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产业结构看我国招工难
“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重庆三峡 学院学报
N0.. 1 120 2
第2 8卷 ( 17期 ) J U NA Fc O O NGT R EG R E N V R I Y 3 O R LO H NG I H E O G SU I E ST
V_ .8 No.3 02 17 1
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 岗人员再就业 “ 三峰叠 加”的局面,是导致我国 “ 就业难”在一定时期 内长
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就业难”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1 .需就业人数 总体上呈递增趋势
象对于促使企业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 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
看到 “ 招工难”并不意味着当前就业形势 明显好转, 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长期性 ,我们要保持清
( )职业 素质和 求职技 能缺失 一 1 .有的求职者就业观念 比较保守,影响顺利就
业。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主要是工作稳定、条件 优越、工资报酬高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国企 和外企 ,但这些单位 岗位设置不多。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般都集中在一些 比较辛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一般
醒的认识 。“ 招工难”与 “ 就业难”并存现象是多种 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 以下三个方面:
据 预测 ,“ 十二五 ”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 口将 达到历 史最高峰,为 99 。 . 7亿 城镇平均每年 需就业
劳动力约为 2 5 0万人 ,岗位缺 口每年将在 13 0 0 0 万 以上。此外 ,在 1 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每年 需转移就业约 80 0 0  ̄9 0万人,就业压力将 长期存 在 。 0 9 ,全I 20 年 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
-
14 — 5
试论就业难招工难的原因及对策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职业指导师论文题目: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编号: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招工难”、“就业难”这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本文通过官方权威数据分别对“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及问题进行总结,得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大中专院校不注重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期望值高等。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城乡统一、资源共享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橄榄型职业价值观一、目前“招工难”、“就业难”现状就业市场错位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但在中国人才市场上却显得更加突出。
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两难”的悖论:一方面学生就业难(本文所指“就业难”特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路的工作,失业率增长;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
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抱怨在人才市场上招不到适合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尤其是高级技工和高技术人才奇缺[1]。
而且这种“两难”的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以最近四年的高校毕业信息统计为例(表1),2007-2010年,毕业生总人数由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559万,2010年该数字为610万,最近四年就业率分别为表1:2007-2010年中国大中专院校就业情况统计表[2]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2009年对广州600家抽样企业用工监控统计发现,近两年来有近90%的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即“有岗无人”的现象,而求职者中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较高学历和较高技能职称的人数也占到了90%以上,即“有人无岗” [3]。
另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走访了浙江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并对当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浅析我国当前招工难就业难现象
农 民走 出农村 , 进入城市 , 增 大了普通 劳动力的就业人数 , 成为
中国建筑业 、 制造业 的主力军 , 中国也逐 渐成为 制造业 第一大 国。然而近几年来 , 在珠三角 、 长三角等地区 , 建筑业、 制造业招
业市 场 , 需要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以缓解就业压力 。我 国大学生 数 量远低 于世界上 同等发展 水平的国家 。高校扩 招 , 可提 高国 民素 质 , 提升学历 , 缩小 与国外受教育水平 的差距 。另外 , 教育 也是一种需求, 高校扩招可以拉动 内需 , 刺激经济增长 。 1 9 9 9 年,
进入大学 , 成为大学生。大学生的供给不断增加 , 普通 劳动 力的 供给不断减 少。这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供方原因。
第二 , 大学生劳动 力需 求增长不足 。当前我 国产业尚处于 劳动密集型粗放生产阶段 , 在G D P 总量 中 , 第二产业 的比重最 大, 建筑业 、 制造业 对普通劳动 力的需求 消化 了大 部分从 农业 生产中解放 出来的剩 余劳 动 ,中国经济对大学 生的需求较少 , 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
【 摘要 】 3前我 - ' 国存在 大学毕业 生供 过于 求, 农 民工等普
通劳动力供不应求 , 劳动 力 市场 结 构性 失衡 问题 。 高校 扩 招 增
利。四是考大学不如当民工的怪现象使读书无 用论不断滋长 ,
很多同学 、 家长开 始对读书改 变命运的期 望产生 了质疑 , 甚 至 有些家长让孩子辍学外 出打 工。长此以往 , 将不利于我 国高等 教 育的普及 。五是普通劳动 力的收 入增加过于突然 , 企业用 工 需求 得不到满足 , 使得 大部分普通 劳动力 的工作量 大增 , 工作 压力过大 。六是大量农民工收入突然 增加 , 收入 增加 使他们的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内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招工难问题。
招工难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针对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本文将针对招工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以期为解决招工难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招工难的现状1.1 主要表现招工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需要的技能工人缺口巨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人才却十分缺乏。
(2)农民工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和城市工厂的招工难问题。
1.2 影响因素(1)工资水平不合理。
一些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水平不合理,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
一些企业的工资待遇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导致了人才流失和招工难问题。
(2)职业教育不足。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技工类学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劳动力流动受限。
一些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致了企业在用工方面的困难。
二、应对方案研究2.1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在当前招工难的形势下,企业应当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引导更多的人才走上技术领域。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技工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企业自身的技能培训,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技能提升机会。
2.2 提高工资待遇提高工资待遇是解决招工难问题的关键之一。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
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发放奖金等方式,留住优秀的员工。
2.3 加强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身的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发布招聘广告、举办技能比赛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形象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招聘困难原因分析
招聘困难原因分析招聘困难是指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遇到人才供给不足、招聘周期长、招聘效果差等问题。
近年来,招聘困难现象在许多行业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是造成招聘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行业迅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相关产业的落后或缺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人才供给不足。
此外,随着企业不断推向国际市场,对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
其次,教育体制不足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是造成招聘困难的另一个原因。
长期以来,教育体制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方面,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不足,导致毕业生毫无竞争力;另一方面,学校在教育课程设置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不少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未能提供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往往难以找到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社会层面的一些因素也是导致招聘困难的原因之一、首先是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
人口老龄化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适龄劳动力供应量减少,使得企业在找到合适的人才时更具挑战性。
其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也是招聘困难的原因之一、部分地区或行业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而另一些地区或行业则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这使得企业在特定地区或行业中寻找目标人才时更加困难。
最后,企业自身原因也是导致招聘困难的因素之一、一方面,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对于招聘人才具有重要影响力。
没有吸引力的企业品牌和声誉,往往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的加入。
另一方面,企业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也会对招聘困难产生影响。
如果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不足,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求职者。
综上所述,招聘困难主要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教育体制不足、社会层面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原因等多方面因素造成。
为解决招聘困难,政府应加强教育投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应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更好的薪资福利和发展空间;同时,更重要的是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解决招聘困难问题。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很多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
招工难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探讨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及应对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招工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质人才稀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技术工人和高端人才日益成为企业争抢的焦点。
由于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滞后,导致优质人才稀缺,企业在招聘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
2.工作岗位热门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型岗位成为了热门选择。
而这些岗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人才的供给,导致了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招工难问题。
3.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不匹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而一些企业由于受限于市场环境和资金约束,导致了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不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这也成为了招工难的原因之一。
4.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行业和地区出现了用工缺口。
而一些用工需求大的企业又往往集中在一些发展迅猛的地区,这也导致了招工难的问题。
二、针对招工难的应对方案研究面对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企业应该加大对于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力度,加强和学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提高岗位吸引力:企业在招工时,应该借助市场力量,提高工作岗位的吸引力,提高薪酬水平、完善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
3.优化用工结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优化用工结构,合理分配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4.开拓多元化用工渠道:企业应该开拓多元化的用工渠道,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求职网站、招聘会等途径,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人力资源外包等方式,寻找适合的人才。
招工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招工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为充分把握我市当前的就业形势,追踪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客观反映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新动向,株洲市近期集中时间举办了多场大型招聘会,以充分实现企业和求职者两者之间的对接,但“招工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企业技能要求高招工难。
在株洲,装备制造业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且产能扩张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从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了解到,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大,如前不久挂牌“新三板”华信精工用工要求是,至少具有3-5年的经验、拥有全面操作技术、了解工艺体系,尽管月薪过万,但从招聘情况来看,几乎没有符合要求的应聘人员。
二是企业职工福利待遇差招工难。
突出表现在“一低一差一长”,“一低”就是工资水平低,“一差”就是工作、生活环境差,“一长”就是工作时间长,这类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
从绝大多数求职者中了解到,求职者一般会要了解企业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然后再和其他企业相比较,最后选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企业求职。
三是普工与技工缺岗数量大招工难。
从近期举办的多场招聘会数据了解到,普工和技工缺岗数量最大,如醴陵市新春招聘会中,用人单位提供的技术类岗位有4852个,普工类岗位有6164个,占到了岗位总数的71.9%。
其中恒茂电子科技公司提供了137个技术岗位,而招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主要原因是:1.待遇偏低,难以满足预期。
虽然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提高了薪资待遇水平,但总体势依然不容乐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生代求职者学历较高,他们对物质要求高,对工作耐受力和敬业精神也有了与父辈不同的理解,思想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安于现状,缺乏进一步学习的进取心,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积极性也不高,鲜有年轻的技术型人才。
轻松、体面、报酬高、发展好的工作成为他们选择工作时的首选,这些都是导致用工短缺最直接的原因。
2. 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突出。
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等方面的错位。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造成直接影响。
当下劳动力市场中人才结构和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是当下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解决这一现状需要企业、政府、社会以及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利用综合性对策,有效解决该问题。
一、当前企业招工难具体表现1.企业招工供求不平衡就现阶段我国劳动市场总体供求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增多,二、三线城市相对较少,企业招聘岗位高于求职者,求职者多数能够找到比较合适的职位。
新增劳动力呈负增长状态,劳动力供应量降低,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成为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就业结构失衡的状态下,企业招工难的现象日益严峻。
随着生产需求的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现代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企业转型对高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劳动者需求的变化导致其在取得技能后拥有更高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导致其人才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技术含量高的工人难招聘,招聘新人对企业生产产生一定风险,用工成本上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企业生产总值降低。
2.企业招工地域不平衡我国招工难的现象在大中型城市中较为严重,其中人才缺口较大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方面,劳动密集是其共同特点,该类企业招聘的员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村。
地域作为劳动者考虑的原因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前景以及生活环境等是在求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地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如三大产业的比重;(3)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如消费水平高低;(4)人均收入的高低。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其交通、食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用工供求矛盾。
3.招工行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直接原因,部分产业占据过多资源,不利于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浅析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基于佛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查
浅析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基于佛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查近年来,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已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佛山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也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影响。
本文基于佛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招工难和找工难并存的原因1.人口结构变化:佛山市的人口已经超过700万,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到城市就业的减少,劳动力供应不足。
2.就业岗位多元化: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吸引了很多农村劳动力就业,但是随着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的崛起,这些岗位更具吸引力,制造业的招工难度也相应增加。
3.薪资待遇问题:随着佛山市的经济发展,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消费水平也相应升高,有些企业的薪资水平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从而导致招工难度加大。
4.职业培训不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但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并不足够,使得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更加稀缺。
二、招工难和找工难的影响1.劳动力成本上涨:为了吸引劳动力,在市场上竞争,企业只能提高薪资水平,导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2.订单难以满足:由于缺少足够的劳动力,企业无法及时完成订单,给企业带来损失。
3.技术工人短缺:由于技术工人的短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升级上受到阻碍,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4.企业招工成本增加:由于招工难度加大,企业不得不加大招聘成本,包括发布广告、招聘人员等,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应对招工难和找工难1.开展职业培训:企业应与政府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培训,为劳动力提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
2.优化薪资水平: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及时了解员工的态度、期望和薪资水平,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薪资水平。
3.提供良好的员工福利:除了薪资水平外,企业应提供可行的员工福利和福利制度,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保障员工的生活质量。
4.通过网络招聘和员工推荐来招聘人才,企业可将业务推广到网上,提高知名度,增加招聘成功率。
招工难成因解析及对策
招工难的成因解析及对策摘要:进入2011年,我国经济趋稳回暖,企业生产订单有了大幅增加,用工量也随之明显回升。
伴随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加,“招工难”现象逐渐凸显出来,引发社会关注。
本文浅析了“招工难”的成因,并为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招工难成因对策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大国来说,面对依然存在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我们不能不为“招工难”现象的突起感到困惑。
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招工难”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的失衡。
因此,“招工难”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与经济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也催生了社会与经济中的一系列变化。
一、“招工难”的成因分析(一)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1.中央新农村政策就改变农民收入的农村政策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农民负担的相关政策,二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农业投入的加大。
农村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也正在逐渐改善,粮油和其它农副产品价格在一定时期保持了稳定,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农业的再生产成本降低,相应的收益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工由打工转向务农的积极性,部分农民重新考虑在家种田的价值,权衡利弊,选择留在家里种田,这样自由自在,还能免受背井离乡、思家念儿之苦。
这就直接导致了沿海地区那些工时长、劳动强度大的企业劳动力的缺失。
2.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劳动力大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西部大开发于2000年开始启动,几年来,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均超过8.5%。
西部地区各地方政府从政策、政府职能、法制环境、市场体系建设等软环境到基础设施、通讯等硬环境建设都作了出色的努力。
产业园区企业“招工难”、农民工不进入园区企业务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产业园区企业“招工难”、农民工不进入园区企业务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家对产业园区的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园区企业普遍“招工难”、农民工不愿进入园区企业务工的现象。
本文将从园区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工不进入园区企业务工两个方面展开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园区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分析一、薪资待遇低,福利待遇差园区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因此其提供的薪资待遇普遍较低,且福利待遇也比较差,无法与一些大型企业竞争。
这对于招聘有实力的工人来说,无疑是个绕道而行的选择,从而导致了“招工难”的现象。
二、缺乏发展前景,职业规划不明确园区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发展前景比大型企业不明朗,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因此,一些有职业规划和追求的人才也不愿意来这样的企业工作。
三、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园区企业大多在初期发展时为了减少成本往往采用简易的厂房和办公室,而不是舒适的环境,加上一些企业技术含量低,劳动方法粗放,导致员工的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很难留住工人。
农民工不进入园区企业务工的原因分析一、缺乏保障措施,安全风险高园区企业招聘的主要就是农民工,但农民工由于常年生活在农村,对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太适应,而园区企业由于缺乏一些保障措施,如食堂、住宿、医疗等,使得农民工闻风丧胆。
此外,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也不到位,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增加农民工工作风险。
二、文化氛围较弱,融入感差农民工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而园区企业往往缺乏文化氛围,造成农民工融入感不强,难以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
三、传统就地就业思想仍占主导本地农民工普遍抱有就地就业、不远赴他乡谋求发展的思想。
而园区企业往往位于城市的外围,很难满足这部分人员就业的观念。
对策建议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快建设园区内部的生活、出行等配套基础设施,还要提高薪资福利待遇,对于有实力的人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多“竞争力”,增加员工留存的可能性。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
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与应对方案研究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招工难的现象逐渐凸显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当前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及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一、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1.1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总量减少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劳动力总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力总量受到限制;随着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减少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1.2 劳动力流动性增加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来自农村的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这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也使得企业更难以招聘到稳定的员工。
1.3 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对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有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了企业招工的难度。
1.4 用工需求结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用工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增加,而这一类人才相对较少,因此也增加了企业招工的难度。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当前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二、应对企业招工难的方案研究2.1 完善劳动力供给机制针对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问题,应当在政策层面上来加强劳动力供给的机制。
除了提倡生育政策以外,还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吸引力。
做好产业和用工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型产业,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就业。
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来满足不同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2.3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应当适应劳动力流动性增加的趋势,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也可以积极发挥网络人才招聘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更有效地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提供便利。
2.4 完善薪酬体系和福利待遇对于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完善薪酬体系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者,实际上却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并非是简单的表面的就业矛盾,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范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用工荒”呈现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并结合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对“用工荒”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力;技术培训一、我国“用工荒”的特征及现状(一)我国”用工荒”具有一定的“局部性”一是发生的区域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为主。
正因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既是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同时也是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从而这些地区的“用工荒”矛盾相对突出。
二是发生的行业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集中在纺织、服装、餐饮、娱乐等行业。
三是发生的企业具有“局部性”,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用工方式相对不规范的企业。
(二)我国“用工荒”出现区域扩展的特征从地域上看,我国“用工荒”一般出现在沿海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0年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较之以往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由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一线城市率先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全国范围内蔓延, 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据各地新闻报道,一些中西部的省份,比如安徽、湖北、重庆、新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用工荒”已成为全国范围的用工问题,为增强就业吸引力,2011年以来已有十几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在10%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用工荒”已经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全国。
(三)“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从各大人力资源市场报道的招工情况和对企业的采访情况来看,目前企业主要缺少的工种都是集中在一线生产线上,一些体力活和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
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以苏州农民工群体为例摘要:“招工难”和“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两大焦点:一方面求职者难以觅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
“求职难”与“招工难”的“两难”问题同时存在。
既有“招工难”,何存“就业难”?一般意义上,这种看似悖论的现象不应该出现,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继续,是何原因?又如何破解,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招工难就业难原因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力度不断深化,许多企业出现了“招聘员工难”的问题,致使这些企业不能按期运营或开足马力生产。
而另一方面,“求职就业难”的现象也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待转移就业。
一边是“招工难”凸显着劳动力的“匮乏”,一边却是“就业难”似乎在告诉世人中国劳动力的“过剩”,这种“悖论现象”看起来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看起来矛盾,其实是统一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折射出了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种特有的相互矛盾现象,反映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1。
因此,科学地分析“招工难”与“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地进行,对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就以苏州农民工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在苏州市各大人才市场随机抽取500位农民工群体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同时联系了20家企业进行详细访谈,了解企业的缺工困境,根据调研结果对“招工难”和“就业难”存在的原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缓解“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针对性对策。
一、“招工难”和“就业难”现状分析1、招工难:企业的无奈曾经是农民工“一岗难求”,如今却是招聘企业“一工难求”。
面对目前企业缺工困境,我们特意联系了20 几家企业,根据对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招工难”并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熟练高级技工和技师,企业最不缺的是下不上苦力,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
“招工难”现象已从我国沿海蔓延至内地
的就业机会 ,不 少民工也渐渐 愿意 留在 中西部地 区生存发展 。很 多在沿海地 区工作 时间较长的 中 西 部 地 区 的 劳动 力经 过 十 几 年 的打 工 生 涯 , 已经 有了些许 的资本积 累 ,不愿再 从事最简单最辛苦 的低级工种 ,而是返 回家乡独 立进行工 、商业投 资 。这 都 在 客 观 上 减 少 了一 线 工 人 的 数 量 。
难” 的另一大瓶颈。如果企业能适 当放宽年龄 、 性 别、 地域等的 限制 , 大用工范 围 , 扩 用工短缺 情况
能 够得 到 缓 解 。 农 民工 安 全 保 障度 低 些工 厂企 业 为压 低 成 本 、 取 更 多利 润 , 赚 在
一
尽 可能要求工人 多生产劳动 的同时 , 在生产环境 、 安全设施 防护上 大量缩减 开支 ,导致生产环境恶 劣、 全事故频发或职工身患严重的职业病 , 由 安 而 于相 关劳动保 障机制不健全 ,权益 受损的外来员 工难 以在事后得到及 时救济。 对 劳 动 权 益 的 觉醒 在 维 权 意 识 逐 渐 增 强 的今 天 ,农 民 工 已 经 开 始关注 自己的劳动权益 , 当权益受到侵害 时, 有些 选 择运 用法 律 武 器 ,然 而 大 部 分 农 民 工 却 选 择 了 逃 避 , 家 种 田 、 地 。这 些 不 合 理 和 不 公 平 因素 回 种 的存在 , 也是造成“ 招工难” 的原 因所在。
企 业 招 工 门 槛 限制 导 致 “ 工 难 ” 招 劳动 密集型企 业 的招工 对象主 要集 中在 1 8 至2 5周 岁 , 中 和 中 技 以 上 文 化 , 成 为 “ 工 高 这 招
这样下去 , 我们只能选择退单 。 东力塑胶厂招聘 负 ” 责 人 张 先生 显 得 很 无 奈 。 元 宵 节 刚 过 , 东莞 劳动 力 市 场便 迎 来 供 需 高 峰 。 记 者 在 走 访 时 发 现 , 莞 的 东 缺 工现 象仍 然 明显 , 别 是一 些传 统 的 劳动 密集 型 特
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89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姜东风 昌邑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摘 要: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就业总量同就业结构之间双重压力叠加,造成现有人力资源供给同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不匹配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外出务工劳动者大量回流输出地。
近年来潍坊市连续出现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加之受新冠疫情影响,“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文以潍坊市人力资源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招工难发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劳动者等角度分析解决方案,以期能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招工难;就业难;人力资源预测;人力资源市场伴随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内陆经济发展迅速,劳动者外出打工的意愿减弱,东部地区外来人力资源供应量逐年减少,人力资源后续供给大幅下滑,“招工难”现象频频出现。
潍坊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近年来劳动者“就业难”有所缓解,但就业局势仍然不容乐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潍坊市人力资源市场为研究对象,对“招工难”出现的原因做出客观的分析,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方面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潍坊市概况潍坊市地理位置优越,居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地处半岛中部地区,东与烟台青岛连接,南联日照临沂,西邻东营淄博,北抱渤海莱州湾。
截至2021年底,潍坊市辖4个区、6个县级市、2个县、4个市属开发区。
2021年潍坊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7010.6亿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74581元。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1年潍坊市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
截至2021年末,潍坊市有常住人口94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2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2万人,出生人口性别男女比为1.09∶1。
二、潍坊市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1.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同样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结束,人口结构层次变化明显。
中国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现象
中国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如何看待中国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大学生应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行就业准备“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在我国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
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把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强行压缩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段。
企业的生产规模这几年扩张过快,劳动力对收入预期的增长同样惊人。
而眼下,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在这之间做到有效的平衡。
因此,人力市场中劳动力的“匮乏”与“过剩”就挤在了一起,搭上了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当前行的“列车”受阻后,这压缩的阵痛就开始慢慢施放了出来。
时下,劳动力资源市场似乎老在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劳务供需双方已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似乎在告诉人们,从今往后,该关注的只是如何缓解招工难的问题,而求职难的矛盾可以退避三舍。
实际上,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就业矛盾尤其是涉及择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地困扰着劳动力市场,只是目前它被局部“用工荒”的供需矛盾所掩盖。
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所致。
“招工难”和“就业难”这对矛盾的凸显,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时代不同了,新生代农民工从小就随父辈来到了城市,他们吃住在城市,感受的是城市的氛围,体验的是城市的文化,除了没有那张户籍证明外,他们已经和城市人没什么两样了。
因此在就业上,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就有很大的不同,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
加之他们已有了自己对工作福利的话语权,正在逐渐取得市场的尊重,成了中国崛起的新生力量。
因此,“民工荒”的出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不平等劳动关系的某种抗议,也是他们与企业主进行无意识博弈的结果。
事实上还有一个原因,随着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
以前即便在城市,学生一毕业就要马上工作,不管工资多少,重要的是能够补贴家用。
从结构性矛盾看“招工难”与“就业难”
> > >短 信 贵州a  ̄ 2 8 P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计划今明两年内上市
当代贵州N ' C WW D D C P C . CN 2 0 1 3 年8 月上/ 第2 2 期
动报 酬 差距 的比 较 ,使他 们在 劳动 中
期 望值 的误 区 。我 国 改 革 开 发 力资源 市场 就业 信 息的有 效配 置 。对
难 ”和 “ 求 职 难 ”并 存 是 比 较 合 理
的, “ 难 ”就 难在 不是 劳动 力 资源 不 足 ,而 是 不能 客观 有效 配置 ,即 结 构
性矛盾突出。
“ 招 工 难 ” 的 成 因
既 然 全 国 全 省 劳 动 力 资 源 十 分 充
裕 ,那 为什 么用 人单 位会 出现 “ 招 工
据 都有 效 ),最 后达 成 就业 意向 6 7 4 5 较大 ;从 就 业人 群来 看 ,农 民工 的流 人 。假 设 前三 组数 据重 复 因素和 最 终 动性 较大 ;从 就业 时 间来看 ,春节 前
成功就业的折算比例均忽略不计 ,成 后的 流动 性较 大 ,属 季节性 缺 工 。根 功配置率约为3 0 %,有7 0 % 的劳动者需 据我 们调 查 的情 况看 ,一个 员工的 一
如何破解目前“就业难”和“招工难”的两重困境
如何破解目前“就业难”和“招工难”的两重困境作者:韩丽丽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就业难的情况的同时,却也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本该是相离相悖的两种现象,在中国却同时存在。
本文先介绍了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状,同时剖析了其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破解我国就业难和招工难的两重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难;招工难;原因;对策就业难与招工难本该是相悖相离的两种现象,可在中国却同时上演,且愈演愈烈。
一面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喊“招工难”,因招不到员工而叫苦不迭;另一面则是诸多劳动者,尤其是毕业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痛苦不已。
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的两重困境,又该如何破解这两重困境。
一、就业难与招工难(一)就业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也一直把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务院已连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社会各界联合起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每年的毕业人数一直成上升的趋势,大学生在就业上竞争是日趋激烈的。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问题。
(二)招工难2010年2月24日广东省人保会召开发布会称,广东缺口90万,其中广州缺工15万,深圳缺工20万,东莞缺工20万。
2011年,上海的一家职业中介所,先后30多家公司登记招工,其中有20多种岗位需要招工,需用人10000人,但去应聘的人却只有3000人左右。
2012年春节前,《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已经征集了4万多就业岗位,然而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两天内,只有约180人在北京的就业服务站求职,2500多人咨询。
由此可见。
上海、北京、广州等国际大都市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招工难的难题。
(三)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一体两面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对悖论性存在,既然有用工荒,就不该有就业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区域产业结构看我国招工难作者:翁武斌胡文慧指导老师:吕爱权【摘要】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企业招工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招工难的现状与我国目前的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寻求缓解我国民工荒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招工难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成功的背后,众多问题纷纷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之一,便是招工难问题。
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得知,今年春节过后,我国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有些企业为了招收农民工,不仅增加了农民工的工资,还特地组织车辆接农民工回企业生产工作。
这个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其中主要的代表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经济危机说。
有些人说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节前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萧条使企业订单减少,大量的农民工被辞退,被迫提前返乡。
春节之后,金融危机有所缓和,企业订单增加,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空档时期。
第二种,经济结构说。
持有这部分意见的人解释说,这次的用工荒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农民工供给增长的速度,农民工供不应求,导致了现在的民工荒问题。
通过认真分析可以知道,企业招工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产业还未能得到优化升级的一种表现。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区域产业结构分布的优化。
一、企业招工难现状浅析我国的需要大量农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现阶段,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集中体现在资源的成本和数量优势、劳动力成本和数量优势上。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的所在,我国发达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产业。
这着实为我国经济的发展,GDP的增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2011年春节过后,东南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企业招工难现象开始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据CCTV《第一时间》报道,春节过后,各地用工市场大量缺工,广州、福建等地都出现数十万用工缺口。
《人民日报》称,这种“民工荒”“招工难“的现象尤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为多。
另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公布的数据,2009年第三季度,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呈现出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比如,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湛江、汕头五市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5.13、1.29、3.25、0.66和1.06,福建省泉州、南平和三明市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浙江省杭州、宁波求人倍率分别为2.93、1.54。
以浙江省为例,在具体的用工需求方面,比2009年正常用工量净增15%,平均每个企业计划新招员工143人。
民工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但农民工数量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此。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2010年仅湖州市用工缺口已经达到5.3万;民营经济重地台州市仅市区企业就有4 .5万个岗位空缺,而进场求职的农民工只有1 .4万人,供需比为1∶3。
杭州市外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需比最高时达1∶20。
供小于求,这是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均衡的表面原因。
而正是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导致了我国现在大规模爆发的民工荒。
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制造业规模仍在扩大,东南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在增加。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资料, 1991~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13%、813%与1013% ,不仅远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的增长速度(117%、313%与117% ) ,而且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419%、4%与5% ) 。
另据联合国统计,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 ,不仅高于美国、德国、日本与法国等工业化国家,而且高于巴西、印度与墨西哥等主要发展中国家。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企业对农民工需求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2008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达到707117万人,相当于2003年的115倍,年均增长718%;按现价计算的人均总产值达到6110万元,相当于2003年的213倍,年均增长1816%。
从供给的角度来说,近年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农村的建设,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长株潭都市圈两型社会、成都和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针对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措施,以及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推行免费义务教育,逐年增加三农支出,对种粮农民的多项补贴,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等提高农民福利水平的政策措施。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回乡务农或者在家乡创业。
这无疑减少了中西部的劳动力的输出。
根据国务院课题组对农民工的调查显示,2007 年初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比2004 年的70%下降了12 个百分点,而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则较2004 年的14%上升了13 个百分点,达到27%。
二、造成招工难的原因简述导致农民工的供给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引导所引起的农村生活的改善,经济水平的提升。
从我国生产性产业结构不完善的角度而言,中国企业招工难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业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下游。
大部分是一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贴牌生产与外包加工生产。
城市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工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给农民工增加工资,来吸引农民工进城工作,以减少民工荒的压力。
或者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农民工的供给数量,以缓解招工难的难题。
但正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的一些固有的弊端,使得这些解决方式无法实行。
总的而言,我国的制造业主要存在着利润水平低,创造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等几大弊端。
我国制造业结构偏轻,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正在减弱。
虽然2008年度《财富》500强中,中国入围企业虽然已经上升到35 家。
但是,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中国入围的大多是国有控股的能源或金融类企业,而制造业企业只有宝钢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中国铝业四家进榜。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仍然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低附加值产业,主要为纺织服装、鞋类、玩具、家具等产业;而在处于国际产业链上游的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大型成套设备、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半成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由于起点低,发展时间短,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还比较低,具有优势传统产业也因缺乏技术支撑而难以为继,以低价优势扩大出口的空间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将日渐萎缩。
(一)我国制造业主要是以外包贴牌加工为主,这种处于产业链下端的外包贴牌加工的制造业现状决定了对于市场的波动而造成的订单的增减,企业只能被动的接受。
而企业在适应这种波动的过程中具有时滞性,即企业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而立马调节生产规模。
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首先看到的中国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后又听到企业招工难的声音。
这与我国制造业创造能力弱的现状十分不开的。
现阶段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利润率较低,缺乏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以至于某些行业和企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与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的恶性循环。
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与国外大企业相比还相差很多。
例如,西门子一年的研发费用占其年销售收入的10%,发达国家的一些小型机床厂的研发费用也占到销售收入的10% ~15% ,日本日立公司的日立制作所一年的研发费用大约为10亿美元。
由于对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不但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偏少,而且企业忙于应付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二次开发能力也不强,容易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同时,在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方面,我们还急待提高。
目前,我国每年制造小轿车超过500万辆,但绝大部分车型都不是中国设计的,整车设计能力尤其落后。
当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绿色制造业、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
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还远远落后。
另外,我国生产的产品缺乏自主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而由于缺乏商标支撑,特别是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我国装备制造业至今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商品的80% ~90%是贴牌加工。
(二)我国制造企业多为低附加值的加工业,利润水平低,在物价上涨,消费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相应的提高工资以吸引农民工。
从全口径的制造业比较看,有专家计算出,目前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 /17。
中国制造业主要还处于制成品生产和组装这两个环节。
在中国机械制造业产品中,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
制造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品牌价值、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设计、高技术零部件、物流等环节, 而制成品生产和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 在底端的人力成本、耗能成本很高, 导致利润率非常低。
而据统计,今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9个省市、自治区都提高了最低工资,平均增幅为23%。
以广州为例,广州一个月的生活成本为大致如下:吃饭:早餐2-4元;中餐10-15元;晚餐7-10元一天最低19元;最高29元;平均1天24元,一个月30天,最低570元;最高870元。
平均:720元。
住房:房租固定200元;水电50-60元;网费50元;最低300元;最高310元。
平均:305元。
电话费:最低50元;特殊情况最高150元;平均:100元生活必须品:超市买东西,逛街最低200元;最高600元;平均:400元。
一个月平均要支出:2045元。
而现在广州制造业企业中的农民工工资水平也就2000左右,而内陆地区许多地方的农民工工资也达到了1800元左右,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现在去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打工已经不对农民工具有吸引力了。
(三)我国企业多为低技术含量的生产,企业不会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稳定的用工合同。
农民工亦不会对企业有归属感,并不打算长久做下去。
这些农民工具有极大的流动性。
这就是农民工外出“打工”和都市蓝领“上班”的区别。
目前员工流动性大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大部分企业的流动率达10%左右,有的企业高峰期流动率甚至达到30%。
有些企业生产有周期性,根据订单情况随意增减人员,生产旺季时大量招工,生产淡季时裁员减员,特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因订单低迷大规模裁员,造成员工流动性大,没有归属感,经济危机过后回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