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知识溢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竞争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财政分权 绩效管理 福利效应 生产效应 期限结构 政府绩效考核 徐州模式 公共支出规模 公共支出结构 乡镇分类考核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科研热词 制度创新 政治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 地区经济增长 双轨制 制度竞争 制度学习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科研热词 绩效评估 空间相关 知识溢出 环保投资 治理 标杆性政府 城市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创新 可持续性 制度空间 制度创新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制度创新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集体土地制度 长三角地区 苏南模式 经济发展 省管县 权力 服务型政府 政府竞争 改革 平行激励 垂直激励 地方政府合作利益激励机制 制约监督 制度变迁 制度功能 党政领导干部制度 企业家精神 中国政治 不完全契约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战略选择 地方竞争 地方政府 地区间竞争 土地出让 国有企业 反应函数 制度理论 内在制度 公共领域 公共服务创新 先驱者利润 优势资源 产权
基于知识创新与溢出的知识竞争力研究
基于知识创新与溢出的知识竞争力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持企业在知识方面的竞争力。
关键词:知识竞争力知识创新知识溢出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在企业的相互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且知识逐渐取代资本、劳动力等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应当如何在知识经济中成为主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线。
例如就制造业企业而言,管理学大师druker (1990)提出了“新型制造业”(new manufacturing)的概念,并认为“后现代”的工厂本质上并不是机械化(mechanical),而是概念化(conceptual)的,需要运用新的管理方法。
新的管理方法自然离不开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来源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溢出是知识的一个固有特性,于是企业的知识创新就能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学习,有一些企业可能成为知识的“免费搭车者”,虽然知识溢出可能使得整个社会获益,但是,这也可能会影响到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协调好企业知识创新与知识溢出的关系。
二、知识创新与知识溢出2.1 知识的概念广义而言,知识被认为是人们通过学习,发现和感悟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人类认识的结晶。
知识逐渐被纳入一个动态的、与人或组织相互交织的系统,只有在“使用”过程中,知识才能够体现出其价值,才成为有实践意义的、真正的知识。
知识是可以改变某些事物或某些人的信息-----或成为行动的基础,或使个人(或机构)具备采取不同的和更有效的行动的能力(野中郁次郎,1999)。
综合关于知识概念的各种理解,我们认为知识可以定义为:经过人类思维整理过的,可以用于生产、研究等社会活动的信息、数据、意象、经验以及其他社会化产物(龙静,2001)。
2.2 知识创新美国学者debra.m.amidon(1997),将“知识创新”定义为“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的过程”。
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和创新的传播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知识溢出效应的阻碍因素
•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可能减少知识分享,以保持竞争优势 • 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时,知识拥有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从而影响知识 传播 • 地域隔离:地域隔离导致知识传播不畅,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
知识溢出效应的促进因素
• 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增加研发投入,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 •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励知识创新和传播
02
知识和创新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正式途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
教育途径
培训途径
学术交流途径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促进区域间合作与交流,优化知 识流动环境
促进区域间合作
• 加强区域间政策协调:政府应加强区域 间政策协调,推动区域间合作与交流 • 优化区域间产业布局:政府应优化区域 间产业布局,实现区域间产业的互补和协 同发展
促进区域间交流
• 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政府应加强区域 间人才交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 优化区域间信息流通:政府应优化区域 间信息流通,提高知识溢出效应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和创新传播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和创新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 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挖掘和整合知识资源,提高知识传播效率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实现知识的智能化传播和创新
创新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
知识吸收过程
01
02
03
认知能力
企业需要有相应的认知能 力和基础知识,才能有效 地吸收新知识。
学习态度
企业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 态度和意愿,才能更好地 吸收新知识。
组织支持
企业需要提供相应的组织 支持,如培训、研究基金 等,以帮助员工吸收新知 识。
知识转化过程
知识应用
企业将所吸收的知识应用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管理 创新等方面,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传播
新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如人员交流、合作、公开出版等)传递给其他组织或个体。
吸收
接受新知识的一方将其吸收、理解和应用。
溢出
新知识在吸收过程中产生正向外部效应,为其他组织或个体带来收益。
知识溢出的重要性
促进组织间合作与交流
知识溢出有助于组织间建立联系和合作,进而促进知识共享和交 流。
提升整个行业水平
技术效应
总结词
创新知识溢出能够加速技术进步,推动产 业升级,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 力。
VS
详细描述
创新知识溢出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 加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创新知识 溢出还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 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效应
总结词
创新知识溢出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 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发 展。
特点
创新知识溢出具有非自愿性、外部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特点,其中非自愿性指知识溢出方无法控制其创新知 识被其他方获取和使用,外部性指知识溢出可以为其他方带来正向效应,时间性指知识溢出效应随时间推移而 减弱,空间性指知识溢出效应随距离增加而减弱。
知识溢出的过程
产生
组织或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创造出新知识。
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
知识溢出的途径及对策分析作者:王丹陈芳芳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2期摘要:本文基于知识的特gg,g,将知识溢出途径分为以人为载体的溢出和以物为载体的溢出两大类,并提出了增强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对策。
以使知识溢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溢出溢出途径溢出效应一、引言知识溢出概念是Mac,Dougall在20世纪60年代探讨外商直接投资的社会效应时提出的。
知识溢出使得任何一种新的知识和技术一旦被发现。
会立即扩散开来,引起全球生产力的进步。
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溢出在经济增长与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是通过什么途径溢出的?怎样才能使知识溢出效应更明显?本文依据知识特殊的属性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相关文献述评Bart Verspagen(2000)分析了大型跨国公司在荷兰的技术流网络对技术知识扩散的影响及其专利引用对荷兰的知识溢出,发现随着公司知识网络能力的不同溢出效应有比较大的区别。
Jun Koo(2005)研究了驱动公司集聚的影响因素: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缩减交易成本等,并发现集聚和溢出相互促进,能减少交易成本。
Geozi Chinkov(2006)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欧盟12国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在自由贸易的状况下,区域知识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贡献。
三、知识溢出的原因知识溢出是指知识和技术的自然外漏和输出现象,知识溢出中的知识传播是非自愿的,被动的,无意识的。
这种现象是由知识自身的属性决定的。
在知识的众多经济学特性中,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最显著。
Romer曾指出,知识的基本经济属性不是排他性问题,而是非竞争性。
正是知识的非竞争性,即知识是种非排他的公共物品,许多人可以同时使用且互不影响,导致了知识外溢的司能。
四、知识的溢出途径分析知识虽然也是生产要素,但与其它生产要素不同之处在于它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劳动者或者是机器设备)才能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1、知识溢出的定义与重要性知识溢出,作为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知识在不同个体、组织或地域间非自愿、无意识的传播与应用。
这种溢出过程并非通过市场交易或产权交易实现,而是借助各种社会互动、网络关系或公共渠道,使得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知识溢出的存在不仅加速了知识的扩散和积累,更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定义上来看,知识溢出具有三个关键特征:非自愿性、无意识性和非交易性。
非自愿性指的是知识溢出往往不是知识拥有者主动分享的结果,而是在社会互动中自然产生的;无意识性则表明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接收者往往并未明确意识到正在接收新知识;非交易性则强调了知识溢出与市场交易的区别,即它不需要通过明确的购买或销售行为来实现。
知识溢出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机制。
当新知识在不同主体间溢出时,它有可能激发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知识溢出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溢出,知识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知识溢出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知识溢出可以促进国内外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对知识溢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传播和应用机制,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制定更加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创新政策。
2、研究背景与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溢出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机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知识溢出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关于知识溢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分析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以期深化对知识溢出的理解,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
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成为一种趋势,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回国探寻商业机会的创业人才。
他们凭借固有的本土成长背景,加之海外习得的尖端技术、丰富经验、势必会成为一支促进社会进步和创新的主力军。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打造一片沃土。
政府自1994年起开始建设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是希望留创园能够紧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充分发挥海归创业企业间的载体作用,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另一方面,海归企业大多为新创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对知识管理和创新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区域间或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可以为这些海归企业带来创新的机遇。
因此,本文以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的海归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期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长的海归新创企业提供一些发展建议。
本文首先对海归创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对海归创业的环境、模式、政策及创业网络的研究。
紧接着回顾了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维度,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的海归新创企业进行调研,实证分析企业间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海归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受到企业间知识溢出以及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两者的显著正向影响。
(2)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3)知识溢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正向相关关系不会受到企业所处行业,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影响。
本文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和海归新创企业知识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以此加强政府和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进而提高海归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实现持续发展。
不同集聚结构下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研究
邬 滋
( 广东 商学 院 经济 贸易 与统 计学 院 ,广 东 广州 502 1 30)
摘 要 :知 识 溢 出对 区域 创 新 绩 效 的影 响 已 引起 人 们 的 广 泛 关 注 ,文 章 将 知 识 溢 出 的 不 同 类 型 纳 入 知 识 生 产 函 数 模 型 中 , 分 析 了 19 93~19 9 5年 与 20 2 0 0 5~ 0 7年 生 产 行 为 聚 集 所 产 生 的 专 业 化 和 多样 化 环 境 下 的知 识 溢 出 以及 集 聚 所 产 生 的 竞 争 与 垄 断 环 境 下 的 知识 溢 出对 区域 创 新 绩 效 的影 响 。 实 证 结 果 表 明 ,产 业 内知 识 溢 出对 两 个 阶 段 的创 新 绩 效 均 存 在 一 致 、 正 面 的 影 响 , 多样 化 的 集 聚 结 构 对 区域 创 新 绩 效 的影 响在 20 2 0 0 5~ 0 7年 较 初 期 有 显 著 的提 高 ,且 弹性 系数 也 由 负数 变为 正 数 ,竞 争性 市 场结 构 比 垄 断性 市场 结 构 对 创 新 有 更 显 著 的影 响 。 关 键词 :集 聚 结 构 ;知 识 溢 出 ;创 新 绩 效 中 图分 类 号 :F 6 . 0 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s il v rpr s n sc nsse ta o iie ef c n t e t ro s, a d dv riy s ilv rt k s n g tv fe ti he i ta ro p lo e e e t o itn nd p stv fe ti h wo pe id n ie st p lo e a e e aie efc n t ni lpe id i b tp stv fe ti 0 —2 07,c mpa e t h no lsi r tsr t e,c mp tto sa mo e p o o c d i p c n u o iie ef c n 20 5 0 o r d wih t e mo poitc ma ke tucur o e iin ha r r n un e m a to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的博弈分析研究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的博弈分析研究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行政单位,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日益加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以博弈理论为基础,对地方政府间竞争与互动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原因1.经济发展压力与保障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维护本地区的竞争能力。
而在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无疑都会遇到经济发展的压力。
由于国家制度的存在,地方政府需要有一套保障制度,以应对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
地方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等方式吸引外来投资,以推动经济发展。
2.资源禀赋与争夺地方政府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地方政府间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它们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竞争的存在。
地方政府会积极争取各类资源,并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资源优势,以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3.政绩和职位晋升考核地方政府政绩与领导干部职位晋升密切相关。
政绩是评估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职位晋升则关系到领导干部的个人发展。
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政绩突出。
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加剧,各地方政府争相提高政绩以争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产生的问题1.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结果常常是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各地方政府可能会在同一地区同时推动相似的项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还可能影响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经济效益。
2.利益偏向与不公平竞争由于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地方政府往往会在各方面给予本区域企业更多的关照和支持,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种利益偏向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知识溢出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概括了知识溢出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其成果。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知识溢出领域的全面概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知识溢出,信息获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教育科研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溢出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知识溢出是指一个实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无意识地传递其所拥有的知识给另一个实体,从而使得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
本文对知识溢出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评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体部分:1、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原理知识溢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
不同学科对于知识溢出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知识在个体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转移和传播。
这种转移和传播不仅能够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2、知识溢出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中的作用在信息获取和利用方面,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作用。
知识溢出可以促进信息传播,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广度。
同时,知识溢出还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使得更多的个体能够获得所需的知识。
此外,知识溢出还可以促进信息筛选和过滤,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信息。
3基于知识溢出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知识溢出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有效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例如,在医疗领域,基于知识溢出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商业领域,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等。
4知识溢出在教育和科研中的应用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知识溢出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浅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浅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摘要】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其类型和模式的界定以及动力机制的作用规律对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外源性和内生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别讨论了各动因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外源性内生性一、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1.产业集群的相关涵义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其历史由来已久。
人们使用过不同的术语来定义和称谓产业集群,如产业区、新产业区、柔性专业区、企业集群等。
这些称谓都反映了企业在商业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地理组合现象。
对于产业集群的概念,迈克尔•波特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集群即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区域,在该区域中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2.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内涵辨析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理论界和产业界所关注的焦点。
best(1999)在波特的研究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构造成由集中专业化、技术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四个循环作用的结构体系。
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明确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并将其描述为由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共同构成的。
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将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总结为两大类:外源性动力机制和内生性动力机制。
外源性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外部竞争、fdi、政府政策等;内生性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用、创新机制、知识溢出等。
二、外源性动力机制1.外部竞争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是一种积聚性经济体,它在本质上是外部经济,这不仅表现在规模经济上,还是范围经济的体现。
外部性在经济体的积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外部竞争的性质,我们大体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接受型。
主动参与型竞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为了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行列中而有意识地进行产业间的积聚和生产资料的集中转移。
知识溢出及其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XX,a click to unlimLeabharlann 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知识溢出的定 义和分类
03
知识溢出的影 响因素
04
知识溢出的实 证研究
05
知识溢出的政 策建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知识溢出的定义和分类
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和知识溢出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国 民素质
政策建议: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保护创新成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建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政策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国 外先进知识和技术
优化制度环境和促进知识溢出的政策建议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创新和知识创造 加强公共研发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提高知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知识转移和溢出 优化政府科技资助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研发活动
技术差距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知识溢出,例如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等。
技术差距的缩小可以促进知识溢出的效果,提高技术落后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知识溢出与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越大,知 识溢出效应越明显
市场规模的扩大有 助于促进知识交流 与合作
市场规模与知识溢 出之间存在正相关 关系
不同市场规模下, 知识溢出的方式和 程度存在差异
政策建议:政府 可以通过促进知 识溢出和经济增 长的政策,如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 增加研发投入、 优化产业结构等, 来促进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
03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知识溢出_一个文献综述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赵勇白永秀内容提要:知识溢出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溢出的研究单元从企业转向了空间,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知识溢出为主题,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对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基于空间层面,分析了目前知识溢出研究在方法和内容上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知识溢出创新集聚知识生产函数区域经济增长一、导论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分支解释集聚、创新和区域增长的重要概念之一。
¹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1962)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Romer(1986,1990)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
在Arrow(1962)和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知识溢出的研究最初主要局限于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文献当中,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分析知识生产与溢出。
在代表性的知识生产函数中,企业将新的经济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投入,创新产出作为创新投入的函数。
企业的新知识既能促进本企业生产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也能溢出到其他企业并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这些创新的技术知识又会溢出,从而形成不间断的企业间相互知识溢出,使得创新收益递增。
但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微观水平上,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关系,知识生产与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关表明外部性的存在,这种关系在城市和区域等较广的范围内则比较显著,将企业作为知识溢出的观察对象并不合适(Audretsch and Feldman,1996,2004)。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转向空间研究知识的外部性,强调知识外部性的动态特征,特别是在城市与区域空间范围内探讨知识在空间溢出的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创新和增长过程中的空间特征。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是一篇专注于深入探讨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在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中所扮演角色的学术论文。
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溢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揭示知识溢出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知识溢出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溢出的内涵、特点以及影响机制等。
随后,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指标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包括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人才流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深化理解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知识溢出作为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知识溢出通常指的是新知识或技术在特定区域内产生后,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和扩散,进而促进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出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
在溢出机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溢出主要通过贸易、投资、人口迁移以及信息交流等方式实现。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2023-10-28contents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目录contents •国际知识溢出对不同类型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工业行业在面临国际竞争的同时,也需加快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探究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知识溢出成为各国工业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深入剖析国际知识溢出与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理解知识溢出和创新产出的关系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理论意义通过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如何影响我国工业行业的创新产出,为我国工业行业吸收国际先进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策略建议。
实践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工业行业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整体创新水平,增强我国工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意义02文献综述知识溢出概念及类型知识溢出被定义为知识在非自愿情况下从知识创造者向其他经济主体转移的过程。
根据知识溢出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技术溢出、人才溢出、资金溢出等。
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多数国外研究证实,国际知识溢出对一国或地区的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具有积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知识溢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些学者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国际知识溢出的影响,发现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人力资本流动等方式促进知识溢出,进而影响行业创新产出。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了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其中,有些学者认为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
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国内学者对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些研究认为,知识溢出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由于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企业可能难以充分利用国际知识溢出。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Z AN X a -in HU G io j g a
( in s c to a n c n c lColg fFia c Ja g u Vo ain la d Te h ia l eo n n e& Ec n mis Hu inJa gu 2 3 0 Chn e o o c, aa in s 2 0 3, i a)
mo i t e w e n e rs s b t e n e t r rs s i h l se b ev d i tt n a d i fr l o bl y b t e n e t r i e 。 e w e n e p e n t e c u t ro s r e mi i n no ma mmu i ain wi i u tr i i i p i ao c nc t t n Cl s s w t n o h e h C u tr e v t e n t e a s t c iv .A cu t ro n wld e s i o e n e h oo i a n o ain a d i tr c in b t e l se sd r a i s a d oh rw y o a h e e l se f o e g p l v r a d t c n lg c li n v t n ne a t ewe n i v k l s o o r go a o e i v n s.Ma e c n u ie t n w e g p l v r wi i l se h l s r t n a c e h oo ia n o a in e in lc mp t ie e s t d o d cv o k o l d e s i o e s t n a c u tr t e cu t o e h n e t c n l gc l i n v t l h e o
集聚、知识溢出类型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
是 , 源 于 指 标 选 择 和 分 析 维 度 的 不 同 , 者 并 不 是 必 仅 二 然 矛 盾 的 。与 此 密 切 相 关 的 又 一 个 问 题 是 : 竟 是 垄 究
地 理 位 置上 的邻 近 有 利 于 企 业 及 其 它 机 构 通 过 垂 直 或
水 平 联 系 获 得 溢 出 收 益 , 即 企 业 的 集 聚 会 促 进 知 识 也
断 的还 是 竞 争 的市 场 结 构 更 有 利 于溢 出 和创 新 ? MAR
模 型 认 为 , 多 的地 方 竞 争 会 妨 碍 企 业 家 的创 新 行 为 , 太
的地方化 溢 出 , 利 于产 业 和 区域 创新 效 率 的 提 高。 有
但 技 术 知 识 的 溢 出究 竟 是 发 生 在 同 一 产 业 的 企 业 间 , 还 是 不 同产 业 的 企 业 问 , 究 竟 是 产 业 专 业 化 还 是 产 即 业 多 元 化 有 利 于 知 识 的地 方 化 溢 出 和 创 新 ? 是 地 方 垄 断还 是 地 方 竞 争 更 有 利 于 溢 出 和创 新 呢 ?
域 创 新 , 业 化 的 产 业 结 构 和 竞 争 性 的 市 场 结 构 对 知 识 溢 出和 创 新 有 着 更 为 显 著 的 影 响 。 结 果 还 显 示 , 专 基
础 设施 和外 商投 资对不 同类型 的创新作 用不 同 。
关 键 词 : 聚 ; 识 溢 出 ; 新 效 率 ; 态 面 板 数 据 ; 义 矩 估 计 集 知 创 动 广
基 于 省 级 动 态 面 板 数 据 的 GMM 方 法
段 会 娟
( 京信 息工程 大学 经 济管理 学院 , 苏 南京 204 ) 南 江 1 0 4 摘 要 : 业 集 聚 会 促 进 地 方 化 知 识 溢 出 , 识 溢 出 又 会 影 响 区 域 创 新 效 率 。 一 直 以 来 , 在 两 种 结 构 性 产 知 存 争 论 : 竞 是 产 业 专 业 化 还 是 多 元 化 、 地 方 竞 争 还 是 地 方 垄 断 , 有 利 于 知 识 溢 出和 创 新 ? 基 于 我 国 究 是 更 2 0 —2 0 0 0 0 7年 省 级 制 造 业 的 面 板 数 据 , 用 GMM 方 法 , 行 了 实证 检 验 。 结 果 表 明 , 业 集 聚 促 进 了 区 运 进 产
知识溢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溢出 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鼓励创新者对自己的创新 成果进行保密,从而减少知识溢出的数量和 范围。但是,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可能阻 碍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限制了知识的共享和
创新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要点一
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具有促 进作用
通过授予创新者对其创新成果的专有权,知识产权保护 可以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由于创新者可以独 占市场并获得经济回报,这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动机和 保障。
对企业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企业应重视知识溢出的重要性 ,积极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资 源,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 竞争力。
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 等知识源的合作,建立紧密的 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知识溢 出和共享。
企业应合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 策略,既要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又要促进知识溢出和企业创 新。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指导
知识溢出对知识产权保护 产生正面影响
知识溢出有助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从 而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然而, 这也可能导致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因为一些 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些免费的知识资源进行模 仿和复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 和社会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确保 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 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效 果,以及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策
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何通过政策干预 和制度设计,促进知识溢出和知识产 权保护的有效结合,推动企业创新和
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考察在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公司如何通过知识溢出和知识产 权保护来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
根据知识来源和传播方式,知识溢出可分为技术溢出、人才溢出和市场溢出等类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知识溢出地方政府竞争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政府之间在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开展的竞争。
从理论上说,中国政治上集权和经济上分权的国情带来地方政府之间为政治利益而展开经济资源的争夺,这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关系的产生,因此“地方政府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1]。
在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中,制度创新对于地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而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知识溢出促进创新,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是获得经济增长,制度创新与知识溢出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
至此,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知识溢出通过经济增长有机联系在一起。
已有研究对地方政府竞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实际经济运行中竞争与合作并存。
本位主义下的地方保护成为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严重障碍[2],正如同巧取豪夺比诱使企业和个人进行生产创造来得容易一样,通过行政管制等手段的地方保护总比绞尽脑汁地进行制度创新来得简单。
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模式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路线如图1所示。
理论描述概念模型地方政府竞合程度强合作弱竞争强竞争弱合作知识溢出水平差异制度创新水平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图1研究路线一、理论基础1.地方政府竞争从政府竞争的理论演化看,自古典市场经济以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区域间的地方政府竞争,集中体现为辖区间政府为获得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以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围绕制度、政策和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竞争。
随着中国分税制改革的进行,区域间的地方政府已不再是农业社会时期那种垂直统治下“自给自足”型的封闭式政府,而是拥有相对独立地方利益和横向竞争压力的开放式政府。
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经济激励,而民主集中制下的官员任命体制则使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政治激励,在经济激励与政治激励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虽然这种双重激励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压力下的政府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反而带来多重后果,“增长失衡”就被认为是当前阶段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特征。
早在1997年法国经济学家Sandra Poncet研究发现,中国国内省际间商品贸易平均关税达到46%,比10年前提高了整整11%。
[3]贸易壁垒不仅导致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增大,造成了福利的净损失,而且扭曲了价格机制,损害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正如何梦笔所言:“从实证的角度,各个政府或机构事实上是始终处于竞争之中的;从规范的角度来说,必须找到一些能够调节政府间竞争的构想,使得这些竞争能够有利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4]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将是有效的路径。
杨龙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较高的阶段,经济的区域化特征愈发明显,地方政府合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益显露。
”[5]本文正是基于寻找“调节政府间竞争的构想”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划分成两种:强竞争弱合作、强合作弱竞争,希望能够借助此种划分,给出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的合理边界。
2.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即知识的外部性,指的是知识产生后会通过合理的路径在一定时间内扩散到其他地方,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在经济学文献中,Arrow最早阐明了知识的累积过程及其经济涵义。
Romer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知识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将知识作为独立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知识溢出的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基于区域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空间知识溢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6](P1002)知识溢出的原因在于知识的稀缺性、重要性和经济开放度。
知识溢出是影响空间集聚、创新与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解释空间相互作用的切入点。
已有研究已经在知识溢出促进集聚和推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知识溢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虽然众多研究聚焦于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但知识溢出的作用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过程,就这一点而言,地方政府之间的知识溢出也是存在的。
然而,知识溢出却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发展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效应: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知识溢出的吸收就必须提高学习的能力,产生竞争性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对公共知识的“搭便车”行为所造成的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又必然导致区域间知识积累的停滞不前。
3.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建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有制度框架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外部收益。
[7]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差异就是制度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竞争。
制度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成本节约,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社会外部效应。
制度创新是制度安排的积极变动和替换,是制度创新主体为了获得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所不能获得的利益而进行的新的制度安排。
因此,制度创新是一个制度逐渐代替另一个制度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这使制度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系统性的特点。
诺斯等人的理论已经证实制度创新会通过产生相应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流动方式而决定当地的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验证了政府制度创新是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杠杆。
地方经济竞争力来源于地方的资源、技术和制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而且,越是接近具体环境的政府,直接创新的动力越大。
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也是确立排他性产权的过程,即通过明确微观主体的收益预期实现外部利润的内部化,使地方政府获得垄断租金。
然而由于知识的溢出特性,只要一地突破进入壁垒,其他地方就会模仿,造成壁垒的全线被突破和垄断租金消失。
然而,这种壁垒的突破却会使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加剧,过度竞争会导致制度创新的失范。
二、地方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制度因素、技术的生产过程等转换机制,可以将索洛增长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复杂的现实增长。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源与要素流入,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除了要求上级给予优惠政策外,也具有通过突破制度创新的进入壁垒构建一个相对有效率产权结构的动机,以有效的产权保护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与内资的流入,通过明确微观主体的投资收益预期激励其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利润,从而扩大地方政府的剩余分享额。
因此,重塑地方政府竞争秩序等价于推动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3],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吸引资源、创新技术、促进增长,而不是通过地方保护主义或模仿主义来维持增长。
在中国的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治理结构下,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实际上会产生相应的制度模式。
不过,制度创新同其他创新一样,只要条件和环境具备,是可以被模仿的。
一般而言,先进行制度创新的地区,付出更多的制度创新成本,后进行制度创新的地区,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的模仿或制度移植等来降低自己的制度创新成本;当然,后进行制度创新的地方政府也会失去相应的制度优势和制度收益。
因此,地方政府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学习、模仿、试错和不断修正是制度创新成功的充分条件,而在此系列过程中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则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是影响地方政府之间知识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而地方政府之间知识溢出效应又是决定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而是影响地方经济增长与其他地区利益协调的重要因子。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始终贯彻地方政府之间知识溢出效应问题研究的全过程。
三、地方政府竞争关系下的知识溢出地方政府围绕公共物品、吸引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而在投资环境、法律制度、政府效率等方面进行竞争。
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益,实现地方政府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随着财政分权的发展,地方政府所获得的财政激励逐步增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极端情况下,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纯粹的竞争关系或者合作关系。
但是,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可能赤裸裸地竞争或者诚心诚意地合作,因此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常态。
就竞争模式的层面而言,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类:强竞争弱合作,强合作弱竞争。
强竞争弱合作是地方政府采取“攫取之手”的方式,通过贸易壁垒、行政垄断等途径与其他地区展开恶性竞争,而合作则流于形式,如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而强合作弱竞争则完全相反,地方政府采取“援助之手”的方式,通过贸易合作、沟通交流等方式展开合作,达到“双赢”的状态,但又不缺少竞争的激励,如长三角地区。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模式是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利益博弈的外在表现形式,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影响地方政府之间知识溢出的基础。
知识溢出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知识交流与交易过程中,地方政府不断进行权衡与博弈,从而影响了知识溢出水平。
从理论来说,地方政府在知识合作中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竞争所带来的垄断租金,另一方面是知识合作所形成的利润分配。
不同竞争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对两种收益的认知不同,知识溢出效应则截然不同。
(1)当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完全竞争关系时,此时表现为零和博弈,每位竞争者都会把自己的知识溢出行为效应内化,把对竞争对手的知识溢出效应看成是对自己收益不利的事情。
地方政府采取此种模式,制度创新的来源——竞争对手的知识吸收是没有的,进而表现为制度创新完全内化,完全不利于知识的扩散与吸收。
(2)当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完全合作关系时,知识共享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是作为不同地方政府的整体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
在合作关系下,每位合作者都会把自己的知识溢出效应外在化,把对合作者的溢出效应看成是对自己利益有利的事情。
地方政府采取此种模式,制度创新的来源——知识获取是高程度的,进而表现为制度创新高水平。
(3)当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强竞争关系或潜在的强竞争关系时,即强竞争弱合作,地方政府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外化表现得相对少一些,地方之间设置知识学习与吸收障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地方政府之间不能通过对话机制来协调利益冲突,由于竞争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地方本位主义将导致地方保护,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失灵等一系列区域问题。
(4)当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强合作关系或潜在的强合作关系时,即强合作弱竞争,知识溢出的外化效应才较为明显,地方政府主体成员间的知识溢出效应表现为外在化倾向。
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合作机制来缓解利益冲突,会产生对双方均有益处的“双赢”模式,此时,制度创新也会应运而生。
从实际来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组织化、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一套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也没有建立一套功能性的组织机构,基本停留在各种会议制度与单项合作机制和组织,一般采取集体磋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