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钱学森教学设计1 苏教版(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课件;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感受钱学森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

(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一)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第二节)(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

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

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

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

放弃——放弃——(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

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

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 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   苏教版(1)

19、《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难点:体会本课“倒叙”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充分开展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对话的过程也就是师生精神共同成长的过程。

课标还指出: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课内补充的阅读材料,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堂。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有关钱学森的资料学生:搜集钱学森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富裕生活、优越工作条件的相关资料;搜集钱学森回国时遭到美国政府阻挠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课前交流:课件播放“神舟九号”宇宙飞船升天的相关视频。

看完后交流:同学们,知道刚才看的是什么吗?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分别是谁吗?谈一谈你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

看来大家对我国的航天英雄真是如数家珍啊!记住了景海鹏,记住了刘旺、刘洋,但是,我们更应该记住一个人,他就是--钱学森!你知道为什么吗?(他是中国导弹之父,没有钱学森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国先进的航天事业。

)师:是啊,可以说没有钱学森,就没有中国航天的事业,我们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啊!【设计意图: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也是学生的求知欲望最为旺盛之时。

课前交流时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神九”入手,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他们处于情感的“愤悱”状态,为进入文本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钱学森》,提问:“标题中的‘钱学森’是谁?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教师举例说明钱学森的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学导入:以钱学森的成就和贡献为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钱学森的兴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设立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活力。
4.实践环节:结合课文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启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钱学森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培养情感共鸣。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1)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第一自然段以倒叙的手法,写钱学森终于返回祖国了;第二、三、四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新中国诞生前和新中国诞生时的两个时间段分别说的两段话,以及当时美国与中国的情况对比,表现出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感情层层深入;第五、六自然段讲钱学森克服重重阻扰,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航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钱学森的卓越贡献。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钱学森的两段话。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部分内容、钱学森资料、歌曲《我的中国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直入课题。

2、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第一自然段中表现钱学森归国心切的词句子,理解,谈感想。

二、精读感悟1、默读课文,画出钱学森所说的话,思考他当时的情感。

2、和钱学森进行心灵交流:(1)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屏幕出示: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您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您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到钱学森的回答。

(投影出示文中引用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让生齐读这句话。

感情交流: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心情,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生填词,试读,师评价。

思考:钱学森当时归国,他将放弃的是什么?(生总结,板书副板书内容。

)了解冯·卡门教授。

(出示资料)面对这些,他却要干什么?可见,他始终没有忘记,时刻希望。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一、教材分析《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故事。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钱学森的成长过程、求学经历以及为祖国做出的江山力作。

钱学森作为中国著名科学家,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奋努力、创新精神和卓越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篇课文以情节丰富和生动的方式,讲述了钱学森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历程和突出成果,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对祖国的爱。

二、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科研成就;•了解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科研成就;•了解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钱学森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理解钱学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课文原文;•教师课件;•学生练习册以及阅读笔记。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让学生们看一下PPT幻灯片,图片展示了钱学森的一些重要成就,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成就有初步的认识。

2. 阅读理解教师把课文分成几个段落来讲,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讲解。

在讲解时,教师借助练习册的内容加以辅助,让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

同时,让学生读下课文的关键句子,要求学生注意这些句子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的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识字学习在讲解每个段落后,教师安排学生听音辨词。

以此来巩固学生对每个段落所学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词汇。

4. 语法学习教师在讲解每个段落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语法知识,比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从句等,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要注意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5. 课文表达教师让学生跟着课文,朗读每个段落中的重要句子,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模仿朗读。

教师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探讨钱学森的科学精神、生活方式、人生信念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第一篇:六上19《钱学森》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受到爱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渲染情感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关心祖国的航天发展。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航天王国。

2.课件播放,新中国的航天发展。

3.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骄傲、自豪} 4.是啊,这种骄傲,这种自豪和一位老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板书:钱学森} 钱学森师: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检查预习1.出示新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课文1.找找钱学森说得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苏教版

19《钱学森》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

2.学会查找资料,初步了解钱学森。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学习生字,理解词意。

1.读准下面的字音并理解意思。

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袒露劈波斩浪屈指一魂牵梦绕广阔无垠2.组内轮读词语,互相正音。

3.展示质疑。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语句。

2.组内交流: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相互正音。

3.班级展示。

活动三:了解内容,制作卡片。

1.再次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钱学森那些方面的内容。

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和你对钱学森的了解,设计“科学家卡片――钱学森”(内容以50字左右为宜)。

科学家卡片——钱学森: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生读钱简介)活动一:学习生字,理解词义1、小组内读生字词,辨形、正音、释义。

2、小组展示,点评。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展示朗读,其他组点评。

活动三:了解内容,制作卡片1. 组内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主要介绍了钱的那些事情。

2. 组内制作科学家卡片。

3、展示并点评。

完成【检测反馈】3.小组展示所设计的卡片。

【检测反馈】1.看拼音写词语:é tóu bēn fù fù yù chéng kěn gòngxiàn( ) ( )( ) ( )( )2.完成文后练习第2题。

(直接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教后反思:19《钱学森》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高尚情怀。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感悟浓浓爱国情。

1.大声朗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体会。

2.组内活动:①交流各人所划语句。

②选择本组最有感触的一处,准备展示: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谈谈对钱学森的了解吗?活动一:感悟浓浓爱国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钱学森精神对当代学生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钱学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述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优秀品质,字数不少于300字。
2.家长辅助孩子一起收集钱学森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其他贡献和成就,并整理成一份手抄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3.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你认为最具钱学森精神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下节课进行朗读比赛。
4.结合钱学森的事迹,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a.钱学森在科研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
a.根据课文内容,用词语造句。
b.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钱学森事迹的描述。
c.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钱学森精神的感悟。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优秀品质及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概括,提升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钱学森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钱学森的形象和事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钱学森》第一课时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钱学森的语言,感受他回国的坚定决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初识钱学森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板书课题:钱学森)让我们响亮地呼唤他的名字(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给大家朗诵的那一段,就是钱学森回国时的情景。

(板书:回国)[评析:教师深情的朗诵文章的第一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初识钱学森时,就对钱学森充满了好奇,这个日夜想着回国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焦急?……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初步感知,走近钱学森。

(1)默读钱学森简介。

(课件演示)(2)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进一步去了解钱学森。

(3)温馨提示: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

c、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检查自学情况a、随机检查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富裕,赴”的读音和意思。

b、考察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评析: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也不应忽视字词教学,尤其是对于典型的、难以掌握的字词,如对“富裕,赴”的教学,就有必要在课内指导一下。

至于读书,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书不读通不开讲”。

]二、品读感悟,走进钱学森1、指导学法,布置学习任务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出示)。

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现他的特点?(语言)(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写什么?在他的语言旁写写你的感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教学设计
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从钱学森的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收获满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航天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钱学森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3.揭示课题:《钱学森》。
(二)讲授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科研精神。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卓越”、“贡献”、“科研精神”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教师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学森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钱学森的图片和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感知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科研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型。
3.合作交流,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钱学森的科研精神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选择题: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简答题:请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
c.写作题:以“学习钱学森,做国家栋梁之才”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一、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意识。

•能听懂、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能够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引领学生有信心、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难点•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

三、教学准备•录音设备、光盘、课件。

•学生自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8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者展示板,用生动的教学画面、概括性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钱学森的大事记,并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钱学森。

2.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自主阅读《钱学森》这篇课文,并做好笔记,标记不懂和困难的生字词和句子。

3.同伴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对比、检查、修改笔记,互相交流有关《钱学森》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并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和重要语句作出适当解释和对应的例句。

4.集体探讨(10分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接受教师引导的课堂讲解,针对《钱学森》这篇文章的结构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并通过课堂提问等互动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加深记忆。

5.小结(5分钟)教师将本次授课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课堂总结,激发学生对《钱学森》这篇文章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整节课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不同教学形式,凸显“学生主导、教师引导”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基础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 苏教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   苏教版 (1)

19、《钱学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用具:录音机四、教学用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1、揭题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2、简介人物。

(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重大的贡献;与钱三强、钱伟长被毛泽东称为我国科学界的三钱;被与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额赴富裕恳求贡献(1)自读生字,特别注意生字“额”的读音是第二声(2)分析字型(3)区分读音,“恳”“谈、“袒”是前鼻音2、分小节读课文,并提出要求(1)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引导学生提出理解词语的建议,如:联系上下问解决、查字典、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等。

)(2)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3、检查讨论。

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4、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1)钱学森乘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了15天。

(2)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但时刻不忘祖国。

(3~4)钱学森渴望回到祖国。

(5~6)钱学森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7)钱学森回国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诚恳2、区分字型恳()壁()舱()眺()垦()璧()仓()跳()第二课时一、复习激趣1、从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2、这一堂课请同学们认真地读2-6自然段,想一想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二、精读课文,体会爱国之情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2、交流体会爱国之心(1)出示第一句:“我是中国人。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一、教学目标1.理解钱学森先生的事迹,了解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完整、准确运用各种标点符号。

3.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钱学森的文章,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思想,按照正确的语法运用标点符号。

三、教学过程1. 钱学森的文章1.讲解钱学森的生平和成就。

2.听录音,让学生听取钱学森先生的文章,并在听完后自行理解文章。

3.回答相关问题,加深理解。

–钱学森的文章是为了呼吁什么?–钱学森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钱学森认为科技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在哪里?2.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1.分析文章,找出其中的标点符号,解析他们的用法。

2.课堂上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完成练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3. 阅读理解和写作1.学生自行阅读一篇文章。

2.学生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3.对学生来说,重点是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指导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协助学生分析、解析钱学森先生的文章,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背后的内容,这也是一个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在接下来,学生将在语文小测验和写作练习中进一步应用所学的内容。

五、教材参考•《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的文章六、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对教授内容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小测验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不理解的学生需要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

在最后的作文练习中,老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写作成果来检测他们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与同事交流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品质。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能够通过关键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但深度理解和抽象概括能力仍有待提高。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普遍感兴趣,尤其对钱学森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充满敬仰。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但需要教师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19课。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属于“走近科学”这一单元,旨在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钱学森的生平简介、他在航空领域的贡献、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严谨治学的精神。
1.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吗?他为什么会享有‘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播放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学森的形象和他在航空领域的贡献,从而引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设计互动问答,引导学生主动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钱学森》的背景,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如“卓越”、“献身”、“航空”、“导弹”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海报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钱学森的事迹和精神,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完成课后思考题,增进亲子沟通。
6.视频观看:推荐学生观看与钱学森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钱学森传》等,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印象最深刻的阅读材料,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如:“钱学森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钱学森的精神?”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钱学森的海报设计,要求包含钱学森的生平事迹、科技成就和崇高精神等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钱学森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公开课设计)六年级上册语文 钱学森 教学设计

(公开课设计)六年级上册语文 钱学森 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教学设计课题钱学森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习并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的高尚精神。

难点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

钱学森简介: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留学美国。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1955年10月1日,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并为我国的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今天,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读钱学森简介。

从钱学森简介入手,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事迹,知道钱学森为祖国作出的贡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é fù yù kěn ɡònɡ自由朗读课让学生认识本课额赴裕恳贡(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额”、“贡”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1)我会组词:额额头前额金额余额恳诚恳恳切勤恳恳求(2)我会读:前额姓冯富裕袒露诚恳贡献赴美留学二、精读领悟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的是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他非常渴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国家,但美国政府多方阻挠。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 第二课时|苏教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 第二课时|苏教版 (1)

《钱学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解读:《钱学森》这篇课文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记叙了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身在美国,待遇优厚、生活安逸,可仍心系祖国人民!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

赞扬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

课文叙事清楚、层次清晰,洋溢着动人心魄的拳拳爱国心、浓浓华夏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2.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

3. 了解钱学森放弃一切,冲破重围,历尽艰辛,毅然回国的感人事迹。

4. 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写作妙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

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本节课我准备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和重点的段落加以品读和研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感受人物内心的炽热情感。

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得,在得的基础上再读,再体验、再感受,使学生和文本、文章的主人公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奠定感情基调。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生齐读题)。

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词语: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卓越广阔无垠运载火箭袒露劈波斩浪水天一色眺望指名读,正音。

学以致用,你会用吗?选择上面的词语填空。

出示填空:在的大海上,一艘巨轮正驶往香港。

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

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学法:
(一)从预习入手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不是难点。

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标好小节号,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并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前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课堂上我就以检查预习为主,无需在这些相关问题上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了。

(二)品读悟情(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特色。

识其人,听其言观其行。

钱学森的两段话是全文的关键句。

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两段话,通过研读人物语言让学生感悟到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怀,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在出示这两段话后,我重在引领学生通过默读思考——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读出钱学森此时的心声,读出他对祖国满腔的爱;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钱学森所说的第一段话时:“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时,我先让学生读出钱学森的爱国之情,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通过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想象当时中美生活、待遇、科研条件的差异,让学生对比感知钱学森当时所处环境的优越与回国后处境艰难,并通过教师的引读,从而激起学生对钱学森发自内心的敬佩,真切体会钱学森的那颗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

在教学另一句钱学森所说的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这句话的理解,我同样也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谈体会,在这里还设计了一个想象练习:如果你是那位留学生,你是否支持钱学森的决定,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旨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当然这个环节,学生的回答还远没有我想象中的深刻。

在此基础上,反复的引导学生品读钱学森说的话,人物的形象就凸现于眼前。

三、教学反思。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虽然做了精心准备,但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把握还有许多不足。

1、多媒体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2、板书的设计,虽然预设的很完整,但教学时没有写完整。

3、由于心理素质差,影响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和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