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与提取关键信息专项突破共43页文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名师透析(含答案)(共五则范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名师透析(含答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名师透析(含答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要点名师透析一、形象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常见命题方式有: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语言 1.炼字(1)炼字(词)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2)炼句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
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典例】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③②①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鉴赏语言风格特色所谓语言特色(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
专题突破 诗歌鉴赏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
②
[注] ①为作者求士不遇心情苦闷而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 守荆襄,颇有政绩,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1.颈联写登山所见,着力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凭吊什么”?为何而伤?
例引: 1.快速判定下列诗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①《东阳路旁蚕妇》(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②《田家三咏》(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1.这两首诗都以 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 态度。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用术 语 规范 应试 1.形象意境类;2.情感主旨类;3.表达技巧类; 套模 4.语言特色类;5.前人评点类; 式
请记录
写什么(what) 三问 怎么写(how) 为何写(why)
读懂诗歌 (基础)
标题 作者
五看
诗文 注释 考题
请记录
考什么
三审 轻 松 应 试
目的
两抓
时间 地点 如何答 人物 有效信息 景物 事件 情感 技巧
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24年小升初【核心考点集训】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含答案)
【核心考点集训】2024年小升初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古诗文阅读。
【甲】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甲】诗中“等闲”的意思是;【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一词意思相近。
2.【甲】【乙】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甲】诗借“”表明志向,即使“”,也立志要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
3.对两首诗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甲】诗中“千锤万凿”的“千”与“万”都是虚词,形容很多。
B.【乙】诗中的“洗砚池”,引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C.【甲】诗描述了石灰历经磨炼,却保持自身的廉洁清白;【乙】诗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留清香的美德。
D.【甲】诗中“若等闲、浑不怕”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态度;【乙】诗中“淡墨痕”写出了梅花花色淡雅,花香扑鼻的特点。
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相关练习。
咏煤炭[明]于谦凿开混沌①得乌金①,蓄藏阳和①意最深。
爝水①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①。
鼎彝⑥元赖⑦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
②乌金:指煤炭。
③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
④爝火:指煤炭燃烧时的火炬。
⑤洪炉照破夜沉沉: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
⑥鼎彝:烹饪工具。
⑦元赖:依赖。
⑧铁石犹存死后心: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
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人类。
资料袋:于谦(1398﹣1457),出身仕宦世家。
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
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
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诗歌鉴赏与提取关键信息专项突破
早自习读背检测: 涉江采芙蓉》《归园 早自习读背检测:《涉江采芙蓉》《归园 》《 田居》 田居》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涉江采芙蓉 2 长路漫浩浩。 ,长路漫浩浩。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尘网中,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4 桃李罗堂前 堂前。 ,桃李罗堂前。 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户庭无尘杂, 余闲,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 。 ,忧伤以终老 忧伤以终老 , 。 ,依依墟里烟 。 , 。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分 A.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目前全球已 .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 有近100个左右的国家的 有近 个左右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 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 个左右的国家的 课,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 万 B.中原文化是中国古文明以及由此衍生的中国文化 . 的代表,河南人民长期在中原生活, 的代表,河南人民长期在中原生活,创造和发展了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C.全世界“环境难民”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造成 .全世界“环境难民”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 “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 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灾、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D.2010年12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 . 年 月 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照片后认为, 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 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9.虚实结合能较好地表达情感,请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6分) 虚实结合能较好地表达情感,请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6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有效记忆和提取诗歌鉴赏知识课件
卷;202X年全国II卷;
情感 2023年全国I卷;202X ➢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思想内容 年全国II卷;202X年全国 ➢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
和观点态度)
I卷;202X年全国III卷; 202X年全国III卷;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年有此不?
【注】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恺悌:和乐平易。
技能
内容
15.诗人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6分)
①站在高堂上可以看到淮岑上的太阳对着朱栏冉冉升起,江岫上的云烟与平山堂的 碧瓦一起升腾浮动,写出平山堂的视野开阔。(翻译或解读颌联内容1分,点出“视 野开阔”或相同意思1分) ②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碧瓦动态之美,突出平山堂景观的壮丽。(手法1分, 答成“动静结合”也可;结合诗句分析1分) ③通过朱栏、白云、碧瓦等景物色彩的组合,描画平山堂景象的绚丽。(答到“色 彩”层面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 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的
特殊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考题回顾
壶中九华诗①
苏轼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②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③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如何有效记忆和提取诗歌鉴赏知识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X版)》 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该与写作 1.学习目标与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系列PPT:关注关键信息
练一练(二):
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 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 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 恢复。
车前子儿采呀采, 采呀快快采些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 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 一颗一颗拾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 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 手提着衣襟兜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 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问题: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 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③(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 劳动景象。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 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 2008年高考北京卷 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表现了作者虽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已衰老,且明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知复国无望,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仍然矢志不渝、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坚持到底的决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心。 见证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 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 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 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此诗需关注注释中作者抗清及拒绝入清廷这一信息。
高考诗歌鉴赏备考
二、诗歌鉴赏题应试对策 (如何入手做诗歌鉴赏题)
1、学会利用文中信息,如题目、作者、注释、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2、把握诗歌的意象,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 发的情感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专项突破+课件64张
• ⑦问题设计。
• 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三个方面展开,从大处着眼,由小处切入, 不再拐弯抹角,而是具体鲜明,直截了当。
•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 D.颈联回顾了造成水灾的现实根源:汉代翟方进奏废汝南水利工程之一的鸿隙陂, 唐代吴元济擅改汝水故道。
• 【解析】 “虚写汝南人民灾后重建的生活画面”表述错误。开头两句是汝南人 民水灾后重建家园的生活写实,所以是“实写”而不是“虚写”。汝水“抱城”奔流 的势头和田中“烧痕”换新绿的场景,告诉人们:春色被“偷”到人间,人们正在为重 新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三、四句把眼前景物与灾情回忆结合起来。“湘妃泪” 和“杜宇魂”,借用虞舜二妃泪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规的典故,喻指灾区人民家 破人亡、拭泪招魂的凄惨情状。诗人眼中见到的修竹影、耳边听到的子规声,唤起他 对灾民的深切同情。五、六句回顾了造成水灾的历史根源:汉代、唐代留下的隐患和 祸根。前句指西汉末年翟方进为相,奏废汝南水利工程之一的鸿隙陂,从此“水无归 宿”,经常为害。下句指唐宪宗元和年间,吴元济割据蔡州等地,对抗李唐王朝,擅改 汝水故道,后虽为李愬讨平,水患却遗祸无穷。这些往事,追想起来,都是令诗人哀伤 愤慨的。七、八句说城堞倾圮已尽,希望太守加强治理。诗人以陶侃来比拟向宗回, 希望他能像陶侃那样,为巩固赵宋王朝而努力。
意象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意象——诗歌鉴赏的突破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意象的内涵。
2.辨析不同意象在诗歌中抒情方式的差异。
3.掌握利用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辨析不同意象在诗歌中的抒情方式的差异。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内涵,掌握不同意象在诗歌中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我们吟诵和品味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些事物经诗人思想感情的浸染,便成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
在诗歌欣赏中,我们称它们为“意象”。
什么是意象?不同的意象在诗歌鉴赏是如何抒发情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强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二、意象的内涵㈠引导分析诗歌讲究含蓄,最忌情感的直接流露,思想的直接灌输。
诗歌的含蓄,表现为“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
“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㈡共同归纳下面,我们看一看名家对意象的阐示:1.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
——余光中2.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
——李元洛3.朱光潜:意象是所知觉的事物在心中所印的影子。
——朱光潜4.意象便是当一个外界客观的事物射入脑海化作一个内部主观的东西时,那一精确瞬间。
——庞德(Ezra Pound,美国诗人)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意象”包含两个要素: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
请大家据此自己给意象下个定义:意象就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
㈢深入阐述“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我”之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轩榭等等皆可成为意象。
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
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供了重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郑燮的《沁园春·恨》,这“恨”字就是全诗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有的标题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和词的内容),例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
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
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例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
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三、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例如: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
2024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突破: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82张
微语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 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于形 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 言的精妙。
微语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
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 二是品析语言风格。 语言的鉴赏品味常常是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考查思想感情的题也往 往由语言点切入,从2011年以来,考查了10次,如:
解释该字词的含 义(表层含义、
出表意丰富、生 动传神的关键字 词(如果题目中
深层含义),要 辨析词性,分清
已明确是哪个字,
虚实,有时要点 明活用类型或使
该步骤可以省略) 用的修辞手法
入句
把该字放在原句 中描述景象并分 析其对表现对象 所起的作用(将 画面具体展开, 展开时要注意突 出画面特征)
达情
适当展开想像, 分析这个字表达 了作者或人物形 象怎样的感情
特定情感 揭示情感主旨,表明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
先解释该句的意 思,一句诗可能 是写景的,可能 是抒情的,可能 是写人的。
第二步
然后运用联想, 简要分析句子表 达的内容并指出 其表现手法
第三步
再分析该句的表 达效果。
规范答题样式
1 步骤
本句是写……景(事、情、物、人)的……特点
2 步骤
运用……手法
2019 新课标Ⅰ卷
2018 新课标Ⅰ卷
2017 新课标Ⅰ卷
题干示例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 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 样的评价?
【诗歌鉴赏讲解与训练】专题10: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与破题技巧+综合提升练习-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0:诗歌鉴赏答题思路和破题技巧+综合提升练习(一)高考状元经验:诗歌鉴赏答题思路和破题技巧?【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 (送别的歌声)。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捕捉信息,准确答题ppt
2011年翠园中学月考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 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 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思考:捕捉到哪些信息?
标题,注解,意象,表达情感的词……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解析】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 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 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 情。 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 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 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对字词的注解)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之。
利用对字词的注释知道了什么?
利用注释可以知道,暴风雨将临,按常 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是,诗人却反而 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卧看千 山急雨来”的壮观。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表 达了什么感情呢?
这就可以答出: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和内心的豪情。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思考:捕捉到哪些信息?
标题,意象,表达情感的词……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 等边塞地名,并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所 以说它是一首边塞诗。
古代诗歌鉴赏提升点1抓住关键通诗意__读懂诗词课件
技巧通·制霸考试力
两类方法破解五种设误 【典例】找出下列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选项,指出错误类型,并分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才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BE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偏承雨露润毛衣”表层意思是鹊经雨承露而羽毛润泽的姿态,暗寓自己受 帝王恩泽。 B.“黑白分明众所知”写鹊的羽毛有明显的黑白两种颜色,暗喻自己有爱憎分 明的品行。 C.“凤阙”是汉代宫阙名,诗中指皇宫、朝廷。“高处营巢亲凤阙”暗喻自己 曾在朝为官。 D.颈联下句化用喜鹊为牛郎织女在银河上架桥的传说,表达仕途多舛、思念家 人的悲苦。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 禁林春直 李 昉①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②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注】①李昉:宋太宗时两任宰相。②直:同“值”,值班。直阁:大臣值班的馆 阁。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前六句侧重写景,用笔细腻,写出直阁院内春景,表现馆阁宁静安闲的日 常生活。 B.首联从馆阁门帘晃动投射的春日写起,与宫殿的深幽威严、半开半闭形成鲜 明的对比。 C.颈联以工笔描绘两种景物,黄莺啼啭,燕子翩飞,既写安宁美好景色,又扣紧 “春”日。 D.尾联回扣题目指向,切合作者身份,以抒发感受作结,也透露出作者做官的微 妙心态。
抓住突破口,提高二轮诗歌鉴赏复习效率一PPT精品课件
抓住突破口,提高二轮诗歌鉴赏复习 效率( 一)课 件(共3 4 张P P T )
从比较角度命制诗歌高考题目, 分为三类
• 类型一 •
客观选择题 比较
抓住突破口,提高二轮诗歌鉴赏复习 效率( 一)课 件(共3 4 张P P T )
• 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 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 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6分)
• (2017年北京卷)同样是描绘山峡,《晓 行巴峡》与杜甫《秋兴八首》异同比较。
• (2018年全国1卷)李 贺《野 歌》与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异同比较。
• 就一句诗歌与考纲必背篇目 比较手法上的异同。
抓住突破口,提高二轮诗歌鉴赏复习 效率( 一)课 件(共3 4 张P P T )
抓住突破口,提高二轮诗歌鉴赏复习 效率( 一)课 件(共3 4 张P P T )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
野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鸦翎羽箭山桑弓,
仰天射落衔芦鸿。
天街小雨润如酥, 麻衣黑肥冲北风,
•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 其四 •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两首诗所题咏的墨 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 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 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 二者是在用典。
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语言:语言风格、练字诗眼、意象意境 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构思技巧 思想情感(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全程突破.doc
诗歌鉴赏全程突破[指导内容]一首诗歌,应如何鉴赏?鉴赏出哪些东西来?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读·悟·联·结”四步鉴赏法,比较奏效。
一、读“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
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
如何读?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让学生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
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
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
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晃脑地读等等。
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
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
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悟“悟”是在“读”所感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
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
那么,“悟”什么?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
1.悟意象在悟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悟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矢。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
古诗词阅读的破解程序与信息点采集
古诗词阅读的破解程序与信息点采集【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的基础是理解文意,对文意的理解要注意整体把握,储备鉴赏的的信息资源,并能根据题目筛选出必备的信息模块。
一、整体把握原则——三个角度、两个层面、三条线索(一)三个角度三个角度是鉴赏诗歌时的三个常规切入点——体裁、题材、基调。
对这三个角度的确认,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形成整体意识和有效的思考区间,从面快速搜索出头脑中的相关信息群,为筛选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瞄准正确的方向。
1.体裁把握体裁主要是为了把握出题范围:篇幅较短的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宋词、元曲中的小令(宋词和元曲中的小令分别有词牌、曲牌和题目组成)。
再者,文学常识已空考了几年,自今年出现回归现象,对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虽不作重点,但还是应该具备起码的认识。
2.题材题材指诗歌的主要内容。
把握诗歌的题材,有利于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的大方向。
常见的古诗题材①送别诗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意象特征:文题含送、赠、别等,诗内有杨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表离别的传统意象。
表现主题: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个人怀抱②爱情诗例:《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意象特征: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主题: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③哲理诗例:《题西林壁》(苏轼)《观书有感》(朱熹)等特征:宋诗议理较多。
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边塞诗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意象特征: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主题: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⑤田园山水诗意象特征: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主题: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诗歌鉴赏与提取关键信息专项突破共43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