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军后裔、汉族移民与共同体——黔中屯堡及屯堡人的界定
黔中屯堡人祖籍“南京应天府石灰巷”考辨
黔中屯堡人祖籍“南京应天府石灰巷”考辨作者:朱伟华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03期内容提要:黔中屯堡人多指认自己的祖籍是“南京应天府石灰巷”,家谱族谱中可看到各省都出现“石灰巷”的地名。
在对南京自明代以来地名考察后发现。
这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地名,兼与云南移民指认家乡为“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相比较。
我们认为屯堡后裔通过对祖先“调北征南”光荣使命的颂扬,下意识地将调北填南、克军放避等“次等来源”进行改造,“征南将士”被看成这一族群的“共同血统”,这种身份意识强化了屯堡人的祖宗崇拜。
帝辇之下的“南京应天府石灰巷”,就成为屯堡人的“共同家乡”,它更象是一个由话语构建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屯堡人南京石灰巷精神故乡中图分类号:电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3-7-11屯堡社区村民来自多个省份,但我们发现在对家乡的指认上,却有一个高频出现的地名——石灰巷。
祖宗牌是屯堡每户人家都有的,七月半祭祖时使用的写有先祖姓名的纸质牌位,在安顺西秀区文物管理所里,就收藏着一张清代木刻印刷的祖宗牌位,这张长1150厘米、宽580厘米的牌位如家谱一样记载了始祖来黔的原因、各世祖的功德和家族发生的重大变故,内容凡600余字,时间从明初到清末。
其开篇首载:“余祖籍南京应天府,即今江南省首府江南府地。
原街名石灰巷,族繁户稠,人皆以半城名之。
因洪武五调北征南,始祖雄来黔,落业普邑……”这块牌位的印刷时间为清庚午年。
2003年2月7日我们在号营调查,75岁的“老班头”侯祖喜说侯家是从“四川石灰巷来的”;第二天即2003年2月8号我们到蔡官村时,问及64岁的封忠良。
他则说封家祖籍来自“江西石灰巷高坎子”。
查《续修安顺府志》第四卷《氏族志》之二“各氏族之由来”,略检祖籍为“石灰巷”的记载如下:“仁冈屯张氏原籍江南应天府石灰巷,明洪武时其始祖因奉调征南入黔。
……交椅王原籍江南江宁府石灰巷。
明洪武时其始祖王嘉臣以调北征南授指挥之职,统军入黔。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杜应国屯堡文化研究概述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
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
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
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
(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
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
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
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
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
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贵州云山屯村,当地人至今还穿明朝服饰,自称朱元璋后人
贵州云山屯村,当地人至今还穿明朝服饰,自称朱元璋后人01导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是一处避世之地,外界的朝代更替与这里无关,这里的百姓过着淳朴而简单的生活。
而这理想中的桃源之地,其实现实中也存在。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汉族的分支屯堡人,他们从元末明初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外界600年的时光沧桑变化,仿佛在此地定格了。
这里的屯堡人依然保持着600年前的文化风俗习惯,这里边宛如桃花源一般,未经人世打扰,焕发着淳朴的气息。
在这里繁衍生息了600年的屯堡人,他们到底来自哪里?02一、派兵镇压云贵元朝余孽,征调民众来此聚居生活在明朝建国十四年之际,天下仍然未定,朱元璋要想真正建立太平盛世,他还得除掉两个心头大患。
对于朱元璋政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曾经的元朝余孽了,他们占据云贵高原远望燕京有恃无恐。
败逃大漠的北元势力,已是风中残烛不成气候了。
朱元璋真正的威胁只有云贵高原的余孽了,为了平复这个隐患,朱元璋派出由沐英,傅友德,蓝玉领衔的30万大军。
浩浩荡荡的30万大军南下云南,终于清理了元朝余孽。
征讨云南的战斗结束以后,朱元璋对三位将领做出了以下安排。
沐英被留下镇守云南,而傅友德和蓝玉则回京复命。
这次强硬的军事镇压虽然消灭了元朝余孽,但这并没有真正解决云贵高原潜在的隐患。
面对军队的暴力镇压,反抗运动渐起。
朱元璋开国才十几年,不可能放任威胁政权稳定的隐患存在。
为了让云贵高原彻底恢复平静,朱元璋采纳了贤人意见。
他采用怀柔加上镇压结合的政策,让部分军队留下安营扎寨,根据职位不同分配不等面积的良田,以后再把家人接过来,让他们在当地生活扎根。
这还不够,如果只有军人生活形成不了良好的循环。
于是朱元璋以优惠政策辅以福利,来利诱江南,中原的农民,商人,贩夫走卒来云贵发展。
优惠性政策便是头三年免除各种赋税,并由当地管理提供农具,或者是耕牛。
军人,农民,商人在这里和谐地生存着,这里独特的汉族群体被称为屯堡人。
03二、清朝改土归流影响,汉族人与苗族人开始交融面对突然的汉族移民,云贵本地的原住民苗族人和他们因为良田的划分常起争斗。
中国历史地理——屯堡文化
中国历史地理“我的家在东北,送花江上啊”,每每听到这样的字眼,我都会笑而不语,然后在心里默念,我的家在九溪,是屯堡村寨。
我的家在安顺,这里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而我就是这群人当中的一个,我是屯堡人。
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
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
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历史上的云南,战略地位重要。
唐宋时立足于此的南诏、大理,曾一度使中央王朝感到头痛。
元蒙灭亡南宋,采取侧面迂回、南北夹击的方式,先从西北绕道四川攻灭大理国,再以其为基地进行“翰腹”包抄,最后灭亡南宋。
1253年攻占大理、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永乐时明廷将贵州单独置省,使其成为全国十三布政司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自湖南经贵州入云南通道的畅通无阻。
元代贵州分属于四川。
云南和湖广三省管辖,明王朝建立十余年后,云南仍为梁王实力所盘踞。
贵州地当西南要冲,成为内地进入云南的咽喉,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云南。
湖广之间,惟恃贵阳一线:有云南,不得不重贵阳”欲长久控制西南,必先巩固云南;欲巩固云南,必先稳定贵州。
因此,在洪武中期,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评定云南后,朱元璋吉令其消除贵州的不安定因素,否则如当地土司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不能守也”,固明军从入黔开始,就在其瞎管区内尤其是从湖南经贵州东、中、西部直达云南的通道一线普通设置卫所,派驻重兵防守;自永乐时单独设省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贵州的控制。
有明一代,在贵州境内先后设置了贵州卫、贵州前卫,及赤水、平坝、龙里等20卫,在卫下设置所、屯、堡等,形成大大小小的军事据点分布各地,而大多数集中于自湖南经贵州入云南一线的交通要到及附近城镇,贵阳以西安顺一带则为重中之重。
贵州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
[转] 贵州历史上的四次大移民2011-6-26 11:10阅读(6)转载自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下一篇:一点一滴培养你的...|返回日志列表•赞•转载(8)•分享(3)•评论•复制地址•更多I IV V VI明:80万事移民分屯置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纳刘基的建议,以卫所为单位,将军队布防在全国各地,三分戍守,七分屯种。
从洪武四年开始,相继在贵州设立24卫和两个直隶各户所。
按照当时的军事编制,每卫额定5600人,下置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所1120人,每个千户所又分成十个百户所,以百户所为基本单位分屯置堡。
由于贵州是川滇咽喉、西南锁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五个千户所之外又增设餐守御千户所,因此兵员往往超过额定编制。
据(嘉靖)《贵州通志》载,贵州都指挥使司所辖的贵州卫、贵州前卫,及其以西的“上六卫”(威清卫、平坝卫、普定卫、安庄卫、安南卫、普安卫),以东的“下六卫”(龙里卫、新添卫、平越卫、清平卫、兴隆卫、都匀卫),西北的“西四卫”(乌撒卫、毕节卫、赤水卫、永宁卫)和黄平千户所、普市千户所共有屯兵161588名。
另外,湖广都司所辖的“边六卫”(偏桥卫、平溪卫、镇远卫、清浪卫、铜鼓卫、五开卫)和天柱千户所的官兵员额未见记录,如果按常制计算,也该有34720名。
神宗万历年间,又在黔北遵义设立威远卫,崇祯时又设立敷勇卫、镇西卫,共有官兵16800名。
三项合计,先后进入贵州的卫所官兵总数在20万人以上。
除黔东南苗疆腹地很少驻军外,其他边关要害都设立卫所,仅黎平一地就有屯军3万人,息烽至关岭一线即有37所,定卫“管五十军屯”。
这20多万卫所军人实际上就是20多万个家庭。
因为明朝卫所官兵一律注入军籍,世代袭替。
称为军户。
每一军户有一名“正军”充役,户下一人辅助正军佐理生活,称为“军余”或“ 余军”。
为了保证军队兵源不绝、稳定官兵安心服役,规定正军和军余都随军携带家室,一人在军全家随往。
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
守望的距离——黔中屯堡的历史与文化观察在贵州诸多地域文化现象中,屯堡文化无疑是最有特色之一。
即便从全国视野来看,屯堡作为贯穿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一个特别载体,也有着诸多值得关注与研究的特质。
屯堡文化的逐渐成形,其实是明清移民以原籍家乡文化在移居地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重新建构。
明代贵州独特的军事社会结构,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具体产物,是国家政治军事需要下的资源配置结果,调北征南、卫所屯田、屯军世袭,社会结构趋向军事化加兵团农业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清代废除卫所以后,社会结构已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中,军事移民及其后裔的命运深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民的迁入,江淮民间文化以及其他相对发达的地域文化随国家意志向边地深度传播,成为移民地区的文化母源和文化主体,逐渐和地缘融合,不断建构着新的族群文化。
研究屯堡文化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农耕社会里从物质到精神方面都不失为理想家园的屯堡社会目前面临着解构的危机。
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而且不可逆转。
屯堡文化所具有的地方性和独特性,就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性存在,因而备受关注。
这其中不乏矛盾与冲突、解构与重构、边缘与中心等等问题。
不仅如此,地域性文化如何面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以何种姿态面对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存在下去,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而且,这个话题是跨地域的。
在尊重多样性的同时,共同性也显得非常重要,它让不同的文化能够轻易找到彼此亲近的支点,更加便于对其他方面的、尤其是对差异性的接受和尊重。
对于屯堡文化来说,也是概莫能外。
在这个前提引领下,本论文以史料考证、现象分析、文本研究的方法,试图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屯堡文化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
主要包括:屯堡人及屯堡文化的起源、屯堡人群形成的时间和空间、明代贵州卫所及屯军研究、屯堡聚落的历史演进、屯堡人的族群与文化认同等。
在论文前言中,本文探讨了屯堡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出与许多消逝的文明相比,屯堡文化至今还能让人惊异地感觉它的体温和生命的脉动,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惊异的现象,尽管它消逝的步履正在不断的加快。
贵州特有安顺屯堡文化
贵州特有安顺屯堡文化在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从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
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
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
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
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
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安顺屯堡文化可谓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在六百余年间既自觉地、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绝不与寓居之地合流;但群体内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绝对的单一和纯粹,在长期封闭的屯堡中代代厮守,必然要相互渗透。
于是,终于形成了既迥异寓居地域,又不再能还原于父母之邦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
安顺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安顺屯堡文化,有助于人们理解明代军制、政制在地方的实施状况,这对理解屯田制特别是安顺一带当年明军的活动情况、明代以后安顺一带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道德习俗、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撩起贵州屯堡人的神秘面纱
撩起贵州屯堡人的神秘面纱作者:刘秀鸾王芃懿来源:《西部论丛》2006年第06期神奇美丽的贵州有“天然公园”之称,更享有“文化千岛”之美誉。
在山重水复的安顺市平坝县天龙一带,虽历经600多年的战乱和沧桑,但至今还原汁原味地保存着自己独有的风俗、服饰、信仰和文化,而未被当地文化所衍变。
这就是创造人文历史上一大奇迹的屯堡人。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山区,由于屯堡妇女的穿戴装扮完全保留着明代遗风,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曾被称为“凤头苗”。
《贵州通志》对此曾记载:“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
”《平坝县志》也有专记:“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籍。
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故又呼之凤阳头笄。
”这些着宽袍、大袖、发绾、玉簪,耳缀银环、腰系丝绦、脚蹬凤头鞋的屯堡妇女,以其独特的声调和一双无拘无束的大脚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京族”、“大脚”、“老汉人”。
据考证,他们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驻兵卫所屯田的后裔。
公元1367年,朱元璋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统治,剿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1368年正月初四成为明王朝第一代皇帝,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各族人民都希望安居乐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顺应民意,逐步为中原百姓营造了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而对于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土司,则采取了派使者劝降的策略。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在谋臣的胁迫下,数度杀害朱元璋使臣并举兵反叛,迫使朱元璋使用武力解决叛乱。
同年九月,他在南京点齐大军,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溯长江水道至武昌,与湖广、河南、江西、浙江军队汇合为30万大军平定西南。
明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征程,于腊月十一日攻下“滇之喉”普定,后又攻克普安(今盘县)。
梁王急命司徒平章达里麻为将,聚集10万大军屯扎于云南曲靖白石江南岸,企图靠天堑阻挡明军。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作者:严娜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02期摘要:在贵州省中部的安顺,集中居住着一支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汉族群体——屯堡人。
他们在这一地域内历经六百年而不改变其服饰,风俗,宗教,信仰,不被其他文化所衍化,顽强地存在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
关键词:屯堡文化;变易;传承;保护一、屯堡溯源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
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
“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
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
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
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
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
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
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
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
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
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
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在贵州看到600年前的军屯
在贵州省平坝县的天龙镇,随处可见身穿明代汉服--大襟宽袖、兰色长袍的人,他们是被称做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汉族人!在贵州,他们被称为“屯堡人”。
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屯堡后裔,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屯堡。
现今的“屯堡人”都是数百年前从南京及内地迁来屯军的后代。
由于历史传统和当地人不交往,六百余年来,他们仍保留继承着自明代以来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
屯堡人的“屯堡”二字,实是两个概念,“屯”是军队驻扎所在地,“堡”是移民和商人修建的居所,堡同时也为军队传递书信,接待来往官员。
龙风房檐
典型的"屯堡"姑娘的明式汉服
女孩子后面编织的带子只有男性会做
翘翘鞋尖最早用来藏刀片防身
记录屯堡人历史的碑文
屯堡大娘娘的妇女装
屯堡四百多年的房屋建筑
戏剧的活化石----军地戏
地戏面具
典型的屯堡人房屋建筑,完全石头干打垒!
屯堡姑娘服装的后视。
屯堡文化
出版物刊名: 教育文化论坛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屯堡文化;少数民族;黄果树瀑布;屯堡人;喀斯特;安顺;汉族;京族
摘要:屯堡文化是位于“喀斯特王国”贵州腹地、黄果树瀑布之乡——黔中安顺一带的人文奇观。
在安顺周边一带的三百多个村落里,居住着数十万明朝屯军后裔——屯堡人,由于屯堡妇女身着与当地汉族后续移民、少数民族所不同的以大襟、宽袖、长袍为主要特征的服饰,屯堡人往往被误认为是少数民族“凤头籍”、“凤头苗”,而其实他们是汉族,他们也自谓为“老汉人”或“南京族”。
黔中屯堡人的源文化守望——以旧州屯堡为例
黔中屯堡人的源文化守望——以旧州屯堡为例
杨宇浩
【期刊名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2)1
【摘要】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屯堡文化则是由汉文化衍生出的众多亚文化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与文化的交融,人口较少群体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陷入传承危机,濒临消失的困境,然而,已历经六百余年的黔地屯堡文化,变迁虽是其发展的主旋律,但其中汉文化的主体地位却一以贯之。
究其原因,主要为黔中屯堡人通过服饰、地戏等表现出对其源文化的自信及对屯堡的社区治理与生活的深度参与。
【总页数】8页(P96-103)
【作者】杨宇浩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屯军后裔、汉族移民与共同体——黔中屯堡及屯堡人的界定
2.试析文化建构性与乡村旅游开发需求指向的关系——以黔中屯堡为例
3.文化变迁视野下明代屯堡在贵州地域的营建与演变——以黔中屯堡鲍家屯为例
4.基于意象理论的黔中屯堡村落解读——以云山屯为例
5.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探索——以贵州安顺旧州屯堡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屯堡(上)2011-10-18 06:51:33| 分类:旅游风光 |字号订阅lyyl689(根据网络图文编辑整理)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
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
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
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
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600年前明帝国遍布全国的军屯哨所,早已湮灭无迹,而贵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他们的屯堡文化,仍在坚强地证明当年的讨伐厮杀。
生存在贵州腹地安顺的广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国的遗民,还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口味甚至语音腔调。
从贵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云南。
这是从内陆通往这个著名的西南边陲最为便捷的途径。
从600年前开拓的古驿道到后世修建的公路、铁路,都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延伸。
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这条入滇通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
为了维系中心腹地与边塞南国的一统江山,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里不断洒下鲜血,无论他们手中拿的是长矛、弓箭还是刺刀、步枪。
1381年,雄心勃勃的大明军队逐步把蒙古人的势力赶出中原、塞上、关外。
在大明军旗引领下,与元朝政府军征战无数的30万军汉从遥远的东方迤逦而来,为登基不久的朱元璋拿下梦想已久的云南,剿灭盘踞此地的元梁王把匝瓦尔密。
30万明朝遗民生活在贵州山中,与世隔绝600年,世代肩负绝密使命
30万明朝遗民生活在贵州山中,与世隔绝600年,世代肩负绝密使命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以及平坝县、镇宁县一带,居住着30余万特殊的汉族人,很多消失已久的汉族风俗在这里依然存在;很多我们已经不熟悉的中古汉族文化,在这里呈现出最常态的场景;在这里,六百年大明帝国军魂仍在,六百年石头古堡犹存,这就是屯堡和屯堡人。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
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
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
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 明代历史活化石”。
《安顺府志——风俗志》载:“ 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
《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
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 屯堡文化” 因此而形。
屯堡,六百年江南梦
屯堡,六百年江南梦安顺屯堡人祖先,大多来自于明朝朱元璋军屯时期的江南南京等地,600年过去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仍然坚守着以前古老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更是传承下了600年的古老地戏,成为屯堡人留给人类的汉文化的活化石。
600年的家园,600年的江南守望,该是怎样的一种特殊情感,一种难以泯灭的思乡情怀呢?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
明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征南,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梁王的反叛。
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30万大军就地屯军。
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
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
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
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而尤为我所感到惊叹的是:那传承了了600年的古老地戏,不愧为屯堡人留给人类的明朝汉文化的活化石。
距贵阳50余公里,以安顺为中心,方圆150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被称为老汉人的屯堡人。
600多年来,屯堡人“固执”地坚守着大明朝的祖制,仍旧穿着大明朝的大袖长衣,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戏。
在天龙屯堡的“演武堂”,我看见了起源于明代的傩戏,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练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身背战旗,腰系鲜艳的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唱着原始的弋阳腔,用道劲的战舞表演了一曲“三英战吕布”。
据介绍,地戏,俗称跳神,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
屯堡人依村寨门前或寨中空地为戏台,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
大山深处的屯堡文化那一段历史孤旅屯堡文化源于明初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公元14 世纪中叶,朱元璋力逐群雄,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是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前朝梁王凭借西南高山之险,坚不降明。
洪武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为副将,统率30 万将士征南。
明军收复云南后,整修了通往贵州、云南的各条驿道,并在驿道沿线设卫所。
征南军大部(约20 万人)驻扎贵州,多分布于今安顺、兴义一带。
永乐十一年(1413 年),明成祖朱棣又派顾成为大将,统兵5万屯驻贵州。
这些屯田戍守的军队一面操练军事以防战火再起,一面耕耘田地,自供军食。
这些军士或在此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从江南老家接来家属,落籍黔西南。
为了巩固征南战争的成果,使屯戍士兵安心边陲,明政府又迁徙江南富户和子弟近20 万人进入云贵,附籍屯堡,进一步壮大了屯堡的势力。
这些人从此扎根边地,世代延续,形成今天散见于各地的屯堡村落和屯堡人。
在黔中,屯堡村落以屯、堡、驿、哨、所、旗、关、卡等命名,体现出军事建制特征,并相对集中分布于以安顺为中心的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小300 多个居住点,成为一个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社区”。
集居地方统称屯堡,具体以屯、堡、铺、哨、所、驿、关等为名,冠以王、张、雷、郭、单、蔡、吴、鲍、金、刘等姓氏。
当年,这些南移将士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妻子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平民和犯官等。
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人,一直保持七分屯种三分武备的生活方式,直到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之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
但屯堡人仍然执著地依托从不同地区带来的文化,经过600 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贵州的穿青人屯堡文化最早受到关注当始于清代。
光绪《镇宁州志》是这么描写的:“屯堡人……其俗与汉民同,耕读为业……间有与汉民开亲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 总 纂 的 《安 顺 府 志 ・地 理 志 ・风 俗 》 载 : “ 民 皆客 籍 , 惟 寄 籍 有 先 后 ,其 可 考 据 者 , 屯 郡 军 堡 子 , 皆 奉 洪 武 敕 调 北 征 南 。 当 时 之 官 ,如
汪 可 、 黄 寿 、 陈 彬 、 郑 琪 ,作 四 正 , 领 十 二 操
族 移 民 居 住 的 广 大 + - 。 屯 堡 村 落 至 今 分 布 面 -落 1
与 汉 人 同 , -- 燕 尾 梳 于 额 前 , 状 若 鸡 冠 , 故 k子
积 13 0 余 平 方 公 里 , 有 村 寨 3 0 余 个 , 人 口 0 0
4 万 人 。 其 中 屯 堡 聚 落 及 屯 堡 文 化 保 留 较 好 的 0
味 叉不 专 就 住 居 论 矣 。 ” ) ④ 这 里 对 屯 堡 人 的 由 来 及 屯 堡 人 的 称 谓 进 行 了 描 述 , 指 出 当 年 的 屯
妇 人 以 银 索 给 发 髻 分 三 咎 , 长 替 大 环 , 皆 凤 阳 汉 装 也 。 故 多 江 南 大 族 , 至 今 科 名 尤 众 。 余 皆 勤耕 务 本 , 男妇 操 作 风 俗 皆 同 , 已见 于前 。故 志 其 始 末 于 此 , 其 《通 志 》 仅 见 大 略 。 或 父 老 口 传 , 亦 皆 外 省 迁 来 , 而 本 末 别 无 考 证 者 , 列
思 想 战 线
21年 期 第3卷№ 4 0 。3 0 第4 0 6 。 1 vl6 2 0
屯 军 后 裔 、 族 移 民与共 同体 汉
黔 中屯堡 及 屯堡 人 的 界定
吴 斌
本 文 中 的 “屯 堡 ” (f pa 特 指 贵 州 中 部 tn  ̄) i
地 区 明 初 屯 军 后 裔 及 其 他 陆 续 迁 入 该 地 区 的 汉
堡 , 即 屯 军 居 住 地 之 名 称 。 以 意 推 测 , 大 约 屯
军在 明 代 占 有 两 三 百 年 之 特 殊 地 位 ( 十 屯 屯 五
军散 居 五 所 , 另 隶 一 军 籍 , 另 耕 一 屯 田 。 政 府
文告 每 云 : 军 民人 等 ,军 冠 民 上。 可见 其 当 日
之 特 殊 矣 。 旁 人 之 心 理 的 习 惯 ,上 务 欲 加 一 种 )
特 殊 名 号 列 之 。 追 屯 制 既 废 , 不 复 能 再 以 军 字
呼 此 种 人 。 惟 其 住 居 地 名 未 改 , 于 是 遂 以 其 住
居地 名 而 名之 为 屯堡人 。 实则 ,真 正 之 屯堡 人 即 明 代 屯 军 之 裔 嗣 也 。 (明 祖 以 安 徽 凤 阳 起 兵 , 凤 阳人 从 军 者 特 多,此 项 屯 军 遂 多为 凤 阳籍 , 又 此 种 妇 -- 上 束 发 作 凤 阳 4 , 给 一 异 , 故 又 k头 . . x J . 称之
地 区 主要 集 中在 今 安 顺 市 的 平 坝 、安 顺 、 镇 宁 、
普 定 4县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 于 屯 堡 人 的 来 历 ,地 方 志 多 有 记 载 。 道 光 七 年 ( 8 7年 ) 刘 祖 宪 纂 修 的 《 平 县 志 ・ 12 安 风 土 志 ・屯 堡 人 》 记 载 : “屯 堡 即 明 洪 武 时 之 屯 军 。 妇 -- 衣 红 袖 , 戴 假 角 ( 注 : 以 银 或 铜 k青 原 作 细 练 系答 上 , 绕 髻 一 周 , 以 答 给 之 , 名 日 假 角 ,一 名 凤 头 笄 。 - 子 未 婚 者 , 以 红 带 绕 头 。 k - 已婚 者 , 改 用 白 带 ) … … 男 子 善 贸 易 , 女 子 不 。 缠 脚 。 一 切 耕 耘 , 多 以 妇 -- 之 。 家 祀 祭 神 , k为 多 力 善 战 , 间人 行 伍 , 衣 冠 与 汉 人 无 异 。 ① 这 ”
名 。 头 披 青 帕 , 腰 系 大 带 , 足 缠 白 布 , 善 织 带 子 , 多在 路 旁 腰 店 贩 卖 蔬 饭 茶 酒 营 生 , 性 朴 厚 , 畏 官 守 法 。 ⑧ 对 屯 堡 人 “凤 头 鸡 ” 的 称 谓 , ”
《百 苗 图 咏 》 的 注 解 为 屯 堡 妇 -- 为 发 型 状 若 鸡 k因 冠 ,所 以被 称 为 凤 头鸡 。 同 时 ,指 出 了 屯堡 人
屯 军安 插 之 类 ,散 处 屯 堡 各 乡 , 家 1 之 至 黔 。 : 7随
屯 堡 者 , 3 作 农 业 , 妇 女 皆 不 缠 足 , 从 事 耕 耘 . -
者 。 厥 后 即 不 住 居 屯 堡 , 如 其 妇 -- 缠 足 , 从 k不
事 耕 耘 者 , 率 皆 以 屯 堡 人 呼 之 。 则 屯 堡 人 之 意
之 于后 , 而 以 苗 俗 次 焉 。 ② 这 里 所 说 的 客 籍 郡 ”
堡 人 是 “ 民 人 等 ”, 清 康 熙 年 间 屯 制 废 除 后 , 军 因居 住 地 不 变 而 改 “ 民 人 等 ” 为 屯 堡 人 , 当 军
里 指 出 了 屯 堡 人 的 来 历 , 并 对 屯 堡 妇 -- 服 饰 k的 及 头 饰 进 行 了 细 致 的 描 述 , 特 别 是 妇 -- 头 饰 k的
多从 事 经 营 活 动 , 并 且 性 格 纯 朴 ,遵 纪 守 法 。 民国 2 1年 陈 廷 粟 总 纂 的 《平 坝 县 志 》 记 载 : “ 平 坝 县 人 中 , 有 ‘屯 堡 人 ’ 所 谓 屯 在 。
一
被 称 为 “ 头 笄 ”, 而 且 妇 -- 缠 足 , 多 从 事 农 凤 k不 业耕作 等特 点 。 清成 丰元年 ( 8 1年 ) 安 顺 知 府 、 满 人 常 15
‘ 头 笄 ’ ) 决 非 苗 夷 之 类 也 。 (屯 堡 人 凤 。 名 词 ,初 本 专 以 之 名 住 居 屯 堡 者 。 而 凡 住 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