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羚羊木雕 第2课时 教案(上海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1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下《羚羊木雕》word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导案《羚羊木雕》任集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组王玉荣2012年12月9日一.学导目标1、熟读课文,说故事2、赏读课文,演故事;3、评议故事,辩是非。
课时安排 2课时目标导航1、看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抹()()zùan 逮()怦怦()树杈()寒颤()2、熟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3、说说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二、赏读课文,演绎故事1、演一演:指导组织学生把故事搬上舞台(注意人物角色,场景变化,语言动作的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2、评一评:剧中的同学谁演的好?好在哪里?3、议一议:剧中家庭矛盾是怎样造成的?谁是谁非?你站在父母的角度?还是站在我和万芳的角度?三、测评提升秋天的怀念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PGN0097B.TXT/PGN>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________,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伺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②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____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羚羊木雕》详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羚羊木雕》详细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亲情的美德。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2. 作品主题分析3. 写作技巧探讨4. 品德教育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答法3. 讨论法4. 案例分析法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a. 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b. 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课文朗读a. 学生自读课文。
b.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理解课文内容a.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作品主题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题。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导入a.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写作技巧探讨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
b.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3. 品德教育a.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品德教育。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课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练笔。
b. 教师辅导,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 学生品德教育的成效。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羚羊木雕的图片。
4. 写作技巧指导资料。
5. 品德教育资源。
六、教学过程详细设计6. 课文深度探讨a. 教师提出深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意义。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
7. 课堂互动环节a. 学生表演课文情景剧,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b.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辩论,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c. 教师点评互动环节,给予鼓励和建议。
《羚羊木雕》 教案
《羚羊木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羚羊木雕》的作者、时代背景及作品特点。
分析并欣赏《羚羊木雕》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古代工艺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1.2 教学内容介绍《羚羊木雕》的作者:西班牙雕塑家圣地亚哥·德·科波拉。
简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18世纪西班牙。
分析《羚羊木雕》的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注重动态和装饰性。
讲解《羚羊木雕》的制作技巧:木雕工艺,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第二章:作品欣赏与分析2.1 作品欣赏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如羚羊的形态、装饰图案等。
2.2 作品分析详细讲解《羚羊木雕》的构图和造型,分析其艺术特点。
探讨作品中所运用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羚羊的形象象征着力量和优雅。
第三章:文化背景与价值3.1 文化背景介绍18世纪西班牙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
探讨当时人们对宗教、自然和生命的看法,与作品中的主题联系起来。
3.2 作品价值分析《羚羊木雕》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教学活动与讨论4.1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察《羚羊木雕》的图片,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2 讨论题目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喜好和不喜欢之处。
作品中的羚羊形象对学生的启示和联想。
学生对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羚羊木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强调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5.2 拓展推荐学生进一步了解《羚羊木雕》的作者和其他相关作品。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亲身体验古代工艺品的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欣赏古代艺术品的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羚羊木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新课标《羚羊木雕》教案
新课标《羚羊木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懂得珍惜亲情和友谊,诚实守信的美德。
(3)认识羚羊木雕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羚羊木雕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羚羊木雕的来历和寓意。
(2)激发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和难句子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和难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课堂练习:(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问答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2. 按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人或朋友的文章。
3. 调查了解羚羊木雕在当地的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1羚羊木雕 第2课时 教案(上海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
羚羊木雕(第2课时)张之路核心素养1. 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是非。
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2.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正确把握课文思想内涵。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勾通,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读出人物形象,明确是非。
教学难点: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
教学方法:朗诵;启发、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品读文章揣摩人物(续)(幻灯)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一下文中次要人物。
奶奶——同情理解万芳妈——正直坦率(二)课堂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1)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
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
(2)如果你是家长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我”也是有欠缺的(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
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
(3)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总结讨论结果: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
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
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
假设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最想给谁说声“对不起”?(二)写作表达练习:1、课文安排的结局,你满意吗?如果你有更好的设想,把它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羚羊木雕教学教案
羚羊木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羚羊木雕的文化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羚羊木雕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羚羊木雕的定义及文化内涵2. 羚羊木雕的制作工艺3. 羚羊木雕的特点和价值4. 羚羊木雕在我国的历史发展5. 羚羊木雕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羚羊木雕的制作工艺、特点及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羚羊木雕的价值和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羚羊木雕的基本知识、制作工艺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羚羊木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特点和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羚羊木雕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羚羊木雕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本知识:讲解羚羊木雕的定义、制作工艺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展示羚羊木雕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羚羊木雕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课堂:强调羚羊木雕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识,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搜集羚羊木雕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2. 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羚羊木雕这一传统手工艺。
3. 创作一篇关于羚羊木雕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资料的准确性、思考的深度和表达的清晰度。
3. 小组讨论表现:在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羚羊木雕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用于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
2. 实物资源:如果可能,收集一些羚羊木雕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课堂展示和直观教学。
3. 专业书籍:参考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论知识。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学会欣赏羚羊木雕的美学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谊,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 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如何欣赏羚羊木雕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4. 欣赏美学价值: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羚羊木雕,提高审美能力。
5. 拓展延伸: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艺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7. 布置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羚羊木雕》教案范文
《羚羊木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5. 创意写作:(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写作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羚羊木雕》,巩固所学知识。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羚羊木雕教学教案
羚羊木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羚羊木雕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能力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羚羊木雕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羚羊木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羚羊木雕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采用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羚羊木雕的制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羚羊木雕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
2. 准备羚羊木雕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准备教学PPT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羚羊木雕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
3. 分析:分析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羚羊木雕的制作实践。
1. 导入新课: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兴趣。
2. 讲授历史背景:讲解羚羊木雕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3. 分析象征意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展示制作技巧:示范羚羊木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5.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羚羊木雕的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羚羊木雕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学生能够理解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能够掌握羚羊木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羚羊木雕的制作工坊,深入了解制作过程。
2. 邀请羚羊木雕艺人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3. 开展羚羊木雕作品的展览和评鉴活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2.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 探讨如何将羚羊木雕的教学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羚羊木雕》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羚羊木雕》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羚羊木雕》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
教学重点:1. 课文《羚羊木雕》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联系现实生活,深入剖析作品主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羚羊木雕》的作者、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羚羊木雕的象征意义,主人公的经历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 深入探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探讨作品主题,如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等。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作品主题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创作与《羚羊木雕》主题相关的短文、画作或其他形式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 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羚羊木雕》,谈谈你对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认识。
2. 请以《羚羊木雕》为主题,自选角度,写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画作,展示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
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的美学价值。
《羚羊木雕》的小学教案
《羚羊木雕》的小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羚羊木雕》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年代。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尊重。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1.1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2.1.2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解析2.2.1 词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2.2 句子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
2.2.3 情节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2.3 课文讨论2.3.1 问题讨论: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3.2 文化差异讨论:讨论课文中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2 讲解法: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
3.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文化差异讨论。
3.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
4.2 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理解。
4.3 解析: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
4.4 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文化差异讨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和文化差异讨论中的表现。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文理解和运用。
5.3 口语表达评价: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情况。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羚羊木雕》的文本,可以是教材中的版本,也可以是其他适宜的版本。
《羚羊木雕》详细教案
《羚羊木雕》详细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羚羊木雕》的作者、时代背景及作品特点。
分析并欣赏《羚羊木雕》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作品介绍:作者、年代、背景。
作品分析: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分析作品特点。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互动法:讨论作品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第二章:作者和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的生平、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强调作者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作品背景讲述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分析作品与作者生活经历的关系。
第三章:作品分析3.1 主题分析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
3.2 构图分析分析作品的构图技巧和视觉效果。
讲解如何欣赏和评价构图的美感。
3.3 色彩分析讲解作品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引导学生感知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第四章:作品欣赏4.1 作品图片展示展示《羚羊木雕》的高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和特点。
4.2 欣赏与讨论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分组讨论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5.2 拓展活动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欣赏其他作品、写观后感等。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通过展示作者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艺术风格的画作,引起学生对《羚羊木雕》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6.2 作品介绍详细介绍《羚羊木雕》的来历、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如写实、抽象、表现主义等。
6.3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下《羚羊木雕》word学案1
4.你觉得万芳在得知“我”要索回羚羊木雕后的心理变化应该是怎样的?请概括回答。
惊讶→→→
5.“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里为什么写到月亮?这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7.学习这篇文章,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⑻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⑼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⑷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给她吵架?”
精段赏析
阅读课文16-22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扣住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时,主要运用的是()
A.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3.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段文字记叙的顺序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沪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沪教版)篇一教与学目的:篇三教学目的:⑴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⑵整体感知课文,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领会人物思想感情。
⑶联络生活,学会与父母、别人沟通,取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⑴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事情经过,领会人物思想感情。
⑵分角色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⑶品评是非,取得对人生有益启示。
教学难点:沉浸文本,心得体验,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的矛盾。
教学过程与方法:⑴运用分角色朗诵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流畅地朗诵,走进文本,领会人物思想感情。
⑵设置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张扬,分组讨论,学会与父母、别人沟通,取得有益启示。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表象,提高认识,学会与别人融洽相处。
取得对人生有益启示。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同学们,你有最要好的朋友吗?你们互赠过礼物吗?我们都明白领有情谊是幸福美妙的,而浓郁的亲情则更是令人醉心的生活财福,可是现实生活中偶尔的分歧、冲突、使得纯真、美妙的情谊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这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因羚羊木雕而引发的故事。
去感受故事中我的无奈伤心甚至眼泪。
⑴作者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曾任实验中学老师多年。
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习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⑵基础知识★给加点字注音抹(mǒ)攥(zuan)逮(dai)怦怦(peng)撒谎(sā huăng)严厉(yán lì)伤疤(shāng bā)仗义(zhàng yì)树杈(shù chà)脸颊(liăn jiá)寒战(hán zhàn)犄角(jī jiăo)自作主张(zì zuò zhŭzhāng)不可抗拒(bù kě kàng jù)★解释下列词语形影不离:像影子跟随身体,一刻也不别离。
《羚羊木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4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尊重父母,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2、学会理解他人,多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沟通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板书பைடு நூலகம்计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这次风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通过辩论,请同学们总结这篇课文中小风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
要尊重父母,即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好好的提出来,并且要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有什么事一定要和家人商量。与父母交流,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学校的趣事等等,这样父母也会更好的理解你们。
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学情分析
对于刚入初一学生来说,学生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的还比较差,所以要引导和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自学互帮导学法 探讨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检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检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同桌交换更改。
重温课文内容和人物。
要求学生快速读课文,重温课文主要内容,并简介课文主要人物。
一个伤感的故事,一个珍贵的木雕,一个婉转持重沉稳的爸爸,一个态度生硬固执的妈妈,一个仗义明理的万芳,一个重情软弱的“我”。
展开一场小小辩论会。
把男女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一个小小辩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羚羊木雕(第2课时)
核心素养
1.能读会写“犄角,怦怦,攥,寒战,脸颊,树杈,抹,逮”等词语。
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
2.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抓住课文关键,从故事情景中分析人物情象。
3.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羚羊木雕》,大家读题,思考:
1、你从这个标题中知道哪些信息?
2、从题目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
(1)从题目中我知道羚羊木雕是一件物品,而且还很贵重。
(2)课文写这么贵重的羚羊木雕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研读赏析第一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几处提到“贵重”两个字?
(1)第2自然段,“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2)第13自然段,“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3)第24自然段,“我从妈妈的眼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你不知道是多么名贵的木雕!”(4)第34自然段,“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2、文中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贵重”一词呢?
因为贵重,问题才显得复杂;因为贵重,才不能拿来随便送人;因为贵重,
才有我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因为贵重,才会引出下文。
3、在这个事件当中,共有几个人物?
有“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
5、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课文怎样描写这几个人物的?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人物描写重在“个性”
6、自由朗读1——15自然段,自由揣摩文中人物的个性。
请同学分角色表演文中人物:爸爸、妈妈、万芳。
对这三位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
(爸爸的性格:严肃,不可抗拒。
妈妈的性格:严厉。
)
7、对文中父母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1)父母有点过分,不应该逼着自己的孩子去要回羚羊木雕,应该尊重孩子。
(2)父母做得对,那么贵重的东西,也不与父母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张,轻易送给别人,父母逼着“我”去要回来,并没有错。
(3)父母的态度不对,特别是妈妈,逼着“我”要回木雕,根本不允许我解释。
如果妈妈态度随和一点,多次与“我”沟通,“我”也不会那么地伤心、绝望。
(4)文中父母,只看重钱,很少想到情,为了一人贵重的的木雕,逼我去伤害我最好的朋友。
8、你喜欢你的父母吗?为什么?
三、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文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对评价父母起到关键的作用。
她是——“奶奶”!请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从中你体会到些什么?
(1)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2、从这两句话,能否看出父母的为人?
(1)奶奶在家中没有地位,父母可能不喜欢奶奶。
(2)奶奶看不惯父母的为人,因为父母过分看重钱财,不讲情义。
(3)对文中父母的描写,既采用了正面描写如课文1—15段。
又采用了侧面描写,如对奶奶的描写。
3、请你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奶奶可能说的话。
(1)不要这样硬逼孩子,好好做孩子的工作,让孩子想通了,再去找万芳。
(2)奶奶可能说:孩子,这木雕太贵重了,这是爸爸送给你的,是爸爸对你的爱。
你先想想,怎样对万芳同学说才好。
(3)奶奶可能说:“让孩子好好想想吧,千万别心急。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
4、万芳该不该收下别人这么贵重的礼物?
(1)不该。
因为东西太贵重了,我们不能随便要别人贵重的东西。
(2)该。
从课文16—23自然段可以知道万芳是个非常“仗义的好朋友”。
上体育课上她跟我“换裤子”就可以说明。
(3)该。
因为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形影不离”老师也叫我们‘合二为一’。
万芳不是一般的好朋友。
“我”才把礼物送给她的。
小结:说“万芳”该收下这个物品,是因为我看重的是友情,友情比物品更珍贵;说万芳不应该收下这个贵重的物品,也是对的,因为父母送给自己的东西是要好好珍藏的,珍藏好了这个贵重的礼品,就是珍藏了父母之邦的一片深爱。
5、你喜欢文中的万芳吗?说出你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2、改成陈述句:这不能全怪我。
3、我有责任吗?父母有责任吗?
(我有责任。
我应该与父母好好沟通。
如果我与父母讲清楚与万芳的友谊,他们可能不会逼我去要回木雕了。
我的父母也有责任,他们不逼我,我就不会去伤害好朋友万芳了。
)
4、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的发生?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父母心中珍视的是财物,而“我”心中珍视的是友情。
父母有不妥当的地主,我也有不妥的地方。
我们应该珍惜友谊,因为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尊重父母,因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希望同学们学会尊重父母,学会珍惜友谊!
六、作业布置
平常,你遇到伤心事吗,你是如何处理的?请写到日记本上。
课后小结:
在本课中学生们讨论比较热烈,但是抓不到问题的关键。
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机敏进行辩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