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考点解读与一轮复习策略(社会部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8.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b) 行为动词:理解 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重点是理解长江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 考点9.了解我国地形、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概述我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b) 行为动词:了解、概述 考点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c) 行为动词:比较、分析 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概括“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 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意义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2
33 34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a)
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c) 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局势,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b)
33
34 35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a)
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c) 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局势,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b)
b c c b a
关注变化 主题一部分 一.新增考点1个 考点6.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a) 二.变化考点4个 1.能力要求未变,内涵或外延发生变化(识记能力:列举、知道、了解、简述) 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地理位置(a) 考点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a) 2.要求降低(第三层次降到一、二层次) 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考点9.了解我国地形、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概述我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b) 3.要求提升(第一、二层次提升到第二、三层次) 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考点8.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b) 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b) 考点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c)
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b)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a)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 施及作用(b) 列出秦朝到清王朝更替的时序(b) 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b) 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 原因(c) 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b) 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概况(a)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a)
主题二部分 能力要求未变,内涵或外延发生变化 1.识记能力:列举、知道、了解、简述) 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 2.在理解能力(概述、理解、说明、认识)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其影响(b) 考点20.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b) 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b) 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b) 考点26.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b) 3.应用能力(分析、评价、比较、探讨) 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c) 考点27.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概况,分析近代 中国逐渐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a) 行为动词:了解 主要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集中地区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 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与历史相关的少数民族
考点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a) 行为动词:知道 名称:包括全称和简称 行政中心:省会、首府城市
7 8 9 10
11 12 13
考 点 14 15 16 17 18 19 25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0 31
2012年 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和作用(b) 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a)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a) 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a) 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其影响(b) 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b)
4.主要的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是指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 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 5.重要的历史发展线索
6 7 9 8 10 11 12 13
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地理位置 (a) 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 的影响(c) 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 的概况(b) 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意义(b)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 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a) 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a)
考 点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6
2013年 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和作用(b) 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a)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a) 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a) 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b) 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b) 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b) 比较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b)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a)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 施及作用(b) 列出秦朝到清王朝更替的时序(b) 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b) 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概况,分析近代中 国逐渐落伍的原因(c) 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b) 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概况及其影响(a)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a)
b—理解 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 解释、推理,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推断、区别、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常用行为动词如:理解、比较、概述、说明、认识等。 c—应用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使用于新情景、新材料、 新问题之中,分析和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 题,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 广;建立不同情境的合理联系。 常用行为动词如:分析、评价、探讨、概括观点等。
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a) 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c)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2
3 4 5 6
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
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a) 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c)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a) 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 位置及行政中心(a) 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 措施(b) 了解我国地形、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概述我 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b) 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 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意义(c)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 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a) 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a)
主题二部分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
行为动词:了解 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知道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 知道礼乐文明确立的影响 考点20.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b) 行为动词:理解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或者原因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主题三 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6.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37.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8.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实践
我 们 面 临 的 机 遇 与 挑 战 b b a b b c a
39.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40.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41.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 问题的原因 4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43.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 响 44.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45.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 展意识 46.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47.知道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及其作用
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史实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 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形成的, 包括历史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制度、思想学说等等。 2.主要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 缺少的史实,在任何时候都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历 史现象。 3.重要的历史结论:包括对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地位,所作 的总结等。
社会部分
考点特点:
“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1.总量上:增加1个考点 2.能力要求上:有起伏 3.学科分布上:七、八年级均涉及
主题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
考 点 1 2012 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a) 考 点 1 2013 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a)
2
3 4 5
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
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b) 行为动词:理解 知道“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 理解出现的原因——为什么 比较原因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考点26.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b) 行为动词:概述 知道秦始皇、汉武帝的重要史实 概括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比较秦始皇、汉武帝采取措施的异同点 学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c) 考点27.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概况,分析近代 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c) 行为动词:比较
一轮复习中的一些个人想法
备考出现的几个误区 一是教材运用的误区 二是复习常规的误区。
一、理念上:树立考点意识,较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二、资料上:合理选择资料,尽量回归教材 三、内容上: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四、方法上:要因“材”施教,体现学科特色 五、手段上:要读(看)、讲、练结合
a—了解 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包括 再认或回忆知识;别、辩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 的基本特征。 常用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列举、简述、描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