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研究所版第6-9章油气藏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破坏原生油气藏的平衡,形成次生油气藏。
2 油气完全逸散而破坏油气藏(图7-13)
断层封闭性的研究: 断层面剖面图分析(例一)
断层封闭性的研究: 断层面剖面图分析(例二)
断层封闭性的研究: 断层面剖面图分析(例三)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 形成断层圈闭的条件
(一)断层必须起封闭,两盘具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
(四)油气常富集于靠近油源的断层一侧。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三、 构造裂缝油气藏 基本概念 构造裂缝油气藏:指油气储集的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靠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 或由裂缝连接的溶孔、溶洞系统组成的圈闭中油气聚集。 与断层圈闭和背斜圈闭有密切关系。 裂缝型储集层:指各种致密性脆的岩层,原来的孔隙度、渗透率均极差,不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两重性:封闭遮挡作用,通道破坏作用。 控制因素: 纵向上取决于: 1、断层的性质和产状:张性断层——一般 通道破坏作用 压扭性断层——一般 封闭遮挡作用
断面陡,封闭性差;断面缓,封闭性好。
2、断层带内地层的性质 柔性地层(泥岩、泥灰岩)——封闭遮挡作用
(二)断层必须是在储集层上倾方向起封闭作用;
(三)平面上,断层线必须与构造等高线、岩性尖灭线、断层线相交、闭 合。 注意:断层圈闭的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的确定 • 断层油气藏的特点 (一)断层的分隔性明显,常以多断块形式出现,破坏了油气藏的完整性, 使构造复杂,含油层位、含油高度、含油气面积很不一致,油水关系复杂, 勘探困难; (二)断层附近储集层渗透性变好,常形成高产井区; (三)纵向上具多含油气层系;
脆性地层、渗透性地层 ——通道破坏作用
3、断层带内地下水的性质 富含CO2的地下水溶解作用,通道破坏作用 富含CaCO3的地下水沉淀,封闭遮挡作用
4、油气沿断层运移过程中氧化形成的沥青塞 封闭遮挡作用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横向上取决于: 1、断层形成时间的早晚; 2、断层的规模及断距大小; 3、断层两侧地层接触关系;渗透性地层不见面 4、断层穿透地层情况;隐蔽断层、通天断层 通道破坏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四)披覆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与古地形突起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由于沉积基底存在
地形突起(如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生物礁块突起等),导
致上覆沉积物厚度在古地形突起顶部较薄、周围变厚,从而造成差异 压实,形成背斜圈闭。
2、油气藏特点:
(1)背斜形状常反映古突起形状; (2)圈闭的闭合度小于突起的高度, 且向上递减至消失; (3)两翼倾角向下逐渐变陡。 3、典型实例: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孤岛油田(石灰岩白云岩的剥蚀突起)
大类 类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亚类
(根据圈闭成因细分)
构造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刺穿接触油气藏 (根据圈闭地层超覆油气藏 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根据圈闭成因细分) (根据圈闭成因细分)
美国 二迭盆地
希莫尔油田 (珊瑚礁体突起)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渤海湾盆地埕北油气藏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由于生长断层造成的原始滑动及逆牵引作用相结合而形成。 2、发育地区:三角洲地区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同生
正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一侧。
3、油气藏特点: (1)背斜一般较平缓; ( 2 )背斜范围较小,一般多为宽缓 的不对称短轴背斜; ( 3 )常发育在同生正断层的下降盘, 靠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 ( 4 )构造线方向常与断层线方向一 致,背斜呈串珠状分布; ( 5 )断层两盘地层厚度相差较大; 下降盘厚度上升盘厚度
如:Oklahama 62%的油气田是地层油气藏 Kansas 75%的油气田是地层油气藏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与下伏老地层为不整合接触,为地层油气藏创 造有利的条件。
一、基本概念 (一)地层圈闭(狭义,新版石油地质学):指储集层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 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二)地层油气藏:油气在地层圈闭中的聚集。 二、地层油气藏的类型 (一)地层不整合圈闭与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圈闭(unconformity trap):凡是储集层上倾方向或上方直接与不
断裂系统。
4、典型实例 江汉盆地 王场油田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 东辛油田
科威特 布尔干油田 可采储量90亿吨 世界第二大油田(三角洲沉积)
盐岩上拱与“龟背构造”的形 成
根据地层厚度变化情况判断盐背斜的形成时间
X-T 层: 横向厚度基本稳定;
Y-X 层: 地层厚度明显朝向背斜顶部变薄
说明盐背斜形成于 Y-X 层沉积期
伊朗
加奇萨兰油田
产层:下第三系阿斯玛利灰岩
盖层:石膏(教材
P248,图7-23)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三、构造裂缝油气藏类型和实例 (二)泥岩裂缝型油气藏
中国 柴达木盆地 油泉子油田 产层:N
裂缝性泥岩夹灰岩 (三)砂岩裂缝型油气藏
中国 陕甘宁盆地 三迭系延长组 砂
岩裂缝油气藏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四、 刺穿接触油气藏 一、基本概念 (一)刺穿圈闭:由于地下可塑性岩层(膏岩、软泥)在不均衡重力挤压下, 向上侵入或地下岩浆向上侵入,使上覆地层被岩体刺穿而形成的圈闭。 (二)刺穿接触油气藏:油气在刺穿接触圈闭中的聚集。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三)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巨厚的盐岩、膏岩(或泥岩)等柔性岩层在不均衡地
层压力作用下,发生柔性流动向上拱起,使上覆地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背斜圈闭,又称盐背斜、盐丘。 2、发育地区:膏、盐层发育的盆地; 三角洲沉积区 3、油气藏特点: (1)上覆地层倾角缓, 向下逐渐变陡; ( 2 )背斜顶部常伴有堑式或放射状
具备储集油气条件,经过后期的构造作用 or 其它因素改造,才具有良好的
孔隙性和渗透性,将这类储集层称裂缝型储集层。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二、构造裂缝油气藏的特征 (一)油气藏常呈块状,没有固定产层——有共同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 系统。 (二)钻井中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现象;
(三)室内实测岩芯渗透率与试井测定结果相差极大;
油田实例:墨西哥的个别油田(少见)
(图7-21)
Hydrocarbon Trap Types
Anticline Fault Pinchout Salt Dome
Unconformity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1986
第七章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4、典型实例 中国渤海湾盆地(多) 黄骅坳陷 大港油田 东营凹陷 坨庄—胜利村油田(典型) 沙河街组
尼日利亚 尼日尔河三角洲 发现200多个油气田,奥坎油田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二、 断层油气藏 断层圈闭: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形成的圈闭。 油气在断层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断层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的共同点:必须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形成断层圈闭的必要条件 是: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或与岩性尖灭线必须闭合。
整合面相切被遮挡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油气在不整合圈闭中的聚集。 1.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及其油气藏(不整合面以下的不整合油气藏)
(1)潜伏剥蚀突起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基岩油气藏)
(2)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2.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及其油气藏(不整合面以上的不整合油气藏) (二)生物礁圈闭与生物礁油气藏(沉积作用、成岩后生作用,碳酸盐岩)
第一节 地层油气藏概述 标志:1917年 世界第三); 1930年 发现美国东Texas大油田(地层油气藏) 世界上除波斯湾盆地和前苏联的大油气田(主要是构造圈闭类型)外,43% 的石油储量和30%的天然气储量是在地层圈闭中。 发现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玻利瓦尔油区(巨大地层油气藏,
世界上,地层油气藏最集中的地区:美国中部的古生代地层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凡是因地壳运动使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 在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刺穿接触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根据圈闭成因分为5 类:
• 挤压背斜油气藏
• 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 披覆背斜油气藏 • 滚动背斜油气藏
(四)单井初产量高,递减快,井间产量相差悬殊;高产井、低产井、干井 交叉出现
(五)井间干扰明显;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三、构造裂缝油气藏类型和实例 根据储层岩性划分 (一)碳酸盐岩构造裂缝油气藏 中国 四川盆地 P、T气藏(石灰岩和白
云岩)
石油沟气田( Tc 三叠系嘉陵江组)盖 层:硬石膏(P247,图7-22) 伊朗 加奇萨兰油田 产层:下第三系 阿斯玛利灰岩 图7-23) 盖层:石膏(教材P248,
形成圈闭。
2、油气藏的分布:分布在相对稳定地区,盆地中以隆起占优势的地区。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平缓;
(2)圈闭的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 (3)断层较少且以张性断层为主; (4)油气藏常成组成带出现。 4、典型实例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萨尔图) 沙特 波斯湾盆地 加瓦尔油田(世界第一大油田) 可采储量104亿吨 西西伯利亚盆地 萨莫特洛尔大油田(可采储量20.6亿吨)
(5)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现。
4、典型实例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油气田(鸭儿峡 石油沟)
川东卧龙河气田
扎格洛斯山前的背斜带 (卫星照片)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油气田分布图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油气藏剖面图
老君庙背斜油藏
卧龙河背斜气藏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二)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由于基底上隆(差异沉降作用),使上部地层变形而
被刺穿岩体所限,下倾方向油水界面与规 则等高线平行。
(一)盐体刺穿接触油气藏
油田实例:罗马尼亚 喀尔巴阡山 前山带 莫连尼油田(图7-19)
(二)泥火山刺穿接触油气藏 形成:泥火山喷发刺穿上覆岩层 油田实例: 前苏联 洛克巴丹油气田(图7-20)
(三)岩浆岩体刺穿接触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并刺穿上覆沉积岩层。
• 关于凝析气藏的成因及气水合物
(教材第六章,p220,215)
凝析气藏:地下烃类物系在一定的温压下逆蒸发形成. • 现有的凝析气藏绝大多数很可能都不是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生
成的凝析气直接运聚成藏的(Thompson,1988、1990)
• 已证实的主要形成机制为: 运移分馏(气提)、油藏受气侵
断裂
气侵
结构I气水合物的概念图示
在标准状况下,1m3甲烷水合物产生164m3气和0.8m3水
深海气水合物的稳定性
永久冻土带气水合物的稳定性
全球证实或推测的甲烷水合物的分布地(1997年资料)
(据James Booth)
第六章
第一节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类型
• 油气藏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勘探方法和开发方案 • 已提出的分类方案包括基于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储集层岩性、 流体性质等的分类 • 目前在勘探上常采用基于圈闭成因的油气藏分类方案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1、圈闭的成因:地层受侧向应力挤压上隆弯曲形成圈闭。
2、圈闭的分布:褶皱区及其前缘带
例如:天山褶皱带 祁连山褶皱带 龙门山褶皱带 3、油气藏特点: (1)两翼地层倾角陡,且不对称; (2)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 (3)常被断层复杂化; (4)构造走向与盆地边缘褶皱方向一致;
根据断层线、构造等高线、岩性尖
灭线组合关系,可分为若干类型。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泛指靠封闭断层与不具备构造形态的 倾斜储集层组成的圈闭油气藏。常常是多条断层将 储集层分割成各式各样的断块,单个圈闭小而破碎;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具有一定构造形态的鼻状构造
组成的断层遮挡油气藏。含油面积较规则,含油范 围呈半背斜状。
二、刺穿岩体类型 (一)盐体刺穿:刺穿岩体为盐岩、 膏岩(更为重要)
(二)泥火山刺穿:刺穿岩体为泥
火山 (三)岩浆岩柱刺穿:刺穿岩体为
岩浆岩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三、形成机理 1. 地下深处有相当厚度的膏盐或软泥层;
2. 上覆岩层存在压差变化比较显著的薄弱带;
刺穿接触油气藏类型及实例
刺穿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油气在上倾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