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梁传· 郑伯克段于鄢》
•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
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 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 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也。于鄢,远也,犹曰取 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 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 译文: 克是什么意思?是杀的意思。杀为什么
把它说成是克?是强调郑庄公的恶。为什么强调 郑庄公的恶?母亲是想要立段,自己却把段杀了, 不如不给他地盘算了。段是什么人?是郑庄公的 弟弟。wk.baidu.com什么不称弟弟?是因为他图谋夺取君位。 写明地点是为什么?是因为他图谋夺取君位。齐 人杀公孙无知,为什么不写明地点?因为发生在 国都之内。发生在国内,虽然被杀的人有夺取君 位的企图,因为祸乱已除,就不记载地名。被杀 的人没有夺取君位的图谋,虽然事情发生在国外, 则视为杀大夫,也不记载地名
• 二、今古文尚书及其真伪问题 • (1)今文《尚书》的由来 • (2)古文《尚书》的由来 • (3)伪《古文尚书》的由来 • (4)今古文《尚书》与今文经与古文经之

• 三、《尚书》体例对后世的影响 • 首先,《尚书》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一个标题之下,记述一个完整的人或
• •
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例如《尧典》记述尧舜的事迹;《禹贡》记 述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顾命》记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洪范》 记武王访问箕子,讨论治国安民的大法;《洛诰》记周公往营洛邑之事,这 些均是记事体。犹如《甘誓》、《汤誓》、《牧誓》,是关于战争的誓师辞; 《汤诰》、《盘庚》等,是为国家大事而发布的告天下人民书;《微子》、 《西伯戡黎》是记载某人因某事同某人的谈话,这些均是“记言体”。 其次,《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全书编排,是按朝代,先《虞夏 书》,然后是《商书》、《周书》。在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 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兴衰的历史过程。《尚书》又是我 国编年史的开端。 最后,《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 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 意义极为重大。它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其先例。
• 3、史事评论方面 • 《春秋》讲究书法,注重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作者
的观点,寓叙事于记事之中。历史著作就在于有 组织、有义例,有观点,而这一点正是从《春秋》 开始的,但过分讲究书法,不能坚持直书,有很 多曲笔及回护的地方。 概言之,《春秋》是一部可信而又不完备的编年 史。

• 《左传》介绍 • (一)《春秋》与“三传” • 由于孔子曾经用《春秋》教授其弟子,后世儒家遂称孔子
• • • • •
(二)《左传》的成就 1、体例方面 取材广泛,重点突出,组织严密,进一步完善编年体史书体例。 2、史料价值方面 记事起止时间与《春秋》大致相同,但全书字数达到十八万,是《春 秋》的十倍。不仅较为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春秋时代的历史,而且还辑 录了不少春秋以前的史料。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的记载(如庄公三十 二年,襄公十年、二十三年,昭公十二年、二十三年、三十一年,哀 公十一年等);有关于战争的记载(如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僖公二 十二年宋楚泓之战、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等);有关于诸侯争 霸的记载(如郑庄公图霸、齐桓公称霸、宋襄公争霸、晋楚争霸等) 有关于田制、军制改革的记载(如晋做三军、做六军,鲁国初税亩、 作丘甲、作三军、用田赋等);有关于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记载等。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第一编: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 选文
• 何谓史籍
(1)文字记载的 (2)人们有意编撰的书 • 先秦的时间界定 秦统一以前的历史要籍(公元前221年)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 《尚书》介绍 • 一、《尚书》的编订 • (1)《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

下所书,故谓之《尚书》。(《论衡· 正说》) (2)孔子删定《尚书》。《史记· 孔子世家》:“孔 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 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子。”《汉 书· 艺文志》:“《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 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 2、史料价值方面 •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记事以鲁
国为主,并涉及其他一百多个国家。因此,它不是单纯的鲁国史,而是具 有春秋时代列国史的意义。 • 该书记述历史过于简略。《春秋》总字数不过一万八千字,历时242年, 平均每年不过80个字。每条文字,一般是十字左右,最少的仅有一字,如 隐公元年:螟;最多一条也只有四十七字,见于定公四年,其中38字为诸 侯名字,记事文字仅9字。故《春秋》记事,可以说只有标题,而无具体 内容;只有结论,而无事实经过。因此,只读《春秋》,而不读《春秋》 的书传,很不容易理解其经文的意义。正如东汉桓谭《新论》所说: “《左氏传》之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 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桓谭的话是很正确的。 • 《春秋》记述最多的是政治活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社会史资料。其中 以记各国之间的征战所占比重最大,约占全书40%,记各国之间的会盟占 20%,朝聘占20%,祭祀占10%,经济、文化方面极少涉及。 • 此外,《春秋》还记述了日月食、星变、虫灾、地震、山崩、雨霜、冰雹 等自然现象,约占10%,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自然科学资料。如其中记录 日食现象36次,33次证明是可靠的。又如所记录哈雷彗星、天琴座流星 雨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但其中包含有天人相予思想,以人事附会天意, 这是应当给与批评的。

• <译文> • 「克」为何意?能的意思。能什么?能杀。为什么不
直说杀?是为了显示共叔段有徒众啊。共叔段,是郑伯的 弟弟,怎么知道他是郑伯的弟弟?因为被杀者为太子的同 母弟,称郑伯为君,因其称郑伯为君,知其为郑伯之弟。 段为郑伯之弟而不称弟,为先君武公之子而不称公子,是 贬责他。因为共叔段丧失为子为弟之道,经文是轻视段而 又以为郑伯做的太过份。郑伯做的如何过份!郑伯蓄谋已 久促成杀弟之事,做的太过份了。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 办?应缓慢追赶,让共叔段一伙叛贼逃掉,这才合乎亲亲 之道。
《公羊传· 郑伯克段于鄢》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 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 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 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 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 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 虽在外,亦不地也。
第二章 编年体的产生
《春秋)介绍 • (一)春秋名义 •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国史,一般都叫做《春秋》,是当 时编年体国史的通名。后来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春秋》。 《春秋》便从编年体国史的通名变成鲁国《春秋》的专名。 • (二)《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和作用 • 1、体例方面 • 《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在 殷周甲骨文、金文里,已经有标明年月日的记事方法了,但 时间顺序排列不得当,一般是日、月在前,年在后,如武丁 卜辞:已巳卜 贞……十一月;大盂鼎铭:唯九月,……唯王 二十又三祀。到春秋时代,《春秋》等史书,才确定了“以 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按年、时、 月、日顺序记事的方法,时间顺序的排列才完全适当。后世 《左传》、《前汉纪》、《资治通鉴》等均采用该种是方法 记事,形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史书体例之一。
• 3、史学思想方面 •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
运动。如鲁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虢国国君享神祈福。《左传》 记载了史嚚对此事的评论:“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 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又昭公十八年, 郑人裨灶预言“郑又将火。” 《左传》记载了郑子产驳斥裨灶的话: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 岂不或信?”还记载其结果:“亦不复火。”这些记载,反映出殷周以 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天命观念已开始动摇,作者同那些进步的思想 家一样,试图无神论的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 4、历史文学方面 • 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 事行动,而着眼于政治,注意战争的性质,注意争取同盟国的援助, 注意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可见作者不单纯地把战争看作是军 事行动问题,而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这给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是深刻 的。

为《春秋》的作者,并把《春秋》尊称为经,相关各家的 注释便称为传。在汉代,注释《春秋》的书籍有五部,即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 《春秋邹氏传》、《春秋夹氏传》,称为“春秋五传”。 现今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 《春秋左氏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专门为解释《春秋》而 作,其共同特点是“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 采用问答体式,逐字逐句解释“微言大义”,极少叙事, 史料价值不高。但有利于理解《春秋》字词含义及当时名 物、礼仪制度。《春秋左氏传》则重在用史实疏证《春 秋》,补充了大量史料,史料价值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