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能力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普通心理学》: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普通心理学》: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主要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

实际上,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先天素质的影响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

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听觉或视觉生来就失灵者,无法形成与发展音乐才能,也不能成为画家;早期脑损伤或发育不全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严重影响。

神经系统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对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如神经系统的强度水平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神经系统的平衡性影响注意的分配;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影响知觉的广度。

我们承认先天素质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并承认先天素质具有遗传性,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主要指智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

第一,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如孕妇的营养、疾病、药物和受到辐射等,都会给儿童的智力形成和发展带来危害。

这些危害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非遗传因素。

第二,先天素质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

例如,人的手指长短是由遗传决定的,手指长为学弹钢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这不能决定将来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因为成为钢琴家还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

又如,个子矮的人不利于排球场上拦网,但如有较好的弹跳力,又灵活,就能补偿个子矮这一无法改变的先天素质条件而成为出色的拦网手。

所以说,先天素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

第三,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能力课件

普通心理学能力课件

思维的特性与形式
总结词:相互影响
总结词:相互促进
详细描述:记忆和思维也可以相互促进。通过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而记忆则可以为思维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经验,促进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详细描述:记忆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思维需要借助记忆中的信息和经验来进行;另一方面,记忆也受到思维的影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激发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发展是教育的基础
心理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应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教育促进心理发展
通过教育可以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发展与教育相互影响
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记忆的分类与过程
总结词:思维特性
详细描述:思维的特性包括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概括性是指能够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抽象出来;间接性是指通过已知信息推导未知信息;逻辑性则是指思维过程要符合逻辑规律和规则。
思维的特性与形式
总结词:思维形式
详细描述: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判断则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推理则是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
总结词
情绪的分类与表达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其来源可以是内在需求或外在刺激。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机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需求和外在刺激两种。内在需求如饥饿、口渴、睡眠等,外在刺激如奖励、惩罚、社会期望等。动机的作用在于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为,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动机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还与成就、满意度和幸福感等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能力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能力

5、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一般 智力或G因素区分为液体智力和 晶体智力两种型态。
液体智力是指以生理活动机能为基础 的、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 学习的能力。指一般学习与行为的能力,它 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 度量,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 性、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 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3、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认为智力是由 7个不同的因素群 构成:: 语词流畅(W) 语词理解(V) 空间能力(S) 知觉速度(P) 计算能力(N) 推理能力(R) 记忆能力(M)
4、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 结构理论
美国心律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 1959)提出智力是思维的表现,而思 维则包括思维内容(content)、思维 操作(operation)以及思维产物 (product)三个心理维度。由此三个 心理维度,构成一个立体结构,即为 智力结构。
(三)按照能力参与活动性质 的不同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 能力
1. 模仿能力 是指仿效他人言行举止,引起与 之相类似行为活动的能力。 2. 创造能力 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 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 事物的能力。
四、智力和智力结构
(一)我国学者的观点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 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 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核 心成分;创造力是其高级表现。
(一)、智力测验
1、斯坦福——比奈智力 测验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验 (三)创造力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一、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 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 性心理特征。
关键词:活动
1、个体的实际能力 2、个体的潜在能力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非理智反应
❖过度焦虑 ❖冷漠
长期遭受挫折 处境艰难,无法改变 个体心理上的攻击、压抑之间的冲突
2023/12/30
第十四章
25
挫折的行为反应
非理智反应
❖攻击 直接攻击 间接攻击
❖退化 ❖逃避 ❖刻板
2023/12/30
第十四章
26
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的含义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 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2023/12/30
第十四章
18
执行决定
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自己的行动,以实 现预定目的
❖在合适的时间执行方案,开始行动,不要拖延
排除困难或障碍,保证意志行动顺利进行
❖在行动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意志一定要坚定,但也 不能死板,要灵活应变
2023/12/30
第十四章
19
第三节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2023/12/30
第十四章
8
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意志与情感
❖情感激励意志 积极的情感可以鼓励人,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的 情感削弱人的意志,成为意志的阻碍
❖意志调控情感 意志坚强的人可以调控自己的情感,克服不良情绪 的干扰,意志薄弱的人往往被不良情绪干扰,行动 半途而废
2023/12/30
第十四章
9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2023/12/30
第十四章
33
2023/12/30
第十四章
34
2023/12/30
第十四章
23
挫折的产生
挫折产生的客观因素
❖自然因素 各种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限制
❖社会因素 来自社会的干扰和障碍
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P4、个性P4〔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P29-30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P33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P48〔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P44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P46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P52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例子:研究老年人的酗酒量与年龄的关系。 在65-80岁年龄段中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研 究他们的酗酒量变化。 对这些被试追踪研究五年,看看他们酗酒量变 化的趋势。 结论:如果趋势相同,如都减少,就可以说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酗酒量在减少。 优点:克服了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 信度。 不足:时间长,耗资多。
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 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
比如上面的研究,如果三年级学生都下过 乡,其他学生没有经历过,如果盲目相比较的 话,就会使研究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律。
(二)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 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要 同时研究这四个群体:新生、二年级、三年级、 毕业班。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一、胎儿期的发展 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四、感知觉的发展
一、胎儿期的发展
(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 三个时期:
胚芽期(0~2周):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 胞团,着床于子宫壁。
胚胎期(2到8~12周):产生主要身体系 统:心脏搏动,脑部、肾脏和消化道结构、头 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性别已经分化。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 体的内在因素。
环境因素:在个体的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 影响个体的因素。包括两种:物质环境和社会 环境。
两类因素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的效应模型——遗传和 环境在个体的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 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带来好的发展; 不良遗传和不良环境带来不好发展; 其中任何一个不良,会带来中等程度的发 展。
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普通心理学》:能力的结构

《普通心理学》:能力的结构

《普通心理学》:能力的结构能力的结构问题是现代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能力结构的因素对于深入理解能力的本质,合理设计、进行能力测量,科学地拟订能力培养的原则,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二因素理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能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

他认为能力包括两个因素,即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

G因素是每种心智活动所共同具有的,S因素则是因心智活动不同而各异,它指专门领域的知识。

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以上两种因素决定的。

例如,完成一个数学推理作业需要G+S1,完成一个言语作业需要G+S2,完成第三个作业则需要G+S3,这几个测验的结果出现正相关,是由于每个作业中都包含有一般因素G,但三者又不完全相关,是由于每个作业中都包含不同的、无联系的S因素。

由此,斯皮尔曼得出G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基础与关键,是一切能力活动的主体(如图11-1)。

图11-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模型1、2、3……指各种不同的测验;Sl、S2、S3……是这些测验各自的特殊因素。

二、群因素理论美国心理测验瑟斯顿(L.Thurstone)认为智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无关的许多原始因素或原始能力构成的。

他从56种不同的测验中概括出7种主要因素,分别是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知觉速度。

瑟斯顿为此设计了基本智力测验来测量这7种因素。

结果发现这些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这说明它们并非彼此独立。

这实际上又支持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三、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在二十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即产物)的过程。

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共4个因素;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6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

内江师院教心系
普通心理学
(二)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 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 态和害伯困难的情绪、情感,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 动摇以至削弱人的意志。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例如, 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的痛苦和愤怒 的情绪,也能够控制和调节由于胜利带来的狂喜和激动, 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的高低。
内江师院教心系
普通心理学
(四)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证 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 的实现。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和抑制两 个方面。 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 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 查阅资料、请教师傅等。 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例如,约束自己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相 违背的事情。
内江师院教心系
普通心理学
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相互关系
意志与认识、情感活动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1)认知过程是情感和意志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知 过程,就不会产生情感和意志过程。 2)情感对认知和意志过程有动力或阻力的作用。 3)意志对认知和情感过程有调节作用。 三者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构成了统一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分;同样, 意志过程中也包理学
意志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 部困难。 内部困难是指内存于人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例 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态度犹豫、知识经验不 足、性格上的胆怯等。 外部困难是指由于客观条件而造成的某些不利因 素。例如,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 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落后等。

能力的全新定义

能力的全新定义

一、对于能力的一般理解能力一词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地熟悉,我们时常都会谈论到能力,应该说,我们内心似乎都理解这个词,可是,一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概念就开始模糊,许多人就开始迷惑起来。

这种状况在谈论到关于“美”及“爱”等一些名词的时候也同样发生。

实际上,当我们不涉及理论时,就一般来说,我们是理解能力的概念的,当我们在使用能力一词进行交流时,很少会产生误解,对于能力的误解似乎只有置于理论之上时才有。

问题在于,专业上并没有为能力一词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一句话,理论家把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弄得非常的含糊了。

因此,当我们站在理论的角度来谈论能力时,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为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二、能力的定义先看下汉语词典上对能力的定义:“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能力的英文单词为ability,这一单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the state of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能完成某事的状况”以及“som eone's level of skill at doing something某人做某事的技术水平”。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capacity or power to do sth physical or mental 做体力﹑脑力或机械工作的能力或力量”。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外对能力的解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国内的解释偏重于“个性心理特征”,而国外的解释则是偏向于具体的工作任务。

而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除了强调脑力之外,还包括进了体力与机械工作,这也是与国内外对能力的解释的一个不同之处,国内的定义中就没有提到这一点。

我们再来看来国内较权威的教科书上对能力一词的定义。

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一书中为能力下的定义是:“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特征:1、注意(2)【指向性,集中性】2、知觉(4)【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3、表象(3)【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4、思维(2)【间接性,概括性】5、创造性思维(3)【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功能:1、注意(3)【选择,保持,调节监督】2、想象(3)【预见,替代,补充】3、情绪、情感(5)【信号,动机,适应,组织,健康】4、动机(3)【激活,指向,维持调节】品质:1、注意(4)【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2、观察(4)【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3、记忆(4)【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准确性】4、良好思维品质(6)【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5、意志品质(4)【自觉性[对盲从,果断性[对优柔寡断,自制性[对任性怯懦,坚韧性[对动摇性】6、兴趣(4)【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其它:1、记忆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2、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典型化,拟人化】3、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5、自我防御的机制【压抑,否认,置换(转移),文饰(合理化),投射,代偿,升华】6、动机斗争【双趋,双避,趋避,多重趋避】7、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意志,情绪,理智】8、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包容,控制,感情】思维、言语及想象【2】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1、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① 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② 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借助于媒介进行反应③ 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例:关于水果的概念,就是把各种水果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概念一旦形成,人们就借助于概念去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的任务:陈述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晤谈法),测验法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1、神经元结构主要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辐射式,聚合式。

4、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5、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脑干,间脑,小脑)。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7、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8、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

9、第一信号体系:用具体事物作为前提刺激而建立的前提反射体系。

10、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1、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12、人有两种腺体:导管腺体(外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激素)。

1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初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刺激作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已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5、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1、意识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类能够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天下对立。

《心理学导论》第十四章

《心理学导论》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技能【学习目标】 (2)【学习建议】 (2)【学习重点】 (2)【关键词】 (2)第一节技能概述 (4)一、技能的含义 (4)二、技能与知识 (5)三、熟练与习惯 (5)第二节动作技能 (7)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7)二、动作技能的构成成分 (8)三、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9)四、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10)第三节练习 (11)一、练习和练习曲线 (11)二、练习的一般趋势 (12)三、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 (12)第四节智力技能 (15)一、智力技能概述 (15)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5)三、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关系 (16)【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技能、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技能的特征、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的成分练习和智力技能的含义和相关理论。

能够运用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生活中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问题。

【学习建议】理解和掌握技能、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定义、动作技能种类、智力技能特点、熟练和习惯的基本内涵、练习和高原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智力技能形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习重点】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是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技能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联系及内在关系的反映。

技能是通过联系在个体身上固定、巩固的自动化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概括,技能是对活动方式的具体概括。

技能是对活动方式的具体概括;知识获得要比技能掌握要快。

3.熟练(技巧)和习惯的区别有需要关系、意识参与、社会价值、任务联系和对照标准五个方面。

4.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组成的系统。

动作与运动具有一定区别。

5.练习是以掌握一定技能为目的,进行重复性操作的行为过程。

练习一般是在指导者的教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能力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能力

4
一、能力概述

3、能力、才能与天才
才能: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天才的衡量标准
早期:天才=高智商(唯一标准)
多元智力理论出现后:天才=在不同领域的专长 哥伦比亚团队:非智力因素在天才研究中的重要性
极度兴奋性 天才症候群:孤独症(autism) 自闭症(infantile autism) 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即AS)
第十四章 能力 33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P427图)
直线发展——25顶峰——保持至36,不再增长
不同能力发展速度不同
P428图11-8 液体智力在中年后开始下降,晶体智力稳定上升(P428)
创造力:主要在30-40岁发挥 成人中期(35-50岁)是从事科学创造最旺盛的时期
第十四章 能力
21
三、能力测验

3、一般能力测验
⑵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年龄范围:3岁至18岁(最适用范围为4-14岁的儿童) 17个年龄组,每组6个试题,l个备用题。(P418)
E.g. 7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两个月)
指出图形的谬误;完成相应的类比;临摹菱形; 指出两物的相同点;顺背五位数;理解问题。 备用项目:倒背三位数。
第十四章 能力
32
三、能力测验

5、创造力测验
其它创造力测验
独创性(Flanagan,1963) 不寻常用途(Guilford,1954) 后果推测(Guilford,1954) 故事结尾(Getzels & Jackson,1962) 图案的意思(Wgllach & Kogan,1965) 改进产品(Torrance,1966) 非直接联想(Mednick,1962) 词的联想(Getzels & Jackson,19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一、能力概述

4、能力的种类
⑷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液体能力: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依赖于天赋 晶体能力:通过液体能力所学到并完善的能力,后天习得
⑸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 操作能力: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⑴标准化和常模
常模的建立:确定某种特质为测试总体(如年龄、性别等) 根据总体选取被试 施测 统计求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该总体的常模 心理测验中常见的常模
年龄常模 年级常模 地区性常模、全国性常模
第十四章 能力
17
三、能力测验

1、能力测验的必备条件
⑵信度
信度:测验所测得分数的可靠性、稳定性、前后一致性 信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 > 0.90
能力与活动
能力表现于活动中
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都是能力 能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第十四章 能力
3
一、能力概述

2、能力与知识、技能
知识:信息在脑中的储存 技能:动作方式与动作系统
掌握知识和技能受能力制约 能力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发展
思考:成绩与能力
第十四章 能力
将著名的图画加以改编制成100对图画,要求被试从每对画中
选择出他感到的满意的图画 以比例、平衡、明暗排列顺序、线条排列匀称、构图的统一等 为指标
西肖尔的音乐能力测验(P424)
5个分测验:音乐感觉、动作、记忆和想象、智能、情感
第十四章 能力
30
三、能力测验

4、特殊能力测验
张厚粲等的机械能力测验
纸笔测验5个分测验:机械常识、空间知觉、识图理解、工程 尺寸计算和注意稳定 操作测验8个分测验:手指灵巧、拼板组合、间接手部动觉反 馈、双臂随意调节、理解性操作、操作知觉、双手协调、复合 操作
4
一、能力概述

3、能力、才能与天才
才能: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天才的衡量标准
早期:天才=高智商(唯一标准)
多元智力理论出现后:天才=在不同领域的专长 哥伦比亚团队:非智力因素在天才研究中的重要性
极度兴奋性 天才症候群:孤独症(autism) 自闭症(infantile autism) 阿斯珀格氏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即AS)
第十四章 能力
26
三、能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27
三、能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28
三、能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29
三、能力测验

4、特殊能力测验
对艺术能力、音乐能力和机械能力等的测验 梅尔的美术判断测验(Meter Art Judgment Test)

3、信息加工理论
⑴智力三元论(P413)
斯腾博格(Sternberg R J,1985) 成分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计划和执行任务时的 心理机制(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 活动(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环境) 经验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处理新旧信息的能力和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第十四章 能力
7
二、能力结构

思考:多种能力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能力结构研究的意义
合理制定能力的测量手段
科学拟定能力培养计划
第十四章 能力
8
二、能力结构

1、因素说
⑴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能力由许多独立的成分和因素构成,彼此独立
⑵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G因素为能力基础
特殊能力与一般能力的相关
正相关,但相关较低
第十四章 能力
31
三、能力测验

5、创造力测验
Getzels和Jackson的创造力测验
词汇联想测验(数目、类别、新颖性) 物体用途测验(种类和独创性) 隐蔽图形测验(复杂性和隐蔽性) 寓言解释测验(数目、恰当性和独创性)
组成问题测验(数目、恰当性、复杂性及独创性)
第十四章 能力 20
三、能力测验

3、一般能力测验
⑴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905年首次发表,1908年,1911年两次修订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智力测验 年龄量表:30个题目(后增至58个)按年龄组(3-15岁)排列
两个基本假设
智力由多种能力组成——必须包含大量不同类型的测验题目 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题目既要按难度又要按年龄区分
S因素必包含部分G因素
S1 G
第十四章 能力
S2
9
二、能力结构

1、因素说
⑶群因素说
瑟斯顿:七种能力——语词理解力、语言流畅性、计数能力、 空间关系、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
⑷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加德纳:七种能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第三层次:言语教育分出言语、数量;操作机械分出机械信息
、空间信息和用手操作 第四层次:特殊能力,即斯皮尔曼的特殊因素(S)
第十四章 能力
12
二、能力结构
一般因素 G
大因素群
言语和教育
操作和机械
小因素群 特殊因素
言语 数量
操作信息 空间信息 用手操作
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第十四章 能力
13
二、能力结构
第十四章 能力 5
一、能力概述

4、能力的种类
⑴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必须具备且表现出来的基础能力 特殊能力: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⑵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
创造能力:产生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的能力
⑶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第十四章 能力
第十四章 能力
相关系数
0.00 0.20 0.30 0.50 0.35 0.50 0.50 0.60 0.75 0.88
35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2、能力成因
⑵环境
产前环境 早期经验 学校教育
⑶实践活动
第十四章 能力
36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⑴能力水平的差异
①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 共同特征 浓厚的认知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注意集中,记忆力强
基础层次:唤醒系统 中间层次:信息加工系统 最高层次:计划系统
第十四章 能力
15
三、能力测验

测量个人能力差异的工具,按标准化程序编制 1、能力测验的必备条件
⑴标准化和常模
四个标准化:测试题目的编制
被试的选取 施测过程
统计
原始分数与常模的比较
第十四章 能力
16
三、能力测验

1、能力测验的必备条件
第十四章 能力
提 纲
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结构 三、能力测验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十四章 能力
2
一、能力概述

1、定义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西方心理学:能力的两层涵义
实际能力(actual ability):成就测验
潜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倾向测验
成功智力: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
第十四章 能力 14
二、能力结构

3、信息加工理论
⑵ PASS模型
奈格里瑞和戴斯(Naglieri & Das,1988) 在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学说基础上提出 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 计划-唤醒-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X-X SD 标准分数
⑷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24
三、能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瑞文测验标准型:A-E五式,每式12张图,共60张图 瑞文测验联合型:A、AB、B-E六式,每式12图,共72
限时40分钟,20和30分钟时各报一次时间。
第十四章 能力
25
三、能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测验
第十四章 能力
32
三、能力测验

5、创造力测验
其它创造力测验
独创性(Flanagan,1963) 不寻常用途(Guilford,1954) 后果推测(Guilford,1954) 故事结尾(Getzels & Jackson,1962) 图案的意思(Wgllach & Kogan,1965) 改进产品(Torrance,1966) 非直接联想(Mednick,1962) 词的联想(Getzels & Jackson,1962)
第十四章 能力 33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P427图)
直线发展——25顶峰——保持至36,不再增长
不同能力发展速度不同
P428图11-8 液体智力在中年后开始下降,晶体智力稳定上升(P428)
创造力:主要在30-40岁发挥 成人中期(35-50岁)是从事科学创造最旺盛的时期
感知敏锐,观察仔细
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 自信、好胜、有坚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