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与佛教的中国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具有极大的特点和价值。
在这一时期,文化和思想逐渐从老传统式的延续中走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并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发展中可以延续到今天。
一、文学和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是这一时期最活跃和最富有特色的领域之一。
在这一时期,文学和艺术兴起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风格,例如田园诗、乐府诗、小说、壁画等等。
田园诗是一种讴歌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的产生和兴起与当时社会和政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田园诗歌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代表作品包括《山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乐府诗是另一种流传广泛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民间的歌谣、乐曲为基础,以大众的语言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
其代表作品包括《木兰辞》、《长恨歌》等。
小说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艳情小说、仙侠小说等流派。
其中,艳情小说最为著名,例如《董小宛传》、《西厢记》等作品。
壁画是当时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这一时期的壁画多样丰富,内容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这些壁画的主要载体是政府机构、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例如五台山壁画、云冈石窟等。
二、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包括学问、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特别是学问方面,出现了士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两个主要的文化潮流。
士族文化表现为一种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延续。
士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是诗词、文章、论文等,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念。
士族文化的代表人物有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
佛教文化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结果。
在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同时,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也逐渐展开。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经典翻译、佛教艺术、佛教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诞生于古印度。
在我国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之间,佛教辗转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隋唐时期是佛教繁荣时期,此后,佛教便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进步。
佛学的思想、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流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舶来文化,它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和推崇,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世界观的整体塑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
它是如何深入到中国百姓生活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高度发展繁荣?这是我们主要谈的问题。
佛教的传入,至今流传着许多传说。
一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此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
这件事记载于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中。
还有一种说法,汉明帝夜梦神人飞行于殿前,不解,问于群臣。
通人傅毅回答道:“此即天竺得道者,号之曰‘佛’。
”汉明帝遂派蔡愔等十二人去往西域,求取佛法。
永平十年,蔡愔等人用白马将取回真经佛像驮到洛阳。
明帝下令敕造精舍,是为白马寺。
传说《四十二章经》即在此译出。
传入之事,众说纷纭,或玄幻,或写实,或光怪陆离。
但不管怎样述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佛教传入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其作为宗教,在传入时,利用了当时人们神异玄幻的思想观念。
佛教传入最初期,信奉者大多是王室贵族,如桓帝宫中立祠,楚王斋戒祭祀。
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理解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本土黄老之学的无为之道、省欲去奢思想与佛教教义有相似之处,所以出现了以黄老之学解释佛教教义,佛与老子同祭的现象。
与此期间,不少印度西域僧人相继抵达中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开始大量译著佛教经典,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小乘佛教经法,有的外来僧侣还进行佛法的宣讲。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迷迦谶。
西域人士的译著工作,对于中国深入了解和理解佛经义理有一定推动作用。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为魏晋时代思想主流,与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家皆为中国哲学史之重要脉络。
汉末,由于天下大乱,刘表于荆州,招致士人,当地局势大体安定,文士、学者多前往归附,日渐形成特殊学风,后人研究有称为荆州学派者。
荆州学风,逐渐舍弃象数、吉凶等说法,而改以义理内容为主。
汉代时,气化思想、宇宙生成论盛行,演述阴阳、天人等论题。
而魏晋时期,此类讨论渐往形而上学形式发展,以王弼、郭象为其代表。
而汉代对人性的讨论,逐步发展成为魏晋时“才性”与“人物鉴赏”等论题,其中以刘劭《人物志》为其代表。
当时政治势力更替,局势混乱,原有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名教与自然”、“圣人论”亦随之而起。
玄学概述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
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代表人物:王弼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
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
(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于运动观的范畴。
(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
(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于人性论的问题。
(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
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南北朝译经事业非常繁荣和发达,国家组织译场,很多重要的印度佛教经典都被陆续翻译出来,中国僧人自己撰写佛书,甚至编纂伪经。佛教界内部还产生许多专门研习某一经典或以印度佛教的某一派经典为主的学派。前去西域或印度求法的僧人众多,法显和宋云、惠生都是著名的僧人。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明代政府曾经取消藏传佛教的特权,但出于政治需要,仍在西北设藏传佛教的僧官,优礼西藏喇嘛。清代更是对藏传佛教予以扶持,给藏传佛教领袖很高的待遇,同时又加强了中央的管理权,规定采用“金瓶掣签”的方式遴选活佛,并以此形成历史定制。
在藏区和蒙古地区,佛教在经过宗喀巴大师的宗教改革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特有的社会制度。在云南边陲地区,来自缅甸与泰国的南方上座部佛教传入,最终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佛教。
辽代佛教最为兴盛的是华严宗和密宗。皇室提倡佛教,帝后动辄斋僧,民间流行“邑社”的团体。金人治国用儒术,辅助社会用佛教,留给后世的是刻本大藏经《赵城藏》。
元代统治者尊奉藏传佛教,以喇嘛为帝师,特别利用藏传佛教来稳定西藏和蒙古地区。在藏地,佛教出现了数支派别;在内地,天台宗流行于江浙一带,还有宋以来形成的白莲教和白云宗。总之,这一时期的佛教在民间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佛教文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南亚,在当时的印度环境中,佛教是以异教的形式产生的,它反对婆罗门教,并且在原始佛教中是完全排除神的。
在公元一世纪左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至公元四世纪开始在社会上,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到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佛教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论,对中国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形成以汉语经典为依据的汉传佛教。
而由于佛典的翻译刺激了中国文学的革命,从诗文的意境到文化的演变,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就已有了新气象。
六朝时代,由于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与七言诗改进为律绝。
此外,印度的文法也输入了中国,比如“八口转声”,即为名词,代名词,动词,助词等。
而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
到了唐代以后的文体,多能近于写实,乃是受了佛教文学的感染。
经隋唐而至宋代,“弹词小说”或“平话”的出现,那是受了佛教所用“变文”的影响。
唐代的禅宗诸大师,创用白话的语录体,说明佛法要义,而宋明理学家的语录。
完全学的是禅宗的笔法。
明清的小说式由平话及拟平话而来,小说中“有诗为证”的风格,散文之后以韵文作结的形式,以及禅词里的说白与唱文并用,明显是受佛经中“长行”与“颂”并用的暗示。
此外,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作品直接或者间接取材于佛教或者相关内容,如《西游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
而佛经本身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
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从文学角度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
此外,佛经所发展的时空观,是中国人之前闻所未闻的。
佛经中的叙述,是以整个宇宙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它那开放的想象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极大地拓宽中国人的思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对于中国哲学、文化、艺术和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儒家经学,另一个是佛教学术。
一、儒家经学1.经学发展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儒家学说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新的儒家学派,如黄老学、玄学等。
②佛教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被引进中国,与儒家思想相互融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③政治制度的变化:东汉末年,中央政府逐渐衰落,各地方割据成为常态。
北方各个民族也分裂成多个小国,政治气氛更加混乱。
2.经学发展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①强调性情意志的重要性:这个时期的儒家学派,如玄学、黄老学、新学等,相对于先秦儒家,更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性情意志是人的本质,只有超越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才能达到人的真正境界。
②关注人的自由和人权:这个时期的一些学派,如黄老学、新学等,强调人的自由和人权,认为天生人权不能被侵犯,政府的权力也应该受到限制。
③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这个时期的儒家学者,认为文化深化了人类的思想,提高了人类的道德境界。
因此,他们把文化的意义看得更加重要。
3.代表性学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优秀的儒家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
①王充:王充是汉代末期的学者,他强调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道德教化的作用。
他的《论衡》是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
②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一种新兴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王弼、郭象等。
他们强调“太极一”、“道法自然”,主张“非我之心、非不我之心”。
③黄老学:黄老学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有郭璞、申鲁等。
他们强调人的天性,主张“无为而治”。
二、佛教学术1.佛教传入中国的背景佛教在公元68年由境外佛教传入,当时汉朝的末期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混乱状况。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繁荣的汉文化已经开始衰落,而新兴的宗教信仰和玄学思想开始流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分,而这两部分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在南方,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开始流行,而玄学思想也开始兴起。
二、玄学思想的概念玄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强调的是隐藏、深奥、神秘的原理和真相。
通俗地说,玄学就是“追求不可知的事物”。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的主要表现是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儒家文化等方面的解释和发展。
玄学思想在文化、宗教、哲学、医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玄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强调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思想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道教中的道家思想、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五行学说等等。
这些思想都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人的行为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出现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例如“山水诗”、“山水画”等都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共生态度。
四、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玄学思想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对自然现象运作规律的解释,也是一种对人类行为和命运的解释。
阴阳学说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例如日夜、寒热、生死等都是存在于阴和阳之间的。
而五行学说则强调的是自然界中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这种思想也成为了古代医学、农业、建筑等领域的重要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阴阳五行学说内容。
五、玄学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玄学思想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开始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文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对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争不断,政治腐败,统治集团之间斗争不断,朝代更迭频繁,社会矛盾激化。
正直之文人为抵制统治者以名教愚弄人民的做法,遂以玄学为武器,与名教相对抗,反抗统治者的反动统治,表现人民心声。
因此,玄学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以至于影响着这一时代的文化走向。
一.玄学是什么玄学是形成于魏晋时期,从宇宙本体论出发、探讨本末、有无的关系,阐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哲理以对抗名教的学说。
它既不是儒学,也不是道学,但又具有儒、道思想素质,尤以道家思想居多。
玄学植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但不就事论事,而是研究形而上学的原则、规律一类的抽象、玄远之理。
因此,玄学又称玄远之学。
二.玄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东汉末年,朝政紊乱,社会矛盾激化。
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斗争激烈,为夺权而互相杀戮。
至于桓、灵两帝,人民寒不得衣,饥不得食。
最后,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
从董卓进京始,直至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前后近百年。
中原大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
公元190年,袁绍联合各地诸侯讨伐董卓,董卓杀刘辩,胁献帝西逃长安。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密结吕布诛董卓,夺取朝权。
不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攻长安,屠戮关中。
之后,各地诸侯蜂起,州郡割据,中原大地一片混乱。
曹操起家于兖州,收徐州,灭袁术,平袁绍,北击乌桓;刘备皇室后裔,发迹于乡间,后得荆、益以为基业;孙权扼据江东,守父兄之业,国险民富。
至此三国对峙。
公元264年,魏灭蜀。
次年,司马炎废魏建晋。
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分裂近百年的中国重获统一,实现了短暂的和平。
乱世不仅能出英雄,同时也出文化。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
方是时,百家争鸣,三教九流辈出。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起义,传至献帝,遂分三国。
三国之时随无百家争鸣之盛,但正值乱世,各方诸侯大需人才之际,各家学说并起,也可谓一时大观。
儒家,名家、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之术又有用武之地。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魏晋时期是中国哲学历史上变革的时期,玄学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过程,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一、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汉末的黄老、墨子等学派。
黄老学派提出了“道胜于德”、“道成育物”等思想,重视宇宙之道的应用。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强调人类间的和谐与平等。
这些思想建立了魏晋玄学思想的基础。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名士思想大放异彩。
庄子的思想在魏晋时期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玄学。
庄子强调天人之间本是一体,主张超脱世俗,自由游离于人事之外。
玄学家生活在士卒之间,他们机智灵活,拥护庄子思想。
玄学思想日益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主流思想。
二、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1.理念的深入探讨玄学家思想体系的深入探讨给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弼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念,强调形而上的道在一个事物的本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邵雍则进一步解释了道的含义,认为道是一个世界的基础法则。
2.与佛教思想的对话魏晋玄学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对话,也为玄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北魏时期一位佛教禅师慧能创立的禅宗吸收了玄学中的宇宙观念和超越世俗的理念。
这种以内观转化心识为核心的禅宗,不断吸收和融合玄学思想,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
3.思想融合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并不是孤立的,它融合了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和理论。
比如黄老学派的“道胜于德”理念和“道成育物”观念,在玄学思想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了完整的道论体系。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也对玄学思想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合起来,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场辩证的历史进程,不断演变和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了庞大而透彻的哲学思想体系。
它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
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09:19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及过程(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
在佛教刚传入时,人们对佛教的教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得也不深。
大家都将其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则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
一直到东汉末年,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
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
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
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
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
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汉唐佛教思想
汉唐佛教思想概述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发展阶段1、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中国约在两汉之际。
根据文献考查,卒于公元前六年的刘向已在其《列仙传》中有如下记载:“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故撰得七十,可以多闻博识者遐观焉。
”又据鱼豢《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传浮屠经。
”元寿元年是公元前二年。
到了东汉初年,帝王之家信佛已有正史的记载。
光武帝的儿子楚王英,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信佛的王爷,《后汉书》中记载:“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又载明帝诏:“楚王颂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挈斋三月,与神为誓。
”诏下于公元六十五年,同年,明帝派蔡愔等人往西域求佛法。
永平十年,蔡愔偕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载经像返国,明帝为建白马寺,并译《四十二章经》。
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东汉初年东汉帝王们对佛教的热衷,由此可以推断佛教之传入中国当在汉明帝之前。
刘向和鱼豢有关佛教的记载应当也是可信的。
2、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1)佛经的翻译从两汉到东晋,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首先是依附于汉代的神仙方术,到魏晋又依附于魏晋玄学。
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首先反映在佛经的翻译上。
到东晋,在翻译中往往采用“格义”和“连类”的方法来解释佛教思想。
所谓格义,就是观念的比配,用中国原有的儒道的观念来比配佛学的观念。
所谓连类,就是用佛教比附老庄思想,都是用中国的思想来解释印度佛教。
这是使佛学容易理解并广泛流传的一种方法,也是佛学没有独立发展之前,在中土所表现的主要特点。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以“道”释“菩提”,以“无为”释“涅槃”,以“元气”“阴阳循环”释“五阴”,等等。
又如《颜氏家训·归心》篇所说:“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
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淫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
魏晋“言意之辨”与佛教中国化问题探析
佛教 的中国化是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引人 注 目的重大事 件 。从 经典诠释和本体诠释的方法论视角 出发 ,深刻揭示
介入 ,而无论安世高所译 的小乘佛经 ,还是支 娄迦 谶所译 的大 乘佛经 ,都充满 了 “ 、“ ” 无名 ” 自然 ” 道” 无 、“ 、“ 、 “ 气” 等道家哲学 的语 汇 ,而 佛教般若经 中的 “ 无本 ”思
释的方法论的视角来看 , 我们认为,上述方面固然是佛教 玄学化和玄学佛学化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是佛教玄学化和
玄学佛学化 的充分必要条件 。而推动佛教 中国化 即佛 教玄 学化 和玄学佛学化发展 的最重要 的动力 机制 ,正是 魏晋玄
( ) =
言意之辨”的理论和方法。 程。佛教不仅不是玄学的附庸 ,而且更接续了正始、竹林 学赖以建立的 “ 《 宋书 ・ 天竺迦毗黎国传》所说:“ 经诰充积,训义深远,
化 集中体现为佛教 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的历史过程的话 ,那么以经典文本的意义追寻和终
极价值的哲学建构为 旨归的魏晋 “ 言意之辨” 则既是佛教 玄学化和玄 学佛学化 的根 本方法,
同时也是推动佛教玄学化和玄学佛 学化的动力机制和 深层原因,而这不仅体现在 “ 性空本无” 的本体论哲学体 系的建构上 ,而且体现在 “ 言意之辨” 的方法论 的直接运用上和 “ 明心见性 ,
语言到思想的玄学化 。佛教 的玄学化与玄学思 潮的兴 衰相
规律,以及魏晋玄学与儒、释、道之关系等有关重大理论
问题 ,无疑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 。
( ) 一
联系 ,在早期 即正始 、竹林玄学时期 ,佛 教的玄学化 主要
体现为用玄学化的名词概念和儒道家思想翻译和讲解佛教
经典从 而趋 向于 中国思 想的历 史过 程 。被称 为 “ 空第 解
浅论魏晋玄学与道、儒、佛三家的关系
浅论魏晋玄学与道、儒、佛三家的关系作者:陆晴晴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11期摘要:玄学作为一种高深的哲学思想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魏晋玄学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了当时道、儒、佛三种主流思想的影响,对它们既有吸收,也有改变,从而趋于符合魏晋名士的心理状态与精神追求。
关键词:玄学;道;儒;佛;魏晋“玄学”一名源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这种深奥的哲学到了魏晋时期达到鼎盛。
魏晋玄学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当时三大主流思想道、儒、佛家的影响,在与三家思想融合、偏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一、魏晋玄学与道学对于玄学和道学的界定经常混淆不清,从严格意义上讲玄学并不等于道学,玄学吸收了部分道学思想,并且玄学思想的形成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绚丽函着玄智,玄智者道心之所发也”,玄学提倡清心寡欲的道家理念。
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的道家理念是:“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他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
何晏在《无名论》中说:“若夫圣人,名无名,誉无誉,谓无名为道,无誉为大。
则夫无名者,可以言有名矣;无誉者,可以言有誉矣。
”何晏把“无”抬高到与老庄提出的“道”同样的地位。
王弼在《老子注》第一章就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老庄思想是“绝圣弃智”,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却认为“圣人体无”,可见魏晋玄学明显与道家思想不同了。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权力更替,统治腐朽。
士人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心中常有郁结不得抒发之情。
面对这种时代的高压,他们唯有寄身自然,放浪形骸,远离政治围场,那么以老庄为主的道家思想无疑是最佳选择,恬淡无为,顺其自然,高蹈出世。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有着深刻思想的文化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玄学家”。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思想上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一、玄学思想的发展背景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和新文化的诞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玄学家们开始思考自然和人类的本质问题,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想。
玄学家们的思想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思潮,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
二、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道家思想的充分发挥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在思想上主要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他们认为道有虚、有实,虚实不相离,道是一切事物的核心。
其中以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最为深刻影响着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
他们深刻理解了道家思想中的人道自然和道统天下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玄学思想中。
2、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与道家思想相比,玄学家们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更为明显。
玄学家们认为儒家思想讲究人文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应该尽量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认为儒家思想重视人伦,注重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延续,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玄学家们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正义”等概念,为玄学思想注入了更为深刻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
3、佛教思想的融入魏晋时期,佛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这对于玄学家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玄学家们将佛教思想中的“空”、“无”融入到玄学思想中,使其更加完善。
此外,在佛教的思想中,“缘起”、“假相”等概念也被玄学家们运用到了玄学思想中。
三、玄学思想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1、对个人思想的影响魏晋时期,玄学思想重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超脱,倡导人们追求心灵上的极致和自由。
这些观点不仅对玄学家们自身的成长有所帮助,也为当时的千古留下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2、对社会的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处于剧变之中,人民生活十分艰难。
玄学家们通过推崇“仁政”、“正义”等概念,提出了许多理论来指导当时社会的发展。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对其产生地以及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佛教自传入中国,逐渐步入中国各个社会领域,对其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1.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悉达多·乔答摩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
传说他是一个王子,于二十九岁修行,七年成“佛”。
成佛后,游说四方四十年,八十岁“涅般”。
悉达多死后,信奉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在悉达多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东方的一大宗教。
因他属于释迦部落,也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在印度产生佛教产生的同一个时期,出现了耆那教,相传教主是瓦尔达玛那,后称大雄(公元前528——468年),同释迦牟尼一样,也出身于刹帝利(当时的贵族阶层)。
三十岁出家修行,十二年后得道成“耆那”或“尼犍多”,“耆那”是“战胜情欲者”的意思,“尼犍多”是“超脱红尘”的意思。
佛教和耆那教的很多思想是相同的,有不同的地方也通过相互柔和,在后来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并入佛教,成为佛教领域的思想基础。
佛教在接受原来的婆罗门教的部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符合当时时代的思想,能为更多的人(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接受,“佛”主张废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反对杀戮。
修行以五戒为主,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不主祭祀,不拜偶像,传教用语通俗,不排斥低级的瓦尔那人入教。
佛教提出了“四谛”,也就是佛教认为的四个真理。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告统治阶级善待被统治阶级,也劝告被统治阶级消除欲望,放弃斗争,忍受痛苦,寻求真道。
10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10.佛教中国化进程
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印度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二是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新佛学。
佛教的中国化
1.汉代:佛教的方术(道教)化
佛教初传入中国,由于传入和翻译的佛经有限,时人对佛教缺乏认识,因此多数人以本国原有宗教思想来解释佛教。
汉代黄老方术思想盛行,所以人们就用其中的神仙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作为黄老道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
2.魏晋:佛教的玄学化与儒学化
魏晋玄学的兴起,在思想领域为佛学特别是般若(智慧)学的阐释所利用,因而表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地位。
同时,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交替的显现。
3.南北朝:佛教的普及与盛行北朝:
甘肃敦煌莫高窟(前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是佛教艺术在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4.隋唐:佛教的宗派化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而继往开来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开启各国佛教的灿烂新页。
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
而在慧能之后,禅宗才真正有着和其他派别不同的教义,自成一派。
慧能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慧能之后,禅宗又分五宗,将禅宗发扬光大,名扬海外。
隋唐佛教心性论的确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5宋元明清:佛教的由盛而衰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魏晋玄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魏晋玄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魏晋时期(公元三世纪至公元四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那时玄学思想开始流行。
这种思想主要指对超自然现象的研究和思考,包括占卜、预测未来、修炼内功等。
玄学思想在魏晋时期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发展:魏晋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黄金
时期,许多哲学思想都开始涌现。
其中,儒家思想主张“仁政
”,但也有一些哲学家开始怀疑传统的“仁政”思想,开始寻找
新的出路。
这就为玄学思想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2.社会环境的变化: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
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人们常常希望通过玄学
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宗教信仰的影响: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传统
的中国信仰相结合。
这种结合使得许多玄学思想得以流传和
发展。
4.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玄学思想,
如《周易》等。
这些思想在
魏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与当时的思想文化相结合。
总之,魏晋时期玄学思想流行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玄学思想在魏晋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的“玄学之风”———从思惟菩萨到魏晋风骨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的“玄学之风”———从思惟菩萨到魏晋风骨发布时间:2021-04-20T10:29:05.47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上作者:陈玥含[导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与后来唐代的健康肥满、雍容大度、绚烂华丽的佛教造像或是汉代的雄朴相比皆大有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削瘦超脱、潇洒俊逸和秀骨清像,更像是中国道教中的隐士,表情中透露着对于人世的轻视与淡漠,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文觉醒。
湖北省武汉市美术学院陈玥含 430000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与后来唐代的健康肥满、雍容大度、绚烂华丽的佛教造像或是汉代的雄朴相比皆大有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削瘦超脱、潇洒俊逸和秀骨清像,更像是中国道教中的隐士,表情中透露着对于人世的轻视与淡漠,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文觉醒。
关键词:魏晋玄学、佛教、秀骨清像引言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每个朝代的艺术品都有各自的特点,是当时审美的精神产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与后来唐代的健康肥满、雍容大度、绚烂华丽的佛教造像有很大的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中的特点是削瘦超脱、潇洒俊逸和秀骨清像。
除了身着佛教服饰外,看面部更像是中国道教中的隐士,表情中透露着对于人世的轻视与淡漠,以及透着看破红尘、洞察一切的神秘微笑。
在佛教造像中展现出了道教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这一点很好的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和玄学兴起对人们的影响。
一、佛教与玄学的交汇玄学和佛教交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点。
从外部环境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权更迭极其频繁。
在这样大规模的历史动荡中,人们对长期以来信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儒学失落,新兴的学说与观念随之而来。
“有晋中兴,玄学独振。
”在动乱的年代中,儒家思想中的“兼济天下”难以实现,魏晋的名人逸士们便转变为“独善其身”。
玄学这种以探寻自然和生命为主题,高度关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探求理想人格和个体的哲学思潮产生了出来。
经典著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经典著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经典著作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夜晚醒来,上网无意听到钱文忠老师的讲座,答问推荐一书,为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老师二十年阅读这本名著,颇为受益。
我学识能力很有限,但有学习热情,以后若能找到且有时间精力,定耐心研读。
编辑推荐本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人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人中国的思想演变。
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此书规模之恢宏,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精确,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周密,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二册。
现代汤用彤著。
成于1938年。
同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印行。
1955年由中华书局再版,1962年重印。
1983年中华书局将它改为横排简体的新版出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一部叙述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的佛教史著作。
关于它的撰述缘起,作者在书末的跋中有这样的说明:"彤幼承庭训,早览乙部。
先父雨三公教人,虽谆谆于立身行己之端,而启发愚蒙,则常述前言往行以相告诫。
彤稍长,寄心于玄远之学,居恒爱读内典。
顾亦颇喜疏寻往古思想之脉络,宗派之变迁。
十余年来,教学南北,尝以中国佛教史授学者。
讲义积年,汇成卷帙。
自知于佛法默应体会,有志未逮,语文史地,所知甚少。
故陈述肤浅,详略失序,百无一当。
惟今值国变(指抗战爆发),戎马生郊,乃以其一部勉付梓人。
非谓考证之学可济时艰,然敝帚自珍,愿以多年研究所得作一结束。
惟冀他日国势昌隆,海内义安,学者由读此编,而于中国佛教史继续述作。
"简而言之,此书乃是作者积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而勒成的一部力作。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分为二十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玄学与佛教的中国化
作者:葛睿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7期
摘要:魏晋是秦汉与隋唐之间的过渡阶段,不仅是政治上各种创制产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继承发展、吸收创新的关键时期。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从东汉传入,到隋唐兴盛,这种强烈的变化都是在魏晋时期的有效传播所致。
而在传播过程中,玄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玄学;佛教;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02
自东汉明帝遣使天竺取回《四十二章经》,建白马寺,释家宏旨便正式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
但从两汉到隋唐这一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里,佛教并不是一开始就人人信服,万众皈依的,在中国传统思想儒家经学变动的过程中,佛教学习、吸收、融合,最终深刻地融入到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众家纷呈、涵盖万千的流派,成为了整个中国社会比较普遍信奉的宗教。
魏晋时期佛教的传播很有特色,正是其成功,才有了隋唐佛教的兴盛。
而其成功,与魏晋玄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儒学与玄学
儒者是三代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的一种特殊的从业者,他们大者为国家管理礼仪,小者为普通百姓操办丧葬仪式,这些以礼仪服务为主要工作的人就是儒者。
所以,无论是早期的儒者,还是儒家的传人,都十分注意礼仪,认为礼义廉耻,国之栋梁,缺一不可。
儒家学派自孔子创立以来,有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儒家的学说便随着这些弟子传播到了中国的各个地方,并且被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扬。
始皇帝“焚书坑儒”和秦末的战火,虽然没有使各家学说完全断绝,但是这次文化史上的大劫难同样对儒家的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毁坏,以至于汉初皇帝下诏,广招天下古籍,珍藏于秘术阁等机构和学府中,并对先秦各家学派思想学说(尤其儒学)进行恢复,经学由此产生。
民间搜集起来的经书,比如故秦博士伏生凭记忆口授记载成书的《今文尚书》,其中就存在着很多与鲁恭王坏孔子宅发掘出来的经书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这反映在治学者的思想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今文经学者主张微言大义,讲求义理;古文学者认为六经皆史,崇尚考据。
汉代的
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根源便在此。
由这两大派别产生的经学在汉代的辉煌,也为后世儒学的发展积淀很多有益的因素。
随着前后约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的衰落,经学也逐步地暴露出其弱点而走向衰微。
尤其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很多有学之士,一方面因为仕途黑暗,郁郁不得志,对人生和社会逐步丧失积极性,变得消极避世,隐居世外;一方面,很多经历过仕宦沉浮的人为了避免政治斗争对自己和家人的伤害,要么辞官归隐(比如陶渊明),要么寄情诗酒,不务实事,追求一些道家的玄而又玄的东西。
如此,经学衰微,而融合了道家逍遥无为和儒家中庸平和思想的玄学思想体系就逐步的代替经学兴盛起来。
两汉经学末期儒道的融合,是魏晋玄学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从儒玄双修到玄佛合流
在东汉末期产生的玄学,融合了道家清净无为和儒家中庸平和的思想,消极避世、隐逸风流的时代潮流席卷而来,此风由儒玄双修渐而演变为佛玄合流,乃至佛教独盛,浸染了魏晋整个时代,成就了风骚无限、后世决绝的“魏晋风骨”。
玄学经历四个阶段,而其中主要的发展脉络是儒玄双修到玄佛合流。
东汉末年和东晋初年,在玄学还未盛极和玄学开始衰微的时候,一部分比较“守旧”传统儒家学者,一方面仍然秉持儒家规仪,严谨地传承着经学道统,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时代客观因素,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成为了儒玄双修者。
这部分学者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佛教传播,玄学、佛学势力的增强,尤其是佛教对儒学的排挤,逐步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佛教在三国以前一直默默无闻,而在西晋后期能够以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登上意识形态的思想大厦,这不仅同当时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历史现状有关,最根本的还是玄学为它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玄学帮助它克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阻碍、限制和排斥,奠定了它在中国传播的基础。
综而言之,佛教能够广为传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玄学奠定的基础性作用
玄学建立的新的宇宙观否定了董仲舒确立的以天命观为核心的神权儒学思想体系。
东汉末的农民战争,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相互残杀,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浅显粗陋的王权神授说,刘秀的谶纬神学的荒唐怪诞也为当时的自然科学所唾弃,但在理论上,人们尚未进行尖锐的批判。
玄学从老子的道中创造出新的宇宙观的,从理论高度上总结人们斗争的成果,对神学世界观进行彻底否认。
他们将“无”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无”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据。
佛教的“无”“空”同玄学的“无”“空”有着相似之处,这种世界观、认识论的基本一致性,无疑对佛教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通过对玄学的认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佛学的思想内涵了。
(二)儒学的衰颓不振
即便玄学逐渐显露不足,使得儒学有机会开始复兴,但是儒学并没有在这个机遇中得以重生,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儒学的故老陈腐思想体系已经被玄学冲击打破,还没能重新建立起自己更为完善的新学说体系。
结合了道教的玄学思想并未能够将儒道思想融会贯通成理性有益的思想体系,反而造成了弱点不足的暴露,给佛教在传播辩论中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社会的动荡,政治斗争的复杂,各阶层矛盾的尖锐,使得最为广大的人民苦难深重,包括一些门阀贵族,急切地需要精神寄托,以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安慰,而儒家修身齐家之学显然不能满足人民的这种需求。
这样,无论是内在的不足,还是外在的无用,都使得传统儒学难以振兴成为时代主流的思想,佛教正是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乘虚而入了。
(三)佛教自身的改革和完善
佛教在玄学奠定的基础之上,从开始的依附玄学,到逐步的玄佛合流,利用了儒学不济的时代机遇,佛教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适应了魏晋时代各个阶层的需要,使得中国化真正得以完成。
佛教的改革和完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格义之学兴起。
佛教用玄学的辞汇和义理解学佛理,融佛教经义于玄学的概念之中,才终于达到了在中国传播的目的,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佛教对王法态度的变化。
从东晋南朝“沙门不敬王法”(慧远)到北朝“皇帝即如来”的颠覆性变化,佛教由最初的沿革坚持交规教义,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主动地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崇敬王权,尊奉天子,这与明季以来的西方基督教传播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佛教针对不同的阶层,使用不同的传道之法,从而也造成了佛教在魏晋时期,被上自君王,下到普通民众,都了解和感受到了佛教的旨归,信佛,崇佛。
最后,从最开始的小乘佛法,到魏晋后期的大乘佛法,佛教的因果轮回等旧教规教义在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理论的进步更加地符合了最广大民众解脱苦难的需求。
大乘佛教讲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可通过修行布施获得善报,得到解脱。
这就像是西方宗教改革时期的“赎罪券”,人人都可以通过虔诚地信奉,通过一些简单的行愿而达到自我的完满,减轻生活中的苦痛,获得心灵上的幸福。
这样的宗教正是动荡时代,统治者用以安抚统治的人民的有力工具,苦难的民众在现实中难以反抗时麻醉自我、取得慰藉的心灵良药。
由上面主观与客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佛教在魏晋这个特殊的时代,逐步融入到中华文化中来。
玄佛合流实现后,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了超越儒道的主流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了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魏晋玄学是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佛学从玄学化倾向开始而一步步地实现了中国化,使佛学在中国的思想理论领域获得了重要地位,也促进佛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佛学的中国化,使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得以融会于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因而以新的智慧和对人的命
运的终极关怀给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
正是佛教文化的融入,才有了盛唐的庄严与雍容,宋明理学的思辨。
可以说,佛教中国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展示出新的价值,其意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罗志田.变动时代的文化履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3]潘晓凡.对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