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剖析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文选讲义辩析

中国历史文选讲义辩析

中国历史文选讲义《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一)课程设置《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工具性专业基础课。

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课时数不等,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共两个学期,每周4/3学时。

(二)目的要求《中国历史文选》课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奠定一个基础。

这就要求本课程在保证文选教学这一主体内容的前提下,辅之以相应的文献和读史常识,以加深学生对我国文献典籍的全面了解,并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

(1)要籍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文献典籍的发展概况,对每一部书要掌握作者简历、成书年代、史料来源、编纂体例、主要内容、史料价值、版本、注本以及相关参考书等。

(2)文选部分:通过各类典型历史文选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古汉语理性知识,能够阅读通用的古代文献典籍,并能具体感知各类文献典籍的体例、叙事、取材及编纂特点。

讲授以字、词、句为主,可适当串讲,但要防止以串代替字、词、句的落实,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于词汇,要求学生掌握1000左右的基本词汇,能够理解古汉语常用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语法活用,其中200左右的重点词,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教学原则方法(1)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循序渐进教学。

(3)合理容量的多层次教学。

(4)强化实践教学。

(四)学时比例在一学年的教学中,要籍介绍可占总学时的30%,文章选讲是主体内容,占总学时的70%。

练习实践安排在课外进行,时间比例一般为教学时数的一比一。

绪论(一)历史与历史书籍何谓历史?一提起这个概念,我们马上会想到遥远的过去,不错,过去的一切都属于历史的范畴,但是为什么不把过去了一切称之为诸如“陈迹”、“往事”、“过去”,而用了这么一个专有名称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构成这个名词的每个字出发。

“史”,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史,记事者也。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剖析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剖析

传》,简称《左传》 。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虞书·尧典
●虞书·舜典 ●虞书·大禹谟 ●虞书·皋陶谟 ●虞书·益稷 ●夏书·禹贡 ●夏书·甘誓 ●夏书·五子之歌 ●夏书·胤征 ●商书·汤誓 ●商书·仲虺之诰 ●商书·汤诰 ●商书·伊训 ●商书·太甲上 ●商书·太甲中 ●商书·太甲下 ●商书·咸有一德 ●商书·盘庚上 ●商书·盘庚中 ●商书·盘庚下 ●商书·说命上 ●商书·说命中 ●商书·说命下 ●商书·高宗肜日 ●商书·西伯戡黎 ●商书·微子 ●周书·泰誓上
❖ 三、 《战国策》的史学价值
❖ 四、 《战国策》的注本
❖ 刘向的本子,东汉高诱曾为作注,残缺。曾巩所校补的为新本,由东阳人吴师道依据曾巩校补本而订定的。 吴师道所著《战国策校注》通行至今,另有宋人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近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内容相似, 可补今本《战国策》之讹误与不足。
❖ 2、王者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曰:“孟春之月(阴历正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 3、周朝太师编定说。今人朱自清《经典常谈》中指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
❖ 秦代焚书,《诗经》仅有320篇。汉初305篇。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简称 齐诗、鲁诗、韩诗。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后来赵之毛亨、毛苌,也授诗。毛诗属古文经学, 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失传了, 仅存《韩诗外传》。而今天毛诗为唯一的传本。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34、《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编年体通史。

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编撰,历时十九年。

这部书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供统治者“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所以叫《资治通鉴》。

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时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历史。

全书按朝代分为16纪,即《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该书条理清晰而条贯,作者把从周威烈王到后周世宗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记述中重点突出,详近而略远,隋唐五代371年为全书重点所在,占全书40%,。

其中《唐纪》所占篇幅最多,为81卷,其次为《汉纪》为60卷。

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突出“资治”这一写作目的。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

又如《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载“(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认为“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资治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86篇。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一.名词解释1.【跋文】跋文是文体的一种。

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

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

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

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

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

《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

《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5.【政书】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战国策》的体例与《国语》相近,基本上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所涉史事,上自三家分智氏,下到秦灭六国,凡240年历史。但全书并无贯穿始终的完整线索,多数年代模糊,人物事迹往往前后抵牾,少数篇章残缺不全,属于资料汇编性质。从思想体系看,《战国策》基本上属于纵横家,而其道德哲学多取自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相合少而相悖多,因而为后世儒者所诟病。其实,《战国策》中许多观点俱富有进步意义,如反映了民众反对战乱、渴望和平的愿望,对不畏强暴英雄的讴歌,揭露残民以逞的暴君,对民众的重视和“贵士”的倾向等。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_ 国学网 .broken_link, a.broken_link { 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 }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入门 »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1、《尚书》
“尚”即“上”,《尚书》即是上古之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其内容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尚书》的目录如下
●虞书·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
●夏书·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
●商书·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周书·泰誓上周书·牧誓·武成·洪范·旅獒周书·金滕·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周书·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勘误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勘误
中误 漏加 以指 正 。
关 键 词 : 中 国 历 史 籍 介 绍 及 选 读 》 校 勘 ; 正 < ; 指
中 图分类 号 :24 K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3 2 ( 0 2 l_ o 6 1 0 - 9 6 2 0 ) 0_ l -
赵淡元先生主编的<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是根据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委托而编写的卫星电视教育、 师 范专科 、 教育学院 、 函授 、 自学通用的教材 , 全国有较大的 在 影响。同时 , 历史文选 是大学历史专 业的一 门主要专业课 程, 是一 门重要的基础课。该书的出版被誉为该门课程教材 建设中的一朵报春 花。然而 , 在教 学中我却 发现该书在校 勘、 注释等方面有多处误漏 , 此在此一并列出, 以求指正。 < 明史> 1“ 、徐元文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外孙。 ” 案: 外孙应为外甥。徐元文是顾炎武的外甥。 <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 徐元文(64—1 1清代大臣, 云: 13 0 ) 9 字公肃, 号立斋 , 山人。顾炎武 外甥 , 昆 曾改姓陆。顺治进 士, 与兄乾学、 弟秉义皆以文名 , 合称三徐。 … 2“ 、后继任监修者有李蔚 、 王熙 、 熊锡履 、 张玉书等。 ” 案 : 熊锡履应为熊赐履。 3< 、明史> 的参考书有 :徐鼐的< “ 小腆纪年 附考》 小腆 和< 纪传》 ” 。 案 : 鼐 应 为 徐 燕。< 国 人 名 大 辞 典》云: 徐 燕 徐 中 “ (8 11 16 年)清江苏六合 人, 82 , 字彝舟 , 号亦才 , 道光进 士, 道光十三年任清史馆协修 , 编著< 小腆纪年附考> 小腆 和< 纪传》 ……。 ‘粥’ ” p ・ 又<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徐燕 , 云 “ 江苏六合人 。字 彝舟 , 道光进士。15 82年任翰林 院检讨, 后请假回籍 , 在地方 团练参加镇压太平天 国。……著有< 小腆纪年》< ,未灰斋 文 集》 等……” 两部书均未有徐鼐的记载。 4“ 食货 志> 述 户 口、 、< 详 ……俸佝 、 会计 等 方 面的 内

中国史学史讲义剖析

中国史学史讲义剖析

前言“中国史学史”概说(1学时)一、中国史学史的内容(一)历史、史学和历史记录“历史”和“史学”“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史学,亦称‘历史学’。

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

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史”字出现。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清人及近人皆以“史”字原意为掌文献记载的官职:清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凡官署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也。

”清人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像手执简形。

”“史”之官:“掌官书以赞治”或“起文书草”(《周礼》卷三)。

“(古代典籍)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

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

”: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1980年重印本历史的本体:人类过去生活的实在过程。

历史的认识:历史学家根据过去的各种文字写下来的历史。

“有书为证很重要,通常我们总是借助历史文献来了解过去的,但是,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在于指出,我们常常把连接我们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叙述’给忽略了,仿佛我们可以直接穿透历史叙述与‘过去’发生关系,因而‘历史叙述’仿佛是一面透明无碍的玻璃,常常被忽略不计,人们经常直接陈述历史,仿佛那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过去’。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史学: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

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和实践。

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

一方面,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并在促进历史的发展中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它又因对历史需要有个认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过程,往往表现出滞后于历史发展的现象,甚至不如哲学和政治学那样跟得上历史的脚步。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第一节 《尚书》介绍《尚书》的编订及主要内容《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史书之一。

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的历史文件汇编。

……上起唐、虞之际,下至秦繆(p5、8),……“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

”相传为孔子编订。

《尚书》所记内容,上起尧舜,下讫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时间约前2200年至前600多年,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今传本58篇,其中有25篇为“伪古文”。

具体內容主要是敬天法祖与讨伐逆命,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尚书的体裁《尚书正义》:六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典是追述圣王的言事;谟即谋议,君臣的讨论纪要;训、诰是发布的教诫文告;誓是作战誓辞;命为君对臣发布的使命文告。

《禹贡》、《洪范》一类为因事命篇。

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

《尚书》的主旨其一,明仁君治民之道。

其二,明贤臣事君之道。

《尚书》的地位和作用 1对研究奴隶制时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宗教、文化等观念,有很高价值。

2《尚书》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3《尚书》开编年体之先河4《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开书志体之先例。

今、古文《尚书》及其真伪问题尚书 今古文之争:《尚书》自西汉初年分为今文、古文两种版本。

今文传自伏生壁藏《尚书》,从文辞来看,他是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但艰涩难懂,佶屈聱牙,与商周以后文辞迥然不同,可见其真实性,所以《今文尚书》是真《尚书》《古文尚书》出于孔子壁中,孔安国得之。

以其用古字写成,故称《古文尚书》。

武帝时未列于学官,但在私下传授,且世代相传。

东汉时古文经学盛行,贾逵所授《古文尚书》据清代学者考证,即是孔安国所传授的《古文尚书》今古文尚书西晋均已佚散失传 所谓伪《尚书》指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即十三经注疏本《尚书》。

此书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书为三十三篇,并序共五十九篇。

宋吴棫、朱熹皆疑其伪,清初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遍举其作伪的证据,这才定案,断为伪《尚书》。

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介绍中国历史要籍及节选选读内容的书籍,书中精选了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旨在帮助阅读者深入到版史的历史文献中探寻历史的真相。

该书从全面的视角选编了一些流传至今的历史要籍,以有益于阅读者认识古代中国历史的方式介绍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重大事件和阶段历史思想发展过程,让读者可以从中深刻体会并分析中国古代历史沿革中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书中所选编的著作集中为四大类:史书、诗歌词曲、碑刻文献及政府文书。

这就使得读者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古代奇特的景象、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其改变历史的代表人物,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书中的文献更能够客观的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时期变化,以及发展轨迹,使读者能够更了解中国古代伟大文明的耀眼夺目。

书中选编的文献都采用古今中外相结合的编辑方式,充分发挥中西方文化互通的优势,其中大量引用英文资料,促进新时期跨文化交流学术的发展。

此外,书中除了简要介绍,更是对文章的内容及其文化意义作出深入浅出的分析,让读者更加容易深入文理素养的深处,从而使历史文学走向深入。

此外,书中还推荐了适当的历史著作,以便读者可以深入追溯更多有关历史要籍的精彩内容,探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底蕴与特点。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各种视角、各种文献表述的相关评论,既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中国古代历史的真实,也可以使我们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新篇章。

总之,这本书内容丰富、文献深入、结构清晰,对于阅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书籍。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一、《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要籍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要籍,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

2. 使学生了解这些要籍的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和阅读历史要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为西汉的司马迁。

它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的约三千年的历史。

2. 《汉书》:《汉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为东汉的班固。

它主要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3. 《三国志》:《三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为东晋的陈寿。

它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介绍《史记》、《汉书》、《三国志》的作者、成书时间及主要内容。

2. 分析这三部要籍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历史要籍,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要籍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要籍,如《明史》、《清史稿》等。

2. 使学生了解这些要籍的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和阅读历史要籍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明史》:《明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编修始于清朝初年,历经百年完成。

它主要记载了明朝的历史。

2. 《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国近代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编修于民国时期。

它主要记载了清朝的历史。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介绍《明史》、《清史稿》的作者、成书时间及主要内容。

2. 分析这两部要籍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历史要籍,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第三章:中国历史研究方法导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考古学、文献学、比较研究等。

中国历史要籍

中国历史要籍

《隋书》1《经籍志》:《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是研究汉唐间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

《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书籍,在目录学上价值很高。

《新旧唐书》2《旧唐书》特点:缺点:全书前后很不平衡,前半部分写得较好;后半部分缺少事实,还有不少重复缺漏。

优点:其一,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

其二,条理清晰,“本纪惟书大事,简而有体;列传叙述详明,赡而不秽。

”后半部分稍略,文笔也依然简略3《新旧唐书》体例区别?《旧唐书》有本纪,志,列传。

《新唐书》有本纪,志,表,列传。

4《新唐书》的特点优点:体例更为完整,多有创新。

《新唐书》有表四种,新创三志,新创四种列传。

“事增于前”志传部分增加了许多史实,特别是许多文人的文章。

“文省于旧”《新唐书》比较简洁,重复现象很少。

缺点:本纪过于简略,很多事实被删掉,削弱了史学价值,有时不载年月,看不出史实的时间关系。

5为什么撰写新唐书?北宋宋仁宗时,对《旧唐书》很不满意,遂下令设立书局,诏令欧阳修、宋祁等重撰《唐书》。

由曾公亮监修,参加编修的还有范镇、宋敏求等人。

《史通》6什么是史评体?史评体就是指就史事、史书或史家进行评论的史学理论著作。

7史评的分类史评体要籍分为三类:一是评史事,二是评史书,三是评史学。

最早出现的是评史事,有名的是《十代兴亡论》《唐鉴》《读通鉴论》《宋论》评史书和评史学,《史通》《新唐书纠谬》《文史通义》及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8《史通》内容:《史通》20卷,分内、外篇各十卷,内篇36篇,专门讨论历史编纂学;外篇13篇,叙述史学源流、杂评史人得失。

第一,论述史学的源流及史官制度。

《六家》《二体》第二,论述史学的编纂体例、编纂方法、史料搜集等。

这是《史通》的主要部分。

第三,论证了史学态度及一个是家必备的条件,史家必须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精神,史家应有“才、学、识”三长。

9史学评论其一,六家二体说,认为纪传编年各有优缺点不能偏废。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超大量)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超大量)
殷周甲骨文、金文里,已经有标明年月日的记事方法了,但 时间顺序排列不得当,一般是日、月在前,年在后,如武丁 卜辞:已巳卜 贞……十一月;大盂鼎铭:唯九月,……唯王 二十又三祀。到春秋时代,《春秋》等史书,才确定了“以 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按年、时、 月、日顺序记事的方法,时间顺序的排列才完全适当。后世 《左传》、《前汉纪》、《资治通鉴》等均采用该种是方法 记事,形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史书体例之一。
• 其次,《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全书编排,是按
朝代,先《虞夏书》,然后是《商书》、《周书》。在每一 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 了解一个王朝兴衰的历史过程。《尚书》又是我国编年史的 开端。
• 最后,《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
了九州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 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它作为中国 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其先例。
• 记事起止时间与《春秋》大致相同,但全书字数达到十八万,是《春
秋》的十倍。不仅较为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春秋时代的历史,而且还辑 录了不少春秋以前的史料。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的记载(如庄公三十 二年,襄公十年、二十三年,昭公十二年、二十三年、三十一年,哀 公十一年等);有关于战争的记载(如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僖公二 十二年宋楚泓之战、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等);有关于诸侯争 霸的记载(如郑庄公图霸、齐桓公称霸、宋襄公争霸、晋楚争霸等) 有关于田制、军制改革的记载(如晋做三军、做六军,鲁国初税亩、 作丘甲、作三军、用田赋等);有关于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记载等。
作,其共同特点是“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 采用问答体式,逐字逐句解释“微言大义”,极少叙事, 史料价值不高。但有利于理解《春秋》字词含义及当时名 物、礼仪制度。《春秋左氏传》则重在用史实疏证《春 秋》,补充了大量史料,史料价值极高。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

中国历史要籍简介一、先秦历史相关典籍(一)文献汇编1、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

记载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

它以记言为主,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

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2、逸周书《逸周书》,原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汲冢周书》。

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

记载了上起周文王,下讫春秋末灵王的历史。

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二)编年体1、春秋鲁国的编年史,孔子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开了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一个先河。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的历史,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完成了我国编年体史书的创造。

2、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

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三)国别体1、国语《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战国策又称《国策》。

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史剖析

一.中国古代史剖析
▪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历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 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作者是北宋史 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叙述 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 6.东汉时期,书法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是集书法之大成 者,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是书法艺术的典范。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 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六 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 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 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 正式诞生。唐朝逐渐完善了科举制,常设的考试科目 主要是进士、明经两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 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武则天还开了殿试的先河。
▪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后,与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 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 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节制自己的 欲望;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 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唐太宗统治期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 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 荒地被开垦,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 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被誉为 “贞观之治”。
▪ 4.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对中国历史要籍这门课的深刻体会

对中国历史要籍这门课的深刻体会

文传学院09人文教育0811508118 袁媛对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深刻体会《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建设关系到师资力量的优化、优资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质量和该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赵淡元先生主编的该书,很有特色。

本书结构严整、兼收并蓄、重点突出、文字精炼、条理分明,不愧为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一部好教材。

这本教材有四个特点:(1)要藉介绍与选文结合。

该教材注意到自商朝至清朝各类史籍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想到不同历史时期各类史籍的横向联系,在介绍要藉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选文。

(2)少而精与通俗易懂结合。

全书介绍重要史籍六十五种,选文五十遍,繁简适中。

在介绍要藉后,还适当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和主要书目,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且选文注释比较通俗、详细,令人易懂。

(3)选文篇与可读性结合。

本书选文,多为脍炙人口的史学名篇,又是文学佳作,便于诵读,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兴趣。

(4)繁体字与简体字结合。

本书选文用繁体字,要藉介绍和注释用简体。

学生大多繁体字不识,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并非每篇都讲,他会自主选择一些文史并茂的经典范文精讲,把重点和难点讲深讲透。

其余教学时间,老师就结合书本有计划的介绍读史、治史的必备知识、方法等等。

在介绍史籍时,帮我们分析各类史籍的长、短、优、劣,如《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时序清楚,但重点不易突出;《史记》、“二十四史”等史纪传体,以人物为主,叙述详尽,但内容多重复,时代先后不鲜明;《通鉴纪事本末》等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时序明确,重点突出,但孤立叙事,事件发生的背景不甚分明。

比较理想的史体应该是以时为经,以事为纬,任务、制度贯穿其间。

我对古代文化、历史要籍之类并不甚懂,通过这门课,以及老师的讲解,我受益匪浅,也明白了这门课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我总算理解了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之间的区别。

原来,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要籍一.名词解释1.【跋文】跋文是文体的一种。

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

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

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

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

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

《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

《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5.【政书】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

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

政书一般分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等。

6.【尚书】《尚书》是现存史书最古者,起源很早,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相传为孔子编定。

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

自西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

今文传自伏生,共有二十八篇。

《古文尚书》出于孔子壁,由孔子后人孔安国传授。

在西晋时均以失传。

7.【战国策】《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到西汉曾经过刘向系统的整理,到北宋,又经过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成为现在的样子。

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8.【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

9.【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

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10【编年体】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

11【纪传体】纪传体就是以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的时间编年,记载各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时代的国家大事。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

《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

12【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①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私修史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其书上起皇帝轩辕,下至汉武帝初年。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③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④《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⑤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

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

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⑥《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

《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⑦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

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⑧《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3【会通】(郑樵的思想)会合疏通之意。

又作和会、融会、会释。

或单称会。

即会和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之意义。

盖佛教广对诸机,本有各种方便说法,复因流传之时间久远,地域广大,其教说或有矛盾相违之处,故须究明其义旨,会合疏通,俾使见其一致。

14【理校法】理校法,出版校对方法之一。

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

理校法的特点是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

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理校,都需要校对者对样稿书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

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靠的是丰厚的知识积累。

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时,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避免妄改。

15【他校法】出版校对中的方法之一。

即通过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从而达到校对目的的校对方法。

特点:1、范围最广,用力最劳。

2、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