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专题19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华盛顿流传着许多有关“末日旅馆”和“莫斯科幽灵部队”的传闻,其中“末日旅馆”是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世界爆发核大战时的最后避难所,“莫斯科幽灵部队”是幻想中的军队。

这表明当时(C)A.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形势趋于紧张和动荡C.美苏双方处于敌对的态势D.主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2.下图是1960~2015年全球GDP和贸易平均增长率发展示意图。

据图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D)A.发达国家占据全球化主动地位B.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新兴经济体提升经济发展水平D.经济全球化呈现逐渐放缓趋势3.由于美国股票市场和新兴电子计算机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一片兴旺,一些观察者重提20年代的繁荣和无制的投机活动,以及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

这些观察者们反思的是(B)A.世界经济的制度化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C.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世界经济的区域化4.福特汽车,它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常设机构,然后进行组装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生产地的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业率。

材料表明(C)A.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B.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C.全球化扩展到生产领域D.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贸易5.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亲自或者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

2017年6月16日银行理事会批准新一批3个意向成员(汤加、阿根廷、马达加斯加)加入,成员总数增至80个。

该协定的签订表明(B)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得以加强B.经济全球化推进国家间经济合作C.世界银行领导地位被严重削弱D.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开始出现6.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世界现代史专项练习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世界现代史专项练习

2019 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世界现代史专项练习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 2017 年 4 月杭州质检21 题〕罗斯福登台后,公布了《全国工业中兴法》,该法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成立国家中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样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合提升劳工地位,改良劳工待遇。

以下对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B、该法旨在中兴美国工业,不波及其余问题C、该法有效和缓了社会矛盾D、该法成立了公正竞争等方面的规那么2、〔 2017 年 3 月福建省高三质检22 题〕罗斯福总统在 1933 年的“炉边讲话”中提出以下四个外交目标,此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早期得以实现的是A、“进行广泛裁军,除去对武装抗衡的惧怕”B、“除去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C、“同全部国家从头成立友善关系,并建立更大的信心”D、“成立稳固的钱币,以便推动贸易发展”3、“我们认可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边换米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归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此后,我们必定要归还。

”为此,当时苏俄政府()A、推行余粮采集制B、推行粮食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D、撤消义务交售制4、〔 2017 年 7 月新疆会考15 题〕“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立誓:必定要为美国人民推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色是A. 国家干涉经济B. 采纳“自由听任”的政策C.成立“福利国家”D. 截止法西斯权力5、〔 2017 年 10 月洛阳高三期中20 题〕 20 世纪中期此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并且这类状态连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某某某某三模)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某某、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

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 A ) A.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D.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新某某主义经济,顺应复杂经济成分,所以“在某某、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故选A项;三大改造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无关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我国建国之初是要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D项。

2.(2018·某某三模)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

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

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

这反映了( B )A.八字方针的制定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C.改革开放的实施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解析】从包产到户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左”倾错误严重时遭到批判,在思想路线和经济政策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时又得到肯定,故答案为B项;A、C两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排除;D项说法片面,经济政策也有不受“左”倾错误干扰的时期,排除。

3.(2018·江淮十校三模)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材料反映出,在的外交思想中( A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外交思想中特别强调讲义轻利,是中国传统义利观在外交上的新应用,说明其外交思想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A项正确;外交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B 项说法不准确;材料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观念,C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试题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试题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Word版含答案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五一、选择题1.(2018·乌鲁木齐)列宁提出:“现在俄国社会主义政府面临着一个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是立即接受这个割地和约呢,还是马上进行革命战争。

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不可能作任何中间路线的决定。

”这里的“和约”指的是(A)A.《布列斯特和约》B.《告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书》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解析】十月革命后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与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这一和约规定苏俄向德国割地、赔款,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故答案为A项;《告俄国工人、土兵和农民书》宣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排除B项;《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排除C项;《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排除D项。

2.(2018·绵阳三模)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

据此可知当时苏俄(D)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已经萌芽,苏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的状况下所进行的政策调整,其目的仍然是发展社会主义,故答案为D项;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全面实施,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排除C项。

3.(2018·汕头二模)下表反映了俄国各工业部门工人平均工作时长(小时)的变化A.调整了工业国有化政策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解析】由材料可知,1926年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长与1913年相比有所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信息可知,1913年仍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1926年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建立,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不能导致工人工作时长的减少;D项与材料无关。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9 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9 含答案

专题1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加试)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加试——(c)2.过程加试——(b)3.性质加试——(d)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4.影响加试——(d)(1)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

(2)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日崛起,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3)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多视角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 C解析①~④四幅历史区域图分别存在于一战后初期、一战前、二战前、20世纪90年代后,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②①③④,故选C。

2.(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

其中指代德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一战后,美国大发战争财,①应是美国;②曲线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且迅速跃居第二位,应代表苏联;③曲线在一战期间尤其战后受到削弱,但在20世纪20年代又重新崛起,可判断③是德国,④是英国。

故选C项。

3.(加试题)(2017·11月浙江选考,34,节选)“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

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

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天成大联考二模)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

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

据此可知( D ) 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018·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

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 C ) A.英国已控制中国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解析】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表明,英国对华贸易在1829年占据绝对优势,据题干时间信息“1829年”可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涉及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没有涉及中国对英出口贸易,不能得出贸易失衡的结论,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思想的变化,D项不正确。

3.(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解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2019高三历史大二轮练习试题:专项测试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2019高三历史大二轮练习试题:专项测试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2019高三历史大二轮练习试题:专项测试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限时: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加强B、外来移民的涌入C、自由主义的推动D、工业革命的开展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额的25%,年销量超1600万辆,居世界第一。

汽车发明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一战期间D、第一届世博会举办期间3、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雇佣超过2300万人员进行公共基础建设,占全国劳动力一半以上,大量资金以工资形式经过工人口袋流向市场。

与此相对应的政策是()A、整顿银行B、以工代赈C、调整农业政策D、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4、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

战后表达这一言论的事件是()A、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B、美国对欧洲援助计划C、“北约”“华约”对峙D、东西两个德国的形成5、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以流行歌曲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不离弃”。

该内容反映了()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世界形势的缓和6、(2017·山东文综)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现代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串讲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三现代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串讲课件

时期
发展历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
社会主义 革命与建 设的探索 实践 (列 宁时代)
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 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 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政治经 济危机
(二)“轻重”难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与 建设的探索实践 (列宁时代) 发展历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 的政治经济形势
时期
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 (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 革命与建 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 设的探索 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实践 (列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 宁时代) 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 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 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 二战 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后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 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 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 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五、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2大线索 (一)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时期 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著作: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新中国 成立后 内部矛盾的问题》 (2)主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 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 (3)影响: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第三阶段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堂演练1.(xx·潍坊一模)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战争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解析】选B。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A错误;“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B正确;材料中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强调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C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经济政策,不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错误。

【拓展延伸】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日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选B。

凯恩斯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被采用,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胡佛政府推行的不当政府干预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经验教训,故B正确;材料讲述的是胡佛政府不当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C从材料无从体现,故C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胡佛,故D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_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_专题23_word版有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_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_专题23_word版有答案

第三部分二、现代中国专题二十三一、选择题1.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

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A)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解析】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和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项错误;材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C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2.(2018·高考模拟历史调研卷一)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

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

”这反映了(C)A.“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B.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C.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D.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解析】1950年“左”倾思想还没有开始,排除A项;“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

”说明中苏两国有合作,也有分歧,所以C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B 项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D项中苏两国外交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故排除。

3.(2018·广州二模)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

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

这反映了(D) 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解析】从材料“1953年3月”“1955年3月”“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中可以反映出这是新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灵活实践,故D项正确;A项是1972年,排除;当时中苏关系比较正常,故B、C两项错误。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模块3-现代世界与中国 作业答案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模块3-现代世界与中国 作业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B[解析]临时政府拒绝退出一战,也拒绝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满足人民“要和平、要土地、要面包”的要求,导致其“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项正确。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本性决定的,对其统治有影响,但不是使其处于极其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A、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危机,C项错误。

2.D[解析]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表明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实现近代化,故D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策,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不符,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以公有制为主体,适用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C项错误。

3.C[解析]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一方面恢复了社会经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原料基础,另一方面没有解决工业化变革问题,揭示出新经济政策不能适应苏联实现工业化的迫切要求,注定了被取消的命运,故C项正确。

材料能够体现新经济政策的显著成效,但不全面,A项错误;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没有解决工业变革问题,既不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也没有奠定工业基础,B、D两项错误。

4.B[解析]材料表明,斯大林主张苏联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发展经济,但要保证经济的独立性,意在强调独立自主和维护经济主权,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信息,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发展生产力,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斯大林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二者初衷并不一致,C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防止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意图,但不全面,D项错误。

5.C[解析]材料表明,苏联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重工业发展程度比较落后,迫切需要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各国经济增长率即发展速度的信息,A、B两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尚未爆发,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专题16 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专题16 含答案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六一、选择题1.(2018·衡水中学四调)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这说明(A)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B.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解析】“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说明经济危机引起贸易壁垒,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A项正确;B、C两项和D项说法错误。

2.(2018·宝鸡三模)1932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说:“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

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这里的“传统”指的是(B)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孤立主义【解析】经济危机之时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正是这一思想体现,B项正确;A项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经济政策;C项是罗斯福时期奉行政策;D项是一战时期奉行政治理念。

3.(2018·开封三模)一战前,英国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阶层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以此获取利润,在国内大量修建狩猎场和赛马场。

这一变化反映英国(C) A.国际金融竞争力下降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社会创新氛围不足D.第三产业得以兴起【解析】庞大的食利阶层依靠国外投资获利,这不利于社会创新的开展,故C项正确;“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说明其国际金融竞争力较强,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在此之前早已存在,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4.(2018·银川)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9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9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九一、选择题1.(2018·漳州二模)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

据此判断(D)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解析】苏联官方的说法与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相矛盾,这并不妨碍历史真相的探究,故A项错误;官方资料的可信度不一定更高,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之后的研究可信度也不一定更高,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需要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故D项正确。

2.(2018·衡水金卷四省大联考)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

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

这一主张(C)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解析】1923年苏联正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

材料中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要求加强计划和反对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实质是否定市场,进一步否认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国际时局,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主张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不能说明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桂林三模)1917年,实物形式的报酬占苏俄工人工资总额的5%,1918年占48%,1919年占80%,1920年占93%,货币流通在内战后期几乎被取消。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正在(B)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B.探索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解析】材料反映的实物报酬的大幅增长,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实行配给制、取消自由贸易的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故答案为B项;A 项在十月革命已经完成,排除;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苏联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时空整合纵横通关加试题热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时空整合纵横通关加试题热点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时空整合纵横通关加试题热点时空整合1.中国2.世界一、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政治与经济(1917~1945年)1.政治上: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

2.经济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世界政治与经济(1945年至今)1.政治上: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过渡。

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2.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1949~1978年)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既有成就也有教训。

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基本形成,外交事业开始起步,文化和教育事业开始奠基。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经济上:“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九一、选择题1.(2018·漳州二模)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

据此判断(D)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解析】苏联官方的说法与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相矛盾,这并不妨碍历史真相的探究,故A项错误;官方资料的可信度不一定更高,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之后的研究可信度也不一定更高,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需要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故D项正确。

2.(2018·衡水金卷四省大联考)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

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

这一主张(C)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解析】1923年苏联正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

材料中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要求加强计划和反对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实质是否定市场,进一步否认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国际时局,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主张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不能说明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桂林三模)1917年,实物形式的报酬占苏俄工人工资总额的5%,1918年占48%,1919年占80%,1920年占93%,货币流通在内战后期几乎被取消。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正在(B)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B.探索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解析】材料反映的实物报酬的大幅增长,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实行配给制、取消自由贸易的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故答案为B项;A 项在十月革命已经完成,排除;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C项;苏联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

4.(2018·衡水金卷调研卷五)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主题的相关史料,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AC.新经济政策的制定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解析】从材料中的“长期高度集权的沙皇专制传统”“东方专制制度方式”“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高度集权,与材料信息相符合,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体现出的“高度集权”“专制”无关,排除B、C、D三项。

5.(2018·濮阳三模)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经常项目”(商品和劳务项目)的变化情况。

这一现象(B)AB.催生了欧洲复兴计划出台C.说明欧洲经济正迅速恢复D.促使西欧各国加快联合步伐【解析】表格表明美国对欧洲贸易的顺差出现减少,这是由于二战后西欧因战争导致经济崩溃所致,为改变这一局面美国于1948年实现马歇尔计划,故选B项;杜鲁门主义属于冷战政治方面,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实行后,欧洲经济得到恢复,排除C项;D项是在1967年欧共体成立之后,排除D项。

6.(2018·南宁4月)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入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

这表明(D)A.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B.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冷战的研究也在不断变化,即材料表明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是可以探求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说法过于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导致冷战的出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7.(2018·银川一中二模)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

”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B)A.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B.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C.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D.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解析】“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可得出殖民体系的崩溃,没有体现欧洲国家间的竞争,故A项错误;“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强调其海外殖民地对其的贡献,故B项正确;“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没有涉及战争的影响,故C项错误;“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可知强调海外殖民地对其影响,没有涉及美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8.(2018·南昌三模)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外交季刊》上宣称:“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

”二战后,美国对亚、非、拉美新兴独立国家的观念始终没有根本改变,极力把其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材料旨在说明(D)A.民族国家要极力抵制英语B.文化扩张是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C.经济全球化模糊文化界线D.新兴独立国家应该保持文化自信【解析】由材料“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美国文化不具有世界性,各民族应该保持文化自信,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所述相反;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与材料无关。

9.(2018·南平二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肯尼迪政府对古巴实行海上“隔离”,同时命令海军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得拦截任何苏联船只,更不得去追踪并登上那些被怀疑载有违禁品的船只。

这表明美国(B)A.采取强硬措施迫使苏联撤离导弹B.奉行灵活战略从而避免事态恶化C.在与苏联的较量中处于战略优势D.希望通过正常外交程序化解危机【解析】由材料“同时命令海军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得拦截任何苏联船只,更不得去追踪并登上那些被怀疑载有违禁品的船只。

”可以得出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美国采取的强硬态度,但在事件中避免与苏联直接接触,以避免事态的恶化,体现了其灵活战略,B项符合题意;A项比较片面;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2018·资阳)下列漫画揭示的主题是(C)A.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D.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解析】材料漫画反映了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对峙导致双方都不敢发动核战争,体现了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故C项正确;漫画并不能体现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故A 项错误;漫画没有反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故B项错误;漫画主旨不是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故D项错误。

故选C。

11.(2018·河南4月)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

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A)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C.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D.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解析】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2.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

”该理论(D)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颠覆经典力学体系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解析】根据材料“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理论是量子论,材料中强调是基本粒子其运动,也就是微观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冲破宗教神学束缚的是进化论,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经典力学,颠覆经典力学体系是相对论,A、B、C三项排除。

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北5月冲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京剧和话剧为代表的中西方戏剧艺术,是当今世界戏剧体系中重要的两部分。

材料一京剧起源于安徽。

作为“程朱桑梓”,徽州文化促成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反映。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

道光年间,徽班演员程长庚,以唱微调二黄著称。

汉调演员余三胜等加入徽班,带来了湖北的西皮调。

……徽调与汉调合流,1840年前后,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在北京诞生。

——摘编自邱崇丙《京剧的发展和思考》民国前期(抗日战争以前),是京剧发展的全盛时期。

京剧表演重在唱念做打,不像西方话剧那样注重剧本和台词的文学性。

新文化运动的粗暴攻击,促使其后几代京剧人都把提高剧本的文学质量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在与话剧的碰撞与交流中,京剧抽象意味的优势日渐明显。

……京剧大师们认识到,若刻意向西方戏剧的写实化靠拢,因分散和削弱了写意传神的功能,往往事与愿违。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在上海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

京剧迎来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丁汝芹《徽文化·徽商·京剧的形成》材料二雅典最早的戏剧传统起源于祭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活动。

戏剧是一种大众的艺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政府对戏剧的重视以及戏剧所宣扬的人文精神,使得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延续了300年。

罗马帝国在逐渐吞并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广大地域的同时,也将悲剧和喜剧演出带去。

整体上,欧美戏剧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京剧和雅典戏剧产生时的不同点。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上半期中国京剧和西方戏剧获得新发展的原因。

【答案】(1)商人团体在京剧的产生中作用明显;西方戏剧产生中,民主政治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