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雁归来导学案(学生版)
八年级下14《大雁归来》导学案
八年级下第14课《大雁归来》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主备人张海燕授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学习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3.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我最棒】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雾霭.( ) 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 顾忌.()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3、本文作者(1887~1948),美国著名。
★【合作探究我能行】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2.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感?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拓展延伸】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例如: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2.3.4.5.★【当堂检测显身手】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ǎi)缄默(jiān)B.曲线(qū)狩猎(shǒu)C.香蒲(pú)沼泽(zhǎo)D.雉鸡(zhì)黑鹂(l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暄嚷B.邀请凋零C.想像枯燥D.鸭蹼窥探3.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完整版)《大雁归来》导学案.doc
《大雁归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熟练朗读课文,能描述文章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2、能够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线索整体把握课文,学习运用拟人手法。
(重点)3、能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难点)【课前预习案】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人间带来春色、生机。
而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也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文章以“大雁归来”为题,首先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其次“归来”一词从表面上理解是指春天来了,大雁从南方归来,但透过文章的实质,我们应该感受到,“归来”二字还包含着作者对大雁的一种感情──喜爱,希望人们能够关心、珍爱像大雁一样的野生动物,让它们和人类和谐相处,成为人类真正的朋友。
2、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出生在美国衣阿华州伯灵顿市的一个德裔移民之家。
他是一名大地的观察者与思考者,他的《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作是与《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
他提出“大地共同体”概念。
他说:“大地伦理学只是扩大了共同体的边界,把土地、水、动物和植物包含在其中,或把这些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集合:大地。
”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土地的统治者,我们需要尊重土地。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雾霭(.)迁徙(.)缄默(.)窥探.()狩猎(.)凋零.()滑翔(.)顾忌.()2、解释并积累词语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3、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4课大雁归来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4课大雁归来【导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的妙处,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3.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 •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⑴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 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 •合作学习(1) 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 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每当萧飒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的鸿雁。
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 .生难字词(1)字音迁徙(x 1) 雾霭(①窥探(ku i)缄默(ji 01) 沼泽(zh ao)香蒲(p⑪顾忌(j 1)凋零(di ao)滑翔(xi cn g)狩猎(sh o u)环颈雉(zh 1 半蹼鹬(p u y Q⑵词义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作者名片利奥波德(1887〜1948),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被称为“美国的先知” 。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导学案、教学设计和答案
7《大雁归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把握文章内容。
2.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爱鸟情怀。
3.激发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大雁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稀奇,从古至今也有很多诗人描写赞颂大雁。
同学们你能想出几个关于大雁的诗句吗?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二、介绍大雁的知识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
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
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
三、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主要著作有《沙乡年鉴》等。
四、《沙乡年鉴》的有关知识五、文题解读:“大雁”是本文的写作对象。
“大雁归来”中的“归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
六、字词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喧嚷()弥漫()瞄准()环颈雉()半蹼鹬()狩猎()雾霭()缄默()窥探()凋零()盘旋()迁徙()滑翔()沼泽()2、解释词语:雾霭:凋零:迁徙:缄默:狩猎:目空一切:七、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大雁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2、从文中对大雁的描写,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八、深入探究:1、第2自然段“赌注”一词有什么特殊意味?2、(1)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大雁的特征,请跳读课文第3、4、6、9段,完成下表。
(2)文中作者对大雁在春天和秋天的表现进行了两次对比,思考:作者为何要进行两次对比呢?3、理解“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导学案一:看图预测故事情节学习目标:能够通过图片预测故事情节学习重点:预测故事情节学习难点:预测故事情节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想象力教学过程:1. 调出教材中《大雁归来》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预测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所见所闻,并在黑板上做出合理的预测。
3.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组的观察结果。
4. 汇总几组预测结果,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导学案二:探究生词学习目标:能够熟记生词,掌握其词性、词义及用法学习重点:熟记生词学习难点:理解生词的词义及用法教学过程:1. 给出本课的生词表,让学生自学。
2. 将生词逐一讲解,包括词性、词义和用法。
3. 让学生根据理解后的生词,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出相关语境。
4. 教师带领学生感悟生词中蕴含的思想。
导学案三:品味文本学习目标:理解文本意义,掌握情感表达技巧学习重点:理解文本意义学习难点:掌握情感表达技巧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解释标题的涵义以及作用。
2. 按照教材内容,提取出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并加以分析。
3.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情感演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学会借助各种手法表达情感。
导学案四:文学解读学习目标: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角色性格和行为动机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分析角色性格和行为动机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解释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角色。
2. 请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的性情与行为。
导学案五:文化课堂学习目标:了解“大雁归来”对中国文化的指涉及其文化内涵学习重点:了解文化内容学习难点:理解文化内涵教学过程:1. 废话讲透“大雁”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分析本文的蕴含文化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3. 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 导学案
《大雁归来》随堂检测一、基础知识1、填空雾ǎi_______jiān_______默迁xǐ_______shòu_______猎jiū_______正miáo______准zhǎo______泽香pú_______2、词语解释缄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空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句子主干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
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题目雁偶然在一个文娱晚会上,听一位古琴专家弹奏“平沙落雁”之曲,一波三折,委婉动听,仿佛见一头头的雁从半空中飞翔下来,落到沙滩上似的;我因此想到了雁。
雁是一种大型的水鸟,模样儿与鹅很相像,淡黄色的长嘴,青灰色的翅翼,灰褐色的背,带着黑斑的胸,长得并不美,然而古今的画家都用作画材。
宋徽宗的芦雁图卷,笔精墨妙,颇为有名,清代边寿民也以善画芦雁为名,几乎成了个芦雁专家。
雁称候鸟,每年总是应候而来,因为北方天寒,所以入秋就要南来,迁地为良。
“月会”曾说:“仲秋之月鸿雁来。
”“记历相”也说:“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
”李时珍的话更说得明白:“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北。
”据说这是常年老例,从不失信,候鸟之为候鸟,自可当之无愧。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苏东坡诗所谓“雁字一行书绛霜”,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诗人好事,真如俗语所谓挖空心思了。
14. 《大雁归来》导学案及答案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思边划,5分钟之后回答问题)(学生概括归纳,然后合作交流,互相补充。
回答问题是请说明在第几段,第几行)明确:(有很强的知识性)①雁三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十一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②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③三月的大雁一接触到水就叫,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④爱觅食玉米粒⑤雁队以6只或以6的倍数组成。
⑥四月份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春天喜欢在沼泽中聚会。
⑦大雁的迁徙是国际性的。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明确:介绍了大雁的迁徙、觅食、集会时的鸣叫、迁徙的范围及意义等。
3.在文章中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病借此呼吁人类要保护包括大雁在内的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2.把你认为描写生动、语言精美的句子划下来。
再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品味,然后4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并交流认为写得好的原因。
(学生朗读品味,思考交流,约5分钟后回答问题。
学生没有说到的重点句子,教师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赏析。
)(投影展示例句及赏析。
[图片13])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②“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想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老朋友低语一样。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这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③“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④“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作者把迁徙中大雁的鸣叫,比作是“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既写出了大雁的可爱,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更表现出他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八语14大雁归来导学案
八语14《大雁归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3、感受作者爱鸟情怀,激发真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学习重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疑难句子一、自主学习(字定如人一样潇洒)1、给下列词语注音:迁徙()雾霭()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顾忌()2、作家作品: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土地的统治者,我们需要尊重土地。
---------------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3、初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了解大雁的基本情况,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让我们一起走进利奥波德的大雁世界,看看大雁的一举一动二、初露锋芒(好人出在嘴里)1、读得明白,说得精彩大雁的万千姿态定让你喜爱,作者也把对大雁的喜爱渗透其中.让我们一起读出作者的喜爱,感知大雁带来的喜悦、惊奇、感伤、钦佩:三、合作交流(分享是一种快乐)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2、、作者笔下描写的大雁有哪些个性特点?3、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4、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四、品味语言(认识得以提升)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够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八语14《大雁归来》导学案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3、感受作者爱鸟情怀,激发真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7 大雁归来-导学案.doc
7.大雁归来课题大雁归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文献法。
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
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发表了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材。
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读准沼.泽(zhǎo)狩.猎(shòu)枯燥.(zào)香蒲.(pú)字音环颈雉.(zhì)沙锥.鸟(zhuī)半蹼鹬..(pǔ yù)窥.探(kuī)凋.零(diāo)弥.漫(mí)雾霭.(ǎi)缄.默(jiān)辨清字形理解词语迁徙:迁移。
狩猎:打猎。
雾霭:雾气。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大雁归来》导学案《大雁归来》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七课,讲述了大雁往来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大雁往来的原因和规律,增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对动物的关爱。
一、导入通过观看PPT,呈现一幅雁群往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雁会迁徙?有什么规律吗?二、导学1. 给学生们发放导学卡片,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导学问题。
问题包括大雁的迁徙原因、迁徙时的状态、迁徙的路径等。
鼓励学生们尽量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2. 指导学生们观看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的脉络。
比如,第一段是对大雁迁徙现象的描述,第二段是对大雁的迁徙原因的分析,第三段是对大雁迁徙规律的描述。
4. 让学生们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们的语感和口语能力。
5. 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比如:大雁为什么要迁徙?大雁迁徙的重要性是什么?大雁的迁徙有什么规律吗?6. 让学生自主总结,对于大雁的迁徙,他们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三、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雁迁徙是怎样找到迁徙路线的?它们是如何向导其他大雁迁徙的呢?2. 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分享自己关于动物迁徙的探索和发现。
比如:有没有听说过其他动物的迁徙?它们是如何迁徙的?迁徙的目的是什么?3.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展示其他动物迁徙的景象,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动物迁徙的了解和兴趣。
四、归纳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比如:大雁的迁徙原因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气候和食物,大雁的迁徙具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是为了提高其生存的机会。
五、实践1. 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调查并分享该动物的迁徙情况,包括迁徙路线和原因等。
鼓励学生们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
2. 进行野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们亲自观察大雁迁徙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动物的生命力。
《大雁归来》第一课时导学案(1)
年级:八审阅人:上传时间:2017.5
内容
《大雁归来》
设计者
吴再娥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积累字词
2、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学习重难点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批注
片1-3
一、激情导入: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板书文题、作者)
出示课题(2)
学生观看
片4
出示学习目标(1)
明确学习目标
片5
走进作者(1)
学生查资料思考作答
片6-8
3、出示导学提示一
任务:听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生字词。
小组合作解决课后生字词。
流程:独学---讨论交流---展示
评价:动作迅速回答准确者得赞。发2赞。(10分钟)
学生独学-讨论交流-展示
片9-10
4、出示导学提示二
评价:最先举手的三个小组优先展示,能最先说出2、3、5句答案的学生得赞,补充最完整的学生得赞。
(发2赞11分钟)
学生独学-讨论交流-小组展示
片11-12
5、出示导学提示三;
任务:研读思考: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流程: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推荐展示
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回答准确完整的学生得赞(8分钟)
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推荐展示
任务:在文中找出描写大雁的句子,概括作者笔下提到的大雁有哪些特点?(三点以上)
大雁归来导学案配答案
14. 大雁归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3.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迁徙.(xǐ) 缄.(jiān)默窥.(kuī)探狩.(shòu)猎凋.(diāo)零雾霭.(ǎi)(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作者简介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交流点拨】例如: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最新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7大雁归来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7大雁归来导学案学习内容第二单元第7课 (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3.培养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重点难点:学习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的方法,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迁徙.(xǐ) 缄.默(jiān) 窥.探(kuī)狩.猎(shòu) 凋.零(diāo) 雾霭.(ǎi)(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2.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导入新课】“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每当萧瑟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交流点拨】例如: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③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交流点拨】①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导学案「精编」第14课《大雁归来》导学案教师寄语: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带上它们,你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走完全世界。
课前学习:自主研读(熟读课文、词义辨析、文句摘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雾霭()窥()探缄()默狩()猎凋()零滑翔()顾忌()2.解释下列词语。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曲线(qū)纠正(jiū)香蒲(pú)迁徙(xǐ)B.赌注(dǔ)撤回(chè)沼泽(zhǎo)符合(fǔ)C.黑鹂(lí)预料(yù)蹼鹬(yù)弥漫(mí)D.尽管(jǐn)稀疏(shū)喧闹(xuān)偶尔(ěr)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辨论沼泽夜暮降临B.滑翔枯躁喧嚷不可预期C.邀请频频凋零鬼鬼崇崇D.赌注稀疏窥探目空一切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估量的。
4.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据报道,第24届汉堡国际鸟类学大会宣称,全球约1万种鸟类中,大约2000种鸟类的生存面临危机,仅2022年,175种鸟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第25届巴西世界鸟类学大会上专家警告,在未来的50年内平均每年将有一种以上的鸟类从地球上灭绝,死于非命的数量将逐年增加。
材料二:据科学研究发现,由于噪音,城市中70%以上鸟类出现了变频、仿噪、喑哑等鸣叫异化和遗传劣化的现象,灯光和药物造成了大量鸟类习性被改变、集体中毒、“意外”碰撞死亡等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习方法:“五步教学法”(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步:课前预习
(一)“三读”课文
“一读”: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字词:
“二读”:默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在精彩段落前用红笔标上“△”;在精美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疑难文句或词语标旁标上“?”
“三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重、快慢、语调”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分工完成)
1 、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2、本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写大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3、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4、阅读本文,思考: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三)疑点问题归纳
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这些问题记下来。
(至少3个)
第二步:交流讨论
1、课前请6个小组在后墙黑板上板书“字词积累”和5个“预习题”结论。
2、课前各小组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组长填写预习自评分。
3、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各组员的预习结论
4、评价黑板上展示的预习题结论
第三步:精彩品读
小组内交流“二读”课文中,发现的精彩文段或精彩语句;点评预习中发现的写作或表达上的亮点。
点拔: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
性的诗歌。
第四步:质疑探究
1、小组内讨论预习和上几环节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请全班讨论解决。
2、对同学发言、老师点拔及教辅资料上的观点产生疑问的可以大胆质疑。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角度提出2-3个问题,考考其他小组;指导说明:请各小组快速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互换问题,快速讨论找到最佳答案,然后各小组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后者不要重复问题,但可以补充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第五步:当堂检测
(-)课本知识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迁徙( ) 雾霭( ) 窥( )探缄( )默
狩( )猎凋( )零滑翔( ) 顾忌(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闭口不说话。
()
(2)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
(3)暗中观察。
()
(4)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
3.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3句)
(二)课外知识检测
蚯蚓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余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和下水道中的污物,他都吃的津津有味,而且胃口大得惊人。
美国加丽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厂,养殖了五亿条蚯蚓,每天能吃掉垃圾2020,并获得了大量优质肥料。
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残渣需要40万美元,而够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蚯蚓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费料的天然制造者,还是庄稼和蔬菜的自动“松土机”,所以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
1、这篇短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出几种来,并附上原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列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3、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文中词语"有机废物"所指的内容,在括号中画"*"。
⑴玻璃、塑料和金属。
()
⑵木浆残渣。
()
⑶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
()
4、本文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在()里打"*"。
(可多选)
⑴举例子()⑵打比方()
⑶列数字()⑷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