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关于外部性来源与理论流派的文献综述
关于外部性来源与理论流派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从外部性的理论来源入手,分析外部性理论的主要理论分支和基本观点。
通过文献综述,从各经济学流派与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入手解释外部性理论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并进一步阐述外部性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外部经济,外部性,货币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由来已久,关于外部性问题的理论更是汗牛充栋,随着研究的推广,关于外部性的相关理论也已经由经济学基础理论领域的争论,演变为学者们讨论环境、空间集聚、公共政策以及管理经济学等传统主流经济学难以分析的应用经济学领域相关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的由来施蒂格勒认为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既强调市场竞争这个“看不见得手”的作用,也强调“分工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而这两者之间却又存在矛盾,无法兼容,施蒂格勒将这一问题称之为“斯密困境(Smith Dilemma)”。
一般认为,马歇尔为了解决“斯密困境”所导致的市场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即“马歇尔冲突”,将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递增问题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
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这里的“外部经济”,一被认为是对外部性问题最早的阐述。
庇古则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其《福利经济学》中通过个人成本、个人产出以及社会成本和社会产出之间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问题:“必须分清楚两种不同的边际净生产,即我分别称之为社会和个人的边际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这(即个人边际生产)等于社会边际净生产,在些情况下则大于,在某些情况下则小于社会边际净生产。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指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问题。
经济学书目
李竞能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李竞能 《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展》都阳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都阳 王美艳 王美艳
《工资和就业的议价理论——对中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 考察》陆铭 《隐形失业论》袁志刚 陆铭 道金斯 斯特龙巴克
《劳动市场经济学》博斯沃思
《中国农村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乐俊杰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张抗私 《家庭经济分析》贝克尔 《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贝尔克 《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舒尔茨 《教育的经济价值》舒尔茨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以自由看待发展》阿玛蒂亚·森 《适度人口经济理论》齐美曼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桑普斯福特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蔡舫 � 金融和保险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张尚学 《国际金融》马君潞 《国际经融学》姜波克 《金融市场学》张亦春 《保险学》魏华林 《财产保险》桥林 《人身保险》张洪涛 《金融学》博迪 莫顿 陈平 范晓云 桑纳托斯 白南生
《产权的经济分析》巴泽尔 《国家理论》巴泽尔 《经济行为与制度》艾格特森 《财产权利与制变迁》科斯 《契约经济学》科斯 哈特 阿尔钦 诺斯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科斯 诺斯 威廉姆森 张五常
《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诺斯 《交易成本经济学》迪屈奇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国家兴衰探源》奥尔森 《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 《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肖特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论》宾默尔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盛洪 � 法经济学 《法和经济学》尤伦 《法与经济学》麦乐怡 《法经济学》陈国富 《宪政经济学》布伦南 布坎南
《法律的经济分析》波斯纳 《法理学问题》波斯纳 《法律理论的前沿》波斯纳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兰德斯 《侵权法的经济结构》兰德斯 《反托拉斯法》波斯纳 《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王成 《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学分析》林立 《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弗里德曼 《财产法》拉登 《二十世纪契约法》傅静坤 《悲剧性选择》波比特 《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埃里克森 《企业、市场与法律》科斯 《法经济学的展望与未来》拜尔 � 产业经济学 波斯纳
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24CENTRAL ISSUE 热 点区域治理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郑礼明一、古典经济学中对分工的研究古典经济学中对分工的研究,以亚当.斯密为代表。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他说明了分工的三大好处:一是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完成的工作量。
二是节省工作转换带来的时间损失并获取相应的利益。
三是促进了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机械的发明。
他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即著名的斯密定理;“市场的大小由运输的效率决定”“资本是在各间接生产部门发展分工的工具”。
分工被看成内生的。
由于分工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生产率便产生差异。
他主张经济通过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市场可以协调分工,因而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二、 新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忽视与古典经济学不同,新古典经济学更多地采取了数学分析方法。
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诞生开始,由于难以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进行数学处理,经济学家们放弃了对分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到1948年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出版,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的研究就完全淡出了。
新古典经济学抛弃了亚当·斯密分工内生的观点,假定社会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
马歇尔(1890)将全社会分成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两部分,这样市场和企业便预先假定存在了。
于是,分工不再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经济学研究对象转为既定分工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忽视,却无法解释两个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厂商的生产效率只取决于厂商规模大小,而与经济社会中分工水平和个人专业化程度没有关系?为什么在既定的资源和生产函数下,如果分工水平上升,企业会提高生产效率? 三、阿伦.扬格和斯蒂格勒对分工研究的回归阿伦·扬格(Allyn Young,1928)在他的代表作《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指出,报酬递增是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来源于企业或产业规模的变化。
产业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评述
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014商业视界・Business Vision摘要: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将其按研究对象再次细分为产业增长与区域增长理论。
平衡与不平衡经济增长都旨在促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但两者在产生始就存在争论。
关键字:产业;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本文章将对产业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于两者的理论进行评述。
一、平衡增长理论1.罗宾斯坦-罗丹平衡增长理论罗宾斯坦-罗丹在1943年其论文《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诸问题》①中,虽未曾使用平衡增长这个名词,但根据“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时常不同,提出了平衡增长的理论。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当有计划的进行工业发展时,将会比没有计划的,将发展路径的选择完全交给私人企业家时,经济的增长率会更大一些。
然后罗丹又将艾伦-杨在其1928年发表的《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②中提到的在供给平衡的前提下,“投资引诱”与“需求水平”是相关的理论发扬,得出在一定前提下,市场若较小,个别企业的资本使用将会受到影响。
以上的两个理论根据是国家平衡增长的必要条件,资本的使用需以供给平衡为前提,并且要在有计划的情况下,考虑相互间的外部经济以保证有限资本下最大经济增长率。
而实现经济的快速的平衡增长,就需要依靠资本的大量投入,在以上理论的支撑下,将资本在各部门大规模投资,这便是大推进理论。
2.纳克斯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并未建立在“社会边际产品”与“私人边际产品”的不同上,在他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③中提出了在不发达国家不能大量扩大其出口的情况下,工厂之间不能销售产品的风险理论。
若干工厂如果同时运营,那么此未能销售风险将比单独开设的工厂不能销售的风险小,外部非经济较小。
在同一论文中纳克斯又在论述“市场范围”与“投资引诱”的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导致经济增长过慢的两种恶性循环,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并且两种恶性循环交互加强。
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经济学早期的分工思想在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对当时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见解,形成某种经济思想,这种古代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称为经济学早期的逻辑起点。
在当时,分工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柏拉图、色诺分。
他们的分工思想分别在《理想国》与《居鲁士的教育》得到系统的梳理。
(一)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柏拉图在西方得到许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首先直接影响了西塞罗,而后得到哈奇森和孟德维尔的传承,在他们的影响下,亚当·斯密最终把分工思想进一步完善,形成分工理论,由此可知柏拉图是有记载以来分工思想的“鼻祖”。
柏拉图对分工思想的理解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于分工思想的贡献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柏拉图认为,劳动分工是禀赋的要求,禀赋不同,则人们从事的职业也会不同。
《理想国》记载“(苏格拉底说)好,让我们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出路。
我们承认过不同的禀赋应该有不同的职业??”、“(苏格拉底说)不同样的禀赋不应该从事于同样的职业”。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认为分工的不同源于禀赋的不同,而禀赋的不同又源于身体的不同。
禀赋决定分工的思想彰显柏拉图对分工思想理论的贡献,但是身体决定分工,又带有宿命的成分,文艺复兴之后,尤其是亚当·斯密之后,被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步放弃了。
二是柏拉图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理想国》记载“(苏格拉底说)??我的意见是说,农夫要为四个人准备粮食,他要花四倍时间和劳力准备粮食来跟奇特人共享呢?还是不管别人,只为他自己准备粮食——花四分之一的时间,生产自己的一份粮食,把其余四分之三的时间,一份花在造房子上,一份花在做衣服上,一份花在做鞋子上??”,紧接着“(阿得曼托斯说)恐怕第一种办法便当,苏格拉底”。
而后“(苏格拉底说)那么是一个人干几种手艺好呢,还是一个人单搞一种手艺好呢?”,“(阿得曼托斯说)一人单搞一种手艺好”。
知识递减规律
知识递减规律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都是成立的,包括知识本身,也是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
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新信息、新知识,每天也在淘汰旧信息、旧知识。
淘汰旧知识说明,知识的边际效用递减到一定程度被替代了。
所谓新闻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知识也不例外,人类历史上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知识不多。
特别现在到了信息社会,海量信息冲击而来,一般知识的效用递减速度,可能比换衣服还快。
所谓翻脸比翻书快,可能要反过来说了,翻书比翻脸快。
下面说第二个关键问题,如果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什么经济会发展,社会会进步?这就是当年马尔萨斯的困扰。
还记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一个前提假设吗?那就是技术水平不变,如果技术水平变化呢?如果变化了,就打破了这一规律,或者不符合这一标准分析框架。
人类历史的革命性进步,都是依靠打破技术水平,改变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才实现的,否则就会陷入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
这里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和混淆。
那就是改变技术水平的前提假设,实际上就是改变知识水平本身。
我们经常讲知识和技术具有报酬递增的规律,实际上说的是不断有新知识、新技术来改变这个前提假设,然后出现报酬递增。
这与前面讲到的知识本身的报酬递减规律不冲突,但容易混淆。
其实,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了知识和技术规模报酬递增,但是他们并没有接纳这个理论,相反后来边际主义发现报酬递减规律后,基本上否定了报酬递增的说法,只是将知识和技术归为外部因素,或叫外生变量。
这段历史,大概是下面这样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论分工》中就已经发现了知识的边际效用递增性,他强调分工会加速知识的积累,从而引发报酬递增现象,但这一发现推导出最终必然导致垄断的出现,这一动态理论与静态的自由竞争均衡自相矛盾。
所以这一理论被亚当•斯密和继承他理论的新古典学派有意识的无视了。
斯密之后,边际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学派在凯恩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统治着经济学界,这两个学派都擅长数学分析,以数学模型来论述经济运行的完美均衡。
分工与分工深化
简单的商 品流通
发达的商 品流通
者所有
野蛮时代高级阶段
文明时代
分
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牧业内部细分工
手业内部细分工
商业内部细分工
农林牧副渔五业
采掘业、矿业、建筑业、 信息业、金融业、流通业、
制造业等
法律业、教育业等
分 工 深 化
再分工(部分展示)
再分工(部分展示)
粮棉油麻丝 茶糖菜烟果药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 406-4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③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 的联系和区别。称前者为第一类分工, 后 者为第二类分工,认为这两类分工既有统 一的一面, 又有冲突的一面, 而冲突的一面 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 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2)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 际分工
国内区域分工也是自然资源禀赋作用的结果。在 一个国家内,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人口素质、 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会造成各区域之间在不同产 业上的不同优势,因此,不同区域就集中生产自 己所擅长、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产品。随着市 场的逐步扩大和交换的扩展,国内区域分工演化 为市场分工,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 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分散化。
第二章 分工与贸易
如导言所述,分工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 中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 业化。
分工及其深化与市场、交换和贸易的产 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第一节 分工与分工深化
阐述两个问题 第一,分工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三次社会大分工及其深化。
一、分工理论
(一)斯密的分工理论 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
我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高校旅游英语风采大赛
则。” l 以此作为对我国饭店产业发展的警醒 6
我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高校旅游英语风采大赛
由北京第z ' J 国语学院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 ,二外旅游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高 b 校旅游英语风采大赛于2 0 年4 5 09 月2 日隆重举办。来 自全国l所高校的参赛选手会聚二外明德厅 ,同 4 台交流展示 ,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旅游英语演讲比赛。本次全国高校旅游英语风采大赛的成功举
办必定会推动旅游专业学生的交流合作 ,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旅游人才意识。旅游专业学生将以此为契
机 ,以英语为技能 ,以旅游为专业 ,不断提升 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 ,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旅 游做 出 自己的贡 献 。
一
[ 3]亚当 ・ 斯密著 . 日松 等译 . 唐 国富论 [ ] 北京 : M . 华
夏 出版社 ,2 0 0 5:1- 3 92 .
业 经过 3 多年的 发展 ,虽 然产 业规 模 不断扩 大 , 0
截至2 0 年年底星级饭店规模达到了1 8 家 , 07 53 3 但是国有和集体饭 店比重仍 居高不下 ,分 别达  ̄4 .%和 7 J 127 %,两 者 占了我 国饭 店 企业 的半 壁江
山 。过 高的 国有和 集体 饭 店 比重实 际上 限制 了我
[] 4 杨小凯 . 经济学原理[ ]北京 : M .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1 96 :l -2 9 7 6.
[ ] 格. 5扬 报酬递增 与经济进步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社会体制比较 , J.
19 9 6,(3) 4 ~ 2 : 55.
1 9 :1 5 0 . 98 0 -1 7
产业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概述
力 , 乎 都 是 分 工 的 结 果 。 ” 格 继 承 并 发 展 了 斯 密 的 分 工 理 似 杨
组合, 它不是静 止不变 的 , 市场机制和政府 产业组织政 策作 在 用下 , 不断发展变化 。 这种结合形态的动态变化 , 常体现在产 通
论 。 报 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在《 一文 中, 他谈到 “ 产业 间的分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sa n b e De eo me ta d W o l c lg ,0 6 1 :2 — u ti a l v lp n n r E ooy2 0 ,32 9 d
2 . 41
长 清县 为例 【 . 球 信 息科 学,0 2()4 2 . J地 1 20 , : - 9 42 【0 1]张果, 祥. 江 县 土 地 人 1承 栽 力研 究【 . 川 师 范 大 学 王 黔 : 2 J 四 ] 学报( 自然 科 学版 ) 0 02() 9 6 . , 0 ,315 - 2 2 :
选取中间经济变量搭桥 , 力图通过它们将产业组织和经济增 长
联 系起 来 。这 些 中 间经 济 变 量 分 别是 : 工 、 术 进 步 、 分 技 市场 结 构。
1 产 业 组 织 、 工与 经 济 发 展 . 分
11 产 业 组 织 与 分 工 .
济和外部经济 。这些 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是其后继者 , 并且
关于分工与经济发展的描述 。 最早可追溯到亚 当・ 斯密 。 在
其代表作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 》 中提到“ 劳动生产力
最大 的增进 , 以及运用劳动时表现 的更 大的熟练 、 巧和判断 技
呢?这也许可 以借助科斯关 于企业边界 的理论加 以说 明 , 即综
边际报酬递增
边际报酬规律递减规律只是客观存在于部分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均满足边际报酬递增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第三产业出现边际报酬递增现象也暗示了,企业生产时边际报酬递增还是递减与人力资本投入要素相关。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也许是传统工业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报酬递增的有效途径。
西尼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但是认为制造业的报酬是递增的李嘉图:报酬递减的现象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与生产活动中。
报酬递减规律三个前提假设:一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现有的技术含量、生产工艺是不变的;二是不同生产要素之间配合的比例可变;三是追加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具有相同的效率。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客观存在于部分产业,却并不适用于我国的所有产业,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产规律。
第二产业生产较普遍地出现边际成本递增现象。
第二产业生产主要满足边际报酬递增规律,但不具有普遍意义。
第一产业、采矿业、资源初级加工业、第三产业百分百出现边际成本递减现象,其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增,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不适用。
第一产业、采矿业、资源初级加工业、第三产业的生产边际报酬递增,且具有普遍意义。
农林牧渔业因技术的提升而出现边际报酬递增是不难理解的。
采矿业、资源初级加工业生产呈边际报酬递增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这些产业都是政府限制进入、行政许可的政策性垄断产业。
罗默、卢卡斯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技术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同时还能提高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也产生递增收益,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正是人力资本的作用使物质资本要素能够“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保证了经济在长期内的持续增长。
也正是人力资本的差异使得全球范围内国际(地区)间长期经济增长未出现收敛。
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依靠高投入转向依靠效率与技术进步。
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
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汪斌1董赟2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摘要:本文首先系统述评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关于专业化分工和报酬递增研究思路的演变脉络,指出以专业化分工为源泉的报酬递增思想对于现实经济更具有解释力。
在此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
本文认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
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交易网络的扩展,各种交易费用迅速增加,为了减少交易费用,增加递增报酬,协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集群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反之,集群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网络的扩展。
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分工、专业化、报酬递增、产业集群演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新产业组织形式,引起了产业组织、战略管理和技术创新理论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关注。
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揭示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做出了贡献。
然而,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还远未深入到产业集群机理的层次。
探索产业集群演进动因与过程,对于通过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来提高企业乃至区域整体生产效率、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述评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并对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理性思索,以期为培育和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一、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述评1.专业化分工研究的起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民财富的增长。
在斯密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而新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
斯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
贸易经济学(2.1.3)--分工与分工深化
第一章 分工深化与贸易发展第一节 分工与分工深化一、分工及其划分(一)分工的概念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进行合理的劳动而把劳动专业化的过程。
具体说,分工即为劳动的分割,将一组完整的生产活动分割成若干不同的部分,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中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
对于分工最早的阐释是古希腊的色诺芬,他指出大城市中的手艺较小城镇更为完善,社会分工的粗细依存于市场范围的大小。
1威廉·配第在17世纪末认识到分工对生产效率的作用,并指出荷兰人航运费之所以低廉的原因是荷兰人能够适应各种特定业务的需要,使用特定种类的船只。
2亚当·斯密(1776)是古典分工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分工有关,分工是有助于生产力提高的最重要条件。
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中明确提出著名的斯密定理:“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其次,分工产生于人的交换本性,交换引起分工。
最后“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总是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交通工具与人口稠密程度影响市场的规模,资本是在间接生产部门发展分工的工具。
3杨格(1928)对于分工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里程碑式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提出杨格定理。
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第一个是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随每人的活动范围缩小而提高。
第二个是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第三个是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的产品种类数。
4(二)分工的划分标准分工存在有不同的划分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分工”。
5特殊分工主要指大类之下的小类分工;个别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分工。
从分工的基础可以将分工划分为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劳动分工和以规模报酬为基础的劳动分工。
用索洛模型来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用索洛模型来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假设生产函数为:Y=F(K, L)(1)其中K表示资本总量,L表示劳动总量,Y表示产出总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效率会提高。
我们用L×E衡量效率工人数,E代表每个工人的效率,这样生产函数就改写成:Y=F(K, L×E) (2)我们让k=K/( L×E)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y=Y/ (L×E)代表每个效率工人的产出,这样(2)式就可以变换为:y=f(k),资本存量的变换△k= sf(k)-(δ+n+g)k,其中s为储蓄率,δ为折旧率,n为人口增长率,g为劳动效率的增长率也就技术进步的比率,sf(k)为投资,(δ+n+g)k表示收支相抵的投资。
收支相抵的投资包括三部分:为使人均资本不变,δk是替代折旧的资本所需要的,nk是为新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gk是为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新的“效率工人”提供资本所需要的。
当sf(k)等于(δ+n+g)k时,经济是处于稳定状态的。
即稳定状态时效率工人的人均资本是不变的。
由于y=f(k),所以效率工人的人均产出也是不变的。
由于每个实际工人的效率是按g的比率增长,因此人均产出Y/L=y×E也是按g比率增长。
总产出Y=y×(E×L)是按n+g的比率增长。
索罗技术进步模型可以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
如图,经济一旦达到稳定状态,高储蓄率已经不能引起经济的增长,人均产出的增长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
可见,技术进步,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关于高级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可谓高级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索洛增长模型是几乎所有增长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分,甚至于那些从根本上不同于索洛模型的理论通常也需在与索洛模型的比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索洛模型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给定的,它探讨了产出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分割对资本积累和增长的影响。
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摘要:规模经济问题在整个经济学发展历程中都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
关于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深化人们对很多行业基本属性的认识,在实践上可以直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文章对企业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希望能够通过全面的综述加深对规模经济的理解。
关键词:企业规模经济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52-0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也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
然而,在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我们很难说出究竟是小企业经营更加灵活,“船小好调头”更具有优势;还是竞争中,大企业在成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各个方面占有主动权。
企业究竟会不会由于扩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因此,作者将国内外学者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希望通过相关文献的综述,深化人们对规模经济问题的认识,为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在公司规模选择的决策上提供参考意见。
一、古典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阐述了分工的意义,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原因,这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
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会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以及改进工具,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财富。
同时,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广狭程度的限制,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因此,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也就成了增加分工,增加财富的问题所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48)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继承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并且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
他认为,大规模的生产给事业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大,以致经济生活任何部门的小经济也不能经受得住与大经济的竞争。
流通经济学知识点
第一章流通的产生与发展一、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别1、概念:按其本身的形成过程和内在属性,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1)自然分工是由于纯生理差别或自然禀赋的生产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分工;(2)社会分工是由于生产主体(个人或组织)自主选择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
2、区别:(1)在自然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权力;(2)在社会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主动的,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或安排生产方式。
二、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分工产品交换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1、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产品生产;2、以产品生产的剩余品进行的交换就是产品交换;3、产品交换引致社会分工;4、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5、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就是商品交换;6、由商品生产引致的社会分工是更高层次的分工,依此循环下去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二次: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工;第三次:商业的出现)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畜牧业和农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
(1)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2)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
(1)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报酬递增的源泉
报酬递增的源泉:劳动分工——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再到阿林·杨格李士忠一、报酬递增的源泉产业集聚发展说明了,报酬递增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但传统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报酬递减的假定之上的:准凹的效用函数的纯粹的产品需求者与生产集合为凸集的生产者,共同确定了可预见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均衡;宏观上,边际生产力递减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决定了一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于一个可预期的收敛点,除非有外在的技术进步力量的推动。
构建在这种简化的假定之上的新古典理论体系,勾勒了一幅短期的、静态的、可逆的现时经济世界的均衡图像: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
从静态的瞬间察看经济世界,这种理论近乎完美。
然而我们所处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演化,经济系统也不例外,总是处于不停地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的演进过程中。
如果从演化的视角去审视经济世界,报酬递增却成为一种常态。
何谓报酬递增呢?这是一个似乎清晰但又容易模糊的概念。
在标准的经济学教材中,报酬递增有边际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分:边际报酬递增是指随着投入要素增加,新增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增量是呈递增规律变化的,或说总收益是呈加速递增的。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λ倍时,收益增加却大于λ倍的情形,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表示就是F(λK,λL)>λF(K,L),λ>0。
但在目前的经济学文献中,规模报酬递增的概念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上述限制,不再坚持劳动与资本比例不变的固定技术系数假定。
因此,凡是经济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收益递增现象都可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在此文中,我们所指的报酬递增既有边际报酬递增的含义,又有放松假定后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含义。
实际上,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边际报酬递增会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规模报酬递增,经济规模扩大的报酬递增现象也常常由体现在要素身上的边际报酬递增来实现。
从动态的历史角度去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经济系统总体上处于一个不断演进的报酬递增的过程中。
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收入、生活福利、企业数目、产业规模、产品种类等都表现出了这一特性。
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
中图分类 号 : F 3 2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5 8 3 1 ( 2 0 1 3 ) 0 3 - 0 0 3 3 - 0 6
大力 发展 和延 伸农 业产 业链 , 提 高农业 专业 化分 工水 平 , 是 中 国改造 和提升
安排 或制 度 结构 。 将农 业产 业链 上 的农 户和龙 头企 业进行 有 效的联 接和 关 系整合 , 对 于增加 农业 产业链 的稳 定性 , 提 高农 业产 业链 纵 向分 工效率 ,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文章从 农 业 分 工 、 制 度 经 济 学的 角度 对 农 业产
业链 纵 向分 工 的制度 类型 、 制度 属性 、 制度 选择 及其 动 态演化 进行 了 系统分 析 。
资 本 是 递 增 报 酬 的 一 个 重 要 源 泉 。 贝 克 尔 和 墨 菲 在 而 抵 消 一 部 分 分 工 经 济 带 来 的边 际 效 益 增 加 额 。 《 劳动分 工 、 协 调 成 本 和 知 识 》中 提 出 的 模 型 接 受 了
自阿 罗 以 来 的 知 识 积 累 过 程 的 “ 溢 出 效 应 ”, 并 认 为
三高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条件下农户与农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很大资产专用性程度很高无论是农户还是农业企业都面临着很高的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风险农业企业往往会选择采用纵向并购实现对农户生产活动的高度控制这样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商品契约关系变成了要素契约关系农户作为农业企业的内部员工而存在农户的田间作业也成为了农业企业的生产加工的一个环节
模 报酬 递增 的内在关 系 。杨格 在《 报 酬 递增 与经 济 进 步》 一文中, 指 出 了 分 工 的
报酬递增经济学_回顾与展望_一_
・基本经济理论・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贾根良80年代中期以来,新增长和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及布赖恩・阿瑟对报酬递增“路径依赖”过程的处理,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报酬递增理论的浓厚兴趣。
但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前者试图通过外部性概念把报酬递增重新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而后者强调历史、偶然事件以及制度等因素的重要性,放弃了均衡分析的方法。
报酬递增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对此也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当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后,除极少数几位经济学家继续在探索报酬递增通向解释现实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以外,报酬递增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几乎被完全清除出去了,以致于主流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不确定性、创新、技术和制度变迁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不能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长期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不能解释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持续提高生活水平的原因以及国家间生产率增长的趋异,不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与危机,更不用说面对前苏联东欧巨变这样重大的现实问题了。
毫无疑问,经济学理论需要重新定位,敏于观察现实的经济学家已开始了这种探索,报酬递增理论就代表着这个方向上的努力。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对上述现实问题做出任何解答,只是追溯报酬递增理论发展简史,评析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对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一、理论先驱:斯密和马克思长期以来,报酬递增在经济理论中之所以处于不稳定的地位,从思想发展过程的承续角度来看,源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两种不同理论思路,“斯密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经济均衡和经济进化的两种理论”①,卡尔多认为这两种理论分别处理了市场的配置功能和创造功能。
这两种不同的思路在《国富论》中没有明显的冲突,但当边际主义开始致力于分析上的精密化时,斯密未能把这两者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就凸现出来了。
报酬递增理论主要集中于《国富论》的前三章,但从全书及斯密全部著作的整体角度来看,这三章未能包括其全部内涵。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一)理论渊源 其主要理论渊源为克纳特·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原理。魏克塞尔抛弃了传统价格理论的均衡分 析方法,采用了动态均衡分析方法。他在分析货币现象时发现: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 企业家就会增加投资,于是社会收入增加,消费增大,消费品价格上涨,进而引起投资品价 格上涨。而这种过程是累积进行的,直到货币利率重新等于自然利率时,整个经济才又处于 均衡状态;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货币利率偏离自然利率会导致生产或投资的增加与减少, 直到投资不再产生收益或损失为止,也就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为止,这时候就会产生 新的货币均衡。
①, ②代入③,并且引入时间项,得差分方程,yt+1=e+f(ad-c)+bdfyt, 令g=bdf,并且h= e+f(ad-c),可得一阶差分,yt+1=gyt+h④ ∵g>0,即当期的区域产出增长率与上一期的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动关系。如果经济在某一水
平稳步增长,那么把处于这一水平的增长率称为均衡的增长率,记为ye。④中令ye=yt=yt+1,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Principle of CircularPrCinucipmle ouf ClairctuilavreCumCualatuivceCaasuciaasinan
C
O
N
T
E
N
T
S
理论概述
Theoretical overview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优点:强调部门或产业间、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区 域的经济水平将趋于收敛,因此主张局部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最 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缺点: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 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 步等因素。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贾根良译)我的题目看来可能令人生畏,但这不是我的本意。
如果仅就经济进步这个词本身来看,它会被人们理解为研究某种历史哲学,理解为评价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方式过去变迁的结果和未来可能的变迁。
但是,当我们把经济进步同报酬递增结合起来,就排除了这种理解。
我不打算讨论那些富有诱惑力但却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即以某种精确的方式研究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某种均衡,使某些产业能够在其成本没有按比例增长的情况下增加其产出,或者对那些只能靠成本按比例更快增长才能增加产出的产业加以限制,而使前述产业加快发展获得可能的收益。
我确实怀疑,经济学家们为了有效地研究我提出上述问题的范围而建立的工具,可能妨碍了清楚地认识报酬递增现象的较一般或基本的问题。
例如,考虑一下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对内部生产性经济和外部经济之间的富有成果的区分,前者是指一个企业在市场扩大时允许它扩大经营规模,后者是指个别企业只能体现在产业作为整体的组织变迁中。
这种区分至少在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至今还是有用的。
首先,它防止了或应该防止一种普遍的错误,即报酬递增发生作用的地点必然导致实际的垄断趋势。
其次,它简化了对报酬递增情况下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决定方式的分析。
产业内的一个代表性企业,要保持自己的地位,致力于自己的活动范围,就要使自己成为纽带或中介,促使产业作为整体所达到的经济(此处经济(economies)作节约、节省讲)传输给市场,并对产品的价格发生影响。
但是,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区分中来考察产业进步过程的性质必然带有片面性。
产业进步过程的某些方面得到了阐释,但由于某种原因,与其他问题相关的某些重要方面却是不清楚的。
比如某些生产原料和设备的企业的内部经济可以看作是其他企业的外部经济。
但是,不能把所有独立企业的内部经济加在一起,就把所有的经济称之为外部经济。
我想,如果注意到这一点,那么,这种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
当我们考察某个企业的内部经济时,我们会设想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这家企业像其他竞争者一样,年复一年制造某种产品或某一组产品,或者说从事为生产某种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某种中间阶段的作业。
它的经营不断适应产出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但是又受到确定的范围的约束。
此外,在衍生出外部经济模糊的领域中,另一种主次关系的变化正在发生。
新产品正在出现,企业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产业正在诞生。
简言之,外部领域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
分析形成均衡的力量,即分析同任何时点形成切线的力量,并不能说明这个领域的特点是脱离均衡的运动,是同以前的趋势的分离。
试图从个别企业的成本和这个企业产品的价格中来研究报酬递增,对研究这个领域来说是徒劳无益的。
相反,我们不得不回到一些老经济学家所采用的较简单和更包容的观点。
他们认为,制造业作为整体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相反,在农业中,由于劳动和土地增加的比例处于不利条件,报酬递减则占主导地位。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在谈到防止在农业中出现报酬递减趋势并保证劳动在制造业中日益更有效地使用的“改进措施”的来源和性质时,却空泛得令人失望。
他们的见解不得不部分地建立在经验的总结上。
当时改进措施已经采用和正在采用,可以假定,将来还会采用。
如果他们回顾过去,那么在过去许多世纪,无论是农业方法,或者工业方法都没有显著的改变。
可是,他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使人们面向新的未来,那时经济进步不仅是自觉的追求,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常规。
但是改进措施还没有得到理论上的说明,改进措施就像地球上一年有两天昼夜时间相等一样是自然现象。
尽管对于这样一个在所有经济问题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不加注意,但是,也有某种重要的例外。
先辈们所做出的肯定的结论,是众所周知的,其他人也注意到,随着人口和市场的增长,出现了劳动分工的新机会,从中可以获取新的效益。
从这一角度看,或仅仅从这一角度看,就“改进措施”所说的属于一般常识性的就与一般被称之为报酬递增的学说有关。
他们对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原理没有增添任何东西。
我始终认为,这一原理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是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
事实上,我应当承认,我把这一原理作为本文的主题,就像某一年轻的作曲家从一位大师那里借鉴一个主旋律,自己作一些发挥和变动一样。
当然,今天我们所说的劳动分工在范围上比亚当·斯密心目中的主要由专门手艺的职业化和发展所造成的分工宽广得多。
就我所知,没有人试图列举劳动分工所有不同的方面,我也不打算担任此项工作。
我只论及两个相关的方面:间接或迂回生产方法的增加与产业间的分工。
一般同意,亚当·斯密说明了分工导致发明,因为工人从事某项专门操作,逐渐会发现完成同一结果的更好的方法,但是,他忽略了主要之点,即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机器的采用。
在使用机器,采用间接过程时,分工进一步发展了,后者从经济角度看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为敲打一个铁钉而制造一把铁锤是浪费的,还不如使用手边任何拙笨的工具。
为制造一百辆汽车而装备具有夹具、量具、机床、钻床、锻床和传送带等优良设备的工厂是不经济的,不如大部分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机器,更多地使用直接劳动,较少地使用间接劳动。
如果福特先生的产出非常小,他的方法是极不经济的,即使许多其他汽车制造厂商把他的产出看作很大的,他也是无利可图的。
此外,当然存在着可称之为辅助性的经济。
是否值得建立制造铁锤的工厂或建造生产汽车不同部件所需要的专门设备的工厂,还是取决于需要敲打多少钉子,能够出售多少汽车。
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辅助经济虽然是真实的,但只有辅助意义。
对许多种专门生产设备的衍生需求,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是无弹性的。
如果使用这些设备的成本和收益覆盖在一个相当大数量的最终产品上,那么,它们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们是否有利可图,而不是取决于生产它们规模的大小对进入其成本的差异。
在其他情况下,对生产设备的需求较有弹性,其成本超过一定水平,需求就会完全失去,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经济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无疑,我所说的许多事情是众所周知的,甚至是常识性的。
然而,我将冒昧地进一步强调两点,这两点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有时处于被遗忘的危险之中。
(否则,有名望的经济学家们就不会提出,报酬递增完全是幻想,或者在报酬递增存在的地方,它们必然会导致垄断。
)第一点是:表现为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相等同。
事实上,这些经济就在我们的眼前。
但是,如果我们把大规模生产(指大企业或大产业的生产)和大生产对立起来,夸大其在形成报酬递增的一般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相应地着重于单个企业甚至着重于我下面将谈到的单个产业,那么,就会忽略这些经济。
第二点是: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当然这正是我们在报酬递增标题下讨论它的原因。
如果不是大规模经营和“成批生产”的经济通常被说成要通过产业的“合理”重组而取得,几乎就没有必要强调这一点。
现在我假定,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因循守旧在产业经营的组织和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中的真正领导同其他事业相比更为平庸。
成批生产和合理化的新口号标语起到刺激作用,使人们脱离旧轨,重新考察产业的组织和过程,探索改进的方法。
例如,没有人能怀疑在“简单化和标准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的经济,而要取得这些经济,就必须根除某些根深蒂固的竞争浪费。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集中力量,确切地说,依靠某种日常竞争的动力,无法实现这一目的,而通过传播一种新思想,则很容易做到。
然而,存在着一种我们对“合理”的产业改革期望过高的危险。
压力超过一定点,就会变为合理的反面。
我当然对英国人关于美国产业具有较高生产率(每个劳工或每个工时)的看法感兴趣。
用美国工资普遍较高来解释的错误并不在于混淆了原因和结果,而在于认为一种情况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原因,另一个是结果。
有些人认为美国工业管理得更好,它的领导人更理智地研究问题,更大胆地作计划,但是,他们巧妙地不引证支持这种意见的事实,以避免得出不同的结果。
我们承认英国工业作为整体没有根据战后的新经济情况作好调整,但是,没有事实证明甚至显示出英国工业在面对他自己的问题和可能性方面比美国工业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工业组织效率不高或管理不善。
有时人们引证美国劳工在工作时所使用的节约劳动的动力机械比其他国家多,以此说明美国劳工的平均知识水平高。
其实,这并不说明问题,因为,每个经济学家都知道,劳动的生产率或稀缺程度(这些词具有同一含义)越高,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间接或迂回方式中相对节约使用劳动的程度也就越高,即使这个过程比简单方法要求更大的资本增长。
令人鼓舞的是,相当多的评论者从美国工业产出的数量和美国工业组织的规模中推测到,不受关税壁垒束缚的美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可能与此有关。
这种看法看来是善于思考的观察者在一般性的事实面前不得不接受的,不管这些观察者是否以经济学家的报酬递增的概念来思考。
在某些产业中,虽然并不是在全部产业中,美国的生产方法是节约的、有利可图的,但在别的国家可能不是。
煤、铁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说。
假定一国的经济禀赋是既定的,不管怎样,决定其产业效率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看来是市场的规模。
但是,构成大市场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单纯的面积或人口,而是购买力,即吸收大量的年产出的能力。
但是,这种陈腐的观察,立即会导致一种同样陈腐的说法,即购买的能力取决于生产的能力。
用一种包容的观点来看,考虑到市场不是作为某种产业产品的输出口,因此不是外在于那个产业的,而是作为总产品的输出口,市场规模是由生产的数量所决定和确定的。
如果这一叙述需要进一步说明,那么,市场概念在包容的意义上是与商贸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活动的总和,因而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它必须是某种平衡,不同的生产活动必须是成比例的。
根据这种广义的市场概念,亚当·斯密的定理可以改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
这决不是同义反复。
如果我正确理解其含义的话,这意味着不断战胜走向经济均衡的力量的反作用力,在现代经济体制的结构中,比我们通常理解的更广泛和更根深蒂固。
不仅来自外部的新的或偶然的因素,而且作为产品生产方式永久特征的因素也不断地进行变化。
在生产组织上的每一重要进步,不论它是基于狭义或技术意义上的一个新发明,还是涉及科学进步在产业上的新应用,都改变了产业活动的条件,并对产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发生反应,而这些反应进一步发生的作用又永无止境。
因此,变化是累积的,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
经济学家们为分析供求与价格关系所建立的框架,对于研究报酬递增更广泛的方面看来不是特别有帮助。
事实上,正如我已指出的,依赖它,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本应看作整体的偶然或局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