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

合集下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1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要点
置管 中 置管 后
19
置管前
置管前 (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 置导尿。 (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 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 、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 (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 的注意事项。
21
置管中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 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 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 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 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 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 15 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 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 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16
病原学特点
感染病原体
内源性感染病原体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
直肠定植菌
阴道定植菌
污染的医务 人员手
器械
病原菌或从插管处沿导尿管外壁,或从污染的集尿袋 17 或导尿管接口沿导尿管内壁向上移行进入泌尿道。
病原学特点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 埃希菌和念珠菌属,其次为肠球菌属、铜 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 少数由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属 引起。
科学、可操作性的指南/制度!
25
仅在适当指征时进行尿管插管
核心策略---1
—适应症: (1)患者有急性尿潴留或者膀胱出口梗阻; (2)对危重患者尿量的精确测量的需要; (3)围手术期使用尿管的外科操作: a 接受泌尿系手术或其他泌尿生殖道毗邻结构手术 的患者; b预期手术时间很长; c 患者在手术中预计将进行大容量灌注或使用利尿 剂; 26 d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尿量监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四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四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修订日期:21____年____月____日一、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尿管的维护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一)置管前。

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使用。

保证物品符合要求,有效期内使用。

选择适宜型号、材质的导尿管,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

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消毒导尿口,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三)置管后。

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完整,防止尿液逆流。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集尿袋出口。

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不要轻易脱开,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监测时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和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密闭性被破坏,出现尿路感染,立即更换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尽早拔除导尿管,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时应训练膀胱功能。

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各科室积极配合院感科开展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李沧区中心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度和措施:1. 导尿管使用指南:制定并实施导尿管使用指南,明确导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减少不必要的导尿。

2. 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指南:明确导尿管的正确插入和护理方法,包括无菌操作、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保持导尿管通畅等。

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王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17)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置管技术已经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如今已成为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途径之一,美国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NHSN)监测数据显示其以呼吸道感染占第1位[1]。

林金丝等[2]的调查资料中则以血流感染(31.7% )居高,其次是泌尿道感染(25.9 %)、呼吸道感染(22.9% )。

采取医院感染预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1.危险因素1.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①导管类型:导管越粗、越硬、越复杂越容易发生感染。

薛华春等[3]研究发现,单腔导管感染率为1.1% ,双腔导管感染率高达2.9% 。

双腔导管与单腔相比,管腔增多,操作增多,感染机会也增多。

多腔导管发生CRBSI的危险性较单腔导管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导管的每一个腔都是CRBSI发生的来源,多一个腔就相对增加了感染的机会[4]。

②置管部位: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与导管留置部位有着明显的关系。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最低。

股静脉置管感染率最高[5]。

导管接头被认为是污染导管内面的起始部位[6]。

③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CRBS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皮肤细菌沿静脉导管侵入血流的概率大大增加[7]。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与长期置管而致管腔内细菌定植有关。

④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目前认为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来源。

医护人员不执行严格无菌制度、技术不熟练、对导管的频繁操作、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不当等都可增加发生CRBSI的风险。

⑤病人的基础疾病: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的危重病人,感染的发生率高。

⑥年龄:高龄病人(>80岁)体质弱、抗感染能力差;年龄较小者(14岁~2O岁)血管管腔相对较成人小,而导管粗细未变,导管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成人高[8]。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05
培训与教育计划制定
医护人员培训内容与方法建议
培训内容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导尿管相关操作技能、感染防控措 施等。
培训方法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水 平和操作技能。
患者及家属教育内容与方式选择
教育内容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导尿管护理方法、感染 症状识别等。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宣传视频、微信推送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 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针 对不同年龄段和认知水平的患者及家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 式和内容,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6
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介绍
监测指标设定
数据分析方法
设定明确、可操作的监测指标,包括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病 原菌种类、耐药性等。
背景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之一,对患者康复和医疗资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至关重要。
02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指患者在使用导尿管过程中发生的尿路感染。这种感染与导尿管的 留置和使用密切相关。- 分类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 与控制指南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引言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 预防措施 • 控制策略 • 培训与教育计划制定 • 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
01
引言
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 预防与控制方法,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洗手是最简单但亦是最重要的方法去减低 感染的传播 无论接触患者前或后,都应最少洗手15秒 ,
Company name
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
2、半卧位:为最低危,低费用的预防手 段 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 如无禁忌,所有机械通气患者都应床头抬 高30~45°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VAP的主要感染途径: 吸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定植菌 来自不恰当的呼吸治疗,如盐水冲洗,经 吸痰管带入,呼吸管路内积水,经雾化吸 入等造成病原菌的直接种植 临近部位的感染播散到肺实质,如胸腔感 染, 病原菌经血行播散到肺部
Company name
预防VAP
Company name
VAP非药物预防手段
9、“密闭式”吸痰
Company name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 预防与控制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2011年美国CRBSI防控要点
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 育;
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
Company name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用2%洗必泰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尽可能大,至少离 穿刺点15cm,并且术野范围不应有其他物体(如衣服, 监护电极,导线,饰品等,必要时剪毛。) 2、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 3、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 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 具体措施包括: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 评估。(ⅠA)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 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 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ⅠB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1.严格培训和教育:医疗工作者应定期接受关于导尿操作技术规范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控制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水平和意识。

2.确定适当的导尿指征:只在有明确的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导尿管的置入,如临时排尿功能障碍、手术操作需要等。

3.定期评估导尿的必要性:对已经插入导尿管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其导尿的必要性,并及时拔除导尿管。

4.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选择适合患者情况和导尿时间的导尿管,避免因导尿管无必要的滞留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5.注意导尿过程的无菌操作:在患者导尿前,医护人员应充分洗手并采取无菌操作,包括带手套、避免污染导尿管连接部位等。

6.注意导尿管相关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袋和导尿管的清洁,避免导尿管连接部位污染。

7.鼓励早期尿路感染症状的报告: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及时报告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8.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患者对其产生耐药性,为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需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合理选用抗生素。

9.建立并遵守导尿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导尿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10.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需要长期导尿的情况下,医护
人员应充分教育和指导患者进行导尿管的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

总之,通过培训和教育、合理使用导尿管、注意无菌操作、定期更换
导尿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减少
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制定日期
2007.5
修订次数
1
2
修订日期
2010.4
2012.3
(七)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八)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尽早拔除导管。
(九)密切观察导管,避免导管扭曲所致的血流不畅。如果发生管内凝血,严禁用力挤压和推注,防止血栓进入静脉系统,用肝素生理盐水液回抽,使管内血栓溶解。
一、患者置管前准备
(一)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身体状况。
(二)考虑血管内导管的用途、插入血管的分类、使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选择合适导管种类。
(三)告知家属及病人置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
(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戴无菌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重症医学科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排除血管导管外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五)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六)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七)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医院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明确医院有效预防与控制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感染的发生。

内容插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1.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1.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1.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1.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1.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1.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股静脉留置导管;1.7建议碘伏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待消毒剂自然干燥后,行后续操作;1.8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 MRSA 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2.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2.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2.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 2d,专用贴膜可至 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2.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2.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2.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2.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最长不超过24小时);2.7对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紧急置管,应在 48h 内选择另一穿刺点更换导管;2.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2.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2.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3.其他预防措施3.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3.2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3.3定期公布 CR-BSI 的发生率。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严格掌握留置尿管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尿管。

2、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留置时间超过3天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4、保持尿液系统的密闭性,不常规膀胱冲洗。

5、做好导尿管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清洁。

6、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7、长期留置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尿管7d-10d更换,特殊类型尿
管按说明书更换。

8、更换尿管时应同时更换集尿袋。

9、采集尿标本送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
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的采集尿标本应从尿袋口采集。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与导尿管使用相关的尿路感染,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并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

因此,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尿路感染至关重要。

2.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常与以下危险因素相关: - 长期留置导尿管 - 入院后48小时内留置导尿管 - 导尿管的不适当使用和维护 - 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 医疗操作不规范3. 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3.1 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尽量选择自封闭导尿管,可以减少尿液反流和细菌感染的风险。

•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长度和直径的导尿管。

3.2 规范导尿操作•手术前和术中注意消毒,使用无菌操作。

•术后导尿管留置后,应注意正确固定导尿管,避免因误拉导尿管而引起感染。

•确保导管留置时间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导尿管拔除后,应监测患者排尿情况。

3.3 导尿管护理•每日清洁导尿口和周围皮肤,使用适当的无刺激性清洁剂。

•保持导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尿液逆流。

•导尿袋定期更换,避免导尿袋满溢。

•定期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或有积聚物。

3.4 使用抗菌药物•导尿管留置期间可以使用适当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但应注意合理使用。

•避免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

3.5 建立团队协作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建立导尿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团队。

•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操作水平。

4.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4.1 提供清洁的医疗环境•定期清洁医疗设备和表面,避免细菌滋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应进行手消毒。

4.2 监测和报告感染•定期进行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3 患者教育和参与•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导尿相关感染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导尿管护理,如帮助清洁导尿口周围皮肤等。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现在是30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泌泌尿尿道道感染感的染常见常致见病菌致病菌
医院获得性泌尿道感染
大多是由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肠道细菌引起。 多见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和假单孢菌等;还包括肠球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 如白色念珠菌、酵母菌、隐球菌等。
现在是31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
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 证据的。
现在是12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无症状菌尿症
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道感染症状, 该患者常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非离心的尿液革兰氏染色试验阳性,也可作出 诊断。
现在是18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非留置导尿管,临床又无尿路感染症状的女性
患者,尿液中细菌数≥105cfu/ml,先排除阴 道炎,再考虑泌尿道感染。
尿培养霉菌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不算医 院感染。但重新送检尿标本,连续两次以 上培养阳性应诊断。
尿中培养出L型细菌,只算一次感染。
现在是19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导尿管分类
导尿管可按使用位置和或留置时间分类 按使用位置可分为 尿道导尿管 肾造口术导尿管 耻骨联合上导尿管
现在是20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导尿管分类
按留置时间可分为 间断使用导尿管
短期留置导尿管
导尿管插入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 尿道粘膜。
现在是40页\一共有55页\编辑于星期四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是指在使用导管引流尿液的同时发生的尿道感染。

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制度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导管使用决策1.严格遵循导管使用指征,根据医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导管置入和使用决策。

2.在不影响正常尿液排出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导尿管。

如非必要,不在长时间内使用导尿管。

二、导管置入和护理1.导尿管置入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2.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导管置入,注意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

3.导管置入后定期检查导尿管固定情况,避免滑脱和移位,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4.对于使用导尿器的患者,定期更换导尿器,避免导尿袋内细菌滋生。

5.导管必须保持通畅,定期排除尿液残留和血凝块,避免导尿管内细菌感染。

三、手卫生和个人防护1.所有医务人员在触摸导尿管和相关设备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2.医务人员在进行导尿操作和护理时,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感染的传播。

四、患者教育与明示知情1.为患者提供关于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教育,包括正确清洁下体、正确使用尿液收集袋、保持适当饮水量、避免导尿袋满溢等知识。

2.患者和家属在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时应明示知情,了解可能出现的导管相关感染风险及其预防措施。

五、导管周围皮肤护理1.导管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皮肤磨损和感染。

必要时,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2.定期更换导尿带,松紧适宜,避免过紧或过松导致皮肤受压或滑脱。

六、导管拔除1.导尿管只在医生的指导下拔除,避免因非必要的拔管而导致细菌感染。

2.在拔除导尿管前进行手卫生,避免感染传播。

七、感染监测和报告1.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建立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管道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管道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管道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引言
管道相关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医疗机构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控制措施
1. 有效手卫生:
-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液体和管道设备之前。

使用适当的肥皂和水,并按照正确的洗手程序进行操作。

- 如果没有清洁水和肥皂可用,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2. 管道设备的选择:
- 选择有良好设计和建构的管道设备,以降低导管引起感染的风险。

- 需要使用无菌技术插入尿管,以减少感染风险。

3. 管道设备的维护:
- 建立适当的管道设备维护程序,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

- 使用无菌技术更换和调整管道设备。

4. 患者教育:
- 向患者提供关于管道相关尿路感染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的教育。

- 强调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使用管道设备期间。

5. 监测和报告:
-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定期检查感染的发生情况。

- 及时报告任何感染事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6. 培训和宣传:
-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管道相关尿路感染
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宣传,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该问题的意识。

结论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管道相关尿路
感染的发生率。

医疗机构应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加强患
者教育和培训工作,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43题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43题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43题)一.单选题(11题)二.多选题(12题)三.填空题(7题)四.判断题(10题)五.简答题(3题)一、单选题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 C )外都正确A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B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C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D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2. 导尿管插入后气囊注入( B )毫升无菌水A5—10 B10—15 C15—20 D﹤53. 女性患者清洗、消毒尿道口的正确顺序是(A )A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B按照由下至上,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C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D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4. 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D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D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5. 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A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B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C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D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6.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 B )A顺行性感染B逆行性感染C自发性感染D双向感染7. 无症状性菌尿症是指( A )A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B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C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D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8.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C)A 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B 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C 集尿袋每天更换D 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正确的有(A )A 患者因素B 尿管质量因素C 未更换尿袋D 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0.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正确的有(C )A 尿细菌涂片发现白细胞B尿细菌涂片有红细胞C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纵方法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纵方法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纵方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多见的感染类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置入与保护方面。

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要紧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

导尿管置入与保护方面的危险因素要紧包括:导尿管留置时刻、导尿管置入方式、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利用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要紧为逆行性感染。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增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操纵工作。

一、置管前一、严格把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幸免没必要要的留置导尿。

二、认真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时、外包装破损、潮湿,不该当利用。

3、依照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形选择适合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操作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纳密闭式引流装置。

五、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一、医务人员要严格依照《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那么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幸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幸免污染尿道口,维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避免污染。

要利用适合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利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依照由上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五、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可不能脱出。

六、置管进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和谐配合,幸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从头改换尿管。

三、置管后一、妥帖固定尿管,幸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幸免接触地面,避免逆行感染。

二、维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避免尿液逆流。

3、应当利用个人专用的搜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那么,幸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着搜集容器。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共62页文档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共62页文档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 控制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操纵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操纵

一、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1、科室医务人员关于院内感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及消毒隔离方法的执行时要紧因素。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

2、医务人员是不是严格遵守操作标准,是不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那么,每项操作前是不是正确洗手都是院内感染的人为因素。

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抗击力低下,容易感染,而且较多患者在转入监护室时就伴有严峻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4、较多的有创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中心静脉置管、呼吸机利用等都可使院内感染概率大大增加。

5、环境因素病室所处位置,通风成效,出入通道的混用都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6、监护病房的门关患者家眷关于探视制度及隔离制度的遵守。

二、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操纵的大体原那么和方法1、独立设置,布局合理,通风良好,设备齐全。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特殊感染者单独安置,操纵交叉感染。

3、工作人员进入病房要穿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外出时应更衣。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卫生。

4、注意病人各类留置管路的观看、局部护理与消毒,增强医院感染监测。

5、增强抗菌药物应用的治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避免病人菌群失调。

6、增强急救设备的治理与消毒,保证物品完好,按期消毒灭菌。

每一个床单位所用器械不得与它床交叉利用。

病人转出或出院后必需进行终末消毒处置。

7、不设陪护,严格探视制度,特殊情形下,家眷和非工作人员进入时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8、每一个季度作生物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操纵静脉留置导管(一)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适合时刻不同导管的留置时刻是不同的,还要依照病人输注的药物、病人的情形、疗程,选择适合的导管。

(二)严格消毒(三)科学洗手为病人进行置管前后,要进行科学洗手,采纳七步洗手法,保证洗手质量,尽可能不用多次利用的毛巾擦干,选用适合的消毒液。

(四)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在下肢感染的机遇大于上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
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
泌尿系统感染。

2 尿路感染(UTI)是第二位常见医院感染类型,75%-80%与留置导尿管相关。

如何
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故制订以下控制措施:
二标准
1 插管前
1.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1.2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1.3 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
女性宜选14F。

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1.4 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1.5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 插管时
2.1 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
导尿术。

2.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2.3 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2.4 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使用5%的聚维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
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2.4.1 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2.4.2 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
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2.5 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
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2.6 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
换尿管。

3 插管后
3.1 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
面,防止逆行感染。

3.2 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3 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
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3.4 如要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
注射器抽取尿液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可从集尿袋采集,应避免打开导尿管
和集尿袋的接口。

(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5 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
尿路感染。

3.6 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但大便
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3.7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3.8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宜每月一次,若导尿管阻塞(不
得冲洗)或不慎脱出时,以及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
更换导尿管。

3.9 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及时更换导尿管。

并留取尿液进
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3.10 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
导尿管时间。

3.11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3.12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4 其他预防措施
4.1 医务人员进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知识的培训,并熟练掌握标准化的操作
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4.2 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

获经批准
院长日期 2012.0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