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纾的翻译事业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浅析林纾翻译的得与失摘要: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享有“译界之王”的美称。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 多种,达1000 万字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说,囊括了英、法、美、俄、日本、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
林译小说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新时代,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由于他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林译小说也常被人们所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林纾翻译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文学翻译;小说;林纾(1852-1924),字琴南,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
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多本,其中大部分为小说,包括英、法、美、俄、希腊、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世人把它们命名为林译小说。
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学的看法,而且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
1899年,林纾翻译了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而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
在之后的20余年中,林纾以很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翻译了180多本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欧文的《旅行述异》等等。
由于林纾自己不会外语,所以必须跟他人合作才能进行翻译。
他人口述情节,林纾以极快的速度用文言文笔述出来。
这种翻译方法,使得林纾的翻译速度非常快,在短短20年间,竟译出了180多本文学著作(张俊才,1992)。
这个数量,至今仍然无人能比。
但是,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缺点成了人们攻击林纾翻译的主要目标。
林纾的翻译,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林纾翻译的优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缺少世界常识,他们对于欧美人总是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不是称他们为蛮夷,就是称他们为高超的人种(巴金,1989)。
浅析林纾翻译的历史作用
浅析林纾翻译的历史作用林纾的翻译及“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复)林(纾)”。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一生创作颇丰,除了诗歌、散文、小说,留在近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业绩就是其丰富的文学翻译作品,成为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
一、林纾的生平及翻译林纾(1852—1924),幼名群玉(亦名秉辉),后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林纾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家境较贫寒。
他年幼好学,到20岁时,校阅书籍2000卷之多。
31岁那年中举,结识李宗言,借阅李家藏书三四万卷。
正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为林纾后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97年,林纾46岁那年,夫人刘琼姿病逝,对其打击很大。
第二年,去马江散心,经魏翰介绍,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他原本借翻译此书排遣内心的亡妻之痛,不想此书译出后获得极大成功,从此与翻译结缘,一发不可收拾。
此后,他与王寿昌、魏易、陈家麟、曾宗巩、严璩等人合作,先后翻译了160多种外国小说,涉及11个国家98个作家的作品。
林纾不懂外文,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细腻的洞察力、理解力,将一大批外国名著译得栩栩如生。
其中,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1901)、《伊索寓言》(1903)、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905)、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1906)、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今译《大卫·科波菲尔》1908),十分具有代表性。
二、“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林纾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维新变革时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对林纾刺激很深,虽然他和翻译结缘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骨子里涌动着一股爱国热情的他最终走上外国文学的翻译殿堂却也有其必然性。
他与其妻刘琼姿感情甚笃,失妻后内心之痛易与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产生共鸣,加之借题发挥,译风飘逸哀婉、清新隽永,大受欢迎。
林纾翻译生涯简析
“死固有时,吾但留一日之命,即一日泣血以告天下之学生,请治实业自 振”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的“补天意识”和“经世意识”,使林纾在解读西方小说的过程中, 能够超越自己既有的文化限制,从中国的实际弊端出发,希冀对中国的现 实有所推进
大家好
20
翻译思想——宣传政治理想
向往君主立宪政治模式
青 年 林 纾 --“少以任侠闻,事亲至孝,顾善 骂人,人以为狂。”
20岁前,林纾凭借修补古籍残书的技艺,已校阅残破烂污古本两
千余卷,因而知识掌握也像老师薛则柯一样满腹诗书。这时林纾已小
有文名,不畏豪强,目空一切,故而被乡人视为“狂生”。福州螺洲
籍的“末代帝师”陈宝琛(逊帝溥仪的老师)曾这样评价林纾:“少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翻译时心情悲伤,用他的诗来概括就是“依微黄种前程事,岂独伤心在黑奴” --( 《醒狮诗》)
“我读《吁天录》,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以黑人以往之境,哭我黄人之现在。”
大家好
---林纾《黑奴吁天录.序》17
翻译思想——救国图存
“启民智,振兴教育”。林纾把教育作为国家的根本,他说: “学生, 基也; 国家,墉也。学生先为之基,基已重固,墉何由颠?”他对朝廷为抵 御列强侵略而“争云立海军”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说: “未育人才,但议 船炮,以不习战之人,予以精炮坚船,又何为者”,认为没有掌握这些先 进技术的人才,而空有“精炮坚船”也是于事无补的。可以说是认识到了 “因落后而挨打”的症结之所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林纾“感愤郁勃,无可自
适”,又与友人上书清廷,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反对割让台
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可见这位福大州家好“狂生”是一狂到底。
评近代文化界奇人:林纾
评近代文化界奇人:林纾摘要林纾,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画家。
他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却又极具争议的人物。
本文主要从他的政治观点、文学造诣和文化观点以及对翻译的贡献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近代传奇人物。
关键词:林纾翻译文化奇人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林纾,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画家,与林则徐、严复并称为“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三巨人”。
林纾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属冷红生、春觉斋主人等。
1852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幼时家境贫寒,却极好读书。
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13岁至20岁期间阅读古籍不下两千余卷,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古文修养。
青年时代的林纾立志救国图存,却遭遇仕途不顺,继而以教书为业,曾经在福建、浙江、北京等地的大学堂教书,主授传统文化和文学。
1897年,47岁的林纾以一部《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在文学界和翻译界名声大噪。
晚年的林纾因其矛盾的政治立场和守旧的文化观点遭时人讥讽、抨击,晚景凄凉,于1924年黯然离世。
一矛盾的政治身份青年时代的林纾同所有旧时的读书人一样,也希望通过科举进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改变自己贫困的处境。
可他的仕途并不坦荡,才高气盛的林纾直到29岁时才被“补弟子员”成为秀才,一年后中为举人。
之后六次赴京赶考,最后还是榜上无名!十五年的屡试屡败,使林纾心灰意冷,决计不再图仕进了。
虽然仕途遭遇不顺,但他依然抱有爱国之心,关心世界形势,立志救国图存。
辛亥以前的林纾是一位比较典型的维新派、立宪派文人,曾参加维新运动,一腔热血,矢志报国。
其爱国救国的进步思想在其译作和著作中也常有体现。
他早在1897年就出版了一部鼓吹维新变法的歌诀体诗集《闽中新乐府》喊出了“救时良策在通变,岂抱文章长守株”的时代呼声。
1916年,袁世凯图谋称帝前后,许多名流都竞相表现对袁氏的拥戴之功,而林纾对此则深恶痛绝。
与维新变法时期的进步思想截然相反,老年的林纾在政治身份、政治倾向上改弦易辙,思想上变得守旧,反对废除帝制,反对辛亥革命。
林纾的译坛之路
林纾的译坛之路摘要:林纾被称为“译坛泰斗”,可谓空前绝后,林纾现象的出现,在新文学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林译小说就像是一扇洞开的窗牖,国人从这里看见西方世界的文化与人生。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整整一代人,林纾是中国新文化的诞生的先驱,本文主要讲述林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个译坛高峰的。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引言作为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有必要知道自己学校的过去。
1896年,清末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了“苍霞精舍”,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工程学院。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
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被誉为“译坛泰斗”,偶入译界的他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一、家教的启蒙1852年,被称为“译坛泰斗”的林纾呱呱坠地了。
有人说,人在历史中摸索着选择自己的道路,而历史也在现实中选择着自己的主角。
也许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婴孩将会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一笔。
每个人的成功都会有一定的支撑点,林纾的家庭教育,成了林纾走向人生高峰的第一个启蒙阶段。
在那个时代,家境贫寒的林纾注定了要走过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童年。
五岁时父亲经商破产,家财散尽,因此远赴台湾另谋生路,而后林家生活清苦,靠着母亲和姐姐做些针线活来维持生活。
于是林纾常被寄在外祖母家。
外祖母教她念书识字,成了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路过私塾时,朗朗读书声,深深的吸引了幼年林纾,于是私塾外常常可见一个小孩在认真凝神的听讲,这一切感动了私塾先生,林纾破例成了该私塾的免费旁听生。
生命的轨迹总是在靠自己改变的,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成功总有其原因。
当我们看到了一个从小嗜学如命的林纾,一个为其未来在新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成就正努力着的林纾时就可以明白,并没有所谓的特别眷顾,只是靠脚踏实地的努力。
年少时贫苦的家庭使林纾耳濡目染,逐渐培养了林纾勤奋刻苦,自励自强的性格。
林纾翻译生涯简析
从《黑奴吁天录》窥林纾翻译方法
保 留 法 节 略 法 删 除 法 增 译 法
保留法
“把保留作为翻译方法,按常理是不合适的,因为忠实原文,把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最大化地保留在译文中是译者的天职。笔者之所以把保留作为林纾的翻译方法之一, 是因为他的翻译常常因删除太多而遭受非议,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他在译文中保 留下的内容可以对他的翻译目的有更好的把握,更深层次地理解他的翻译活动。” (文永超)
主要译作
林纾所著翻译作品按内容大致翻译为三类
惊醒我同胞 《黑奴吁天录》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拿破仑本纪》 《滑铁卢战血余腥纪》 《雾中人》等 神话,侦探,冒险小说 《埃及金塔剖尸记》 《鬼山狼侠传》《蛮荒志异》《鉄匣头颅》 《鲁宾逊漂流记》等
情欲与礼防 《迦茵小传》 《巴黎茶花女遗事》 《玉雪留痕》 《橡湖仙影》 《红礁画桨录》等
翻译思想——救国图存
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内掀起了变法以救国的维新思潮。林纾与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等人一样是中国最早一批主张维新变法的学人,他在大量著作及林译序跋中为向西 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经济及政治制度大声疾呼。林纾强调: “救时良 策在通变,岂抱文章长守株” “亦冀以诚告海内至宝至贵亲如骨肉尊如圣贤之青年学生读之,以振动爱国之志气。人 谓比即,畏庐实业也”。 --林纾《爱国二童子传》 林纾翻译时心情悲伤,用他的诗来概括就是“依微黄种前程事,岂独伤心在黑奴” --( 《醒狮诗》) “我读《吁天录》,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以黑人以往之境,哭我黄人之现在。” ---林纾《黑奴吁天录.序》
6
主要事迹
中年林纾--仕途不顺 文路通达
林纾于1921年10月,曾写有《七十自寿诗》20首,备述生平遭际与不 平。第一首就写道: 畏庐身世出寒微,颠顿居然到古稀。 多病似无生趣望,奇穷竟与饿夫几。 回头未忍思家难,傲骨原宜老布衣。 今日王城成小隐,修篁影里掩柴扉。
论成功的翻译_再读林纾_严复作品有感_刘明
论成功的翻译———再读林纾、严复作品有感刘 明(浙江财经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310012)摘 要:如何评价译文的优劣一直是评论界的话题。
严格按照翻译标准译出而又获得成功的译著比比皆是,但同时有些译著虽然与翻译标准格格不入,却也取得极大的成功。
此文提出“成功的翻译”用以归类曾经引起社会反响,取得过良好社会效益的译作。
关键词:林纾;严复;翻译标准;成功翻译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10)06-0103-05引言在人类翻译史中,忠实于原文的比较完美的翻译随处可见。
然而,在译界也存在另外一种错讹甚多却因其译文优美流畅而被广泛认可的译作,其中以林纾、严复为代表的晚清小说翻译最为典型。
林纾的翻译在忠于原文方面,如果用今天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是有很大出入的。
可是这些翻译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尽管或多或少与当时的科技和传播渠道有关,但他的作品仍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令评论家不知道按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
一方面,林的译文错误甚多,甚至还有些“东鳞西爪的写作”〔1〕213,实在很难说是“好”的翻译。
而另一方面,他的译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给中国读者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让人们领略到了西方小说的风采,因而又很难把他的翻译归纳为“差”的翻译。
被译界奉为圭臬的“信、达、雅”的倡导者严复,虽然其翻译态度较林纾严谨,以至于“一名之立,旬月踌躇”。
但“《天演论》译文中对原文的`不忠'、`偏离'和`增加字句'等现象比比皆是”〔2〕。
在《天演论·译例言》中严复提到了“信、达、雅”,然而他又明白地指出“学我者病,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因此,仅仅从语言层次上把这些翻译归纳为“差”显然不是办法。
必须以另外的方法来进行归类。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成功的翻译”这一概念。
用以归类一切引起过社会效应的译作。
这一概念以超出语言层次的标准作判断,不以忠实原文的程度为标准,而以译文所达到的社会效应为标准。
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林纾的翻译
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林纾的翻译林纾(1910-1991),字寿卿,湖南湖北汉族,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翻译学家,翻译理论的开拓者和中国翻译史上的伟大学者。
他以其独到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林纾模式,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纾对翻译理论有著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翻译必须兼顾原文和译文,以原文为准,按照原文表达的意思,重点考虑原文思想的表达和译文的艺术性,从而达到恢复原文的目的。
他认为,翻译目的是在表达原文的意思的同时,让译文也能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性。
因此,林纾提出了“改写”理论,即翻译过程中,应当把原文和译文改写一遍,以便达到翻译的要求:保持原文的思想和内容,同时体现译文的艺术性。
林纾认为,改写理论就是把原文中观念和表达方式改写成符合目的语言之间的文化和语言特征的新形式,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的翻译,它就是把原文中的思想、感情及语言表达方式改写成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
通过这种改写可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有利于表达原文的意思,也有利于译文的艺术性,从而使译文更加地道。
林纾模式的理论思想不仅是在当时的中国翻译理论史上有史以来极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而且对于翻译实践者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不少学者研究他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并将他的理论作为中国翻译史上一个突出的重要环节。
聚焦林纾模式,从改写理论视角看,林纾主张做到“把原文用活的方式,而不是把原文拿过来,原样复制,而是把原文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改写,然后用活的新语言表达出原文的思想”。
通过改写,可以保留原文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又根据目的语言的文化与语言环境,进行重新表达,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此外,林纾认为,翻译者应当重视原文的审美和艺术性,并对翻译的结果负责,要在译文中对原文有自己的理解,充分用语言表达出原文的意义。
在文字翻译过程中,应当分析原文和译文的语言、文化差异,尽量使译文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的语言就地复制,只有把原文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达到翻译的本意。
“译界之王”林纾_名人故事
“译界之王”林纾林纾是我国近代最具影响的翻译家,以翻译世界各国文学名著而著名。
其翻译风格独特,被人称为“林译小说”。
而且,其翻译速度之快,翻译作品数量之多,也是绝无仅有的。
有人统计,他一生翻译过美、英、法、俄、德、日、瑞士、比利时、希腊、西班牙、挪威等11个国家的近100名作家的作品,计180多种。
所以,人们为他起了一个“译界之王”的绰号。
林纾185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城外南台的一个小商人家庭。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20岁时已博览群书达数千卷之多,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学根基。
30岁时,考中举人,后放弃科举,致力于文学研究,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了名闻中外的学者和翻译家。
林纾的故乡南台,历史上很少出现过名士,他成名之后,人们便送他一个绰号叫“土名士”。
说起林纾“译界之王”的由来,非常有趣。
恐怕很少有人会相信,这个名闻中外的“译界之王”竟然不懂外语。
他所翻译的外国小说,全靠听取别人的口译,然后自己再用文言文将其翻译成汉语,成为风格独特的“林译小说”。
另外,他从事翻译活动也颇具戏剧性。
他有一位好朋友叫魏翰,是一位造船专家,当时在船政局任职。
魏翰对西方文化很有研究,建议林纾从事翻译,林纾开始并没当回事,后来魏翰多次相劝,林纾被说动了,但却提出一个孩子般的条件,要魏翰请他游览闽江滨海大川,否则就不译。
魏翰满足了他的要求,游览时,魏翰让他的学生,时任船政学堂法文教习的王寿昌与他讲述法国名著《茶花女》,配合他翻译。
当时王寿昌手持《茶花女》法文原著,逐字逐句地将原著意思说出来,林纾耳聪手疾,立即用汉语文言文写出来。
王寿昌读声一停,林纾也已译好停笔,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就这样,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译著《巴黎茶花女遗事》诞生了。
这部译著于1899年刊印出版,一出版即引起轰动,备受赞赏,“一时洛阳纸贵,风行海内”。
林纾也因此名声大振。
林纾在《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上的成功,极大地激起了他的翻译热情,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与许多口译人合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小说,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纾的翻译问题
林纾的翻译问题林纾(585689),中国传奇翻译家,曾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翻译家,林纾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多么多元化的外来文化,他有着数不清的傲人成就,其中最令人折服的莫过于他在翻译领域的出色表现,而此时此刻,它促使我们深入的思考,他的翻译问题究竟是什么?首先,林纾始终把翻译视为创造性的劳动,他提出翻译应该“走通道,跨步去死”,即把原文表达的意义原封不动地译出,只有这样才能将西方文学精髓完整地传达给当时的中国读者,这样的翻译方式充分体现了林纾的才智和技巧,而他的翻译技术也深受后人的肯定和承认。
其次,林纾从不将翻译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他在翻译中坚持以“贴近原文,还原本意”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林纾几乎把原文一字不漏地抄述下来,而不去思考或者加以修改,他把这种方式称作“短句翻译”,这种翻译法即把原文中的短句从口语转化为文字,而不是从文字转换为口语,以此来保留原文的韵律,而不是去改变原文的语义和意思,这一翻译技术的艺术深深打动了翻译界,使林纾在这里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再者,林纾不惜劳动,在翻译过程中,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究原文的意思,他会通过台币法、拆字法等,将原文翻译出来,用中国文字表达出西方文学精髓,他把每一个字都当成一个宝贝,努力搜索到原文中暗藏的秘密,他甚至以台币法把英语转成不同的汉语,以实现他的翻译技巧的要求。
最后,林纾的翻译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影响,他的“紧贴原文,还原本意”的准则给当代翻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也为现代翻译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技术,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位英雄,他的卓越成就,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他的翻译问题一直令人赞叹不已。
作为一名追求卓越的翻译家,林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有力的榜样,让我们坚守此道,努力探索翻译的路径,这也是我们永远要追求的。
林纾翻译生涯简析
从《黑奴吁天录》窥林纾翻译方法
保 留 法 节 略 法 删 除 法 增 译 法
保留法
“把保留作为翻译方法,按常理是不合适的,因为忠实原文,把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最大化地保留在译文中是译者的天职。笔者之所以把保留作为林纾的翻译方法之一, 是因为他的翻译常常因删除太多而遭受非议,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他在译文中保 留下的内容可以对他的翻译目的有更好的把握,更深层次地理解他的翻译活动。” (文永超)
林 纾
—在历史洪流中追寻“译界泰斗”
林纾生平概述
人 物 介 绍 生 平 简 介 主 要 事 迹
人物介绍
林 纾(1852.11.8-1924.10.9)
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古文家、翻译家,晚称蠡叟、 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林纾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 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 八年举人,二十六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 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 家小说见称于时;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花鸟得其师陈文 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 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翻译思想和方法
“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 (开民智) 救国图存
宣传政治理想
翻译思想的两期
翻译思想——开民智
“吾谓欲开民智, 必立学堂; 学堂功缓, 不如立会演说;演 说又不易举, 终之唯有译 书。” --林纾《译林·序》
林纾认为:只有“开民智”,才有 可能抵抗欧洲列强,否则,就像 “不习水而斗游者”一样愚蠢。外 国作家“多以小说启发民智”,认 为“小说一道,尚足感人”。
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综述
林纾翻译爱国思想研究综述林纾(1895-1976)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译者,他的著作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将大量外国文学、哲学、历史等重要资料翻译成中文,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更使古代智慧百年不化。
由于他对于翻译的专业性和认真态度,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林纾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他的爱国思想翻译,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精神得以续薪。
林纾对爱国思想进行翻译,使古书经典、世界思想宝库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世界思想家们受益于中国文化。
他的翻译毫无私心,本着将古书原话翻译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原著的意义和风格。
他的翻译着重于爱国思想,深入探讨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对外国友人的居住权利等话题。
其中,林纾的翻译对于了解中国的爱国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的翻译将古书融入到当下以及未来的话语中,使得中国精神可以在国际社会贯彻和繁荣。
此外,林纾的翻译还充分体现了他对爱国思想的执着追求和深厚的感情。
林纾认为,爱国主义的实践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行动:它不仅使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国的古代智慧中受益,更能够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为未来的文明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他特别着重于把贴近生活的爱国观念融入到他的翻译之中,以此来表达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和期望。
最后,林纾还把中国文化融入到他的翻译当中,使翻译更加真实、可信、深刻,以便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林纾精心挑选出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以便将古书的精髓传播到他的翻译之中,有效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他的工作不仅使中文文学得到了丰富,而且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总之,林纾的翻译对于了解中国爱国思想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他对爱国思想的执着追求和深厚的感情。
他的翻译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贡献便是爱国思想的翻译。
我心目中的林纾—“译坛泰斗”
古典诗词与文化课程论文题目:我心目中的林纾——“译坛泰斗”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引言 (2)二、林纾和林译小说 (2)(一)林纾的生平 (2)(二)林纾的翻译 (3)1.林纾的翻译动机 (3)2.独特的翻译方式 (3)3.广泛的翻译范围 (4)4.大量的翻译作品 (4)5.林纾译作的深刻影响 (4)三、结语 (5)参考文献 (6)摘要:林纾是第一个将外国文学作品引入中国的著名小说翻译家,其一生共翻译外国小说180余部,涉及英、法、美、俄等十多个国家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林纾的生平,林纾“林译小说”的翻译动机,林纾大量而广泛的翻译作品,以及其翻译作品的深刻影响来论述林纾其“译坛泰斗”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林纾;翻译;林译小说一、引言林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翻译家。
林纾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等都具有很深的文化价值。
但林纾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林译小说”。
林纾以自身强烈的爱国热诚投身翻译事业,化身为“叫旦之鸡”,以独特的翻译方式来警醒同胞,唤起国人爱国图存的“士气”。
而且,林纾是第一个大量引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家,其一生共翻译180多种的外国小说,“林译小说”也成为林纾翻译的小说的代名词。
“林译小说”向中国人们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革新,同时也奠定了林纾“译坛泰斗”的地位。
二、林纾和林译小说(一)林纾的生平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
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等,福建闽侯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小说翻译家。
林纾少孤,且自幼嗜书如命,但因家贫,他无法入私塾读书。
林纾五岁时,塾师薛锡极感其学习之挚诚,允许他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
薛锡极是林纾第一个正式启蒙老师,林纾向薛锡极问及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
林纾受薛锡极的影响深远,对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深厚的情谊,并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
浅析林纾翻译中的误译作者:程攀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摘要: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其译作对我国近现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林译作品在广受褒誉的同时,译作中的大量误译也受到质疑和诟病。
林纾在翻译时常常增添或删减原作内容,有学者认为林纾不懂外文且翻译“落纸如飞”,从而信手增删以至于减损了作品的情味;也有学者认为林纾此举使林译作品别具一格,令这些独具特色的译本广受读者欢迎。
林译作品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误译,这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译者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国情而作出的调整。
这些误译可视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赋予了译文新的审美价值与实用性。
关键词:林纾;误译;再创作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以称之为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关于翻译的关注核心应当是文本风格和文学性,还是语言的语义功能,这个争论直至今日也未尝有定论。
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自然应当以美学功能为首,翻译文学亦不例外。
一般来讲,两种语言的结构和习惯用法是不尽相同的,翻译时也就难以寻求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
这样一来,译者必定也就根据各种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换与再创作。
林纾在翻译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林译作品必然会与原作文本有出入,这是误译的一种情况。
至于林纾翻译时有意为之的改写和创作,则是误译的另一种情况,这也值得探究和关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林纾误译的原因首先,林纾翻译中的大量误译与他不通外文且翻译极快速有一定关联。
林纾并不通外文,他的所有翻译工作都是和他人合作:通晓外文的人向林纾口述翻译,再由林纾落笔成文。
“他不懂得任何的外语,他的译书,乃由一个懂得原文的译者,口译给他听,他便依据了口译者的话写成了中文。
”(1)在此过程中,原文本经过口译者已是第一道语言的转换;林纾根据口述再写成中文,这又是第二道转换。
经过这两道程序后,译文与原文除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差别外,还难免多添了林纾主观上的些许改动。
同时,林纾翻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论林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论林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作者:黄志斌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被引用次数:3次
1.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2(04)
2.曹素璋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期刊论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另外一个细节值得注意。10月12日大巴山北面镇坪县发现华南虎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大巴山南面的重庆市城口县也悄然而迅速地启动了寻虎计划。“镇坪和我们山连着山,那边有老虎,肯定会经常跑到我们这边来溜达”,重庆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计划组织一支华南虎调查队,从2007年冬天开始行动,争取将可能存在华南虎的区域全部梳理一遍。该计划甚至特别指出,“如果有人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经专家鉴定真实,可信度较高,马上奖励两万元”。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public,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to blank off all the information.
But now the monopo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s challenged by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y ar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faking but also the accelerating factors, which is self-contradictory.
林纾翻译思想评价
林纾翻译思想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与严复齐名。
他合译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多部西方小说。
林纾(1852-1924),福建岷县人。
林纾出生于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商人。
但林纾志存高远,可惜仕途坎坷。
31岁中举,后七次考进士。
林纾所处时代,中国正在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瓜分对方。
林纾的爱国思想贯穿于其翻译思想之中。
时过境迁,但是对林纾翻译思想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评论家们对其思想亦是褒贬不一。
首先,林纾讲究翻译作品的救世功能和启发民众智慧的作用。
林纾深受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影响,倡导多译小说。
他指出国外作家多靠小说启发民众智慧,因此要大量介绍小说,发展翻译事业来‚开民智‛。
林纾提出此点,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其一颗赤子之心。
因此,使其译品的受众更广,这一点十分可贵。
林纾翻译作品,有其爱国救世的崇高目标。
并从这一目标出发,选择翻译作品的类型。
林纾多选择西方小说进行翻译,便更加专注和专业。
因为译者即使拥有良好的双语能力,但是都有其所擅长的风格和领域。
其次,林纾经过长期艰苦跋涉和探索,其有关译学思想的论述都集中在翻译目的与功能上。
在近代翻译家中,他是对翻译目的和功能强调最多的一位翻译家。
既强调译品要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要求译作能够完成其所肩负的任务。
而林纾的翻译目的就是爱国与救世。
林纾认为救国要靠‚实业‛,因而在他的译品中也关注对兴办‚实业‛思想的宣传。
然而,首先,林纾的翻译思想并未形成体系和框架,而只是在其译品的译序和后记之中有所涉及。
即使他提出了注重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但是其并未将其系统化,形成翻译理论框架体系。
其在翻译思想上贡献也不及严复。
其次,林纾过分注重其因译文中救国思想的宣传,对原文的内容则是有删有减,这一点没有达到对原文忠实的要求。
《快肉余生记》(《大卫科波菲尔》)是林纾最满意的译作之一。
1981年商务印书馆林纾版重译本字数为29.7万,而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庄绎传译本字数为80.6万。
人物不通外文的“歪”译家:林纾
人物不通外文的“歪”译家:林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风行大江南北,人们称之为外国《红楼梦》。
此书的译者,是一位古文家,同时也是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他完全不通西文,却又是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的第一人。
仅凭着“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林纾家庭照林纾,1852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
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
晚称蠡( lǐ )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
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
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而后七次进京会考皆不第。
后决意放弃仕途,潜心学问,专攻古文,后一次偶然机会与王寿昌合作翻译了《茶花女》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集文言之大成者林纾性情急躁,思想属保守派,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如陈独秀、胡适等意见相左。
不过胡适对他的评价依然甚高,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提到,“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
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
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和《迦因小传》等书。
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亚瑟·威利评论说:“狄更斯所有过度的经营、过分的夸张和不自禁的饶舌,(在林译里)都消失了。
幽默仍在,不过被简洁的文体改变了。
狄更斯由于过度繁冗所损坏的每一地方,林纾都从容地、适当地补救过来。
”1921年四月林纾先生70大寿与老友罗云章先生在北平合影留念后世影响深远「林译小说」也影响着后来许许多多的现代作家,包括早期的鲁迅及周作人两兄弟。
当时他们在日本留学,只要林纾的译作一出,他们便从书店买回,看完后还拿到订书店去改装成硬纸板书面,青灰洋布书脊的精装书,以便于收藏。
郭沫若也说他少年时最嗜好的读物便是「林译小说」。
浅谈林纾林译小说的贡献及影响(最新整理)
浅谈林纾林译小说的贡献及影响摘要:林纾及其小说一直以来是中国文坛和翻译史上的热点话题,对他的译作争议也颇大.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人争论不已。
本文就林纾小说的地位和影响来探讨他的翻译在当代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思想观念;近代文学;贡献及影响一、引言作为一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
尽管在“五四”以后,评论家对其翻译时有诟病,但作为一名不懂翻译源语的古文大家,林译小说在当时能成为“畅销书”,就足以证明其独特性及存在的合理性。
他的翻译活动都是经由通晓外语的朋友述说情节,在做出记录之后,加工润色,然后译出。
虽然他翻译的作品后世评价不一,以现在的翻译理论与标准来衡量林译小说,其翻译的忠实程度和技巧确实值得商榷,但是总的说来,他给后世留下的大量的介绍西方的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当今在翻译时他的翻译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
二、林纾其人及林译小说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晚年称补柳翁、践卓翁,福建闽县人。
林纾幼年家境贫寒,靠母亲、姐姐做女工度日。
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家境较贫寒。
林纾自幼好学,酷爱读书,但脾气暴躁、固执。
林译小说运用古文,且全部采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
”他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
第一部林译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奴吁天录》等。
林纾一生共译出11个国家中98位小说家的163部作品。
三、林译小说的贡献林纾的翻译思想受到不少人的争议,有的人说他的翻译漏洞百出,错误随处可见。
那么,林纾的翻译在当代到底还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书中写道:“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都值得重读,尽管漏译误译随处都是。
我试试同一作品后处的——无疑也比较‘忠实’的——一本来读,譬如孟德斯鸠和狄更斯的小说,就觉得宁可读原文。
齿牙吐慧艳似雪,文采照人清如秋——浅论林纾的译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齿牙吐慧艳似雪,文采照人清如秋——浅论林纾的译作及其文学史意义【内容提要】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其译作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
林译小说好似一扇洞开的窗牖,国人第一次从此洞悉西方世界的文化与人一辈子。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整整一代人,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前驱。
【关键词】林纾;林译小说;文学史意义每次重读林纾,笔者都为琴南先生博瞻秀美的文字功夫所慑服倾倒。
林译小说好似一扇洞开的窗牖,晚清国人第一从那个地址看见西方的文化与人一辈子。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坦承,对西方文化之爱好,实从林译小说始;中国小说现代叙事话语之成形,林译小说实有开拓之功。
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之奠立,梁启超的力倡自然功莫大焉,然林译小说恰为梁氏言论之最有力支撑——若是没有大量的林译小说向人们展现小说本身的丰硕美感,仅靠梁氏等数量有限而美感不足的政论文式的“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实难想象现代小说真的会在暂短时刻完全征服传统文人,由“小道”、“下流”跃升为“上乘”,致使传统小说观念全然改变。
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前驱。
林纾涉足译界极为偶然,译作之畅销也在意料之外。
时逢林纾母亲归天,接踵妻子复又病故,林纾伤感寡欢之际,结识了留法归来、时为船政学堂法文教习的王寿昌。
王寿昌不但中文造诣很高,且精通法文。
英雄相识,王寿昌等几位老友力邀纾一同译书。
于是,林、王来到石鼓山,林铺纸于几,全神贯注,王那么手捧法文原著逐字逐句绘声绘色,但见林纾落笔如飞,口搁笔止,此种翻译方式别具一格,并非是机械地记下口译,而是运笔写出“信、达、雅”的文言,虽有中西观念、风俗的不同,但林纾极聪慧的天资,立刻能将原作的情感和魅力表达出来。
由于林纾的中国文译作晓畅通顺、温文尔雅,其译笔妙语连珠,郁于情感,署笔名冷红生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刻本一经问世,旋得国人推崇备至,以致一时“洛阳纸贵”,林译小说遂不胫而走。
五四文学论争-和林纾
五四文学论争-和林纾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他不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翻译家而颇受推崇,同时,又被视为封建文化的卫道士而备受指责。
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他既具有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放维新的情怀。
林纾通过他的翻译小说,向国人介绍世界文学名著,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意识,并在客观上提高了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的地位。
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语文的新文体,促进了语言和文体的变革。
他对于新文学倡导者们的批评与攻击,进行了毫不示弱的猛烈还击,甚至是无情地影射与谩骂,以一种卫道者的坚定信念与殉道者的悲壮情怀,力图拯救古文即将衰亡的命运。
值此先哲逝世80周年之际,缅怀林纾对于翻译小说以及西方文化传播的重大贡献,并重新评价他与新文化倡导者的激烈论战。
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等,福建闽候人。
光绪壬午年(1882年)中举人,后因会试屡败而绝意仕途,以教书、著译和绘画为业,先后任教于杭州东文精舍、北京金台书院、京师大学堂和孔教大学等处。
林纾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积极投身于爱国和维新运动,决心“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1]。
然而民国建立之后,目睹政局动荡,国是日非,他于是转而眷念光绪,并以清朝遗老自居。
以后又以“圣人之徒”自命,以“卫道匡时”为己任,拼命反对新思想,从一个晚清时期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蜕变成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挂帅人物。
林纾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章大家,著述多达40余部,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文论、笔记和绘画等多种,其中以古文《畏庐文集》全三集最为著名,外加他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180多种,可谓著作等身。
林纾的古文创作,直接受到桐城派的影响,虽不能完全摆脱“文以载道”观念的束缚,但也少有梁启超等人的“工具论”思想,较少涉及社会变革等重大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