO 的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7.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Na2SO4 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B.NaHCO3 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 气体C.镁粉(铝),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D.FeCl2 溶液(FeCl3),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8.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的是( )A. 除去粗盐含有的可溶性杂质B.利用磁铁分离铁屑和沙的混合物C.利用自来水制备蒸馏水D.沙里淘金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
【高一学习指导】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学习指导】高一化学必修一从实验学化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月11日日本出现了特大地震,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以下图标警告的就是放射性物品的就是()解析a项表示的是易燃物质;b项表示的是爆炸性物质;c项表示的是剧毒性物质;d项表示的是放射性物品。
答案d2.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d.分液漏斗解析冷却时用玻璃棒烘烤;酿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和过滤器时用玻璃棒导流;ph试纸采用时用洁净的玻璃棒煮取待测液。
答案b3.以下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恰当的就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提bacl2溶液,分解成不溶叶唇柱硝酸的白色结晶,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检验烧碱溶液中与否所含cl-,先提稀盐酸除去oh-,再提硝酸银溶液,存有白色结晶发生,证明含cl-解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或na2co3等,a项不正确;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和baso4,当溶液中存在ag+或so2-4时,滴入bacl2溶液都会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项不正确;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溶液一定显碱性,c项正确;如果先加盐酸,则无法确定cl-是原溶液中存在的,还是加盐酸引入的,d项不正确。
答案c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器操作方式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方式时,分液圆柱形颈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解析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几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碰触,可以引致滴瓶中的化学试剂污染甚至变质。
(完整word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2.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B.鉴别硬水与软水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铁钉锈蚀实验3.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和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4.对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实验中,没有体现对比方法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分子的运动 C.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D.区分硬水和软水5.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可能是石蜡蒸气B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什么?烧杯内壁有水雾C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D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A.AB.BC.CD.D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7.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结论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9.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此,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2)到服装场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有()A.调查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实验法10.在“22O2H2+O2↑”的化学变过中,最小粒子是()A.H2OB.H2C.O2D.H和O11.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小亮提:“人呼的体能比吸入的气含水蒸气多.”就过程而言,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与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12.将“跳跳糖放入中,无体产.小军同提出以研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是()A.收集气体并观察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C.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13.硬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成的.在讨论,有的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14.下列个探究实例:探究影电阻小的因素/空/探究空气中氧的含量/格/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空格空格探的条.其中主要研究方的是)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青色的虾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色.就些同学的看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的)A.观察B.实验C.假设D.结论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6.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发生变化B.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C.元素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小威望中发现一种白色,他认为“可能是.对于可能是食盐,应科学探究的______ 小华说“可尝尝”.对于尝一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的______题/格////空B.假设空格//空/C.实验/空格空格D.结论.18.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碳属科学探究的______ 环节;下是一学小组针对科探提的几个问题,请将列所述基环节补充完整.“出的气中一定有氧化碳”属科探究中的______ 环节;“呼出的气什?”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 环节;上述各节的确顺序是______ .(填上数字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9.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化学活动周的一个项目为“喷泉喷喷喷”,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1)竞赛I组设计了图一A实验,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该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溶解度极大的氨气溶于水后,______ ;(2)竞赛Ⅱ组设计了图一B实验,引发了喷泉.竞赛Ⅱ组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 ;(3)竞赛Ⅱ组设计了图一C实验,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 ;(4)竞赛Ⅱ组的实验设计和过程与竞赛I组完全相同,但未能成功引发喷泉,原因可能是:______ .(5)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和环保,若选用图二甲、乙装置组合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通入.另一端接乙装置中的c,装置中漏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 ,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A3. A4. B5. D6. B7. C8. D9. C10. D11. A 12. A 13. A 14. C15. C16. AB17. B;C18. 提出问题;获得结论;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1)、(3)、(4)、(2)、(5)19. 解:(1)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形成了氨水,瓶内压强减小,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所以形成“红色喷泉”.(2)浓盐酸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所以,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故答为:(1)氨气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2)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20. 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活性炭;装置漏气;a;防倒吸;增大吸收面积【解析】1.解:A、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猜想与假设,故选项错误.B、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C、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解: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没有对比实验,故选项正确;B、鉴别硬水与软水选择了两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选择了红磷、白磷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D、铁钉锈蚀实验课本中选择了五组做对比,是对照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了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探究实验方法很多,如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要了解其原理和区别,这样在设计实验或评价实验时,才会有针对性.3.解:根据题意,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在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想和假设的环节.故选:A.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解: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B、罩在容器中的两只烧杯中一个是酚酞试液,另一个是浓氨水;没有用于对比的酚酞试液,没有利用对比实验的原理;C、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D、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选:B.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5.解:A、可能是石蜡蒸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项错误.B、烧杯内壁有水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解释与结论,故选项错误.D、将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其炭化程度,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方案设计,故选项正确.故选:D.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解:A、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猜想假设,故选项错误.B、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C、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解:“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做出假设、做出结论、提出问题的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选:C.要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设计了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明晰科学探究的环节,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几个基本环节.8.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发生了破裂,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分子.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9.解:从(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这三方面可知小丽同学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方法是文献法,故答案:C.根据题中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法确定衣服的面料解答.探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等.10.解:电水的实质是:水成氢原子和氧子,每两个氢原组合成一分子每两个氧子结合成个氧分子,多个氢子组成氢气,多个氧子组成氧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原是变的小粒子.故D.根化学化过程分子分成原子,子再新组合成新的分.解本关是要知道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11.解:根据题意,小亮提:“的气体能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多”,猜想与假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集据、设计实得结论等基本节中应属想与假设环节.小亮提出:人呼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含的水蒸气多”,这一程属于科探究环中的猜与假设,选项正确.小亮提出:“人体呼出的气可能吸入的空中有的水气多”这一过程属于科探环节中的与假设,不是收证,故项错误.小亮提:“人体呼出气体能比入的空中含有的水蒸气多”一程于科学探究环的猜想与设,不是设计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科探究主要环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制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题意进行分析判.本题难不大,考查的是学探究方法,研中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基本环确解答本题的关.12.解:根据所学化学知中无色气有种,所要研究此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过如:送交食检验门检测、查阅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观察,只能取面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无作出断.故选.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气生,据学知识无色气体有并结合实际来回.题综合性试,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合能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13.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实验阶段,所以于验部.假设对物质的成等提出可能之是针这能进行实验证阶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阶段)、验操阶段两部分.故选:学究的一般环节括出问,假设问题,设计分析,实验验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是一个具的操作过程.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解题的关键对采用过程分,并结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决题.14.解:究影电阻大小的因素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格探究空气中气的含量采的是验法;究铁的锈条件,采用的是控变法.选C.科学究的基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法、逻推法、归纳和、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题主要考查学对研究方的解掌握,属于基础识的考查.15.解:根据题,同学认为这种红物质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色变化,在观、验、、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的.一些学认为这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剂一样,遇到酸或发色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选项确.一些同认为红色可能就像酸碱指剂一样遇到碱会发生颜色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假设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物质能就酸碱指示一样,到酸或会发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究环的假设不实验故选项错误.故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猜想与假→定计(或设计方进实验集→解释与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判断.本题度不大,考查的是科探究法,是研究初中学问的重要方法,了科学探究的环节是正确解答题关.16.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核一定不发生变化,故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故错误;D、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也可能不发生变化,故错误.答案:AB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去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练习.17.解:小明在威望中发现一种白固体,他认为“可是食盐”可,一提出设的过程小华“可以尝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属于科学探环节中的验.故答案为BC.科学探究主要环有出问题→猜假设→制定划(或设计方)→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释与论→思与评价→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进行析断.题难度,查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关键.18.解:“出的气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究的出题环节;依据科学的要环节知,正确的顺序为:、、、.获得论;呼出的气体可能有二化碳产生了疑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设环节;故案为:提出问;将出气澄清石水,现石灰水变浑浊,收到了石灰水变浑浊证据,这属于科学探中的收集证据环节;猜与假设;“呼出的气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么体属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反与评价;、、、.根据科学探究的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制定计划(或设计案)进实→集证据→释结论→思与评价→展迁移,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析判.本题难不大,考学探究方法,研究初中化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正确答本题关键.19.(1)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氨气的性质;(2)根据浓盐酸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氨气化合生成了氯化铵颗粒分析回答.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氨气的性质的解答本题的基础.20.解:(1)用手捏一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NH3气体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美丽的喷泉.(2)图2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广口瓶中的气体,引发了喷泉,因为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使烧瓶中的压强增大,氨气进入烧杯,冷却后,压强变小.所以能形成喷泉.(3)图3实验,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可以是活性炭,它具有吸附作用,故气压减小,使之喷发出来.(4)竞赛Ⅳ组的实验设计和过程与竞赛I组完全相同,但未能成功引发喷泉,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5)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a导气管进入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该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同时又可以增大吸收面积;故答案为:(1)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烧瓶,产生喷泉;(2)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合理即可);(3)活性炭(合理即可);(4)装置漏气(合理即可).(5)a;防倒吸;增大吸收面积.图l实验装置的原理是:让烧瓶中的固体和液体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广口瓶中的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图2实验利用气体受温度影响,气压变化;图3实验形成美丽的喷泉的原理是:让烧瓶中的气体反应或被吸收,烧瓶内的压强急剧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美丽的喷泉;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该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形成美丽喷泉的两种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既可以是使烧瓶中的气体减少或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形成喷泉.。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 蒸馏和萃取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蒸馏和萃取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解析:选C 萃取是指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C错误。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解析:选B 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
3.欲从溴水中提取溴,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A.萃取B.分液C.萃取和分液D.萃取、分液和蒸馏解析:选D 由于溴易挥发,故不可直接蒸馏,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故先加入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等进行萃取、分液,然后将萃取后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蒸馏即可。
4.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解析:选C 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内的液体自然流下;振荡后由于溶液体积要发生变化,需旋开活塞放气。
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解析:选B 假设要用溶剂A将溶质X从溶剂B中萃取出来,A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与B互不相溶;②X在A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B中的溶解度;③X与A不发生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从实验学化学练习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滴管不能混用
2.某实验小组只领取到下列实验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火柴、分液漏斗,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
分液与萃取C。
过滤D。
蒸馏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蒸发B。
冰融化C。
动植物腐烂D。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4.下面是人们对化学学科的几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纯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唯一途径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5.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应用,写出所用方法的化学名称
(1)做豆腐常用布袋将豆渣与豆浆水分离
(2)用粮食发酵制酒时,将槽料放入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加热
(3)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酒精、洗涤剂等除去
6.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一瓶是食盐水,一瓶是蒸馏水。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不能尝味道)加以鉴别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言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8.在萃取和分液里,下列玻璃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
A.分液漏斗B。
玻璃棒C。
烧杯D。
温度计
9.有下列仪器①天平②分液漏斗③胶头滴管④漏斗⑤容量瓶⑥蒸馏烧瓶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仪器是()
A.①④⑤B。
②④⑥C。
②⑤⑥D。
②③⑤10.用CCL4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CCL4溶液呈现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从漏斗上口倒出
11.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
⑴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⑵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获得硝酸钾
⑶分离水和油的混合物
⑷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⑸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12.填空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
B.冷凝管中冷却水流向是
C.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D.加热时,蒸馏烧瓶的下面要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