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号起源再考

合集下载

日本的年号

日本的年号

比如日本的年号。

日本国设立年号的制度源于中国。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宫廷政变,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在政变后拥立孝德天皇(的36代天皇),并仿照中国设立了年号,称为“大化”。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年号。

同时开展了一场全面“唐化”的“大化革新”。

“大化”,典出中国的《易经》:“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阴阳相动,万物资生。

”这是《周易》为人们描绘的一幅关于世界万物的起源、构成、生化与变迁的图式。

从那之后,日本的年号大多是从中国的古籍中取名。

从“大化”到现在的“平成”,一共使用了247个年号了。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

这是日本推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改革运动,他们希望能在短时期内使自己的国家能够赶超西方的强国。

就像在一千二百年前的“大化革新”时向中华帝国学习一样,在“明治维新”中,他们要向战胜自己的敌人学习。

1868年9月,年仅16岁的睦仁天皇正式登基,改元为“明治”。

这一年号取自中国古籍《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维新”也取自中国古籍《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意指变旧法而行新政。

在明治天皇之前,日本的国号还常常会改元,就是换个名字,这是因为年号也称元号的缘故。

如明治前面的考明天皇,从1848年2月到明治即位之前的1865年,在位的17年里,就依次用了“嘉永”“安政”“万延”“文久”“元治”“庆応”年号。

原来一般是在天皇即位时才改变年号,但是后来改元的原因逐渐增多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遇到吉祥事件时以示庆祝;二是遇到地震、瘟疫等天灾时,改元以求躲灾避难;三、受到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例如《易经》中的“辛酉为革命,甲子为革令”,于是在遇到甲子、辛酉岁次的时候就改元,用以冀求政治的革新。

直到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才作出规定:一代天皇只使用一个年号。

另外,日本有些天皇的年号还与我国某些封建王朝皇帝的年号相同。

例如第56代清和天皇的年号是“贞观”,它是我国唐太宗的年号;第96代后醍醐天皇在1334年改年号为“建武”,它原是我国东汉光武帝的年号(日本战国期中的“弘治”与我国明孝宗的“弘治”在时间上也很接近)。

日本国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日本国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日本国名的来历你知道吗?严循东 2021年5月13日日本(Japan)是日本国的简称。

Japan的原意是漆器,也是西方对日本的称呼。

日本人则喜欢日语发音,使用英文Nippon或Nihon来称呼自己的国家,意为“日出之国”、“太阳升起的地方”。

“日本”二字作为国名,最早出现于按中国史书编纂方法而成的日本古籍《日本书纪》一书。

经过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以天皇制为核心的律令制国家体制,将国名正式确定为日本国。

这一称号迄今已经使用了1300多年。

关于日本国名由来,还有多种传说,有的说起源于河流,也有的说是源于火山,还有的说与日本和歌的枕词有关。

根据《古事记》,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在2月11日即位的,于是这天就被定为日本的建国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此节日无历史根据而被废止,但是1967年后又重新恢复,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很早以前,日本就与古代的朝鲜和中国有了交往。

古代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来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语句。

日本最初的文明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关于日本的记载。

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如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

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另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自西晋时期陈寿在《三国志》中为倭立传以来,《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隋书》一直称日本为“倭”,皆为其列传;至唐代,中国始称“倭”为“日本”。

《旧唐书东夷传》中将“倭”与“日本”分列并叙,还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

”“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

”《旧唐书日本国传》载明:“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日本”本来叫什么?

“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日本”本来叫什么?

“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日本”本来叫什么?“日本”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日本”本来叫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关于日本的记载,其实早在《山海经》当中就有提到过,那时候日本还属于燕国的一个附属国,他们不仅实力弱小其国土的面积也很小,在几个大国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那个时候的日本其国名还不叫“日本”,而是一个很难听的名字叫做“倭国”。

倭字本没有贬义。

古汉语中,倭通逶,意味山路曲折绵延的意思。

古日本人渡海朝贡,路途逶迤,故而以倭命名,意味顺从。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叫“倭国”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取自于“我国”的谐音,因为日本在很早以前就对中国称自己的国家为“我国”,史官们不明所以,还以为他们说的是“倭国”于是便将其记载了下来。

《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日本曾派遣使者向汉帝国朝贡。

刘秀因此赐给了当时的日本一枚金印,上面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

这枚金印后来在1784年被发现,陈列在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

长期以来,由于认为“日本”国号是唐朝起的,因此早在18世纪,日本就出现了一些认为应修改“日本”国号的国粹主义者。

例如,佐藤忠满称,“日本”这一国号显示了日本是中国属国的性质,具有侮辱性,应该抛弃。

“原封不动地接受日本这一唐朝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国号并用于和唐朝交往,实令人非常厌恶”。

公元607年,日本向隋朝派遣了第一个使团朝贡,使团的首领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小野妹子[男性]。

当时小野妹子交给了隋炀帝一封信,信的开头就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这也是日本人第一次提出“日出之国”的概念。

《隋书·东夷传》这部古书当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日本国,自大唐东去万余里,日出东方,升于扶余,故云日本。

”意思就是说日本所在的地方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云日本,同时也是太阳的根本,也叫“太阳国”。

当然,这个名字自然是我们唐朝的文学家帮忙起的,就凭日本人当时对文化的了解程度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地步,还只是一群没有文化素养的野蛮人。

世界各国国名由来

世界各国国名由来

世界各国国名的由来星期五, 08月 15, 2008 19:05Posted in category 文化|社会1、日本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

公元607年(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世纪70年代,出现了"日本"这个国名。

2、印度印度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

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

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及整个南亚次大陆。

古波斯语将信度转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我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又有"天竺"、"忻都"等称。

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3、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意为"纯洁的国土"。

这个国名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旁遮普学生创造的。

印度独立前后,它西北部和东北部有许多穆斯林,占当地居民人数的50- 60%,分布在旁遮普、西北边、信德、俾路支等省分。

由于他们的风俗礼教与印度教徒有分歧,要求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

1930年,旁遮普学生乔图里·拉麦待·阿里把旁遮普、西北边、克什米尔和信德各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再加上俾路支斯坦名词的词尾,组成一个新的名称"巴基斯坦",声称这是一个穆斯林国家。

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代表大会,提出实行印巴分治,建立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的要求。

趣读丨日本为什么要从「倭国」改名叫「日本」?

趣读丨日本为什么要从「倭国」改名叫「日本」?

趣读丨日本为什么要从「倭国」改名叫「日本」?本文来源于三观(ID:sanguan15)▼日本,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国家在古代的时候叫做倭国,大家也知道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马台一直就被我们当做是日本的别(古)称其实这里面除了大和国以外上述提及的几个国家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日本为什么从倭国改名叫做日本为什么主体民族被称为大和民族其实这些都跟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日本为什么叫做日本这件事早在西周时期中原政权便已经和日本有了联系《论衡》中说「周时天下太平,越裳献白雉,倭人贡鬯草」其中「鬯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香草也就是说,周朝时期,当时的日本有个倭国就已经是周朝的朝贡国到了汉光武帝时期想来是倭国人民已经接受了外国人(就中国一个国家)称他们为倭国的说法于是派遣使者来到洛阳带回一枚「汉倭国王」的金印(1784年才被发现)又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曹睿曾接见过一位来自日本的女王他们自称是「邪马台国」,日文读音(yamataikoku)并且当时日本还有另外一个叫做「狗奴国」的国家(这是什么操作)和邪马台国争锋相对邪马台国此行正是为了寻找中原王朝的帮助突然就蹦出来这么一个国家魏国的史官们也是很惊讶的啊于是就想找找到他们叫做啥史官们在古书上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东海那头有一个国家叫做倭国的记载便张冠李戴把他们称为是「倭人」,意为「山下之国」并封他们的女王为—亲魏倭王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由于日本此时并没有统一所以最早朝朝贡周朝的倭国被封「汉倭国王」的倭国以及后来寻求魏国帮助的倭国并不是同一个国家只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也是实在难分清日本岛上哪个国家到底是哪国于是便全部叫做倭国了不过在《梁书》中,有一篇《扶桑国传》却这样记载:其有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者…这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政权对日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大约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当时的关西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政权它先后统一北九州和部分本州并在随后进一步吞并整个日本而这个国家在面对中原政权的时候便继承了「倭国」的称呼巧合就是倭国的日本读音是「yamato」这和三国时期的邪马台国「yamataikoku」极其相似所以很多史学界就认为邪马台国就是日本国的始祖国之后时间推进到隋唐中日之间开启了历史性的交流可不交流还好,这一交流……日本的官员逐发现在中国人眼中「倭」有点略微贬义的意思啊当然了,在现代汉语中「倭」是形容「矮小猥琐」可在古代的时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它是通假字通「逶迤」的「逶」同时表示是魏国的属国(「魏」字去右边的「鬼」字舍去「魂魄」之意加上左边「亻」加上往来的「友人」)可不管怎么样,日本人觉得到了是决定自己名字的时候了,倭字不好听于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国」之意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请使用「日本」二字为国号并在武则天时期获得了认可这里许多人就纳闷了你自己国家的名字你自己改不就行了么干嘛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其实这是因为不管是「倭国」还是「日本」都是当时的日本人面对中原王朝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让中国人使用的称呼而不是他们自己叫自己的称呼那么他们叫自己做什么呢?前文提及,此时日本人叫自己都是叫做「yamato」这个读音但是由于日本当时最在乎中国可中国偏偏叫着他们不喜欢的「倭国」这个称呼所以公元6世纪的时候日本最出名的政治家圣德太子从《论语》里摘取出「礼之用、和为贵」之句,取名「大和」而读音同样为「yamato」到了公元757年日本正式下令使用「大和」二字代替「倭国」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称呼公元4世纪那个在关西发展起来(现在京都奈良一带)并逐渐统一日本的国家就为「大和国」它是邪马台国的继承同样是当代日本国的起源结尾我们还是要讲一个搞笑的事虽然日本人觉得你(中国)把我取名叫做「倭国」太不好听啦我要改名字改名字,取个高大上的「日本」先不说在汉语语境里「日本」两个也没比「倭国」(倭从一个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完全是因为日本自个儿干的好事)好到哪儿去,就是日本要求改称呼后唐之后的中原王朝史书却依旧称日本为「倭国」▼让人秒怂的东北话专业拖油瓶你中枪了吗专治爱迟到朋友的鸽子表情包/文字君换了新尾巴,丧宝有话跟你说喔/。

日本国名的演变

日本国名的演变

日本国名的演变日本,一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与中国有着牵扯不清的诸多事情,可是你真的了解这个邻居嘛?我们今天来讲讲日本国名的演变。

一、倭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人注意到东海岸边有很多岛屿。

而这些岛屿上有一种被称为“扶桑”(学名朱瑾)的植物,并且太阳就是从这扶桑底下升起来的,因此“扶桑”成为了这些岛屿代词名称。

在这些岛屿上有上百个国家,还有传说中的仙山蓬莱、瀛洲(日本东瀛名称的由来)、方丈等地。

当时古人把这些地方统称之为“倭”。

日本只是这些地方的一部分。

而将“倭”这个称号用于日本,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

也就说日本是在汉代时候,才头一次有了自己正式的国名。

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湾口的志贺岛上,发现了一枚赤金方印。

金印2.8厘米见方,0.8厘米厚,上刻“汉倭奴国王”五字。

开始时,无人知晓这金印来历,经专家考证,才知这是一枚很有价值的中国汉印。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拜,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授。

从出土时来看,真是保存完好,可见当时倭奴国王十分珍重这个称号,并视这金印为权力象征。

汉倭奴国王之印汉倭奴国王之印这便是最早日本国名“倭”的来历。

二、日本也正是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日本渐渐明白了汉语,明白了“倭”的含义,于是要求改名。

在隋朝(公元608年),日本圣德太子致隋炀帝“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国书,开始有与中国分庭抗礼想法,也头一次提出”日出“之国的含义。

日元上的圣德太子到了唐代(公元663年8月),日本在白江口之战被唐军和百济联军打败,使日本看到了自己与唐朝巨大的差异,开始臣服于唐朝,并且多次派使臣和遣唐使来到中国。

这期间,日本使臣多次要求改变国名。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提出了“日本”这一国名。

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武后曰日本”。

《旧唐书·东夷传》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

”而后日本进行大化革新,建立起以天皇制为核心的律令制国家体制,将国名正式确定为日本。

世界各国国名由来

世界各国国名由来

世界各国国名的由来星期五, 08月 15, 2008 19:05Posted in category 文化|社会1、日本公元7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

公元607年(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世纪70年代,出现了"日本"这个国名。

2、印度印度原为婆罗多,是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的国家。

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

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及整个南亚次大陆。

古波斯语将信度转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又变"印督"为"印度伊"。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我国史书中,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又有"天竺"、"忻都"等称。

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3、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意为"纯洁的国土"。

这个国名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旁遮普学生创造的。

印度独立前后,它西北部和东北部有许多穆斯林,占当地居民人数的50- 60%,分布在旁遮普、西北边、信德、俾路支等省分。

由于他们的风俗礼教与印度教徒有分歧,要求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

1930年,旁遮普学生乔图里·拉麦待·阿里把旁遮普、西北边、克什米尔和信德各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再加上俾路支斯坦名词的词尾,组成一个新的名称"巴基斯坦",声称这是一个穆斯林国家。

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代表大会,提出实行印巴分治,建立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的要求。

日本国名由来

日本国名由来

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

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处”,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日之国。

早于日本与中国接触前,日本人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やまと”(大和)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阳之本。

而在中国的三国时期,中国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

由于“倭”字有“矮”的意思,因此在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于日语中同音(わ)的“和”去代替。

后来日语中转用音读去读“日本”,转变成今日日语中常用的にほん和にっぽん。

现代日本的正式名字为“日本国”(にほんこく)。

在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日本的正式名字为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宪法中,改成现今的名字。

虽然日本国内绝大多数使用日语的情况也是用“日本”去称呼自国,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转写的“ジャパン”,尤其常见于广告及品牌的命名。

除了日本和大和外,古时日本也有其他的日语称号。

如:大八州(おおやしま)(由日本神话中由伊邪那美和伊奘诺尊所创的八个岛)、八岛(やしま)、扶桑(ふそう)、敷岛(しきしま)、秋津岛(あきつしま)等。

日本人民对鸟类非常爱护。

早在1947年,日本鸟类学会的第八十一次会议上便通过决议,把绿雉定为“国鸟”。

绿雉又叫日本雉,长得非常漂亮。

它与我国所产的环颈雉不同的是:绿雉的颈部没有白环。

雄鸟的羽毛十分美丽,特别是那长长的尾羽,常常被古代的武士用作头盔上的装饰品。

绿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除了灿烂夺目的羽毛是装饰品和工艺美术品的高级原料之外,它那肥美鲜嫩的肉,远比家鸡的肉要好得多,使它成了难得的有名山珍之一,出现在人们高雅的宴席上。

日本1

日本1

中国—日本国
【国家简史】日本国(Japan)。

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

5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直到7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

在12世纪,日本武士开始掌握实权。

先后出现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又称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

明治天皇1868征灭幕府,维新成功,天皇亲政,1868迁都江户改称东京,定国名为“大日本帝国”。

1945年改国名为“日本国”。

日本国(1867-)
1868年明治天皇亲政,定国名为“大日本帝国”。

1945年改国名为“日本国”。

【国家元首】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无姓氏,无户籍。

天皇作为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

从10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天皇权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时间。

直至明治天皇睦仁才重新掌权。

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建立议会民主制,日本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并无政治实权。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史

图片赏析-绳文时代

陶器和三内丸山遗址(前期和中期)
弥生时代


约当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可分前、中、后期。弥生文化是在绳纹文化的 基础上,受到大陆(包括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它首先出现 于九州北部并逐渐向东发展,到了后期基本上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 弥生时代普遍有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原始社会开始 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与中国、朝鲜半岛交往频繁,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 这时候人口得到了发展,农业、纺织也相应的发展起来,铁器、石器、铜器、 陶器相继出现,由于跟中国有了交流,出土的文物中有玉石、玛瑙、琥珀和玻 璃等 材质的装饰品。墓葬形式分为:瓮棺墓、支石墓、石棺墓、土圹墓、方形 周沟墓(土圹墓周围设沟)等类。瓮棺墓和支石墓的分布限于九州北部。石棺 墓除九州北部外,也见于本州西部的山口县一带。土圹墓课方形周沟墓分布在 九州和本州各地,范围较广,有的墓中用木棺。各类墓中的尸体多为仰身直肢。 大多数墓很少有或完全没有随葬品,但九州北部如佐贺县的宇木汲田、福冈县 的三云、须玖和平原等遗址中有少数墓却有数量甚多的珍贵随葬品,种类包括 铜剑、铜矛、铜镜、各种珠饰和玻璃壁等。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存在着少数占 统治地位的人,他们拥有多量的财富。
日本文化 史
关于日本国名来历



日本原本被中国音译称为“倭国”或“倭奴国”,《汉 书· 地理志》所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 时来献见云。”日本文献中,起初也沿用此名称以自称,如 圣德太子撰《法华经义疏》,署名即为“大倭国上宫太子”。 直到盛唐之世,日本国内汉学发达,日人始觉“倭”字有 “顺从”之意,用于国名有伤体面,于是厌弃旧称,改称 “日本”。《新唐书· 日本传》说:“日本,古倭奴 也。……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 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 《日本大百科事典》也说:“日本二字始见于奈良朝初期的 日本书纪。……日本书纪的编者以‘倭’字出于中国人的称 呼,不足正式表现我帝国,遂避去‘倭’字,改称日本。日 本二字作为我国号,初见于孝德天皇的大化诏书。”孝德天 皇在位年代为645—654年,与《唐书》记述日人改国名的 年代一致,说明“日本”国名始于7世纪中后期。“倭国” 和“日本”是文献中的正式称呼。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称日本为“东瀛”或“扶桑”。 “东瀛”,意为东海的岛国,而“扶桑”据说是中国古代神话 传说里的“太阳树”,因为日本在最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所

历史趣谈:日本名字的来历 是女皇武则天恩赐的吗

历史趣谈:日本名字的来历 是女皇武则天恩赐的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日本名字的来历是女皇武则天恩赐的吗
导语: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据说它的名字是跟一个女人有关。

在一千多年前是没有日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据说它的名字是跟一个女人有关。

在一千多年前是没有日本这个称呼的,那个时候日本这块地方,被称作倭国。

而听到这个名称大家都觉得有点骂人家的意思,那为什么最初日本被称为倭国呢。

我国最早对日本的记载,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那时候的日本是燕国的属国。

为什么称他们是倭人,可能是因为日语中最经常用假名是(wa),而说活的土语也是(wa)。

所有最初接触他们的人就称呼他们为倭人了。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汉光武帝赐倭奴国国王,汉委奴国金印。

正式称日本为倭奴国,成为大汉50个藩属国中的一员。

随着日本人对汉族人的理解,认为倭人也就是矮人的意思。

为了消除这种歧视,他们选用在日语里发音与倭相同的,和,字来自称,还在和字前面加上大,那大和名族由此而来。

公园607年,倭国使者小野妹子向隋朝上表文书。

希望中国改称倭国为日本,但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

这让认为天下只有自己是唯一天子的隋炀帝大为恼火。

对倭国的要求不做理睬。

根据《宋书》上记载从第一个提出改倭国名称的倭王讃死后,又有珍,济,兴,武四个继任者,都曾想要求中国朝廷授予日本的封号。

一直到了唐代女皇武则天当权时期,她才最终同意将日本作为国号生活常识分享。

日语入门

日语入门

例句:
我 读 报纸。 私は 新聞を 読む。 田中 打 网球。 田中は テニスを する。
日语的语法特征
1) 助词、助动词的粘着成分来表示词在句中 的地位和语法职能。 2) 有四种词有词尾变化,这种变化叫活用,活 用有一定的规律。
日语的语法特征
3) 句子成分有一定的语序。如一般是主 语在前,谓语在句子的最后,修饰语在被 修饰语之前等等。不过,在语言实践中, 倒装、并列、省略等情况也不少。
例:
①濁音 か き く が ぎ ぐ た ち つ だ ぢ づ ②長音 そら――そうら け げ て で こ ご と ど
おばさん→おばあさん
例:
③拗音 利用――寮(りよう―― りょう) 劉――理由(りゅう ――りゆう ) ④促音 まち――まっち トプ――トップ ⑤半濁音 ぱぴぷぺぽ ⑥撥音 ん 例: たん ぺん
日语入门
日本概况




国名 日本国(Japan)。 面积 37.78万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 2.5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神道 和佛教较盛行。 首都 东京(Tokyo),国家象征天皇 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 年号“平成”。 重要节日 天皇诞辰日,相当于国庆节。 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
五十音图
假名的由来
日语的假名都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 来。平假名是汉字的草书演变过来,而 片假名是选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所以, 知道了哪个假名是由什么汉字变化过来, 那么虽然读音有些不同,但是掌握起来 还是要方便得多。
假名的由来
あ安 う宇 お於 き幾 け計 ア阿 ウ宇 オ於 キ幾 ケ介 い以 え衣 か加 く久 こ己 イ伊 エ江 カ加 ク久 コ己
标准日本语

谁给日本起国名为何争论不休

谁给日本起国名为何争论不休

谁给日本起国名为何争论不休自从唐朝东征统一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之后,日本就非常臣服的年年派使唐朝请安问政。

有关日本学者研讨从倭到日本的国号变化,即国家形成史,基本以《三国志》《旧唐书》等中国史书的记述为框架。

也就是日本列岛上起初有很多国,互相兼并,最终形成日本国。

《旧唐书》说“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更早的《唐历》(唐朝史官柳芳撰)也明明写着日本是倭国的别名,但平安时代(8-12世纪)朝廷上讲读《日本书纪》,常有人质疑:这国名是日本自己起的,还是唐朝给起的?博士则断然解惑:因为在日出之方,所以唐朝给起名叫日本。

江户时代(17-19世纪中叶)有一个神道家大为不满,说日本的国号是唐人给起的,表示从属于唐。

为什么叫日本?著有《古事记传》的国学家本居宣长也认为,与日神信仰无关,乃是取地理位置之意。

日本处在东夷之极,这是中国人自古的看法。

“向东惟看日”(王维诗),遣隋使的日出处也好,遣唐使的日本也好,用的是中国观念。

至于日本国书写日出处天子、日没处天子,惹恼了隋炀帝,恐怕是因为天子只一个,日本哪里配,当然教大隋天子满脸溅朱。

妙的是有人说,只有站在朝鲜半岛上,才可以东看日出,西看日没。

据《新唐书》记载: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遣使节来祝贺征服高丽,此后稍微学习中国话,就讨厌倭这个名,更改为日本。

对中国启用这个国号,是公元702年日本第八次遣唐。

据日本史书《续日本纪》记载:使船靠岸,当地人扬声问道:你们从哪里来的呀?船上答:来自日本。

这在日本书上就算是见证了日本史书里国号由倭变成日本了。

但中国替他们遗留了物证,是唐人墓志。

这时候的大唐,武则天废了儿皇帝睿宗,亲自登极,给儿子改姓,改唐为周。

按说她对改变国号应该很在意,但人家日本人大老远地来朝贡,爱叫什么叫什么罢,名从主人。

703年武则天还在大明宫的麟德殿设宴款待了使节。

皇上画了圈,接受并承认新国名,到了臣子笔下就成了“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对于自以为老大的唐朝来说也实属正常。

日本的两个国号都是谁赐给的?

日本的两个国号都是谁赐给的?

日本的两个国号都是谁赐给的?日本历史上有两个国号,一个叫“倭奴”,一个叫“日本”。

两个国号都是中国人给起的。

日本同中国的交往始于汉代,至东汉,光武帝封了倭奴国王并且按照礼节赐予了金印,印文是:汉倭奴国王。

同时表达了东汉朝廷对倭方所寄托的“感其远道而来”且“冀其臣服”的意思。

从印文内容分析起来,那时的倭奴的地位,相当于汉朝的一个诸侯国。

汉倭奴国王金印关于“倭”字,《诗经·小雅·四牡》中有“四牡騑騑,周道倭迟”的句子。

《毛诗正义》将“倭迟”释作“历远之貌”。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倭”字:“顺兒,从人,委声”。

“顺”在这里有“顺从”的意思。

许多日本人对于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倭奴”的国号十二万分地不情愿,总想否定这个历史事实,后来,日本国内出土了此枚金印,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铁案如山,这些不尊重历史并且抱着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的人们也只好偃旗息鼓了。

从东汉到隋朝以前,中国和倭国总体上讲是册封与被册封关系。

《宋书》上记载,倭王讚死后,珍、济、兴、武四个继任者都曾经遣使贡奉,并求中国朝廷授予倭国自己提出的封号。

7世纪初,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国力的增长也使得当时倭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了当时隋倭两国的交往当中。

《隋书·东夷传》“倭国条”记有倭国的国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很明显,这是日本对宗主国大隋的挑衅。

唐高宗时,倭国还与当时中国朝廷发生战事。

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经过了一段历程:其实,“日本”国名最初是作对外使用的,对内仍用“倭”这一称谓。

而且,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白江战役倭国惨败后,最迟在天智八年(公元669年),倭国已经决定把对外的国号改为日本。

至于改号的原因,往远说,可能是与隋唐以来倭国争取对等外交的愿望有关;往近的说,也不排除通过改变对外的国号来消除白江战役后其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消极影响这种可能。

日本历史各朝代完全年表

日本历史各朝代完全年表

日本历史各朝代完全年表日本国的起源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西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於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

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

《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於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1、旧石器时代(前35000–14000 )2、绳纹时代(前14000–400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後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後的时期。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西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

当时,人们数人或10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武器是弓箭,构成了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古迹是目前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

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

“日本”国名原来是大唐皇帝所赐!!![转帖]

“日本”国名原来是大唐皇帝所赐!!![转帖]

“日本”国名原来是大唐皇帝所赐[转帖] 核心提示8月24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时,日本天皇亲临参观。

这方墓志在西安发现后,引发了中日双方对遣唐使和墓志主人井真成的研究热潮。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日本学者已有明确认识,但这方墓志则传达出更为复杂深远的历史情感:它再次证实了日本国号与中国的渊源,还表达了当时的唐朝天子对一名日本遣唐使者的个人情谊。

更多的学者借着这方墓志的缘由,重新审视了千年来的中日交往史。

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贾麦明保存的一幅拓片。

本报记者秦文摄井真成的墓志盖。

井真成的墓志底。

井真成入唐示意图。

这是块不同寻常的石头。

盖为青石,底是白石,近方形,上有楷书刻字。

当贾麦明用软毛笔刷净石头上的土,看清上面的字时,手开始不停地颤抖。

石盖刻有“国号日本”字样,底座上则有开元年号。

“我当场就断定这是一个日本遣唐使的墓志。

”作为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贾麦明偶然中征集到的这块石头,在随后的研究中被证明为迄今发现的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

墓志面世在日本引起的轰动让贾麦明惊奇:在这位遣唐使的故乡藤井寺市里,成立了相关的研究会,发行了关于他的纪念邮票,并打算用他作为这座城市的形象。

2005年8月24日,墓志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时,日本天皇亲临参观。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日本学者已有明确认识,木宫泰彦在《中日交通史》中说:“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

”然而这块石头所传递出来的历史情感要复杂得多。

这方墓志除了再次证实了日本国号为中国所赐,还表达了当时的唐朝天子对一名日本遣唐使者的个人情谊。

更多的学者借着这方墓志的缘由,重新审视了千年来的中日交往史。

少年“才称天纵”李白的挚友阿倍仲麻吕,回国后利用汉字创立片假名的下道真备和为日本完善律法的大和长冈等人,和井真成同时入唐。

这些赫赫名声的人,都还只是群十八九岁的孩子。

1200多年前,难波港(今日本大阪)内一派热闹的景象,又一支准备渡海前往中国的使团船队要出发了。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素材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素材

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中国和日本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

中日两国都有着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可与正史混为一谈,但是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古代中国人东渡日本的史实是不应该忽视的。

在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中国人从大陆或是朝鲜半岛利用日本海之左旋回流东渡到日本,或是从吴越地区利用北上之暖流直航日本。

而日本人来到中国的记述最早可信的是《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中也有日本遣使来中国的记载,并有1784年日本福冈县以为农民在修整田地时偶然发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为证,其后有关日本的记载屡见与史册。

那么在各个时期编著的史书中对于日本的称呼都是什么?他们的来历和意义又是什么?关于此,已经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今年来更是出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见解。

本文试图从我国正史的记载出发,梳理一下前辈学者的观点,并希望得到一些新的看法。

一、“倭”从《汉书·地理志》开始,我国正史中一直用“倭”来称呼日本。

直到《旧唐书·东夷传》,才出现“日本”这一国名。

不过在《汉书·地理志》之前,在最晚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倭”的描述:“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虽然《山海经》是一部近乎神话的著作,但是根据这一句话和其下一句“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

列阳属燕。

”的说法,《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倭”从地理位置上看,也与日本相近。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呼日本为“倭”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邪马台国有关。

其理由是在现代日本语中“邪马台”念做“やまたい”(Yamatai)而“倭”和“大和”都念做“やまと”(Yamato),两者发音非常之接近。

甚至有人就此认为邪马台国、大和国、和“倭”就是同一回事。

因此中国古代对外族的称呼多用译音,所以这种看法看似颇有道理。

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中国正史中所记载的“邪马台国”和“倭”绝不是一回事。

其一,所指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 , 是 金 富 轼 本 人 在 公 元 1 纪 获 得 的 知 而 2世
律令》 制定的前后一段时 间。神野志隆光认 为, 在《 大宝律令 ・ 公式令 ・ 诏书式》 “ 中, 日本” 这一
国号已经被确定_ 。也有个别学者认为 , 本 8 《日
书纪》 大化元 (4 ) 6 5 年七月条记述 , 倭国在 向高句 丽、 百济使者发布 的诏 书中使用过 “ 明神御 宇 日
本天皇” 这一称号。但现在 多数学 者认 为 , 这并 非事实, 只不过是《日本书纪》 的编撰者在《 大宝 律令 ・ 公式令》 的基础上加 以敷衍编排而成 。 J
识, 故可略去不谈 。 E t 本史学界另有人认为 , t “E
本 ” 一 国号 的出现 , 这 大约是 在公 元 7世纪 末 到 8
说理过程 , 并基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被记述的时间、 记述者与 "事者的关 系最为接近的史 3 -
书及其撰者乃最恰 当的研 究线索这一观点 , 推定“ 本” 日 这一 国号似乎应该 出现在武则天会见 日本使者的公元 72年 当年或之 前的一小段 时间, 出 自 0 其 或如《 史记正 义》 者张守节所说 , 作
< 外国问题研究> 2 1 年第 4 01 期
总第 22 0 期
‘ 本 ’ 号 起 源 再 考 ‘ 日 ’ 国
胡 稹 洪晨 晖
(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00 ) 507
[ 内容摘要】因中日两国史书皆缺乏 明确的记述 , 故就开始使用“ 日本” 这一 国号的时间和 是谁创造 了这一 国号众说不一。本文认 为以往认识似乎都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和令人信服的
时间问题之难 以确定 , 来 自中国古代 的记 还 述。这其中有的似乎清晰 , 有的模糊不清。比如, 张守节在其著作《 史记正义》 成书于 76年 ) ( 3 中
识 。此年即日本任命 遣唐使 , 并行授刀仪式 的年
份, 其依据就是新 旧两部《 书》 唐 。不过 , 当我们 翻阅其他学术书籍时则会发现 , 这个问题至今未 有定论 , 仍是众说纷纭。
使朝贡 , 使者 日, 固海西菩蘸天子重典佛法, 故遣 朝拜 , 兼沙 敷 十人柬翠佛法 。 日出虞天子致害
根据《 大倭氏考( 倭、 大和国造氏) 作者转引 》 《 新罗国史》 60 ② 7 年条“ 国更名 , 日本” 三 倭 号 和《
① 龙树著 , 鸠摩罗什译, 10卷, 大品般若经》 共 0 属《 注解书。该书广泛讨论问题 , 是一部大乘佛教 的百科全书, 也称 《 智论》 《 、大论》 《 、智度论》 。 ② 笔者无法查见此书, 故其内容及成书时间皆不详。日本有学者对该史书进行过研究。参见滨 田耕策:新罗国史的 《 研究——来 自东亚史的视角》东京: , 吉川弘文馆, 0 年。 2 2 0
日没虞 天子 恙 。云 云” L 。然 而 , 2 J “日出魔 ” 一
他国号——“ 日本” 。过去 日本有学者将 “ 日本 ” 这一国号出现的时间划定在公元 7世 纪初 。比
如, 史学家青木和夫就说过 :圣德太子在执政期 “ 间, 将对外 使用 的国号改称 ‘ 日本 ” 【 。但 他并 . 未就此给出依据。因为此项重大事件和 “ 国 倭”
[ 基金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 学研究中心项 目“ 大和魂思想研究” 的阶段成果。 [ 作者筒介】胡稹 ( 95一) 男, 15 , 江苏无锡人 , 建师范大学外 国语 学院副教授 ; 福 洪晨 晖 (94一) 女, 16 , 福建南安人 ,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副教授 。 日 本在沿用“ 国号的同时 , 倭” 还开始混用其
来源 于武皇后 的 改 名。
[ 关键词】日本 ; 国号 ; 考证 [ 中图分类号】l 1. [ ( 32 3 文献标识码】A
[ 收稿 日 】 0 1—1 —1 期 21 1 4
[ 文章编号】1 7 6 0 (0 1 0 0 4 — 7 6 4— 2 1 2 1 )4— 0 1 0
无 涉 。时至 今 日, 日两 国史 学 界 的一 部 分 中 人在“ 日本 ” 国号 元 年 为公 元 7 1年 之 事 达 成 共 0
记录, 于中国史书亦多语焉不详 , 故揣摩其出处 , 则很可能出 自《 隋书 ・ 东夷 ・ 国传》 倭 中对 日本
第2 次遣隋使团及其代表人物小野妹子的记述 : “ 大棠三年( 笔者按 :0 67年 ) 其王多利思 比孤遣 ,
国号最早使用的时间似乎还可以在公元 68 9 年
或更早的 6 0 7 年。然而经核对《 国史记》 三 译本 ,
笔者在新罗本纪 6 0 7 年条和 6 8 9 年条未看到相 同 的记述 , 仅发现 6 8 3月条有一条记录 : 日本 9年 “ 国使者来。王于崇礼殿接见彼等 。 该译本 ( ” 注) 四十六说明 :《E 书纪》 “ l 本 等未有此 年遣使 的记 录, 但于此前后 , 多有使者来往。 _ 朝鲜史 书的 ”5 这个“ 本国” 日 的记 录, 反映的或非 6 8 9 年的实际
号 的正式 发布 一样 , 日本 史 书 中也 未 留下 任 何 在
语可以是“ 日本” 这个词汇最早见诸文字 的一种 依据 , 而并非正式的国号。对此 E本也有学者批 l
评 , 日出庭” “ 只不过是佛典《 大智度论》 译者对 ①
“ 东方” 的别称 , 属于文饰 , 日本” 与“ 国号 的形成

4 1・
国史记》 6 8 ④ 9 年条倭 国给新罗的公文 中“ 使用 日
本 国号 ” 的这 些记 录 j人 们 可 以推 知 , 日本 ” , “ 这

同时被 采 用 ( 者 注 : 武 天 皇 在 《 鸟 净 御 原 笔 天 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令》 制定之前的 66年 已经去世 ) 。另一种 说 8 法是 , 日 ” “ 本 这一 国号应该出现在 7 1 0 年《 大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