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古韵》学案1
《春之古韵》学习感悟教学设计
《春之古韵》学习感悟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learning comprehension o f "ancient rhyme of spring"《春之古韵》学习感悟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诗作者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任工部员外郎而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区别于晚唐李商隐与杜牧又称“老李杜”。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于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杜甫率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成都。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建了一座草堂。
这样一家人终于有了安身之处。
他在这里春种秋收,与当地的农民来往,生活变得平和而宁静。
这使他饱经忧患、历经战乱的心,终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祈求风调雨顺、希望生活美好的心愿,反映了喜雨降临时极为愉快的情绪。
“喜”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首联,作者起句就大力赞美这场春雨。
一个“知”把雨写得充满了灵性。
诗的第二句,一个“乃”字用得贴切,突出是适时的好雨。
以雨的“当春乃发生”赞其好。
颈联,赞雨之所以“好”,是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这联运用拟人手法,把雨写得有情有意。
这两句诗成了历代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比喻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风细雨般的教诲。
颔联,写放眼远望,田野小路均被黑沉沉的乌云遮掩,天地间是怎一个“黑”字了得!平时波光粼粼的江面,此时只有船家渔火一点通明。
《春之韵》教案
《春之韵》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赏析的方式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培养他们对春季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春天的特点,并学会用适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春天的美景。
研究目标1. 了解春季的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赏析- 选择一些与春季相关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赏析。
-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找出描写春天的词语和意象,让他们感受春季的美。
字词活动- 提供一些有关春季的字词,让学生进行词义解释和联想。
- 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字词来描述春天的景色、气氛和感受。
创作活动-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春季的短文或诗歌。
- 引导他们运用前面学过的字词和表达方式,尽量形容出春天的美好。
合作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他人的作品中吸取灵感和改进之处。
教学过程1. 引入春季话题,进行导入讨论,让学生了解春季的特点和意义。
2. 阅读并赏析一些与春季相关的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描写进行讨论。
3. 进行字词活动,让学生熟悉描述春天的词汇,并进行词义解释和联想。
4. 学生进行短文或诗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运用前面学到的字词和表达方式,形容春天的美好。
5.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合作讨论,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6. 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写作有关春季的作品。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
-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考察学生对春季特点和相关词汇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源- 春天的诗歌、散文和小说- 有关春季的图片和插图以上是《春之韵》教案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春天的美,培养他们的写作和合作能力。
《春之韵》教学设计
诗教拓展课《春之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古诗积累,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积累古诗的兴趣;2. 学习古诗,感受诗意,感受春风的美妙;3. 尝试创作春天的小诗,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流程:一、古诗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疫情当下,我们停课不停学。
寒冷的冬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温暖的春。
这节课,我们就到古诗中去感受春天的韵味!(出示课题:春之韵)2、(出示:ppt)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令人留恋的。
瞧!那弱袅袅的柳条抽出了嫩芽,披散着垂落下来,宛如披着浓密头发,摇曳着细腰的姑娘,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笔下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看!那绵绵春雨,像牛毛,像绣花针,密密的斜织着,洒落在嫩芽上,此情此景,正是杜甫笔下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雨景图;看,那两三枝桃花初放,那愈见温暖的江水,引来了一些鸭群,它们划动着绿水,在水中嬉戏觅食,此番情景,正是苏轼笔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戏图。
这就是春天的魅力,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3、正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片情。
那最早带来春的讯息的是谁呢?那是春风。
春风吹过,叶吐新绿,百花齐盛。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春风》吧!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二、学习古诗,走入诗中境。
1、(出示古诗《春风》,老师范读。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读一遍这首古诗。
(春风唐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2、了解诗人:(白居易这位诗人,我们一定不陌生,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诗人的生平吧!)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的作品收集在《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3、知诗意: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的意思。
《春之古韵》教案
《春之古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唐诗分类:了解唐代诗歌的相关文学常识2.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白居易,杜牧三位诗人的生平事迹3.品读诗篇: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三首诗歌4.体悟诗情: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深层情感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反复朗读诗歌,体悟情感2.对比法,将三首诗从内容和情感上给予对比赏析,加强记忆3.学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学会感受大自然的春天2.感悟诗人通过景物所传达的积极乐观亦或沉闷抑郁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基本内容,体悟诗歌情感2.掌握杜甫、白居易、杜牧以及唐诗分类的相关文学常识教学难点:1.品读诗歌,解读情感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春夜喜雨》1. 导入(5分钟)【猜一猜】师:古往今来描写下雨的诗句数不胜数,其中包括了各个季节下雨的情形,请根据所给的诗句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冬】师: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那么在春雨对于人们来说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春雨贵如油”这样的句子,这句句子说明春雨对农民的重要意义。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在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知诗人(5分钟)上个学期学了一首《望岳》,还记得作者吗?这首诗是诗人年轻时候写下的,所以充满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同样出自杜甫之手,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了。
首先介绍一下杜甫的【基本文学常识】: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少陵。
与李白并称为“(大)李杜”。
被人们称为“诗圣”(安史之乱:755年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时代,开元盛世)【写作背景】:写于761年(安史之乱将要平息之际),经过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定居于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之中,过着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亲自耕种,种菜养花。
《春之古韵》教案
《春夜喜雨》教案教学目标:1. 背诵和默写这首诗,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 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2.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文学常识导入1.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是“李白”,“杜”是谁呢?就是“杜甫”。
2.指导学生阅读提示并看多媒体杜甫介绍(填空)附: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
他经历“安史之乱”,四处漂流,深知百姓疾苦,他的诗反映战乱中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他的诗形式上讲究格律,对仗工整,语言上讲究遣词造句,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抽一个学生朗读。
2.指导学生阅读《春夜喜雨》,纠正读音。
思考:从题目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明确:雨下的季节和时间、好雨、对于春雨的喜爱。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提问:因何而喜呢?因雨而喜。
背景介绍:安史之乱前夕,杜甫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与当地朴实的农民你来我往,生活变得宁静而平和。
这首诗恰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
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三、互动质疑、深入体味1.分析首联: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明确:是“好”字。
好在何处?因为它“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时节,人们是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雨神也好像懂得人们的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洋洋洒洒下起来了。
(拟人)“当春乃发生”什么意思?到了春天就应时而生。
2.分析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那么雨还“好”在何处?“潜”悄然无声,“入夜”拟人修辞。
春之古韵
1、作者因好雨而喜,不禁联想到第二天早 晨的景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 述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提示:那红红的被细水珠润湿的花丛是多么美啊, 整个成都城的花朵都被春雨湿润,包含水分,沉 甸甸的,颜色是那样的浓艳,让人心醉。
2、喜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那作者为 什么而喜呢?
提示:因为在”春雨贵如油”的时节,,下了一场透 雨。雨“润”大地,给万物带来了渴盼以久的滋润。 这的确是一场适时的好雨。
4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 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穿成一条线索,把 早春西湖的特点展现出来。 5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 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1、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具体写 了哪些物象?表现春天怎样的景象?
提示: 孤山寺,贾亭,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 乱花,浅草,东湖,绿杨,白沙堤。 表现春天到来时一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 象。
赏析《钱塘湖春行》
1 作者简介 2 词句的品读理解 3 思考题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 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今陕西渭南人。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现存白诗近三千首。 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 他的诗除了状物抒情外,大 部分都在讽刺封建统治,表 达心中的不满。
1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美 丽的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是江南特有 的。 2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出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 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 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3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 有一番风光。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 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1)春草图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季节特点。
2. 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春天的生物变化。
3. 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观:学习春天的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2. 春天的生物变化:观察春天的动物、昆虫等生物的活动。
3. 春天的美好词汇和句式:学习并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
2. 观察与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
3. 分享与交流: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补充。
4. 学习春天的美好词汇和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春天的美好。
5. 小组合作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故事、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6. 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对春天的美好词汇和句式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2. 春天的植物和动物标本或模型。
3. 春天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4. 绘画材料和展示用品。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春天的图片、视频、标本或模型等教学资源,并布置教室环境,使其充满春天气息。
2.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观察与体验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变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提高环保意识。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观:春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的变化等。
2. 春天的文化内涵:有关春天的诗词、故事、习俗等。
3. 春天的环保意识:保护春天美景,关爱生态环境。
4. 春天的实践活动:观察春天、绘画春天、演唱春天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 案例教学法:分析春天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内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春天的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任务驱动法:布置春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春天的相关诗词、故事、习俗等资料。
3.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画纸、画笔、歌曲乐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春天的自然景观:讲解春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
3. 春天的文化内涵:分享春天的诗词、故事、习俗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魅力。
4. 春天的环保意识:讨论保护春天美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春天的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春天、绘画春天、演唱春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体验春天的美好。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春天的诗词、故事、习俗等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 观察身边的春天,拍摄照片或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3. 编写关于春天的故事或诗歌,锻炼写作能力。
4. 思考如何保护春天美景,提出环保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春之韵教案
春之韵活动目标:1、了解春天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生活特点,了解春季卫生保健常识,会用绘画、音乐、朗诵诗文等方式表现春天。
2、学习收集、调查、归纳信息,会写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勇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主题一、谈话导入。
日上小学的学生知道我要来和大赵小学的你们共同上一节课,特意做了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PPT展示)二、提出问题并筛选。
1、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根据回答板书“春”)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综合实践课就围绕“春”来开展。
2、视频中的图片都是我们日上小学的学生拍的,不知道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也注意到这些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植物”、“动物”)3、如果你是一个成语爱好者,你最喜欢用哪个词来赞美春天?(板书:成语);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会用哪句诗来赞美春天?(板书:诗);如果你是一位作家,你会怎么来赞美春天?(板书:文);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如果你是一位歌唱家?如果你是一位书法家?如果你是一位舞蹈家?如果你是······4、同学们,你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人们都赞美春天?因为春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春天来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根据回答板书:天气、保健、节日、节气等)三、小组确定子课题这么多的内容,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并自由结组。
四、制定小组研究计划1、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发放小组研究计划表,给三分钟的时间来研究表格内容,提出不明白的地方?2、教师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
3、规定具体时间内完成表格,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4、分组汇报。
师生共同完善。
五、教师总结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沪教:《春之古韵》教案设计
沪教:《春之古韵》教案设计学法运用1.抓住诗中精准的用字,结合写作背景和写作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丰富想象。
3.通过三首诗的比较,感悟“一事异写”的写法。
预习内容1.熟练流畅地朗读各诗。
2.完成下列问题。
⑴标注下列字词义①《春夜喜雨》:发生()、潜()、径()、重()②《钱塘湖春行》:乱花()、迷()、足()③《江南春》:郭()、风()⑵格律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这三首诗属于绝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律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律诗按顺序可分为四联,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要点1.了解作者。
2.了解写作背景。
3.把握字词义,理解诗句。
4.思考问题:《春夜喜雨》:⑴诗人为什么称春雨为“好雨”?⑵本诗的结尾是现实中的景象吗?有什么作用?⑶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钱塘湖春行》:⑴诗人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时候,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⑵题目中“行”在诗中如何体现的?⑶最后两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江南春》⑴短小的本诗共写了哪几件事物?⑵从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5.比较这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的异同。
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朗诵三首古诗,流畅地背诵古诗。
2.能够理解诗中的字词义,理解诗句。
3.了解作者,了解各诗的写作背景。
4.领悟古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5.通过三首诗的比较,既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又感悟从不同角度写事物。
学习重难点1.抑扬顿挫地朗诵三首古诗。
2.解诗的字词义和句意。
3.领悟诗中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春之古韵》教学课件24页文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Fra bibliotek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挑选几篇同学改写的《春之古韵》散文。
同学们,在你们将古诗改成散文的过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观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情感。
今天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的足迹,看看他笔下的《春》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初步感受,进入文本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跟随视频朗读,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完文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欢快、欣喜)三、提升感受,概括特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来描写春天呢?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春天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画,说说这幅春景图美在哪里?(1)春草图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C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导学案第2篇】朱自清原文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六年级下册《春之古韵》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春之古韵》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春之古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3、、情感价值与态度: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中走进春的世界。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伴着柳枝摇曳,伴着春花竞放,
激发兴趣,引入正轨)
二、介绍学习诗歌的方法
介绍平常诗歌学习的.一般流程:读诗→解诗→悟诗→赏诗→读
诗(背诵
二、学习三首古诗
1、读诗(利用多媒体展现诗句说对应的图景,快乐地学习)
2、解诗
1)诗歌的背景,作者
2)诗歌的大意
3)根据诗歌所绘景物寻找作者的游踪(或者寻找作者的情感思路)
三、练习:
1、《春夜喜雨》里的“雨”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2、《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的行踪如何你能带我们去走一趟吗
3、《江南春》为什么以“江南春”为题?
4、请同学尝试以画来展现古诗所展现的春之古韵。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
《春之韵》综合性学习课例设计项目创意1、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资料,锻炼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项目名称春之韵
时间范围七上第三单元之后一周内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语文老师、美术老师、图书管理员、音乐老师
主要活动说春、唱春、诵春、绘春
活动步骤
一、准备活动
1、教师向学生说明活动目的及个人设想,师生共同研讨制定方案
2、学生按主要活动四大板块组合成四个大组,分别选出组长
3、各组分头准备(语文教师不定时向各组了解情况及时指导),基本要求与思路提示:
说春组:搜集带“春”字或描写春的词,按一定顺序组合介绍或编成相声、小品等加以介绍
唱春组:搜集、练唱赞春的的歌曲、句,以演唱方式推介诵春组:搜集、诵读精美的咏春诗文,以朗诵形式加以推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天来了1.4春之古韵教案1沪教版五四制
《春之古韵》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2、感受春景的美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重点、难点:了解想象和联想及对比等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形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一《春夜细雨》杜甫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
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
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
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
有《杜少陵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祈求风调雨顺、希望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反映了喜雨降临时极为愉快的心情;2“喜”是全诗的感情基调;为什么而喜——好雨知时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之古韵学案1
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一、作者简介
1、杜甫:
白居易:
2、你读过他的那些诗,试举一、二例。
杜甫的诗:
白居易的诗: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当春乃.发生()
2、随风潜.入夜()
3、乱花
..渐欲迷人眼()4、最爱东湖行不足.()
三、熟读古诗,初步理解是的内容。
四、阅读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1、《春夜喜雨》中的雨被称“为好”雨是因为: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被用来比喻:
3、《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这个季节的景物有哪些?
第二部分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全部掌握)
2、培养学生的诵读、想象能力。
(前:全部掌握后;部分理解)
3、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全部掌握)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
学习难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学习过程
(目标一)落实预习,作者简介
(目标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春夜喜雨》。
了解诗歌大意。
(目标三)整体把握赏析此诗。
1、诗人称赞春雨为“好雨”,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两句可看出这场好雨还会继续下去?
3、哪两句写的是想象的情景?(虚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四)理解文章的主旨
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围绕诗题中哪一个字展开的?试作简单的分析。
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钱塘湖春行》。
了解诗歌大意。
(目标三)整体把握赏析此诗。
1、从诗中看,作者是怎样游览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哪句诗句?请说说理由。
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四)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这首诗中作者要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教学反思
这节课注重师生互动,教学气氛有序、和谐、积极活泼。
老师适当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以至背诵,谈各自对诗句的体会,理解四首古诗的韵味,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作者沟通心灵,领悟体验作者如何与自然,与生活对话,更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让学生在心灵互换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