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多端口网络(3)
三层交换
7、传统的MLS 每个数据流的第一个包都需要经过路由,而基于CEF 的MLS 在第一次路由后,就会在FIB表和邻接关系表中保存目标信息,再有数据需要转发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硬件查找FIB和邻接关系表进行转发。
8、为三层交换机上的Vlan 配置IP的作用是给 每个VLAN 中的客户机做网关用的。
配置VLAN的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vlan-id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 no shutdown
这里为VLAN配置IP 地址,主要是给客户机做网关用的。
sw1(config)#interface f0/15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if)#no shutdown
sw2(config)#interface f0/15
sw2(configo-if)#switchport mode trunk
中的客户机做网关用得。
例:sw1(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1(config-if)#no shutdown
5. 把sw1和sw2 上面 f0/15 配置为trunk 实现vlan间的的通信
查看邻接关系表 Switch#show adjacency detai
三层交换的实验步骤:
实务(互联网技术)通信工程师考试重点习题——单选多选判断题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一、单选题1、对于一个物理网络,数据的最大传输单元是由(协议)决定的。
2、在当前的数据通信网络中,存在以下交换方式(电路方式、分组方式、帧方式、信元方式)。
3、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是(提高了线路的有效利用率)。
4、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串行方式)。
5、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称为(数据传信率)。
二、多项选择题1、数据通信有以下特点(人-机或机-机通信、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输速率高,要求接续和传输时间响应快、通信持续时间差异大;)。
2、数据通信系统中,利用纠错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前向纠错、检错重发、反馈校验、混合纠错;)3、计算机通信网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它们是(通信子网、本地网)。
4、以下属于数据通信网络的网络有(DDN、X.25、ATM、FR(帧中继))。
5、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可以有(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三、是非判断题1、模拟信号可以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同样数字信号也可以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
(V)2、数据通信是人-机或机-机之间的通信,必须按照双方约定的协议或规程进行通信。
(V)3、数据传输速率,至每秒传输的数据字节数,单位是比特/秒或是bit/s。
(X)4、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可以采用复用技术,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
(V)5、局域网的传输介质通常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4中。
(V)第二章数据通信网络与协议一、单选题1、被称作分组数据网的枢纽的设备为(分组交换机)。
2、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
3、在帧中继中和X.25协议中类似的是(帧格式)。
4、关于B-ISDN的叙述错误的是(B-ISDN的中文名称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5、信元是一种固定长度的数据分组。
一个ATM信元长(53个字节,前5个字节称为信头,后面48个字节称为信息域)。
二、多选题1、X.25网络包含了三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分组层)),是和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一一对应,它们的功能也是一致的。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1)抽象系统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电网络-第三章多端口网络讲稿(1)
由写对成偶矩阵关:系:UPZIOHCZI,H I,若ZZH1OC12(,ZOYCSC
Z
Z
1OC,若
Y
1 SC
,ZOC
Y
H OC),是厄尔米特矩阵。
1 SC
若网络是:(1)无源的: P 0,ZH非负定;
(2)无源有损的: P 0,ZH正定;
(3)无损:P 0,ZH 0;
(4)互易:ZOC ZOTC,则网络只有12 n(n 1)个参数是独立的;
输入端口(U1,I1),另一半端口为输出端口(U
2,I
)
2
U1
I1
A C
BU2
D
I
2
,T
A C
B D
称为第一类传输矩阵;
U2 I2
A C
B U1
D
I1
,T
A C
B D
称为第二类传输矩阵。
5 ZOC、YSC与 H 的关系: P104 表3 11,P105(1)、(2)、(3)
实际网络总是有解的,且在任何时刻都有唯一解。但对由 电路模型构成的网络,可能有解,也可能无解;可能有唯 一解,也可能不是唯一的。网络无解等或解不唯一说明电 路模型不合理。
•线性电阻网络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设线性电阻网络方程为 TX B 其中T为系数矩阵,
X、B为列向量,当且仅当det(T)≠0时,该网络有唯一解。
n端口网络。
并前:I1 YSC1U1,I2 YSC2U2,并后:UI11YUSC21U1U,I2 YSC2U2
若并联后 N1、N1的端口条件仍成立,则复合n端口网络:
I I1 I2 (YSC1 YSC2)U,I YSCU ,YSC YSC1 YSC2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第一章学习知识要点1.微波的定义― 把波长从1米到0.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
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为: 3×108Hz~3×1012Hz。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倍。
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
2.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 似光性、2) 频率高、3) 能穿透电离层、4) 量子特性。
3.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 在雷达上的应用、2) 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4)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 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
第二章学习知识要点1. 传输线可用来传输电磁信号能量和构成各种微波元器件。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二元函数,它们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由传输线方程来描述。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2. 均匀无耗传输线方程为d2U z2dzd2I z 2U z 0dz其解为2 2I z 0U z A1e j z A2ej z1I z A1e j z A2ej zZ0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终端电压U2和电流I2,则:U z U2cos z jI2Z0sin z I z I2cos z jU2sin z 0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始端电压U1和电流I1,则:Z0 U z U1cos z jI1Z0sin z I z I1cos z jU1sin z 0 pr其参量为,,,3. 终端接的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1) 当ZL Z0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 (3)
图3.12 网络参考面的平移
3.2.2 传输参量
用T2参考面上的归一化电压入射波和 归一化电压反射波表示T1参考面上的归一 化电压入射波和归一或传输矩阵。
对于传输矩阵分别为[T]1,[T] 2,...,[T]n的n个二端口网络的级连,同 样可以得到组合后的传输矩阵[T]为各分 网络传输矩阵的乘积,即
图3.19 一个微波放大器的框图
图3.20 信号源的信号流图
图3.21 例3.10总的信号流图
3.6.2 信号流图的化简规则
采用信号流图表示射频网络后,网络 中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幅值之比可以通过 信号流图的化简得到,方法非常简便。信 号流图的化简规则有4个,任何信号流图都 可以采用这4个规则化简为最简形式。
3.3 二端口网络的参量特性
3.3.1 互易网络
互易网络是指满足互易原理的网络。 在一个无源线性网络中,交换激励点与响 应点的位置,若在同样大的激励下产生同 样大的响应,则称此网络为互易网络。
例如,假定1端口参考面上加电流i1, 2端口开路,2端口参考面上呈现的电压为 v2;然后倒过来,2端口参考面上加电流i2, 且i2=i1,1端口开路,如果这时1端口参考 面上呈现的电压为v1,且v1=v2,则Z12=Z21。 称这样的网络为互易网络。
将式(3 37)写成矩阵形式,为
上式可以简写成 式中,[S]称为散射矩阵或散射参量。
上述散射参量用于射频频段有许多优 点,简述如下。
(1)散射参量用来表示网络的反射 系数和传输特性非常方便,而且它 给出了一个网络端口之外的完整特 性描述。
(2)散射参量没有使用开路或短 路描述方式。在射频电路中如果出 现短路或开路的情况,将引起强烈 的反射,会导致振荡的产生,并引 起晶体管元件的损坏。
以太网交换机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4.2 在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交换扩展机以太的网 特点
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幵行性,即能同时连通多对接口,使多对主机能同时通 信(而网桥一次只能分析和转发一个帧)。相互通信的多对主机都是独占 传输媒体,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揑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交换表(又称为地址表)是 通过逆向学习(backward learning,或称自学习)算法自动地逐渐建立起 来的。
这种方式提高了帧的转发速度,交换时延小;但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也无 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
存储转发式:交换机先将接收到的帧存储在高速缓存里,幵检查数据是否正确, 确认无误后通过查找转发表将该帧发送出去。如果发现帧有错,就将其抛弃。
优点是可靠性高,能支持不同速率端口间的转换,缺点是延迟较大。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4.2 在数据链路层 扩展以太网
如图给出了一台以太网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以太网交换机包含一组十几个端口,每 个端口拥有高速缓冲区暂存接收的帧,内部的帧交换表建立存储维护一组端口号 /MAC地址映射。通过转发机构实现多对不同端口之间的交换转发。
如图,交换机端口1上的结点A向D发送帧,其MAC帧的目的地址是站点D的MAC地 址,即DA=0E1002000013,交换机从端口1收到此帧,通过查找端口/MAC地址映 射表,找到目的地址D转发的端口号是5,则将此帧转发到5号端口上。
第三章以太数据网链路交层 换3.机4.2的工在数作据链原路层理举例 扩展以太网
Switch
交换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
转发机构 缓冲区 端口
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
端口号
最新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学习知识要点1 •微波的定义一 把波长从1米到0.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
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 为:3X108H Z 〜3X 1012H Z 。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 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 10000倍。
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 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
2 •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似光性、2)频率高、3)能穿透电离层、4)量子特性。
3 •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在雷达上的应用、2)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在科学研究方面的 应用、4)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 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场”的分析方 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 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 特性。
第二章学习知识要点1. 传输线可用来传输电磁信号能量和构成各种微波元器件。
微波传输线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 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二元函数,它们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由传输线方程来描述。
传 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2. 均匀无耗传输线方程为其解为U Z i= A “e 八 A 2e jZ I Z 丁 Z — A 2e j 'ZZ o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终端电压U 2和电流丨2,则:U Z =U 2COS :Z jl 2Z 0sin :zd 2U Z d平2Z dz 2 -:2U Z ]=0 -■21 Z = 0 I Z = l 2 COS :Z jU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始端电压U 和电流丨1,则:3. 终端接的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1) 当Z L 二Zo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
第三章_PON技术
第三章PON技术第一节PON技术原理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1Gbit/s以上的宽带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和GPON技术:“E”是指Ethernet,“G”是指吉比特级。
1987年英国电信公司的研究人员最早提出了PON的概念。
1995年,全业务网络联盟FSAN(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成立,旨在共同定义一个通用的 PON 标准。
199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T工作组,以155Mbps的ATM技术为基础,发布了G.983系列APON(ATMPON)标准。
这种标准目前在北美、日本和欧洲应用较多,在这些地区都有APON产品的实际应用。
但在中国,ATM本身的推广并不顺利,所以APON在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应用。
2000年底,一些设备制造商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提出基于以太网的PON概念——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FMA还促成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2001年成立第一英里以太网(EFM)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包括1.25Gbit/s的EPON在内的EFM相关标准。
EPON标准IEEE 802.3ah在2004年6月正式颁布。
2001年底,FSAN更新网页把APON更名为BPON(Broadband PON)。
实际上,在2001年1月左右EFMA提出EPON概念的同时,FSAN也已经开始了带宽在1Gbps以上的PON,也就是Gigabit PON标准的研究。
FSAN/ITU推出GPON技术的最大原因是由于网络IP化进程加速和ATM技术的逐步萎缩导致之前基于ATM技术的APON/BPON技术在商用化和实用化方面严重受阻,迫切需要一种高传输速率、适宜IP业务承载同时具有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接入技术出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FSAN/ITU以APON 标准为基本框架,重新设计了新的物理层传输速率和TC层,推出了新的GPON技术和标准。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3-01 数据链路( 即逻辑链路) 与链路( 即物理链路) 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 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 不使用帧的编号PPP 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 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
4 网络及其元件的性质(一)(分类依据): 1) 集中性与分布性: 如果在任何时刻 t ,流入任一端子的电流恒等于其它端子流 出的电流的代数和,则该元件称为集中参数元件(简称集 中元件),否则称为分布参数元件(简称分布元件)。
这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描述,实际上与我们大学本科 的定义是一样的。(元件或网络的几尺寸远远小于其 传播的电磁波的波长)。 描述集中元件电路(网络)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常微分 方程。
第四章 电路的代数方程
§4- 1概述
§4- 2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4- 3电路代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4- 4混合分析法(重点) §4- 5约束网络法(简介)
§4- 6稀疏表格法 §4- 7改进节点法(重点) §4- 9端口分析法(重点)
第六章 网络函数与稳定性
§6-3信号流图(Mason公式)
第七章 网络的灵敏度分析(重点)
证:设
u1 (t ) , i1 (t )
1 L(t )i1(t )
为其任意容允许偶,T为任意实常数 则有:
令: i2 (t ) i1 (t T )
2 L(t )i 2 (t ) L(t )i1(t T )
对应的电压分别为:
与 i1 (t ) , i2 (t ) i1 (t T )
§1- 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2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1-3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1-4代数多口元件 §1-5动态元件(简介) §1-11网络及元件的基本性质 §1-8 图论的基础知识~§1-10网络的互联规律性
第三章 多口网络
§3-1非含源多口网络的常见矩阵表示法 §3-2含源多口网络(的常见矩阵表示法) §3-3多口网络的等效电路(星网变换) §3-6不定导纳阵(归入第四章讲)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
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
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
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
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出现了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
“无比特差错”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 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以太网协议,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受,对帧进行封闭等.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使收方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因此很重要;差错控制主要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纠正,旨在降低传输的比特差错率,因此也必须解决。
“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
“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张秀敏;黄辉;马晓春;张小青;佟庆彬【摘要】“电网络理论”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本文介绍了我校“电网络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该课程各知识点在电气工程各领域的重点应用,笔者对教学中引入Matlab编程软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表明,这门课程的建设能有效提高电气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1【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电网络理论;电气工程;Matlab【作者】张秀敏;黄辉;马晓春;张小青;佟庆彬【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电网络理论”课程是本科“电路”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是我国大多数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在硕士生培养环节中有重要作用,可使学生的电网络理论知识体系得到充实和巩固,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电气工程和解决电气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1-5]。
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本科生强调的是宽广的基础知识,而研究生是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强调自主学习以及钻研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以促进其科学及创新思维的形成[6]。
因此,必须根据研究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文介绍了我校电气专业研究生“电网络理论”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课程各知识点在电气工程各领域的重点应用。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Matlab编程软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计算的方法,提出了在研究生教学中要重视理论公式推导与科学研究思维方法训练的思想。
实践表明,这门课程的讲授方法能显著提高电气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科研能力。
电网络理论课程讲义-第03章
二、多端口网络的开路阻抗参数
1、多端口网络的开路阻抗参数方程 I1 1 U1 1' 2 2' I2 U2
⎫ ⎪ k U 2 = z21 I1 + z22 I 2 + L + z2 k I k + L + z2 m I m ⎪ Uk ⎪ k' LLLLLLLLLLLLLLLL ⎪ ⎪ ⎬(1) U k = zk 1 I1 + zk 2 I 2 + L + zkk I k + L + zkm I m ⎪ Im m LLLLLLLLLLLLLLLL ⎪ ⎪ Um ⎪ U m = zm1 I1 + zm 2 I 2 + L + zmk I k + L + zmm I m ⎪ ⎭ m' U1 = z11 I1 + z12 I 2 + L + z1k I k + L + z1m I 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反互易网络
2.列方程消去非端口变量法 3.复合支路系统法 1)仍采用第二章所定义的复合支路; 2)先移去串接于一类端口的阻抗(只需在H11相应的对角 位置加上该阻抗值)和并接于二类端口的导纳(只需在H22 相应的对角位置加上该导纳值); 3)并联于一类端口的导纳或串联于二类端口的阻抗均归 入端口支路,且端口支路取其电流方向,端口电压方 向反之; 4)支路编号先一类端口支路,后二类端口支路,再内部 支路,且端口支路按上述端口次序顺次编号;
混合 参数方程
(1)
⎡ U1 ⎤ ⎡ H11 ⎢ I ⎥ = ⎢H ⎣ 2 ⎦ ⎣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H12 ⎤ ⎡ I1 ⎤ ⎡ I1 ⎤ ⎥ ⎢U ⎥ = H ⎢U ⎥ H22 ⎦ ⎣ 2 ⎦ ⎣ 2⎦
哈工大电路原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习题图示元件当时间t<2s时电流为2A,从a流向b;当t>2s时为3A,从b流向a。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图示元件电压u=(5-9e-t/t)V,t>0。
分别求出t=0 和t→¥时电压u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图题图题图示电路。
设元件A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B消耗功率为-10W,求;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求。
图题求图示电路电流。
若只求,能否一步求得?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u14、u15、u52、u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图示电路,已知,,,。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电压。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网络N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求r的值。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图示电路为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组成的一端口。
试求出其端口特性,即关系。
讨论图示电路中开关S开闭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影响,加深对独立源特性的理解。
第二章习题图(a)电路,若使电流A,,求电阻;图(b)电路,若使电压U=(2/3)V,求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及电流。
图示电路中要求,等效电阻。
求和的值。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U。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求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源。
图题利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a) (b)图题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和。
列写图示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图示电路,分别按图(a)、(b)规定的回路列出支路电流方程。
图题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用回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
电网络理论补充习题
第一章 电网络性质
补 1.1 确定以下电阻元件的性质:线性与非线性,时变与非时变,压控型或流控型。
(1) i = e−u ,
(2) u + 10i = 0 ,
(3) u = i3 + i ,
(4) u = i2 ,
(5) u = i cos 2t ,
(6) u = 2 + i cos 2t .
1ς 1F
1
2
+
+
u1 1'-
1F
2F 1ς
u2 - 2'
—3—
第五章 状态方程
补 5.1 用端口法列写图示电路的状态方程。
补 5.2 图示电路中,非线性元件的特性为
u1 = 2q12 , u4 = 3(i4 + 2i43 ),
i5 = th(0.5φ5 ),
试用直观法列写状态方程。
L
iS
i
C R3 +
8 9 10
基本割集和基本回路矩阵。
1 6
4
5
补 1.7 设某连通图 G 具有 5 个节点、8 条支路,它的关联矩阵如下:
(1) 不要画图,证明支路集{1, 2, 3, 7}为一树. (2) 对此树(不画图)写出基本回路矩阵。 (3) 确定同一树的基本割集矩阵。
⎢⎣⎡ ⎥⎦⎤ A =
1 1 -1 0 0 0 0 0 0 -1 0 -1 1 1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0 1 0 0 0 −1
(2)用该电路实现下列带通函数时求各电阻值(取C 1 =C 2 =0.01μF).
T (s) =
− 5252s
s 2 + 3184s + 6.632 ×107
现代交换原理 第3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ppt
主要内容
1. 交换网络的构成和分类 2. 交换单元
交换单元的基本概念 开关阵列与空间交换单元 共享存储器型的交换单元——时间交换单元 共享总线型的交换单元——数字交换单元
3. 交换网络
CLOS网络 TST网络 DSN网络 BANYAN网络
•3.1 引言
输出端口编号,
• 信道RAM的地址对应输入时隙,而内容对
应着输出时隙。
• 每个发送端口有数据RAM,也是控写顺读,
其地址对应输出时隙,而内容为语音抽样 编码值,端口间的信息交换通过时分复用 总线完成。
• 总线有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端口总线,
信道总线。
数字交换单元(DSE)的工作原理
总线按时隙轮流分配给各个入线控制部件和出线控 制部件使用,其时隙的分配有一定的规则。
数字交换单元(DSE)
DPC
TS6
端口RAM 话路RAM
S
0
0
S
10
数据RAM 0
20
20
6 10
6 20
10
S 20 S
TS20
S
31
31
RX3
DSE内的通路
31 TX10
• 每个接受端口中有端口RAM和信道RAM, • 端口RAM和信道RAM是控写顺读, • 端口RAM的地址对应输入时隙,而内容为
串行码
PCM 0
PCM 1
复
:
用 器
PCM 7
TS=32 2.048Mb/s
并行码
T
TS=32x8=256 2.048Mb/s
串行码
PCM 0’
分
PCM 1’
路:
国家电网考试之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三章多端口网络小结
(3)无损:P 0,Z H 0 ;
T (4)互易:ZOC ZOC
( 5)无损互易:ZOC=Z (ZH 0) ZOC为纯虚数构成的对称矩阵。
T OC
1 则网络只有 ( n n 1 )个参数是独立的; 2
复合(含独立源)多口网络
YSC YSC1 YSC 2
ZOC ZOC1 ZOC 2
U1 18 4 4 U 31 28 4 2 4 38 4 U 3 I1 2.2 I 2.6 2 26.6 I3
-
4
3V
6
24
第三章
多端口网络(P98)
主要内容
短路导纳参数Ysc,开路阻 抗参数Zoc,混和参数H, 复合多口网络(多口网络的 连接),含源(独)多口网 络及等效电路、散射矩阵。
若网络是
( 1 )无源的: P 0,YH 非负定;
(3)无损:P 0,YH 0 ; T (4)互易:YSC YSC
(2)无源有损的: P 0,YH 正定;
1Ω
U3
-
1 4 3 1 1 ZOC 1 4 4 3 4r 1 4
U2
-
1 1 3 1 1 3
1 2r 1 3 1 Z 1 3 1 4 3 2r 1 1
由正定二次型得
2 2 r 3
I1 + 1Ω U1
I3
-
1Ω
1Ω
1Ω
+ U3
-
2
I2 +
gU1
U2
-
6 g 2
由三阶主子式得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课后习题1、考虑在主机A和主机B之间有一条TCP连接。
假设从主机A传送到主机B的TCP报文段具有源端口号x和目的端口号y。
对于从主机B传送到主机A的报文段,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是多少?2、描述应用程序开发者为什么可能选择在UDP上运行应用程序而不是在TCP上运行的原因。
3、假定在主机C上的一个进程有一个具有端口号6789的UDP套接字。
假定主机A和主机B都用目的端口号6789向主机C发送一个UDP报文段。
这两台主机的这些报文段在主机C都被描述为相同的套接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主机C的该进程将怎样知道源于两台不同主机的这两个报文段?4、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序号?5、在我们的rdt协议中,为什么需要引入定时器?6、是非判断题:a. 主机A经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假定主机B没有数据发往主机A。
因为主机B不能随数据捎带确认,所以主机B将不向主机A发送确认。
b. 在连接的整个过程中,TCP的rwnd的长度决不会变化。
c.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主机A发送但未被确认的字节数不会超过接收缓存的大小。
d.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如果对于这条连接的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m,则对于后继报文段的序号将必然是m+1。
e. TCP报文段在它的首部中有一个rwnd字段。
f. 假定在一条TCP连接中最后的SampleRTT等于1秒,那么对于该连接的TimeoutInterval的当前值必定大于等于1秒。
g. 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一个序号为38的4个字节的报文段。
在这个相同的报文段中,确认号必定是42。
7、假设主机A通过一条TCP连接向主机B发送两个紧接着的TCP报文段。
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90,第二个报文段序号为110。
a. 第一个报文段中有多少数据?b. 假设第一个报文段丢失而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主机B。
那么在主机B发往主机A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应该是多少?8、UDP和TCP使用反码来计算它们的检验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11 Y12 Y1n
Yi
Y21 M
Y22 M
Y2n
M
,YiU
I
Yn1
Yn2
Ynn
n
1)
Ykj 0
每列之和
k 1
2)
n
Yjk 0
每行之和
k 1
Yi 称为零和矩阵
n
Ik 0
k 1
I1
+U1
N
I2
+U2
In
+Un
Y11 Y12 Y1n U1 I1
Y21 Y22
Yn1
Yn2
I1 I1 I2代入
I1 ( y11 y12 y21 y22)U1 ( y13 y23)U3
I3
( y31
y32 )U1
y23U3
y1nUn y2nUn
In ( yn1 yn2 )U1 yn3U3 ynnUn
Jump
得到1,2短接后所形成的n-1个端子的不定导纳矩阵
例如,划去 Yi 的 k行k列得 Yn ,从Un中去掉Uk、
In中去掉Ink,就得到以网络N中k节点为参考点的节点
电压方程 YnUn In 设N中不含独立源且零状态
各端U1,U2,U3……Un作为激励,
(数值上等于各节点电压),各端
N
电流作为零状态响应 I1,I2, …… In ,按线性叠加,可以得到n个端
YiUn In 称为全节点电压方程。求法与原来相同。
(Yi)nn AaYb AaT (, Un)n1 (, In)n1
显然Yi的行是线性相关的,det(Yi)=0, Yi是奇异的,Yi-1
不存在,称为不定导纳阵。 此不定意指参考点任意选定
2. 意义(应用)
由于参考点选在电网络N外,全节点电压方程和不定导纳阵 非常灵活,可用于不同网络的连接和同一网络的变换。
n
Yjk 0 k 1
每行之和为零
(2) Yi为奇异阵,所以det(Yi)=0, Yi-1不存在,所以称不定导纳矩阵; (3) Yi的等余因子特性:任意两个元素的代数余子式相等; Yi为零和矩阵,因此所有一阶代数余子式相等,称为等余因子特性
detYi Yj1 j1 Yjk jk Yjn jn 0
Yi Y21
Y22
Y23
Y31 Y32 Y33
I1 I1 I3
1′
U1 U1 U3
1
N
2
3
Y11 Y31
Yi
Y21
Y31
Y12 Y32 Y22 Y32
Y13 Y33
Y23
Y33
Y11 Y31 Y13 Y33
Yi
Y21 Y23
Y31 Y33
Y12 Y32 Y22 Y32
为定导纳矩阵。 例. 三端网络的不定导纳矩阵为:
y11 y12 y13
Yi y 21
y 22
y
23
1
21
2
y 31 y 32 y 33
N
N
3
3
以端子3为公共端构成双口网络:
Ysc
y11
y21
y12 y22
Yn
端子浮地
1
Yn
y11 y21
y12
y22
2
N
3
1
2
N
3
1 y11
I1
+U1
I2
+U2
In
+Un
子电流表达式
YiUn In
(Un)n1 ,(In)n1
Y11 Y12 Y1n
Yi
Y21
Y22
Y2n
Yn1 Yn2 Ynn
y jk
Ij Uk
Ui 0
j, k 1,2, , n
ik
I1
+U1
N
I2
+U2
In
+Un
称为n端网络的不定导纳参数,其物理意义: j=k,短路驱动点导纳;j≠k,短路转移导纳。
列划去
Jump
KCL: I1 I1 I2 对应行相加
规则:将原网络不定导纳矩阵的第2行加到第1行,再将第2行划去,
或者将第1行加到第2行,再将第1行划去。
Jump
应用:电力系统双母线母联开关合上,两节点合并为一个节点
这种情况相当于令两节点电压相等,新节点注入电流等于原两个 节点地注入电流之和。
I1 y11U1 y12U2 y1nUn I2 y21U1 y22U2 y2nUn In yn1U1 yn2U2 ynnUn
U1 U2 U1代入上式
I1 ( y11 y12)U1 y13U3 y1nUn I2 ( y21 y22)U1 y23U3 y2nUn In ( yn1 yn2)U1 yn3U3 ynnUn
Jump
I1 ( y11 y12)U1 y13U3 y1nUn I2 ( y21 y22)U1 y23U3 y2nUn In ( yn1 yn2)U1 yn3U3 ynnUn
Y13 Y33
Y23
Y33
Yi
Y11
Y31 Y21
Y13 Y23
Y33
Y12 Y32
Y22
降阶了!
U1 I1
1 I1 I2
2
I3 3
N
n In
假定把端子1和2短接 Jump KVL U1 U2 U1 对应列相加
规则:将原网络的不定导纳矩阵 第2列加到第1列,再将第2列划去, 或者将第1列加到第2列,再将第1
i2(t) 0.0625 4 3et (t)A
I1(s)
s
1, 1
I2
0.75 s 1
Y11
s
1, 1
Y21
0.75 s 1
则3端为公共端时的Y参数矩阵为
1
1
Y3
S 1 3
( 4 S 1) S4
( 4 S 1) 1( 6 S 1)
(2) U1(s) 0, U2(s) 1/ s 时 则三端网络的不定导纳矩阵为
Uj(相当于电压源),其余支 路开路,由于N中无独立源, Ij=0
I j Yj1U1 Yj2U2 ... YjnUn
n
( YjkUk ) 0 k 1
I1 I2 I3 L L I j 0
N
I1 Ij
+U1 +Uj
In
+Un
+
Ij 0
Uj
-
U1 U2 U3 L L U j
n
( Yjk )U j 0 因为Uj具有任意性 k 1
1)
1
s
s4
当3端与公共端之间跨接2Ω电阻时
I3(s) 0.5U3(s)
4(s
1)
16(s 1)
16(s
1)
并且
以2端为公共端时的Y参数矩阵为 联立解得:
U1
(s)
1 s
1
Y2
s 1 1
4(s 1)
3 4(s 1)
s4
16(s 1)
I3
(s)
Y31 ( s)U1 ( s)
ij= 11= 12…= nn,i,j=1,2…n。
4. 不定导纳阵的运算:
端子接地与浮地 短路收缩 开路抑制 网络并联 求端口的短路导纳阵
(1)端子接地与浮地
端子接地
将n端网络的第k个端子选为参考点, 所以Uk=0,可以划去Yi中 第k列; 另外,第k个端子电流Ik仅仅是其余端子电流之和的负值, 所以可不在变量中出现,Yi中删去第k行。如此将n端网络的第k个 端子选为参考点,相当于把对应的不定导纳矩阵Yi的第k行和第k 列都删除,得到一个(n-1)阶方阵Y。 det Y不再为“零”,故称
s(s
1 4 / 3)
3 4
1 s
s
1 4 / 3
取拉斯反变换可得零状态响应分别为
4t
i1(t) 0.75(1 e 3 ) (t)A
i3 (t )
1 6
4t
(e 3
1)
(t)A
小结: 由不定导纳阵 短路导纳阵:划去相应于公共 端的行、列,成为共点(n-1)口网络;
若由短路导纳阵 不定导纳阵:根据零和特性, 加上与公共端对应的行、列后,即得将公共端 “浮地”后所形成得n端网络的不定导纳阵
n
Yj1 Yjk (由前式得,带入上式得) k 2
detYi Y( j2 j2 j1) Yjk ( jk j1)
Y( jn jn- j1) 0
由于Yjk无论取何值,上式都成立,所以: jk j1 (k 1,...n) 任一行的一阶代数余子式皆相等;同样,按照列展开,可 得任一列的一阶代数余子式相等,所以有:
例 四端网络的不定导纳矩阵为
y11 y12 y13 y14
Yi
y 21
y y
31 41
y 22 y 32 y 42
y 23 y 33 y 43
y
24
y y
34 44
如果将端子2和4短路收缩为新端子2′,则
y11 Y' i y 21 y41
y31
y12 y14 y 22y 24 y44 y42
Y2n Ynn
U 2 Un
I2 In
n
Ik 0
k 1
n
0 n
0
n0
( Yk1 Yk 2 Ykn)U 0
k 1
k 1
k 1
u1
U
u2 M
具有任意性
un
n
Ykj 0 每列之和为零
k 1
n
2) Yjk 0 (每行之和) k 1
让j端子与外部参考点之间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