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式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已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例如:《雷雨》一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制作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回忆观察到的雷雨景象,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雷雨的景象,乌云压下来,狂风吹得树技不断摇晃,雨哗哗地下起来,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风声、雷声、雨声、蝉鸣声、蛙叫声。
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向课文内容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领悟到雨的变化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
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
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一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激流而澎湃,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对邱少云那种严守钢铁般的纪律和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
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实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
我有幸听了许多教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肯钻研,又能大胆改革创新,但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十几年如一日,呆板单一。
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按照复习旧知(提问问题进行),然后讲授新课,最后小结练习。
在这样一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没有设置与内容相关背景进行导入,也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这就造成启发式教育的失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也还是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有些教学经验比较欠缺的年轻教师,上课的时候讲课的速度非常快,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比如,有一个教师在讲“勾股定理”的时候,用“32+42=52,就马上得出勾股定理”这样的速度推导定理。
这位教师完全是按照教材或者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在讲课,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想象、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对重要的定理公式、法则等新知识进行推导,也没有留给学生体验、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这种重视结果,但是忽略或者是轻视过程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地位,学生原来掌握知识的情况,已有的经验等情况没有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而且对教材如何处理,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钻研的不够透彻,存在照本宣科的嫌疑;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意地拔高教学教学,讲得过多过难。
这些现象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淡化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课内损失课外补”,为了弥补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只能是大搞题海战术,这就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偏离了培养目标的轨道。
上述的现象还不是个例,在一些区域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改变现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认为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这个角度着手,来提高课堂实效。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
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
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
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
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去“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
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
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
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
论文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第四小学耿利剑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
多媒体、网络、数字化学习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呢?我通过教学实践感受到,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良好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正是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于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程内容形象化,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比如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空间与图形知识灵活多变,具有挑战学生思维的特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技术下实施教学,学生自主地观察、联想、猜测、质疑、发现、尝试、操作、合作、探索,使学生经历一个从“一无所知——我会学习——我会发现——我会创造”的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个性。
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几点看法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
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
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
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
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
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
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实效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摘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融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出路。
体现“双主”地位,引导学生“发现”,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关键词】激活优化教学效率“双主”地位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一、融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指出,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密不可分的。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
”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努力创造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比较顺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教学便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活力的景象。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讨论《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有位同学认为,周朴园是真心的,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他是个重感情的人。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没有立即加以否定,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去思考。
通过讨论和思考,大家感到,如果说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心的,没错,那么他是否重感情呢?大家认为他怀念的是已死去鲁侍萍,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了,而侍萍的突然出现,使他感到自身的形象将受到破坏,名誉、地位将受到威胁后,自然就变得自私和虚伪了。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都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尤其要求学生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注意的、能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具体做法有:首先,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当,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在备课时,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预设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钻研教材,将新旧知识对比分析,建立连接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苯的结构的教学,可先讲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蛇咬住自己尾巴形成环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适时进入教学。
其次,教学中注重利用问题,即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活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并且教师通过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化学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隐性眼镜、纳米材料、光缆、钡餐等。
学生对此感到新鲜好奇,很容易产生兴趣。
再次,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我们今天的教学带来了便利,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图表等媒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关键点,主要从三个维度来判断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性程度、合作性程度、探究性程度,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利用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论文:利用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论文:利用新教法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成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多年来,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单向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
由于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薄落,学习习惯也较差,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大有预习的习惯,即使有预习,也不知道怎样去预习,上课时不能积极参与等情况,以致造成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的现象。
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目的,在新高一进行利用数学学案来教学的教学实验。
“学案教学”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学校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
“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
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
一、新法的基本环节1、组织全体课题组长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有关学案教学的理论;2、积极宣传利用学案来进行教学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学案进行主动学习的热情;3、集体备课,参与学案的编写;4、实施学案教学;5、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即使调整、完善学案教学;6、对学案进行汇总、修改和完善;7、对学案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并不断深入研究。
二、新法内容“学案”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
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更是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首要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作为教师要转换角色、转变观念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
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
课堂上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所致。
三、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的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学生易懂。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论文摘要:作一名教师,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能够很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对课件教学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课堂上PPT、动漫效果、音效的电子课件的使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
传统的教学只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向学生传递信息,不仅枯燥而且教学效率低。
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快节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技术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深化了教育和教学的改革。
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地争取,从而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社会发展常识及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本中有一些概念、原理等较为深奥、抽象,多媒体技术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将抽象的概念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枯燥乏味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感悟、体验知识,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第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是深化小学数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整体优化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师生时间消耗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我们通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练习,优化教学评价”,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系统特征的内外条件的基础上,选择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组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素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和听课实际,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备课和上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起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认真地研究教材,因为它是优化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时目标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结合教学内容,全面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准确地把握教材,进行目标定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
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注意适合学生的个性差异。
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状况及学习的兴趣、特长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只有在对教材、学生有了相当准确的、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理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新课标下的因材、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如:一位教师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趣。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论文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指导自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即自主学习,是一种主体教学。
其主要是在教师的指
导下促使学生自觉求知、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灵活指导学生自学,处理教材,既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自学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要指导好学生自学
处理教材,必须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
具体的阅读教材方法有四小点:
1、阅读要有自觉性和专一性。
进行阅读要做到一字一句地读、聚精会神读,尽快进入阅读的意境,保持稳定的情绪,抑制思想开小差。
2、边读边标记,提高阅读效果。
进行阅读要做到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词语和重点句子进行标记,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3、注意全面阅读,戈U分教材的主次部分。
进行阅读要做到全面性,理解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既能把全文的知识点列出来, 又能把全文的主次划分出来,进一步理解教材,提高阅读效果。
4、注意阅读的情感,充分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行阅读。
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为同学们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因此,我们物理教师要重视把感情带进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激活课堂气氛,同时,还注重教学方法渗透,运用演示实验,进行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迸发出令人欣喜的灵感和创新。
下面谈几点笔者在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一些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把感情带进课堂激活课堂活力肖川曾说:“一堂课教学好与坏,关键是要看同学们在课堂上是否活跃。
”而这里“活跃”就是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同学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那么,如何激活课堂活力,笔者认为教师把丰富的感情带进课堂是关键,情是同学们接受教育的前提,我们教师对同学们有真挚的感情,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才能使课堂教学增强色彩,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探索学习的全过程活动之中,使同学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探索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笔者为了激活课堂活力,创设这样情境问题:问同学们在下雨天骑车上学的感受,此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叙说各自的感受,其中有一学生提出:我们在骑车时,发现无论刮怎样风,雨都是从前面打来,并且还发现骑得越快,雨打在脸上就越疼。
这时笔者问:同学们你们认同他的看法吗?同学们一致认为:是。
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之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因为雨在竖直方向上是有速度的,而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骑车的人来说,具有逆着行驶的方向的速度,所以对人而言,雨就好像从斜着迎面方向而来的,且骑速越快,它的倾斜度越大。
同学们在这样的探索驱使下,进行逐步探究,从而使他们从理论上得到答案。
进而达到有效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教学方法启发思维发散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现在,各职业院校都在强调以服务为宗旨,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把工作岗位搬到课堂上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16号文件要求自己,规范和指导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不断更新的先进教学手段,使用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质量,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教学效果。
下面以《photoshop软件》课程为例,将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切磋。
第一,提高学生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
有效教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再一次我上photoshop软件课程时,讲“图层的应用”这个知识点,我拿出以前准备好的“康师傅”桶装方便面,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上课时拿方便面干什么,这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给学生分析方便面的包装上的图案,有文字有图形,都分别在不同的图层上,然后我把事先做好的方便面图形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面这个东西大家都见过,我告诉学生,注意分图层,这个图形每个人都能做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
所以提高学生兴趣至关重要,为本次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 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
优化课堂教学,训练运用英语能力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训练运用英语能力【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103-01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交流和运用的实践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创设情景交际的训练到真实环境中交流并运用,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
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习惯,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才能有效地实践运用。
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
1 优化学习氛围,创设会话环境要使英语学习从死记硬背转变到灵活使用,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除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种外语氛围;更重要的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
课堂上运用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2 优化教学内容,实现运用语言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运用.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相融相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论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论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必须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魅力,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一位著名数学家说:“数学教师最伟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教得都讨厌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追求优化课堂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1.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我注意在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架设起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时,我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必要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让学生自己到超市购物,计算购物时自己一共用去多少钱,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的内容没有语文、科学等学科那样充满情趣,但教师如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将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
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有趣的竞猜活动:在一个塑料袋里放红、白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每种颜色的球同样多。
如果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一共摸40次。
估计一下,红球和白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猜测的兴趣高涨:“红球和白球各20次”“红球19次,白球21次”“红球18球,白球22次”“红球和白球差不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摸球的实验活动中。
3.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做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联系已有经验进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论文一、教师要从传统型向轻负高质型转变二、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多维的思考,虽然,传统的教学就一直提倡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现在的这些环节更有待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活动的老师们去加强,尤其在备学生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使这一节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忙碌而又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紧张但不呆板,学生活动并不等于教师放纵,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使整个课堂紧张、忙碌而又和谐、高效.三、教学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四、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因此,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也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释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灵活的头脑,积极地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因此,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不仅是目前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个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探究式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教师极力提倡和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习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优化21世纪,决定人类命运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而科学素质是人类最为关键的素质之一。
《科学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课程的核心理念。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正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
具有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具有个体意义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获取科学探究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生活,从而领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利于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态度、情感在学生自身人格中的内化,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教师应极力把课堂教学设置成使学生兴趣浓郁的探究活动,并与课外开放性研究相结合,力求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巧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初中生好动、好奇,只要找准他们兴趣点,就能引导他们顺利进入课堂。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情境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科学入门”一课中我精心挑选了几个趣味小实验作为引课。
如“吹不走的乒乓球”(图1),在倒置的漏斗下方放一乒乓球,从漏斗尾部往下使劲吹气时,乒乓球却怎么也不会掉下来。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学生一脸的惊讶、好奇;再如,演示酸碱指示剂时,将无色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立刻出现了十分漂亮的梅红色;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神奇的蓝色沉淀。
学生第一次看到这样魔术般的实验现象,都被这“奇怪”的现象深深吸引。
这必然会对科学学科产生强烈好奇心。
惊叹声和喝彩声从学生口中情不自禁的爆出,此时教师已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地掌控,接下来的教学程序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二)注重课堂情境的再开发、再利用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
此时,他们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
平时的教学中,我很少直接提问“为什么?”,而是用“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这里可联想到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谁还能提出一些新问题或不同看法?”等等。
一个民主、良好的探究环境是一个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环境。
在这里,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思绪万千而又不显杂乱;学生的回答百花齐放而又不离春意。
时间充裕时,我会尽量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课,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有效地探究并获得新知,从而更好地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同时学生的能理解也更深入了。
(三)跨越课堂,从生活中获取简单的探究素材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
课外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倘若教学内容适合,时间允许,课前先让学生进行某些简单的探究活动,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实验。
教师可提前一周让学生同时进行以下探究:取三个可乐瓶分别装入等量若干绿豆,在其中的一个可乐瓶中倒入水,将绿豆浸没在水面下,另两个瓶子底部扎若干小孔,每天浇水,一个放在避光处,另一个放在有光处,一个星期后比较瓶内绿豆的变化。
课堂上,先让学生交流各自事前探究的结果,并通过讨论得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脸上写满了自信与成功。
平时教师鼓励学生就地取材进行家庭实验。
比如:用易拉罐或纸筒做小孔实验;利用白炽灯泡探究小孔成像与孔形的关系;在阳光灿烂的夏天利用喷雾器和水制造人造彩虹等等。
二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学会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可谓探究出真知。
(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全过程并适时点拨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当学生在思维或操作发生障碍的时候作适当点拨,其他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地进行。
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细节,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图2)的实验中,课前实验桌上准备了一瓶硫磺粉、一瓶木炭、一瓶红磷,让学生自己选择药品,然后实验。
选择木炭和硫磺的同学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很少,而选择红磷的同学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5的结论。
为什么?通过学生们一起探讨、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由于木炭和硫磺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广口瓶内的气压基本不变,夹子打开后进入广口瓶的红色水很少,干扰了有效测定。
而红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打开夹子后,进入到广口瓶的红色水约为瓶子容积的1/5,得到较为有效的测定。
分析完原因后,再为学生提供一次实验的机会,这时学生主体积极性发挥到了最高点,也使学生学习行为发生了质的转变。
(二)科学探究中要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依据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了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常常需要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如图3),探究到底“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还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各小组实验现象不尽相同。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小车质量要相同;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以保证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应该让小车在相同高度自由下滑;手对车不施加力等诸多因素。
再次实验后,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解题思路的可能。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学生的质疑意味着一个探究课题的生成,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合理加以利用。
在“光的折射”的教学时,学生把筷子斜插到装有水的透明杯子里,从杯子侧面观察筷子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看到筷子变弯了。
我正要继续往下讲课时,一位胆大的男生忽然举手说:“老师,不对,我看到的筷子没弯!”我正想发火,他可影响了我的既定教学程序呀。
但我意识到他的质疑精神之宝贵,不能打击,应当保护!于是我说:“这位同学看到的筷子是不弯的,大家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在水中的筷子变弯的方向果真不一样,有的是上下错开,有的是左右错开,而且有时上下左右的位置会颠倒,有的确实是直的。
为什么这样?师生都有了探究的欲望,通过探究,同学们对折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可谓是教学相长。
(四)结合教材,关注生活,将生活题材引入探究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努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做一个社会人。
课外专题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学习了《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节后,我布置学生开展有关我们身边水污染的调查,如:富春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水污染的产生原因?水污染的结果会如何?对人的生活有何影响?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预防或解决水污染问题?学生马上关心近年来富春江的水质变化,我们确定了一个课题《富春江水质污染调查(桐庐段)》,他们通过对河流水的取样、测量、归纳和分析数据,得到了大量的水质信息。
同时,利用双休日分组走访了部分河段周边的情况。
学生发现:仅从渡济到洋洲段,就有不下十余条较大的支流(沟、溪、渠)汇入,其中较大的为分水江、梅林溪。
还有不少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有的还散发着异味,沿河还有堆弃废料、生活垃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河流水质,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应用水质。
水污染问题就在身边!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正认识到水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保护桐庐母亲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在全校发起倡议,并向环保部门写信。
三探究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有序开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主导作用的最大发挥是创造性地创设学生生动活泼的主体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施者、操作者。
(一)依托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学习法,利用创设的故事情境,提出切合课程主题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得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限度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符合生态规律这一客观原理。
(二)善于利用偶发事件生成课堂探究资源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有个女学生不小心把试管弄破了,事后我问学生:“你们猜测一下她是怎样把试管弄破的?”学生马上七嘴八舌炸开了:可能是碰到酒精灯灯芯了,可能受热不均匀了,可能试管外壁不干燥了…最后那位同学结结巴巴的说:“我想快点开始实验,没等试管外壁擦干就加热了。
”于是一个偶发事件转变成“实验过程如何避免试管破裂”的一个很好的探究素材。
在电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读数等故障,是不是灯不亮就是灯泡坏了呢?电流表没读数就是断路吗?这些问题也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
不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在电路故障的解题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大锻炼。
四实验室应当成为探究性实验开展的主阵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在学习了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后,对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容易理解接受,而植物的呼吸作用不像人和动物那样容易被接受,没有明显的呼气与吸气现象,有的学生对此有质疑。
我跟学生一起准备了一些萌发的种子和新鲜的叶片为原料,事先讨论了实验方案,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完成了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呼吸作用要放热的实验探究,从而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