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省各地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7:现代文阅读(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二)
【山东省济南市2012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舜文化
《尚书》云:“德自舜明。

”《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

”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

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

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

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

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

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

”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

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

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

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
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

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孔孟传之于后人。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

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舜文化这个道德文化的源头,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亲和力;没有舜文化的润泽,就不可能培养出国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舜文化的熏陶,就不可能造就出以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为己任的一批又一批国家精英。

6. 下面对“舜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舜文化是民族大融合进程中产生的具有原生性特征的道德文化。

B. 舜文化是在社会转型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当时的舜帝创造的文化。

C.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由文明产生的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D. 舜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

7. 对文中“舜文化是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一
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B. 儒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C. 儒家文化脱胎于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

D. 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

8. 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
A. 舜文化是为了适应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应运而生的和谐文
化。

B. 舜文化得以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其原因是它代表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

C. 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其中道德文化最
重要。

D. 舜文化的滋养和润泽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保持国家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
证。

【答案】6. A 7. D 8. B
【山东省威海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

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攀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采,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

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

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全球化使
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

“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

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

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原载2011.12.30《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

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

“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_;“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的要求统一。

7.下列不属于“和而不同”文化现象的一项是( )
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周礼”,而是对“礼”的内涵不断的充实发展。

B.战国中后期以来的儒家学说存在着“驳杂不纯”的特征,时隐时现的有着其
他诸予学说的影子。

C.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外,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形成三教鼎立乃至融合的局面。

D.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交锋中实现交融,内容更加丰富。

8.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同时它又不排斥其他学说的存在,形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B.“和而不同”既表现在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上,也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C.在全球化时代,“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对如何既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让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全球的发展与文明之中很重要;
D.“和而不同”就是既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又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我。

【答案】
6.B(错在“和”与“同”的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

)
7.D(错在“两教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应为两教的传入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
8.D(错在“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另,其他的表述内容是实现文化自觉到和而不同需要的条件,而非和而不同的内容。

)
【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
罗志田
中国古人重立功甚于立言,两者兼具的读书人,或文以人重,或人以文重,却未必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古人对历史人物的地位,有一评价次序,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最后立言。

所以《史记》中列传的首篇是《伯夷传》,讲述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的故事。

两人反对周武王以方伯的身份领兵攻打其君主商纣王,到周武王灭商而成
为君主后,他们遂不食周粟而饿死。

这样在事功上没有多少表现之人,仍可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可知古代的历史意义,不尽取决于事功。

历史记忆的重要,体现在《易经》所说的“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

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

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

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

吴稚晖曾论历史人物说,“如以司马迁、司马光为譬,一是全靠一部《史记》,一是全不在乎什么《通鉴》不《通鉴》。

又以苏轼、王安石为譬,一则有诗文集大见轻重,一则有同样的诗文集,丝毫在其人是非不加轻重”。

简言之,司马迁和苏轼,更多是人以文重;而司马光和王安石,则其事功足以传世,其立言方面的卓绝,便不起决定作用。

吴氏一生历经求学、革命、为官、著书,立功亦复立言。

观其于历史人物的见解,大致本乎立功、立言次序的古训,揭示出向以反传统自居的他,在安身立命处也深受传统浸润。

复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与吴稚晖关系不错的胡适,少时不仅有意“立功”,且也有“立言”之意,留学时即拟在诗文上下功夫。

而其安徽同乡梅光迪,则希望胡适像韩愈、欧阳修一样不“以文士自居”。

梅先生甚至说,“文以人重。

文信国、岳忠武诸公,文章皆非至者,而人特重其文”;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

故希望胡适“抱定为学之旨,读尽有用之书,而通其意,将来学问经济,必有可观’。

只要坚持“以文、岳二公为师,不必求以文传,而文自传”。

立功与立言之间那种略带竞争的紧张,虽近代新人物亦不能免。

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

北伐后他曾以清华教授身份晋见外交部长,在办公室外静候数小时,而其兴不衰(若是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必早已拂袖而去)。

据毛子水说,蒋氏晚年时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蒋没直接回答,
反问李济:“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
司马迁和张骞的知名度,在不同的人中间是不同的。

也不知道蒋氏心中究竟倾向于何人。

或许他自己也是犹疑的,但他的选择是明确的——他不重快乐,而希望知道他的人多。

从蒋氏的后半生看,他更多已弃司马迁而就张骞。

不过,今日大家记得的蒋廷黻,恰是他或不看重的史作;而他曾向往的事功,则久已淡出我们的历史记忆。

一个期望文以人重的人,最后仍不出人以文重之类,或许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吊诡?
(文字有删改)6.下列关于文中“文”与“人”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既重立功又重立言的读书人,最终会以“文”还是“人”而被世人看重,往往不以他们的选择为转移。

B.在王安石身上,“人”足以传世,“文”也堪称卓绝,但他名留青史的原因中,“人”的作用远大于“文”的作用。

C.“人”和“文”表现出的略带竞争的紧张关系,不仅体现在古人身上,就是那些近代新人物也难以摆脱。

D.在作者看来,创造历史是为“人”,写历史是为“文”,前者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快乐当然要比后者多一些。

7.下列能证明“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伯夷和他的弟弟叔齐因其人格力量体现的意义而被纳入历史记载,并领衔《史记》之列传。

B.吴稚晖评论历史人物认为,司马迁靠一部《史记》,苏轼凭借诗文集而扬名立万,更多的是人以文重。

C.吴稚晖一生立功亦复立言,因其阅历丰富,老于江湖,故论事论人,眼光老辣,常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D.史家蒋廷黻出身教会学校,又是留学生,然“上进”之心不弱;他的后半生更是弃司马迁而就张骞。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因此
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

B.最终的结果是“文以人重”还是“人以文重”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

C.梅光迪认为,若事功不足甚至“大节有亏”者,其当世文名虽盛,却难为后人所记忆。

他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文以人重”的观点。

D.蒋廷黻属于那种可以牺牲快乐、期望创造历史的人,与他的清华同事陈寅恪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

【答案】
6.D(作者对此并无定论。


7.D(A项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证明的是古人以“立德”为上。

B吴稚晖所论及的司马迁、苏轼的例子并不能证明他们“重立功”。

C这种表述与观点无关。

)8.B(“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重立功’还是‘重立言’的主观愿望,也受制于史学家的解读”说法错误。


【2012山东青岛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
思想。

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

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

古典诗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

不读他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

你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
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

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

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的愁。

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这样的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

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

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

愁是李煜艺术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

这一点,是李煜的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

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西谚云: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

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编自《书屋》2011.8)6.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诉求。

B.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风貌。

C.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

D.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7.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A.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B.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C.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

D.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答案】C\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