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2

合集下载

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课件

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课件

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
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
答案
8.C 根据“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以及“礼门”占《通典》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儒家 的伦理纲常,故C项正确。理学的格物致知观念出现于宋代,D项错误。
4.[2021湖南·4,3分,难度★★☆☆☆]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
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答案
4.A 据白居易诗中所记,唐代的中央官吏俸钱不存在与史载不合的情况,而地方官吏的实际俸钱比史载高,且高出部 分也符合法令,这说明当时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仅由材料信息得不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不载于法令的 那部分收入是合法的,因此不能说明地方官吏的贪腐,排除D。
3. [2021山东·3,3分,难度★★☆☆☆]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
A.秦汉时期 C.宋元时期
B.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3.B 从题中主要产粮区示意图来看,该时期的产粮区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下游地区,这与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概 况比较接近,故选B项。
4.[2021广东·3,3分,难度★★☆☆☆]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近几年全国及地方高考命题统计:主要内容提纲:考点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命题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近几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相对较少,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相对较多,且多通过史料文献设置新情境,重点考查古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影响等。

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改革对社会转型、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生的影响。

(2)综合考查:该部分命题可能通过不同改革的比较或联系考查改革的内在关联性;同时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生活、民族交融、民生的影响。

(3)素养价值:本部分凸显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蕴含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

关注民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革新意识。

一、主干知识整合:1.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能力提升:商鞅变法的核心及特点(1)核心内容:鼓励“耕战”和“法治”。

(2)封建性: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最彻底的封建化改革。

(3)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4)严厉性:推行力度大,严刑峻法。

(5)有效性:实现了富国强兵,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彻底性: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

2.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革3.北宋:王安石变法4.明朝:张居正改革知识拓展:二、核心考点突破:1.中国古代改革的原因和目的:(1)原因:①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为了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2)目的:①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②建立封建的统治基础;③克服封建统治危机;④实现富国强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2 从民族危机到民族复兴 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及战后世界格局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2 从民族危机到民族复兴 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及战后世界格局课件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苦难史、屈辱 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革命史,同时是中华民族从 屈辱走向复兴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 建立、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 民族复兴的主要体现。
新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资产阶 级的代议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 架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专题总结(二)
从民族危机到民族复兴 从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及战后世界格局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近代列强侵华、近代中国的民主 革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建立与中 国统一大业、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 展等内容。本专题的历史主题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民族 复兴的历史。新中国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将人类的政治文明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两种不同 的政治文明的并存,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从世界格 局的演变中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变化 看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国际地位。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第5页
专题总结2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第6页
专题总结2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第7页
专题总结2
第3页
专题总结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战后初期,因美苏“冷战”而形成两极对峙格局,新 中国奉行“一边倒”的战略,站到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改 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多 极化趋势,中国是四大新兴力量之一。世界之交的国际格 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是“一超多强”中的重要强 国,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

必修三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一、选择题1.(2012年1月中山市期末4题)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2.(2012年1月商丘市期末21题)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

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2012年1月西安市一模24题)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

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A.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B.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C.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D.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30题)民国时期,爬长城、逛颐和园、去梅兰芳家是当时老外来中国最向往的三大传统项目。

梅兰芳是由于唱京剧而闻名于世。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区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5.(2011年11月泰兴市期中3题)观察右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6.(2011年12月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24题)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7.(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20题)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中外近代文明+第8讲+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人教版)

三、思想上:近代前期中国四大社会思潮
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潮,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1.维新变法思想: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 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 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主题三 从君主立宪思想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特 点及影响
视角1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维新派思想主张
【考题6】 (2015·课标全国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 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
第8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 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审题定位 近代中国——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 据材料“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 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可知,政府鼓励 企业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 答案 B
主干知识自学
核心考向突破
高考命题猜想
视角2 运用图文材料,考查民国时期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及原因
【考题5】 (2015·福建文综,2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
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微专题2三民主义与马克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微专题2三民主义与马克

微专题2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形成: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考向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21·全国甲卷)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

”他意在强调(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解析:由材料可知,蔡和森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中国也和农业国俄罗斯一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因此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蔡和森只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更易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而不是说发达国家就不会有革命,“不会”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不等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失去”一词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革命道路的问题,排除D项。

高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1.鸦⽚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业⾰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私鸦⽚和中国⼈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割⾹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主权;使⾹港成为英国进⼀步侵华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民的贫困;开创了列强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五处为通商⼝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的侵⼊。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4)《南京条约》附件(《五⼝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内容: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岸租赁⼟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主权;⽚⾯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领⼟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盾。

⾰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民的双重任务。

⾰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旧民主主义⾰命时期。

2、第⼆次鸦⽚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时间条约内容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岸通航;外国⼈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银,英商损失200万两⽩银。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

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

【高考讲座】高考历史文史常识专题(二)考试研究2010-04-19 09:59:57 阅读48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7、音乐文娱【2008年广东卷,20】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A、汉B、唐C、宋D、清【2008年海南卷,4】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例10.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A. 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C. 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红色——表现忠贞、英勇,如:关羽。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如:曹操。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京剧的角色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

“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

“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

“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

“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8、文史典籍例、如果要查阅《伤寒杂病论》的论述应该查阅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包括经、史、子、集四部。

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 必修二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一、选择题1. 〔2021年海南高考15题〕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 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 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 而作自强之气。

〞这说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 开展官督商办企业D. 开展资本主义经济2.〔2021年高考广东文综15题〕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 李鸿章不过伯爵, 其余百战功臣, 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 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 资本主义的萌芽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 爵位制度的创设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3.〔2021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1898年8月, 清廷公布上谕: “现当海禁洞开, 强邻环伺, 欲图商务流通, 隐杜觊觎, 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 收回通商口岸B. 开展民族经济C. 维护国家主权D. 挽救国家危亡4.〔2021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表2为中国工业开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 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 3 ?100 153A.2B.31C.73D.1935. 〔2021年海南高考19题〕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 “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 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 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 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 纸币无法用于购置粮食B. 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 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 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1. B2. B3. A4. D5. D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 〔2021年江苏高考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高考历史 专题二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测试

高考历史 专题二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测试

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这句话表明()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打倒列强,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3.“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共二大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

这座群像应是为了纪念()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红军长征胜利C.南昌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5.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

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

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

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B.国共合作C.抗战胜利D.遵义会议6.某同学为某期黑板报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7.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延安精神。

其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中国革命中心胜利实现了转移B.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C.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彻底取得了抗战胜利D.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党的工作中心8.1949年敏于感受时代脉搏的激情诗人胡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两个月来,心里面的一股音乐,发出了最强音,达到了甜美的高峰。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附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附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实现了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3.历史学家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材料中的独制”与西周的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B.郡守由君主任免,县令由郡守任免C.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D.郡守由科举选拔,县令由郡守任免4.《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B.统一了全国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X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7.王夫之指出:“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题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题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

3.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最终被中外反 动势力_联__合__剿__杀__。 (3)影响: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 国阴谋的实现。
(二)爱国官兵的抵抗斗争 1.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2)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入俄谈判,_1_8_8_1_年,中俄签订《_改__订__条__约__》, 中国收回伊犁。 (3)_1_8_8_4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2)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秩序,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 件。
(4)中日甲午战争。 ①概况:_1_8_9_4_-_1_8_9_5_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_马__关__条__约__》。 ②《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得逞)、台湾全岛及 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_沙__市__、__重__ _庆__、__苏__州__、__杭__州__为商埠;允许日本_在__中__国__的__通__商__口__岸__开__设__工__厂__。 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威海卫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 败的主观原因。
提示: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地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甲午战败的危害 材料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 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 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 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 国矣。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

(浙江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
高考历史(浙江专用)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点清单
基础梳理
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b) 1.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 ① 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产地。 2.国内背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② 中国 成为他们的理想目 标。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2)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形,确定
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北疆大 部分领土。
(3)1877年,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 (4)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 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 议,在新疆设立⑥ 行省 。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b)
(1)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⑤ 阿古柏 率军侵占新疆 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攻占南疆各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自立为 “汗”。
(2)1870年,阿古柏又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将侵略势力扩张 到北疆。
(1)为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务。
(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这就 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③ 卢沟桥 事变。 (2)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 进行④ 全面抗战 的起点。 二、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b)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1月,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1937年12月,南 京沦陷,日军制造⑤ 南京大屠杀 ,30多万人遇难。1938年5月,日军占 领徐州。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 大片领土。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二)古代经济一、古代经济发展原因:1、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战国是例外: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实力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2、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生产关系或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注意:这是王朝初年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3、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

4、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6、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等。

二、古代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井田制①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名为国有,实为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发展过程:商朝时期开始出现,西周时期广泛实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破坏和瓦解。

③实行目的:维护西周的统治。

④受田者的义务: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分封制的义务:贡献财物并派兵随周王作战)⑤耕作方式:奴隶的集体耕作⑥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私田大量出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私田主人→封建地主;耕种人→封建农民)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⑦和分封制的关系: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两者是土地和义务的关系)2,封建社会土地制度: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表现。

确立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起决定作用,消亡于1950---1953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但往往导致土地兼并,与国家争夺土地和人口。

B,封建土地国有制:①均田制(北魏孝文帝开始实行,隋唐沿用。

意义:a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受田者对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b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二)2工业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二)2工业的曲折发展

必修二专题二: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2年1月江门调研16题)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1930年营业额为100),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A2.(2011年9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1题)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19题)昔时的《东北日报》有一篇报道:“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严重。

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仅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鹏飞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并说:‘去年总计购入外粮达五十万余吨’,然实际从外输入蒋区的粮食当还更多。

”下列关于这篇报道理解正确的是A.该报道应发表于建国初期B.所述情形与日本全面侵华有直接关系C.该报可能是解放区出版物D.反映了美国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中国4.(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12题)《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

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

”材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5.(2011年10月保定市摸底8题)下表中中国对外贸易最为恶化时期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B.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原材料C.袁世凯统治时期压制民族经济发展D.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原材料价格6.(2011年11月枣庄三校期中8题)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表现: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税;④禁止对 外贸易 5.发展历程: 形成:战国 发展:西汉全面控制工商业 有所松动:中唐以来到宋 固守:明清 封建社会前期:保护…,促进…,巩固了封建统治 6、评价 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允许官方贸易 1.含义: 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 根本: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原因 具体: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②统治者盲目 自大的观念 3、评价: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 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3、对社会风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衣食足而知荣辱”,农业的发展会促使社会风气的 改观和人们信仰的进步。 (2)如果盲目过度开垦将造成环境的破坏,如,隋唐时 期由于围湖造田和大量开垦山地,使自然生态平衡 遭到破坏,清朝更为严重。因此,要协调农业发展 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对文化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会对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5、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农业的发达会为外交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2、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
(3)家庭手工业 管理方式:农户的副业;产品用途: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 税;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地位:始终是官营和私营 手工业的补充。
专题知识归纳: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1.规模大,行业多,分工细; 2.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营形态并存;
【知识网络】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汉代已 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 )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良(如唐代曲辕犁的发明)、耕作 技术的进步(如垄作法 、代田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 式开始形成。这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3、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
(1)官营手工业: 管理方式: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产品用途:武器军用 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地位:明前 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2)私营手工业: 管理方式: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产品用途:生产民间消费的 产品;流通方式:在市场流通;地位: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 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4.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 产制约; 5.重农抑商政策制约手工业的发展,没有进入工场手 工业时代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
三 、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朝 : 产生(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西周 官府控制,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 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私商占主导 隋唐时期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坊”“市”分 开, 海陆丝绸之路并举 宋 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起;海外贸易发达 元 纸币广泛流通 明清 工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农产品大 量进入市场;广泛使用白银; 区域性商帮 县治以上设市,坊市分开,官府直 周秦至唐: 接管理市场交易
专题二
【高考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
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 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 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弱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脆弱性(属于一家一户 的个体小生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乏交往和合 作,更与市场联系少;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 生产工具相对简单,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 理状态;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 的影响。)
4、影响: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 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的 稳定 ,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 经济的日益发达,小农经济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农经济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其先天不足使 之很难扩大再生产)
坊市界限打破,形成街市,乡村允许设市, 宋 出现夜市草市;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明清:兴起了许多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1.商业的 发展历程
2.城市发展历程
专题知识归纳: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中国古代商业起源早,不断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发 展不均衡 (2)中国古代商业始终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3) 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发展情况 (4) 处于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发展艰难 而又曲折 (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以农为本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专题知识归纳:古代农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2、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3、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5、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土地制度基本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 的土地私有制。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单元概述】
1、基本线索
本单元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经济 发展的历程,还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介绍了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以 及商业贸易政策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使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青铜冶铸(商周) (1)冶金 春秋:冶炼生铁、钢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冶铁 (南北朝:灌钢法) 炼钢 燃料 汉始用 南宋始用 更新 木炭—煤 宋普遍—焦炭 明流行
丝织 技术 (2)纺织
西周以来 西汉(丝国)——提花机 缂丝技术——唐出现,宋风行 明清—南京、苏、杭州为丝织中心
纺织原料:麻——丝——棉 棉纺织 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贡献,松江 技术 明清:棉布取代丝、麻、毛 烧陶(新石器时代) (3)陶瓷 制瓷 东汉晚期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宋代:景德镇为“瓷都”,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瓷、釉里红) (明代:斗彩、五彩瓷) (清代:粉彩、珐琅彩)
互交流等。 4.科技因素:天文历法的进步、农学著作等。
此外,农业的发展还包括前代基础、自然环境、广大劳动人民的 辛勤劳动等因素。
专题知识归纳:古代农业的发展
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1、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影响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物品丰富,一方面有利于 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并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市场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农业 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稳定社会秩序的影响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稳定、富足。农民与土 地的紧密结合,必然会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农民起义 和农民战争。“无农不稳”即是这个道理。农业和政 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专题知识归纳:古代农业的发展
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劳
动力的迁移、劳动对象的扩大等。
2.政治因素:土地政策的调整、赋税制度的调整、社会
政治环境的影响、统治者的重视、以及中国古代以农 立国的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等。
3.农业交流程度: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相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 萌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 2.标志 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雇佣劳动为 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明中叶以后) (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 根本: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原因 的严重阻碍 主要: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表现、影响) 新生产因素受到束缚,发展缓慢 表现 中西实力对比的移位
(三)、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含义: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单元特征 (1)农业方面: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 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 作是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2)手工业方面: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私营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 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非常缓慢。 (3)商业方面: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处于重农抑商政策的 压制下,发展艰难。
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的发展 (土地兼并原因、危害、政府应对措施) 战国产生 发展历程: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式 明清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方式 影响: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