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读手册笔记(完整体系)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考试概述】:本单元考试热点有: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秦始皇维护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行省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军机处。
第1讲:先秦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重点考向】1.分封制、宗法制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秦的选官制度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BC2070-约BC1046)(1)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上的公共权力。
(2)出现了王位世袭制度。
(3)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4)商朝在中央设置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2.西周(约BC1600—BC771年)(1)分封制选官特点:世官制,贵族子弟继承祖权。
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与封建社会不同。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利:可以再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瓦解: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在现在表现为:姓氏、地名影响:前期:疆域扩大,对边疆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后期: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自主权,为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本周末年,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维持,王权衰弱。
【数字法解读分封制】:一个目的:“拱卫王室”;一个原则:“同姓不昏”。
二种分封形式:人口和土地三个分封对象:王族、功臣、贵族四项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用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大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升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能够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总结笔记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地方制度: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
选官制度和考察官吏制度
严苛的法律制度:《秦律》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阶段 确立 朝代 隋朝 具体内容 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 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完善 唐朝 二府三司制 宋朝 演变 元朝 二府:中书门下(行政)和枢密院(军政) 三司:(财政)度支、盐铁、户部 实行一省制度,只设中书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专制 在政治上的体现是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而保证君主的绝对权 威。 2、中央集权制 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 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3、官僚政治 所有官员都听命于皇帝,是人治,不是法治 4、思想控制 科举制的主要考查内容——儒家经典是历代各项政治制度与政策制定 的依据 5、宗法观念 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内容 将禁军划归“三衙”统领 收精兵 发兵之权归枢密院 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 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地方派文臣 出任州郡长官,并设通判监督 各州郡仅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 支,其余运往京师或者其他指定 地点,由中央掌握 作用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削实权
有效避免藩镇拥兵作乱
制钱谷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 基础
军机处的设立
目的 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
职能
由参与处理军务扩大到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 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特点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受 笔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总结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总结与笔记)——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
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二.宗法制: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 西周的宗法制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主要表现:①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认祖归宗,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成熟积弊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简单掌握商朝内外服制度。 2、掌握分封制的确立。 3、掌握宗法制的确立。 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 5、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
二、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三、内容整合
春 周王 秋 室衰
微
皇帝 制度
战 国
诸侯争 霸,各 国纷纷 进行改 革
秦统 一, 确立 中央 集权
三公 九卿 制
郡县 制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制度
选拔考
商鞅 变法
查官吏 的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内容整合
夏:公共权力
早
期 商:内外服制度
政
治 制
原因 分封制 内容
度
西周
作用
原因
宗法制 内容
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 的关系
四、教学实施
1、商朝内外服制度 2、西周分封制 a.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b.内容:①最高统治者——周王
周王直接驻地——王畿 ②分封对象-同姓(主体)、异姓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政权能独立存在。 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
实质:集权与分权都是围绕“权”而进行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争 权夺利的斗争。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到宋代以后,两 者的斗争终于尘埃落定,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 此后,另一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又突出出来。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导学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2024年高考复习专题: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一、发展历程(基本史实)1.先秦时期(夏商周)夏朝。
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分别掌管不同的事务。
商代。
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主要大臣为尹,其下有司徒、司空和司寇等官职。
西周。
相应的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
官僚制度相对完备,有太师、太傅、太保,下设“三事大夫”和卿士寮、太史寮两大系统。
还设有宫廷内官,如宰、膳夫等。
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为官僚制度提供了重要条件。
总体看,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萌芽时期,为之后中央官制的建立打下基础。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
另有,文书制度。
3.汉朝西汉,汉承秦制,略有损益。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负责各方面政务的官员)成为主要官制。
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实施了中外朝制度(内外朝制度)。
东汉,在西汉制度基础上,东汉设置尚书台。
4.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相继成为权力中心,形成三省制。
5.隋唐隋代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包括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唐朝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相权分散,提高了行政效率。
6.两宋宋代时,中书门下省(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职,分散宰相权力,即二府三司制度。
7.元代实行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的官制,并专设机构管理特殊事务如西藏和宗教。
8.明朝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发展达到新高度。
9.清朝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们形成与内阁并立的官制,提高了政府效率。
尤其是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发展趋势及演变呈现特点1.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强化,相权(官员权力)逐渐减小,皇权专制逐渐加强。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考点二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考点三中央集权的演进考点四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考点回顾]1.宗法制(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考点深化]1.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1)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历史遗存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省份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考题印证]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1)地位: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2)特点: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商朝(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1)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①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②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③关系: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2)特点①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②商朝是神权色彩浓厚的王朝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定都镐京2分封制⑴目的:巩固周朝统治⑵内容:⑶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周人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宗法制⑴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⑵内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确立严格的大宗、小综体系,大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⑶特点: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⑷意义: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以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②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从思想上强化王权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权结构⑤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背景⑴春秋时期⑥一些诸侯擅自进行分封,小宗不断取代大宗。
⑦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⑵战国时期①战国中期以后,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②为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步强大起来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⑴皇帝制度①开端: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②特点:皇权至上,大权独揽;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⑵三公九卿制⑶郡县制度⑷选官制度⑸法律:秦法细密、严苛,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中国古代官制史》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史》讲义第一讲绪论一、古代“官”的含义:古文字学家对官的解释各不相同,较有代表性的是:(1)《广雅释诂》:“官,君也。
”(2)《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
”(唐)孔颖达在《礼记王制》注疏中说:“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
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3)《管子•权修》:“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
”《论语•子张》:“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4)官者,管领之意。
《礼记·王制》孔《疏》:“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近人聂崇歧:“官,是管理事务的人。
”(《宋史丛考》上册《中国历代官制简述》)究竟什么是官?甲骨文和金文中“官”的写法来看:对此,近人有不同的说法:(1)认为甲骨文中“官”字的上半部分是象形的房子,下半部分类似于挂在屋子里的弓,因此,“官”即表示权威所在,引伸为“官府”(张庆绵、申笑梅《汉字述林》页113,辽宁大学出版社)(2)认为“官”的下半部分形似祭肉。
因为在夏商时代,官有史系之官与师系之官两大系统,史系之官的主要职责就是保管祭肉。
(日本贝(王冢)茂树编《古代殷帝国》第四章第五节《政治社会》)事实上,在远古时代,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礼记·礼器》:“我战则荒,祭则受福。
”因此说,上面第四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
所谓“官”,是指社会的统治阶层、管理阶层,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
二、官制史的内容: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将官制研究内容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官职、官品、官俸,二是官吏的责权划分,三是官吏的选拔和任用、迁转程序。
本课程要讲述的内容:(1)国家机构及其官吏的设置;(2)官吏的管理制度(选官、任官、培训、学校、考核、酬劳、车服、致仕等)。
三、研究古代官制史的意义:1、从史学研究角度讲,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了解历代王朝的兴衰,历史人物的成长与沉浮。
2、从古籍整理研究方面讲,掌握历朝官制及其演变情况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学习历史时,要掌握好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时间轴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记忆清楚,另一个则是根据不同版块将知识加以归纳。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汇总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一.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学习笔记
《中国行政史》学习笔记第七章辽、金、元的行政管理(一)中央政府行政体制1、识记:(1)辽北南面官制下的机构设置和职权。
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
北、南宰相府市辽代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北、南府宰相分别例由皇帝也律氏和后族萧氏族人世选,北、南宰相府设左、右宰相为长,下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官职。
北、南枢密院也是辽代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
枢密院是辽代最高军事机关,同时兼管行政事务,各设枢密院使为长,下设知枢密院使事、知枢密事、枢密副使等职。
南面官制事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
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也是契丹人。
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南面官制由于杂采了几朝制度,故其官号极为紊乱,隶属关系错综复杂,具体来说有:汉人枢密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翰林院。
(2)勃极烈制的内容。
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在辽初尚处于原始公社制末期,到金太祖祖父乌古乃时形成了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军事联盟,成为高居部落之上的组织形式,乌古乃被公推为都孛,从此开始设官分职。
所设官制都称勃极烈。
在勃极烈下置国相,或称国论勃极烈,是勃极烈的辅臣,处于宰辅地位,在国相之下设诸勃极烈。
开始时都勃极烈右各部落公推,后随着完颜部的强大而成为其中一个家族的世袭职位,应该说这是已在氏族制内部孕育了国家机器的雏形。
(3)金熙宗以后尚书省、枢密院的设置及其职责。
金熙宗即位后,为改变多种制度并存的状况,开始仿唐宋制度来统一金中央行政编制,把女真旧地和原辽、宋地区统一置于封建专制中央王朝之下。
从此,尚书省、枢密院取代勃烈极贵族会员分别成为新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
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最为重要的是尚书省。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副相)。
门下省长官侍中和中书省长官令分别例右尚书省左、右丞相兼任。
可见,三省中仅尚书省是最高中央机构,门下、中书二省实际上已成为尚书省的附庸。
中国古代官制-宋朝官制-
中国古代官制-宋朝官制-(1)中央官宋朝中央机构可分为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监察和为皇室服务的机构等五个系统。
从行政系统看,最高长官仍为宰相,其特点有二,一是官名变化多,二是权力小于前代。
宋初,沿唐后期和五代制度,设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设于宫中,又称政事堂,为正、副宰相治事之所。
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各设一至三人。
下设孔目、吏、户、兵礼、刑等五房,置检正五房公事、提点五房公事等官,处理具体事务。
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改革官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六部制度,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左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右相,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
徽宗时候,改左仆射为太宰,仍兼门下侍郎,称首相;改右仆射为少宰,仍兼中书侍郎,称次相。
钦宗时候,恢复元丰制度。
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又以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仍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北宋相权小于前代,远不如汉、唐,这是因为北宋初叶推行了二府三司共同治国的权力体系,军政由枢密院掌管,财政由三司掌管,宰相只是行政首脑。
同时参知政事定为宰相副职,也形成了对宰相的有力牵制。
元丰改制虽然取消三司,但二府“对掌大政”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变。
北宋前期,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几同虚设。
《宋史·职官志》记: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予朝政,侍郎、给事中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职,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即唐朝拾遗、补阙)非特旨供职,亦不谏诤。
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这些官称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已不代表具体职务,仅作为官品高低、俸禄多寡的依据,称为寄禄官,以至“使天子之大有司,废为闲所”(《文献通考·职官考六》),而真正权力转向一些新设置的机构。
如掌管军政的枢密院,总管财政的三司,掌管制、诰、赦、敕、图书的学士院,掌受天下奏状、案牍及颁布命令的银台司、通进司、发敕司,负责中下级文武官员任命、考核、黜陟的审官东院、流内铨(简称铨司)、审官西院、三班院,负责礼仪的太常礼院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决策机构
中朝 尚 书 令 侍 中
皇
帝 执行机构 外朝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卿
太 尉
第3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知识点梳理: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秦朝: 三公九卿制
2.汉朝: 中外朝制度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吏部
中书省 户部 草拟 礼部 执行 兵部 审议 刑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5.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 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 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 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 肉)。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 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分封制
1.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 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制度。 2.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 同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先代贵族 4.分封内容 : 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诸侯权利 :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服从政令;定期朝觐;守疆、作战; 6.诸侯义务 : 纳贡
官员权力大小:前者受到很大限制,后者拥有很强的 独立性 影响:前者由于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从而导致统治者 独断专权;后者由于诸侯势力过于强大,容易导致地 方的分裂割据
第2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秦朝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土地、物资、武装、人口等 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周王成 为 朝见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诸侯国中国古代的中心集权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前 1600 年〕(1)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2) 特点:消灭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 商朝〔约公元前 1600——前 1046 年〕(1) 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① 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②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③ 关系: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2) 特点① 商王对外服的掌握力有限② 商朝是神权颜色深厚的王朝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王朝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定都镐京2 分封制⑴目的:稳固周朝统治⑵内容:⑶作用① 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 周人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 宗法制⑴目的:稳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冲突⑵内容①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 确立严格的大宗、小综体系,大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⑶特点: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⑷意义: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有利于分散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 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以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② 带有深厚的部族颜色。
③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从思想上强化王权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权构造⑤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确实立一、秦朝的统一背景⑴春秋时期⑥ 一些诸侯擅自进展分封,小宗不断取代大宗。
⑦ 周王室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⑵战国时期① 战国中期以后,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王② 为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清单--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主干知识】(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一.阶段特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
2.隋唐至明清是以才学为选官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2.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3.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受过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4.选官形式: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教材问答】1.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比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
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无须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社会基础更加广泛。
把官员选拔各项制度收归中央,巩固中央集权。
2.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说文解字》说“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说明官与吏在职能上是不同的。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
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是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
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自己选用,籍贯一般为本地人。
魏晋南北朝以降,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
由于属吏不归中央管理,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或结成朋党。
隋朝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吏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3.教材P33问题探究: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
考点4:隋唐制度的革新一、政治制度的革新(一)中央官制...
材料3:(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 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之人。户 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 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秋夏两人之。 ──《新唐书· 杨炎传》 材料4: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 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 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 兵志》
4.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对当时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 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 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 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 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A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B府兵制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 C府兵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均田制的破坏使府兵制失去了推行的经济基础
回答:①材料1和材料3的征税标准是什么?为何出现这一变化?从 材料1中能找出什么依据?②指出材料2中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 其目的和效果。③材料1中“庸”和材料3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 用?④材料4和材料1有何关系?这种兵制有何优点?
9.①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原因:因为土地 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 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材料1中规定世业回归私人所有,从 法律上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②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而“老”的年龄提前。减轻赋 役,有利于广大民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行商” 的规定使商业合法化,且量亦较合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④授田者要服兵役。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 割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读书笔记(完整体系)这是关于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读书笔记,基本上从秦汉一直写到清朝。
以秦汉为主,其他朝代也做了枝干性的梳理。
主要参考的着作有:《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着,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浏览了《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王超着??《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胡如雷着。
以下是正文。
首先是中国官制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的规律,也就是离皇帝越近的,往往权力越高。
比如说,中国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名,其实本来并不是很尊贵的意思。
百官当中,处于“总统”地位的,原来多是君王的亲近私臣。
后来宰辅职务名称的变化,以及其他位高权重的官职,大多如此。
所谓“盖皇帝私人也”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的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决策过程中的人治主义原则。
这在整个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地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的充分。
至于其造成的影响,将在后面详述。
一、秦汉的中央官制。
制等形式交况。
道:“一人食其二人担任过,但他二人为太傅不过是权宜之计,《汉书?王陵传》记载:“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
”阳同佯。
也就是明升暗降的一种政治策略而已。
下面再具体的讲一下秦汉时期“三公”的各自发展。
首相是位于百官之首的丞相。
其实所谓的“相”,最早并不是这么位高权重的职位的意思。
到战国初年的时候,相还更多的是一种名誉职务,如苏秦配六国相印。
而把内政总理职务的官吏称之为“相”,则是战国后期的事情。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相也者,百官之长也。
”(《吕氏春秋?举难篇》)而相国一词的起源要更晚些,是战国后期人们对于百官之长的官吏的尊称。
秦丞相的职权,“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也就是承受天子的命令,辅助天子管理整个国家的事情。
秦虽然确立了丞相制度,但是组织上还不是很完善。
孙楷的《秦会要》列的丞相的属官主要有:“侍中”、“尚书”等。
所以基本上也可以说秦的丞相还没有什么属官,办事主要靠各级官吏。
者可以看做是丞相制度的初创阶段。
汉承秦制,并在继承了丞相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结构。
汉朝丞相的具体职权主要有五个:第一,丞相有选用官吏之权。
“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这说明丞相几乎掌握了全部的用人之权。
正因为其权力过于膨胀,甚至招到了皇帝的不满。
第二,丞相有劾案百官与执行诛罚之权。
武帝时田蚡为丞相,劾灌夫骂坐不敬;后又以灌夫家在颍川,横行不法,民苦之,请案验,武帝曰:“此丞相事,何请?”说明丞相有劾案百官之权。
第三,丞相有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之权。
丞相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并根据官吏治绩的好坏,奏行赏罚。
《汉书?匡衡传》载:“衡位列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
”并设有专人管理郡国上计。
第四,丞相有总领百官朝议与奏事之权。
秦汉时,凡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常召集百官朝仪,或者群臣上议,谓之集议,由丞相主持。
第五,丞相有封驳和谏诤之权。
丞相对于皇帝的诏令有不符合法律、制度者,有封驳谏诤之权。
如景帝欲封皇后兄王信为度,此外”制度。
第二,万人出兵匈奴。
说明御史大夫有奉命领兵之权。
当然,这也可能是临时性的差遣。
御史大夫与丞相,其职能既相辅佐,也相互制约。
所以当时的御史大夫不仅称为“副相”,而且称丞相府与御史府为“二府”。
御史大夫虽然官位比丞相低,但是地位却十分重要。
《汉书?朱云传》说:“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
”说明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高于九卿。
职责是辅佐丞相,管理国政。
而且,御史大夫主管图籍秘书,四方文书,熟知法度律令,因此还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的权力,这种权力有时候甚至超越丞相。
在整个秦汉时期,御史大夫的名称和权力大小也经历了相当的变化。
到西汉末年,御史大夫的身份和地位都明显的提高了,身份和丞相完全一样的紫绶金印,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公。
但是权力的变化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武帝以后,由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发展,御史大夫的职权和丞相一样也转移到尚书手中。
所以,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后,虽号为三公,但已成虚位。
御史大夫的属官,重要的是御史中丞,后来改名为御史长史。
“秦官也,掌弍大夫,汉因之。
”《历代职官表》记载:“御史亚长曰中丞,弍大夫,以领其属。
汉仪,大夫副丞相,以备其阙,参维国刚,鲜临府事,故中丞专焉。
”所以御史大夫的权力,更多的集中在中丞一人身上。
而且中丞更接近皇帝,更为亲信。
中丞的具体职责有:第一,掌图籍秘书。
按《汉官仪》的说法是御史中丞“兼典兰台秘书”。
兰台是藏书之地。
第二,外督部刺史。
刺史负责监察各州,而在中央则隶属于御史中丞。
第三,内领侍御史。
御史中丞之下比较高级的属员有四十五个,其中以中丞为首的十五个是在殿中的,称为侍御史。
内领侍御史也是当时御史中丞经常性的大量工作,因此采用分曹办事的方法。
因为宫中琐事,事无大小都归中丞所管,所以中丞还单有一印,通行宫中。
因为这种地位,所以有说他“受公卿奏事”,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内外朝的相通,也是通过他来传送的。
第四,举劾案章。
这是御史中丞的主要执掌。
以上几条也可以归结于此,即执法。
虽然是御史大夫的属官,但在行使监察权时,依法弹劾,不受御史大夫或其他人的限制。
与执法有关的,御史中丞还有权承诏治狱。
除此之外,御史大夫的属官还有御史四十五人。
除侍御史十五人外,还有治书侍御史、符官。
“掌武事”。
应该叫“掌太常的主要属官有丞。
太常丞实际上是太常的副职,所以有时候能作为太常的代表。
太常丞实际上还是太常寺的总管,总管寺内诸曹的一切具体事务。
其他的属官有大乐、太祝、太史、太卜、太医令等,还有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博士。
秦汉时博士官虽然没有实权,但却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头衔,而且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另外,博士还专讲经学教授,为汉代官学的老师,对汉代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严格的说,博士并不能算是太常的属官。
太常负责的不过是博士的推举和选拔。
宗正,是管理皇室亲族和外戚的官员,自秦开始设置,两汉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任职者皆为皇族。
宗正的属官主要有宗正丞。
与太常丞一样,也是副官,可以治宗正事。
一般也是皇室。
都司空令、丞,主要是督造砖瓦。
出土的西汉瓦当,属于督司空造者,有督司空的字样。
另外还有内官长丞、诸公主家令门尉等等。
光禄勋,秦名郎中令。
主要的职能,除了卫之外,还有侍。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宿卫门户,另一方面又在宫殿之内,侍从左右。
实际上是皇帝的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以及传达招待等官员的总首领,或者说是宫内总管。
因其居于禁中,接近皇帝,所以地位十分的重要。
光禄勋的属官比较多,秩次也高,则其重要者分述如下。
一、大夫。
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光禄勋的属官。
地位比较高。
主要是执掌言议。
实际上是皇帝的高级参谋,许多重要制度法令的谋议和制定都和他们有关。
二、以郎命名的各种官。
五官左右中郎将:郎中令下面还有很多不同的分工,首先就是分为五官左右中郎将,即所谓的三署,然后每一署下面又有若干的中郎、侍郎等等。
车、骑、户三将:比三署中郎将的地位要低一些。
分别管理各自的事物,而且有一定的过渡性质。
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从战时向和平统治时期的过度。
到后来东汉的时候就取消了。
期门、羽林:都是朗官。
期门的经常性任务是执兵送从,有时也要出征或者出使。
羽林次期门,主要的任务也是掌送从,也就是负责出行时的保护工作。
郎官不仅是皇帝的亲近侍从,而且是后备官员,是进士的重要途径。
汉代的许多有名的大臣都是从郎官中选出来的。
当然,到武帝之后,也出现了郎选泛滥的问题。
三、地位其次,”的大司农的属官很多,分述如下:一、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
太仓令即管理太仓的官吏。
均属、平准令都是设立于武帝时期,主要是管理各地的贡物、运输和平抑物价的问题。
都内是京师藏钱之所,都内令也就是掌管财货的官员。
二、斡官、铁市两长。
斡官:斡盐铁而榷酒酤,也掌管铸钱之事。
而铁市长很明显是掌管铁器的交易的官吏。
另外还有郡国诸仓、农监、都水等属官,都是掌管各类有关农业事宜的官吏。
而东汉时期,大司农的属官有了很大的简化,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方权力加强的趋势。
比如原属大司农的郡国盐铁官,中兴皆改属郡县。
?少府,秦官,掌禁钱以给私养。
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专管所谓的“皇室财政”。
收入大大超过大司农,所以往往大司农穷乏,需要用少府禁钱补充国用,并且引起了财政制度的某些变革。
比如《百官公卿表》说的:“初,斡官属少府……后属大司农”。
而临时动用少府钱充国库的事情也很常见。
少府的属官。
非常之多,在诸卿中居首位的多。
有六丞,分工管理各类事物。
只是六丞中具体有哪些不可考。
分述如下:一、管理宫廷各类事务的属官。
主要有尚书、符节、太医等等。
尚书:职务变化非常大,开始的时候只是“在殿中主发书”的官吏,后来的沿革到尚书台一章另述。
太医令,很明显是主医药和医治百官之病,分工很细。
太官、汤官、导官等负责饮食。
其他的还有乐府令掌乐器、若卢令掌库兵及诏狱、考工室令主做器械、左弋令佐助弋射之事、左右司空令掌石刻和造陶瓦、东西织令做文绣郊庙之服、东园匠令主做陵内器物等等。
东汉的少府有了比较大的变化,省去了一些属官,实际上又增加扩大了一些属官。
主要的趋势有一下三点:第一,掌管天子供养以及有关宫廷杂物的属官,一方面基本照旧,一方面也有所调整。
第二,宦者令虽然取消了,但宦官当的官却增加了。
比如中常侍、小黄门等等。
东汉时宦官势力日益增大,酿成祸乱,也可以从这里看出端倪。
第三、东汉少府的属官中,有一些助理有关国政事物的管理,数量增多了,地位也大大提高。
比如侍中、给事黄门侍郎等等。
严格来说,这些品秩不高的官员,实际上却是掌握政治实权的,并不能算是少府的属吏,只能算是“文属少府”。
另外,选拔中下朝官。
而尚书台。
尚书台的职权,最初不过是发书而已,本身没有什么政治权力。
然而从武帝之后,尚书的职权逐渐提高,于是由“通奏章”而“拆阅奏章”而“裁决奏章”进而直接“下章”了。
尚书不仅参与国家机密,出纳王命,而且也渐渐侵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例如选举、任用、考核官吏之权。
自武帝以后,人事权就转归尚书了。
总之,两汉的尚书,尤其是东汉的尚书,可以说是包揽一切,无所不总的。
不仅原来丞相、御史的职权转归尚书,即使是九卿的职权,也逐渐转归尚书诸曹了。
东汉光武以后,尚书台成为法定的机关,尚书令的职权亦随之制度化。
“主赞奏,总点纲纪,无所不统。
故公为之,……增秩两千石”。
也就是说,尚书令本秩虽不过千石,但如以公任此事,不仅可以增秩,礼仪亦有加。
尚书仆射。
从有关的记载来看,尚书仆射履行着监察和谏诤的职责,甚至类似后来唐代的谏官。
尚书令和仆射之下是六曹尚书,分理各曹事情,后世即发展成为六部尚书。
尚书以下有尚书丞。
丞分左右,主要是佐令和佐领仆射之事,其实分工也不很严格。
另外还有侍中、中常侍、给事中等等为加官,仅从名号看就知道,肯定是接近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