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悲剧之歌的绝唱

合集下载

灵魂的绝唱《神女》解读

灵魂的绝唱《神女》解读

灵魂的绝唱,母性的呐喊——《神女》读解1934年黑白片(默片)9本中国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编导:吴永刚摄影:洪伟烈主要演员:阮玲玉(饰阮嫂)黎铿(饰小宝)章志直(饰老大)一、灵魂的绝唱,母性的呐喊夜幕降临,一位年青的母亲将怀中的婴儿哄入梦乡,稍作修饰之后,她来到了夜色笼罩的街头。

她低垂的眼帘,无奈的神情,勾勒出内心的痛苦。

这就是本片的主角——阮嫂,在真实的生活里,她扮演着双重角色:神女,母亲。

正如影片开始的字幕所言:“神女……挣扎在生活的漩涡里……在夜之街头,她是一个低贱的神女……当她怀抱起她的孩子,她是一位圣洁的母亲……在两重的生活里,她显出了伟大的人格。

阮嫂是一位身处都市社会最底层的年青女性,她独自一人抚养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为生活所迫,她无奈地靠出卖肉体来维持生计。

一个夜晚,警察出动搜捕街头的娼妓。

阮嫂于慌乱之间误入流氓章老大的屋里,她躲过了警察,却落入流氓的魔窟,从此被章老大视为占用品。

阮嫂忍受屈辱挣来的活命钱被章老大拿去赌博。

她难以忍受章老大的敲诈勒索,搬到另外一个地方。

她想寻找一份正式工作,当她看到“至亲好友,无保不荐”的招牌时,失望而归,只好靠典当度日,生活更加艰辛。

不曾想到,章老大又来到她的新家并以领走孩子相威胁,“她只得重新跳入章老大的掌心”。

小宝一天天长大了,为了让孩子受到正常的教育,她把孩子送进学校。

母子两人从此拥有了很多愉快的时光,小宝教母亲识字、做操,阮嫂破例不出去挣钱,陪孩子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

然而,好景不长,孩子很快遭到其他同学的辱骂,在恳亲会上,长舌妇对阮嫂指指点点,并向校长提出抗议。

校长在窗外看到出身“高贵”的学生在叠纸玩,而出身“下贱”的小宝却在认真听讲。

他亲自家访,了解到阮嫂的悲惨处境,并深表同情,决心留小宝继续上学。

然而校董们顽固不化,老校长无奈地以辞职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小宝终被勒令退学。

阮嫂决定和孩子一起离开这里,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去。

但是,她藏在墙洞里的活命钱已经不翼而飞。

浅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_初三

浅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_初三

浅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巨着《红楼梦》就是这样一曲封建制度下女性哀婉的悲歌。

《红楼梦》以宝玉和表妹黛玉、表姐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要线索,展现了一幅封建大家族由兴而衰,直至灭亡的历史画卷,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

《红楼梦》不仅写出了封建大家族的悲剧命运,更具有深刻意义的是它还写出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各种不同的悲剧,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清香甘冽的艺术之酒“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文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美丽聪慧,由于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形成了孤僻清高敏感多疑的性格,别人眼中“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中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一座愁城,无奈最后落了个“冷月葬诗魂”的悲剧。

作为林黛玉对立面的薛宝钗,她言行举止恪守封建礼教,蕙质兰心,堪称大家闺秀之典范,只是,她与宝玉的婚姻是封建制度下的一杯苦酒,“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到底是什么东西使这些诗一般优美的女性枉送性命?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去询问。

“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害死人!”我定睛一看,是曹雪芹曹老先生,他鬓发已染秋霜,全身佝偻,坐在山上的茅屋里,外面雪花纷飞,他烤起火炉,正写着作《红楼梦》。

是呀!如若不是封建社会,宝玉、黛玉这对鸳鸯又怎会被无情地棒打,宝钗又————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怎会更香长伴,还有青春守寡的湘云、李纨,远嫁的探春,出嫁不到一年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迎春,青灯缁衣长伴的惜春,早逝的王熙凤、元春,上吊缢死的秦可卿、鸳鸯,……她们是“薄命司”上注定没有好结果的人。

这时,我听见水边有一凄凉的声音,原来是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她身着一身朴素的衣装,用麻布做的衣服逝去眼角的泪。

“我只不过是和宝玉开了两句玩笑,王夫人就骂我是‘下作的小娼妇’将我逐出院子,把我给逼死了!……”接着,我又看到了“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她脸色苍白,用微弱的声音抽噎着说:“我只不过生的好看一点,伶俐一点,太太就一口死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最后导致我抱恙而死!……”真是“游幻镜迷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只是那青春年少,只落得梦里花落满苑残!读《红楼梦》,就是聆听一部封建社会里唯一赞美女性、颂歌女性的大合唱;读《红楼梦》,就是品尝作者那隐藏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春秋笔法;读《红楼梦》,就是享受作者那心灵深处的凄凉悲婉、无奈和冷漠。

中西方爱情绝唱的对比研究——《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同之处

中西方爱情绝唱的对比研究——《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同之处

婚纱摄影中消费者最要在意的是费用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1化妆怎么收费?假睫毛多少钱?安瓶多少钱一瓶?你们会给我用几瓶?如果我不使用的话,是否可以?
2使用项链耳环收费么?
3使用假花收费么?使用真花怎么收费?是否为干净的?我可以使用几套?
4我相中其他款式的服装是否收费?多少钱?
5入册的照片是否为整幅?底片数据是否收费?给到手的是否为修整过的数据?购买套系外版权收费多少?是否洗出照片?多少寸?或者是购买多少张版权可以再入册?再入册每张照片多大?再做册子是否加钱?多少?
6.出外景的话车费谁出,去景点的门票费、拍摄费谁出,全天拍摄的话午餐费谁出,标准时多少。

7.拍摄不满意,重拍是否要收取额外费用等等。

/frame.asp
中西方爱情绝唱的对比研究——《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
密欧与朱丽叶》异同之处
作者:徐红艳, 马蕊, 张小倩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刊名:
山花
英文刊名:MOUNTAIN FLOWERS
年,卷(期):2010,(1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Zhang.Congyi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2004
2.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演讲录 2004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1987
4.阿尼克斯特莎士比亚的重要创作 198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201014034.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5287118b-49e9-4684-8c25-9e6800deaaf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1日。

《咏怀古迹 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 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三》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信然。

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

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而昭君不肯行贿,招致遗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国,也只有月夜归魂,抱憾终生。

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

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军,回纥骄横,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来结好回纥,临别时,公主哭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憾!”肃宗流泪而还。

诗人写昭君怨,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

二是感恨自己遭遇。

元帝昏庸不识美恶,令昭君远嫁塞外,与诗人因忠谏而遭贬斥的遭遇相符。

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

作品原文:咏怀古迹·其三作者: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品注解: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

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上“向黄昏”。

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

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

孔雀东南飞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哪个朝代的作品孔雀东南飞是哪个朝代的作品?《孔雀东南飞》是产生于建安时期(公元196年~219年)的一首民歌。

【孔雀东南飞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孔雀东南飞分析】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

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它长期流传于民间,不断为人增饰,经六朝而写定,后被徐陵编入《玉台新咏》。

从它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光辉篇章,是长篇叙事诗的杰出代表。

对这样的名篇杰作,教学时,除要讲清字句借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外,对其思想艺术,也应认真加以分析。

诗的思想艺术,可讲之处很多,而学生往往在以下几点上理解不深或不准:一、焦刘为何轻易自杀?是否太软弱了?二、开头什么意思?结尾有无迷信色彩?三、刘兰芝那么阔气,经济地位如何?由于对以上问题理解不准,会影响到对全诗的理解。

我觉得这些问题,是很值得讲一讲的。

而且,这些问题,也正是教材的难点。

当然讲解时,也不宜回答问题式地孤立进行,而是要在分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的过程中,适当地予以注意。

其实,焦刘的自杀,正是题旨之所在。

作品正是通过焦刘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歌颂了焦刘忠于爱情的崇高品德和不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反抗精神。

研究报告第2组-《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综述

研究报告第2组-《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综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综述中文2班小组摘要:国内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在人物、体裁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但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围也不广泛。

关键词: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因其凄美的爱情而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知名度非常高,以至于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

但是在莎士比亚的改编下,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有魅力,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

它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甚至影响了很多人的爱情观。

这里我们对国内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做一个现有基础上的综述。

一、研究历史从国外的研究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7世纪18世纪,人们主要是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乳媪这一人物复杂而矛盾的个性做了很好的分析。

这一时期还提出了家族之间不合理斗争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两条主线,后来的研究多以此为主线。

19世纪早期研究多采用浪漫主义批判态度,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戏剧的浪漫情调及爱情的赞扬。

20世纪,研究侧重对戏剧创作、表演中的一些疑问的考察,包括对悲剧命运的分析,同时加深了对人物关系的分析。

从国内研究来看,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7世纪,但是传到中国却是在两百多年之后,田汉、曹未风、曹禺、朱生豪等对该剧进行了翻译。

我国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在解放前就开始了。

50 —60 年代的研究在向苏联学习的同时, 中国莎学研究者也以自己的思考, 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莎学研究,但往往以阶级、阶级斗争观点指导莎学研究; 或者从阶级斗争出发对莎士比亚、莎作的资产阶级观念予以批判; 或者从阶级分析入手赞扬莎士比亚和莎作反映的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

绝望的哀歌_《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

绝望的哀歌_《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

绝望的哀歌_《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绝望的哀歌:《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倩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备受争议和讨论的一部作品。

作为被誉为“中国第一悲剧”的《倩契》,其主题以及其中涉及的弑父伦理悲剧元素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倩契》是明代杂剧大师汤显祖所作,以父女之间的悲情故事为主线。

作品中的倩契,在她父亲的婚姻政策和丧偶制度的压迫下,被迫与自己的父亲结婚。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倩契弑父的事件,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的扭曲和悲剧的命运。

倩契弑父的行为在剧中展现出一个悲剧的命运和人性的扭曲。

首先,倩契被迫与自己的父亲结婚,这种婚姻制度使她陷入了绝望之中。

她没有选择,只能忍受这样的压力和痛苦。

其次,她在夜晚被人抱住后误杀了自己的父亲,这个命案使她背负着血债的罪恶感。

倩契的悲剧是一个无辜女性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成为牺牲品的悲歌。

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这个故事让人深感不公和绝望。

《倩契》中的弑父伦理悲剧,也折射出当时社会伦理的扭曲和不公。

这部作品揭示了明代婚姻政策和丧偶制度的矛盾和瓦解,使人们不禁对于当时社会的伦理和道德体系产生了质疑。

倩契的命运无疑受到了社会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桎梏,而当时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并未给予她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使得人们对于伦理和父权制度的思考不断加深。

在《倩契》中,弑父伦理悲剧也引发了对于个人命运和人性的深思。

倩契成为了弑父的凶手,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尽管她并非出于恶意去杀死自己的父亲,而是在一种极端的情绪和心理压力下误杀的,但她的行为无疑触犯了伦理和道德底线。

这引发了对于正义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讨论,让人们反思个人命运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探讨了人性的扭曲、伦理的困境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个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体系的不完善和矛盾,也激发了对于伦理、道德和个人选择的思考和思考。

尽管这个悲剧故事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陈旧,但它所带来的对于伦理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却是我们今天依然值得关注和深思的。

【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文学评论

【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文学评论
史上最具魅力的男性角色--《飘》中的瑞德.巴特勒
背叛与解实观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权主义
杰克.巴恩斯—海明威理想中英雄和战后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清教社会之悲剧—论《红字》
希利克里夫的世界--《呼啸山庄》中希利克里夫的人物分析
论苔丝的悲剧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飘》中天生的生存者
浅析夏绿蒂勃朗特为简爱赢得平等的策略
游走于单纯与复杂间的斯佳丽
浅析《还乡》中体现的环境性格悲剧意识
浅析《蝇王》的象征手法
论哈代小说的悲剧效果—浅析《卡斯特桥市长》
聆听来自《紫色》的女性主义之声—西莉的自我探索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风暴与平静的变奏曲--《呼啸山庄》的风暴与平静的分析
浅论《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论简爱的独立和女性的自觉意识
文明社会的邪恶—从《熊》看福克纳对美国白人文明的反思
杰克伦敦身后的狼群--《野性的呼唤》赏析
旅居非洲—一段涅磐之旅
论《简爱》中冰与火的意向
论《宠儿》中的理性荒诞
桑提亚哥,不仅仅是个渔夫
从诗歌看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多重性格
奈特里先生--《爱玛》中的多功能角色
现实主义与哈克贝里费恩
试析《红字》中抗争的延续性
觉醒的灵魂—对《红字》中海斯特觉醒过程的分析
《儿子与情人》主题探析
哈克:觉醒的代表—哈克矛盾性的分析
疯狂—死亡的前奏曲:对哈姆雷特人物的心理学分析
神秘的命运和雄伟的自然—论《苔丝》中的悲观主义思想
财富赢不回虚幻的爱—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论哈姆雷特的疯癫
女性对狄更斯的影响
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情结
简奥斯汀与现代人的婚姻价值观之比照

唐诗·白居易《长恨歌》

唐诗·白居易《长恨歌》

唐诗·白居易《长恨歌》引导语:人们对《》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

小编整理一些关于白居易《长恨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万艳同悲的绝唱——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泪【文献综述】

万艳同悲的绝唱——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泪【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万艳同悲的绝唱——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泪引言《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与文学爱好者前赴后继地奋斗在红学探索的道路上,红学的涉及面之广,包罗万象的程度,是其他作品流派所远不能及的。

各种观点荟萃成为红楼盛宴,极大地满足了亿万读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本次论文就《红楼梦》中女性们的泪展开探讨和研究,透过红楼女子的点点泪光,分析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了解故事的情节和意义。

而在这一领域,以女性泪为切入点的研究和作品还并不多见,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和意义。

正文为完成毕业论文《万艳同悲的绝唱——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泪》,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作为着手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十分之多,现就部分作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概括罗列,分析综合后进行整合,加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冯其庸先生在其《解梦集》中阐述了《红楼梦》对女性的尊重和对妇女守节的反对,认为《红楼梦》中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最终的爱情悲剧,这样的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自由。

王海龙的作品《曹雪芹笔下的少女和妇人》分章分篇地讨论《红楼梦》中的典型女性,既包括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这样等级较高的封建贵妇,也包括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贵族小姐,还深入探讨了赵姨娘、夏金桂等历来为人所不齿的反面角色,以及袭人、紫鹃、柳五儿等各类女奴,一共详细讨论了五十四位各种各样的女性,充分张扬了女性主义。

《红尘冷眼魇红楼》中则汇聚了俞平伯、胡适、鲁迅、王国维、周汝昌、蔡义江等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的红学理论,纷然呈现出他们各自独到的红学观点。

如周汝昌先生在黛玉之死的问题上,认为,造成黛玉悲剧的主凶,是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元春等,而非传统观点中的贾母和凤姐,阐发了其独到深入的见解,王国维大师从美学、伦理学等角度解读《红楼梦》,蔡义江以诗词曲赋为切入点解读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歌剧《蝴蝶夫人》剧情音乐分析与女主人公的人物心理刻画及主要唱段演唱提示

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歌剧《蝴蝶夫人》剧情音乐分析与女主人公的人物心理刻画及主要唱段演唱提示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歌剧《蝴蝶夫人》剧情音乐分析与女主人公的人物心理刻画及主要唱段演唱提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20070418一、《蝴蝶夫人》的诞生1.真实主义歌剧作曲家的代表人物——普契尼十九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产生了真实主义思潮。

这是由于民族解放运动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现实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以往那些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所支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于是产生了反对“浪漫主义”的思潮。

这种思想意识最初反映在文学艺术中,很快就流传开来,在音乐和戏剧的领域最为盛行。

真实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在二、《蝴蝶夫人》的剧情与音乐分析《蝴蝶夫人》是部两幕歌剧,第二幕中间有一次落幕将其分成了两个部分。

这部歌剧在音乐方面的显著特点是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非常切合舞台意境。

管弦乐在这部歌剧里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曲调都由管弦乐演奏。

剧中音乐色彩丰富,曲调优美动人,主导主题连贯而层次分明,准确恰当的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刻画细腻,极富有艺术魅力。

普契尼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心理,并巧妙的把日本旋律和意大利风格有机的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音乐烘托了剧情,加强了歌词三、《蝴蝶夫人》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心理刻画及主要唱段演唱提示1.女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强调爱情悲剧主题《蝴蝶夫人》堪称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

中国当代知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这样说:“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取得杰出成就的悲剧家也是人间最伟大的天才。

”正因如此,剧中女主人公蝴蝶夫人这一东方女性以其美丽温柔、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屹立于世界歌剧舞台上熠熠生辉。

我们在塑造剧中女主人公蝴蝶夫人这一音乐形象时,主要强调的是她的悲剧性,重点表现的是她的悲剧美。

蝴蝶夫人美丽、温柔、善良,对平克尔顿的爱情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第5单元名家名曲(之二)——《铁蹄下的歌女》课件 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5单元名家名曲(之二)——《铁蹄下的歌女》课件 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创作背景
《铁蹄下的歌女》是故事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创作于 1935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 潮,以黄自为代表的爱国作曲家,写出了一些呼吁团结抗敌,奋起 救亡的歌曲。在他们的艺术歌曲中,也增添了不少寄寓爱国情怀的 好作品。但这些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迫切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抗日 救亡心声的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段
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 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 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 的漂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
第三段
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 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了最激动人 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 抑制的愤懑之情。
2、歌曲的调号,拍号是什么?
1=F 四四拍
朗读歌词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 被人当做商女? 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 永远的漂流。 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可怜是铁蹄下的歌 女,被鞭打的遍体鳞伤!
欣赏歌曲《铁蹄下的歌女》
歌曲属三部性结构。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拔弩张”,但 它蕴含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曲是无法估量的。
聂耳(1912—1935)作曲家。云南玉溪人。他
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 乐的先驱。
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 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 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 《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 《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 《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女性的悲剧时代的哀歌作文

女性的悲剧时代的哀歌作文

女性的悲剧时代的哀歌作文哎呀呀,大家好啊!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伤心的故事。

哼哼,就叫做“女生们的超级大悲剧时代哀歌”!哎呀,你知道吗,姐妹们,这个时代有好多悲惨的事情发生呢!首先啊,你们听说过女生要去上学的时候是多么糟糕吗?就是啊,每天早上起来,先要花好多时间挑选衣服,然后要画上超级复杂的妆,还要把头发弄得跟电影明星一样,才能去见那些老师们。

而且哦,一到学校,又要听他们一直说“女生也要好好学习,不能光顾着打扮啊!”咳咳,好不容易才把头发弄好,还不许表现,真是太悲惨了!然后啊,还有那些又高又瘦的模特们,她们总是在电视和杂志上晃来晃去,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活啊?你说说,难道我们不也有权利变成广告里那样的超级模特吗?每次看到那些大长腿,心里真是太难受了!还有啊,说到恋爱,哎呀呀,简直是个大悲剧啊!男生们就喜欢看那些化浓妆的女孩子,还总是说要找个懂事的姑娘,哼哼,我就是不明白,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也有喜欢的对象吗?每次在那些浪漫的电影里看到主角拥吻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啊!不仅仅是这些啊,还有社会上的不公平对待,就像是工作上啊,为什么男生们总是占尽了上风呢?我们女生也一样能做到啊!每次看到一些工作机会只给男生们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好像一点用都没有。

哎呀呀,这个时代对我们女生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的悲剧啊!每天都在为了追求平等和公正而奋斗,但是总是感觉到好多事情都不太公平。

不过姐妹们啊,不要灰心哦!我们要坚强,要团结,一定要让这个世界知道,女生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哎呀,我说了这么多,现在都觉得自己眼泪汪汪的了。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勇敢面对,相信自己,相信每一个姐妹!哼哼,这个悲剧时代,我们要一起唱出我们自己的哀歌,让全世界都听见我们的声音!。

中国歌剧选段女声曲目

中国歌剧选段女声曲目

中国歌剧选段女声曲目
中国歌剧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女声曲目在其中占有重要
地位。

以下是一些中国歌剧中常见的女声曲目:
1. 《白毛女》,《白毛女》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歌剧,其中女主
角白娘子的曲目非常著名,如《白毛女之歌》和《白娘子出山》等。

2. 《红色娘子军》,这是一部以中国妇女参加解放战争为题材
的歌剧,其中女主角的曲目如《红军妹妹》和《红色娘子军之歌》
等都非常动听。

3. 《牡丹亭》,这是一部古典戏曲,其中的女主角杜丽娘的曲
目非常经典,如《丽娘拜月》和《探春令》等,展现了杜丽娘的柔
情和才艺。

4. 《梁祝》,这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爱情传说,其中的女主角祝
英台的曲目如《祝英台上坟》和《祝英台下坟》等,表达了祝英台
对梁山伯的深情和无尽思念。

5. 《茶花女》,这是中国改编的法国歌剧作品,其中的女主角
玛格丽特的曲目如《玛格丽特之歌》和《茶花女之歌》等,展现了她的悲剧命运和坚强的内心。

6. 《红楼梦》,这是中国文学经典《红楼梦》改编的歌剧,其中的女主角林黛玉的曲目如《黛玉葬花》和《林黛玉之歌》等,表现了她的聪明才智和对命运的无奈。

以上仅是中国歌剧中的一些女声曲目,每个歌剧都有更多精彩的曲目和角色。

女声曲目不仅展现了女性角色的情感和命运,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女性的悲剧命运的轮回

女性的悲剧命运的轮回

2012.03学教育19じと/わらひし友よ/今もめとらず大概你终身都娶不到媳妇吧/我可怜的朋友/现在仍孑然一人(14)目を閉ぢて/傷心の句を誦してゐし/友の手紙のおどけ悲しも虽然你的来信俏皮滑稽/但想起你朗诵感伤诗的神情/我不禁悲从中来第(13)(14)首短歌是写给朋友岩崎白鲸的。

当时的白鲸正在函馆邮局里担任兑换职员,生活贫困而又郁郁不得志。

在白鲸上中学时,任职青森县裁判所警察一职的父亲不幸去世,于是他被迫退学,成为一家人的生活支柱。

一句“大概你终身都娶不到媳妇吧”,道出了对友人的担心和同情。

虽然生活艰辛,但白鲸给啄木的信中却尽量用一些“俏皮滑稽”的词句,这份佯装的豁达让啄木想起了白鲸“朗诵感伤诗的神情”,于是“不禁悲从中来”。

(15)演習のひまにわざわざ/汽車に乗りて/訪ひ来し友とのめる酒かな趁演习抽空乘火车来看我/我们一起喝的酒/是多么醇香甘甜啊(16)大川の水の面を見るごとに/郁雨よ/君のなやみを思ふ每次看到隅田川的水面/郁雨君噢/我都会想到你的苦闷(17)智慧とその深き慈悲とを/もちあぐみ/為すこともなく友は遊べり你拥有非凡的才能和一颗慈悲的心/却终日无所事事/碌碌度日以上三首短歌是写给好友宫崎郁雨的。

第(15)首朋友再会的喜悦成为基调。

当时的情况是啄木已经搬家到小樽,郁雨抽空来小樽探望啄木夫妇。

啄木将这份朋友再会的喜悦在日记中如是写道:“那晚,妻子来报社接我回家,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郁雨君来看望我了。

再会时,我们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一同畅饮,一起睡觉。

郁雨君啊,你真是我的好兄弟,虽然我说不出口。

”[4]郁雨睿智、善良,喜爱文学,他的父亲是函馆首屈一指的实业家,但是郁雨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做商人,他不想子承父业,然而在文学方面又毫无建树,于是整日迷惘。

第(16)(17)首短歌中,啄木写出了郁雨烦闷的生活状态,并表达了一种对友人同病相怜的情感。

啄木在函馆的时候,郁雨经常倾囊相助。

啄木离开函馆后,郁雨仍然在经济上继续支助他。

三位女性之悲歌_苔丝_爱玛_安娜_自杀_原由探析

三位女性之悲歌_苔丝_爱玛_安娜_自杀_原由探析

三位女性之悲歌)))苔丝、爱玛、安娜/自杀0原由探析李朋(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笔者认为苔丝、爱玛、安娜/自杀0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爱情的绝望是她们自杀的最直接原因;其次,她们自身带着沉重的罪恶感,一方面想从现实环境中逃脱出来,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既定的社会法则;最后,她们都生活在转型时期比较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交织成一张巨网,使她们围困其中而无法动弹。

关键词:苔丝;爱玛;安娜;爱情;罪恶感;社会环境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379(2008)0620146205Three Women.s Elegies)))the Causes for the/Suicide0of Tess,Emma and AnnaLI P eng(School of Liter ature,Southwest U niversit 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 act:This ar ticle explor es t he under lying causes for the suicide commit ted by Tess,Emma and Anna.T he author ar gues that ther e are three main causes.Fir st,love is the most direct cause;secondly,they are heavily burdened with guilt:they want to escape fr om reality but are unable to shake off the existing social nor ms;and f ina lly,they all live in a chaotic social environ2 ment dur ing the restr uctur ing of the society,and various social factor s a re interwoven into a giant network,by which they ar e trapped and ar e unable to move.Key words:T ess;Emma;Anna;love;guilt;social environment英国作家哈代笔下的苔丝、法国作家福楼拜笔下的爱玛、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中非常著名的女性形象。

古今女英雄悲怆的自备稿件

古今女英雄悲怆的自备稿件

古今女英雄悲怆的自备稿件【原文】女为男妇,性多所自恋。

性欲不可禁得焉,便投河,溺之死。

——《文选》卷十二然而由于战乱和时代的局限,她们没有登上文学史的舞台。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是一个凄婉柔弱被淹没的故事。

一、《赤壁赋》、《琵琶行》和《江淹》孟浩然的《赤壁赋》,“夫有吴姬者,吾亦有夫”,将孟浩然对人生理想最好的诠释。

《琵琶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个悲凉女子对人生理想追求的呐喊。

宋玉的《九歌》中也有对婚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表达和阐述,孟浩然用自己所写的《江淹》描绘了人生最终的境界。

江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等词句在他心中留下了永久的悲凉印象与不灭希望,但是他毕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战火纷飞、乱世动荡中,依然过着自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人,也没有留下一个词句刻入他心中的作品。

孟浩然不能写出他对人生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只能用笔墨和故事去诉说自己心中那份悲苦与无奈。

这样就形成了孟浩然笔下描写女子爱情故事不同结局与结果不同内涵却是相同情感和精神诉求相互交织影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千古爱情佳话。

1、江淹《江淹》是一首怀才不遇的抒情诗,表达出对丈夫的忠贞不二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最终归属。

江淹没作为大唐名将,为维护大唐统一与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皇帝封为安西都护,后因战俘及流放中被乱兵所杀。

然而由于他始终未接受唐玄宗之命而被流放异国,后因思念亡妻在月夜独坐思量再三而饮恨长逝。

2、吴姬吴姬,又名吴姬,春秋末期楚国人,是吴国人,她是楚国的歌女,也是被吴王夫差看中,成为夫差的妻子。

夫差对吴姬很宠爱,他对吴姬也很好。

有一次吴姬舞剑,舞姿撩人,夫差认为这样不符合他妻子地位,于是让吴姬离开。

吴姬去吴国后曾与夫差同游江陵,也曾随夫差到过扬州和庐山。

后来吴姬不知所终。

二、《离骚》(节选)屈原,《离骚》是一首抒情怀古、体裁广泛的楚辞。

《离骚》由战国时代楚怀王的国名及民间传说两部分组成,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东方电影考试题+答案.doc

东方电影考试题+答案.doc

《人类学入门》是(D)于 1966 年达成的电影作品。

A、木下惠介B、小津安二郎C、寺山修司D、今村昌平2木下惠介的电影代表作是(B)。

A、《野菊之墓》B、《二十四个眼睛》C、《太阳和蔷薇》D、《永久的人》3在 60 年月从前,木下惠介的电影风格是(A)。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悲情主义D、超现实主义4《楢山节考》标记着今村昌平将对“性”的解说,上涨到人类的和社会的生计法层面。

()正确答案:√5今村昌平电影的招牌和母题是“爱”与“基层”。

()正确答案:ד太阳族电影”与日本电影新浪潮1以下对日本新浪潮电影的序幕描绘最正确的是(B)。

A、青春族电影B、太阳族电影C、独立制片机构的壮大D、前卫导演的大量出现2若是说 50 年月日本电影重在表现美和蔼,那么新浪潮电影则重在表现( D)。

A、情与爱B、梦与幻C、甜与苦D、丑与恶3新浪潮电影在创作上拥有激烈的(B)精神。

A、爱国B、政治批评C、革命D、自我批评4日本新浪潮电影,是在国内电影业出现了一种全面的衰败和独立的制片机构蓬勃盛行的背景下出生的。

()正确答案:√5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是日本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朝鲜反特片与侦探片1朝鲜红色经典电影《重返前线》是(A)种类的战争片。

A、直接描绘战争B、反应百姓增援前线C、反应少年英豪D、侦探2朝鲜红色经典电影可分为(C)大种类。

A、三B、四C、五D、六3在 70 年月,朝鲜电影与中国电影相辅相成、相辅相成。

(A)A、正确B、错误4朝鲜红色经典电影《不可以授勋的英豪》属于(A)种类的电影。

A、反特片B、战争片C、现实片D、历史片5朝鲜红色经典电影《南江村妇女》反应了战后代们重修家园的情形。

()正确答案:×朝鲜战争片与少年英豪题材电影1在朝鲜电影中,女性的塑造经常与(D)联系在一同。

A、公众的隐痛B、受创的历史C、浪漫的恋人D、民族感情、爱国精神2朝鲜红色经典电影《摘苹果的时候》是什么题材的电影?(C)A、传统教育片B、战争片C、现实片D、历史片3韩国电影《故土之春》是以军人的视角来反省美军驻扎在韩国那段历史。

蔡文姬的诗词《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

蔡文姬的诗词《胡笳十八拍》原文及赏析

【导语】蔡琰,字⽂姬,别字昭姬。

东汉时期⼥性⽂学家,⽂学家蔡邕之⼥。

《胡笳⼗⼋拍》的艺术价值⾼,与蔡⽂姬的才⾼有关,蔡⽂姬的才⾼是由她的家世和社会背景造成的。

下⾯就和⼀起来阅读下蔡琰的诗词《胡笳⼗⼋拍》,欢迎阅读!《胡笳⼗⼋拍》 我⽣之初尚⽆为,我⽣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会兮琴⼀拍,⼼愤怨兮⽆⼈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兮向天涯。

云⼭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兮扬尘沙。

⼈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折兮⾃悲嗟。

越汉国兮⼊胡城,亡家失⾝兮不如⽆⽣。

毡裘为裳兮⾻⾁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夜兮不思我乡⼟,禀⽓含⽣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异兮⾝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雁北归兮为得汉⾳。

雁飞⾼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苦寒,饥对⾁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兮⾏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俗贱⽼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草兮安家葺垒,⽜⽺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竭兮⽺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转愁。

(中⼼) 天⽆涯兮地⽆边,我⼼愁兮亦复然。

⼈⽣倏忽兮如⽩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悲剧之歌的绝唱
---我看萧红《生死场》08级中师本2班苏慧敏080101231
内容摘要:特定的社会背景让萧红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洞察历史,在她的《生死场》中,女性受着各方面的压迫,最后只能是悲剧的生存或死亡,尤其是乡村妇女的命运,更是凄惨,由于地位的受限和自身意识的未觉醒,生命只能是走向沉寂,结局只能是悲剧。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工具压迫悲剧
一部《生死场》使萧红震惊文坛,从此被称为抗日作家。

萧红以女性独到的目光洞察社会、洞悉历史,洞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悲剧的结局。

《生死场》中描述的多个女性形象,都有共同的特点,命运永远是悲剧的,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状态下,这些女性只能是被践踏、被玩弄的对象,只有悲剧的结局。

同时,女性形象又永远是作家必描述的,无论是男性作家的口吻,还是女性作家的角度,任何一部作品都少不了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因此,依歌德看来,“女性是永恒的”。

萧红的《生死场》作为对女性悲剧形象的诠释,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最终只有一个悲剧结局,为什么女性只能走向悲剧的深渊,是什么原因促成悲剧的发生。

从三个方面来了解《生死场》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1.男尊女卑,夫权、父权制度的压迫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男权社会下,男性永远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是驾驭者,而女性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是被动者,扮演了服从的角色。

女性只是作为他们发泄欲望的工具,没有自主权,传统的文化思想支配着这些女性。

男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永远处于主体地位,对女性可以尽情地玩弄,不曾考虑女性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

男尊女卑的思想扎
根于男性思维中,同样道理,女人是卑贱的,这种思想也深深地嵌入女性的思想状态中,自己处于一种被压迫的地位,无力反抗,也不曾想过反抗。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女性只能是泄欲的工具。

《生死场》中的成业在金枝第二天就要生产的情况下,完全不顾金枝的生命安危,仍然与金枝发生关系,这里,金枝只是成业泄欲的工具、玩弄的对象,不曾被当做一个健全的人来对待;再者,《生死场》中多描写女性生产的场景,一切不幸、一切痛苦都由女性来承担,刚刚完成泄欲对象的任务,马上变成生产的工具。

在这里,“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多个女人同时生产,有的小孩一出生就死亡,有的母亲在生产过程中遭受巨大痛苦,典型的就是五姑姑的姐姐在生产时,她丈夫不是拿烟袋,就是拿水盆来扔她,一看见妻子生产就生气,他完全把女人当成奴隶和工具,这是造成女性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女人就像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这种封建社会家长宗法制的统治模式,促成了女性的悲剧。

女性,在《生死场》中,无论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她们的共同命运就是走向悲剧,悲剧的成为男性的奴隶和工具,在夫权制度的压迫下,在男尊女卑的阴影笼罩下,她们只能是这样一种结局,因为男权主导着社会,无论她们怎么抗争,也逃不出夫权大于天的框架,因此,只有悲剧陪伴着她们一生,或过早夭折,或慢慢悲哀地死去。

2.女性自身意识的未觉醒,甘愿作为奴隶与工具
男尊女卑的思想不仅影响着男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文化传统同样也深深影响了女性的观念与想法。

女性自身意识的未觉醒,自觉把男性作为自己依附的对象,主动让自己处于从属地位,不曾抗争,不曾努力改变这种状态,几百年的文化熏陶让她们意识到依附男人是她们的出路和希望,因此,甘愿作奴隶,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乐此不疲。

在《生死场》中,萧红对这样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地描写。

有因为时间久了,养成了不会抱怨的麻面婆;有愚昧无知,用生活的剩余时间来述说无穷命运的老王婆,她们各有不同的无知与麻木,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自身未觉醒的意识指引着她们走向悲剧的结局。

最为深刻地描写就是在金枝去城里打工时,与她共同命运的女人们嘲笑着金枝,处于同一阶级、同一命运的这些女人们不是站在同一战线,共同抗拒这污浊不堪的社会,与之斗争,而是无知地嘲笑与戏弄;自身意识的不觉醒,使得这些女性只能永久地走向悲剧。

3.特定的社会状态,特定的文化环境所致
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处于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对中国人民进行迫害时期,广大人民处于这种环境下,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文化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这种特定的社会状态决定了生活状况的悲剧,尤其是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女性,这样的环境只能加剧女性的悲剧地位。

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态就决定了当时人们的社会意识,在《生死场》中,她们没有反抗,把自身的经历集中在那麦场上,看到麦子长高,就感觉心情舒适;这里,人已经不是完整的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人的地位犹如牲畜的地位,没有自由,他们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精神状态麻木;身为柔弱的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