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大全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学科教育学》知识点必背一、教学原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科学,包括教育的目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 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原理是指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有效的教学原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研究。

二、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讲解,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 讨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讨论。

- 实验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 研究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评估和反馈,旨在改进教学效果。

-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测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2.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应用- 考试和测验是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观察和访谈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惯,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需求。

- 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合理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设计的要素和步骤- 教学设计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等要素。

- 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5、行动研究法: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6、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概括7、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

他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该包括三部分: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二、知识点1、横向的教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学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3、教育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学科。

4、《论语》由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5、中国战国时期乐正克《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作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

7、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中8、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从此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9、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让一切儿童都接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详细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他写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0、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1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有哪些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有哪些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概述
1. 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的学科,涉及到小学生的教育理论、实践和方法,是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小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2. 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是小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了解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 小学课程设置
小学课程设置是小学教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小学教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等,以便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学中的重要支撑学科。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内容,为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结语
小学教育学的重点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在小学教育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小学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小学课程设置、小学教学方法以及小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小学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一、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阶段教育的科学,主要包括小学生身心发展、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内容。

小学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小学教育的前奏和基础。

学前教育的核
心任务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小学课程设置
小学课程设置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学科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科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任
务驱动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
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情绪,确保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学教育学的重点知识点,
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教育学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主要包括基本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教育学的知识点,供参考。

1.基本教育学基本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基本教育的规律、原理、方法和实践问题。

主要包括基本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内容、组织形式、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的学科。

主要包括教学原理、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各个方面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例如注意力、记忆、思维、动机等。

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测量和评价方法,了解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现状,为教学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学科。

主要包括教育组织理论、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组织理论研究教育组织的构成、运作和管理规律,例如教育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决策过程等。

教育管理方法研究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计划、组织、领导、监督、评价等。

教育管理原则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例如目标导向、科学决策、公平公正等。

总体来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

教师应根据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原理1.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 教育心理学基础- 学习理论- 发展心理学- 学习动机与评估3.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 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定- 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活动的规划2. 教学实施- 课堂管理技巧- 学生参与的方法- 教学资源的运用3. 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 -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三、学科知识1. 语文- 汉语拼音- 汉字教学- 阅读与写作技巧2. 数学- 基本数学概念- 数学运算规则- 解决问题的策略3. 科学- 自然现象的基本原理- 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实验的设计四、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1.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活动的组织- 班级氛围的营造2. 学生个体差异的应对- 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发展3. 家校合作- 家长会的组织与沟通- 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五、教师专业发展1.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的社会责任- 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2. 教师自我提升- 教育研究与创新- 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专业培训与学习3. 教育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 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基本框架,实际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教育体系的要求有所变化。

此外,为了满足3000字的要求,每个部分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详细化。

在准备实际的文档时,应确保所有信息都是最新和相关的,并且格式应符合专业文档的标准。

小学教资科二怎知识点

小学教资科二怎知识点

小学教资科二怎知识点
1.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定义、目标、内涵和主要理论等。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

2.心理学基础知识: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个体差异、认知发
展等。

智力、人格、情感和社会发展。

3.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
学方法和教具使用等。

评价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4.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包括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师教育、学校管
理和家庭教育等。

5.儿童文学和语文教学: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一些适合小
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及其教学方法。

学习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
括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6.数学教学: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数学相
关知识和技能,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

7.科学教学:了解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科学相关的
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8.美术与音乐教学:了解小学美术和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参考教材、教育学专业书籍以及相关教学资
源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还可以参加专业培训班、刷题和模拟考
试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此外,平时要多进行教育实践,积累教学经验,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最后,考试前要合理安排时间,复习重点和难点知识,做好做题训练和模拟考试,不断调整复习策略,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应试能力,以取得好的成绩。

小学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育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小学教育的基本概念1.1 小学教育的定义小学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阶段教育,是儿童从幼儿园或家庭初步融入社会的教育阶段,其教育对象为6-12岁的儿童。

1.2 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进一步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1.3 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小学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启蒙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技能。

二、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包括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

典型的儿童发展理论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艾略特的语言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等。

2.2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教育学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教育学理论、以社会文化理论为代表的教育学理论等。

2.3 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是指探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实践的理论,主要包括情感理论、认知理论、学习理论等。

三、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1 生理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生理特点包括身体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增长快、器官功能逐渐完善等。

3.2 心理发展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能力逐渐发展、情感变化多端、社会交往能力逐渐增强等。

3.3 社会发展小学生的社会发展特点是社交能力不断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社会角色认同逐渐建立等。

四、小学课程的设计4.1 课程理论小学课程的设计应该遵循课程理论,包括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评价的方式等。

4.2 课程结构小学课程的结构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选修课程包括电脑、手工、书法、舞蹈等。

4.3 课程实施小学课程的实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小学)Word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小学)Word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小学)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志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起源的学说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发展 1 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没有阶级性 2 古代社会的教育。

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夏代,奴隶制社会末期;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

核心考点二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一学记,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写作于战国晚期。

常考名句化名成俗,齐必有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学不躐等二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理论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启发成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苏格拉底主张启发式教育,提出产婆术的学习方法。

四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五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有政治学六昆体良。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数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

创立阶段一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
一、小学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教育是指针对6-12岁儿童进行的基础教育阶段,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
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课程内容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二、小学教育的教育学重点
1. 学习理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育学中,了解学习
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发展心理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了解发展心理学对于教师很有帮助。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教学设计与评价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
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4. 教育技术应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师需要灵活运用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教育教育学重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技术
应用等方面。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资小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资小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资小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环节,对于想要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小学必考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教资小学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理论教师是教育工作者,因此对于教育理论的了解至关重要。

在教资考试中,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2. 美育与审美教育:艺术、音乐、美术等相关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3. 认知发展理论: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各阶段,并能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4. 思维方法与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二、小学教育课程小学阶段的教育课程是考生需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以下为常见的小学教育课程知识点:1. 语文:包括汉字的学习与运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与欣赏等。

2. 数学:数的认知与应用、基本的计算与解题方法、几何与图形的学习等。

3. 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4. 社会科学:历史、地理、公民与法治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培养。

三、小学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教资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设计相关知识点:1. 教学设计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 教材分析与应用: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中。

3. 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4. 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四、学生发展与教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以下是与学生发展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点:1. 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了解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其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2. 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了解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掌握相应的教育干预方法。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绪论一、什么是教育学(一)教育学概念: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1、教育活动从纵向看:有原始、古代、近代、现代教育从横向看:有学校、家庭、社会、自我、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规律存在于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如教育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存在于教育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如教育受到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制约(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特征:教育思想与理论没有从其它学科如哲学伦理学中分离出来,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2、形成阶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校与社会》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

特征:教育学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

3、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与发展: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的思想特征: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兴起,教育学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总趋势:多样化从教育学学科的层次看从边缘或交叉学科的性质看从教育学自理论体系看二、教育学的地位和作用(一)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二)教育学的作用1、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3、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三、教育学的学习策略(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4、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二)具体策略1、了解课程特点理论性强;系统性好;易懂、不易掌握。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形成人的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为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教育的基本特点:目的性、价值性、实践性、能动性。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3、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决定作用、反作用。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任务: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智育、德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4、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适时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培养自我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5、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指导自主发展。

下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基本方面。

三、教育的功能1、社会功能: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上。

2、个体功能: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结果的影响上。

四、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

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基本概念:•教育学P3;教育现象P3;教育规律P4;教育科学P5;教育改革P21行动研究法P301、论述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地说,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⑴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现象和当代教育现象.•⑵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等形式。

2、论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宗教、伦理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在学科与内容上走向独立,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⑶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⑴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⑵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⑶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⑷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4、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是什么?•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基本概念•生物起源论P35、心理起源论P37、劳动起源论P37、终身教育P64 •1、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⑵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⑶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⑷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2、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

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一、语言文字- 语言与文字的定义及关系-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方法- 汉字的拼音和注音符号- 汉字的读音规律- 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二、数学- 数的读法与书写- 数的大小比较-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表示与转化-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图形的基本属性和分类三、英语- 英语的基本字母和发音- 常用的日常用语和问候语- 数字、颜色、家庭成员、动物等基本词汇的研究- 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与简单短文的理解- 基本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四、科学- 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物体的特性- 基本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认识- 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 植物和动物的认识和分类五、历史与社会- 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差异和变化- 中国历史的概括与重要事件的了解-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简单的社会实践与社交礼仪的研究- 国家、城市和地理常识的了解- 珍惜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六、体育与健康- 基本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研究-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的了解- 身体结构和机能的认识- 基本的危险和安全常识的掌握- 树立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具备基本的体育礼仪和基本的保护自己的能力七、音乐与美术- 音乐元素和音乐基本符号的认识- 基本的音乐节奏和听音能力的培养- 基本的歌曲演唱和音乐表演技巧的研究- 简单的音调和音阶的研究- 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认知- 发展审美品味和创造力八、品德与劳动教育- 敬爱师长和团结同学的重要性- 了解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助人为乐-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常识- 培养勤劳、自律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情感的培养和情绪的管理以上是小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精华版,涵盖了语言文字、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音乐与美术以及品德与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

大一小学教育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小学教育学必背知识点

大一小学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一的小学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在大一学习小学教育学时,有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小学教育学的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学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小学教育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小学教育学的定义: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包括小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2. 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阶段,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3. 小学教育学的任务:小学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和总结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经验,为小学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小学教育学的理论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小学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智力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等。

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可以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 教育学习理论:教育学习理论是研究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的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了解教育学习理论,有助于教师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3. 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是研究教育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论,包括形成性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内容。

了解教育评价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三、小学教育学的方法1. 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展示法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个别化教学方法:学生的差异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因此个别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

个别化教学方法包括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

3. 评价与反馈方法: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与反馈方法包括口头反馈、书面评价、自评互评等。

四、小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小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于教师具备合法合规的教育实践非常重要。

小学教师百科知识点大全

小学教师百科知识点大全

小学教师百科知识点大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百科知识点,帮助您提高教学水平。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2.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如教育学派的分类、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3. 教育目标: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与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育原理:教育中的指导原则,如启发式教学原理、因材施教原则等。

5. 教育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6. 教育评价:了解与运用教育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发展。

二、心理学知识点1.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与研究方法等。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规律。

3. 儿童心理发展:认识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4. 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态度,教师的情绪管理与调节方法。

5. 社会心理学: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群体互动,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知识点1. 课程理论:了解小学课程设置与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

2. 教学设计原则: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资源。

3.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4. 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差异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四、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常规知识点1. 班级管理原则: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纪律与责任感。

2. 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急处置方法。

3. 防止欺凌教育:预防与处理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

4.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德育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

以上仅为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百科知识点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学 要点

小学教育学 要点

小学教育知识要点教育基础1.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身心发展、发展的可能性、能动性和主动性<兴趣好奇>);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社会发展、个体发展、课程内容);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五育);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复现性和创造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个体性与集体性、示范性与传授型)<复杂性(教育对象是人)、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身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目标:全人发展课程内容: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学习方式: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建构(研究性学习)课程结构:从分科到综合课程评价: 以评价促发展课程管理:从集权到民主(三级课程)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转变课程功能(知识传授到主动学习);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学科本位到综合课程);改变传统的课程内容(注重书本到贴近生活);课程实施改革(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课程评价(改变选拔与甄别到学生教师的提高);课程管理策略(三级课程)4.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标准: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和体验性目标(经历和领悟5. 三种课程评价: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泰勒);过程取向(课程开发、实施全过程);主体取向(教师和学生是评价的主体)6.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掌握)评价目的:促进人的发展评价内容:多元化(认知和行为的考察)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口头、作业、档案袋评价)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工作方针:优先发展(重大方针)、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8.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方向性、有效性、民主性、科学规范性、系统整体性、责任制原则;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法(上下级);法律法规管理法;经济管理法;思想教育法(精神法);数理统计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

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

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其代表作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政治学》。

6、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学论》中。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赫尔巴特奠定了教育学的科学基础--《普通教育学》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②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

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第二章小学教育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岁-12岁的儿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①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②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③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④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2、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3、《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办学条件、各方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1)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①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②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③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3)义务教育的学制“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制”(我国现代的小学学制有多种形式)。

(4)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5、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6、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7、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8、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

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4、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及其作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它的作用表现在: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及其作用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原因是: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B、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②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5、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1)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不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2)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观察。

教师应引导儿童从观察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③记忆。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使记忆系统化。

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⑤情感。

小学生的道德感比较模糊,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⑥自我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中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①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③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6、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